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82100000006

第6章 十月围城:解读祸起楼市的温州危机

楼市引发的一次经济危机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看似中小企业因为实业生产,无钱可借而转向地下钱庄借高利贷,还不起导致的制造业危机,实为因楼市引起的一次经济危机。

其实我认为中国房地产业早已不是泡沫了,如果是泡沫,轻轻一戳那就破了,皮不至于如此的厚,实际已是脓包了。既成脓包,便为身体的一部分,政府虽知其害,却难以痛下决心戳破,故易养痈成患。然而,既然房地产业是一个脓包,那肯定有溃破之时,而且只有溃破后,把脓给挤出来,才能收口转良,要不然感染扩散,危及生命。

众所周知,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全称次级房贷危机,说白了就是因房贷引起的金融危机。回望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很快引起全球多米诺骨牌效应,至2008年9月美国银行放弃收购雷曼兄弟公司,便升级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中国作为全球经济体中重要一极,也概莫能外。楼市低迷不振、股市跌盘连阴。可见,中国楼市历经多年的畸形发展,已成为实体经济中的一个脓包,虽然外观看上去相当美丽、艳如桃红,但是无论如何改变不了脓包的特性,严重危及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2010年年底,脓包越做越大,实体经济因感染而全身浮肿,症状主要表现为物价全面上涨。至2011年下半年,温州民间借贷风波顿起、风声鹤唳,脓包终现裂痕,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一戳即破,然而温州政府又及时跟进,试图阻止脓包流出血来。如此一救,恰如在脓包上贴上创可贴,貌似救人,实为庸医杀人。因为,脓包终究是脓包,里面充满毒素,要么破裂,流出脓血;要么被吞噬,自然消亡,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温州借贷危机,高利贷崩盘,祸起楼市,却又是预示了楼市将真正成为拐点——谎言必将被揭穿,而脓包必将被戳破。

2008年以来,中国制造业步入冬天。首先是制造成本上升。原材料、劳动力、物流等成本都在上升,中国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其次是国际市场需求锐减。经过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然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已为“世界工厂”,中国为世界而制造。然而,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共振,国际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直至今日,美国次贷危机阴影未散,而欧债危机又接踵而来,因此国际市场需求持续萎缩,所谓“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再加之美元下跌,人民币升值,这对制造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如此内外夹击,制造业无不规模缩水或停工停产。以温州为例,温州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皮革、制锁、打火机、眼镜等几个行业。最鼎盛的时候,这四种小商品的产量在世界范围内都占据主要地位。但如今,温州已经不是这些产品的主要提供基地了。

曾占据中国产量90%以上的温州金属打火机,鼎盛时有1000多家企业,如今只剩下100家左右。而在这100家中,也只有30余家的企业老板在专心经营,一些企业,已经把重心转移到其他行业,主要是房地产、矿产以及第三产业充满投机色彩的行业。

不只打火机行业,温州最值得骄傲的制鞋行业也是如此。发展高峰时期,温州曾有超过6000家的制鞋厂,目前的数量已降至2000余家。温州鞋企的出路很简单:要么转型,走中高端路线;要么转移,把厂子迁到成本较低的地区。温州本地实力较强的一些制鞋企则都选择了外出建厂,比如奥康、康奈、百丽、东艺等有实力鞋企都已经在川、渝、皖,甚至国外建造工业园区、生产基地。

我之前看过有则新闻调查,曾提到温州制造业的低迷现状:一个为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供货的某亚洲鞋类采购中心的经理说,每年他都有8000?万~?9000万美元的订单,之前大部分订单都在温州完成,而今年2011年的订单接近80%交给了印度和越南,因为温州大部分的制鞋企业都不接订单了。

为什么不接订单了呢?人力、原材料等成本高固然是主因,但主要是大部分的制造业主都嫌制造业利润低,来钱太慢,都不愿意做实业了。因此,温州制造业目前大约有36万家中小企业,其中至少20%处于半停工或停工状态。

“制造之城”转向了“资本之城”

