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4300000026

第26章 枪炮与金钱Ⅰ(一战)(1)

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在美国贷款支持下击溃了德意联盟。然而,巴黎和会后美国又反过来帮助德国摆脱了《凡尔赛合约》的束缚。然而,一战后的货币世界混乱不堪,美国、英国、法国各行其是,终于为二战埋下了火种。

一战前后,美国对德态度为何判若两人?

德国又如何能在战后反败为胜?

战争序言:德意志的由来

如果说美国经济成功是新大陆居民追求财富的梦想,德意志经济成功则更多归功于普鲁士的地缘竞争,这是欧洲大陆试错过程中另一个成功的典范。

大家可能注意到,我们始终没有提到德国。

当法兰克卡洛林王朝跟北欧海盗死磕的时候,东部5个大封建领主趁机解雇了国王,11~18世纪现在的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欧洲腹地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直到18世纪末期,神圣罗马帝国境内还只有100多个小邦,压根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这些小邦中有一个普鲁士公国,拿破仑让普鲁士丢失了一半以上的领地和人口。在超强外部压力下,普鲁士出现了忧患意识,人们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拯救民族命运?

再次声明,我们是金融学教师,不是金融市场操盘手。所以,我们想强调普鲁士公国给出的答案:教育。

1820年普鲁士通过《教育法草案》,从此,上学跟当兵一样,是必须履行的义务。1870年普鲁士的小学教育普及率达到97%,这绝对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数字。

“必须以精神的力量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因为穷才要办教育,我没听说那个国家因为办教育亡国了”

凭借优秀的人力资本普鲁士很快就让世界刮目:普鲁士诞生了人类第一个科学实验室、第一本科技刊物、第一个研究生院、第一个研究所;弱小的领主给社会科学提供了宽松的研究环境,也孕育了包括卡尔·马克思、黑格尔和费希特在内的社会科学领域的顶级大师。

1834年,“德意志商业和手工业联合会”成立,以普鲁士为核心的北部小邦取消了彼此关税(以奥地利为首的南部小邦拒绝加入)。1835年德意志北部第一条铁路开通,1839年关税同盟境内铁路总长度已经超过法国,统一的德意志即将出现在欧洲大陆。

如果说铁路是德意志的血脉,血管里流淌的则是德国银行的资金。

关税同盟成立之前联邦境内大概有70多种货币,贸易发展急切需要统一货币。修筑铁路增强了这种需要,1837年7月关税联盟达成协议,以现有普鲁士塔为基础建立“科隆马克制”,1马克等于14普鲁士塔。

1868年,普鲁士关税同盟在第四届联合会上废除了科隆马克,决定逐步取代银币制度,1871年开始实行马克制度,银行以金锭作为发行准备。1871年1月18日包括普鲁士在内的个22个邦和3个自由城市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由普鲁士国王出任帝国国王。

1873年,在普鲁士国王操纵下,德国联邦议会通过法案,组建帝国银行、统一马克币值,由32家银行在各邦发行马克纸币。

马克诞生,标志着在经济上德国也最终实现了统一。1893~1913年间,德国电气工业总产值增加了28倍;1913年,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主体,奠定了新一代欧洲大陆霸主地位。

……

此时,英国正在享受全世界的殖民地带来的丰厚利润,原有的工业体系足以支撑国内政治、经济和军事需要,自然也就放弃了试错过程,终于形成了路径依赖,走入荷兰、西班牙等第一代世界强国的宿命。

最离谱的,英国是化学学科发源地,却把化学工业拱手让给了德国。英国皇家研究员柏琴1868年发明合成燃料,英国企业家对此却没有什么兴趣,因为他们可以从殖民地弄来天然燃料。

柏琴的老师霍夫把这个发明带到德国,形成了德国染料化工行业,到1900年全世界80%的染料都产自德国。

如果说美国经济成功是新大陆居民追求财富的梦想,德意志经济成功则更多归功于普鲁士的地缘竞争,这是欧洲大陆试错过程中另一个成功的典范。

面对强大的法国、虎视眈眈的奥地利,即使普鲁士国王再专制,也得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是否可以抗衡两个身边宿敌。只有经济实力超越对方,起码不能弱于对方,起码才能生存下去。

