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0400000070

第70章 中国画论词句篇(50)

【遇圆则圆,遇方成方】清代董棨《养素居画学钩深》:“画固所以象形,然不可求之于形象之中,而当求之于形象之外,如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殆斯意也。夫然则舍形象而求笔法奈何?必先知起讫之法。何谓起?如书家之画,必勒贵涩而迟。何谓讫?如书家之趯,须存其笔锋,得势而出。起讫分明,则遇圆则圆,遇方成方,不求似而似者矣。然察之不精,辨之不明,仍堕恶道。白苎村桑者,论胡、王二家画一篇,痛快淋漓,可为后来者警戒。”绘画艺术中笔法运用,要服从于形象创造的自然规律,合乎方圆规矩,不应拘泥于表面摹写,尤重情思的自然诱发。(陶明君)

【笔笔有天际真人想】清代恽寿平《南田画跋》:笔笔有天际真人想。有一丝尘垢之点,便无下笔处。古人笔法渊源,其最不同处最多相合。

李北海云:“似我者病。”正以不同处同,不似求似,同与似者皆病也。又云:“所谓天际真人,非鹿鹿尘埃泥滓中人所可与言也”。鹿鹿:同“碌碌”,平庸平能。“天际真人”指天边那些得道成仙的人。

用笔必须要有得道之人的超凡脱俗,不能有半点俗气,否则便无从下笔作画。(陈见东)

【用笔毛与光】清代张庚《国朝画征录》卷中:“王麓台云:‘山水用笔须毛。’毛字从来论画者未之及,盖毛则气古而味厚。石谷云:‘凡作一图,用笔有粗有细,有浓有淡,有干有湿,方为好手,若出一律,则光矣。’石谷所谓光,正毛之反也。钱野堂亦云:‘凡画须毛,毛须发于骨髓,非可以貌袭也。’此皆论画精要,世人知者鲜矣。”王原祁所谓“毛”,是指山水皴擦用笔灵活多变,不刻板。他借用王翚的话说,即“用笔有粗有细,有浓有淡,有干有湿”,这样才不“一律”,才不会“光”。论者多忌用笔太“光”,唐岱《绘事发微》:“皴要毛而不滞,光而不滑,得此方入皴染之妙也。”“石面棱层,无光滑之病”,可得苍润嵯峨之致。松年《颐园论画》说初学作画者不知用干笔,容易“光滑甜熟”,干湿并用才“毛毛茸茸”。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说皴笔相撞则“板实光平”。如何用笔“毛”,王原祁《雨窗漫笔》分析:“古人位置紧而笔墨松”,“于下笔时在着意不着意间,则觚棱转折,自不为笔使”。(任大庆)

【练笔之法先练心】清代布颜图《画学心法问答》:“练笔之法先练心,次练手,笔即手也。古人有读石之法。峰峦林麓,必当熟读于胸中。”周锋编着《丹青意趣——绘画艺术文粹》释云:“所谓练心,就是要仔细观察描绘对象的外形,用心体会其‘神’并熟记于心中;所谓练手,就是要在练心的基础上,用心去指挥手中的笔,做到心手相应,将心中所熟悉的形象完美地体现于笔下。作者认为练心是关键。心中熟记了山水之‘神’,‘使手为之,敢不应手?’这说明作者强调的‘练’,不止于笔墨技巧的机械练习,更在于对自然山水的体察以及领悟能力的锻炼。具备了这种能力,加上具备了一定的运笔功力,便能由拙而巧,手下巧力一出,巧心随之而出,这样画家就能使心中领悟的山水神韵自然地表露于笔下了。这种‘先练心,后练笔’的主张确为作者的卓识。”(荆琦)

【一钩一点中自有烟云】清代盛大士《溪山卧游录》:“古人以烟云二字称山水,原以一钩一点中自有烟云,非笔墨之外别有烟云也。若仅将淡墨设色烘染而成,便是画工俗套。”以笔墨作画,一钩一点而成自然山水,不需要设色,纯用水墨,便能表现自然万物之丰富变化。(李芹)

