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5500000012

第12章 前因后果(2)

十二因缘的第八种叫爱。因为有感受,有好坏的分别,就会有选择。选择什么呢?当然是选择好的,舍弃坏的。在苦与乐之间,选择乐;在美与丑之间,选择美;在贫与富之间,选择富……有所选择,就是有了贪爱之心,有了贪婪的念头,有了追逐的念头。显然,这个爱,不是仁爱的爱,不是慈爱的爱,是贪爱的爱,是偏爱的爱。

古人有诗:“世界无边尘扰扰,众生无数业茫茫,爱河无底浪滔滔,是故我名无尽意。”有经书里把爱分为喜、怒、哀、乐、爱、恶、欲七种,所谓喜,意思是凡成就我所爱的,心中就欢喜;所谓怒,意思是凡夺了我所爱的,心中就要发怒;所谓哀,意思是凡失去我爱的,心中就生悲哀;所谓乐,意思是凡得到我所爱的,心中就生快乐;所谓爱,意思是一切环境,凡对我有利的,心中就生起贪爱;所谓恶,意思是凡违背我所爱的,心中就生厌恶;所谓欲,意思是凡顺从我所爱的,心中就生贪欲。

这个爱确实源于自我的执著:凡是对我好的,就爱;凡是对我不好的,就不爱。

十二因缘的第九种叫取。因为有贪爱,就会有获取。贪爱一个女子,就要去追求她,就要得到她;贪爱一个职位,就要去追求它,就要得到它;凡是我们喜爱的东西,我们都想得到,都想拥有。这就是取。取的本义是拿,我们不断地向着外界拿取我们所喜爱的东西,不断地索取,以为拿得越多就越富有,越富有就越成功,越成功就越幸福。

十二因缘的第十种叫有。有和无相对。有就是我们能够看见能够知觉的形形色色。但这里的有不完全是这个意思,这里的有因着取而来,因为获取,就有了业。这个有,指的是现在造下的将来会结果的业,和前面的“行”意思大致相同,不过一个是过去的影响着现在的业,一个是现在的影响着将来的业。

因为爱,因为取,我们就活在一个业力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有着各种形形色色,有着悲欢离合,有着生灭,但我们往往迷惑于有的形形色色,而觉知不到无的空空洞洞。

十二因缘的第十一种叫生。因为现在的爱、取,造下了种种业,又孕育了新的生命,又是一次生的旅程。又一次的身体,又一次的感觉,又一次的追逐,又一次的拥有。

老死

十二因缘的第十二种叫老死。新的生命孕育了之后,自然又是在世间奔波劳碌,一定会从年轻到衰老,一定会遇到病痛灾难,一定会死亡。这是一个轮回。

佛陀用十二因缘来解释神奇的生命现象。第一,佛陀认为生命的死亡不是终结,而是新的开始;生命不会终结,只会转换,转换成各种形式。所有的生命都有过去,都有现在,都有未来。过去决定着现在,现在决定着未来。

第二,所有的生命都经历“识、名色、六处、触、受、爱、有”这七个形式,所有的生命都经历诞生、有分别的感觉、有贪爱的追求、对于喜爱的拥有、然后衰老死亡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里我们因为贪欲而不断求取,形成一种业力,不断地影响未来。业贯穿始终。各种元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十地品》里说:“无明有两种业,一是使众生迷于所缘,二是行的生起因;行也有两种业,一是能生出未来的果报,二是识的生起因;识也有两种业,一是使种种有相续不断,二是名色的生起因;名色也有两种业,一是互相助长生成,二是六处的生起因;六处也有两种业,一是各自摄取各自的境界,二是触的生起因;触也有两种业,一是能触所缘,二是受的生起因;受也有两种业,一是领受爱恨之类的情绪,二是爱的生起因;爱也有两种业,一是执著于喜爱的事物,二是取的生起因;取也有两种业,一是占有获取,二是有的生起因;有也有两种业,一是使种种烦恼相续不断,二是生的生起因;生也有两种业,一是产生五蕴和合,二是老死的生起因;老死也有两种业,一是各种感觉器官慢慢变异直到败坏,二是因为不觉悟所以也报因果相续不断。”

第三,所有生命的过程,动力都在于“执著”,对于各种概念、形色的执著,为什么会执著?是因为无明,因为妄念。妄念生起,就会执著,一旦执著就会有“生”,有生就一定会有“灭”。

