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3900000037

第37章 三国归一统(7)

再说,曹真和曹叡的关系,更为密切。当初曹丕临终,以三人为辅佐大臣,结果封曹真为大将军,陈群为司空,而司马懿不过是骠骑大将军。孔明北伐时,曹叡也封曹真为大都督,虽然打不过孔明,老关系还在。司马懿表现得愈好,曹真必然愈气愤,也更加嫉妒,是否会出什么坏主意,实在难料。不如留下孔明,使曹叡不敢由于曹真的诡计,而罢黜自己或者做出不利于自己的勾当。有时候把对手养在那里,可以增加自己很多的筹码。一句吾不如也,便可以获得很多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更大的安全作用,便是曹叡不敢逼他做任何动作。既然司马懿不如孔明,逼他还不是送死?所以要不要打?要怎么打?悉由司马懿自己决定。领薪水、不做事,老板居然还不敢催促,或者施加压力。这真是天底下最好的差事和待遇,司马懿轻松地说一句吾不如也,便做到了。

7曹真抢功遭败:上司不能一味鼓励下属竞争

司马懿的良好作战绩效,使曹真承受很大的压力。他自觉再不好好表现,曹叡的心,便会偏向司马懿,对自己非常不利。所以千方百计,找到王双这员大将,趁孔明再度来犯时,向曹叡推荐王双,作为先锋。曹叡一见,果然不同凡响,立刻封为虎威将军前部大先锋。曹真为大都督,起兵十五万,会合郭淮、张郃,分路把守隘口,把司马懿摆在一边,以免他夺了功劳。

两军开打,王双果然厉害,连斩二将。孔明问姜维有何良策?姜维派人装成百姓,身上带着呈给曹真的信,故意让魏军逮住。密件被呈给大都督,说姜维原是魏人,不得已而降蜀。现在愿意和曹真配合,以举火为号,生烧蜀人粮草,再擒孔明,以自赎前罪。曹真大喜,费耀却劝阻都督不能轻信。曹真不听劝阻,结果魏兵大败。

孔明重赏姜维,只可惜大计小用,并未诱杀曹真。曹叡大惊,即召司马懿商议。司马懿说坚守关隘,不必出战。蜀兵粮食供应不上,自然退兵。那时候乘虚追击,可擒孔明。

曹真很不服气,心想为什么要听司马懿的话?他派王双打听蜀营动静,见魏延拔寨而退,于是大力追赶,中了魏延的埋伏。王双措手不及,被魏延一刀砍于马下。

从此曹真心中怀恨司马懿。这样不和的气氛,曹叡应该负起很大的责任。他不能一味鼓励两个人竞争,否则最大的受害者,必然是他自己。曹叡愈来愈信司马懿,实际上曹真也帮了很大的忙。然而司马懿会这样想吗?以他的行事作风,恐怕未必。

8张郃一生的启示:品德修养为根本

张郃字隽,河间人。年轻时应朝廷的募集,为讨伐黄巾的义勇军,属于韩馥。后来韩馥战败身亡,随军归于袁绍,提任校尉的职务。收编公孙瓒的部队,因功升为中郎将,却因遭受毁谤,愤而投入曹操阵营。曹操大喜,封为都亭侯偏将军。曹丕称帝时,封为郑侯。他不但武艺高强,对于经典义理,也十分通晓。

他的一生,至少带给我们三大启示,分述如下:

(1)凡人必有死,武艺再高,功劳再大也不能例外。而且武艺低的人,死于武艺高的人手中。反过来看,那些武艺高的人,也死在武艺低的人手里。

我们以张郃为例,并不是由于他是特别的个案。吕布、关羽、张飞、黄忠、张辽、徐晃、许褚,说不完的大将,莫不如此。武官战死沙场,原本就死得其所。不过张郃比较冤枉,他的死亡,显然是由于司马懿胡乱指挥的结果。张郃自己善于应变,由他自行判断,结果应该不至于那么容易中计。偏偏他是司马懿的先锋,不得不接受他的命令。这才为乱箭杀死,当然十分冤枉。