普鲁士人确实不能制约专制,但是周边的敌人可以,无数小邦又给德国留出了巨大的试错空间。所以,在普鲁士我们看到了新闻自由、教育发展、修建铁路,乃至实行社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

这些未必是专制者的初衷,但他们没有选择。

国家命运向来是条单行线:强盛或亡国,只能二选一。

可怕的是,自古以来,神圣罗马帝国始终以罗马帝国正统自居,普鲁士人则始终自认为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容克贵族无时无刻不梦想着恢复古罗马的光荣。

伟大的胜利往往蕴藏着巨大的危险……

一战:钱主沉浮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英德两国的金融实力之战,耗尽了欧洲的经济资源,却成就了唯一的胜利者--美国。

前几年有本畅销书说,是欧洲金融大鳄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么说,也没错。

伟大的导师列宁就教导我们:“追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责任没有任何意义,戴着王冠的强盗是一丘之貉,……,金融资本加强了世界经济发展速度上的差异,……,既然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实力就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经典。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英德两国的金融实力之战,耗尽了欧洲的经济资源,却成就了唯一的胜利者--美国。

…… ……

(鉴于伟大导师列宁已经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成因,此处省略数千字,直接切入主题)

还没有调兵遣将,参战国就在金融上出招,试图摧毁对方经济。

1914年7月底,英格兰银行先下手为强,将贴现率从3%提高到10%,吸引资金回流英伦诸岛。柏林当时还没有统一的贴现中心,资金立刻出现了恐慌,德国帝国银行出现挤兑,一个月存款减少了20%。

德国银行的处理方式简单而粗暴:马克与黄金脱钩,停止兑付黄金;3个月国债纳入货币体系。这基本相当于增发货币,是一个极不明智的选择。金本位时代宣布与黄金脱钩,就等于断送了自己的贷款途径。

德国可没有考虑这么多,老子就是要打。

萨拉热窝事件,机会终于来了!8月2日德国出兵卢森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战争,要钱的!

理论上,一个国家支付战争费用的方式是征税;实际上,最好的战争筹资方式是贷款(外债)。

第一,征税或内债会降低国民支持度,而且速度太慢;

第二,胜利后,债务完全可以转嫁给战败国。

比如,1894-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我们就赔了倭寇很多很多钱,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日本欠人家的债务,等于人家用我们的钱在打我们自己。

先打了再说,管他身后大浪滔天。

德国的选择,是对内借款。

因为,德国人很实在(严谨),战端肇始,指望从伦敦融资那是想都不要想;而最大的中立国美国却一直忽悠自己要中立。

1914年8月4日,威尔逊总统要求美国在战争中严守中立地位,“美国必须保持中立,名副其实;必须抑制我们的私人感情,以及一切可能被视为偏袒交战一方的交往;必须公正不阿,言行一致”。

况且,德国人有自己的打算,他们觉得自己一定会赢得胜利,只要每年税收足以偿付内债利息,将来战胜,赔款就是净利润。

他们在战争前竟然做了预算,估计战争的费用约为700亿马克。当时,德国财政部长赫尔费里希对此充满信心,只是,德国人希恐怕不会想到,1920年战争结束后,德国公债总额为2200亿马克。

根据以上判断,德国制定了自己的作战方案“施里芬计划”。这个作战方案与二战中的“闪电战”如出一辙:利用高速机械化部队在六个星期内击溃法国,然后移军东进进攻沙俄。

从资本运作的角度讲,这么做也不是不可以。

问题是,协约国不这么认为。

英法美本是同种同源,算是老乡。有时候,老乡骗老乡还是比较方便的。

老乡认为,从美国财政部取得支持暂时不太可能了,变通的方法是向财团借贷,比如,摩根财团。

第一个冲向摩根财团的,是法国。

1914年8月,法国向摩根财团求助,要求贷款1亿美元,而且交给摩根财团价值600万美元的黄金。

白银战士布莱恩第一个跳了出来,反对!

