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2200000018

第18章 任何选择都有道理(1)

20

谁是你人格的对立面

你恨一个人?这种恨就是你的需要。

你讨厌一个人?这种讨厌就是你的需要。

我在广州开过一个6天的课程——“自我觉醒之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引导学员形成矛盾的意识。

矛盾的意识,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看到A,也就看到了-A。

譬如,看到了内向,也就看到了外向;看到了快乐,也就看到了悲伤;看到了强势,也就看到了弱小……

这个道理貌似很简单,但真能用到具体的生活中并不容易,还是先讲一个故事吧。

选择是为了逃避自卑

一个初中同学有一个复杂的爱情故事:他讨厌自己的太太,觉得她不仅丑,而且说话总是不合时宜。总之他一看到太太气就不打一处来,说上一句话就吵,吵上三句就会动手,于是家里总是闹得不得安宁。

同时,他还有一个情人,非常漂亮,而且极其能干,在应酬场合,她不会说错一句话。

面对这种矛盾,他总是在想,一定要和太太离婚,一定要和情人结婚。而情人也说爱他,也多次说自己做好了准备,只要他离婚她就离婚。有时看到他没有离婚的勇气,她就说自己先离婚然后他再离婚……

这貌似是很正常的,毕竟这边是自己钟爱的条件优秀的情人,而那边是讨厌的面目可憎的太太。

但是,这个故事有很多离奇的地方。

首先,他是先和情人有约会的准恋爱关系,再认识太太的。所以,这个情感纠结的历史比他的婚姻还要长。

这很奇怪。我问他,既然先认识了情人,而他们又很相爱,那么为什么没有走到一起去。他回答说,那时他很自卑,觉得自己个子矮小且其貌不扬,而情人是那么漂亮迷人,他觉得自己配不上她,还担心她对他并不是真心的。

一开始不理解她是否真心,那后来呢?

和太太订婚后他很快就明白,情人对自己的爱是真心的,那时他就想退婚,但总是下不了决心,结果一拖再拖,越拖退婚难度越大,越拖和情人走到一起的代价越大。

在整个讲述过程中,他一再说“这是命”。在咨询中,同样一句话,如果来访者在短时间内说上三次甚至更多,我就会特别留意,并询问对方,这句话的具体意思是什么。这样做,经常会不经意问出非常有价值的结果来,而这次也不例外。

我问他,他一再说“这是命”,这样说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他回答说,他是和太太相亲认识的,而在和太太相亲前,在父母安排下,他已和二十余个女子相过亲,什么样的人都有,但他谁都没答应,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和太太相亲是最后一次。他到了女方家,一进房间,看到屋子里坐着四五个女孩,其中一个明显最难看,他心里一咯噔,暗自祈祷说:“千万不要是她。”

没想到,果真是她,而更没想到的是,他竟然应了。他觉得这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所以说“这是命”。

这真是一个关键的细节,揪住这个细节,我一再问他,这个“命”是谁制造的?

最初,他说不知道,也许是老天爷之类的神秘力量吧。但最后,他承认,这是他的选择。

他的右手,有很严重的皮肤病。我问他,这种皮肤病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他想了想,说结婚后第八年。

我再问,那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

他说,那一年,他第二个儿子出生了。他觉得,第二个儿子出生,给他的感觉就像是亲手在棺材上钉下了最后一颗钉子,他离婚的事情再无可能了。

所以,他恨自己的手。当他这样说时,我能看到,他的右手正微微颤抖。

我再问他,是谁想要第二个儿子。虽然我已有预料,但当他说是他主动和太太商量要第二个孩子时,我还是忍不住有一丝惊讶。

谈到这里,事情就非常清楚了。一开始,他说,是别的因素导致他不能和钟爱的情人在一起,譬如他的太太、孩子,他的父母和亲戚的反对等。但最后,他清楚地看到,一切都是他的选择。

这是意识和潜意识的分裂。意识上,他想和太太离婚,想和梦中情人共度人生,但潜意识上,他根本不想离婚,根本不想和梦中情人一起过日子。所以,尽管和看似完美的情人早就相恋,但他还是选择了与他认为又丑又不会讲话的太太结婚,这是他的渴求。或者说,看似完美的情人,是他意识上的渴求,而看似一无是处的太太,是他潜意识上的渴求。

他潜意识上渴求什么呢?

