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0400000016

第16章 中国画名词术语篇(14)

【画中十哲】指清代娄东画派的十位画家。

即董邦达、高翔、高凤翰、李世倬、允禧、张鹏翀、李师中、王延格、陈嘉乐、张士英。他们受“四王”的影响较多,大多以临摹复古为主,推崇保守画风,但有些画家也能自出机杼、别故致新,如高凤翰、高翔等。(屈健)

【三任】指清末海上画派画家任熊、任薰、任颐的合称。加上任熊之子任预,合称“四任”。(王凤珠)

【四任】见“三任”条。

【二石】①清代秦祖永《桐阴论画》:“清湘道济(原济),笔意纵姿,脱尽画家窠臼,与石谿师相仲伯。盖石谿沉着痛快,以谨严胜;石涛排奡纵横,以奔放胜;师之用意不同,师之用笔则一也。

后无来者,二石有焉。”所论两人画风之同异,十分中肯。②近现代中国画坛中,北京有个齐白石,南京有个傅抱石。画风各异,人称“二石”。(周积寅)

【二谿】清代画家,僧人。髡残,俗姓刘,字石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居江宁(今南京)牛首山幽楼寺。擅画山水。受元四家、沈周、文徵明、董其昌影响。善用秃笔和渴笔,专长于干笔皴擦,景物茂密。笔墨苍茫荒率,境界奇辟,气韵浑厚,自成风格。程正揆,明末清初画家。晚号清谿道人。孝感(今属湖北)人,寓江宁(今南京)。擅画山水,初经董其昌指授,得其晚年枯笔干墨之法,远溯宋元,多用秃笔,风格枯劲苍简。与髡残友善,并称“二谿”。(周积寅)

【西蜀画院】五代西蜀的统治者为了满足宫廷的享乐与政教宣传,十分重视图画,设官分职,罗致人才,略早于南唐,于翰林院分设图画院以待画史,是否正式成立画院,史无记载。但翰林院人数之多,不减南唐。当时有翰林待诏房从真、杜子瓌、宋艺、杜齯龟、赵忠义、蒲师训、蒲延昌、张玫、阮知海、阮惟德、杜敬安、高从遇、黄筌、黄居宝、李文才等,翰林祗侯徐德昌。在这些人当中,不论山水、释道、仕女、翎毛、花竹、木屋,莫不各有专擅,名重一时。到了北宋,一部分画家便都成了北宋翰林图画院的骨干。(周积寅)

【南唐画院】南唐中主李璟,采取西蜀主孟昶的办法,在翰林院分设图画院,文献上虽然没有关于画院成立的记载,但从南唐赵干任画院学生的官职来看,便可证明已有画院的设立无疑。南唐各主都很喜爱图画,李璟、李煜,自己都是文人,因此对于绘画人的重视,过于前代,远方画家亦相继南来。当时有翰林待诏顾闳中、周文矩、高太冲、朱澄、曹仲元、王齐翰、梅行思等人;翰林司艺解处中;内供奉卫贤;画院学生赵干;后苑副使董源等人。大抵南唐画院画家多作卷轴画,而西蜀画院画家除卷轴画外,多袭前代遗风,以壁画为多。(周积寅)

【翰林图画院】宋代宫廷所设的绘画机构。

一名“翰林图画局”。绘画史籍中一般简称为“画院”,“图画院”。在中国绘画史上,很早就有宫廷画家,如殷周的冬官画工,春秋战国时的画史,汉代的尚方画工、黄门画者等。唐代在翰林院罗致画家,称待诏、祗侯、供奉。先秦至唐代,虽无专门安置画家的机构,但与其后设置画院的目的仍然不外乎两个方面:其一,为统治阶级进行政教宣传;其二,供宫廷贵族生活的点缀。随着美术的发展和宫廷贵族对绘画的大量需求,五代时期的西蜀和南唐正式设立宫廷画院。北宋初,先后将原来西蜀、南唐及中原地区的画家召入汴梁(今河南开封),入翰林图画院(局),按才艺高下,分别授予待诏、祗侯、艺学、画学工、学生、供奉等职衔。至徽宗赵佶朝(1100~1125),一度建立“书画学”,规定肄业和考绩等制度,画院规模以此时为盛。南宋画院规模不减北宋。两宋画院画家,见于史籍的有二百余人,是古代宫廷绘画最为繁荣和活跃的时期。(王凤珠)

