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7800000027

第27章 展翅翱翔,探访迷宫的壮举(3)

现在仍在进行中的凤凰工程,作为SETI的一个项目,是目前技术最先进、惟一最有可能搜索到脉冲信号的项目。1993年美国国会中止对它的预算后,仅以私人资助款项把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工作继续进行下去。该工程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无线电望远镜,指向150光年内的1000多个星球。凤凰工程开发有自己“订做”的电子设备,用拖车移向各大望远镜。

1995年1月,塔特和几位工程师一起来到了澳大利亚帕克斯射电天文台,按凤凰计划进行首次观测。

1995年7月,塔特的研究小组离开澳大利亚时,他们已观测了约200颗星体。虽然曾有过许多假的警报,使研究小组成员激动一时,但并没有捕捉到来自外星的信号。然而,塔特骄傲地说:“我们并没有带回家什么不解之谜。”

1996年7月,在意大利召开的第五届太空生物国际会议上,塔特作了凤凰工程最新进展情况的报告。该工程的南半球观测阶段利用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63米望远镜,观测了202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虽然并未发现外星信号,但塔特认为成功只是个时间问题,因为通过把在这里观测到的数据和230公里以外一个小望远镜获得的资料相比较,科研人员跟踪鉴别出了所有源于地球的干扰信号。

“没找到外星信号证明不了没有外星人。”塔特在报告中说:“这表明在银河系近地周围不太可能有像星际雷达那样强大的信号。”

1998年前凤凰工程的电子设备被安装于国家无线电天文观测站42米的天线上,科研人员计划在那里扫描类日星球。1998年,凤凰工程转移到波多黎各的阿雷西赫300米的巨型碟形天线上继续进行。

2.工程倾听外星人的声音

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家保罗·霍罗威茨,年近六旬,但仍多少有点孩童的好奇感。他投入了3年多的努力,于1995年终于实现被他称为BETA(“10亿通道外星试验”的英文缩写)的太空探索项目。

现在在波士顿西北50公里处新建了一个哈佛-史密斯搜声射电望远镜,它的天线是一个直径25米的大圆盘。这是BETA工程的新设备。

BETA虽只有一个26米碟形天线,但它的电脑却可以每16秒钟扫描200万个讯道。

它虽没有凤凰工程那样的附属天线帮助鉴别出无线电频率干扰,但它的单个天线却可以检查3个平行波束,从而筛选出源于地球的噪音。

每天当地球转动时,此望远镜就扫过一条圆形的天空,它与地平线的角度每一圈升高一点。

在每一圈中它捕获的到达地球的无线电信号为1400兆赫~1720兆赫。这是一个较宽又较安静的无线电频率范围,每天可收集大约2200万兆比特的数据。这巨量的信息数字化后送入一个超级计算机中处理。

BETA的前身META曾记录下过37种外星无线电信号。可惜的是,这些信号再没出现过。这自然使人想起1977年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也曾收听到来自人马星球的强烈信号,同样,这一信号在科研人员将要核定之前便消失了。

但是,保罗·霍罗威茨及他们的追随者都认为,这一太空探索项目肯定会接收到外星人发出的稳定的无线电信号,并会寻找到外星人的声音。

3.人类给外星人发“电报”

人类为了探索遥远的宇宙空间,特别是要去寻找“宇宙人”,几年来,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工作,企望能在茫茫宇宙中寻得知音者,为此已耗费了许多心血,并发出了许多信息。

80年代后期,完成木星和土星探测任务后的美国“先驱者10”号和“先驱者11”

号宇宙飞船,已先后飞出了太阳系,正在银河系里遨游。科学家们为了传递地球信息,也真是“异想天开”,让它们两艘飞船都携带着内容相同的一封地球人给“宇宙人”的“问候信”.

