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2800000053

第53章 专业级的高级幕僚 (2)

退台后,纬国先在国防部高参室,负责外军主要是美军军制整理编纂,其后,任第三厅副厅长,督促各组重要幕僚作业,研究外军作业程序。后为陆军总部装甲兵室少将主任,乃是陆总的幕僚单位,再往后的陆军参谋大学校长任内,兼任陆总训练中心主任,亦属专职幕僚。在参谋大学校长任内,他和余伯泉分工合作。余伯泉编写野战战略、军事战略及野战用兵;纬国编写政治战略、经济战略、心理战略。课程编排和教材撰写达三年之久,纬国的课程需70课时,余伯泉的教材需授400多课时。晚年召集中华战略学会,为民间团体,成员为学术界人士、退役将领、财经专家等,可谓以幕僚终其一生。

在历史长河的两端想望致意

若从行事的风格、学养、气度、眼光、胸怀,尤其是建军方略等而言,可以说,蒋纬国是现代的辛弃疾,辛弃疾是古代的蒋纬国。

纬国对军事历史考察深细,他以为,从历史来看,唐朝在开国时民间有70万匹马,马政办得非常好,所以国家强盛。到宋时,却只有中高级军官有马骑。当时纬国就有一个感觉,中国部队实在是不行,一般将领没有机动作战的观念,完全是纯步兵的思想,营长的马也不过是代步而已。两条腿走的部队,需要四条腿的马去搜索,因为马队可以越野,搜索后可以及时告诉步兵前面的状况。后来变成两条腿打仗的部队由两条腿的搜索队去搜索,又缺乏完整通信工具,怎么来得及回来报告呢?所以在军制上是错误的。

宋代部队,马政办得非常差,而辛弃疾恰是例外。

辛弃疾、纬国,同样是刚毅坚卓,谦恭有礼,纬国可以说是辛弃疾在现代的化身,两人的气质、着眼点、作为参谋起家的心曲、战争观、军备问题、战略与战术,均葆有神似的认识和感悟。他们既是思考者、策划者,又是行动家、执行者,他们所遭遇的无形的社会阻力几乎如出一辙,志士的悲哽、政治的不上轨道、民间的愚贫、大小环境的矛盾与内耗、一种强大的无力感和消磨感,令人长喟不已。

蒋纬国强调速度的决定作用是针对部队的致命弊端有感而发,那么蒋百里的立体作战思想、蒋纬国的快速运动观念、邱清泉的火力纵深意图……这在抗战的中后期得到了事实上的措置施行,而立体作战和火网构成均可谓速度的变形或转换、深化。

抗战初期中国空军孤注一掷,予敌重创,但自身几乎全军覆灭。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参战,中后期中美混合编组的空军壮大,逐渐取得压倒一切的制空权,予敌毁灭性打击。而火网的配置即以原子弹投入前而言,譬如硫磺岛的火焰喷射器,对日本本土的密集轰炸,都将火力概念运用到极致。

蒋纬国阐释蒋介石的战术观念,也强调运动中的速度。他说运动战是蒋介石的专长,即以骑兵的思想来涵盖步兵的思想。他写了一个方程式F=MV2C。F指的是FightingPower(战力),M是火力,V是速度,由此方程式可知,战斗力与火力是成正比的,而战斗力与速度则是成平方正比。因此他主张与其增加火力,不如增加机动力,因为火力增加5倍时,战斗力只增加5倍;而机动力同样增加5倍时,战斗力就能够增加25倍。至于C则是精神力,整个部队的火力再强,机动力再高,如果因为战斗时间太长以致缺量,或是为了急行军,或是经过几次严重战斗而伤亡严重,以致影响精神力,整个战斗力就削减甚多,甚至部队叛变,空有战斗力也没有用处,所以精神力是最重要的(参见《蒋纬国口述自传》16页)。