【如意馆】《清史稿·唐岱传》:“清制画史供御者,无官佚,设如意馆于启祥宫之南,凡绘工,文史及雕琢玉器、装潢帖轴皆在焉。初类工匠,后渐用士流,由大臣引荐,或献画称旨召入,与词臣供奉制度不同。”如意馆的性质,有点像唐初的翰林院,是内供奉艺能技术杂居之所,只是其范围不比唐初的广泛。在如意馆工作的画家与清代以前画院画家的性质没多少区别。清代胡敬《国朝院画录》所录院画家一百零五人,都不是科举出身,工作地点是在如意馆,其待遇开始与工匠相类,被称为“南匠”,至乾隆九年(1744),弘历指示不叫“南匠”而叫“画画人”,画家的地位由此得到了改善。

由于实行了以善画封官的政策,不少院画家皆因画称旨而得官。如金廷标“命入画院祗侯”,张宗苍“授户部主事”,徐扬“钦赐举人,官内阁中书”,缪炳泰“为内阁中书,入值画院”等。(周积寅)

【南书房】在北京故宫乾清宫的西南,原是康熙帝读书处。康熙十六年(1677)始选翰林等官入内当值,称为“南书房行走”。除应制撰写文字外,还秉承皇帝意旨,起草诏令,一度成为发布政令的所在。自军机处成立后,南书房各官员即不再参与机务,专司文词书画等事。一般称为“南斋”。南书房行走官员不限品级,从尚书到编修、检讨都可充任,惟原则上须用翰林出身的人。当时从科举入选的官僚,因工书画而供奉内廷,即所谓“词臣供奉”。如王原祁是进士出生,“天子嘉其画”,供奉内廷,鉴定古今名书画。其他如蒋廷锡、邹一桂、董邦达、钱维城、张若霭等二十余人,均系科第出身,以绘画供奉内廷。但他们不在如意馆,而在“南书房”,以与如意馆非科第出身的“画画人”区别其身份。据说,有一天,康熙来到南书房,命王原祁画山水,“圣祖凭几而观,不觉移晷”;乾隆也常去如意馆,看画家们作画,称旨者则睿题之,有用笔草率者,亲自教之。当时皆传为美谈。(周积寅)

【中国画院】简称“画院”、“国画院”。中国民族绘画的创作研究机构。1957年5月,周恩来总理出席北京中国画院成立典礼,并祝词。其后,江苏省国画院(1959)、上海中国画院(1960)、广州画院(1964)、中国画研究院(1981)、陕西国画院(1981)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成立的“画院”、“书画院”如雨后春笋。其宗旨是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二为”方向指引下,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批判地继承发扬民族绘画艺术的优良传统,以繁荣中国画创作,并开展中国画史论的研究,以及培养中国画专业人才。(王凤珠)

【画史】①指画家。北宋王安《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诗:“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庄子·田子方》曰“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中“众史”的“史”,即指画史。杨廷瑞撰有宋以来的画家别号一书,名曰《画史别号》。②指中国画学史。如唐代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北宋米芾《画史》,明代朱谋《画史会要》,清代彭蕴璨《历代画史汇传》、汤漱玉《玉台画史》,现代于安澜《画史丛书》。(周积寅)

【画家】北宋《宣和画谱·卷十·山水叙论》:“自唐至本朝,以画山水得名者,类非画家者流,而多出于缙绅士大夫。”北宋郭熙《林泉高致·画意》:“世人止知吾落笔作画,却不知画非易事。

庄子说画史解衣盘礴,此真得画家之法。”画家:指擅长绘画的专家。(任大庆)

【画家三等】清代龚贤《柴丈画说》:“画家三等:画士,画师,画工。画士为上,画师次之,画工为下。或问曰:‘画师尚矣,何重士为?’柴丈曰:‘画者,诗之余;诗者,文之余;文者,道之余。吾辈以学道之事,明乎道,则博雅。亦可浑朴,亦可不失为第一流人。放诗文写画,皆道之绪余。所以见重于人群也。若淳之以笔墨为事,(则)此之贱也。虽然画师亦不可及,作法以垂后世之规而宪(下阙四字)为师,所以抑师而扬士者,奖人学道也。明乎道始知画之来由。不明乎道,所谓习其事而不明其理者是也。若画工既不知画理之所存,又不能立法作则,而资继起,请以岁月而易人廪给,古人所谓异日者也。以乎养口何异运斤雕瓦之人。君子耻之,鄙其名曰:工。工与士若乘騄駬而分驰也’。”騄駬:亦作“騄耳”、“绿耳”,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八骏皆因其毛色以为名号。

“騄耳”,则当为绿色马。一般来说,画士指士大夫画家即文人画家;画师指作家,职业画家或者院体画家;画工指民间画匠。龚氏首推“画士为上”,其画为“逸品”,是因为“其中有诗意,有文理,有道气”。(《四要画跋》),即称为有“士气”,而相比之下,画师和画工在这方面要逊色或缺少得多。(周积寅)

