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0400000080

第80章 中国画论词句篇(60)

【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三国魏嵇康《养生论》:“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而存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意指形、神二者相辅相成,这说明嵇康是将“形”与“神”放在同等位置上进行理解和诠释的。(陈见东)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南朝梁范缜《神灭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意指身体和精神是对立的统一体,精神(灵魂)从属于身体,身体存在就有精神(灵魂),人死了,形体不存在了,精神(灵魂)也就随之消灭。形体与精神互为依存、不能分割。(荆琦)

【以形写神】东晋顾恺之《摹拓妙法》:“凡生人之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察也。一象之明昧,不若悟对之通神也。”关于“以形写神”,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作了详细的阐述:“顾长康(恺之)云‘以形写神’,即神从形生,无形,则神无所依托。

然有形无神,系死形相,所谓‘如尸似塑者是也’,未能成画。”“顾氏所谓神者,何哉?即吾人生存于宇宙间所具有之生生活力也。‘以形写神’即所表达出对象内在生生活力之状态而已。故画家在表达对象时,须先将作者之思想感情,移入于对象中,熟悉其生生活力之所在,并由作者内心之感应与迁想之所得,结合形象与技巧之配置,而臻于妙得。是得也,即捉得整个对象之生生活力也。亦即顾氏所谓‘迁想妙得’者是已。”“顾氏所谓‘以形写神’者,即以写形为手段,而达写神之目的也。

因写形即写神。然世人每将形神两者,严划沟渠,遂分绘画为写意、写实两路,谓写意派,重神不重形,写实派,重形不重神,互相对立,争论不休,而未知两面一体之理。”“‘以形写神’,系顾氏总结晋代以前人物画形神之相互关系,与传神之总的。

即是我国人物画欣赏批评之标准。唐宋以后,并转而为整个绘画衡量之大则。”(周积寅)

【荃生之用乖】东晋顾恺之《摹拓妙法》:“凡生人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亡:与“无”同。

荃:荃与筌古汉语相通,指捕鱼的竹笼。《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道家和玄学常用“得鱼忘筌”来喻“得意忘言”或“得意忘象”。乖:违背。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卷二释云:“恺之在说了‘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后,接着就说其结果必然使‘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这显然把‘形’看着是用以‘传神’的,即画‘形’本是为了‘传神’。‘生’与‘神’,在中国哲学、佛学中有时分不开的,所以‘荃生’实际上也即是‘传神’‘荃生’又与下文‘传神’相对,可知‘荃’在这里是作为动词来用的。‘荃生’即是通过上文所说的‘形’的描绘去捕捉所画的对象的生命精神,实际也就是‘以形写神’之意。”(周积寅)

【传神阿堵】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载东晋顾恺之画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阿堵,是东晋时吴地方言,意思为这个,具体语境中可以指任何事物,此处指眼睛。他在《论画》中云:“与点睛之节,上下、大小、厚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矣。”一幅作品的好坏,关键在于对人物眼睛的刻画,因为人的精神气质全都汇集于此。“传神阿堵”的观点对后世人物画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陈见东)

【传神之难在于目】北宋苏轼《苏东坡集·传神记》:“传神之难在于目。”这一观点是深受晋代顾恺之思想影响而来。参见“传神阿堵”条。(陈见东)

【二目乃日月之精,最要传其生动】清代丁皋《写真秘诀》载丁思铭《写照提纲》:“二目乃日月之精,最要传其生动。”把双目比作日月并非肖像画家的发明,在民间流传的看相法中就常把双目比作日月,如宋代苏轼在《传神记》云:“传神与相一道。”流传于民间传为明初袁忠彻所撰《柳庄相法》亦云:“眼为日月精华、禀一身秀气。”可见相术与传神相互借鉴早已有之。丁皋《写真秘诀》云:“眼为一身之日月,五内之精华。非徒袭其迹,务在得其神。神得则呼之欲下,神失则不知何人。

