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13400000060

第60章 狂飚——“大跃进"运动(3)

八届三中全会后,对反冒进的错误批判逐步见诸于报端。1957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社论说:“1956年秋后刮起一阵邪风,放松甚至放弃四十条纲要目标,结果是消极因素上升,右倾思想抬头。”接着,同月31日,《人民日报》针对河南省1956年水利建设的情况说:这“不是冒进,而是‘跃进’。”随后,经毛泽东在出访莫斯科期间签发的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的高潮》发表,把批判反冒进公布于世。社论认为,1956年正确的跃进,而不是冒进,社论号召大家批判右倾保守思想,“在生产战线上来个大跃进”。毛泽东对此文采用“跃进”一词代替冒进的提法颇为赞赏。事隔约半年之久,毛泽东在重看这篇社论后,于1958年5月26日给政治局、书记处各同志,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参加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其他同志的信写道:“重看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觉得有味,主题明确,气度从容,分析正确,任务清楚。以‘跃进’一词代替‘冒进’一词从此篇起。两词是对立的。自从‘跃进’这个口号提出以后,反冒进论者闭口无言了,‘冒进’可反,‘冒进即左倾机会主义的代名词’,当然可以振振有词。跃进呢?那就不同,不好反了。要反那就立刻把自己抛到一个很不光彩的地位上去了。此文发表时,我们一些人在莫斯科,是国内同志主持的,其功不在禹下。如果要颁发博士头衔的话,我建议第一号博士赠与发明这个伟大口号(即“跃进”)的那一位(或者几位)科学家。”

从1958年1月南宁会议起,毛泽东在中央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上,对1956年反冒进的正确决策接二连三地进行严厉的批判。他认为反冒进是政治问题,反冒进泄了6亿人民的气,以后不要再提反冒进的口号,只能反右倾保守。右派一攻,把一些同志抛到离右派只有50米远了。他还武断地认为: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冒进”,一种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反冒进”。似乎高指标,“快”就是马克思主义,而量力而行的指标、“慢”就是非马克思主义。经过接连数日的批判,到1958年5月召开的八大二次会议,对1956年反冒进的正确决策作出了错误的结论。主持反冒进工作的主要负责同志都分别在大会上作了检查。对反冒进错误批判的结果,在思想上,批掉了实事求是,实际肯定“左”比右好;在政治,批掉了八大正确路线,代之以高速度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总路线;在组织上,批掉党内的民主作风和集体领导原则,滋长了个人专断;在经济工作上,批掉了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发动起“左”倾冒进的“大跃进”运动来。

农业率先“大跃进”

八届三中全会在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同时,恢复了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全会基本通过了《一九五六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简称四十条或农业发展纲要)。中央还作出《关于在今冬明春大规模开展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决定》。要求各地要鼓起像1955年冬季高潮中那样一股劲头来,使这一运动“成为随着目前农村社会主义教育高潮而来生产高潮的主要组成部分”。11月至12月间,各省、市、自治区相继召开党的代表大会,贯彻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为武器,批判“右倾保守”,落实四十条,部署农田水利建设和积肥运动。在很短的时间里,全国各地农村出现了空前规模的农田水利运动,投入劳动力逐月上升:10月份二三千万人,11月份六七千万人,12月份达8000万人,1958年1月高达1亿人。从1957年冬到1958年4月,在农业生产战线上,出现可喜的形势。全国水利工程建设按照工程应有的受益面积计算。可扩大灌溉面积3.5亿亩。可改善灌溉面积1.4亿亩。治理了低洼易涝的耕地2亿多亩,改造了瘠薄的耕地1亿多亩。植树造2.9亿亩。控制水土流失的面积16万平方公里。积肥3100亿担。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比1957年预计增加8000万亩。 与此同时,毛泽东在南宁会议上提出要提前实现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会后,正式写入《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之中,规定:“在今后五年内或者六年内,或者七年内、或者八年内,完成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的规定。各省委、直属市委、自治区党委对于这个问题应当研究一下。就全国范围来看,五年完成四十条不能普遍做到、六年或者七年可能普遍做到、八年就更加有可能普遍做到。”毛泽东在1958年1月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还提出:15年要看头5年,头5年要看前3年,前3年看头1年,头1年要看头1个月。在这样的要求之下,有些省提出了“苦战三年,改变面貌”的口号。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安徽、江西等省委提出,5年或者稍多一点时间,粮食生产达到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目标。