刘玉章《戎马生涯五十年》谈火力观,他认为,火力——射击须采取“两短集火”要领。所谓两短是:距离短,时间短。把握此两短,集中发扬最大威力。这是他的特别规定:敌人未进入百米内,严禁射击,严守射击纪律。目的是有效发扬自动火力,敌人同样是血肉之躯,必可将其歼灭于阵地前。在防御工事内,人少反可增大活动空间,减少损害,更可以说是因病成妍的优点。

刘玉章例举一个抗战战役:“翌日拂晓,果不出我所料,日军先以猛烈炮火,轰击大袁庄,我由团指挥所遥望,但见一片烟火、灰尘,弥漫了整个村庄……此时敌兵约一营,分三纵队并列,大胆地向我大袁庄前进。至距我阵前六七十尺时,我沉寂已久之守军,骤然全部武器火力,以排山倒海之势,万箭齐发,那气焰万丈的日军,实时仓皇不知所措。‘两短集火’的效果,在这次战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殊堪回味。”

刘玉章的打法尚属局限多多的情况下发挥火力优势,属于一种局限中的转圜。而蒋纬国、辛弃疾则是要从根本上使火力与速度结合到最佳程度。不仅使部队在冲突中能迅速投入有效兵力,而且可对目标实施纵深打击。再者为了具备更强的自我保护和攻击能力,他们训练部队实际上是在按照不断自动升级的方式进行,迅速凝聚战斗力的能力大大提升。将速度与火力结合,具备多种用途和灵活性,而集中体现微强大的火力,同时也能赢得时间。

速度与火力,速度与打击力,像针灸一样,在经脉的要冲点穴。辛、蒋二人的快马突击队观念,和战车集中运用观念极为神似;两人后半生同样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情景下努力;同样远离了家乡;同样渴望探求战争制胜之道。两人的著述和实践,同样包含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直觉与判断力的获得,灵感只光顾那些有准备的头脑,他们都在从事研究如何采取有效手段阻断战争。战争的罪孽不可饶恕,他们都以兵凶战危为戒,不喜欢战争,尤其反对穷兵黩武的不义战争。但他俩作为一流的参谋指挥人才,虽竭力反对战争,却绝不是害怕战争。他们亦保持这样的态度:化解可能发生的战端,消弭酝酿着的战事,制止行将发生的战争,扑灭已经点燃的战火。

辛弃疾、蒋纬国都不喜欢人海战术。辛弃疾的意思是,建立多支来去迅猛的特种部队,避免大兵团的一旦败绩就不可收拾的局面。而且,即使对方以大型野战部队进攻,也可利用多支战力强劲的特种部队将其分割、截击,再予以击溃,或逐次消灭。他的军事变革思想,包括战争指导思想、作战样式、武器装备、编制体制等,都很有新意,新军事变革意味着对旧作战方式的完全抛弃。这和今天的军事格局,颇有神似的地方。

战争,关乎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纬国提出要向1917年告别,就是要以机动性转变整个的作战观念。

因为在1917年之后,英国领悟到战车必须保证其速度和机动性,战车逐渐脱离步兵,才能发挥其战场的机动性。另一方面,战车的火力也只有在机动的运用下才能发挥。所谓机动就是主动争取一个新的位置,可以在新的位置上制敌,从而产生奇袭的功效。

中国政府军,向来不善野战,即野战往往表现不佳,吕思勉先生《中国文化史》尝谓,中国军队强悍的,亦多只能取守势。野战时总是失利时居多。明时松山会战如是,清时绿营之于太平天国前期攻击亦如是。

雷海宗教授也有类似的观点。即中国部队汉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多依赖羌胡兵支撑,自身一盘散沙,当野战之际不能凝聚为一个坚强的有机体。挽救危机,只能靠乱世和英雄,这些人一死,悲剧就降临了。

