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3700000012

第12章 破解你的思维游戏(5)

但是,这个梦显示,尽管看似是领导将她安排到了那个不重要的职位上,但其实她的内心很享受那个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心想事成,领导帮她完成了这一结果。这位女士内心深处想待在“小板凳”上,她的这种想法被领导和同事感应到,而最终在无意中给她安排了这个“小板凳”。

要想破掉这些糟糕的心想事成,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觉察。其实,很多可怕的心想事成,当事人都知道最初是怎么回事。例如我女友的那位亲人,她只需尊重她不想来的动力,并将其清楚地讲出来即可避免39摄氏度的高烧,而Amy,她只要不必理会那位外国同事的劝说,而按照自己的感觉,立即去修车就可以了。

一次,我和一个朋友聊天,他的企业陷入了一种瓶颈。在和他聊的时候,突然有那么一刻,他说自己晕极了。

我让他觉察,这种晕是什么意思。结果他发现,当时我们谈到“怎样可以和一些牛人合作”时,他头晕了。我让他继续觉察,而他在一瞬间明白,原来他和牛人们在一起会感觉到自卑,而他没有意识到这种自卑,于是这种自卑用头晕来表达了。

这一次觉察发生后,他的行为发生了改变,他再面对牛人们时,这种自卑减少了很多,而头晕更是没有了。接下来,他开始和一些牛人们合作,而以前,他会无意中选择与一些水平一般的人合作。

很自然的,当他这么做后,他公司的业绩很快发生了改善。

我们常说,内心的格局决定了事业的格局,这个例子正说明了这一点。

你能否发现,无论是你的人生,还是你的事业,都藏着很多心想事成的秘密?

14.认识你的生命游戏

人生就是一幕戏,每个人都是主角。然而,我们不只是在演出,更是这幕戏的创作者。因为一般戏剧总有个既定的结局,人生则不同,结果往往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摘自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的著作《活法》(二)

“你此生唯一的目的是净化你的灵魂。”

日本著名企业家、两家全球500强企业京都陶瓷和第二电电(电信、电话)的创始人稻盛和夫如是说。

他是一名佛教徒,他这个说法有轮回的意味。不过,就算把他这句话的宗教色彩去掉,它仍然是一个很好的人生哲学。

在讲人生哲学这种大道理前,我先讲几个小故事。

不幸,是他自己营造的际遇

前不久的一天晚上10点半时,我想打出租车回家。本来这么晚打车应该很容易,但下起了不大不小的雨,车很难打。

好不容易有一辆空车停在我面前,我赶紧坐进去,对出租车司机说,去某某楼盘。

说这句话时,我是低着头的,说完这句话后,我稍一转头,发现有两道冷冷的眼光向我扫来,司机说,他不愿意去郊区--我所住的这个楼盘是在郊区。

这时,我才注意到,这辆出租车让我觉得很不舒服。我坐在前排,而前排司机位和副驾驶位之间有一道很结实的铁丝网,而且铁丝网隔开的两个空间中,司机位比较大,而副驾驶位显得很拥挤。更重要的是,司机的那两道充满敌意的目光,让我觉得好像我是一个坏蛋似的。

他可能是遇到过不好的事情才这么提防吧。一般遇到司机不情愿,我不会勉强,会换一辆车,但这么晚了,又下雨,我不想再等了,于是想打消他的疑虑,便问他:“师傅,晚上开车小心点很重要,但你看我这个人像是坏蛋吗?”

他很认真地打量了我一下,没再拒绝我。

我很好奇他是怎么回事,于是路上问他:“开出租车不容易吧?”