随着提前实现农业发展纲要目标的确定,在批判反冒进的气氛之下,农业生产主要产品的高指标相继出台,1958年2月3日国家经委向一届五次人大会议作关于1958年国民经济计划提出:1958年计划粮食产量为3920亿斤,比上年增加210亿斤;棉花产量为3500万担,比上年增加220万担。这个指标基本上仍然按照八大通过的“二五”计划建议的报告的要求,是切实可行的。然而,在头脑发热的情况下一再追加指标。1958年4月4日,国家经委调整了上述计划。要求1958年粮食产量达到4397亿斤,比上年增加497亿斤;棉花产量达到4463万担。比上年增加1283万担。

为达到这样的高指标,大力推广深翻土地、合理密植、工具改革、养猪积肥等措施。然而,在求成过急的思想支配下,主观主义大膨胀,对一些正确措施和具体经验不顾客观实际,任意拔高,照抄照搬,结果适得其反,闹出很多笑话,摔大跤子。最突出的表现是浮夸风的泛滥。

以高速度为灵魂的总路线

从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后,全国为“超英赶美”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内容的“大跃进”运动逐步推向高潮。

1958年5月,党中央召开八大二次会议。这次会议正确地提出:“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认为,现在已经是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新的革命任务的时候了,已经是提出技术革命以及同技术革命相辅而行的文化革命的时候了。”另方面,会议接受了毛泽东的观点。错误地改变了八大一次会议关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错误地提出了“我国现在有两个剥削阶级和两个劳动阶级”的论断;错误地认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错误地对1956年反冒进作了不公正的结论。在正确与错误交织的复杂情况下,会议正式通过了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并规定“在继续进行经济战线、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积极地进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争取在15年,或者在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的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争取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为尽快地把我国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在会议期间,毛泽东批评了一些不同意指标过高的意见,说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还有一部分“观潮派”,“秋后算帐派”。他要求各个山头、村落,各个机关、部队、工厂、合作社,都要插红旗、拔白旗。

由此可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必然具有两重性。正如《关于建国以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这条总路线的确定,标志着我党在经济建设工作上指导方针的失误。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

“大跃进”运动是总路线的产物。“大跃进”运动是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内容,随着钢铁生产指标不断加码而发展起来的。

1958年2月3日,国家经委《关于1958年度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1958年钢产量为624.8万吨,比上年增长19.2%。这一指标说明发展速度不低,但仍然没有离开八大通过的“二五”计划的轨道。同年3月31日,成都会议通过了国家经委提出的反映“大跃进新形势”的《1958年计划的预算的第二本账的意见》,钢产量由624.8万吨提高到700万吨。此意见在同年5月6日,中央政治局批准时再把钢产量提高到7ll万吨。八大二次会议结束后,整个经济工作转入了“以钢为纲”的轨道。5月底,中央政治局第48次扩大会议时,华东区提出争取明年华东区钢的生产能力达到800万吨。这被认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建议指标。”随后,各大协作区纷纷召开钢铁规划会议,各自提出明年钢产指标:华东800万吨,华北600万吨,西南310万吨,东北1100万吨,西北150万吨,并预计到1962年将达到八九千万吨。在这种气氛之下,6月19日,毛泽东邀集中央一些同志和冶金工业部长谈话,毛泽东提出,去年是530万吨,今年可不可以翻一番?为什么不能翻一番?冶金工业部长回答,好吧!布置一下看。由此确定1958年钢产指标为1070万吨。同年8月下旬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时,这个意见被正式通过。

然而,从8个月来钢生产情况看,由于生产能力不足,运输、动力、原料不足等种种因素,1~8月份生产钢只有450万吨左右,时间已过2/3,而任务尚有2/3,要以1/3的时间内完成翻一番任务,时间太紧迫了,毛泽东对此很不乐观,他曾念了一句古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达了他的心境。

为了实现“翻一番”,9月1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公报发表的同时,《人民日报》发表题为《立即行动起来,完成把钢产量翻一番的伟大任务》社论;9月5日,再发表《全力保证钢铁生产》社论,要求与钢铁生产无直接关系的部门“停车让路”。从此,一场亿万群众参加的夺钢保钢的运动在神州大地轰轰烈烈地发动起来了。