众所周知,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最直接、最主要的影响就是出口,而影响出口就是直接影响制造业,重创了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如广东的东莞、福建的晋江、浙江的温州和绍兴等。

作为“制造之都”的温州,经济危机带来的寒意更加凛冽,然而温州并没像其他城市一般,陷入肃杀的气氛之中,反而倒是沉浸在资本的狂欢之中。这几年,温州开始由“制造之城”转向了“资本之城”,许多资本者都热衷于一件事:炒钱。

温州不少企业主虽然放弃了主业,不再扩大生产了,但是依然表现得非常缺钱,四处融资。原来精于算计的温州商人是绝不会做包赔不赚的买卖,甚至蝇头小利的生意也早已不屑一做,于是,通过融资将钱投到高产出的行业之中,主要是房地产业和能源行业,他们每个人都梦想创造财富奇迹,无不想一本万利,日进万金。

因此,这时的温州制造业就整体表现为“不务正业”,制造企业渐渐地成为玩钱的“外壳”。融资筹款需要借壳,而这个壳就是制造企业这个空壳(生产线、工厂)。很多中小规模的制造业之所以没有停业,就是因为只要还在生产,企业主就能通过银行、民间融资机构借到钱。借贷到钱后,便到房地产和能源等高利润产业中谋求暴利。

2008年下半年,中国楼市呈现一片低迷景象,这时一些卖地的地方政府,特别是某些有关联利益的官员,开始坐不住了,纷纷抛出救市政策,最著名的就是时任浙江省的杭州市委书记、有“楼市书记”之称的王国平,他抛出了“救楼市就是救经济、救百姓”的论调。

温州资本投机客们对市场散发出来的铜臭味,比苍蝇都要嗅觉灵敏百倍。这时身处困境的制造业企业主们得到了这个信息后,都积极响应,纷纷涌向房地产。于是,2010年杭州房价创了中国最高也在所难免,至于温州的房价猛冲居高,也理所当然。

局部带动整体,温州带动浙江,浙江带动中国,中国楼市从2008年到2011年上半年,3年逆市上涨,一路高歌。而中国经济在楼市的刺激下,依然亢奋异常。

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百业萧条,而政府全力救楼市,房地产便成为冬天里的一枝独秀。在万能政府的“神助”之下,以及股市持续下跌一直刷新“连阴”纪录,房地产的“虹吸效应”显现,社会钱流无不是“百川东到海”般统统流向楼市,这时无论是企业用于生产的钱,还是家庭用于发展的钱,统统地集聚楼市。“经济唯楼市”的特征就表现异常明显了,楼市充盈了钱流,而中国经济产生“虚荣”的“海市蜃楼”。

殊不知,这时在楼市中活动的身影,十之八九都是投机客、疯狂的赌徒。众所周知,赌徒押注,押得越高,赚得就越多,而风险概率也就越高。

这正应了“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疯狂了3年,房地产业的“标杆效应”便显现出来,房地产业首先带动了直接相关的产业的价格水涨船高,于是,效应联动,一涨百涨,物价便全面上涨。可怕的是,此时的物价上涨,已不是简单的供需关系引起的通货膨胀,而是楼市“标杆效应”引起的必然反应。

房地产业的“标杆效应”,最后便作用于制造业,极大地推高了制造业的成本。这对那些真正坚持生产的企业主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楼盘变吸盘

温州制造业主大举进入房地产产业,其实是把楼盘当成吸盘——吸金的楼盘。温州民资进入房地产业中,正是印证了中国实体经济被房地产所绑架。

中国房地产早已脱离市场价格规律,成为“炒需”的赌注,很多人都指望在楼市里吸到血,进行全民狂赌。当然,一开始是有不少人从中吸到了不少血,只不过现在楼市里挤满了想吸血的人,于是,楼市渐渐地变成了吸血者们的游戏,无不想通过先进手再出手,从中赚一笔,然后进更大的一手指望再出一手赚得更大一笔,就这样“翻手覆手”实现资本无休无止吸血壮大。