这一句话让他打开了话匣子,他感叹说,真的很不容易,今年才过去5个月,他已经遇到7次顾客不给钱的事了,不知道会不会打破去年的纪录,去年他遇到13次这样的事情。

譬如,有一次开车送一个客人到某地,到了目的地后那客人手里玩着一把亮闪闪的刀子说:“哥们儿,多少钱啊,我没钱咋办啊?”好汉不吃眼前亏,他没要这个人的钱。

有时客人仗着人多不给钱,有时客人仗着自己是地头蛇不给钱,其中有几次他还闹到了派出所,但令他气愤的是,警察根本不把他的事当回事,甚至还偏袒那些不讲理的家伙。

有这么多不幸的遭遇,看起来,他很值得同情。但是,我想,假若我蛮横一些,可能也会不给他钱,至少,我对他有了很大的恼怒。

一路上,这种恼怒来了好几次,一开始被他当贼看令我恼怒,路上他几次讲话不中听也让我有类似的恼怒。相对而言,我觉得自己脾气是很好的,但仍被他激起恼怒,那些脾气大的人就更没什么好说的了。

后来几次打出租车,我都把这个故事讲给司机,他们毫无例外都很惊讶。他们都说,客人不给钱和抢劫甚至杀死出租车司机这样的事情,他们只是听说过,但自己从来没有遭遇过。

只有一个司机说他遭遇过一次,他当时马上给也在做出租车司机的老乡们打电话,结果呼啦啦来了好多辆出租车,那客人被吓住后也就不再张狂了。

这样看来,一年半时间里20次遭遇客人不给钱,是那个司机自己一个人的命运了,而这种命运,十足是他自己造成的结果--他总把客人当作强盗来看,果真有些脾气大的客人在他那里成了强盗。

依照心理学的理论,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际遇,是因为他内心中有“充满提防的内在小孩”和“经常实施迫害的内在他人”这样一个内在关系模式,他的外部关系模式,不过是这个内在关系模式的自然展现而已。

轮回,是为了修炼自己的心性

另一个经典的故事发生在我的一个哥们儿Z身上。他在北京,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他想把他的大房子租给看奥运会的人,赚一笔横财。

他的房子很不错,位置也好,消息发出去后,很快就有很多人来看房子,但这些人都令他不舒服。他打电话给我说:“小武啊,这个世道怎么了,怎么来看我房子的人全是一些混蛋呢?”

他举例说,有不隐瞒身份的有钱男人和二奶,有像是一对男同性恋的外国人,还有讲起价来蛮不讲理的泼妇……

一开始,我还想反驳他,那可能都是他看到的表象,未必是事实,但Z给我列举了很多证据,他是一个心细如发的人,这些证据显示他的推测基本是靠得住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怎么“混蛋”都跑他那儿去了?

对此,用现在流行的“吸引力法则”来解释,可以说,这是他吸引来的。他自视很高,而对别人总是心怀蔑视和敌意,而这蔑视和敌意就是他的需要,他需要一些“混蛋”,那样好投射出去他的蔑视和敌意。

用心理学来解释,则可以称,他有一个“被蔑视的内在小孩”和“‘混蛋’的内在他人”,这个内在关系模式一展现到外部世界,就是他的遭遇。

Z另外一个说法是,女人都是吃软饭的,而他谈恋爱数十次,那些女性除一个之外都是想吃他软饭的,这也是同样一个道理。

甚至,同样一个女人,既认识他又认识我另外的朋友,和他在一起时就变成了一个不讲道理的“坏女人”,而和我另外的朋友在一起时就是一个“好女人”。可以说,这也是他的需要,因为只有当一个女人变成吃软饭的人之后,他才好投射他的蔑视和敌意。

这样看起来,人真的是没救了。那名出租车司机和Z好像一点觉知力都没有,从未对自己的特殊际遇有过自省--这是不是我招来的啊,他们从未认识到,这其实是自己在玩的一个心理游戏而已。

所谓命运,依照心理学的经典解释,就是我们将自己童年的关系模式投射到成年的人际关系中,结果命运就成了一个无聊的轮回。

但轮回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制造同样的机会,让自己处在同样的人际关系模式中,好从中修炼自己的心性。

怎么修炼呢?这涉及心理学两个核心的概念--投射和内摄。

所谓投射,即将自己的内心投射到外部世界中去,具体而言,即将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关系中。