这封独特的“信”,非同一般,是由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天文科学家卡尔·萨根、国家天文学与电离层研究中心主任德瑞克和艺术家琳达·苏尔兹曼共同研制设计的。它是用特殊工艺处理的镀金铅板制成的,长13.5厘米,宽7.5厘米。可以保证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都不会变形和变质,也无需用“解密水”解密,就可直观地阅读出信的内容。

“信”一开头首先作了自我介绍,用14颗脉冲星(用14条辐射线表示),在辐射线下边为太阳和它的9颗行星的相关位置,表明了在太阳系中我们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描述了太阳系的组成关系和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接着,指出了地球上第一号元素氢的分子结构(用两个相联的圆圈表示);说明本“信使”的飞行轨迹,表明出发点是太阳系第3颗行星地球;最后,又把地球人与这封信的“信使”--“先驱者”飞船以成比例的大小情况以及地球人分别有一男一女裸体像的情况,作了介绍;并企望“收信人”能回音,还特别表示欢迎来访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信”上附有一张独特的图形。

这封独特的人类致“宇宙人”的第一封“问候信”,已发出12年多了(“先驱者11”

号1987年飞出太阳系),仍未见回音,科学家们并没有失去信心,仍在日夜监视着探测中心的大屏幕,盼望着有朝一日鸿雁归来。

无独有偶。继“先驱者10”号和“先驱者11”号之后,美国发射的“旅行者1”

号和“旅行者2”号宇宙飞船,在完成了对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四星联游”

探测任务后,于1989年8月开始继续向外飞行,在太阳系的边缘区域继续向银河系航行。

这两位旅行者,给“宇宙人”带的礼物是什么呢?鉴于“先驱者”给外星人带的问候信中对地球人类的信息太少了,在发射“旅行者”之前,又带上了一份“地球之音”的唱片,其中有一份由美国当时的总统卡特于1977年8月签发给“宇宙人”的人类第一份电文。这份电文以及其他许多信息,都录制在一个镀金铜唱片上。这个唱片也是由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天文科学家卡尔·萨根、艺术家琳达·苏尔兹曼、音乐家兼科学作家费·里斯和酷爱音乐的文学作家安·德鲁扬以及另外几位专家组成的专题组设计、研制、录制的。这个唱片的直径为30.5厘米,还有一套播放器件,包括一个磁唱针等一起装在一个特制的铝盒中,铝盒子用钛制螺栓固定在飞船的壁上。在铝盒的表面还用电笔蚀刻着用科学语言写的唱片用法说明文字。这张唱片可以保证10亿年仍能正常播放。这张唱片可以连续播放两小时。记录的是地球上各种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信息,包括用图像编码信号形式录制的用以表现人类起源和文明发展的116张图片,35种地球自然界的音响,包括风雨雷电、山崩地裂、鸟鸣兽吼、人笑婴啼等,还有27首世界名曲,近60种不同的语言,以及美国总统签发的电文等等。

这些信息,具有很高的信息密度和非常丰富的“地球之声音”,它存储的精心选择的许多图片,能比较充分地反映地球和地球人类的各种情况,也可从中看出唱片设计制作者的丰富想像力和独具匠心的高深造诣。

两位“旅行探险家”携带着这张“地球之音”唱片在茫茫宇宙中遨游,谁也难以断定何年何月才会侥幸被哪个星球上的“宇宙人”遇上。如果真的有朝一日,正巧被“宇宙人”截获,那就使“宇宙人”不必花费多大心思,就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我们地球人的真实形象、生活情况和这个美丽可爱世界的自然条件和文明进步程度了。那时也许他们会真的来到地球上与我们的子孙欢聚呢!

4.在太空中寻找第二个地球

当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迈开一小步时,说明人类在航天事业上迈出了非常大的一步。然而月球上没有嫦娥,也没有玉兔、吴刚和桂花树,月球上的环形山默默无语地告诉人类:生命未曾属于此地!浩瀚的宇宙中月球只是沧海一粟,光银河系就有1000亿颗恒星,太阳也不过占1000亿分之一,何况银河系外的宇宙无比巨大。地球之外没有生命吗?20多年前,一位美国天文学权威曾推算,仅银河系就可能有300颗星球上存在智慧生命,并且有朝一日能与地球取得联系。我们尚没有先进的科技,使人类信步于宇宙天外,随意发现地球外的生命,或者与比地球更高度文明的智慧星球通讯联系。但是,地球上的人类是多么盼望探索出宇宙间生命的奥秘啊!