8月10日,布莱恩忽悠国会立法禁止私有机构向交战国贷款,“筹集对外贷款的美国银行家会十分愿意通过报纸运用他们的影响力来支持获得贷款的国家的利益,而这些影响将会使我们维持中立变得更加艰难”。

坚持就是胜利,法国又转向花旗银行,而且玩起了花样。

法国驻美大使与花旗银行的罗根·L·法拉汉会晤了白银战士向布赖恩,除了表达对白银战士的敬意,法国大使还说明:法国贷款只是普通意义的银行信贷(credit),不是国家借债(loan)。

很多人说,是法国人在玩文字游戏,依靠credit和loan的字面差异获得了贷款,并忽悠布莱恩放弃了自己的立场。

这么说的人,大概还没睡醒。

文字游戏天天有人玩,想让一个政客放弃大是大非的政治立场,绝无可能。最终逼迫布莱恩放弃的,还是利益。

1914年,美国出口还要靠农产品支撑,7月德国还从新大陆进口了260万蒲式耳小麦,8月份却1个麦粒也没进口。威尔逊总统也被棉农逼的无路可走,不得不号召全国人民每人买一包棉花,据说威尔逊总统就带头弄了一包。

1914年,英军控制着北大西洋,我不买,您也别想卖给同盟国。白银战士向来代表农场主利益,协约国购买农产品是要挟布莱恩最好的接口。

不卖给同盟国,那您就卖给我吧,法国承诺白银战士,这笔借款的用途将全部用于购买美国商品,比如,粮食(农产品)

白银战士画外音:理想!又是我出卖你啊!

开头就好。

10月23日,花旗银行副总裁公开表态:“国际关系中,今后三四个月是美国金融业的关键时刻,如果我们允许(协约国)到其他国家购买,我们将在我们最需要和最佳的时机忽视了我们的贸易”。

言下之意,这生意我们不做,有人会做,最后吃亏的还是美利坚合众国。

接下来威尔逊总统的表态:“政府债券与商品购销借贷之间有明确的区别,前者是在公开市场上出售给投资者,后者是一国政府与美国商人之间的贸易债务…与交战国贸易是正确的”。

总统表态等于承认协约国借贷合法:金融机构可以对交战国融资,但不准以国家名义。掩耳盗铃而已!

继获得花旗银行1000万美元信贷后,法国政府在1915年3月获得了摩根财团5000万信贷额度;

1915年7月,摩根财团同时为俄国提供了4.75亿美元贷款,用于采购美国军需物资。

1915年10月,摩根财团又为英法两国提供了5亿美元贷款,但规定这些资金只能用于采购美国物资。

1917年,美国授信给协约国的信贷总额已达23亿美元,泰晤士报估计,协约国几乎一半的战争费用来自借贷,最大的债主是纽约金融市场。

……

与之相比,德国仅仅获得了2700万美元。

英国在不断向美国贷款的同时,在德国海外贸易航线上设置了很多水雷,就连从美国运往欧洲中立国的非禁品,特别是运往意大利和荷兰的粮食亦遭截获。

英国的解释是,这些物品有可能运往德国。

美国与德奥的直接贸易从1914年的1.7亿美元下降到1916年的115万美元,看着大批美国物资,德国只能望洋兴叹。

更为缺德的是,美国不但向协约国贷款,而且禁止德国搞潜艇战,1915年美国国务院照会德国大使:“德国政府若非立即宣布放弃其现时对客轮及商船所采取之袭击手段,则美国政府除断绝与德国政府之外交关系外,别无他途”。

此时的德国,兵力已经捉襟见肘,当然不愿意与美国决裂。

结果是,德国作出“沙塞克斯保证”,宣布停止潜艇战,当然,也断掉了自己最后的胜利希望。

德国的示好,并未换来美国回心转意。

摩根集团更加肆无忌惮,1916年开始在美国本土承销协约国国债。一年时间,摩根财团为英国在本土发行4笔价值总计9.5亿美元债券。

然而,1916年后协约国支付能力越来越弱,整个欧洲黄金已经不足35亿美元。如果协约国找不到一种方法支付美国人欠款,那么只能停止购买。

如果是这样,那美国只能是贸易缩减,生产则按级数大幅萎缩,接下来就是市场低靡、公司倒闭、金融衰败、资本过剩、失业率高企……

为了借款,美国政府的态度有了实质性的转变。

代表和平势力的白银战士布莱恩被排除出威尔逊政府,国务卿兰辛公开提出“借款‘不符合真正的中立精神’目前已不再适应形势的需要了,政府现在要做的就是怎样想出一种两妥的做法,事实上鼓励对交战国的商业信贷”。