所谓传神在阿堵间也。”无论是相术还是肖像画都要格外关注人的双目,注意对于眼睛神采的表现。(陈见东)

【眼为一身之日月,五内之精华】清代丁皋《写真秘诀》:“眼为一身之日月,五内之精华。非徒袭其迹,务在得其神。神得则呼之欲下,神失则不知何人。所谓传神在阿堵间也。”参见“二目乃日月之精,最要传其生动”。(陈见东)

【点睛得法,则周身灵动,不得其法,则通幅死呆】清代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点睛》:“生人之有神无神在于目,画人之有神无神,亦在于目,所谓传神阿堵中也。故点睛得法,则周身灵动,不得其法,则通幅死呆。法当随其所写何如,因其行卧坐立、俯仰顾盼,或正观、或邪视,精神所注何处,审定然后点之。”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云:“人物、鬼神生动之物,全在点睛,睛活则有生意。宣和画院工或以生漆点晴,然非要诀。要须先圈定目晴,填以藤黄,夹墨于藤黄中,以佳墨浓加一点作瞳子,然须要参差不齐,方成瞳子,又不可块然。此妙法也。”以此妙法点写目睛,则可使画上形象灵活生动,否则便是呆板无生气之作。(陈见东)

【画无常工,以似为工】唐代白居易《画记》:“画无常工,以似为工。学无常师,以真为师。”常:固定不变。工:功夫;技巧:巧妙。似:类似。是说绘画表现物象无固定不变之技巧法则,以类似物象为妙。这里的类似,包括类似物象的形和神,达到白居易所说的“形真而圆,神和而全”。(周积寅)

【学无常师,以真为师】唐代白居易《画记》:“画无常工,以似为工;学无常师,以真为师。”

认为学画没有固定的师法,以取真实为根本之法。

五代后梁荆浩《笔法记》云:“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若不知术,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也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对“真”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且阐释了“真”的丰富含义。(陈见东)

【形真而圆,神和而全】唐代白居易《记画》:“张氏子得天之和,心之术,积为行,发为艺,艺尤者其画欤。画无常工,以似为工。学无常师,以真为师。故其措一意,状一物,往往运思,中与神会,仿佛焉,若驱与役灵与其间者。时予在长安中,居甚闲,闻其熟,乃请观与张。张为予尽出之,厥有山水、松石、霓云、鸟兽,及四夷、六畜、妓乐、华虫咸在焉,凡十余轴。无动植,无大小,皆曲尽其能,莫不向背无遗势,洪纤无遁形。追而视之,有似乎水中,了然分其影者。然后知学在骨髓者,自心术得,工侔造化者,由天和来。张但得于心,传于手,亦不自知其然而然也。至若笔精之英华,指趣之律度,予非画之流也,不可得而知之。今所得者,但觉其形真而圆,神和而全,炳然俨然,如出于图之前而已耳。”形真而圆:形象逼真而丰满。

神和而全:精神融合而完美。(王宗英)

【干惟画肉不画骨】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其意是说,曹霸入室弟子韩干,虽画马能曲尽其态,但他画的是肥马,而使神气丧失。“干惟画肉不画骨”句,曾引起历代评论家之争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杜甫岂知者,徒以干马肥大,遂有画肉之诮。”

