登陆注册
15819700000009

第9章 道德与法律在互动中构建人类文明——德治贵在治心,法治重在治行(2)

化法律与道德冲突为协调并用

让每一位公民,真正在自己的思维中协调好道德与制度的关系,渐渐养成由制度治行,由道德治心的良好习惯。

一提起道德,人们毫无疑问的会将它与善良,美丽,正义,光荣等联系起来,和法律一样,也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通过社会风俗,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实行。所以将道德理解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但是道德毕竟不同于法律,不能用道德取代法律,如果把所有的道德原则转化为法律原则,那么法典便成了道德法典,这恰恰不利于人类的进步。反过来,法律也不是万能的,保障法律实施的强制手段也不是万能的。法律因其固有的局限和短处,需要由道德予以辅助和补充,正确的做法是要充分利用法律与道德两种机制加以调整,以形成和维护有序高效公正自由博爱的社会生活方式。不过,在具体实践中,二者常常表现为强烈的价值冲突,如何化解二者的冲突,实现二者协调并用,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永恒课题。

《后汉书》中记载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孝子为父亲报仇而杀了人而锒铛入狱,齐国丞相桥元得知此事,深为那位孝子的孝行所感动,打算将其释放,但还没来得及去办,主管此案的县令,路芝依法论罪把杀人犯处死了。桥元一气之下便把县令杀了,理由是县令为官酷暴。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依法办案的县官成了罪犯,被处以死刑,而杀人犯却成了应受宽恕的孝子,受到同情。在道德与法律的天平上,人民明显的把情感的砝码加到了道德的一边。还有一案,在民国时期,烈女施剑翘的父亲参加直奉战争,不幸被孙传芳所俘,孙传芳残忍的杀害了他。时年二十岁的文弱女子施剑翘立志报仇,经过精心策划,终于于1935年在天津将孙传芳击毙,然后从容自首。当时的社会舆论无不同情她的行动,一些社会名流如冯玉祥,李烈钧,于右任等纷纷联名上书,要求法院赦免她的罪行。

看来道德高于法律的传统一直在中国根深蒂固,一旦法律与道德构成冲突,对这一冲突的解决往往是法律屈从与道德,而在西方有时候却恰恰相反,人民追求法律的正当性高于道德,而走向极端。如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中,所有的证据和杀人动机都能证明是辛普森干的,就是因为警方取证不合法,违法程序法,而且现场所发现的凶手的作案手套与辛普森的手的型号不一样,法庭判辛普森无罪,这虽然“合法”但却为社会道德所不容。

法律与道德的冲突是必然的,因为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他们固然有一致的一面,但他们的价值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如果是一一对应的,那么法律与道德就会没有区别,就像前面所讲,法典会变成道德法典,社会没有强制力的约束,陷入混乱。因此,必须从构建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高度来认识道德与法律各自不同的职能与功用,让每一位公民,包括执法者真正在自己的思维中协调好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化二者冲突为能动互补,力求做到法律道德化和道德法律化和的有机统一,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这样一种局面:法律所体现的道德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道德又具有法律的性质为人民所遵守。直到这时,人们在心理既认同道德,又认同法律,而且渐渐养成由法律治行,由道德治心的良好习惯,人类的文明将由此而推向前进。

一家医院的医生为了拯救患者,在医院开始采血,结果受到重罚。事件披露后,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东川区医院自己采血输给患者的做法是不合规矩的。但救死扶伤是每一位医生的天职,在情况十分危急的情况下,一位有良知的医生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挽救病人的生命。这事换成我也会一样。作为一名称职的医生,只要有1%的生存希望,他们就会尽100%的努力去挽救患者的生命。

人吃五谷都难免生病,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患者。读者的第一印象是本着救死扶伤精神,自愿献血挽救了患者两条生命,却被告知违规操作,而受罚,从情理上说,许多人是不能接受。但是,当更多的事实被一一披露,决定处罚的主管部门,也有其法律依据。擅自采血方面说是不合法的,对患者有潜在的风险。

我国的行政处罚是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依据,不追究。法律是治国的前提,也对未来发展有着指导意义。现在我国是构建人性化的社会,在民事诉讼方面已开始体现以人为本,人性化执法。将处罚降到最轻,甚至能免就免。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就是这样,合情合理的事情未必就合法,而合法的事情又未必就理通情顺,情与法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在不容回避的情况下,你将做出何种选择,我想,我们还不至于去以身试法吧!

社会文明要靠道德和法律来维系

道德是制度的基础和灵魂,制度是道德的载体和保障,二者互动互补,共同促进人类社会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让我们先看一个意味深长的案例:欧洲有一位妇人患了特殊的癌症,生命垂危。医生经过诊断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就是本城药剂师最近研制的一种新药。病人的丈夫海因兹到药剂师那里购药,药剂师配制这种药成本只有200元,可是他却索价2000元。海因兹手头没有那些钱,到处去借,最终才凑到1000元。海因兹迫不得已,只好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把药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账。但药剂师说:“我研制这种药,正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便趁没人的时候,撬开了药店的门,将药偷了出来,为妻子治病。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用两难问题研究人类文明的发展的一个经典案例,它本来是一个心理学问题,但却同样反映了道德与法律关系问题。首先,海因兹该不该偷药?其次,海因兹偷药救人违反法律吗?第三,造成海因兹偷药的原因是什么?第四,海因兹偷药违法,但是没有违背道德,应不应判刑?