归纳起来,起了迷惑,就会造业,造了业就会有果报,这个过程不断地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轮回。如果你想摆脱这个轮回,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摆脱迷惑,摆脱无明。所以,《心经》里说:“无无明,亦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没有了迷惑,没有了无明,就不会有老死。不要糊里糊涂地活着,要明明白白地活着,明白一切的究竟,明白一切的奥秘,不再执著任何东西,处于一种彻底的清净状态:不生不灭。这是十二因缘的基本含义,包含了佛教最基本的理念:因果报应、轮回。也许你并不想成为一个彻底的佛教徒,也许你对于因果报应的说法还有所有保留,对于轮回的说法也有所保留,但是,即使对于普通人,十二因缘所包含的一些思路,也极具启发性。

一切都是自己造成

十二因缘昭示了轮回的秘密,也昭示了生命的秘密。一般的宗教都认为存在着一个造物主,一个高于人类的全能的造物主,比如上帝。世间的一切,包括人类,以及人类所见到的大自然,都是上帝所造。但是,佛陀的十二因缘显现了完全不同的思路:并没有一个外在的造物主,而是人自己创造了自己,自己创造了自己所见到的一切。之所以有人类,之所以有大自然,之所以人类有种族等各种差异,并非上帝的意旨,而是各种生命在无数的时间里造下的各种各样的业所造成。

没有上帝,没有外在的什么神灵,造成了这个世界,以及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的业造成了这一切,是我们自己的念头造成了这一切。一切都是我们自己造成。如果你理解这个观念的深刻含义,就会明白佛教的真正核心是什么,就会明白为什么很多得道的高僧并不认为佛教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就会明白为什么说佛教并不消极,而是洋溢着积极的精神。是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造成。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什么运气或神灵所为,而是我们的意识、行为种下的种子产生的结果。

很多人遇到被偷窃,会痛恨偷窃的人。试着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别人身上,不要去痛骂小偷如何无良,也不要去责怪警察如何不得力,而是集中到自己身上:是我自己不小心丢了东西。失恋的时候,我们往往怨恨那个离我们而去的人,试着不要去怨恨那个人,而是意识到是我自己爱上了那个人,但他/她并不爱我,意识到是我自己的爱出了问题。试着在每次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别人身上。别人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我们是可以掌控自己的。很多时候,我们的烦恼,是因为我们把大量时间花在了埋怨别人上,而这丝毫不会有什么作用,别人不会因为我们的埋怨而有所改变。

所以,试着转向自己。不论发生什么,自己先承担下来。自己承担下来,就可以慢慢去解决;如果推给别人,就永远不会解决,就永远只是在抱怨。自己承担下来,并不是自怨自艾,而是慢慢找出原因,面对自己,面对真相。

凡事都有原因

凡事一定有它的原因。这是十二因缘所传递的一个信念。所有现象都有它的缘起,之所以来到这个世间,是因为最初的那一无明妄念,遁入时空的隧道,成为一个有形的生命,成就了一套感觉的器官。因为有感觉的器官,所以,就有感受;因为有感受,就有贪爱;因为有贪爱,就有获取;因为有获取,就有拥有;因为有拥有,就有新的开始;因为有开始,就会有终结。生命的现象,就这样一环紧扣一环,环环相扣,不断循环,不断地生灭。根本的起因是无明。

所以,凡事一定有它的原因,而所有的原因,追溯起来,都应该从念头上下工夫。试着安静下来,看看哪一种烦恼,不是因为妄念而生发的?

我们的烦恼,我们的痛苦,常常源于我们对于原因的蒙昧。当我们自己遇到挫败的时候,我们不去思考原因,而很快陷于沮丧,很快认命;然后觉得生活一团糟,没有什么意义。当别人取得什么成绩的时候,我们不去思考原因,很快认定是别人的运气好;然后,总在埋怨自己的运气太差。十二因缘的道理告诉我们,凡事一定有它的原因。你无法达成这件事,一定有你自己的原因;别人能够做成这件事,一定有别人自己的原因。

很多佛教的故事里,佛陀讲到这个人为什么这样,那个人为什么那样,总要归因于他们的前世。比如他的前世射杀了一只停留在树上的鸟儿,这一世他就在采摘树上的果实时失足堕亡。关于前世的业力对于今世的影响,非常复杂,超出一般人的认知范围。

不过,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在心理上有抚慰的作用。如果我的不幸,完全没有原因,那么,我对于存在就会全然失望;因为没有原因的话,就没有法则,没有规律,我对于生命就完全没有办法把握。如果我的不幸,有它的原因,那么,我对于存在就会抱着希望;因为既然有原因,那么,就有法则,有法则就可以找到生存之道。所以,事必有因的信念,会把人带向积极的人生道路。活着,再也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目的的。