(2)军人打仗,原本各为其主。主的善恶,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挑选的。实际上主的好坏,需要时间的考验,才判断得出来。主的善行或恶德,不能够算在军人的头上。

我们可以说赵云善于选择明主,却不应该说张郃投靠曹操,是错误的选择。因为刚开始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曹操和刘备是什么样的人,将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赵云和张郃,做出不同的选择。在当时的情况下,很难判断谁对谁错。加入之后,如果改变主意,那就是反叛。对军人来说,更为严重。我们说人生的机会很多,要看自己怎么选择,实际上选择的局限性还是很大。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实际上都很十分有限。经常发现选择错误时,都已经是事后之明,后悔也来不及。张郃若是不投曹操而改投刘备,结果会怎样?也要看许多变数,综合起来才能论定。何况他在曹魏阵营中,不过是领军作战,并未参与重大政策的决定。各为其主,张郃当然是忠于国家的将领。至于政局动荡,魏国部分应该由曹操一家人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全责,而不能推给手下战将。

(3)世代轮替,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又一代的将领,很快地亡故。人生的寿命有限,有效的岁月,更是十分短暂。唯有修养品德,才是人生唯一真实的要务。

吕布武艺超群,像一阵风,没了。关羽万夫莫敌,谁都不放在眼里,被吕蒙、陆逊联手蒙骗,也没了。回想几十年来,多少英雄,一个个不见了。所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有成必有毁。和时间比赛,人永远都是输家。人生的唯一任务,其实是无形无迹的品德修养。赵云流芳万世,大家永远为他抱不平。根本的原因,即在其品德修养,真的无人能及。我们为张郃抱屈,也是因为他一向进退有据,不滥杀无辜,才有这样的感慨。

像张郃这样的人,称得上好死。被乱箭射杀,误中埋伏,都没有影响。死后不留下臭名,让大家天天咒骂,才是人生的大事。凡事想得长远一些,务求自己心安理得。人生苦短,不知何时是大限,所以时刻都要小心。

9孙权见魏蜀交战后的选择:没有诚意的合作

孙权据报孔明出兵两次,曹真损兵折将,群臣力劝兴师伐魏,以图中原。张昭建议孙权,先就皇帝位,然后兴兵。于是改年号为黄龙元年,谥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兄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孙登为太子,大封群臣。

刘禅获悉,询问孔明意见。孔明说应当派专使致贺,请孙权伐魏,两方配合。孙权依陆逊建议,虚作起兵之势,遥与西蜀相应。实际上等待时机,乘虚取中原。

孔明当然知道孙权不会真诚合作,他只是安住孙权的心,叫他不要打西蜀的主意,以便专心对付曹魏。孙权打魏国,和孔明北伐的目标相同,目的却完全不同。事实上从赤壁之役以来,双方就从来没有真心合作过。

最妙的是张昭,他先建议孙权称帝后兴兵。等到孙权即帝位,他自己位在三公之上,却又建议孙权初登宝位,不要动兵,只宜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定民心。他前后两种建议都对,可见话是人说的,而且怎么说都对。孙权初登皇位,当然不会计较。反正早打晚打,都是陆逊去打,张昭只动口不动手,随便他说就是。

陆逊被封为上将军,辅助太子驻守武昌。他当然知道,孔明是害怕司马懿联吴攻蜀的计策。所以才送礼祝贺,并且提出蜀、吴合力出击的要求。既然双方都没有诚意,谈什么合作?还不是遵循往例,虚应故事一番。

东吴的虚伪,已经出了名。魏、蜀都上过当,自然不敢相信孙权。一个人信用破产之后,要想重新建立信用,实在太难了。信用只有递减,无法增加,要特别小心维护。

10司马懿官拜大都督后的表现:示弱的力量

曹叡见孔明攻下陈仓,再出祁山,散关也被蜀兵夺去,而孙权称帝,攻魏只在旦夕。曹真又生病,不能上朝,于是赶紧把司马懿找来,问他如何应付?司马懿说不必防吴,但须防蜀。曹叡大喜之下,封司马懿为大都督,总摄陇西诸路军马,并叫人把曹真的印信,快拿回来。