在辛弃疾、蒋纬国那里,把速度强调到了极端,它像一道锐光,突破了夜行人的障碍;它像一把利刃,拿准节点势如破竹。这在其潜意识里,在事实上,恰是对中国历来野战长期示弱、长期失利的一种反拨,一种破解。

稼轩、纬国各自的成年时代均面临家国莫大的危机,掣肘太多,牵制太多。但即使这样的悲凉局面之下,只要有杰出头脑的幕僚式人才得以实践其谋略,也不是完全不能作为。

只不过,形势太难为他们了。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作总结时,谈及两个原则:其一,在行动时对于目的和兵力都必须尽量保持集中;其二,在行动时必须采取最大速度。

火力、速度、时间,恰切综合获取一种态势,亦即政治、军事方面的能量积累与储备,随时可以“蓄‘势’待发”。如《孙子兵法?兵势篇》所言:“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安则静,威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立于不败之地,就是总能创造出有利于己的政治态势,事先能洞察到不利的“势”,并能将不利的“势”转化成有利于己的政、军态势。

辛弃疾与蒋纬国,两人都胆气超迈,而心细若发,处理公务之程序而言,其效率之佳,若比起传统的那套“等因奉此”“合亟令仰”,完全注重表面的官样文章与“公文旅行”,真不可同日而语!

政略的运用在于遏制战争之萌蘖,兵略的部署运筹在于当不可避免之际,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战术的这一环则重在斗智斗勇,不得已而以战争压倒战争。两人都先天重视一套科学办事方法,他们承办一件事务,一定会在事前把计划拟好,应该说明的说明,应该附图的附图,一俟批准,即可依照实行;他们强调有归属的责任感,既不能推诿责任,又可以在工作中表现成绩,二者相因相成,互为因果,无形中扫除了官僚政治的积习。军事力量虽然是硬实力,但同样能够产生软实力,试观辛弃疾在江西、湖南的民政作为,蒋纬国在驻地训练时对民政的优异管理才能,无疑就是军事对软实力作出的贡献。

熟读兵书是一回事,而运用之又是一回事。

仅在条文上下工夫,造成一种有口无心,也于事无补。

熟读兵法,又须以人生社会各种知识来承接之,使其蔓延、嫁接,自动形成一架蓊郁的花架,生发蓬勃的生机。蒋纬国、辛弃疾正是如此从实践到理论,又以理论来加诸实践,打成浑融的一片。湘军的大将,也有和他们两位极相似者,他就是罗泽南。

罗泽南以一标准僻壤书生,战前并未在兵学、战争理论上下专门工夫,但是战争一开打,局势逼迫他编练湘军,操觚上阵,表象上看来是草率和冒险,不意他的转型令人刮目相看,这就是多面的知识和经验在起作用。

他平时就热心社会事业,关心民瘼,专注民生,举凡治水修祠、维护伦常、砥砺学术、制订乡约、除暴安良……种种经邦济世的用心转化为知识经验,在战争初期,就很快表现出其优越性来。

他以戚继光编练部队的心法入手,很快就编成多股战力强劲、机动性强的基本队伍。以后曾国藩指挥大军,但其核心部队和最能战斗的原始部队,就是罗泽南的这几支老班底。在和太平军交手的无数次苦战中,这几支部队到处救火,冲锋陷阵,东奔西突,居功甚伟。而

同类推荐
  • 擎素纛

    擎素纛

    某自擎纛平兵嚣,那管他盛世万民谣?再饮它一杯荡气回肠,重在此刻,梦回唐朝!转眼间,一梦千年,异族擅起兵戈。欺吾姊妹、屠吾同袍,吾!霍执戈,奉大唐皇帝诏令,代天诛之,凡吾马踏之地者,不跪地请降者,枭!衣无褴褛者,死!敢手持刀剑者,诛!马踏之地皆汉土,吾家儿郎皆成龙
  • 中国最美的地方精华特辑.游遍台湾