答案他前面已经给出。他说了,和看似完美的情人在一起,他很自卑。其实不只和她在一起自卑,和其他女孩在一起,他都很自卑。对此,他承认说,那时不只和女孩在一起自卑,在任何人面前他都有强烈的自卑感,他觉得自己很丑,别人不会真心接纳他,只是因为他特别会开玩笑而能给大家带来乐子,所以他的人缘看起来还不错。

“那时,你觉得自己很丑?”我请他注意他的这句话。

“这有什么奇怪的吗?”他回答说,“那时我是这样觉得的,但后来越来越强壮高大,并且挣钱越来越多,这种感觉就没了。”

“你讨厌自己丑吗?”我再问。

“讨厌!”他回答说。

“这种讨厌,和你对太太的讨厌像不像?”

听我这么问,他感到震惊,因为对自己丑的讨厌,和对太太丑的讨厌,这的确是蛮像的。

我解释说:“你对太太的讨厌,其实是对自己内在一部分的讨厌。你内心有一个自卑的小孩,你将这个自卑的小孩投射到太太身上了。也即,你将对自己这一部分的讨厌投射到你太太身上了。

“假若没有太太,这种讨厌就会是你内心的战争。但是,自己讨厌自己这种感觉太痛苦了,而将这种内心的战争转化成外在的关系里的战争,自己就可以获得很大的解脱了,只是这样做伤害了太太。

“这也是你为什么没有选择和看似完美的情人一起生活的重要原因。假若这种内在的冲突没有得到化解,那么,你选择的情人越优秀,你就会越自卑。整天生活在自卑中的感觉很不好受吧?相反,如果选择一个条件很差的配偶,整天让她自卑,而自己高高在上,是不是会舒服很多?虽然这会有很大代价,但毕竟高高在上的滋味还是比自卑要好很多。”

聚焦自己内心深处

我这个初中同学的故事,可以很经典地诠释“看到了A,也就看到了-A”的道理,这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

无比渴望和美貌情人一起生活是A,而-A就是惧怕这种生活,或者说,这种看似美好的生活有巨大代价;和“又丑又不会说话”的太太一起生活的痛苦是A,而-A就是在这种生活中隐藏着的巨大好处。

情人的“完美”是A,而他在情人面前的自惭形秽就是-A;太太的自卑是A,而他在太太面前的高高在上就是-A。

以前,他看上去很自卑是A,而他对高高在上的感觉的渴求就是-A;现在,他看上去很自信是A,而他内心中藏着一个自卑的小孩就是-A。

总之,他的意识和潜意识是分裂的,意识上渴求A,但潜意识上恋栈-A。A的程度看起来有多强,-A的程度看起来也就有多强。对于他而言,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鸿沟太宽了,以至于意识对潜意识的秘密一直没有觉察,这导致他十多年来一直生活在严重的冲突中。

那么,该怎么化解这一冲突呢?关键是将注意力的焦点从外部转移到自己的内部来。以前,他会一直盯着太太和情人,在两者之间犹疑,总是想着该如何在她们之间作选择,但现在,他要明白这是自己内心的事情,答案不再是她们之间的二选一,而是他该如何改变内心。

要改变内心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拉近A和-A之间的距离。譬如,对于他而言,这么多年来,A的分数可能是9.5分,-A的分数相应也是9.5分。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分裂,但假若A和-A的分数都逐渐减至7分、5分乃至3分,那么冲突就逐渐减轻了。而内心的冲突减轻后,外部的冲突也会相应减轻。

在“自我觉醒之路”的课程中,我留过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作业:用5~10个形容词描绘“真实的自己”和“理想的自己”。

其实,这就是A和-A,真实的自己就是A,理想的自己就是-A。

真实的自己是怎么形成的?或者说,我现在的个性是如何形成的?是在关系中形成,更具体而言,就是童年时在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相处时形成。

作为新精神分析流派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当孩子呈现某种品质时,得到了父母的亲近,也即在关系中的奖励,那么孩子就会执着于这种品质,并将其视为“好我”。

相反,当孩子呈现某种品质时,遭到了父母的疏远,也即在关系中的惩罚,那么孩子就会惧怕或抵触自己这种品质,并将其视为“坏我”。

通常而言,“真实的自己”也即“好我”。

“好我”和优点不一样,“真实的自己”中有很多缺点,我们会觉得自己某些个性已经严重不适应目前的生活需要了,非常想改变但却改变不了。

但这只是从当下的情形来看的,而假若去审视我们的童年的话,会发现,几乎所有“真实的自己”中的个性,都曾经在与父母的关系中获得过很多好处。也就是说,在我们潜意识深处,其实是将这些个性视为“好的”,认为这些个性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好处。长大后,我们或许一时碰触不到潜意识深处的感受和想法了,于是忘记了这些个性曾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譬如,3名学员问我,他们的孩子怕猫怕狗,这是怎么回事。还有一些学员也反映过类似问题,但这3名学员反映的问题有一致性,都是他们的孩子怕那种小型的狗,而对大型的狗,惧怕却要少很多。