殊不知,2008年后中国楼市里已经挤满了投机客,只能通过“互噬互吸”来继续推高房价,楼市经济就变成了纯粹的“玩钱”游戏了。由于房地产支撑着GDP,经济一片“虚荣”,楼市一枝独秀,“标杆效应”先推高相关产业的价格,然后波及整个实体经济的物价,而现实中,工资的涨幅并没有物价那么反应灵敏,跟不上物价的上涨速度,所以购买力必然萎缩,人们的生活水平就是实际下降了。这时,原本已是持币观望有购房计划的人,也只得放一放,从长计议。

与此同时,房地产商追逐利润,必须推出新楼盘,而卖地政府要卖地卖好价格,必须通过政策倾斜鼓励造城,主导各色新城建设项目。新城的推出,就目前状况而言,既不是什么产业园,也不是什么商业园,更多的则是居住区——楼盘。试想,我们这个在两千年前就能建造万里长城的民族,现在民工二三亿,而又加之机械配置精良,谁会怀疑中国的超级建设能力?不容置疑的是,中国的楼盘已经爆满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远及城乡接合部,县级城市、地级城市、省级城市,甚至包括一些经济较好的乡镇都在推出新城。

因此,一方面购房者购买能力在萎缩,另一方面新开楼盘遍地生花,越来越多,购买商品在增多。如果这时依然出现所谓“抢房”潮,那绝对是有人在炒房。

用来炒房的楼盘就是吸血的楼盘,简称“吸盘”。目前炒房客持有的“吸盘”越来越多,而接盘的人则越来越少(一部分已购,一部分弃购)。而持有吸盘的人,因为资本的贪婪,总想吸血剂量最大化。而这一吸下去,被吸者往往二三十年不得翻身,反过来又极大地降低了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

自作聪明的投机客

资本狂欢,必然会泛起经济的泡沫。随着楼市中“吸盘”越来越多,它们纷纷张开血盆大口,资本便显得嗷嗷待哺了。这时的楼市便成了炒房者的接力赛,你接一阵后,我再来接一阵,大家都希望能够继续推高房价。但房价总会有一个警戒高度价位,高出了这个价位,也就超出了绝大多数人正常承受能力了,其商品意义便发生质变,由生活的“住需”变成投资的“炒需”。但是,“炒需”一直假想着“住需”的人来接盘,从而达到“吸金”的目标。然而,资本让人狂欢,忽视了这个警戒线,导致实际想接盘的绝大多数只有在望楼兴叹,“刚需型”的选择租房、“改善型”的选择将就,于是,楼市便有价无市,陷入僵持。

就目前2011年年末的经济形势来看,已经僵持不了多久了,一般楼市陷入僵持,“玩钱的天堂”就变成了“吸钱的天坑”。

当自作聪明的投机客一起挤到楼市的天坑中,梦想着在楼市中创造财富神话,当坑里啥都没有了,便只剩下赌徒们在狂欢了。众所周知,赌徒的狂欢往往选择是孤注一掷的,不惜倾家荡产,豪赌一把。温州无比豪华的炒房客们,自以为接下了永远升值的筹码。其实,这些筹码如果没有兑换成现钱,永远只是作为赌注的筹码。

那么筹码谁来跟他们兑?很不幸的是,恰恰是真正的接盘者即购房人。而2008年温州很多企业主“不务正业”大举挺进楼市时,他们手头上筹码说句实在话早已多得泛滥了。如果没有人跟他们兑现,那么筹码仅是筹码而已,甚至房子也仅是虚拟的货币罢了。然而,投机客们手上拿着的筹码,却也是用真金白银来兑换的,甚至很多是通过银行贷款或者高利贷兑换来的。他们把筹码拿在手中,只要房价不上涨,甚至房价涨幅没有追上贷款利息,就意味着亏本,因为他们要还贷、还利息。设想,作为“吸盘”的房子一直没人来接盘,那么谁会死得很惨,当然是这些投机客,这就不难理解,时下温州老板上演“跑路”、“跳楼”的悲情大剧,这说明曾经作为“玩钱的天堂”的楼市,已经成为“资本尸骨地”。