所谓内摄,即将外部世界吸入到自己内心中,具体而言,即将外部关系吸入到自己内心中。

我们每玩一个轮回的游戏,都是在制造一个机会,先将内心的东西投射到外部世界中,然后再将外部世界的样子吸入到内心中。假若我们发现,这个外部世界和自己的本心似乎有些不同,那就意味着,我们的心改变了。

当然,改变有可能是朝着好的方向而去,也有可能是朝着坏的方向而去。我们有可能通过一轮的投射和内摄后,变得更宽容、从容、灵活、信任,也有可能变得更狭隘、焦虑、偏执、怀疑。

决定我们去向何方的关键因素是觉察。

自我觉察可帮你远离轮回

最好的觉察是直接去关照自己的内心,在没有做任何事的情况下,就发现自己内心的种种变化过程,并洞察到自己内在的心理游戏的变化过程,从而直接了悟到一些真谛,心没有经历任何事情就净化了。

但是,这很难,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自己的内心就是一块模模糊糊的难以辨认的存在,直接去看的话,什么都看不清,还会让自己非常焦虑。

所以,我们绝大多数人,需要将心通过事情而展现出来,也就是说,将自己的内在投射到外部世界,这几乎是一个必然的需要。

关键是,我们要明白,自己看到的一切外在,都是自己内在投射的结果,我们要有这样一个明确的意识。有了这个意识,我们就不会轻易地埋怨别人,并将事情的责任一味推到别人或其他事物身上,而知道首先要看自己。

这也是传统的心理治疗的核心功能。至少在我看来,心理治疗的目的不是去解决一个问题,而是帮助来访者明白,自己的心是如何制造这个问题的,自己的心又如何展现在这个问题中,当来访者比较敏锐地发现自己的心与这个问题之间的联系后,这个问题就化解了一大半。

我的治疗经验也显示了这一点,经常,似乎没有发生任何明显的变化,只是来访者逐渐了解了自己在一些琐碎的事情上的内心变化,结果他们觉得事情完全不一样了。有时会解决问题,有时问题还在,但他们对自己内在的觉察令他们觉得更宽容、更从容、更灵活、更信任自己和别人,所以可以和那个问题共处,甚至那个问题已不再是问题,虽然事实看上去还是一样。

譬如,对于我的朋友Z,通过那次聊天,他第一次开始反思,经常遇到“混蛋”和“吃软饭的女人”,这很可能是他自己内心所营造的。当他这样想时,他的内在就松动了,尤其是,他的注意力不再完全投注于外部,而是有相当一部分开始去看他的内在变化,这势必会带来一些改变。

对于那名出租车司机,我没有帮到他什么,甚至他就算是我的朋友乃至来访者,我也难以帮到他,因为他似乎是百分百坚定地认为,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可怕,那些人就是那么坏,他没办法,总之,他不愿意向内看自己。

不愿意向内看自己,那一定是因为,自己内在有很痛苦的东西。如果内在的痛苦太强烈,那通常需要一个很安全的环境,例如心理医生与来访者之间建立的深度信任关系,一个人才愿意去面对,要不然,我们更愿意做的,是将其投射出去。

投射出去,就意味着,另外会有一个人承担自己的痛苦。我的朋友M特别爱打架,而且一打就容易打到浑然忘我的地步,所以虽然他力气不大,但他的观察力很厉害,简直像有了心灵感应一样,可以不通过眼睛和耳朵而感觉到对方怎么打,所以他总能占先机。

但打架也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更重要的是,他也觉得不对劲,尤其是那时的情绪他似乎完全控制不住,并且每次打完后他都浑身觉得舒服极了,甚至想,是不是吸毒也就这种感觉。

对此,他有一定的自我觉察,他说,每次打架,都是别人刺激他,让他觉得有被瞧不起的感觉,他对瞧不起的感觉极度敏感,一点忍受力都没有。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小时候他有很多很严重的被瞧不起的感觉,那种感觉可怕极了,他拼命努力,再也不想有那种感觉。