司马懿果然比曹真厉害,他知道哪几句话比较容易取得曹叡的心。但是要让曹真心服,实在很困难。如果叫人去拿印信,必然更加引起曹真的反感,增加很多工作上的障碍。因此向曹叡建议,由他自己去拿。

来到曹真府舍,司马懿并不马上进入,先令人入府报知,才进入府内。首先探问病情,表示关心。然后才问东吴、西蜀联合进兵,孔明已再度出祁山下寨,知道这些近况吗?曹真回说家人知他病重,不让他知道。并说在这种危急情况下,为什么不拜司马懿为大都督?司马懿赶紧说自己才疏识浅,不称其职。曹真命左右把印信交给司马懿。他回说不敢受此印信,却愿意助一臂之力。曹真跳起来说,要抱病向曹叡保荐。司马懿这才接受下来,并说已有恩命,只是不敢接受。一般人看到司马懿这样假情假意,必定骂不绝口,说什么阴险奸诈、圆滑而缺乏真诚。为什么不想一想,如果不这样,今后和曹真如何相处?完全凭借曹叡的支持,依靠自己的实力,真的就可以什么都不管了吗?司马懿是什么样的人,那是他的事。学一学这种与僚属相处的方式,不见得不好。如果加上真心诚意,那就更加圆满。

11孙皓投降司马炎:强者居之亦不久

孙权病死,由少子孙亮继位。孙亮虽然聪明,却由于丞相专权,而无可奈何。先是孙峻,及其弟孙,俱皆强横妄杀。孙亮泣告国舅全纪,要密谋杀孙。不料孙获得讯息,反将孙亮废掉,另立琅琊王孙休为君。不久老将丁奉献计,请孙入宫赴宴。于席间擒下孙,灭其三族。刘禅得知消息,遣使道贺。孙休特派薛珝为使,到蜀国答礼。薛珝回东吴时,孙休问蜀中近况如何?薛珝说黄皓用事,民有菜色,孙休还感叹地说:“若诸葛武侯在时,何至如此乎!”派人再赴成都,说司马昭不久便会篡魏,必将侵犯吴、蜀,双方都要小心。

司马昭病死,司马炎继位。不久司马炎果然篡魏,孙休忧虑成疾,卧病不起。召丞相濮阳兴入宫,令太子孙灵出拜,手指孙灵而死。濮阳兴与群臣商议,欲立太子孙灵为君。左典军万彧反对,左将军张布也认为乌程侯孙皓比较合适。孙皓字元宗,是孙权太子孙和的儿子。孙皓即皇帝位后,封孙灵为豫章王。他自己则凶暴日甚,又溺于酒色,宠幸中常侍岑昏。濮阳兴、张布力谏,被孙皓斩首,并灭其三族。他又大兴土木,建昭明宫,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还要老将丁奉计划兼并汉土。

消息传入洛阳,司马炎起兵二十余万,来攻东吴。孙皓大惊,急召丞相张悌、司徒何植、司空滕修计议退兵之策。两军交战,吴军屡遭挫败,降者甚众。孙皓请降,赴洛阳面见司马炎,被封为归命侯,子孙封中郎。孙坚建立的基业,终于在孙皓手中,举江南而弃之!

12邓艾与钟会两败俱伤:争权夺利要有尺度

邓艾字士载,自幼丧父,有口吃的毛病。他深明兵法,善晓地理。司马懿提拔为尚书郎,司马昭封为安西将军。钟会字士季,自幼聪慧,博学多艺,一出仕便为司马懿的机要人员,司马昭接任后,更成为府中的心腹人物。

司马昭决定伐蜀,封钟会为镇西将军,为恐机谋泄漏,以伐吴为名,令青、兖、豫、荆、扬五处各造大船,掩人耳目。司马昭知道钟会志大心高,不敢让他独掌大权。另外令邓艾、诸葛绪各领兵三万,以资策应。