1981年11月10日的夜晚,平静一如既往,科学家们用直径3.6米的望远镜向从前很少光顾的绘架座方向观测。距地球52光年的绘架座突然发生了不同寻常的情况,一颗形成时间不长的恒星的亮度曲线下降,在以后的几天中,亮度值又升至正常。科学家的好奇心受到激发,是什么使它光线变暗?是否因为行星定时飞过,降低了亮度?

这颗恒星就是绘架座的β星。天文学家猜测有一颗绕β星运行的行星遮住了望远镜,造成β星亮度降低。如果真是这样,这就意味着人类发现了太阳系外第一颗行星。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发现,1983年欧洲空间局发射了一颗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远红外照相机的科研卫星。它从β星观测到了“过剩”的远红外射线。这就意味着大量的宇宙尘埃存在。三四十亿年前,在我们太阳系中,也有尘埃围绕着原始太阳旋转,尘埃颗粒冷凝聚合,逐步产生了9个巨大的星球。4个固态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5个气态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从β星观测到尘埃圆盘向宇宙空间延伸达1500亿公里,相当于太阳到冥王星距离的25倍。更进一步分析表明,β星的尘埃环已经开始聚合形成核心与碎块,即所谓行星的雏形,让科学家们激动了好一阵子。

1995年1月中旬,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举行的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又传出喜讯: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的天文学家杰弗里·马西和保罗·巴特勒发现了两颗太阳系外的新行星系统。这两颗行星体积巨大,至少有一颗行星较为温暖,上面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这就是说,该行星上具备了生命栖息的必要条件。这一发现首次证实了在太阳系之外还存在着类似太阳系的行星。马西和巴特勒的重要工作可能改变天文学的发展进程。同时,探寻太阳系外行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1995年10月,瑞士天文学家米歇尔·梅厄和迪迪耶·奎洛兹又发现了一颗围绕飞马座51运转,距地球45光年的新行星。1995年12月30日和1996年1月美国天文学家杰弗里·马西和保罗·巴特勒先后发现了绕室女座70运转的新行星和绕大熊座47运转的距地球35光年的新行星。这是自1930年发现冥王星后,首次发现类太阳恒星的新行星,即在宇宙中又发现了三个类太阳系。这为找到类地球行星,进而找到地外生命甚至外星人带来了希望。所以说这一发现开创了寻找地外生命的新纪元。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丹尼尔·戈尔丁说:“在未来25年中,科学家不仅可以探测到类似地球的新行星,而且还将直接拍摄到这些行星上海洋、大陆和山脉的图像。”

三、人类开始飞出地球

1.加加林首闯太空

1961年4月12日,正是初春季节,荒凉的哈萨克草原被棕褐色的盐土覆盖。尽管有的地方灌木丛已开始变绿,但仍笼罩着阴郁和凉意。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像一轮冷铜镜悬挂在荒原的上空。

发射场上,等待着人类第一位航天骑士到来的人们表情严峻,内心极不平静。终于,载着加加林的汽车出现了。汽车一直开到矗立着的火箭脚下。身着橙色鲜艳而臃肿的航天服、头戴白色头盔的加加林上尉从汽车前门下来,走向领导小组,举手敬礼并庄严地报告:“国家委员会主席同志,飞行员-航天员加加林上尉准备乘世界上第一艘航天飞船飞行。”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到了。莫斯科时间9点零7分,随着“预备-点火!”一声令下,维护构架迅速撤开。火箭开始缓缓地摇曳,并向上运动。与此同时,透过沙沙的干扰声及发动机山崩地裂般的轰隆声,清晰地传来了加加林激动的道别声:“我去了!”