并引经据典,证明韩干画马“古今独步”。唐代顾云、北宋张耒、苏轼、黄庭坚、李公麟皆反对杜说。

苏轼赞扬韩干的马是“肉中画骨夸尤难”(《书韩干牧马图》),是“不语诗”(《韩干马》),即画中有诗。

《宣和画谱》说:“所谓干惟画肉不画骨,正以脱落展、郑之外,自成一家之法。”北宋黄伯思《东观余论》说:“韩干画马形胜神。”与杜说相近。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说韩干画马,不惟画肉,而是“得骨肉停匀法”。我们说,唐宋以来的评论家中,绝大多数反对杜说是有根据的,他们观赏过曹、韩不少画马之作并进行比较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从韩干的传世真迹《照夜白》、《牧马图》看,绝非杜甫所云只“画肉不画骨”、“气凋丧”。特别是《照夜白》,形神兼备,生动之极。事实证明,杜说是一种偏见。在韩干之前,展子虔、郑法士以及他的老师曹霸等人所画之马,重“画骨”,瘦如蟠螭龙形,而韩干所画之马,重“画肉”,即“肥壮丰满”。“画肉不画骨”,并非有肉无骨,而是少露筋骨,却肉中有骨,“得骨肉停匀之法”,道出了韩干画马的特点,“自成一家之妙”,与周昉的仕女画一样,正是反映了当时的审美好尚。(周积寅)

【移神定质】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序》“伏闻古人云:‘画者圣也。’盖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至于移神定质,轻墨落素,有象因之以立,无形因之以生。”移神:将表现对象之神情移入艺术形象之中。定质:认定表现对象的内在本质。(王凤珠)

【画龙点睛】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武帝(梁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画之

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这虽是一个神话故事,但足以形容画家作画之神妙。(王凤珠)

【忘形得意】与“遗貌取神”意同。由成语“得意忘筌”演变而来。《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筌:捕鱼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其后沿用到了画论中,即“忘形得意”,北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题盘车图诗歌》:“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其意是说,不要在所画对象的物体上过于求似,而要着重刻画对象的意韵。这是画论中重传神(气韵、写意),不求形似的观点,与画论中重神似(气韵、意)而不否弃形似的观点有别。

明代王履《华山图序》:“画虽状形主乎意,意不足谓之非形可也。虽然意在形,舍形何所求意,故得形者,意溢乎形,失其形者形乎哉!画物欲似物,岂可不识其面?”(周积寅)

【颊上益三毛如有神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

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郎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顾恺之”条引用之,北宋《宣和画谱·人物叙论》、南宋陆游《赠传神水鉴》,直至近现代撰写美术史者,皆转述旧闻,真作天生之颊毛解。阮璞《画学丛证·“颊上三毛”之“毛”其义何据》释云:“人之毛发是否关系人之神明,对此一问题,即在与顾恺之同时之人,已曾有否定性之答案。《世说新语·排调》载:‘王子猷诣谢万,林公(案:谓高僧支道林)先在座。王曰:若林公须发并全,神情当复胜不?谢曰:唇齿相须,不可偏亡。须发何关于神明?’是须发无关于神明,东晋人已有论断矣。近代鲁迅论作小说,举前人论画见解为旁证,亦谓‘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中略)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是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可见解此‘毛’字为人颊上天生之毫毛,谓画此即可立见‘神明殊胜’,殊属于理难通。其实‘毛’者,毫也,笔也。笔而可以谓之‘毫’,固亦可以谓之‘毛’。是‘三毛’者,三笔,三纹之谓也顾之对其(裴楷)所以益三毛于颊上,固已自言‘正此是其识具’矣。盖‘益三毛’者,谓添三笔也,即谓于画像之颊上添三笔之皱纹,借以示现裴楷乃一喜作思虑之人,而人当深思熟虑之际,其面颊上不觉遂作此含皱之表情也。后来,苏轼颇解此理,于所撰《传神记》中记僧惟真为曾鲁公(公亮)画像事,谓其像‘初不甚似。

一日往见公,归而喜甚曰:吾得之矣。乃于眉后加三纹,隐约可见,作俯首仰视,眉扬而额蹙者,遂大似。’此处‘三纹’之语,正可移作‘三毛’之绝好注脚顾恺之谓‘三毛’,实无异吾人今语‘三笔’,其理固甚浅而易晓也。阅近人国画家方增先所撰《怎样画水墨人物》一书,见其说‘颊上三毛’为‘在脸上最后加三笔,其神态就因之显现出来’,其据事而言,便与顾恺之‘毛’字原义不谋而合,甚得我心矣。”(周积寅)