从1914年夏天到美国参战的1917年4月以前,美国银团共向交战双方贷款21.6亿美元,其中21.24亿美元是流向协约国的,英国获得12.5亿美元、法国获6.4亿美元、俄国是1.07亿美元、日本是1.02亿美元,意大利也得到2.5干万美元。同时,美国金融界还从交战国回购了超过30亿美元的证券……

为了钱、为了经济、还是为了国人生命,美国都不可能站错队。

况且,德国对美政策也实在有点过火,明的不行就玩阴的,忽悠墨西哥对抗美国。1917年3月1日,德国拍发给墨西哥的一封密电被公开:若美墨之间爆发战争,德国将协助墨西哥取得美国南部领土。

当日,美国对德宣战,欧洲局部战争升级为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国最后敢向美国叫板,是有充分根据的:美国参战的时候,陆军只有134544人,国民誉卫队也只有123605人,所以,德国才叫嚣“倘若威尔逊要打仗,就让他打吧!让他领教领教吧”。

没有想到,威尔逊带来的,不仅仅是士兵、战舰,还有对协约国无条件的100亿美元贷款。

战争中,无论胜利者还是失败者,在决战前夕其实都是强弩之末了,资金、战士都耗费的差不多了。

谁能拿出最后一个美元,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凭借世界第一的生产能力,美国迅速武装了一支美国海空军,战争结束时美国共有383艘舰艇在海军服役,到1918年底共生产3227架飞机。

这些力量投入到本已厮杀3年的欧洲战场,同盟国军事力量遭到了空前挑战。美军参战仅半年,德国的潜艇优势就被打破,当年11月协约国仅损失了28万吨排水量军舰,而4月这个数字是880万吨(不含美国)。

1919年6月28日,协约国和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签署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德国:我是如何“赖账”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未必意味着真输,同样,战胜也未必真赢。

谁才是真正的大赢家?

1919年6月巴黎和会,“让德国赔偿一切!”。

同类推荐
  • 卓越管理者的26个智慧

    卓越管理者的26个智慧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给企业管理形式带来巨大冲击。工业革命以来垂直式的传统管理模式,将逐渐被扁平式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所代替。一个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平凡达到卓越,管理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优秀企业的辉煌业绩中,无不渗透着管理者的辛劳与汗水。
  • 犹太人的赚钱魔法书

    犹太人的赚钱魔法书

    本书内容包括:独特的投资理念;不败的投资意志;独具一格的零风险投资;不一样的投资性格;恩危经营投资哲学等。
  • 中外管理与泛家族规则的思考

    中外管理与泛家族规则的思考

    这是一本站在世界管理前沿对管理尤其是企业管理进行精深研究的书。这是一本对管理体制、机制以及所谓管理“潜规则”的产生根源和博弈运行进行深入思考的书。这是一本为各类管理工作者释难解惑的书。作者从大处着眼,由细处人手,以浅显易懂的文笔,向我们揭示了中外企业管理中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走向繁荣时突然崩溃的道理,以及管理的基本理念、规律和方式在现代社会中的演变。丰富的管理史料、大量的中外管理经典案例、深刻独到的见解和引人入胜的文字表述,不仅让阅读本书成为获取知识、学习管理的过程,同时也启迪我们在企业管理、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中深入思考,改进管理,争取成功。
  • 卓有成效的领导者

    卓有成效的领导者

    管理学界有句名言:一只狼领导的一群羊能打败一只羊领导的一群狼。公司的主角是领导者。公司领导,执掌全局,身系天下之安危,一言一行都与公司前途命运休戚相关。当今世界弱肉强食,硝烟滚滚,求生与发展在公司界被日益重视。群雄逐鹿,谁为王者?什么样的公司领导者才能笑傲沙场,铸就霸业,在激烈的竞争大潮中带领公司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呢?
  • 圈钱·圈套:上市公司内幕调查

    圈钱·圈套:上市公司内幕调查

    中国股市一直处于各种风口浪尖,争议不断。各种所谓内幕消息不绝于耳,各种圈钱手段层出不穷。似乎上海公司的背后,总有不可告人的惊天秘密。作为投身资本暗战的当事人,你该如何识破各种圈套?通过分析大量的案例,揭秘了上市公司的9大圈钱诡计和常用的37种用于欺骗投资者的运作手段,为投资者呈现出资本市场的嗜血本性。以便投资者深刻认识到资本市场隐藏着巨大风险的同时,学会如何运用公开信息,发掘公司投资价值、规避投资风险。
热门推荐
  • 再见神雕