9点21分,“东方”号飞船载着加加林进入人造地球卫星轨道。

9点26分,加加林说,他对失重有点不良反应,而且出现一些错觉。

9点49分,航天员报告说,他正处在地球的阴影中。

9点57分,飞船飞越美洲大陆。当指挥员得到报告时,他说,“它怎么一下子飞到那里去了?!”加加林报告:“飞行正常,个人感觉良好,船上设备工作准确无误。”

9点58分,莫斯科广播电台播放了加加林正在轨道上飞行的消息。此后,便开始不断地报导有关飞行进展情况。人们突然被这一特别新闻震惊,激惊。举国欢腾、兴奋、自豪、紧张。

10点06分,加加林报告说,此时他能看到地平线。他形容说,地平线像一道从地球顶端挂下来的十分美丽的彩带,极为壮观迷人。直到这时他才说,他能透过舷窗看到星星。

10点09分,飞船再次进入阳光中。加加林从舷窗看到了日出,并报告了飞船太阳定向系统的工作状况。

10点15分,加加林飞越美洲上空。

10点18分,加加林就油箱的压力状况向地面作了报告。

10点24分,加加林报告了舱内的气压和温度情况。飞船舱内的温度为摄氏20度,湿度为65%.

10点25分,飞船的制动火箭系统点火,飞船开始降低轨道。加加林乘坐的降落船与仪器舱分离。飞船向着预定着陆地点下降,准备返回它的故乡--地球了。

10点55分,终于传来了最激动人心的消息。加加林在离位于西南方的恩格斯城20km的地方安全着陆。该处正是萨拉托夫区斯麦洛夫卡村附近的一片田野。加加林穿着橙色飞行服向一名妇女和一个牵着一头牛犊的小女孩走去。当他被问道是否来自太空时,加加林微笑着说:“是的,我来自太空。”

“东方”号飞船的飞行是一个奇迹。不是神仙,也不是魂魄,而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飞进了太空。人类世世代代的热望和幻想实现了。108分钟的航天震撼了全世界。从此开始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为了纪念在征服宇宙道路上的这一划时代的成就,“4.12”日被定为“航空航天国际纪念日”.当天在加加林着陆的地方临时竖起了一块木牌。上面简单地写着:“请勿移动。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10点55分。”后来,木牌被换成了永久性的石制尖柱纪念碑。

2.迎来17次宇宙朝霞

加加林的首次轨道飞行,使人们对飞船起飞和着陆时人对超重的适应情况比较清楚了。宇宙环境因素和失重在短时间里对人的影响,也被初步了解到。

同类推荐
  • 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走向未来的现代工业

    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走向未来的现代工业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
  • 地球的绿色卫士——植物

    地球的绿色卫士——植物

    令人肃然起敬的植物世界,体现了古老而惊人的生命力。植物界是随着地球的发展,由原始的生物不断地演化,大约经历了30多亿年的漫长历程,形成现在已知的50余万种植物的。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均来自太阳的光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藏在光合作用的有机产物中。人类日常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物质,也主要由历史上绿色植物的遗体经地质变迁形成。因此,地球上绿色植物在整个自然生命活动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无可代替的。而植物覆盖着地球陆地表面的绝大部分,并且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也是如此。
  • 怎样做好车工

    怎样做好车工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车工的相关知识,内容包括:车床的类型、车床的性能、车床的各部分组成及用途、消除或减少振动、检验尾座移动对纵滑板移动的平行度等。
  • 探索神秘的大自然:大自然的奇闻趣事

    探索神秘的大自然:大自然的奇闻趣事

    大自然是一种客观存在,早于人类诞生之前就已经诞生了,千万年来,人类就在大自然的“拥抱下”一路走来。大自然包含了太多太多的神秘和奇闻,虽然从诞生伊始,人类就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并且在很早就开始了对大自然的探索,试图了解大自然的种种奥妙之处,但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能说已经了解了大自然,大自然依旧以它的神秘傲立于世。
  • 登月传真