诸葛绪原为钟会部属,深知钟会心胸狭窄、嫉妒心极重,唯恐率先攻下成都,必将遭受钟会的暗算,因此中途离开邓艾,却被钟会密告,说他畏敌怕死,把诸葛绪用槛车载赴洛阳,请司马昭发落。同时,钟会将诸葛绪的军士,收编在自己的营队。邓艾大怒,要找钟会理论,他的儿子邓忠劝他“小不忍则乱大谋”,但是邓艾从此和钟会见面时,都没有好脸色。

钟会问邓艾,如何进攻成都?邓艾说有一条险要小路,可以径取成都。钟会心中暗喜,心想从这一条高山峻岭的路径,就算邓艾领军摸索到达,蜀军只要百余人守其险要,断其归路,邓艾不全军饿死才怪。因此向邓艾鼓励说:此计甚妙!可立即引兵出发,我们在这里专候捷报!

在曹魏这个大气球中,充满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权谋气氛。主帅对将领不合作,彼此钩心斗角。钟会认定送死的路,竟然怂恿邓艾赶快去走。诸葛绪更是一开始便投机取巧,结果害了自己。不讲忠义,也无感情。曹操的狂妄任性、司马懿的用术玩法,已经使全盘受到感染。

邓艾抄小路,钟会则统领十万大军,分由斜谷、骆谷进入蜀地。钟会料想邓艾必死无疑,自己可获全功。邓艾令子邓忠,引五千精兵,并穿衣甲,各执斧凿器具。凡遇峻危之处,凿山开路,搭桥造阁,以便行军。到了摩天岭,只剩下两千人马。开路壮士尽皆哭泣,因为岭的西背是峻壁悬崖,不能开凿,先前的冒险辛苦,完全等于白费。邓艾以身作则,取毡自裹其身,从岭上滚下去。大家奋勇跟进,居然到了江油,奇袭成都成功,刘禅君臣出降。邓艾大概是被胜利冲昏了头,竟然擅自拜刘禅为骠骑将军,其余文武各随高下拜官,然后出榜安民,交割仓库。司马昭大惊,认为邓艾恃功而骄,任意行事,反形露矣!乃封钟会为司徒,对邓艾就近加以节制。钟会那时不知姜维诈降,与他结为兄弟,和姜维商量,以反叛的罪名,捕捉邓艾父子。邓艾并无半点准备,也不反抗,在被押往许昌的路上,为钟会部属残杀而死。

钟会声势大振,中了姜维“不可复为人下”的计策。司马昭又屯兵于长安,表示对钟会十分不放心。钟会由于利令智昏,公然造反。40岁那一年便被乱箭杀死。

邓艾与钟会,可以说相争之下,两败俱伤。然而真心合作,大概也不会有好结果。曹魏大气球中,忠实正直的人士,都难以生存。他们两个对于当时的真实情况当然心中有数。邓艾能反抗而不为,钟会明知所属军士都是魏人,哪里会跟邓艾在蜀叛变?若不是两两相争,以他们的才能,怎么会上姜维的当呢?钟会为司马家臣已久,要以魏臣自居,实在十分困难。

13司马炎篡位一统天下:阴谋家族的心思

司马昭老早就有篡位的野心,他只是仿效曹操,自己想做而不做,留给自己的儿子去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不答应封司马昭为晋公,决定加以讨伐,结果被太子舍人成济一戟刺死,司马昭还假装大惊,令人报知各大臣,并痛斥成济大逆不道,诛灭三族。立曹奂为帝,曹奂封司马昭为丞相晋公。后来灭蜀有功,又尊为晋王。立长子司马炎为世子。旋即病死,司马炎继位晋王。

司马炎胆量过人,直接询问曹奂,魏国的天下从哪里得来?又说曹奂文不能论道,武不能定邦,为什么不让位给有才德的人呢?曹奂知事态严重,依照当年汉献帝故事,重修受禅台,禅位于晋王。司马炎改国号为大晋,封曹奂为陈留王,非宣诏不许入京。