“土洋结合”、“大中小结合”是大炼钢铁的途径。钢铁厂开足马力,小高炉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7月份土小高炉约3万座,8月增至17万座,9月份达35万座,10月底高达几百万座。各行各业都为“元帅”升帐让路。从找矿、运输、炼钢、炼铁、炼焦……都靠大批群众投入,从中小学生到七八十岁老人,7月间投入人力约几十万人,8月间增加到几百万人,到10月、11月高达6000多万人(还有一说是9000多万人1。

经过4个月奋战,12月22日,《人民日报》以套红通栏标题报道:《一。七。万吨钢——党的伟大号召胜利实现))。据冶金工业部12月19日的统计,今年全国生产钢1073万吨,比1957年的钢产量增加了一倍。到12月31日,全年累计钢产量达1108万吨(应当说明,这些统计数字均包括不合格的土钢在内)。

同钢产翻番紧密相联的是地方工业的大发展。“以钢为纲”、“一马当先,万马奔腾”是当时编制发展国民经济年度计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方法。整个工业生产的部署是为了保证“钢铁元帅升帐”。在南宁会议上,党中央提出在5年到10年内,各地方的工业产值都要超过当地农业产值。3月成都会议,又进一步提出发展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的方针。通过了《关于发展地方工业问题的意见》,到4月7日,中央正式批发这一文件,再一次要求各省、自治区尽快使本地区的地方工业总值赶上或超过农业总产值,并把达到这一目标的时间由原来规定的5年到10年缩短为5年到7年。这个文件下达不久,“一个声势浩大的办地方工业的高潮正在全国形成,从省、市、县到乡、社纷纷提出大办工业的跃进计划,力争在5年左右,使地方工业的总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6月到8日初,党中央和毛泽东先后提出各大协作区要建立比较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工业生产要“大跃进”,农业生产也要“大跃进”。在虚报浮夸的气氛之下,各协作区也召开了农业会议。6月19日,华东地区召开农业协作会议。7月份,西北、华北、中南等地区也先后召开了农业协作会议,提出本地区农业生产“大跃进”的目标。一向低产的西北地区提出,全地区平均每人的粮食产量,1958年要达到1100斤,1959年要达到2000斤,到1962年要突破3000斤。实现农业增产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深翻改土,要求全国在两三年内把全部耕地深翻一次;还要推行高度密植。从7月份起,各地连续报导“高产”卫星的消息:河南小麦亩产达7320斤;湖北早稻亩产36900多斤,广西中稻亩产13万斤,福建花生亩产1万多斤。在此同时,《人民日报》连续发表《年底算账派输定了》、《祝早稻花生双星高照》等社论,批判“算账派”、“条件论”、“定局论”。认为农业高产“卫星”的事实生动地证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鼓吹“没有万斤的思想,就没有万斤的收获”,“地的产是人的胆决定了的”。“只要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有呼风唤雨的力量”。

工农业生产“大跃进”,思想文化建设也要“大跃进”。1958年9月13日至20日,中宣部根据8月北戴河会议精神,召开了一次文艺创作座谈会,着重讨论了“大跃进”中的文艺工作和迎接国庆10周年的文艺创作任务。与会者表示,要像生产1070万吨钢一样,在文学、电影、戏剧、音乐、美术、理论研究诸方面都要争取放“卫星”。文艺创作和批评都要大搞群众运动。

同类推荐
  • 雁无归

    雁无归

    宏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一段繁华落尽的盛世余晖,一场兵戈扰攘的乱世风云,持续了两百多年的王朝争霸,终于走向了尾声。凉山一别,枭雄出世,冲冠一怒,血染山河,缠绵不尽的恩怨情仇,波谲云诡的权力之争,在这重重的迷雾背后,又会是怎样的惊世阴谋?在这个风云际会的时代里,无数的热血男儿,用自己的鲜血,在古老的澜川大地上谱写出了一段黄金时代的英雄赞歌!
  • 清溪左相传

    清溪左相传

    一场权变,卷入多少人的鲜血。一抹浮香,缠绕多少人的心扉。一味灵药,谱写多少人的欢歌。一副心肠,容纳多少人的悲悯。既生于当世,行于庙宇,而系于山林。翩翩左相,也有一份平常情怀。
  • 我在战国当大王

