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0400000119

第119章 中国画论词句篇(99)

可见,中国画与中国书法都强调本质精神的呈现与主观性情的流露。由此看来,书画同源不仅体现在用笔上,更体现在中国艺术精神的表达上,这是二者相辅相成、殊途同归的主旨所在。与中国书画的关系相类似,西方古典绘画与雕刻、建筑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西洋画的渊源基础在于希腊艺术中的建筑与雕刻:希腊古建筑的和谐平衡之美,人体雕刻的写幻逼真之美,决定了西方传统绘画的发展路线与审美境界以“形式美”为美的最高准则。建筑所具有的比例、对称的特点,与雕刻模范人体、取向自然的特性,使西方古典绘画以二者为模板,力求将“自然模仿”的内容寄于“形式和谐”的外形之中。于是,画家们利用透视学原理来处理光影表现,学习解剖术以了解人体内部构造,他们所具有的科学精神以及对科学方法的钻研,使西方古典绘画具有了正确的法则,准确的比例以及丰富的创造性特点。正因为西洋画家崇拜自然,精于写实,所以研习透视学与解剖学是他们的必修课程,而这也是雕刻、建筑以及西方绘画的源泉和本质。而中国画家则喜于将生活经验与真情实感表现在绘画中,因此书法与诗歌是他们所必备的学识涵养。故中国画追求画中气韵,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而西洋画则以精湛技巧取胜,善画者或兼于建筑、雕刻。中西绘画有着不同的哲学思想与美学观念,所以表现在绘画上则有着不同的审美取向,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所在。(尚可闫春鹏)

【中西绘画是相通的】张大千《对谢家孝的谈话》:“中西绘画,是相通的。毕加索曾亲口告诉我,他自己就受中国画影响而有所改变。”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人,1904年定居巴黎,法国现代画派主要代表。1908年和布拉克一起创造了“立体主义”画风。一生画法和风格迭变。除擅长油画外,还从事过雕塑、陶瓷设计、书籍装帧和插图。绘画代表作有《亚威农少女》、《三个乐师》、《朝鲜的屠杀》、《格尔尼卡》、《和平鸽》等。1950年前后,他创作的三幅《和平鸽》,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的国际和平艺术奖金。“中西绘画,是相通的”,意思是中西绘画固然有很多差异,但中西绘画都是人类心灵的产物,也必然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二十世纪以来,中西绘画的沟通交流成为世界画坛的重要现象,大量中国画家赴西洋学习绘画,而许多西方现代画家也从中国画中汲取了营养,毕加索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毕加索毫不讳言自己对中国画的欣赏,他用毛笔学画中国画,其中仿齐白石的画就有五大册,每册三四十幅,说:“中国画真神奇。连中国的字,都是艺术。”又曾对张大千说:“我最不懂的,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跑到巴黎来学艺术。”“在这个世界上,谈艺术的,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第三是非洲人的艺术。”(包立民《张大千艺术圈》)(周积寅王宗英)

【素描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好处】《李可染画论》:“素描概括了绘画语言的基本法则。绘画语言是以可视形象反映客观事物。造型能力不好等于没有绘画语言。造型能力,指形象、轮廓、明暗、层次、透视等的描绘能力,即对客观事物的刻划要准确。提高一般的造型能力,是发展中国画艺术的首要前提。”“素描的惟一目的,就是准确的反映客观形象。形象描绘的准确性,以及体面、明暗、光线的科学道理,对中国画的发展只有好处,绝无坏处。我们一些前辈画家,特别是徐悲鸿先生把西洋素描的科学方法引进中国,对中国绘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徐悲鸿先生在近代美术史上建树的一大功绩。”“说西洋素描会影响发展中国画的民族风格,这是一种浅见。学中国画的丢了民族风格,关键在于对民族传统的各个方面没有进行深入的学习,或者没有把学习自己民族的东西放在主要地位。这个问题在青年中已经形成一种值得严重注意的倾向。”“徐悲鸿先生在欧洲学习素描功力最深,造诣也最高,后来他画了大量的中国画,能说他失去中国画的民族风格吗?我看不光没有失去,反而是促进了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发展,使民族风格放射出新的光彩。”(王凤珠)

