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4700000024

第24章 时代的疾病——精神访谈录(4)

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的挣扎正是人类的挣扎。当然,这种挣扎一点不痛苦,用不着担心。不挣扎就没意思了。

显然,人类对人性的态度是矛盾的,既甘为奴婢又想反抗,既高度服帖又不愿放纵,既想不作为又想大有作为,总是“阶段性需要”。像鞋带一会儿盼紧一会儿盼松,被压制久了,便要反抗,便向往绝对自由;待松弛得一塌糊涂,自由得没了边,又怀念起礼数和旧章程。这是一场难分伯仲的拉锯,又总矫枉过正,很少能在均衡点上停留。比如20世纪初新文化麾下“解放人性”“打倒孔家店”的浪潮,不仅流行起无政府主义,连张竞生这样的“性博士”都很迷人,在每个领域,政治、文化、习俗、生理,绝对自由观都大有人缘和号召力,都让听众热血沸腾。过了百年,忽又兴起了“儒家热”“国学热”“禅机热”(相伴还有“中医热”“养生热”),这不是偶然的,大家似乎猛然意识到,“克己复礼”自有其深意:己代表的是纯婴儿天性,即私欲和冲动,如今不正是私欲混战的年代吗?而复礼就是规划集体人格、完善社会伦理,就是对秩序和格局的吁求。尤其当人们痛感人心不古、礼崩乐坏时,当道德、情感、信仰遭遇大危机时,最渴望的就是不折腾,就是宁静感、回归感和复位感。再比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文革”、法国“红五月”、美国的“性解放”轰然而鸣,抛开政治动员令不讲,在这些狂飙运动中,暴力本能、破坏欲、性宣泄、无政府快感——人性的天然能量都从潘朵拉盒子里越狱成功,政治和身体一起手舞足蹈,昏天黑地。而在其背后,都有“人性大解放”(把本能当正义,把人性当神性)的强大逻辑在支持,否则是没底气的。所谓“斗争”“革命”“批判”“造反”,有时也是一种性欲,或叫政治性欲。

这样的循环能避免吗?难,也无必要。就像潮汐、洋流、台风,如何避?人能做的,就是风潮来时,降低它的社会损耗和破坏力。但该发生的终要发生,凡事物都有周期率,“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社会变迁如此,人性风尚如此,思想运动如此,皆为候鸟式的来去。比如有时我们更需要鲁迅,有时更需要胡适,有时觉得他们真该好好打一架,有时又觉打不到一块去。无论他们是敌是友还是陌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和自己打架。我们在成长,时代在变化,我们的敌人在变,对立面在变,都是移动靶,是游击战。

再兜回人性吧。

对人性的表达,我觉得也有两种:体内表达和体外表达。

体内表达即我们的欲望隐私,这根本用不着语言表达,让身体自行表达就够了,它想分泌什么就分泌什么。体外表达,就像一个人出门前要穿戴好,照照镜子,像我坐在这儿说的所有话,都属思量之后的发言,是一个负责的发言。人性的体外表达,并非对人性本身负责,而是对人性的交流负责,对暗暗追求的“真理”负责。其实,表达有时候很虚伪,并非你清醒地选择了虚伪,而是每个言说者都情不自禁美化自己的智力,都追求话语成绩和服人的效果,都忍不住向“真理”献媚!所以,很多时候,我觉得有些“学术”显得不学无术,很多煞有介事的争鸣、商榷和研讨,意义多在于仪式,讨论之事多莫须有,属词语之争,没有核,为言说而言说,为蹊径而蹊径,为论文和职称而忙活,很多教授天天干这个。

比如,你要是问我“人性是善还是恶”,我怎么回答?这是个伪问题,没法说,不知怎么说才真实,不知说多久才完整。正应了鲁迅的表白:“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说到这儿,你可能会反驳,古代圣贤不是就人性说过许多吗?是,只有天真时代的人才敢说,而且我承认,迄今为止,最优秀的话都是古人说的,比如孔孟墨庄诸子百家,都捐献了一笔诠释不尽的话语资源,精神上看去也是一望无际、蔚为大观。为什么?因为说得简、说得少、说得隐晦而曲折,有弹性有张力有潜力,一句顶一万句,任后人各取所需、各尽其用,全看你的生产力了。与其说那是真知,不如说是天书、仙书。后人是丧失了这种天赋的,只能高山仰止。