【运笔锋需要取逆势】清代秦祖永《桐阴画诀》:“运笔锋需要取逆势,不可顺拖。今之馆阁书皆顺拖也,既无生气,又见稚弱。须知郢匠运斤有成风之妙者,不外乎能取逆势也。书画用笔正复相似,可以参观。”运笔取逆势,需要特别用力,无笔锋顺势时的浮滑之弊,浮滑则显得缺乏笔力,用笔幼稚柔弱。笔锋逆势,蕴涵力量在其中,如此形成扛鼎之力,才能力透纸背。(李芹)

【荒率苍莽之气,皆从干笔皴擦中来】清代盛大士《溪山卧游录》:“用笔须有干有湿,有浓有淡。近人作画有湿、有浓、有淡而无干,所以神采不能浮动也。古大家荒率苍莽之气,皆从干笔皴擦中来。”其意是说运用干笔皴擦的技法,可以表现出荒率苍莽的山水气象。干笔:即含有少量水分的墨笔。干笔又称“枯笔”、“渴笔”,以干笔画线、皴擦,效果钝重,苍劲古朴,浑厚有力,并往往出现一些斑剥如蚀的“飞白”效果,极富表现力。

皴擦:用侧笔染擦,以表现山石等的脉络、纹理及凹凸向背。盛大士释云:“所谓荒率者,非专以枯淡取胜也。钩勒皴擦,皆随手变化而不见痕迹。

大巧若拙,能到荒率地步,方是画家真本领。”苍莽:广阔迷茫的样子。盛氏认为:“作画苍莽难,荒率更难,惟荒率乃益见苍莽。”(周积寅)

【笔枯则秀,笔湿则俗】清代原济《石涛题画选录》:“笔枯则秀,笔湿则俗,今云间笔墨,多有此病。”石涛认为仅以笔墨的枯湿论画之格调无疑是肤浅的见解。与徐渭关于笔墨轻重的见解异曲同工:“吴中画多惜墨,谢老用墨颇侈,其乡讶之。

观场而矮者相附和,十之八九。不知画病不病,不在墨重与轻,在生动与不生动耳。”(《徐文长集》)

笔墨的干湿浓淡应该灵活加以运用,华翼纶《画说》分析得很细致:“观古人用笔之妙,无有不干湿互用者。虽北苑多湿笔,元章、思翁皆宗之,然细视亦干湿并行。干与枯异,易知也,而湿中之干,非慧心人不能悟。盖湿非积墨积水于纸之谓,墨水一积,中渍如潦,四围配边,非俗即滞,此大弊也。”(张曼华)

【用笔之妙处有二】《黄宾虹画语录》:“第一妙处”“在于笔到纸上,能押得住纸。画山能重,画水能轻,画人能话,方是押住纸”;“第二妙处”在于“笔力透纸背”。“元气淋漓,笔须留得住纸,而墨无旁渖,力透纸背是为上乘。”(周积寅)

【用笔须平、圆、留、重】《黄宾虹画语录·古代人物画钩勒方法》:“用笔须平,如锥画沙;用笔须圆,如折钗股,如金之柔;用笔须留,如屋漏痕;用笔须重,如高山堕石。至于笨、浊、滞、涩之笔便非重。”《书画篆刻实用辞典》释云:“平,指运笔时指与腕平,腕与肘平,肘与臂平,而以全身之力,由臂使指,用力平均,如锥画沙,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轻浮;圆,指下笔无往不复,无垂不缩,如折钗股,不妄生圭角,而圆浑有力;留,指用笔不疾不徐有回顾,笔迹如屋漏痕,有含蓄;重,指笔力重实如高山坠石,又举重若轻,虽细亦重。”(王凤珠)