【形似·骨气·立意·用笔】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其意是说,一切形似、骨气的处理,都本于立意,就是要怎么画。立意要怎么画,这是内心的活动,必须借用笔的力量,才能传达出来。用笔不善,就不能达意;立意不佳,就没有灵魂,也就不会有好的形似和骨气了。(周积寅)

同类推荐
  • 最经典的艺术常识

    最经典的艺术常识

    本书是艺术基本常识类读本,内容涉及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篆刻、舞蹈、戏剧等各个艺术门类,从基本常识、历史沿革,到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等,包罗万象,精彩纷呈。便于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获取知识,提高欣赏、分析各种艺术作品的能力。
  • 影评范文点评

    影评范文点评

    《影评范文点评》结合多年考前培训教学经验,全面解析了影视艺术类专业考试的难点——影评写作的应试策略。本书收录40余篇优秀影评范文,并附有对范文的详细点评,以帮助考生提高影评写作的能力。
  • 中国折扇

    中国折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学生美术字字帖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学生美术字字帖

    写字教育不仅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个性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 世界名桥(学无涯丛书)

    世界名桥(学无涯丛书)

    《世界名桥(学无涯丛书)》一书主要介绍的是世界上很有特色和历史的桥梁。
热门推荐
  • 泡沫物语系列之最后三秒

    泡沫物语系列之最后三秒

    他和她隔着天和地的距离,当他不忍病魔纠缠误她一生,当她面对他家人给出的诱惑,当她拒绝所有的时候,当她真真切切与他相拥的时候……她给出他人生最后三秒的时候,然而他却永远失去生命的意义……
  • 术师的灵剑

    术师的灵剑

    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极致,倾城的霓裳

    极致,倾城的霓裳

    她是妖娆宫宫主,是不可一世的第一杀手,落入绝情宫宫主之手,她不甘,在梦中愤愤不平的说,寒泠晗,敢封印本宫,敢让本宫做女佣,做苦力,冲破封印后,本宫要扒了你的皮,抽了你的筋,喝了你的血!打打闹闹间,情根已然种下了。她用她的心脏救活了他,她濒临生死边缘,他却对她不管不顾,甚至嘲笑她。她九死一生,时隔两年,满怀期待的回来见他,看到的却是他和另一个女人的订婚典礼,听着他嘲笑的话语,心一点一点的碎掉。一切已了然,不过都是她自作多情罢了。她临死前对他的最后一句话:“寒泠晗,下辈子我不要再爱上你了。”终于他抱着她的尸首,痛苦悔恨恨涌上心头,他泪流成河,一切都是他自作自受,他不应该去报仇的,但后悔已经迟了……
  • 与你走过的美好时光

    与你走过的美好时光

    你是我唯一想过走一辈子的人,来之前,走之后。
  • 混沌大神戒

    混沌大神戒

    柳州名门突逢变故、惨遭诬陷,罗父之子罗云背负沉沉罪孽,借助混沌神戒,练己身、救父母、除奸佞、诛邪魔,还我清白,还我朗朗乾坤……
  • 从前有个大官人

    从前有个大官人

    俺叫武大郎,身高八尺,仪表堂堂,擅使铜铁棍,双臂力千斤,曾遇仙人授俺斩妖剑,因此上打得了恶霸,斩得了妖邪,人称俺做忠义无双大官人的便是!
  • 浮躁:破解生存状态中的困惑

    浮躁:破解生存状态中的困惑

    浮躁就是心浮气躁,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是成功、幸福和快乐的绊脚石,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敌人。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人,都不可浮躁,如果一个企业浮躁,往往会导致无节制地扩展或盲目发展,最终会没落;如果一个人浮躁,容易变得焦虑不安或急功近利,最终会失去自我。
  • 脸尊

    脸尊

    面子系统绑定成功,当你对任何人说出‘给我个面子’时,对方都要无条件满足你,就连武技法宝也是同样如此。没有不能修炼这种事,就算是经脉紊乱的废材,也能领悟神技。但有一点要注意,想要使用面子系统,必须要‘不给人’面子,才能获得大招进度条,让人给你个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