人性的内涵没法说,人性的外延和衍生话题倒可以说,也有的说。像我前面说的一堆,都是。若你非要问,我只能说抓阄吧,就像大学生辩论赛,抓到哪个就辩护哪个,没有立场只有屁股,靠辩论本身生成意义,演练口才和逻辑。所以,我的建议是,别把人性当学问和课题,把它当生活、当素材就可以了。别把它搞成政治、科学和硬道理,它面对的应是文学和艺术,是一些更有机、更活泼的表现方式。所以,你后面接的那个问题是对的,你打量文学中的人性,取的是它的外延部分。

前面我说人对人性有周期性诉求,一会儿想绝对解放它,一会儿又怀念礼法和规制,忽冷忽热,阴晴变幻。我觉得,中国现当代文学很顺拐地照应了这种气候:像当年郁达夫、张爱玲等人的小说,穆丹的诗,《青春之歌》《雷雨》等“进步文学”,都及时对应了新文化新政治下人性对“解放”的饥渴和迷茫的骚动。最明显的例子要属七八十年代,当年的地下文学、手抄本文学,甚至像《曼娜回忆录》这种生理手抄本,都是缺什么补什么的人性反弹。“文革”结束后,人们从习惯了迷信和献身到开始说“我不相信”,在一堆伤痕文学背后,最值得注意的是张贤亮的人性小说,其《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等,用一种很悲壮的方式把中国人沉寂了几十年的肉欲重捡了回来,我觉得很了不起,有女娲补天之感,且没有假气。但中国当代文学少有专注的时候,也许为了补课和倒时差吧,接下来有点眼花缭乱了,但核心是大解放。再一个叛逆是王朔,改革带来的新理想、新浪漫和新崇高还立足未稳,王朔的“顽主”价值观即呈扫荡之势,收买了人心和市场,有人说这是典型的人性化胜利,我觉得不是,是“人性气候综合症”给的机会,是崇高后遗症和消极人性的扩张。当“崇高”统治太久和“伪崇高”泛滥成灾,人就开始搜索人性中消极和负面的东西——甚至对露骨的私欲和粗鲁的邪恶也倍觉亲切,它们由于逼真、久违和陌生而让人敬畏,这时候,流氓都可能成偶像。黑格尔有句名言:“当你说人性是善时,你说出了一种伟大思想;但当你说出人性是恶时,你说出了一种更伟大的思想。”这话非常有力量,但仅仅有力量而已,与真理无关,它代表了黑格尔的阶段意向和时代症状,属选择性发言。王朔小说也难逃“气候”的周期,几年下来,加上跟风者繁殖的空气,人们受不了那种“我是流氓我怕谁”的空虚、那种残酷的人性“真实”,人们必须逃走,投奔一些闪闪发光的东西,一些温暖积极的东西,于是连汪国真的甜点都被抢去果腹了。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每一波时尚,都是人性轮回的周期产物。人总试图表达人性,可最终表达的都是文化气候调控的人性,是政治季节熏染的人性,是自己选择或时代替你选择的人性。另外,我觉得在人性描绘上,中国文学“秀”的成分太多,刻意迎合“时尚”的东西太多,定力不够,坦白的勇气不够,像雨果《悲惨世界》、卢梭《忏悔录》里的人性,像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人性,都在表达一种复杂的纠结和深刻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它表达的人性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是复合的、动荡的,但同时又显示了人性的救赎和积极。我非常重视并热爱这种积极,我认为文学和艺术的最高使命就是不让人绝望,这正是我喜爱加缪大于萨特、热爱尼采胜过凡·高的原因……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不单是刻画人性的成绩,更在于它帮助人性的愿望。它并不是要改造体内的人性,而是要帮助体外的人性!