【高墨犹绿,下墨犹赪】(传)南朝梁萧绎《山水松石格》:“高墨犹绿,下墨犹赪。”赪:赤色。

俞剑华《中国画论选读》释云:“真实山水,山下近处,山石赭色。山上远处,因空气关系,本系赭色,远看变成青色,愈远愈青。画着色山水,山下用赭石,有时用朱磦,山顶用青花,或用石青、石绿。要是画水墨山水,只有墨色,但也要画得山下有红的感觉,山上有绿的感觉。”山石本是红的,是从远处看来,由于空气的关系,就逐渐变青(绿)了。画设色的山水,下边用赭石,上边用花青,是很容易表现的,但是只用水墨,也要含有色彩的感觉,所以说“犹绿”、“犹赪”,这就比较困难了。自然界本来很少是墨色的,水墨画是用墨色代表一切色彩的,应该含有色彩的感觉。但是怎样才能使水墨含有色彩的感觉?萧绎提出这个原则,而没有说明具体的方法。历代画家画论,对此也较少注意研究。(王凤珠)

【水墨最为上】(传)唐代王维《山水诀》:“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明代沈颢《画麈·刷色》:“右丞云:‘水墨为上。’诚然。然操笔时不可作水墨刷色想,直至了局,墨韵既足,则刷色不妨。”清代张式《画谭》释云:“王右丞曰:‘画道之中,水墨为上。’上与尚同,非上下之上。后人误会,竟认为水墨为上品,着色为下品矣。右丞谓画以水墨而成,能肇自然之性,黑为阴,白为阳,阴阳交构,自成造化之功。故着色画亦以水墨画定,然后设色。而皮相者遂以水墨着色分雅俗,殊不知雅俗在笔,笔不雅者虽着墨无多亦污人目,笔雅者金碧丹青、辉映满幅,弥见清妙。或问余曰:‘墨画与着色孰难?’答曰:‘余笔蘸墨,落纸时当为青黄赤白之色;及笔蘸色时,又当为墨挥洒之而已’。”(周积寅)

【白"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阳雷雨垂】唐代杜甫《戏韦偃为双松图歌》:“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迥高枝。白"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阳雷雨垂。”刘凤诰《杜工部诗话》论述:“点明两株,即状其皮裂,玩其枝迥。”“盖皮裂则干已剥蚀,故以龙虎骨朽似之;枝迥则叶自阴森,故以雷雨下垂拟之。曰白",摹画枯淡处;曰黑入,摹画浓润处。”黄宾虹以“白"”、“黑入”句论画,自题山水画云:“白"龙虎骨,黑入雷雨垂。杜陵妙论画,参澈无声诗。”王伯敏《李白杜甫论画诗散记》评论:“这种说水墨画具有黑、白、枯、湿等对比特点的论述,道着了水墨画的紧要处。中国画表现特点之一是用墨,墨在画面上的变化,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黑与白,浓与淡,干与湿,焦与润,这些都是对立的。在表现时,应将这些矛盾对立妥帖地统一在画面上,使其达到黑中见白,白中见黑;浓中有淡,淡中有浓;或干里带湿,湿中留干。如一幅画图,全是淡,便觉无味,全是黑,便觉恶浊。诗中提到“黑入”、“白"”,提到“朽骨”、“太阴”,又提到“龙虎死”、“雷雨垂”,都是画中墨色变化给予观者的形式感。正因为这样,韦偃画松,博得了“满堂动色嗟神妙”。(周积寅)

【元气淋漓障犹湿】唐代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元气:天地造化自然之气。淋漓:充满、酣畅的样子。障:幛子,用整幅的绸布做成,上面作画、题字或缀字,作为庆吊的礼物。如喜幛;寿幛;挽幛。真宰:天神。天为万物的主宰,故称真宰。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杜老云:‘元气淋漓障犹湿’,是即气韵生动。”在唐代,图画山水障是很流行的。刘侯所画的山水障是“元气淋漓障犹湿”,可知是一件水墨画。(传)王维《山水诀》云:“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五代荆浩《笔法记》云:“水晕墨章,兴吾唐代。”足以说明唐代已有水墨画。《黄宾虹画语录》云:“‘元气淋漓障犹湿’,唐士大夫画,重于兴酣墨饱,未可以纤细尽之。”说明刘侯的这幅水墨山水画,还是一件大写意的作品。(参见王伯敏《李白杜甫论画诗散记》)(周积寅)