    中国最美的地方精华特辑.游遍台湾

    本书介绍了20处台湾最美的地方、21种宝岛古今厚味、7大风情写意。
  • 凤帅启天录

    凤帅启天录

    出身王族,却沦为乞丐;天生异秉,却屡遭横祸;心怀天下,却成为笑柄;一心拜师,却总是碰壁!难道是自己天性孤高,连老天爷都看不惯自己?或者是自己太过嚣张,为天下人所不容?然而,就这样放弃自己么?不!绝不!且看一代凤帅如何逆天!书友群号:104430285
  • 沙场秋点兵

    沙场秋点兵

    南宋繁华,货通宇内,富甲天下;奈何徒拥恢复之志,难觅奋进之卒。狼牙利箭寒光烁,谁人挽雕弓?大金骄悍,将勇兵蛮,铁蹄无双;奈何固步自封,志得意满于南北贡奉的无限荣耀之上,在骄奢淫逸中深陷在皇权更迭的内乱之中。是静待蒙元铁蹄当头踏下,还是借天下微澜搅起漫天巨浪,借势撑开那满载铁血与荣耀的雕弓?
  • 大元奸臣

    大元奸臣

    这是关于另一个相似世界的故事,这里是半仙主宰的天下,但半仙也有危机。开局一本天书,宫千柏就有了整个世界!凭借上百历史名将,收拢当世英豪,给这个世界的百姓以安乐和祥和,给这个世界的半仙以成为地仙的道路。当迷雾散去终成圣帝,这一切是不是最终的结局?
热门推荐
  • 快穿之重生一次

    快穿之重生一次

    作为一个新型系统,邢宄承担着新一代系统的期望开始自己的任务生涯。在空间内挑选它想要的任务对象,帮助其改变原来的命运,当然在得到这次重生机会之后,将不能再投胎转世,毕竟重生是逆天的行为,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新系统——邢宄的成长之路开始了不喜勿喷~~
  • 古代盛产病娇

    古代盛产病娇

    啊?穿越了!还是穿越到了孤苦无依的乞丐身上,家徒四壁,身无分文,这是要他苏染上天的节奏嘛?还好有系统这粗壮的金大腿,抱紧抱紧抱紧。为了可爱的小钱钱,苏染不得不使用现代科技赚钱,走上发家致富路。随便还撩撩妹什么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百家争鸣之封神

    百家争鸣之封神

    喜欢看武侠剧的人,应该都曾幻想过。。。如果所有的高手都生活在一个世界里,那么孰强孰弱。。。而在一个叫育德大陆的平行时空。。。作为我们书本里的历史人物们却真实的存在着,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蓝天白云下,只不过与我们认识的他们略有不同罢了。。。
  • 唐国星辰纪事

    唐国星辰纪事

    天上的星辰,落入凡间,会是什么样呢。相传世上有十四位仙人,掌管不同领域,有不同性情,掌管人的一生祸福,甚至影响国家的兴衰。原本在天界位于百官之首的太阳星君羲和,因为人间祈愿被派遣下凡后,会发生什么呢?经过一切后,发现……事情好像没有刚开始说得那么简单
  • 一切再从斗罗开始

    一切再从斗罗开始

    他孤身一人去过巅峰,不知为何,他来到了斗罗大陆,回忆起了当初下凡的故事,这次他身怀系统,他发誓——这次他将从斗罗开始不留遗憾地回来!
  • 世界刚好

    世界刚好

    多才多艺女学霸与校草的甜蜜恋爱,起于误会终于美好,因为一切都刚刚好。
  • 逸仙阁

    逸仙阁

    一缘得窥大道,千年终成正果。从此,朝游北海暮苍梧,遍历人间劫无数。======《逸仙阁》不为跟风逐利,只抒心中所想。返本归元一气,仙幻从此有踪。
  • 诡异航班

    诡异航班

    凌晨的跑道上,停着一架不该存在的航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