【画士】参见“画家三等”条。

【画师】参见“画家三等”条。

【工】工本来是从事技艺制作器物的人,所以称工人,也称工匠。推而大之,则有工作、工厂以及工业。论技术则有工夫、工力、工巧、工妙。

艺术上的工,就是精熟巧妙,能全面掌握某一种艺术的技术。在画论上工可分为两种:①工巧的工。

后魏孙畅之《述画记》“蔡邕”条:“工书画,善鼓琴。”南朝陈姚最《续画品》“谢赫”条:“所须一览,便工操笔。”唐代白居易《画记》:“画无常工,以似为工。”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故工画者多善书。”元代汤垕《画鉴》:“高克明山水虽工,不免画人之习,无深厚高古之气。”②工匠的工。唐代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更觉良工心独苦。”唐代窦蒙《画拾遗录》“钱国养”条:“衣裳凡鄙,未离贱工。格律自高,足为出众。”北宋苏轼《东坡题跋》卷下:“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便倦。”北宋董逌《广川画跋·书徐熙牡丹图》:“徐熙作画与常工异矣。”北宋黄伯思画跋:“使俗工睨之,未免随便安于众目。”北宋米友仁论画:“画之为说,亦心画也。自古莫非一世之英,乃悉为此,岂市井庸工所能晓?”

(引自《铁网珊瑚》)明代陈师道跋画:“眉山公谓孙知微之画,工匠手耳。”所谓良工、贱工、常工、俗工、庸工、工匠都是画工的别名,皆指民间画工,是长期活动于民间以绘画为终身职业的艺术工人,古代绘画史论家对他们及其创造的作品多带有偏见。(周积寅)

【画工】①东汉王充《论衡·齐世》:“画工好画上代之人。秦、汉之士,功行谲奇,不肯图。”旧题西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独王嫱不肯。”

画工,也称“画匠”,指从事绘画的人;后亦指画艺平庸者,以别于名画家。②与“化工”相对。明代李贽《杂说》论戏剧:“《拜月》、《西厢》化工也;《琵琶》画工也。”此“画工”指人工的雕绘或人工的雕绘美。(周积寅王凤珠)

【画匠】唐代韩偓《玉山樵人集·格卑》诗:“入意云山输画匠,动人风月羡琴僧。”画匠,即画工。(王凤珠)

【黄门画者】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叙自古规鉴》卷一:“昔汉孝武帝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霍)光。”黄门指宫门,古代宫门都饰以黄色。此指宫廷画工。(周积寅)

【尚方画工】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述古之秘画珍图》卷三:“汉明帝雅好画图,别立画官,诏博洽之士,班固、贾逵辈取诸经史事,命尚方画工图画,谓之画赞。至陈思王曹植为赞传。”汉代宫廷设“少府”,下属有黄门署或尚方署,是负责制造帝王所用的器物的官署。其中图画属帝王所用器物之内,故在宫中使用的一般画工,均属黄门署或尚方署所管,称之为黄门画者或尚方画工,管理官称署长,系“宦者”(即“太监”)担任。(周积寅)

【画圣】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顾陆张吴用笔》:“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授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

张既号‘书颠’,吴宜为‘画圣’。”元代汤垕《画鉴》:“吴道子笔法超妙,为百代画圣。”圣:谓所专长之事造诣至于极顶。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列吴道玄为“神品上一人”,北宋苏轼谓“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故千余年来被奉为“画圣”,民间画工尊之为“祖师”。在唐代,称“诗圣”的有诗人杜甫,称“草圣”的有书法家张旭。(周积寅)

【画状元】姜绍书《无声诗史》:“吴伟善绘事孝庙登极,复召见便殿,命画称旨,授锦衣卫百户,赐‘画状元’印,宠赉日厚。”状元:科举考试得中,经殿试第一为状元。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系科举中最高荣誉。画状元,系古代帝王赐予画家的最高荣誉称号。(周积寅)

【大家】明代屠隆《画笺》:“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此南渡以后四大家也。”明代董其昌《画旨》:“元季四大家,浙人居其三:王叔明湖州人、黄子久衢州人、吴仲圭武塘人,惟倪元镇无锡人耳。”

同类推荐
  • 笛语新说

    笛语新说

    欣闻曹晓磊先生编著的《笛语新说》一书即将出版,我感到甚是喜慰。关于器乐演奏教育教学的专门著述在我省范围内为数不多,笛子演奏类的专著更是少之又少。今天,曹晓磊先生以他从事笛子演奏和教学的亲身感悟及切身体会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倾全身之力编著了这部新书,为我省的笛子演奏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 收藏兴趣热线