所谓“善骑者坠于马、善水者溺于水”,善炒房者亡于房,最先跑进楼市吸金也就是掘得第一桶金的是温州人,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而最后死在楼市里的人也必然是温州人。

2008年以来,在世界经济一片萎靡不振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棋走险招,高举救市旗帜,引导大量的投机热钱涌向房地产,接着由房地产业领跑GDP,虽然表面上看看中国经济回温向好,实际是呈现一片“虚荣”,更重要的是错失一次改正的良机,将实体经济中的脓包进一步做大,到了2011年,脓包达到了即将破裂的临界点。

实体经济已经充满感染炎症的症状,物价全面上涨,或“猪肉”领跑CPI,或蛋价涨得令人蛋疼……面对疯狂的物价上涨,出于对“经济决定政治”和“稳定压倒一切”的认识,中央必定会拿出最为严厉的房产政策。这时房地产这个脓包在外力的挤压下,就要破裂流脓了。转向投资房地产的温州制造企业主跳楼、跑路,其实就是投机资本开始流脓。

因此,温州这次民间借贷危机,流出来的并不是什么血,而是脓,即房地产积弊的脓。温州政府如果强力救市,必然会在中国起到示范作用,而实体经济的脓包越做越大,将危险等级继续提升——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同类推荐
  • 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互联网经济发展报告(2010年)

    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互联网经济发展报告(2010年)

    本书分10个领域,对杭州2009年度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环境、资源和应用状况进行全面总结,既有对2009年我国以及国际互联网产业发展情况的宏观分析和综述,更着重于对杭州互联网细分业务和典型应用发展状况的关注和研究。该报告内容客观、资料丰富、数据翔实,为互联网行业管理部门、从业企业和有关专业人士以及有志于互联网经济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可资借鉴参考的重要文献。
  • 中欧大讲坛·经管卷

    中欧大讲坛·经管卷

    《中欧大讲坛(经管卷)》是“中欧大讲坛”之经管卷,根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演讲论坛的内容整理而成。《中欧大讲坛(经管卷)》中,联想总裁柳传志、尚德董事长施正荣、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管理学教授迈克尔·尤西姆、管理学大师亨利·明茨伯格等企业界领袖人物以及管理学界权威,为读者还原最真实的经典管理案例,展现最优秀的管理思想,启发读者何以管理能够赢得未来。
  • 制造忠诚

    制造忠诚

    纵览人类管理史,我们可以说,人性观是管理理论的依据,也是构建管理理论的逻辑起点。在当今管理日益复杂、万众创业的时代,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员工既是组织的起点,又是组织发展的终点。所以,如何培养员工的忠诚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技能,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最终力量。本书一针见血地指出组织及员工所面临的问题,并深入观察、讨论、剖析了人本管理之道,可谓不可多得的管理指导书。
  • 商业创意2:从全球视角看中国商业创意

    商业创意2:从全球视角看中国商业创意

    在上一本《商业创意》中,主要讲述商业创意背后的理论基石。而本册主要是从全球的视角讲述中国商业创意背后的品牌精神。商业创意简单地说是可以实现商业价值的创意。商业创意的诞生通常是由企业或者相关机构推动,通过内部孵化或者外部获取,最终用于实现商业价值。商业创意理论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它重新定义了可以产生商业价值的创意范畴,同时细化和编排了商业创意对于企业影响的各环节。它通过研究各环节之间的关联,以及它跟最终商业价值产生的效率之间的关系,指导企业在创意投入上,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化的商业价值回报。
  • 中层领导读本