那么,很简单,猫和小型狗,会让人联想到什么呢?就是毛茸茸的宠物,必须仰赖人的照料才能生存,而且特别在乎主人的关注。

再了解他们的故事会发现,他们的孩子在相当程度上就堪称完美宠物,非常黏人,缺乏独立性,胆子小,同时又蛮好玩。

在我的理解中,因为他们的父母不喜欢孩子有独立意志,所以这些孩子为了维持与父母的关系,尽可能地继续获得父母的亲近和认可,同时又免于惩罚,不得已变得像宠物一样了。但是,他们又不喜欢自己这个样子,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平时,这些孩子的注意力在别的事物上,并不容易看见自己,就没什么问题,但当那些小宠物站在他们面前,就像照镜子一样照出了他们的存在,于是他们一下子变得恐慌起来,但他们其实恐慌的是自己的本来面目。

总能找到你的-A

找到A比较容易,但看到自己身上有-A,这就是一个相当困难的挑战了。

前天,和一个企业家朋友聊天时,我谈到了这个道理。他觉得很有意思,但这好像不能用到他的身上,因为他觉得他非常和谐一致,看不到自己内心有A与-A的冲突。

“是吗?”我说,“这很有意思,请你列一下你的个性吧。”

他列了以下几个:负责、勤劳、善解人意、顽固、强势……这几个个性的相反很容易找到,就是“不负责任、懒惰、任性、灵活、容易受人摆布”。他觉得,这些-A他身上没有。

“你自己身上没有,你身边的人有没有呢?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他和你的关系很重要,而他恰恰具备你的这些-A?”

他想了想说,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是一样的。他的配偶没有他那么负责和勤劳,但也只是程度上弱一些。

思考片刻,他忽然激动地说:“我的搭档。”他说,搭档的确是和他完全不一样的人,那些-A在搭档身上都有,最近他们老起冲突,甚至已经闹到了准备散伙的份上。

非常有意思的是,他们每次起冲突都是同一个模式:他交代一些相对容易的任务给搭档,然后委婉地、和风细雨地、温和地引导搭档,这个任务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完成。但是,到了最后他发现,搭档总是会莫名其妙地使用自己固有的一些办法来做工作,而且总是完成不了任务。这时他们就会吵架,吵到激烈的时候就彼此威胁闹散伙。

我问他,这种模式在他的生活中有过吗?

他想了想说,没有。

但是,我已从一些不起眼的细节中猜到,他的妈妈在他小时候就是这样对待他的,于是我直接问他,小时候妈妈是怎样教他做事的。

他愣了一下说,妈妈对他的方式,和他对搭档的方式,只有最初的部分是很像的,妈妈也是委婉地、和风细雨地、温和地引导他。但面对妈妈,他是非常温顺、非常乖地聆听妈妈的教诲,并按照妈妈说的方式去完成任务,而且还常常比妈妈设想得更好。

“像一个乖孩子一样完成妈妈的教诲,这是你的A,那么,你的内心中有没有过相反的渴望呢?例如根本不想按照妈妈的意思做事,而完全为所欲为,也就是像你的搭档那样,甚至远比他更过分?”

他再一次愣住了,那种渴望,他自然是有过,只是已经很久远了,而且似乎已很微弱了。但这越微弱,就越要寻求表达,因为这是我们内心深处最重要的渴望,它被压抑得如此厉害,以至于意识上完全不能聆听到。这时,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一个人,让那个人替自己表达这种呼声。

我说:“这就是你为什么选择这个搭档的原因。相信以你识人的眼光,如果纯粹为了公司的经营,你可能根本不会选择这个搭档,但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偶然的理由,令你硬是选择了这个搭档。这不是你做生意的需要,而是你内心的需要,你需要找一个人,把你内心深处被严重压抑的东西投射到他的身上,那样看到了他,也就像是看到了你自己。你要感谢你的搭档,他满足了你的内心需要,甚至这个需要比成功更重要。这个搭档成了你的替罪羊,让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将你内心的冲突转嫁到这个外部关系上来,从而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你的痛苦。”

21

谁是你的第三者

男人很容易有一个共同的“第三者”——事业或爱好。当他们过于投入地做这些事情时,他们的爱人会吃醋,就像吃别的女人的醋一样。

所有确定性的根源就在于:你在并且我在!

