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0400000090

第90章 中国画论词句篇(70)

明代李士达论山水画有五美(苍、逸、奇、圆、韵)、五恶(丑)(嫩、板、刻、生、痴),涉及了多种艺术风格与美丑问题。杨慎在画论中第一次谈到了真美:“景之美者,人曰似画;画之佳者,人曰似真。”

清代沈宗骞关于用笔有“二美”说,即对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作了生动具体而又全面的阐释,认为艺术美的创造应力求刚柔相济。戴熙“四美”说,无疑是文人画家所追求的意境美。

近现代,王国维、蔡元培、黄宾虹、徐悲鸿、刘海粟、潘天寿、张大千、李可染等人,对中国画中的自然美、人工美、创造美、内美、外美、动美、静美、真美、完美、优美、线条美、境界美等,皆有独到的见解。(周积寅)

【美趣】北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画意》:“余因暇日,阅晋唐古今诗什,其中佳句有道尽人腹中之事,有装出目前之景,然不因静居燕坐、明窗净几,一柱炉香,万虑消沉,则佳句好意亦看不出,幽情美趣亦想不成,即画之生意,亦岂易及乎?”张道一《中国美趣学·序》释云:“所谓‘美趣’,也就是有趣味的美,或说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趣。西方学者如英国贝尔所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德国卡拉姆津所主张的‘美学是趣味的科学’,都是大致相同的。”(周积寅)

【全美】南朝陈姚最《续画品》“沈标”条:“虽未臻全美,殊有可观。”指绘画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均达到完美结合的境界,即以精妙的形式包孕着深厚多样的情思韵味。(周积寅王凤珠)

【秀美】元代汤垕《画鉴》:“阮郜画人物、仕女极工,且秀美,见者爱玩。”此指画艺雅秀、优美。(周积寅)

【二美】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如剑绣土花,中含坚质;鼎包翠碧,外耀光华。此能尽笔之刚德者也。方拟去而忽来,乍欲行而若止。

既蠕蠕而欲动,此冉冉以将飞。此能尽笔之柔德者也。二美能全,固称成德,天资所享,不无偏枯。”二美,指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是古代的一对美学范畴。艺术美的这种阴阳刚柔之论,本于《易经》关于阴阳之道的哲学思想。到了汉魏及汉魏之后,人们就把阴柔与阳刚这对范畴普遍运用于艺术美领域。扬雄《太玄》云:“阴敛其质,阳散其文,文质斑斑,万物粲然。”清代姚鼐运用阴阳刚柔的矛盾观点,将以往多样复杂的艺术美,明确地概括为“阳与刚之美者”和“阴与柔之美者”(《海愚诗抄序》卷四)两大类,用来评价不同风格的艺术美。

凡是雄浑、劲健、豪放、壮丽等风格都归为阳刚(即壮美)一类,如北方山水画派属此类;凡修洁、淡雅、柔和、飘逸等风格,都归为阴柔(即柔美)一类,如南方山水画派属此类。沈氏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作了较生动具体而又全面的阐释,认为艺术美的创造应力求刚柔相济。(周积寅)

【四美】①清代郑燮《兰竹石图》:“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移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写三物与大君子为四美也。”自然界中的兰、竹、石,其本身没有什么思想、感情、个性,但有它们各自的生理特性,画家运用比兴手法,使得这类作品都带有了强烈的感情、思想、个性,所谓“人化的自然”,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成为传递这种感情、思想、个性的艺术品。“四美”中的兰、竹、石是物,写三物,正在于表现“千秋不变之人”——大君子。②清代戴熙《习苦斋题画》亦云“四美”:“闲则功力厚,静则智慧足,淡则旨趣别,远则气味长,四美具谓之画。”闲:此处不仅是指生活状态,更是心境,文人士夫以书画自娱,这就要求去除世俗功利之心,追求闲野之趣。以闲逸心境研习笔墨艺术,自然功力深厚。静:指静谧虚明的心态。淡:指画面所具有的淡雅、清悠而又深邃的意境。远:指文人画所展现出的“平远极目”、“咫尺万里”的意境与耐人品味的气息。(周积寅)