    中层领导读本

    中层领导是公司管理的中坚力量,也是公司普通员工的直接管理者。中层领导除了具有管理职责、岗位职责以外,还起到员工与公司决策者上传下达的作用,如果中层领导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则会对公司的管理和决策的贯彻带来很大的阴碍。本书从领导艺术和中层管理的特点及特殊要求出发,融合了最新的管理学知识,全面地阐述了中层领导的素质要求,职能特点及领导方法,技巧等,是中层管理者全面提高自己不可多得的一本读物。
热门推荐
  • 宇掌乾坤

    宇掌乾坤

    这里不仅有修仙者,武者,还有魔法师,斗者,龙骑士,天使等等......一个由天才沦落为废物的少年,受尽他人冷嘲热讽后,怒指苍天。无意间获得仙界大能‘李冉’之传承,再次开启他的修仙之旅。且随我一起看他如何在这充满血腥风雨的修练界逆天而上!.......仙之极,掌乾坤;道之尽,创万界!
  • 福宝堂

    福宝堂

    对大家没有看错,这名帅炸了的青年便是我!我叫晨非凡,今年28
  • 万古最强部落

    万古最强部落

    穿越到蛮荒原始世界,有个系统辅助,穿越加系统,算是官方标配。但不小心拍死了系统,自己把自己给打成了减配主角。还好留下个图腾灵,能够掌控部落。于是乎,夏拓成了部落族长,从一个不入流的部落开始,聚族为夏,祭天铸九鼎,一步步种田发展,由部落到王朝,再到无上皇朝。ps群号码421,980,016
  • 男神你绯闻女友逃了

    男神你绯闻女友逃了

    一个绯闻拉近你我距离,一个绯闻让你我不再是遥不可及
  • 风筝

    风筝

    本丛书以统一的体例、创新的形式,讲解各项目的起源与发展、运动保健、基本技术、运动技巧、比赛规则等,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使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会运动健身的方法,同时还能够学到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
  • 终极一家之夏季

    终极一家之夏季

    夏季,夏天的双胞胎妹妹,终极恶女里面凯特的分身。作为穿越人士的夏季清楚的记得她确实有个妹妹夏美,在小时候离家出走了,至于去哪了,只有类似穿越女的夏美自己知道了。而夏季体内确实也有一个战灵鬼医,但是鬼医出现的时候被夏季压制住了,所以家里面只有爱过知道鬼医的存在。现在的夏家,夏宇还是他的管家跟学霸;夏天虽然还有点呆萌,但是就一手吉他弹出了他校园王子的名号;夏季在音乐方面的兴趣不高,喜欢武术剑道。夏季心里一直有个声音,还有一句话。如果还能见面,我一定不会放开你。此人物跟终极一家相同,内容加入新人物有所不同。
  • 巅峰强少

    巅峰强少

    一个拥有了超乎常人的能力的“平凡人”在纷繁的世间会掀起怎样的风浪?破坏还是拯救?爱人,亲人,朋友,又该何去何从?巅峰的人,走在巅峰的世界。
  • 听床下有声音

    听床下有声音

    每天一个睡前小故事,让睡觉变得更加有意思。
  • 降世天妃

    降世天妃

    21世纪的她毒术高超,也是组织的第一杀手,不过又被组织强行调回派去做的任务,却无意间穿越,成为丞相府的大小姐,第一丑女,穿过去后,她决定为原主报仇后,离开丞相府,闯荡江湖他是夜王,脾气暴躁,阴晴不定,也是南宫国的战王,人称不败战神,却在一次意外中,失去双腿她和他是八柱子撇不着关系的人,却在不知不觉中,深爱着彼此
  • 恶灵画像

    恶灵画像

    随着落城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的变迁,这个原本安宁的城市犯罪率陡增,为了让落城走向更高的城市地位,当地政府以及公安部门决定引进一组国内从未有过的精英侧写师小组。这是一个超级优秀的侧写小组,从组长到组员虽然只有六个人,但是他们都是从国外高等学校以及相关机构学习归来的精英人才。他们有着超越一般刑警的侦查能力,判断能力,利用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掌控从而精准,快速的描绘出疑犯心理画像,开始了与那些恶魔们斗智斗勇的破案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