不论遇到什么事情,不要抱怨,不要愤怒,不要委屈,安静下来,找到它的原因。就算你自己暂时找不到,也安静下来,相信事必有因。自己承担下来,然后,找出原因。遇到偷窃,想一想,为什么我的钱包会被偷走?遇到失恋,想一想,为什么我会被抛弃?不论遇到什么,想一想为什么?想想它的因,想想它的缘。因是主要的原因,缘是外在的原因。因缘和合就促成了一件事。

比如被偷窃,也许是你自己太大意,或者,说得更深一些,也许你的前世曾经犯下一个贪财的业,现在遇到了这个缘,正好你出现在那辆公交车的时候,那个和你曾经有过什么过节的人也出现了,正好人很多,而你很困,于是,那个人就偷了你的东西。再好好想一想:为什么钱财被偷了以后你会愤怒?

再看看失恋这件事。往远了说,你和那个人在过去世有过什么样的交集,往近了说,因为那个人的气质或其他的什么吸引了你,是你自己的爱情的观念起了主要的作用,是你见到那个人时产生的念头起了主要作用,这是因。正好你遇到了那个人,那个人当时也起了爱欲的念头,这是缘。然后,你们相爱了,然后,你们分手了。为什么会分手呢?你可以去思考你和那个人在前世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失窃了,失恋了,当然会愤怒,会沮丧,但不妨安静下来,思考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如果失窃只是因为疲倦了、大意了,那么,很多人都会遇到,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状况,并非你太倒霉或者你太愚蠢。如果失恋只是因为那个人已经改变了他/她的初衷,已经改变了对于爱的想法,那么,他/她要离开你不过是一种正常的变化,很多人都会遇到,并不是世界末日,不过是一个人生变化的经历。这是一种常态的分析,原因会减轻我们的痛苦和懊恼。

如果相信因果报应,那么,不妨设想那个小偷曾经和你有过什么过节,比如你在前世欠了他钱不还,现在他偷走,算是你前世赖账的一个偿还。不妨设想那个抛弃你的人在前世,也曾经被你在感情上伤害,或者,那个人曾经为你做过什么牺牲,现在你被抛弃,也不过是一种偿还。这样的想法也许很难用什么科学的方法去论证,然而,确实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平衡我们的心态,会让生活变得轻松。

当然,我们还会痛苦。这时,我们可以运用十二因缘的描述,思考一下我们为何痛苦,无非是因为失去;为什么失去会痛苦,因为失去的是我们所喜欢的;为什么我们失去喜欢的会痛苦,因为我们有分别心。进而我们思考生、老死的循环,会明白一切都会无常,一切都会消逝。就算小偷不偷你的钱,你的钱也会花掉,何况那个小偷可能生活所迫,你的钱正好解决了他的困难;就算那个人不抛弃你,你也不可能永久地拥有爱情,日常生活的风沙会磨蚀掉一切所谓的美。

命运可以改变

一切都是自己造成,凡事一定有原因,意味着改变是可以的。因为自己可以主宰自己,因为只要有因,就可以截断因的发生,结果就不会来了。就像缘起缘灭所揭示的:断除了无明,就断除了行;断除了行,就断除了识;断除了识,就断除了六处;断除了六处,就断除了触;断除了触,就断除了受;断除了受,就断除了爱;断除了爱,就断除了取;断除了取,就断除了有;断除了有,就断除了生;断除了生,就断除了老死。就是说,只要你自己明白了,觉悟了,就不会再造业了,更不会再有什么爱恨情仇,也不会有什么患得患失,就没有烦恼了。你要让别人明白,很难;你要让自己明白,也很难,但只要你有意愿就能够做到。

所以,只要相信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相信凡事一定有原因,那么,就是相信命运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当然,可以改变并非是说你遇到偷窃,只要你找到了原因并且自己承担,就可以找出小偷找回钱财,也并非说你遇到失恋,只要找到了原因并且自己承担,就可以让那个人回心转意。不是这样的。这种改变首先是指面对已经发生的,可以改变一般的抱怨心态,一般的沮丧心态,坦然接受。既然已经发生,就是自己必须承受的。明白了其中的因缘,就不会有什么抱怨。

其次,这种改变指的是,明白了原因,就在原因上下工夫,断绝了因,就不会有果。如果因为是粗心丢了东西,那么,只要以后不粗心就可以了;如果是因为我自己的性格不好,而被别人抛弃,那么我就改变我自己的性格;如果是因为我过去的贪财或别的什么引起的业,那么,我就在修行中戒掉对于钱财的贪婪。如果我对于钱财再也没有了执著,那么,以后我怎么会有钱财方面的麻烦呢?如果我对于爱欲再也没有了执著,那么,以后我怎么会有男女感情上的问题呢?