打架和打架后的那种舒服的感觉,也是源自这一点--“再也不想有这种感觉”。

我的理解是,通过打架,他似乎是将“我被人瞧不起”这种糟糕的感觉排挤出去了,排挤给了被他打败的人。

但这是一个幻觉,因为那些糟糕的感觉不在别处,而是在他心里,打架的愉悦感一走,他会发现,他的内心还是有这些痛苦。这时他更想将它们排挤出去,而打架似乎是一个最好的办法……最终这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让他对打架上瘾。

我的绝大多数文章都指向这一点--认识你自己,觉察你内在的心理变化过程,而不要迷失于自己的外部世界中。因为你看到的外部世界,其实是你自己的内心投射出来的一个心理游戏。

记得2007年在上海学精神分析时,一个女同学说,她去找德国老师做治疗,结果德国老师说,她不需要做治疗。

她很惊讶,为什么别人都需要,而她不需要呢?

德国老师回答说,因为她对自己的内在有很好的觉察力,而这本来就是精神分析治疗的目的所在,但她已经有这个,所以不需要治疗。

你可以试试多去看自己的内心,不再怪罪外部的世界,或许你最后会体验到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

15.心理问题是一种选择

如果移除了障碍,人自然会发展为成熟的、充分自我实现的个体,就像一颗橡树籽成长为一棵橡树。

--美国心理治疗家欧文·雅洛姆

我愈来愈相信一个说法--每个人都是本自俱足的。

这句话的通俗理解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在具备了成长的一切资料,我们不需要向外寻求力量。

那么,为什么不计其数的人陷入平庸?这是因为我们自己把自己卡住了。

用一种形象的比喻,可以说,我们总是自己沉在陷阱中,陷阱令我们感到痛苦,我们会表现出很想走出陷阱的意愿。然而,当真正开始尝试走出时,敏感的人会发现,自己其实不情愿,或者说,自己其实是反对走出来的。

所以,可以说,总是我们自己将自己卡在陷阱中,这是我们的选择。

力量唤醒=变成疯子?

26岁的阿龙来自东莞,是我的一个来访者。一次咨询时,她讲了她来咨询前一天晚上做的一个梦:

我在房间里,戴着耳机听收音机的音乐,突然收音机传来奇特的声音,我的身体不由自主地舞动起来,同时我感觉到极大的恐惧,我尖叫起来。

一位朋友听到了我的声音后跑了进来,她本意是想帮我,但看到我的那一刹那,她一脸恐惧,随即尖叫着跑了出去。

我让阿龙用她觉得舒服的姿势坐在沙发上,闭上眼睛,放松自己的身体。等进入到放松状态后,我挨个说梦的细节,然后让她想象,如果自己是梦的这个细节,那么这个细节想说什么话。例如,如果她是收音机,那么这个收音机想说什么话。

这虽然是一个很简单的解梦办法,但常常能够达到不可思议的程度,而这一次也不例外。当想象自己是梦中的收音机时,阿龙说,“我”想播放一些音乐,唤醒阿龙这个人。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细节。等睁开眼睛后,阿龙说,她晚上经常听东莞电台心理类节目《城市之声》,很喜欢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叶纯,觉得叶纯的很多话语会击中她的内心。

这也是我给她的感觉,她说我的文章以及我和她的谈话,经常让她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同类推荐
  • 开心心理学600问

    开心心理学600问

    本书摒弃了以往心理学书籍中那些长篇大论,而是将心理学知识精妙地融汇在一道道题目中,通过答题的形式让你在开心问答中不知不觉地学到心理学知识。读完本书,你就会具备一定程度的心理学知识,就可以了解人们每个行为的背后,究竟表达了什么意义。
  • 情爱心理误区:你怎样跨越

    情爱心理误区:你怎样跨越

    书里有硌,有人物,有情境,从中可品散文之味;有诊断,有分析,有答疑,从中可探心理之妙;有建议,有方法,有对策,从中可寻自救之路。书中的故事,个个点击情爱中人关注的心理热点,处处剖析情爱中人难解的心灵困惑,时时导引情爱中人自救的心路历程。文学与科学融合,以散文笔法解析心理规律,也是本书的最大特色。本书以青年为主要读者对象。
  • 家庭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心理学