总之,我认为“体内人性”属不动产,不好也不坏,有好也有坏。人和人的区别,不在于想的不同,而在于做的不同。一个好的时代,激发的通常是人性中健康而积极的元素,而坏的时代刚好相反。“文革”即最典型的例子,一个通俗意义的好人遇到那种气候,也会摇身一变,面目狰狞,就像近来被抖落出的名人劣迹,一些著名的“历史受害者”,如今都被怀疑或证实有过人性的不光彩。其实很正常,若把我们投进那个时代容器里,未必不会从蝴蝶变成蟑螂。

汶川地震那几个月,灾难和痛苦让人性喷射出了最明亮的岩浆,那种全民一致的慷慨、善良、英勇、无私……呈现出一个完美的生存共同体特征,连犯罪率都大幅降低。可不久之后呢?该贪污还是贪污,该腐败还是腐败,该计较还是计较,怒目相向、睚眦必报,一如既往……一点没变,原路返回。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打扫得干干净净。

7、历史:近处失明和远视症

问:我在2009年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里查到对历史的解释,“历史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谈谈您对历史的理解。还有,您觉得历史对当代有什么用处?

答:自然史,先放一放。

按我的理解,历史就是我们的集体身世和生存记忆,它回答“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这一问题。我看身边的年轻人,发现他们很少或从来不关心历史,我很遗憾,就告诉说:一个人必须读点历史,你不能只生活在当代截面上,否则你就不立体,没有“根”,精神上很薄,薄薄一层纸。这些孩子都20多岁,一睁眼即上世纪90年代了,在他们的印象里,生活和世界从来都是这样的,一直如此且天经地义,唯一变化就是每年流行的东西不一样。当你告诉他30年前穿喇叭裤、唱邓丽君的歌、听国外电台弄不好会坐牢时,他大睁着眼以为你开玩笑……重大的时代拐点、社会变局、思潮争鸣,他们都没遇上,一路直行,没有跌宕和起伏,连个岔口都没有,甚至以为父母也这么过来的,只是更穷、更土一点,没有肯德基和麦当劳罢了。所以我就说:不要只活在当代截面上,不要老跟着时尚和流行走,要知道你的身世,个人和民族都要有身世感,一个人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清楚自己是谁、将来会怎样。

现代医学在辅助诊断上越来越注重基因,过去也重视,但用的是另一个词——“家族病史”,人得什么病,很大程度上是基因悄悄决定的。那么,从人类生存来讲,历史就相当于基因图谱。今天的生存格局从何而来?今天的政治习性、文化人格和价值观,从何而来?就是从基因谱系里来。90年代一定是从80年代来的,80年代一定是从70年代来的。张志新在70年代因讲真话被割喉管,同样的话在80年代就无性命之忧了,或许会有警告或处分,而再往后,可能这些也没了。所以今天的父母用不着再叮嘱孩子“不要在日记里乱讲话”了。这就是进步,但进步是有成本的,若不牢记和珍惜成本,那利息就不可靠,不定哪天就缩水,大家又变回穷光蛋。我觉得每个时代都是这样,前人付出成本,后世享受利息。我们认为好的社会现况,每一点文明进步,都不是天上掉的馅饼,而是利息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感谢那些成本,要缅怀那些在成本中牺牲的人,比如当年的孙志刚事件(一个青年在广州街头因无暂住证被收容后遇殴身亡),它以最极致和惨烈的方式刺激了舆论,唤醒了法的良知和制度纠错,《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由此被废除。它潜在地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至少你今天走在大街上,不会因没带身份证而被羁押。

不了解历史,即等于不清楚“成本”。犹如一个人花着钱却不知钱怎么来的,以为自己天生就有钱、就该有钱似的,这不是败家子吗?如此下去,离身无分文即不远了。所以,要了解历史,就像坐在一列车上,要清楚自己哪儿上的车、上一站是什么。不知上一站,就不知下一站。

历史关乎成本,关乎记忆,更关乎身份。一个没有历史感的人,是拿不到生命身份证的。还有,历史并不仅仅是“过去时”,很大程度上,它可能还保留着“现在时”和“进行时”的姿态,比如几十年前的“极左”“大批判”“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反精神污染”,真的被连根拔起,不再打扰今天了吗?它往往一只脚留在过去,一只脚踩住当下。它只是新闻意义上的史,并非意识形态的史。