从法理的角度看,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是具体规定行为规范的总和。作为一个国家,没有法律就不能正常运转,它必须要有一系列的法律规定来维护其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的统治。从道德的角度看,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

如此说来,海因兹偷药是为了救妻子的命,符合他自身利益的需要;药剂师卖药赚钱也符合自身利益的需要。为了各自的利益,海因兹和药剂师都没有错,也就是说两个人都有各自的理由。但是海因兹偷药却违反了法律,扰乱了社会秩序,不过却是为了救人,符合道德要求;药剂师虽然将药价抬高十倍,违背道德良心,但是并没有违反法律。

这无疑使人陷于两难境地。但是案例本身却充分展示了法律和道德的矛盾统一关系,而解决好这一难题,却又能够使二者在相辅相成、互动互补中促进文明的发展。

我们知道,人类文明具备两大规范体系,一是道德规范体系,一是法律规范体系。二者都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依据需求而不断摸索、调试而总结和发展出来的。它的出现与形成,绝不依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绝不是谁想产生就产生、谁想取消就取消得了的。其背后有着强大的客观规律做支撑,任何主观意志都无法抗拒它的巨大力量。不是么?你能想象光有道德或者光有法律而能够维持社会秩序的和谐和稳定么?自从国家产生以来,法律与道德就是国家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一个国家或社会来说,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道德调节和法律调节历来就是管理国家社会生活的两种重要手段,共同维护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离开任何一方,社会秩序都将陷于瘫痪。

当然,毋庸讳言,道德与法律之间存在矛盾的一面,许多时候让人不可逃避地陷于两难境地。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二者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和灵魂,没有道德,法律就缺乏根基,将成为徒有其表的没有灵魂的形式;法律是道德的载体,没有法律,道德流于空疏,无从落实。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法律制裁的威力,有助于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而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又能够有效促进法制建设的发展。作为社会的基本控制方式,法律与道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助共生,共同促进人类社会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面临相互矛盾与抵牾的两难困境时,更多地着眼于二者间的互动与互补,以寻求一种最佳的解决方式。

这样来理解和思考问题,绝不是为了谅囿人情,而以牺牲法理的严肃性为代价。因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它有自身的局限性。法律的适用范围与道德相比狭窄的多,而且法律的稳定性往往也就是它的滞后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动处在变化中,是丰富多彩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用一套僵硬的、机械的规则,难以框范充满个性色彩的现实生活。这就需要一个补充,这个就是道德。在一个国家的立法、执法中都离不开道德的支撑。因此,科学地评价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并合理正确的利用这两种资源,对于促进文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让我们回到前面所举案例,海因兹的行为虽然违反了法律,但是在道德上认为海因兹有责任挽救任何人的生命,不管这个人是他的妻子还是他的朋友,或者是路不相识的人。药剂师的行为没有违反法律,但是在道德上是说不过去的,并且直接导致了海因兹偷药这一行为。对此,我们必须考虑到,社会中除了法律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正义,个人的尊严等更高的道德原则。而且法律不是死板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条文,甚至可以通过共同的协商和民主的程序来改变。譬如中国过去的民事司法方面讲情理是一个传统,在法治的进程中提倡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化。即使鼓励老百姓去诉讼,但诉讼和司法并不能解决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纠纷。有必要更多的提供一些非诉讼的纠纷解决途径,使老百姓一方面能够解决纠纷,同时又可以缓解法律在发展过程中的过快速度。一旦如此,人类的文明势必会在道德与法律的互动互补中不断向前推进。

敬畏法律,是践行法治精神的前提

对道德的崇敬让人知耻而守节,对法律的畏惧让人惧罚而知戒,人类社会这驾马车正是在道德与法律这两只轮子的作用下日益走向文明的。

近来国内出现的一系列食品安全、生命安全等事件,负面影响很大。很多人已从企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反思总结。如果从哲学及文化的深度,挖掘其思想病灶,这些事件暴露出现代人敬畏感的缺失。

敬畏感是指人类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面前所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这种心理具有警戒与自省的作用,有助于规范与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

同类推荐
  • 感悟一生的故事智慧故事

    感悟一生的故事智慧故事

    这套《感悟一生的故事》经过精心筛选,分别从不同角度,用故事记录了人生历程中的绝美演绎。本套丛书共34本,包括成长故事、励志故事、哲理故事、推理故事、感恩故事、心态故事、青春故事、智慧故事等,每册书选编了最有价值的文章。
  • 敬业胜于能力(提升版)

    敬业胜于能力(提升版)

    著名管理培训大师余世维、路长全,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芧理翔,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上海交通大学品牌战略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余阳明推荐读本。
  • 我们聊一聊