    收藏兴趣热线

    本书主要有关青少年收藏兴趣爱好的知识内容,包括邮票、玉石、奇石、陶瓷、书法、古玩、印章、烟标、火花等内容。
  • 收藏入门

    收藏入门

    “常常责怪自己当初不应该,常常后悔没有把你留下来。”这原是一曲脍炙人口的爱情歌词,可是用它来形容收藏者错失一件心爱的藏品却是再生动不过。当然错失的情形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是因为吃不准“货色”不敢拿,有的人是因为囊中羞涩“拿不动”,而更多的人则是因为犹豫不决错失良机。于是只有落寞惆怅、一声叹息。
  • 课外雅致生活-故纸的收藏与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故纸的收藏与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主持人节目策划艺术(修订版)

    主持人节目策划艺术(修订版)

    本书更加强化应用主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让广大读者在学会主持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在主持工作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的主持能力和素质。还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
热门推荐
  • 召灵使

    召灵使

    统一各洲,让大家有一个和平的盛世,待到盛世时,我们再相遇可好?
  • 薄先生的盛宠女王

    薄先生的盛宠女王

    所谓的父亲为了他的公司设计她与贺家联姻;信了白莲花帮她的鬼话,却没想到她早已与贺家苟合至她于死地。一朝重生万万没想到更难搞的居然是救她的千岁大人。——某天知恩小姐突然想跟薄先生谈个恋爱疯狂暗示,薄先生脸色沉了下来:“你敢跟谁谈我就弄死谁”知恩小姐:“如果是你呢?”薄先生一脸正气:“如果是我,那就当我刚刚没说”——某天知恩小姐去民政局领证,结果被告知她已经结过婚了,在线懵逼,她什么时候结婚了?然而被查到结婚对象居然是薄先生,而且在久到离谱的情人节领的证。询问下,薄先生回道:“我忘记告诉你了”知恩小姐头上敲出一个问号。薄先生指了指她的食指:“婚戒不是戴上了吗?”知恩小姐看着戒指陷入沉思,他当年忽悠她戴上戒指的时候可不是这样说的。
  • 似星年华

    似星年华

    一次伤害差点毁了一个家还好小沐瑾坚强,一次家庭暴力毁了一个家,还好小凌云坚强,爱你你是自由的。
  • 最强修道系统

    最强修道系统

    僵尸先生、驱魔警察、一眉道人...僵尸道长、倩女幽魂、僵约...仙剑、西游、洪荒....苏烨恒得到一个修道系统,得以穿梭在各个神魔世界,修道成仙,见证那一个个传奇的故事!
  • 帝凰绝

    帝凰绝

    (新人开文,欢迎入坑)帝十方曾说过,“你要闯,我给你做后盾,你累了,我陪你看日出夕阳。"可惜了,凰颜忘了。片段一:初遇。“恩人啊,你是嫌弃我吗?呜呜,好伤心。我心都碎了,碎一地,捞也捞不起来。。。"凰颜可怜巴巴的说,帝十方扶额,这孩子。。。片段二:十年复十年。“颜儿,十年,就十年,你在黄泉路上再等我十年,我定来找你”帝十方垂眸,勾唇一笑,却是凄凉不已。将竹香醉一点一点洒在墓碑上,留一点没洒,自己一口喝下“诺,这是你最喜欢的酒呐。”(男主小渣,女主小奇葩,宠虐皆可。)
  • 飞升破尘缘

    飞升破尘缘

    吾,无情无欲。吾,从未留恋。吾,只修大道。吾,与世无争。未想,神界消散。天道消散前,告诉吾,找其子,重修神界。原以为,这是任务,未想,这是劫。
  • 战争版:前驱

    战争版:前驱

    一九一一年,武昌新军起义的枪声,结束了“大清”皇朝二百六十八年的封建专制。当人们正高举义旗,欢呼共和的时候,那些在清室荫庇下显赫一时的总督抚台们,一个个摇身一变,站到十八颗圆星的白色义旗下来,于是又都成了革命的元勋。只不过把“大清”的字样改做了“民国”,在先皇御赐的长袍马褂上,新添了一枚铜钱大的证章。这一次的革命火焰很快就烟消云散了;钻营投机的政客和拥兵割据的封建军阀们,用满是鲜血的屠刀,把人民推入了一次更深重的灾难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冷火巅修

    冷火巅修

    一个在魔法学院里处处被欺负的少年,一个女同学都嘲笑的少年。他却拥有着独一无二的冷火,嘲笑我的人?全部都得给我臣服、异界团伙组织的崛起,一代枭雄的神话。----问鼎天下叶凝晨、天若拦我必弑神
  • 海雄

    海雄

    大海贼时代第四年,强大的威茨里走出了一个立志成为英雄的少年。然而在这个汹涌诡谲的时代里,英雄,又意味着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