【山水画有五美】明代姜绍书《无声诗史》卷四载明代李士达画论:“山水画有五美:苍也,逸也,奇也,圆也,韵也。”苍,青色,如苍松翠柏;灰白色,如两鬓发;苍莽,犹莽苍,郊野或天空一碧无际貌。在画论中,宋、元人多讲“老”,很少讲“苍”。

到了明代,沈周明确地提出“苍”,他极力推崇董、巨、黄(公望)、吴(镇),追求一种“苍润”的艺术效果。他在跋吴镇《草亭诗意图》中说:“修此笔墨缘,种种传苍润。”其后讲“苍”的也就越来越多了。

诸如“苍老”、“苍古”、“苍秀”、“苍劲”、“苍茫”等,均成为文人画的重要审美标准之一。逸,出于自然,无拘无束。明代孙仰曾《跋画》:“遂于意象之间,超乎笔墨之外,洒然自得,雅淡天成,此逸品是也。”奇,特殊的;罕见的;出人意外;变幻莫测,如:出奇制胜。《老子》:“以奇用兵。”《孙子兵法·势》所谓:“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中国画论中的奇,体现在题材、形象、神韵、构思、构图、笔墨、意境诸方面,要求作品“奇而不诡于正”(清代邵松年《古缘萃录》),“平中之奇,是真所谓奇也”(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卷二·山水·神韵》),具有“新奇”、“神奇”、“清奇”、“奇绝”、“奇巧”、“奇趣”之美,而不是荒诞怪异,平淡无味。

圆,圆满;完整。画论中论“圆”的,如:“拙规矩于方圆”(北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造形圆备”(北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自有瑰古圆劲之气”(北宋米芾《画史》)、“笔细圆润”(北宋米芾《画史》)、“树要四面俱有干与枝,盖取其圆润”(元代黄公望《写山水诀》)、“若圆熟,则又不能生也”(明代顾凝远《画引·论生拙》)、“画方不可离圆”(清代恽寿平《南田画跋》)、“圆斯气裕,浑则神全”(清代黄钺《二十四画品·圆浑》)等,表现南方山水,多不离乎此论。韵,明代李日华《六研斋笔记》释云:“韵者,生动之趣,可以神游意会,陡然得之,不可以驻思而得也。”(周积寅)

【内美】《黄宾虹画语录》:“内美外美,美既不齐,丑中有美,尤当类别。”内美,与“外美”相对,指内容美或内在本质美。屈原《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近人王国维移用于评论作家作品,他在《人间词话》中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文字之事,于此二者,不能缺一。然词乃抒情之作,故尤重内美。无内美而但有修能,则白石耳。”(周积寅)

【外美】《黄宾虹画语录》:“内美外美,美既不齐,丑中有美,尤当类别。”外美,与“内美”相对,指外在的形式美。近人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汉后说理记事之书,去其肤浅,删其繁复,可存在百不一二。此外汗牛充栋,效颦以为工,学步以为巧,调朱傅粉以为妍,使以白话译之,外美既去,陋质悉呈,好古之士,将骇而走耳。”(周积寅)

【线条美】《黄宾虹论画录》:“积点成线,有线条美。”《海粟画语》:“如果要讲线条的美,即使极工细的线条,如黄筌、崔白、吴元瑜、宋徽宗以及仇十洲、陈老莲的哪一根线条不是达到音乐的意境呢?因此,中国绘画,无分南北宗,无分水墨与设色,无分工笔与写意,更无分山水、花卉与人物、翎毛,都是要注意笔墨线条与神韵的。”《潘天寿谈艺录·谈谈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以墨线为主的表现方法,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基本的风格特点。

笔在画面上所表现的形式,不外点、线、面三者。”