    我在战国当大王

    一觉醒来,烟尘落尽,误入先秦大地。这里有丰神如玉的战神蒙恬,亦有腹黑闷骚的燕太子丹。这里的女子风华无限,这里的男儿慷慨悲歌。既来之,则安之。且看一朝穿越过来的叶泽,如何玩转战国…
  • 大国的崛起

    大国的崛起

    《大国的崛起》威尔士以他开阔的视野,明快简洁的笔调将一部世界强国从成功走向辉煌的历史有条不紊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部经典著作,不仅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也具有非凡的价值。
  • 奉旨暗杀

    奉旨暗杀

    公元6年,王莽毒杀刘衎,废汉立新。刘衎真的死了吗?传国玉玺在哪里?皇后王嬿又在哪里?不要问历史,问米剑白就可以了。2019年,网游玩家米剑白为了解救网友穿越到了西汉,仗剑天涯,奉旨暗杀。由此开启了改写历史的程序,江山我要!美人我也要!!不服来战!!!
热门推荐
  • 黎明之守望

    黎明之守望

    人类的未来,我们无限憧憬,无限幻想……可一场战火却让人类跌入了无尽深渊……世界浴火新生后,地球联盟成立,誓要维护人类万世和平。人们心怀希望,沐浴在和平阳光之下。殊不知,世界早已迎来了一场巨变……
  • 喵喵别拆家

    喵喵别拆家

    鱼得水死后悲催地成了一只猫,更悲催的是遇上了一个有恐猫症的主人欧阳修竹。为了讨好主人,她卖萌撒娇,结果把欧阳修竹吓晕;为了赚钱,她上街卖艺,结果被打断了猫腿。这日子没法过了,喵喵决定――拆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假婚-真爱

    假婚-真爱

    幸福也许可以不是轰轰烈烈,在平凡的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中便离不开彼此,不是触电般的一见钟情,而是相濡以沫的永远在一起,相爱并相守是一件幸运的事情,爱情不拘于形式,一个腹黑的男主在爱上女主后变变得不一样了。。。。。。
  • 成功的快捷方式

    成功的快捷方式

    逆向思维的好处在于,它不受常识或常规的束缚,见常人不见之处,异想天开,从而产生新的创意。逆向创新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倒过来想。倒过来想指的是把顺着想的思路加以颠倒,它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倒过来想的作用在于能使我们去注意和思考顺着想想不到,或者容易忽略的问题的另一端、另一点、另一面。这位中国最伟大的运动员,能否像福特、西门子、洛克菲勒一样,创造一家以创始人的名字命名的伟大公司?2008年8月3日夜,北京,李宁家里。
  • 逃嫁女孩重生:麻雀变女神

    逃嫁女孩重生:麻雀变女神

    顾浅唯在自己的婚礼上逃了婚,结果一出马路就被车撞死,重生到了14岁的时候。本想从此平淡快乐地活着,哪知在前世的未婚夫出现的时候,她却没办法平静下来。他依旧如记忆中那样高高在上,而她已不愿卑微地爱着他。麻雀当够了,这回,她要当俯视群雄的高贵女神,让他永远只能仰望她!这一世,她想要的不再是王子,而是——守护她的骑士!
  • 魔尊奶爸游都市

    魔尊奶爸游都市

    一代魔尊墨言,重回都市,化身宠女狂魔,女儿的一切要求,我必满足!且看一代魔尊,如何在都市风起云涌!
  • 云门沐心

    云门沐心

    玄术世家出生的她天赋异禀,小小年纪变能出神入化,爹爹常说她是云门的骄傲。皇权世家出生的他,生母逝世,虽有太子之号,却无人不在等着他的没落。“丫头,你在看什么”“我在看你啊”“我有什么好看的?”“你是我见过最好的人”“……”“汐儿,你在想什么?”“我在想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因为,我喜欢你啊”(内容纯属瞎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画扇遮伊面

    画扇遮伊面

    莫思量,自难忘。轻声细语处,颔首低眉时,问君是否记得黄泉处,花红彼岸只为等君归。问君是否记得执笔画残卷,画下生死之恋,问君是否记得暗道相许,许下宿世姻缘。北国的秋早已有了几分寒意,她伫立在寒风之中,只为等他归来。慢慢的他越走越远,或对面迎君不相识,又或十里红妆迎卿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