【谢赫六法与印度“沙达伽”】刘海粟《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有些外国人,如(欧洲)布朗(P.Brown)、安德森(Anderson)(参看Brown"s Indian Painting,及Bushell"s Chinese Art.)之流,以为‘六法’传自印度,他们以为佛画中有叫‘沙达伽’的,亦有六条,其内容如下:‘⑴现象的认识;⑵正确的感觉,尺度与结构;⑶形体上情感的跃动;⑷典雅的浸入,艺术的表出;⑸象形;⑹笔与色之艺术的使用。’虽然和六法有些相近,可是各国的艺术论相同的地方很多,这本来是人类文化在同一水准上常有的现象。但‘六法’和‘沙达伽’排列不同,每一条涵义又不同,绝非传自印度,本身已甚明白。况在谢赫以前,各家画论中已隐约有‘六法’的暗示,至谢赫而完成,实是必然之势。”刘纲纪《“六法”初步研究》作了进一步论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绘画大受印度佛画的影响,也曾有印度画家来中国,这都是事实。但我国绘画从秦汉以来就具备了自己的雏形。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的我国绘画,它的发展是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所决定的。佛画的影响带给了我国绘画技巧某些新的因素,丰富了我国的绘画技巧。例如在色彩的使用上显然给了我国绘画重大影响。但这并不能左右我国绘画独立的发展途径。‘六法’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发展的自然的历史成果。它在顾恺之的思想中已开始孕育着,到谢赫而最后形成。谢赫在南朝提出‘六法’已完全是为了适应当时文艺批评的需要。找不到任何的理由可以说明‘六法’是从外域简单移植过来的。”“布朗恩认为‘六法’是‘沙达伽’的摹仿,那理由不外:⑴‘沙达伽’的提出比‘六法’为早;⑵两者都是‘六条’;⑶两者的内容、精神上是相似的。这里⑴、⑵两条理由是显然站不住的。因为即使是这样,也并不能说明‘六法’就一定是‘沙达伽’的摹仿。剩下来的是最后一条理由,我们能否在‘沙达伽’中找出‘六法’的来源呢?”“表面上看去,‘沙达伽’和‘六法’都说到了形的描写,笔和色彩的使用等等。

但这是任何绘画理论都要提到的问题,因为这是任何绘画都必须具备的表现要素。这些要素,我国绘画在很早以前,在佛画还未传入中国就已认识到了。《周礼·考工记》就已说到‘设色之工’的问题。庄子所说的宋元君画图的故事就已说到画史在画前‘舐笔和墨’。韩非子中‘为周君画筴’和‘为齐王画’的故事就已谈到形的描写的问题。后汉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中更明确的谈到了绘画的功能,谈到绘画艺术能够图画天地万物,‘写载其状,讬之丹青’,‘随色象类,曲得其情。’在‘六法’中,形的描写是和‘骨法’、‘用笔’直接联系着的。在‘沙达伽’中看不到这种关系,而且根本没有‘骨法’这样的概念。形、色、构图(‘经营位置’)这些绘画艺术表现的基本因素,在‘六法’中明确地区分而分属不同的条文,在‘沙达伽’中则还是含混的,而且没有提到构图的问题。此外‘沙达伽’中也没有提到‘传移模写’的问题。‘气韵’、‘骨法’是‘六法’中的最重要的概念。‘骨法’这概念在‘沙达伽’中根本没有。‘沙达伽’中的⑶、⑷两条表面看去似与‘气韵生动’相似,但实际上是不同的。‘气韵’这一概念的提出完全是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政治生活中人物品藻的风习直接联系着的,它要求画家要生动地刻画人物的性格、精神。‘沙达伽’中的第三条则并无这种明确的含义。至于‘典雅’,是佛画对绘画风格的一种要求,在‘六法’中根本没有。当然我国绘画也要求‘气韵’要‘雅’,但这种‘雅’的含义完全是为我国历史条件所规定的,和印度所说的‘典雅’是不同的。”(周积寅)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毛泽东提出来的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之一。刘海粟1980年《诗书画漫谈》:“我们现在画中国画,也要有新的发展,‘洋为中用’。”又云:“‘贯通中外’、‘融合中西’,决不是生吞活剥,不是一半西洋画一半中国画,不是硬拿来拼凑,而是让二者的精神不同程度结合起来。”中国画创作上的“洋为中用”,就是要有分析、有选择地汲取外国绘画的长处,加以消化,自然而然地融入中国画中去,达到不露痕迹、天衣无缝的境界,以促进中国画的发展。刘海粟的泼彩黄山“不知不觉地在中国画中运用了‘后期印象派’色块线条的表现方法”,但它却是刘海粟自己的、具有独特性的、富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作品。(周积寅)