【运墨而五色具】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飏,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綷。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

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在画论中第一次提出墨分五色之说。清代王原祁《雨窗漫笔》曰:“五墨之法,非有二义,要之气韵生动,端在是也。”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曰:“墨法浓淡,精神变化飞动而已。一图之间,青黄紫翠,霭然气韵。昔人云‘墨有五色’者也。”清代华琳《南宗抉秘》曰:“墨有五色,黑、浓、湿、干、淡,五者缺一不可。五者备则纸上光怪陆离,斑斓夺目,较之着色画尤为奇恣。得此五墨之法,画之能事尽矣。但用笔不妙,五墨具在,俱无气焰。学者参透用笔之法,即用墨之法,用墨之法不外用笔之法,有不浑合无迹者乎?‘重若崩云,轻如蝉翼。’孙过庭真写得笔墨二字出。”

“前人曰‘五墨’,吾尝疑之。夫干墨固据一彩不烦言而解;若黑也,浓也,淡也,必何如而后别乎湿?

湿也又必何如而后别乎黑与浓与淡?今何不据前人之画摘出一笔曰:此湿也,于黑与浓与淡有分者也。吾以为此离娄所不能判,宰我、子贡所不能言。盖湿本非专墨,缘黑与浓与淡皆湿,湿即藉黑与浓与淡而名之耳。即谓画成有湿润之气,所谓苍翠欲滴,墨渖淋漓者,亦只谓之彩而不得谓之墨。学者其无滞于五墨之说焉可耳。”“五墨既欲去其一矣,即此四者仍恐有所混同。何则?淡与黑因(当为固字)大有别,浓则正当斟酌,不然浓之不及者将近于淡,浓之太过者即近于黑。介乎淡与黑之间,异乎淡与黑之色,凡石之阴面,山之阴凹,视之苍苍郁郁有云蒸欲雨气象,其浓之尽善而尽致者乎!”“用浓墨专在一处便孤而刺目,必从左右配搭,或从上下添设,纵有孤墨,顿然改观。且一幅丘壑,亦断无一处阴凹之理。如将浓墨散开,则五色斑斓,高高低低,望之自不能尽。文似看山不喜平,当从此处参之。”所谓“墨有五色”,当指浓墨、次浓墨、淡墨、次淡墨、最淡墨。运用的时候,实在不止五色,中国画的用墨方法是很微妙的。(周积寅)

同类推荐
  • 课外雅致生活-舞动的魅影,指挥

    课外雅致生活-舞动的魅影,指挥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中国音乐故事

    中国音乐故事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中国音乐故事》主要内容包括:伶伦制律、最早的情歌、夔是人还是兽、姜子牙歌动西伯侯、孔子闻《韶》、孔子学琴、宁戚敲牛角歌动齐桓公、伯牙学琴、囚车里的歌声、师旷奏乐、师旷以琴撞晋平公、师文学琴、百里奚听歌认妻等。
  •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以培养色彩思维为目的,从色彩理论基础出发,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操作中提高学生对颜色的感知和兴趣。通过理论的融入,使学生认识到色彩造型规律的来源和过程;通过技法和训练,增强学生的色彩敏感度和用色能力。
  • 西方艺术通史

    西方艺术通史

    作者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从古希腊时期到20世纪的艺术史,着重讲述了对西方艺术乃至世界艺术产生深刻影响的艺术家的生平事迹,以及对其作品的鉴赏。这些艺术家包括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提香、委拉斯凯兹、戈雅、大卫、伦勃朗、马奈、莫奈、罗丹、毕加索,等等。此外,作者还以形象的文字描绘了这些代表作品的内容、特色与神韵等。全书在内容上要比《西方艺术简史》篇幅大很多,也更加丰富,可谓是汇聚了西方艺术知识之精华。
  • 课外雅致生活-宋元绘画艺术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宋元绘画艺术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神道之乐族传