“中国绘画的画面上虽然三者相互配合应用,然用以表现画面上的基础形象,每以墨线为主体。它的原因:一、为点易于零碎;二、为面易于模糊平板;而用线则最能迅速灵活地捉住一切物体的形象,而且用线来划分物体形象的界限,最为明确和概括。又中国绘画的用线,与西洋画中的线不一样,是经过高度提炼加工的,是运用毛笔、水墨及宣纸等工具的灵活多变的特殊性能,加以充分发挥而成。同时,又与中国书法的用线有关,以书法中高度艺术性的线应用于绘画上,使中国绘画中的用线具有千变万化的笔墨趣味,形成高度艺术性的线条美,成为东方绘画独特风格的代表。”(周积寅)

【天然美】林风眠《美术的杭州》(1932):“我们知道,属于美的有天然美、人工美,以及创造美之区别。”他解释说:“天然美是天生地设,不加一些人工而自然美妙动人的。”(王凤珠)

【人工美】林风眠《美术的杭州》(1932):“我们知道,属于美的有天然美、人工美,以及创造美之区别。”他解释说:“人工美是在天然美之外,加以人工之改造或补充而成的。”(王凤珠)

【创造美】林风眠《美术的杭州》(1932):“我们知道,属于美的有天然美、人工美,以及创造美之区别。”他解释说:“创造美是完全由人类的力量,在固有的美的对象之外,创造出一种新生的美来的。”(王凤珠)

【真美合一】近代梁启超《美术与科学》:“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发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高剑父《我的现代画(新国画)观》:“新国画是综合的、集众长的、真美合一的、理趣兼到的。”刘海粟1924年《艺术与人格》:“有生命再有艺术,真艺术就是全人格的表现!就有美的价值。”《张大千画语录》:“画的另一目的,固然要求美,我看到真美的就画下来,不美的就抛弃了它。”“谈到真美,当然不单指物的形态,而且要悟到物的神韵。”(周积寅)

【真善美】徐悲鸿1937年《对中国近代艺术的意见》:“艺术最重要的原质是美,可是不能单独讲求美,而忽视了真和善。”《潘天寿谈艺录》:“美有无边之真诚,美有极端之善意。”“高尚之艺术,能使人心感悟而渐进于至真、至善、至美之境地。”(周积寅)

【山之美意】北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山水训》:“高者、下者、大者、小者,盎睟向背,颠顶朝揖,其体浑然相应,则山之美意足矣。”盎睟,谓盈溢之状。盎,盛貌。睟,润泽貌。《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其声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四库全书》本作“脊脉”。)向背,正面与背面。朝揖,向人拱手行礼。郭熙认为表现对象群体间的关系要安排得生动和谐,浑然相应,方为美。最早给这种和谐美下定义的是春秋时期的伍举,他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这种对美的看法,对后世的文艺领域颇有影响。(周积寅)

【自然之美】《蔡元培美学文选》:“其间恒有古木名花,传播于诗人之笔,是皆利用自然之美以感人者宋元以后之图画,多写山水、花鸟等自然之美。”自然之美系古近代之美学范畴,涵义较今天所说的“自然美”为宽泛:其一,与今天所谓的“自然美”相当,是与社会美、艺术美相对应的一种美的形态。即山川日月、草木鸟兽等非人创造的自然事物之美。蔡氏所云即是。其二,指艺术风格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即李白所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所表现出来的美。清代沈祥龙《论词随笔》云:“词以自然为尚。自然者,不雕琢,不假借,不着色相,不落言筌也。”大体概括了“自然”这种艺术风格的美的内蕴。(周积寅)