所有当下,都是历史分娩的,身体里住着历史的血脉、基因和染色体。当我们以为与某段历史永别时,它又冷不丁拦在了前面,顶多换个面具。尤其于中国这样一个变革不彻底、文化积习太深、体制更新太慢的环境,很多事都会一遍遍地来、改编后重演或排续集。所以有人说:鲁迅不被遗忘是民族的悲哀。是啊,曾有那么一阵,觉得鲁迅过时了,可又过了一阵,发现鲁迅还站在前面,老人的话一点不老,他依然伟大,像个时代先锋。

我这些年做媒体有个感受:很多“新闻”都似曾相识,仔细一看,本质上都是旧闻——旧闻的内核和逻辑,除人物地点和相关数字变一下,事件性质、发生原理、进程和结局都大同小异,馅还是那个包了多年的馅。不说别的,单就一个矿难,别说做媒体的,哪个中国人还好意思把它当新闻?都一个模子出来的。谁铸了那个模子?谁有粉碎模子的决心和力量?

中国的问题往往就是模子问题。

问:我采访一个电影评论家时,他说真实的历史是相对的,历史往往由胜利者来写,如果这段历史对胜利者有利,往往会写得很清晰,反之往往很模糊。您怎么看?

答:中国历史有一个现象(他国也有,程度不同),越远的搞得越清楚(越被允许且鼓励搞清楚),越近的反而越糊涂。你问现在的孩子80年代发生了什么、70年代发生了什么、“文革”怎么回事、“反右”怎么回事、胡风是谁,他不知道。再问他“延安整风”怎么回事、“土改”怎么回事、瞿秋白和陈独秀怎么回事,更摇头。但你若问他明清宋唐的事儿、三国乃至秦汉的事儿,他或许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就像《百家讲坛》那些陈谷烂麻的事,你怎么忽悠都成。清朝人未必知道清朝那些事,明朝人未必知道明朝那些事,而那些事,今天的专家和孩子都门儿清。

我觉得这和权力对历史书写的极度重视有关。长期以来,历史一直是权力历史,权力亲自写,写的也是权力,即政治编年史。像古代,自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后,只能写隔代史了,本朝的事不许说,想臧否人物、指点江山,你得冲前朝和上世去。为何这么做?显然,这涉及一个大利害:权力合法性!这是权力最敏感和担心的东西。所以就出现了“近处失明”现象,或叫“灯下黑”“远视症”。越近的历史,越是一笔糊涂账,越愿意做成糊涂账。于史学家来说,是一种选择性失明。《百家讲坛》是这路数,古装影视剧也这路数。

在历史一事上,公众最担心什么?是被欺骗、被蒙蔽。所以从古到今,人们都把“真相”当成历史的最高价值标准。尤其中国人,“被失明”“被聋哑”得太深太久了,该诉求更强烈。凡冠以“内幕”“秘闻”的书,无论真假优劣,都畅销。

问:我采访的一位哲学家是这样理解历史的:一个国家、民族,如果没有历史的记忆,也不会有行动和辨别方向的能力,相反,若对于过去的记忆太仔细、太琐碎,同样也会使我们瘫痪。

同类推荐
  • 澄明集

    澄明集

    本书系曾扬华先生二十四篇论文结集,对中国古代文学、哲学、史学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毕数十年研究功力于一书,古今贯通,视野宏大、观点新颖、材料丰赡,内容翔实,不啻是思想性、学术性并重,有深度、有广度的精湛论著。
  • 未曾会面的约见

    未曾会面的约见

    《未曾会面的约见》是一本散文集,共99篇。内容集结了作者的所见所闻,甚至一些颇显推理的故事。
  • 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机智故事

    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机智故事

    本书精心选取了古今中外流传最广,最有创意,最给人启迪的机智故事。
  •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作为现实生活的投射,疾病意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现代、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疾病既是作家诠释世界、表达情感体验的工具,也是人们解读社会风貌及作家创作意识的一条通道。在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哈罗德·品特的大多数作品中体现了品特对疾病的理解与体验,他成功地展现了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政治、宗教等文化状况,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展现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基于此认识,本专著以医学理论作为划分基础,对品特戏剧中的疾病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并运用了精神分析法、叙事学、福柯身体政治、隐喻修辞、戏剧美学等理论,从品特戏剧中疾病对于品特戏剧创作以及剧情本身的推动、对于隐喻意义的传达、对于荒诞戏剧诗学功能的达成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 文苑拾遗(蠹鱼文丛)