    神道之乐族传

    飞行。有瞬移快吗?攻击。你能加速吗?时间。你能静止吗?神主能将这一切都给你,而你只需付出代价!
  • 兮阳西下

    兮阳西下

    重逢后你是那职场上叱咤风云的沈砚兮,重生后你是死者的的代言人。相识一场一生就注定为你而活,“久别重逢”余生只属于你......
  • 大清长歌

    大清长歌

    一对艳绝天下的姐妹,一段阴差阳错的爱情。与康熙一见钟情的她成了远嫁的公主,与御前侍卫青梅竹马的她却成了后宫宠妃。朱瓦红墙的紫禁城里如何才能在勾心斗角中站稳脚跟,命运颠沛流离的她要如何在这个世间最有权势的男人手下争取自己本该有的命运。当高贵冷情的一品大学士与落难公主相遇,是否会开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当敌国王子为佳人美色倾倒,又会如何不择手段……只为得到她倾城一顾?命中注定的情缘,还能否得到逆转?一切都是未知,一切都等待她去争取……
  • 何以相思邀星辰

    何以相思邀星辰

    九重天上受托,养了一位谷物界的神,日日受月光精华,等了千年未见她发芽成灵…一日被天界瑶光上神所触,被其扔下界去…凡间两年,她成了个顽物,他寻她数年,谁知就在他身边,日日要娶上神为夫保命…她是守护凡间生灵的神,魔族魅王殿下未完成的劫,世人都要渡她…七万年后,上神说,“她连自己都顾不得,如何将凡间苍生的重任落到她担上…”魔族殿下说,“本王只为一个人拼命…可是她在哪儿?”风神云中君说,“小谷儿…你看,你这边落寞,小仙就到了此处。”谁知她心无旁物,“本谷把你们当救命恩人,当敌人,当兄弟,你们个个对我非分之想…”直到她与上神吃了姻缘果,与魔族殿下牵了姻缘线…这是三人的缘分纠葛…月老仙人说她的姻缘乱成了一团麻…她原是昆仑山一个小喽啰,直到遇到一个人,非说她是神…命运改写…
  • 幻想魔王传

    幻想魔王传

    圣光·神炼,奈亚世界铁血帝国太子,在一次刺杀行动中,意外来到地球,成为沈家的养子。拥有强大力量、却在来到地球时被封印的他,遇到了令他想要全心保护的女子,他要如何打破封印,重新取回自已的力量呢?
  • 独剑傲世

    独剑傲世

    这个世界,永远是强者为尊!弱肉强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既如此,我叶尘,便修紫极九转决,手握长剑,步步逆天!誓要碎九天!俯瞰群雄!傲世古今!!!
  • 十月烟雨

    十月烟雨

    酷爱考古探险的张芊,一次在沙漠深处的考古探险活动中遇到风沙暴,被黄沙埋没导致昏迷。醒来后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自己完全不了解的朝代,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后嫁给了当朝六皇子,后又卷入种种算计。历经种种人情冷暖的张芊,最终含恨而终。
  • 角力记

    角力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在我的画里

    你在我的画里

    主要讲述几个喜爱画画的人,上高中后为考上大学走上了艺考道路,不断努力的追梦过程。几人一直到大学到工作所围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每个阶段都有陪你一齐努力的小伙伴,也不乏许多奇葩的人和事……你的爱情,你的事业是不是正如你想的那样子发展着呢?
  • 春水向东

    春水向东

    时光匆匆,我们不断地重复着离别相聚。一些人会来到我们的身边,也有一些人会离开。一些人的离开你可能不会想太多,合影留念加上几句祝福的话,分别就是理所应当的下一步;还有些人的离开会让你感到无奈和哀伤,你一个人的时候,想的都是这些人和这些人在一起的时光,抹不去也忘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