【西洋画已经中国化】丰子恺1940年《陈之佛、陈影梅栀西洋绘画史话枛序言》:“中国画(按指文人画)描物向来不重形似,西洋画描物向来重形似,但近来的西洋画描物也不重形似了;中国画描色向来像图案,西洋画描色向来照自然,但近来的西洋画描色也像图案了;中国画描形向来重线条,西洋画描形向来不重显出线条,但近来的西洋画描形也重用线条了;中国画写景向来不讲远近法,西洋画写景向来注重远近法,但近来的西洋画也不讲远近法了;中国画描人物向来不讲解剖学,西洋画描人物向来注重解剖学,但近来西洋画也不讲解剖学了;中国画笔致向来很简单,西洋画笔致向来很复杂,但近来的西洋画笔致也很单纯了自文艺复兴至今日的西洋绘画的变迁,可以说一步一步向中国画接近。西洋画已经中国化了!中国艺术万岁!”陈池瑜《中国现代美术学史》云:“丰子恺和康有为、陈独秀相反,并不认为中国画缺少透视、解剖等科学法就万事不如洋人,他对中国画非写实之传统不但不像康、陈那样认为是缺点,反倒证明西洋画正由科学之写实法向中国艺术精神归来。他写这篇序的目的是要鼓励中国人增强自信心,不要妄自菲薄。虽然他在比较中西绘画特点时有些绝对化的倾向,但其基本思想是可取的,亦揭示了中西绘画中的某些规律。”(周积寅)

【中西线画之差别】宗白华1935年《论素描——孙多慈素描集序》:“西洋画素描与中国画的白描与水墨法,摆脱了彩色的纷华灿烂,轻装简从,直接把握物的轮廓、物的动态、物的灵魂

然而中西线画之观照物象与表现物象的方式、技法,有着历史上传统的差别:西画线条是抚摸着肉体,显露着凹凸,体贴着轮廓以把握着坚固的实体感觉;中国画则以飘洒流畅的线纹,笔酣墨饱,自由组织(仿佛音乐的制曲),暗示物象的骨格、气势与动向。”他在1936年《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一文中又云:“后期印象派重视线条的构图,颇有中国画的意味,然他们线条画的运笔法终不及中国的流动变化、意义丰富,而他们所表达各有传统的宇宙观点,造成中西两大独立的绘画系统。”参见“线条美”条。(周积寅)

【写实主义】陈独秀1917年《新青年·美术革命——答吕澂》第六卷第一号:“若想把中国画改良,首先要革王画的命。因为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洋画写实的精神。”“画家也必须用写实主义,才能够发挥自己的天才,画自己的画,不落古人的窠臼。中国画在南北宋及元初时代,那描摹刻画人物、禽兽、楼台、花木的工夫,还有点和写实主义相近。”写实主义又称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它侧重按生活的本来的样子反映生活的细节真实和具有典型的本质真实,现实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现实主义,是指自古以来就有反映现实的艺术品共同具备的一种原则和因素;狭义的现实主义是指欧洲于十八世纪末提出,十九世纪初取代浪漫主义而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自觉的创作方法和文艺流派。绘画中的现实主义流派,是十九世纪初叶以后,由法国的米勒、库尔贝、杜米埃等人发起形成的。他们排斥神话、宗教和寓言的题材,将当代的社会生活和自然景物作为主要的表现对象,带有鲜明的批判性质,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初,在俄国形成更强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潮流,代表人物有别罗夫、克拉姆斯柯依、列宾和苏里柯夫等人。二十世纪初,“现实主义”一词传入中国,旧译为“写实主义”。陈独秀、徐悲鸿等人最早在美术评论中使用了这一词。

1951年,当中央美术学院争论写实主义和现实主义问题时,徐悲鸿则说:“写实主义和现实主义在外语中多数通用Realism这个词,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在后来的中国文艺评论中,采用“现实主义”一词,认为“写实主义”不精确,如今已废弃之。而美术评论常采用之。(周积寅)

同类推荐
  • 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

    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

    妖怪文化并不是恐怖的文化,也不是猎奇的文化。之所以说妖怪文化到现在仍然有价值,决不是因为被它的光怪陆离照花了眼,而是透过荒诞的表面,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它包含在其中的严肃内核,撇去虚幻的浮沫,我们能够明白地看到它其中蕴涵的真切道理。日本的女妖敢爱敢恨,正是这强烈的情感使得女妖们血肉丰满,性情激烈,呼之欲出。因为“恨”,她们能不惜一切代价去报仇,去反抗。这些痴人,因为无法化解心中的纠结,又无法将生命瓦全于人世,终于在另一个世界中找到了一席之地,或痛快淋漓、或无可奈何地游荡于苍茫天地之间。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
  • 规范的限度:哈贝马斯“美学”的缺场与重构

    规范的限度:哈贝马斯“美学”的缺场与重构

    《规范的限度》旨在探讨哈贝马斯思想体系中“美学”缺场的原因。哈贝马斯倡导“范式转型”,认为社会规范的基础不再依赖于主体对内在意识活动的设定,而取决于社会层面上以交往为取向的符号互动,从而决定了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从意识哲学转向语言分析哲学。哈贝马斯旨在从符号互动的主体间性视野重新阐明认知及道德领域的知识根据,审美领域由此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但作为现代性分化不可或缺的维度之一,其规范问题仍亟待解决。“美学”问题涉及“范式转型”的合理性,尤其涉及批判理论当代发展与观念论传统的亲缘性与当代论争。除此之外,本书还综合上述思想史视野,试图将哈贝马斯关于“美学”的思想重构为一门旨在处理艺术现象诸维度之规范的“艺术理论”,部分地回应了批判理论当代发展中美学/艺术理论的日渐式微。
  • 书房文玩把玩艺术