这时蜀国早已投降,吴主孙皓却以替蜀主复仇为名,要攻打晋国。他令镇东将军陆抗屯兵江口,以图襄阳。

司马炎与众官商议,各有主张,以致犹豫不决,拖延了好久,才决定兴兵伐吴。孙皓战败,向司马炎投降。司马炎见孙皓登殿稽首,笑着说:设此座以待卿之矣!孙皓回答:臣于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

蜀、吴先后来降,魏也改国号为晋。自此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后来曹髦、孙皓、刘禅相继死亡,天下统一。证明《三国演义》开章明义所说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近百年的纷争,终于告一段落。虽然说这样的统一实在并不理想。然而百姓的痛苦应该在统一后可以稍减,这样,统一也算勉强可以接受的事实了。

同类推荐
  • 崛起明末1616

    崛起明末1616

    主角穿越大明朝万历年间,是宁夏镇一小旗官,穿越的时候附带《国王游戏》一起穿越过来了。主角发誓,绝对不能留长辫子、做奴才,只好奋起努力,和蒙古斗,与后金战,改变历史进程,杜绝四川大屠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剧的发生,挽救2亿汉人被屠杀的命运;利用系统对抗明末小冰河时代带来的危害;与西班牙、荷兰、英法等进行海上对抗;建设华夏大帝国,横跨亚非欧美和大洋洲。
  • 兴隋

    兴隋

    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究其原因只有当时的人知道。杨义一名现在的大学生穿越成隋朝靠山王的儿子,靠着自己的家世,再利用从现在学的知识经商、组建军队。泡尽天下美女,收武将、谋士。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外抗突厥、高丽,内剿灭反贼。
  • 唐瑟

    唐瑟

    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东都洛阳初春的天气仍旧有些料峭,风吹来还有一丝丝的凉意。一家小作坊后院的丝柳发了新芽,几只黄鹂在上面跳来跳去,柳树下坐着一书生摸样的男子,那男子穿一袭单衣,微微凝眉,一手托着下巴,不时拿眼去看柳树上的黄鹂。男子眉间略显清愁,似乎有心事。
  • 寡人千万岁

    寡人千万岁

    朕,就只是朕而已,一生一世永远也只有自己,无亲无友...
  • 汉末大都督

    汉末大都督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字公瑾。三国英谁与争锋。新创了qq群:706094815(欢迎加入哦,才创的哦。)
热门推荐
  • 我的前世是纣王

    我的前世是纣王

    灵气浪潮复苏,唐帝国暗处的守护者们蠢蠢欲动,其他开辟一个人人如龙的时代。被时代裹挟其中的林晓,本以为自己会在其中成为一名英雄。可是回首间他明悟了自己的使命。他,是屠龙者。
  • 大江湖之热点大侠

    大江湖之热点大侠

    三十三年前,明教教主阳顶天去世,明教就此萎靡。三十年前,波斯圣火教入中原,分裂明教、另立日月神教。二十八年前,擂鼓山珍珑棋局始开。二十五年前,华山派剑气之争,气宗穆人清力挫剑宗十余高手后,隐居不出。二十年前,铁胆神侯建立天下第一庄,排定“侠义榜”。十九年前,五名少壮高手在华山第一次论剑。十五年前,燕南天进恶人谷后了无音信。十二年前,北国覆灭,满清占据中原,蒙元占据河套关中,宋廷退守两淮、荆襄。十年前,日月神教任我行失踪,东方不败掌权日月神教。九年前,天地会立志反清。四年前,乔峰折服北丐帮洪七公,令南北丐帮统一。三年前,左冷禅不甘五岳结盟,谋图五岳剑派合一。今年,这片大江湖中,多了一个纯路人。“在下纯路人,不过此事我看不过去!”——楚鹿人。
  • 穿越少女之异界的战斗

    穿越少女之异界的战斗

    平凡的少女,因为一个梦,进入了一个魔法的世界,踏上了不一样的人生。因为她们肩负着救世的责任。远古时代的战斗之界,由于四族的加入,魔族首领红凌火姬被封印,可因为一些原因,封印正在慢慢减弱,消失,而两位少女因为四族的召唤,来到了陌生的世界。开始了她们的封印之路,为了不让魔族夺得战斗之魂,而开始了消灭魔物的旅行。
  • 明朝世纪