    本书内容包括:家庭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家庭教育心理的理论基础、婴幼儿的家庭教育心理问题、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心理问题等。
  • 心理奇境

    心理奇境

    屠格涅夫说:“人的心灵是一座幽暗的森林。”本书的这些小故事,带领您走进神奇的心灵小径,让您轻松认识种种心理现象,从这些哲思般的故事中得到精彩且经典的启示,跟着本书的内容走进您的内心深处,让您更清晰地认识自己。请在一个个故事中涤荡您的心灵,保持心理的健康,发掘内心的潜能,为成功做好充分的准备。
  • 20几岁女人要懂得的心理学

    20几岁女人要懂得的心理学

    本书阐释了心理学的诸多原理,分析了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介绍了20几岁女人心理方面的实用技巧。
热门推荐
  • 妃不是妖孽

    妃不是妖孽

    宫斗?她不会。家斗?她没学过。天可怜见,她真的只是想过着简单低调的生活而已,可是麻烦似乎总是接踵而至。三千恩宠?没兴趣。独宠王妃?不感冒。可是天公不作美,中年皇帝想要收了她,太后就笑了。绝美王爷想娶她为妃,皇上就笑了。
  • 你丫,别跑

    你丫,别跑

    梦回唐朝,他是风流倜傥的玄宗皇帝,而她是比他小34岁的才女,说是才女,可能美女更比较适合那个时代对女人的定位······眼看今朝,他是名艺校的高富帅,而她只是普通人家的一个稍微有点才气的单亲家庭的一个姑娘,在美女扎堆的圈子中,她只是很普通······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呢······
  • 白夜行者何平饭店

    白夜行者何平饭店

    有人坐卧高楼,有人身处泥沟。有人光芒万丈,有人遍布铁锈。他是一名孤儿,一名小偷,这是他的故事。
  • 塞雾河

    塞雾河

    在那河边,三年之隔,还会遇见你吗?前辈,我喜欢你
  • 重生之前尘往事

    重生之前尘往事

    拒绝吹牛扯淡,安心的讲故事!极度平和慢热,求爽朋友慎入!别名《临城往事》,《平凡滴世界》。一梦十年,十年一梦?前尘往事,何去何从?没有金手指高科技,没有仙法异术;也没有浮夸的本领;这只是一个普通人的重生奋斗史,从17岁到30岁,13年的全景征程;有青春,有热血,有迷茫,有挣扎,有爱恨情仇;1%的亲身经历+99%的幻想YY,带你走进一个小城里发生过的前尘往事;带你领略一段重生者异样的光辉岁月。
  • 梧桐树下的那些人和事

    梧桐树下的那些人和事

    那些人那些事,只是当时已惘然。现在回忆起来,只觉人生真是一部电影或者是一部电视连续剧。编剧早已定好,我只是那个记录员~
  • 倾城弃妃:王妃绝爱

    倾城弃妃:王妃绝爱

    “不服气?”他钳住她的下巴,指尖深陷入她的肌肤:“你是本王的女人,逃得过和尚逃不过庙,本王不要的破鞋,别的臭男人也休想得到你的身体一分!”一向逆来顺受的她突然不知从哪里来了勇气,高扬下巴,冷冽决绝:“现在凌少主才是我爱的男人,我曾经爱你,现在,爱已死!”
  • 那片流星雨

    那片流星雨

    开什么玩笑,被妹妹未婚夫陷害致死竟然穿越了?!穿越的人竟然还是个废柴?!而宠她护她的便宜父王竟然让她这个废柴去历练?!穿过来的瑾言倾发誓,这一生不报仇她就不叫瑾言倾,然而,报仇完了,莫名其妙招惹上最强王者是个什么鬼?!南御天“夫人,你不要为夫了吗?”瑾言倾嘴角狠狠一抽“给老娘死一边去”
  •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