因果的念头意味着:一切都由自己承担,一切都有原因,所以,一切都可以由自己改变。懂得有果必有因的道理,就不会稍遇挫折就说自己运气不好;而是如哈奈尔所说,会不计一切地探寻事情的真相,不管真相的道路通往何方,都自由地跟从。摆脱个人的情绪,看清事情的因果,最终的结果是:世界会赋予你一切--友谊、爱和认可。

把各种空洞的念头转化为落实的念头

用落实的念头

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每一步都由心而动

每一步都落在实处

生命在每一步里完成

同类推荐
  • 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从推销员到华人首富

    从推销员到华人首富

    本书全方位透视了李嘉诚作为一个优秀管理者的商学理念和管理法则,揭秘了李嘉诚高人一筹的管理心得和他独一无二的生意经在内容安排上,每章节前均有李嘉诚的原话为点睛,节后有凝练的智慧总结。
  • 谈判沟通攻关秘术

    谈判沟通攻关秘术

    巧借外力打开局面关于借,有人曾说:一切都是可以“借”的,借资金、借人才、借技术、储智慧。这个世界已经准备好一切你所需要的资源,你所要做的仅仅是把它们收集起来并且运用智慧把它们有机地进行组合。
  • 找对方法做对事

    找对方法做对事

    成大事者和平庸之辈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否理智对待,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个人只有敢于挑战,并在困局中突围而出,才能奏出激越而雄浑的生命乐章,彰显出人性的伟大光辉。而《找对方法做对事(案例实用版)》就是从把握时机、细心观察、用心揣摩、高效办事、注意分寸、三思而行、注意细节、巧借外力、知己知彼、恪守原则几大部分来进行阐述,让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对方法,做对事情。当你阅读《找对方法做对事(案例实用版)》,学习书中的方法,并适当地用于现实生活中,你会猛然发现,只要找对了方法,事情做起来居然是如此的简单。
  • 成功交际心理学

    成功交际心理学

    从心理学角度告诉读者在交际中要注意细枝末节,从细微的心理角度来悉交际过程中应该注意和了解的方法与技巧。同时还引用了大最的成功案例,帮助读者了解他们是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交际人士的:通过阅读本书,你将找到交际时应具备的方法和技巧,好让自己在事业上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早日登上自己的事业巔峰。交际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其中包括口才,形象,礼仪,心理战术,社交技巧等各方面的知识。只要把握好各个细节,就可以让自己在交际中一路畅通,左右逢源。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有限的,成功的机会是有限的,如果单凭自己的一股蛮力去交际,难免会处处碰壁,一事无成。
热门推荐
  • 命仙

    命仙

    想要得道成仙,先吞噬数亿年时间才可以。修道之人的时间不是无穷无尽的,它会无时无刻计算着你的生命剩余时间。长生不死向来都是一个笑话,没有时间,仙帝一样要死!
  • 阴阳鬼火

    阴阳鬼火

    意外,让他拥有了超越常人的能力。他想用这个能力成为一名英雄却遭到了重重阻碍,究竟是他太天真还是这个社会本就容不下英雄。
  • 奇异超能人

    奇异超能人

    讲述从一个高中学生,到一个超能力持有者的过程。在一路上遇到的各种灵异事件,从而获得更多的超能力,使自己变成一个强大的超能力持有者!!
  • 毫无疑问

    毫无疑问

    我爱你毫无疑问,也因而无法解答,爱这件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源,你可还喜欢我

    源,你可还喜欢我

    曾经的我,没有珍惜你,不懂你的感情。现在换我来追回你...
  • 古本难经阐注

    古本难经阐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君思我兮徒离忧

    君思我兮徒离忧

    刺耳的急刹车声袭来,以一声“砰”结尾。路人甲:“你们别说这地上这位还挺年轻的,可惜了可惜了。”路人乙:“开那么快,斑马线上都不知道减速嘛?这他妈的是急的去投胎啊!!”路人丙“你们有谁打了报警电话嘛!?有叫救护车呀!”路人丁:“你们快看那儿啊,车主都跑了啊,这能逃的掉嘛!?撞死人了还想全身而退可能嘛!?”
  • 我是真的爱你KYX

    我是真的爱你KYX

    自己会莫名其妙爱上偶像的妹妹,偶像剧的情节现实也存在,岁月静好你我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