    明朝世纪

    深灰的布甲与暗红的血迹奠定了这片土地的基调,即便还有绿林,在此时也失去原有光泽,显露出不堪入目的绝望。意外的是,此时此刻没有哀嚎、没有言语、也没有鼓舞,只有心如死灰的寂静和血眼难合的麻木。他的夹杂着泥土和血污的头发就那样随意地批散蓬松着,发髻早已不知脱落到何处去了,他就那样伴着寂静躺在浅浅的壕沟里沉睡,嘴角时不时微动,或许还在梦中厮杀。而他左臂抱着的铁盔已被斩断了顶部的红樱,右手紧紧握住的那把已经寻不到鞘的雁翎刀的锋刃上清晰可见数十处残损的伤口,正如这支残缺的军队。
  • 都市盗墓王

    都市盗墓王

    发丘传人,绝品校花,寻墓探秘,盗行天下。左手发丘令,右手美校花,循着先辈足迹,探寻千年迷怨。恨,一念之间;恨一千年,擦,我不玩了……&快关灯上床,跟着校花一起探险吧!!!(本书又名《发丘令》,2016,盗墓再起。)
  • 艾丽丝·默多克作品集(套装共3册)

    艾丽丝·默多克作品集(套装共3册)

    一举囊括布克奖史上提名次数最多、最具思辨性的获奖者艾丽丝·默多克早中晚三期小说代表作:《艾丽丝·默多克作品集》收入了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女性小说家艾丽丝·默多克1963年至1978年出版的三部长篇小说《独角兽》《黑王子》《大海,大海》,浓缩了作家本人早中晚三期不同的风格,从萨特式的禁闭哲学小说到莎士比亚式的社会讽刺喜剧,默多克全面超越了20世纪上半叶的小说模式,足以让她跻身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普鲁斯特之列,《西方正典》的作者哈罗德·布鲁姆曾评价说:“默多克的的小说宣告了以塞缪尔·贝克特为代表的后乔伊斯时代,和以托马斯·品钦为代表的后福克纳时代的结束。”默多克入选《西方正典》,被《泰晤士报》评为”1945年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作家第12位“,把萨特式哲学小说引入英国文坛的第一人,有”英国最聪明的女人“之称;石黑一雄在诺奖演说里致敬的第一个英国作家前辈,桑塔格在牛津大学时的授业恩师,卡内蒂嫉恨的情人,A·S·拜厄特的灵感之源。台湾小说家骆以军重磅推荐,智性游戏与故事艺术的完美结合,见证另一个版本的《禁闭》《洛丽塔》《暴风雨》。
  • 我的滥情老公

    我的滥情老公

    人前,她是美术系的校花;人后,她是他冷落的妻子……骄傲如他,商业界中的领纵之王;俊美如他,一个眼神迷倒全世界;滥情如他,万千花蕾为他而绽放……只是重伤之下,她的爱已经灰飞烟灭。
  • 重生之强势归来

    重生之强势归来

    重生了?不错,赶了回时髦。渣男和渣女天天上门挑衅?凭咱的实力,秒杀他们。学院比试出尽风头,桃花滚滚来?哇哦,照单全收。身份不详,父母生死未知?看我剥开层层谜团。人神魔三界唯我独尊?这个位置我喜欢。看冷艳女杀手,如何玩转异界大陆!
  • 只有一个人成为你心里的秘密

    只有一个人成为你心里的秘密

    关于亲情,失去最爱的人那种感觉,那种心情。
  • 归途鸟迷雾

    归途鸟迷雾

    一个没有身份的男人,没有过去,没有记忆。发生在身上的一切都无法得到合理解释:莫名风化的普通职员;如影随形的黑衣女子;不可思议的强大力量;接踵而至的同胞伙伴......信仰,真理,谜团。他,和他们,都是走在归途的无辜者,被迫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生死挑战。“——你看到天边渐晰的曙光了么?”“——是永无止尽的时光,和终点的呼唤。”“——我们都是,不能控制自己的,归途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