    文苑拾遗(蠹鱼文丛)

    《文苑拾遗》是湖州名士徐重庆先生的文章结集,由刘荣华、龚景兴编选。全书分五辑,包括文苑拾遗、名人遗物、辛亥史料、湖州人文和秉烛夜谈,主要涉及现代文学研究和湖州地方文史研究,对一些史料的考辨颇有助于学术研究,具有较大的出版价值。
热门推荐
  • 青年作家(2015年第2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2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1997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亚斯澜帝皇家学院

    亚斯澜帝皇家学院

    她是黑道女王,她是霸道千金,她是小有名气的普通女孩他是阳光暖男,他是忧郁王子,他是邪魅的神秘少爷你以为他们之间的故事很简单么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
  • 虫与刀

    虫与刀

    患有精神分裂的游旗遭到袭击无意中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身体四分五裂,为了活下去,他选择成为了虫子们的寄主。人类的外表,怪物的身体,虽然依然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灵,可内心深处却藏着另一个疯狂的自己。善与恶,不过一念之间!
  • 异界仙符师

    异界仙符师

    百年修炼,无非想长久相伴;千步登天,只为那一剑斩敌;凄凄凉凉的故事王清看过不少,轰轰烈烈的战斗王清也不感兴趣,可是当这一切都出现他的面前,他又该何去何从?且观《异界仙符师》,一探究竟。PS:请务必看下去,作者在一点一点的进步。
  • 逗逼道祖

    逗逼道祖

    也许光能打败黑暗,我也能成为一名佼佼者。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我一生的坎坷。天生阴阳,是必定会走上这条不归路,既然如此,我便逢恶人杀恶人,成为这一代道祖
  • 别让拖延症害了你

    别让拖延症害了你

    你现在的拖延,其实是在浪费生命!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你是一个拖延症患者,那么,即使你再有思想,再有能力,也会错失展现的机会。拖延甚至会毁害你的整个人生。那些重度拖延症患者的人生都是在这样的循环中度过:推迟、延期、怠慢、逃避工作,在无法避免的时候才去工作,然后又重蹈覆辙,继续这个恶性循环,而这简直就是在浪费生命!
  • 都市之超级文明

    都市之超级文明

    王鹏站在阳台是闭着眼睛对着流星许愿。一睁眼发现流星对着他坠落而来。“许个愿不灵就算了,至于用流星砸我嘛。。。”-----“这不是米国神盾局的天空航母吗?电影里的东西这都有。”王鹏惊讶道。“这有什么,才一级文明中期的科技而已。”外挂淡定的说。这是一个宅男得到外星超级文明的故事。。。。-----新书《星球逃亡》上传,希望大家捧场。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世人皆盼自己有个官大钱多的好爹,可生在乱世的刘和却摊上了一个忠厚仁义的傻爹。袁绍和韩馥联名推举老爹当皇帝,他坚决不干!部下公孙瓒瞒着老爹吃里又扒外,他视而不见!袁术骗老爹一起去长安拯救小皇帝,他真信了,然后派出五千精骑南下,结果……摊上这样一个憨傻老爹,刘和彻底暴走了!
  • 实体化系统每天都在催我做任务

    实体化系统每天都在催我做任务

    【强迫症咸鱼+脑子有坑的菜鸡快穿者VS吃货日常嫌弃宿主有点憨批的大佬系统】***那天雨落枝头,闭目养神的他悄然睁眼,淡笑抬头——他的系统在埋头苦吃。那天金榜题名,胸有成竹的他心中微喜,轻笑抬头——他的系统在埋头苦吃。那天影帝名归,火遍全国炙手可热的他,浅笑抬头——他的系统在埋头苦吃。池墨柠∶我#&‰……这跟小说的套路不一样,我的系统为什么可以实体化啊?我太难了!本书有又名《菜鸡宿主和他的大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