这是马丁·布伯的一句话,这句话谈到马丁·布伯的哲学观核心——一个人只有在关系中,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我们常讲“享受孤独”,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可能一万个人里都找不出一个。假若围裹着自己的,只有彻头彻尾的孤独感,一个人就会生出想死去的念头,因为没有关系的牵系,那感觉已接近死。所以,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雅各比也说:

没有“你”,“我”是不可能的。

马丁·布伯和弗里德里希·雅各比的这两句话一点都不晦涩,相信无数人都深有体会,当某一瞬间,觉得世界上了无牵挂时,自己就会生出死亡的念头甚至冲动来。

这种念头生出之前,你已有许多不舒服的感觉。这些感觉,用心理学的术语可以概括成“自体感的解体”,或者说是“自我存在感的消失”。

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重要关系的结束,对一个人的打击会那么剧烈,因为没有谁能够彻底独立存在。

不过,必须澄清的一点是,马丁·布伯和弗里德里希·雅各比都是宗教哲学家,他们所说的“你”首先是上帝,其次才是人。

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必须心中有上帝这个“你”,“我”才会有存在感。

但是,假若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信仰,那么,我们就会将对关系的全部期待放到与某个人的关系上,这样一来,这个关系便承担了不能承受的重量。

也许是“上帝”知道,一个关系承受不住一个人的生命重量,于是,每一个新生命,一开始便处于两个关系之中:他/她和妈妈的关系,他/她和爸爸的关系。必须看到的一个事实是,这天然就是一个三角关系。

同类推荐
  • 老师不教的恋爱课

    老师不教的恋爱课

    如何让他在你最美丽的时刻遇见你?一见钟情果真是不需人工、完全天然的东西?半径5米内,哪里去撞到你的Mr.Right?怎样让他为你怦然心动?他是不是有很强的独占欲?你会不会总是爱上花心男?偏食的男人干吗不能要?什么样的男人才是好的护花人?
  • 爱情丛林法则

    爱情丛林法则

    本书精选了他三年间为读者答疑解惑的94篇文字,行文犀利而不失风趣、温暖,饱含向上的力量,且具文艺范儿。当爱情遭遇“丛林法则”,残酷得让人不敢正视的时候,如何在保有自我、不被伤害的同时,又勇敢地寻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呢?华叔在书中进行了一番深彻解析。书中精选了胡坚化身“华叔”近年来在情感类专栏为读者解答困惑的94篇文字。当爱情遭遇“丛林法则”,残酷地让人不敢正视的时候,如何能够保有自我,不被伤害;又勇敢地寻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作者以一针见血的语言直指漩涡中心,揭开“患者”病灶,带给你改变的力量。
  • 谁也动不了你的爱情

    谁也动不了你的爱情

    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怀疑自己的配偶有情人,而又无法证实自己的猜测,它所带来的内心痛苦、精神以及情感的错乱,简直就是一种折磨。本书通过对夫妻生活的实际观察、研究,具体实例的分析,回答了夫妻生活中的复杂问题。本书是情感游戏中游走挣扎或者是在外遇漩涡中困兽犹斗的男女们的自救宝典,告诉你有关出轨的一切。书中详细地教会你如何分辨另一半的出轨征兆,分析外遇者的心态,提醒你要注意的事项,并用细致关怀的笔调,让你将背叛的伤痛化为智慧的力量。
  • 男人为什么不满足,女人为什么不开心

    男人为什么不满足,女人为什么不开心

    《男人为什么不满足,女人为什么不开心》语言尖而不酸、刻而不薄,作者笔触优美睿智、赤裸辛辣,像一记刚柔并济的咏春拳,打破隔在男女之间的那道墙,让女人明白如何让男人得到尊重,让男人懂得如何让女人得到理解。《男人为什么不满足,女人为什么不开心》像一条搭在男女心间的桥,又像一碗不可多得的爱情鸡汤,为男女生活必备。送给那些一直相信爱、期待爱的单身男女;那些怀疑过、抱怨过,却依然坚守爱情的恋人与夫妻。
  • 帮助太太做女人

    帮助太太做女人

    男人心目中的太太是有一定独立性的女人。她们有自己的职业,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们不苛求女人在在事业上取得多么辉煌的成绩,但是并不喜欢完全失去自己事业的女人,不喜欢完全依赖他们,把所有压力都放在他们肩上的女人。她们应该是走钢丝的平衡高手,能够游刃有余的在事业女性和贤妻良母之间自由游走,一方面不会为了婚姻、为了家庭盲目的牺牲自我,失去自己的个性,另一方面不会将全部时间和经历投入到事业上,于家人不顾。
热门推荐
  • 夏末的女孩

    夏末的女孩

    叛逆期的她知道了一切..会发生什么事呢?
  • 接纳孩子: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