【尽善尽美】《论语·八佾》:“子谓《韵》:‘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美”指文艺形式,“善”说的是思想内容。孔子从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上提出的审美要求,以“尽善尽美”,美与善的统一来衡量一件艺术作品。这对后世的艺术理论颇有影响。东晋顾恺之《论画》评《列士》:“虽美而不尽善也。”评《三马》:“于马势尽善也。”刘海粟题北京美专《甲子同仁集》:“美与善,一而已。以德感人者善,以艺感人者美。”又《不做空头艺术家》:“对我们来说,始终需要作不懈的努力,以追求其完善与完美。诚然完美是对的,完善更是有所阶段性的,一个阶段的完美,就意味着向更完善进军。”(周积寅)

【君形者亡矣】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矣。”规,规画,画。君形者,主宰形体的,指精神和生气。“君形者亡矣。”因为只表现了外美(外在之形象美),而缺少内美(内在精神美),故不能使人获得美的愉悦,可见刘安是重内美的。(张芳贺万里)

【妍蚩】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五:“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是指美和丑。(周积寅)

【美恶】元代汤垕《画鉴》:“看画之法,不可一途而取。古人命意立迹,各有其道,岂可拘于所见,绳律古人之意哉?初学不可不讲明要妙,观阅纪录,否则纵鉴赏精熟,见画便知如何,诘其美恶之由,茫然无对。”美恶即美丑,由品人、品物到品文、品书画,涉及的对象和范围甚广。此指绘画作品的美与丑。(周积寅)

同类推荐
  • 中西视界融合中的电影审美时空

    中西视界融合中的电影审美时空

    本书结合西方现代美学和中国古典美学,在辩证吸收苏联蒙太奇理论、巴赞长镜头理论和电影符号学基础上,从电影审美时空角度切入,对电影的生命内核、审美境界的构建、审美体验机制、审美品质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阐释,创造性地建构电影美学新理论。上篇围绕审美时空对中国古典美学、中国禅宗美学、欧洲生命美学、马利坦神学美学、海德格尔美进行细致解读提炼,提出审美四维空间的概念。下篇在批评传统电影美学的基础上,围绕电影审美时空建立电影审美四维时空的概念,对电影审美四维空间的形成、结构、存在机制、品质、各类等进行系统阐述。在中西视界融合中开创电影美学新境。
  •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科学魔术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科学魔术

    本书内容包括:魔术中的物理原理、魔术中的化学表演、数学魔术的魅力体验、当魔术遭遇心理学。
  •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重点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艺术叙事”、“现代性体验”、“艺术生产”和“艺术接受”等几个主要方面来揭示和阐述改革题材电视剧审美现代性的内涵与特质,是中国电视剧艺术研究的新探索和新尝试。改革开放30年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发生巨大变化的30年。作为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一种典型形态,改革题材电视剧以其影像表意系统,生动、形象地表征了世纪转型期人们精神历练的诗意轨迹,成为了“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
  • 茶具收藏艺术

    茶具收藏艺术

    “言茶必曰唐”,大唐中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茶饮之风也随之呈风起云涌之势,在这种社会大氛围的影响之下,古人对专用茶具的呼唤也日渐迫切。中国茶具首次从食、酒器中分离出来而自成一个体系,为品茶文化的进一步推动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中国古代文人画

    中国古代文人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初恋刻骨铭心

    初恋刻骨铭心

    初恋是每个人生的经历,它是纯洁、羞涩、美好的,但初恋往往很多时候失去的比在一起的要多,这个故事是一个真实的没有加任何修饰,是我的一些经历,决定把它写成一本书,故事内容围绕着主题跟初恋有关,是大多年轻人在初恋时容易失去自我、容易犯的一些错误,我用我的亲身经历写成一本书,希望大家抓住自己认为对的感情在不伤害父母与亲人的同时抓住那份纯真,那份美好、那份我们铭记在心的初恋。19岁的小瑀迷茫的走入社会,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一个让他心动的女孩,在经历了父母阻止,她们的执念又走在一起到最后各为人妻、人夫、是现实打败了爱情还是老天注定缘份已尽。
  • 三兄弟的江湖