    我们聊一聊

    物质生活充裕的8090后一代正面对现实的残酷,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已经体会到内心的焦虑。严峻的就业形势、难以承受的生活成本,让他们陷入了就业还是考研,出国还是工作的困惑中;书本里的铅字无法立即变成活生生的社会经验,曾经的理想猛烈地撞击着未来的路。本书从几百封大学生的来信中,挑选中相对有代表性的困惑和焦虑,同时邀请15位成功人士一对一地回复,或犀利或和蔼,或清晰或睿智,共同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以及对青年们的无限期待。
  • 透过习惯读懂人心

    透过习惯读懂人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密切、频繁,而要想在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学会读懂人心。如何在最短的时间看透他人,洞察他深藏不露的内心玄机,并采取相应的交往方法,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建立人脉、成就事业必备的生存技能。本书就为你传授高超的透过他人的习惯读懂他人之心的技巧,让你在闯荡社会之中,独具一双慧眼。
  • 藏拙的智慧

    藏拙的智慧

    本书撷取了古今中外众多善于藏拙的事例典范,同时也列举了一些因张扬和卖弄而导致失败的例子,使读者在欣赏生动精彩范例的同时,体会到藏拙的智慧。
热门推荐
  • 宠妻无极限:星缘崛起

    宠妻无极限:星缘崛起

    他,是金字塔的顶峰,站在世界的最高处俯视万物,无所不能。她,一步步从末端走上与他一样的顶峰,她从一个软弱无能的萌妹子到如今美艳耀眼的超级巨星。她的软弱只留给他,他的宠溺只属于她。他曾说过:“呵呵,谁都没有资格去伤害我的女人!”她曾说过:“他是我的男人,你们敢再多说一句?信不信我把你们的舌头割下来喂狗?”(玥玥说一句:文文绝对是一对一的宠文,绝对劲爆,不信你们看看?)
  • 遇见你是种命

    遇见你是种命

    凌晨3点“苏乐,醒醒”季寒正不停的叫着苏乐“别....别吵我”小妞翻个身继续睡"乐乐,你喜欢我吗?“”恩“”乐乐,你爱我吗?“”恩“”乐乐,做我女朋友好吗?“”恩“”啊!!!季寒正你给我起来“”怎么了!“”你怎么在这?""你家就一张床,我不睡这,我睡哪?况且你是我女朋友。我不睡这睡哪”"恩,我家就一张床...不对,我怎么是你女朋友了“”乐乐,你不要我了吗?“那副模样我见犹怜啊!"我和你没关系,你给我起来”“我不!"
  • 星尘史

    星尘史

    人们只知道2012已过但无人知道当年的预言者看到的到底是怎样的末日景象,神秘身份的于政,跳跃时间的士兵76,隐藏在暗处的势力,还有如同棋手的白袍人,还有多少盯上地球的人几方势力将在星尘史上被记录下一场热血沸腾的争斗吗?你将成为见证人类生死存亡的场外看客,让我们一起翻开星尘史见证历史的化学反应。
  • 竹马旧事重提

    竹马旧事重提

    唱过的歌,流过的泪,写过的练习册,同青春一起不会分开的,除了小乔和周瑜,青梅和竹马。
  • 太虚耀青天

    太虚耀青天

    武者盛行,李元宝却是变异踏上修仙之途。为何如此?武州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片土地不简单,这或许与李元宝变异有关。
  • 青龙王

    青龙王

    万族现,烽火三连天,只求我族存与世,青王出恒瑞变。
  • 闯夷方

    闯夷方

    床榻上的老人临终前一直紧握着一块其貌不扬的石头,喃喃道:“余曾闻石沉大海,今之所见,未能全信,幸能验证,不枉此生。”说罢,老人面待微笑安详的闭上了双眼。为何,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会对一个蛮荒之城如此看重?是留恋这里的奇山异水,还是沉醉这里的温柔乡?我看未必。
  • 女主的炫酷霸拽人生

    女主的炫酷霸拽人生

    外星呆萌妹无意中,进入了名为地球的星球。从此开始了鸡飞狗跳的村姑生活……内有超级极品村花姐姐,忠犬哥哥出没。
  • 路在后厂村

    路在后厂村

    北京后厂村路的南边遍布着百度、腾讯、新浪、网易、甲骨文、滴滴等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站在中关村软件园二期一路的十字路口,你就站在了中国互联网的十字路口。科飞集团位于后厂村路南侧,刘海川是集团知学网业务线的一名售前经理,与文静等人归属保总的北京知学团队,不足十人的团队发挥着创业精神将业务拓展到北京各个区域,刘海川也在实践中逐渐成为了知学网业务专家,但公司的一项重大决定却改变了原有的一切,全国知学售前团队解散后刘海川被划分到市场行销中心,在王振团队中开始了解和学习全产品业务,这也使得他朝着一名职业教育信息化售前经理成长和发展,但随着科飞集团与知行科技业务的融合,集团组织架构与人员的变动,以及刘海川与吴小天感情的变化,各种问题随之而来。
  • 走进游戏

    走进游戏

    这是一位被游戏所伤的玩家心中的游戏世界以另外一种方式重温那一款铭刻青春的游戏你好,阿拉德,我来自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