    接纳孩子: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

    本书将犹太人的教子智慧与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相结合,告诉你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家庭教育法,让你的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快乐、聪明、健康地成长。
  • 不朽独尊

    不朽独尊

    众人皆求长生,殊不知为何长生。众人皆求不死,殊不知何为生死。纵然长生而不为善,焉能长生。纵有不灭之身却常为恶,焉能不死?生命长存必为善,然永不死亡,形之不朽而神不灭。重生在“泥鳅”身上的程旭东,如何带领弱小的妖族重现昔日妖族的辉煌,走向不朽独尊之路。
  • 重生之我是六耳猕猴

    重生之我是六耳猕猴

    看了神机大大的佛本,不禁大为感慨!实乃佳作!再看西游看至孙悟空打杀六耳猕猴如来感叹世间少了一灵物。心中忽有灵感遂奋笔疾书创作了本作六耳语:混沌初开,洪荒以来,我妖族备受欺凌。想那佛陀,仙人,神人。有多少不是妖族之身,为何上天便为仙人,神人。入得佛门便是佛陀,菩萨。风水轮流转,皇帝轮流坐,今日到我家。我欲在那道佛之外再立一道为万妖取立于天地一席之地。
  • 崇祯帝的洪荒日常

    崇祯帝的洪荒日常

    他是朱由检,历史上那个吊死煤山的明思宗,在天庭担任仙官的的他和他的哥哥朱由校生活在修真魔法和科技高度发展的现代,也在华夏遗民开辟的其他星球上度假。谁知道一场意外让他和他哥哥以及家人穿越到了小说里才出现的洪荒世界,随后一场搞笑的洪荒历险就开幕了。为了寻找回到地球所在时空的方法,天启崇祯这对兄弟在这个危险重重的洪荒世界展开了搞笑又惊险的大冒险。
  •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五年前,他留下痕迹…五年后,再相见,定是永恒;一见钟情,二见倾心,三见已是怀中人;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姜奕&纪冽暄愿谁都不要辜负自己,愿爱情共久时。1v1宠文哦(?-ω-`)
  • 决定孩子一生的三大商数

    决定孩子一生的三大商数

    智商、情商、财商一个不能少。主体的素质,就是主体的结构与功能。结构有序、平衡的层次高、功能强,就是素质高,否则就是素质低。所以,一个人要提高自身素质,就要全面发展。人类是个复杂的动物,既可以“人穷志短”,也可以“人穷志不穷”;既可以“富贵不能淫”,也可以“饱暖思淫欲”。智商、情商、财商三者只有有机统一、和谐统一,才能发挥出最佳功能。智商离不开情商。人人皆可为尧舜,关键是要有成尧舜的愿望。理想固然不等于现实,但没有理想则肯定没有现实。只要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再加以坚持不懈的努力,必将有志者事竞成。情商教育的核心,是从小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理想。
  • 昔时尚有情

    昔时尚有情

    ”顾昔时,我等了你八年,爱了你十年,我等不起了,你走吧,走了就别再回头,别给了我希望,却又要收回最后的念想,你放过我,我也放过你。“
  • 轮回乐园的咸鱼骑士

    轮回乐园的咸鱼骑士

    什么是骑士呢?为了守护?为了心中不变的理想?为了美好的未来?还是……都不是,作为一名灵魂骑士,文一的背上满是压力,每次他执行任务时,都如同在布满刀刃的深渊上走钢丝。代表着死神的拥抱却是异常温暖舒适,只是每一次他都骗过死神,接着活下去。十六岁的那个夜晚,是他心中永远的伤痛,从那时候开始,他心里总会记着那个修罗场,那翻飞的匕首是他永远的噩梦。表面看起来是没事人一样的没心没肺,但心里从未放下的执念,一直催促他找寻真相,为自己而活是规划在第二位的,第一位只有真相…有一个周扒皮式的老板曾拍着他的肩膀说:变强就够了,不用想那么多,毕竟你想多了也只能凭空增添烦恼。于是文一踏上自己的不归路……无限流小说,但更新绝对很慢,相信作者所说的,一个住校高中生的苦你们不懂。Q群:723662518
  • 诡欲迷仙

    诡欲迷仙

    亡灵启,血海升,双日落,诡零成。这两句歌谣源自于千年前问世的《上古神卷》,本是虚无缥缈的传说,却引动全世界的豪杰竞相追寻,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自此展开。随着无法抵挡的“诡零”浪潮,世间的平衡骤然破裂,乾坤颠倒,且看附身凶灵的默冉在生死阴阳、兴衰成败间如何诡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