    登月传真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热门推荐
  • 魔杀无相

    魔杀无相

    百世还生者,魔君,返生于世,魔杀,无相也!
  • 英雄技能联盟

    英雄技能联盟

    “小学生”郑思杰玩英雄联盟开挂遭雷劈,穿越到了异世界;谁知这穿越还有穿一赠一的,连外挂都跟着穿越了过来。英雄联盟126名英雄的630个技能,将会在郑思杰的身上无限排列组合,各种新的搭配让郑思杰拥有了无限的可能。没钱了,要去打个野赚点生活费:是用雪人的吞噬还是用大虫子的盛宴好呢?想追杀我?你不知道我有风女被动顺风跑+龙龟的滚动跑(Q)+提莫的快跑(W)+时光的发条跑(E)和剑圣的逃跑血统(R)吗?跑掉之后,你们就给我都等着吧,我要把狗头人的汲魂痛击、亡灵战神的灵魂熔炉和小法师的黑暗祭祀练上三年再回来找你们报仇……嗯,但还是太危险了,干脆躲在后方唱首死哥的安魂曲吧!
  • 彼岸牧歌

    彼岸牧歌

    一个小人物从毕业到都市奋斗的记录。迷茫、不堪、孤独、奋斗......写给在大都市奋斗的你
  • 我们的游戏时代

    我们的游戏时代

    (PS:这是一款游戏!这是一款游戏!这是一款游戏!)有一种特殊的全息感知游戏,由主角唐泽带我们看现实的学生生活和游戏中的经历,见证一个王者的衰落与崛起,不同其他小说的从废柴进阶,而是由天才陨落再从新与伙伴们崛起,其中有天使,龙族,魔族,雷神等一些新奇的元素。还有一些宗教之间的斗争,融合了很多元素。
  • 世家王

    世家王

    十年之前,他身为天才,独自一人离去,十年之后他回来了
  • 创神之光

    创神之光

    创神之光,属于神的世界。至强之神,主宰一切
  • 封号玩家

    封号玩家

    什么年代了,还玩王者呀!VR游戏《梦境》上线了还等你什么,赶紧注册开始你的传说吧!看似一场很潮流的游戏,却不知背后却隐藏了一场惊世的阴谋。
  • 你你你扮猪吃虎

    你你你扮猪吃虎

    【日更】坏事做多了,报应终于来了。许未初被人绑到了公海上,准备丢掉喂鲨鱼。这可不行!我逃,我逃,我逃逃逃!**小船飘飘荡荡,遇到了风浪,海浪带着她来到了这座不知有没有人烟的孤岛。只是出去找个吃的,就能遇到身材超好的混血帅哥?帅哥把匕首递给我,“拿着,挖出来。“**混进山寨,只想找个通讯设备联络外界,被抓了就算了,为什么老让我帮你们!**对不起,大佬们,装成这种矫揉造作的模样非我本意啊,我只想回现代文明,重当风流倜傥的霸道女总裁!
  • 今天你的人设崩了吗

    今天你的人设崩了吗

    【快穿,无脑甜文?】问:猝死是什么感觉?季清秋:谢邀。我个人的感觉是很快乐!特别快乐!快乐到想重生回去再来一次!经常熬夜看小说的季清秋有一天晚上突然猝死了。这时一个叫007的系统找上门来,并告诉季清秋,只要她完成任务就能重生回到原来的世界。为了生活季清秋只能答应,从此走上了卖身求荣(bushi)的道路。◎男主可能就是用来过审的?我只有女鹅,没有儿子嘻嘻嘻
  • 500美元问鼎百事CEO:全球头号女强人卢英德的经营哲学

    500美元问鼎百事CEO:全球头号女强人卢英德的经营哲学

    《500美元问鼎百事CEO:全球知名女强人卢英德的经营哲学》全书共12个章节,以卢英德的经历为主线,从卢英德的留学生涯、在波士顿等公司的经历、入职百事后的经营管理,以及百事的本土文化、广告策略、战略布局、管理方案等方面入手,深入解读卢英德的成功之道以及经营哲学,揭开卢英德以及她背后的百事公司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