    再见神雕

    华山别后,故事就这样完了吗?神雕侠侣当真从此绝迹江湖?问世间情为何物,有情人是否能长相厮守?程英、陆无双、郭襄等女子对杨过一往情深,又该何去何从?当年九阴真经引起一场江湖浩劫,九阳真经现世,又会引起怎样的血雨腥风?襄阳一战,蒙古人是否会善罢甘休?郭靖夫妇何为要将玄铁宝剑一分为二,铸成倚天剑、屠龙刀。温馨提示,神雕侠侣2官方书友交流群127433829欢迎加入,美女管理坐等勾搭,一同讨论故事情节。
  • 杜若的幽冥历险

    杜若的幽冥历险

    杜若在人间的经历不长,但好在,在幽冥,她遇见了合欢。
  • 我的系统崩坏了

    我的系统崩坏了

    我叫秦风,是个外卖员,我也不知怎么了,一个系统突然出现在我的身上,从此我便开始了自己的苦逼生涯。孙悟空要烟?让他用金箍棒交换。武则天要麻辣香锅?做我老婆吧!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凰权变

    凰权变

    一朝风云变,她从云端跌落,从此刻她便断了情根。再见她是四大皇朝唯一长公主的女儿,只因母亲此生爱错了人,付错了心,青丝成华发,玉颜不在,心如死灰般活。她是他,一袭白衣倾城。她是他,一袭红衣惹人眼。她亦是她,眼无情,却只将世间生灵记在心间,只因人心而非仁心。他是天下人眼中的神,亦是天下人眼中的魔。他闭眼是仙,睁眼是魔。却唯独对她一人倾尽所有温柔···她说:“这世间唯一能信的只有我自己”。他说:"世间所有人负你,唯独我不会,我已经错过了一次,不想再错过了“。他放下所有的骄傲只为她真心一笑。
  • 卿心幽冥

    卿心幽冥

    [cp]一世众生灵皆想要诛杀的魔界,女帝。却因他而甘愿封印法力记忆入轮回,却在半路被截胡投生到妖界狐帝之后的肚子里二世变成一只九尾白狐,天生便能幻化成人,法力更是比同龄狐族之人修炼的快,却因生性顽劣又招惹了他封印的凶兽,被打伤失去了记忆落入了他闲来无事的院落附近,被他救了回去一段时间的相处她又爱上了他,又因误会逃离,阴差阳错的回到了狐族,却生了一场大病醒来之后便成了这天上地下唯一个女上神至于失忆的那段时间也不过是一个劫罢了,如今又忘了,他。三世回到狐族的她便是这四海八荒顶尊贵的人,除了天帝,与他父帝母上,见面皆要弯腰见礼尊称她一声神女君,然过了四百年没有出去的她又去冥界招惹了那位,死缠烂打,夺得芳心。
  • 都市至尊豪婿

    都市至尊豪婿

    丈母娘尖酸刻薄,老婆更是冷眼旁观,没办法,只好奋起反抗,打到她们跪地唱征服为止......好男儿,顶天地,舔狗?不存在的!!
  • 洪荒之青天

    洪荒之青天

    龙天宇因2012大道重组而穿越到了混沌年代,看其如何道行精进,最终成为无上的存在。。。。。。
  • 我在等风吹也在等你回

    我在等风吹也在等你回

    还记得那个花开的九月吗?“我知道我一直是一厢情愿。”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谢谢你,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同时也对不起,未经允许,喜欢你。
  • 爱情的质地

    爱情的质地

    浸入这方冰晶的华美之表、炫美之光、纯美之心、凄美之境、唯美之意,谁个都会流连忘返,意犹可可。于是,循着这样的视听渴念,我们又开始拂动《倾情之恋》、《从今以后谢风流》的曼妙裙裾。三个不等的玲珑故事,三个仿佛的玫瑰家园,三个相递的情感部落,在陈家生、吴宁、高建波、费铭、张索索等人“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的倚望中,凝成了《爱情的质地》。这个集子真好,有一种丝绸的感觉。柔柔的,滑滑的,凉凉的,不小心划拉一下又会是怔怔的,涩涩的。这是否就是爱情的质地?或者,这中间的通感就是构筑爱情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