    三兄弟的江湖

    重生在平行时空的小宋,只想好好看看世界,活得长久一点。却没想到碰上了一个憨憨师兄,一个腹黑师弟。当师傅意外归天后,三人的命运开始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江湖,活在其中,乐在其中。
  • 轻金属狂潮

    轻金属狂潮

    前秦皇室符图真在升学考试中,被自己的亲兄弟陷害,被一脚踹进了帝国有史以来最破烂,最草台班子,最野蛮的军事院校,和一群蛮荒杂虏混在一起,超级暴戾的击坠女王,垃圾王般的室友,神经病般的同班同学,残暴狂悍的带队大哥..........一起和这个外来人意外的碰撞在一起,上着乱七八糟的课,搞着乱七八糟的乐子,谈着乱七八糟的恋爱,从熟悉又到生死信赖。伊星霜:“有后悔吗?城里人,被我们这些野蛮人给活活带坏了。”符图真:“没关系啊,我本来就不想当个好人。”没有异能和魔法的王牌机师成长轻音
  • 绝世明王

    绝世明王

    年轻的强者遭人陷害追杀,危机不可化解之时立下誓言“我若不死,定叫你们不存于世上!”
  • 酒店企业精细化管理实务与工具箱

    酒店企业精细化管理实务与工具箱

    本书以酒店系统为基础,从精细的角度,详细讲述了酒店管理的操作步骤。将各部门组织结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应用表格等实用化,将酒店按照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康乐部、营销部、保安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工程部、采购部、仓储部等十一个部门系统逐一说明,全面而具体地阐述了酒店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要点,全方位展示了酒店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规范与细节。内容翔实,客观具体,易于操作,实用性强,具有非常高的使用价值和参考价值,是酒店业从业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案头参考工具书。
  • 双成记

    双成记

    辛辛双成是武林大豪辛宇星的女儿,辛宇星妻子仰慕武林盟主墨孤魂的威风与气度,杀死辛宇星的其他二十个老婆以后,在墨孤魂的面前杀死自己的丈夫。辛宇星有女儿叫辛双成,辛双成母亲后来因为年长色衰,受到墨孤魂的冷落,可是墨孤魂的儿子也觊觎后母的美色,为了得不到后母,便放火烧死辛双成之母,辛双成之母临死之时将辛双成托付给两个少年。新双成流落西域,在被逼着嫁给一个无赖之时,十五岁时候带着这个无赖的孩子远走他乡,她收养了这个叫岳青君的五岁的孩子,要立誓将他养育成天下少有盖世无双的男孩子,她与这个孩子一同平静的生活在他们用武功战胜的本来觊觎她的美色的仪星双侠的的杭州之畔的仪星山庄。
  • 网王之馨雨

    网王之馨雨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网络作者,是《网球王子》这部动漫中不二周助的忠实粉丝,因好友心情不好提议去蹦极,不想,居然蹦到了二次元网王中的世界,她活泼可爱,最爱调皮捣蛋;他是青学有名的天才,是永远笑眯眯的粉丝们的王子,是宠爱弟弟的兄长,他腹黑内敛,最爱不知不觉的黑别人;当腹黑的他遇上捣蛋的她:她说:“唉,这位帅哥,麻烦让我劫个色!”他说:“嗯?我们见面两次,你劫我两次?”她说:“是吗?我怎么不记得有这么回事?”他脸上的笑容越发的灿烂,她居然不记得他了呢!
  • TimeZ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TimeZ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刘冠希和李炯柱,身份,地位并不合适,可机缘让他们两个相爱,可,安逸的日子又能过多久!小说中有TimeZ成员和EXO的几名成员,欢迎大家发表看法!!!!!
  • 5月20日后说再见

    5月20日后说再见

    我想你,在茉莉的花香我想去见你,用天鹅的眼睛
  • 国共往事风云录4

    国共往事风云录4

    本书通过国共两党的风云往事,展现中国现代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和人物的命运。描述了中国解放、中美建交、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去世等重大事件,展现了国共两党的风雨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