    书房文玩把玩艺术

    书房文玩,是书房用具的一个统称,也就是行内常说的“文房”。提起文房,大多数人第一个想起的通常都是所谓“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实,书房文玩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个范畴,其种类之繁多、材质之多样、造型之别致、情趣之迥异,如果真要一一加以列举,可谓是蔚为壮观。在本书中,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到书房文玩收藏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够体味到这些具体器物背后所蕴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 玩意儿之画外烟云:收藏背后那些事儿

    玩意儿之画外烟云:收藏背后那些事儿

    本书通过以物讲史的模式,围绕一些传世绘画作品而展开,用大众化的视角追忆它们流传的历史,体味它们蕴含的文化,评述与它们相关的传说与典故,同读者聊一聊文玩字画的收藏及背后的那些事儿。
  • 黄花梨把玩艺术

    黄花梨把玩艺术

    《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是一部关于黄花梨的专著。在《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中,读者将会跟着我们对黄花梨进行一番回溯式的探究,深入了解它的历史渊源、惑人魅力和高昂价值的内在原因。不仅如此,阅读《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读者还将对当前黄花梨市场的趋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把握,从而为您的把玩、保养、收藏乃至投资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热门推荐
  • TFboys夜空下的星愿

    TFboys夜空下的星愿

    “你们愿意嫁给眼前的三位男士吗?”第一次相遇,真的觉得你们好麻烦“你们不就喜欢我们麻烦吗?”第一次和女生同床好紧张“你们不就想和我们睡吗?”我的一辈子都交给你,你能为我守护吗?(大甜小虐果断入坑)已完结
  • 道卷之武初

    道卷之武初

    身怀紫色古卷,一朝一夕,终将古卷激发,其内竟是记录了三千大道。在这武道之初,天地未分之时,一个名为武初的少年,踏入了武道一途。武道境界:赤泥境、黄土境、白砂境、琉石境、黑铁境、青铜境……后续自行脑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平安夜的孤儿

    平安夜的孤儿

    故事开始于在03年的平安夜。一个流浪摄影师,在纽约的一家酒吧门口,偶然的看到了一个“被放逐”的小女孩。一次的相遇,改变的或许是一身的命运。相处9年,一起攀爬9年,两人最终以父女相称,以家人相伴。9年之后,那个曾经的流浪摄影师,已经变成了如今名扬天下的国际知名摄影家,而女孩,也成了他的御用造型师。9年以后,当已经是知名化妆师的女孩子回到自己出生的那片土地。回家的感觉,是好是坏?9年前的那个平安夜,女孩又为什么会出现在一个绝对不属于她的城市呢?
  • 爱到最后说再见

    爱到最后说再见

    如说顾十七是纯白的天使,那江熙明就是把天使拉入地狱的恶魔。且看他与她,一生的眷恋情缠。
  • 友达以上爱情已满

    友达以上爱情已满

    一日三餐,四季有你。楚灵儿和陈一诺的爱情故事。
  • 毕业那天嫁给你

    毕业那天嫁给你

    从一开始我就不曾想过用“喜欢”这二个字,因为喜欢可以用于每一个自己身边你被感动,和一起陪你哭,陪你笑,陪你面对生活的人,而且可以不分男女,而且“喜欢”这两个字可以随便说出口,只要说出这二个字的时候不含一点做作或者心虚的口吻,就可以大胆地脱口而出,毕竟我也相信他或者她都是做过或者陪你做过让你喜欢,让你值得说“喜欢”的事情,而“爱”这一个简简单单的字,则就不同。古今,这个字饱含着多少悲与欢,别与离,生与死,因为当你对人说出这个字的时候,你面前的这个人一定是你千千万万中选择的,值得你有勇气说爱的人,这个人不只是让你感动,而更多的是能让你想到以后的人生路上是有这样一个人陪你左右的人。
  • 异界天书

    异界天书

    看别人写小说已经不过瘾了,自己开始写着玩,喜欢的朋友多提意见,因本人工作关系更新不定,呵呵,呵呵,呵呵......别锤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死灵档案

    死灵档案

    一个普通的警察,因为一场诡异的案件,认识了一个猎鬼道士。从此,进入到一个个的凶地之中,踏进了一场又一场的悬疑事件里……度灵引鬼,凶地开馆,够胆就看――死灵档案探险,从这里开始。我已整装待发。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