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04400000024

第24章 李清照——敏锐细腻的千古才女(4)

然而更为可贵的是,李清照绝不像许多女子那样一生只懂为爱痴狂,她对于政治的关心和对时事的敏锐观察,都显出她不寻常的胸襟。在北宋王朝的最后光阴中,李清照看出了宋朝酷似安史之乱前夕的唐王朝的衰败气象。于是在她的诗里,她用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的巨大灾祸,警告当朝皇帝要注意汲取历史教训:“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这份气魄和见识,已非凡人。千万不要认为李清照只会写那婉约的词作,她也会写豪迈雄浑的诗歌。她的词言情,带有女子情怀的言情词特别动人,缜密中不失灵动;她的诗激烈豪情,带着一股英气逼人的气概,审时度势地看清世界。她的政治嗅觉和高尚理想,都使得她的诗作格调非凡,她那高贵的人格在其中铮铮耀眼,让人肃然起敬。

李清照对于词作的创新精神,使其融入了自己的全部身心。真情才是构成词作最重要的因素,满怀真情,字字呜咽的感人至深的作品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作品。一首诗词的好坏不在多少华丽辞藻的精工堆砌,而在于流淌在作品其中的真意真情,这才是一首诗词的灵魂。诗词最初都是用不同的话来描述一种与众不同的情感,所以一直以来诗词的骨骼都是感情。李清照的词作之所以动人,正是因为她的作品中感情的运用最为灵动和深切,从而才造就别具一格的充满家常话却又充满真挚情意的“易安体”。

把李清照的个人风格表现的最为突出的。就是她经过坎坷中年孀居时所作的《武陵春》和《声声慢》了。《声声慢》上文提过,在此再看一下《武陵春》。这首词把那种苦闷和忧愁展现得淋漓尽致,口气如同家常话一样,却仍能感觉隽永优美;虽然属于传统的作词方法,但是旋律和情绪却是如此悲苦,反差下更显出了李清照对于文字的出色掌控能力。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此词的创作背景是李清照于金华避难时期。此时的她,已是饱受漂泊之苦的中年女子,太多的创痛让她难以承受,难以忘怀。这首词中的“愁”已经不是伤春悲秋的“愁”,而是经历了太多波折和磨难之后的愁,国破、家亡、流落、灾祸都在这几年纠缠着她,她看着眼前这些面目全非的景色,面对满目疮痍的记忆,又怎能不感慨万千?

这首《武陵春》为我们描绘了一幕残春的景色。“风住尘香花已尽”就是写照,关于暮春的写法在这一句中已是达到了一个至境,这是一个最为恰当合适的点。风吹雨打后,满地残红,“花已尽”即繁华已尽,剩下的就是天晴后的一片废墟。这种颓败的气象写出了暮春的感觉,那种不舍,那种无奈,都流淌在字里行间。从这些字眼中也可以看得出作者的心情,她是压抑的郁闷的。悲戚的她“日晚倦梳头”,甚至已经不愿再梳理打扮了,这并非是人尽中年看着红颜远去的失落,而是感到万事皆休,无穷落寞的悲伤,太多的苦楚难以抹去,只能带着这如同烙印般的伤痛渐行渐远,但可恨的是这份伤痛却仍然如影随形。而“物是人非事事休”,又是一个流传千年的名句,而这种感觉也是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的。物是人非的感觉远比遥隔天涯更加让人难过,看似是对现实的否定,其实却是对自己的否定。说出“物是人非”这几个字的时候,最为悲哀的其实是否定了曾经那痴狂的自己,是回忆太美还是现实太累,还是因为行走太久以至于忘了那曾经的模样?或许,兼而有之,总之那个曾经已经消逝在了茫茫的时光中、孤独前行的自己,再也找不到那些自以为最为珍贵的东西。从“事事休”和“欲语泪先流”二语中可看出,她已经难以控制这肆虐的悲伤情绪了,想起了什么,还想说什么,开口的刹那发现眼泪已经先流了下来,稀稀落落地触目惊心。

在经过了上半篇的铺陈之后,下阕的感情挖掘便更加深刻起来。无休无尽的悲苦带给李清照的不只是身体上的疲累,也有内心的极度煎熬。“闻说”之后,作者也想排解一下这样的情绪,但是从“只恐”二字中又可以看出她是不相信的,她已经对一切美好的事物产生了怀疑,恐怕此时的她,心中已经不再相信自己能拥有什么美好的东西了,甚至连游乐的乐趣她都不敢奢望了,刻骨铭心的创痛已经让她变得畏首畏尾、犹犹豫豫了。“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一句其实是一个貌似欢欣的场景,在“欲语泪先流”那么悲苦的时分,忽然听人说双溪春色,便生起了游乐的冲动。要知道,李清照是极爱游乐泛舟的,上文中的《如梦令》便是描写这一题材的作品。她也想在双溪上“泛轻舟”游玩一番,可是下句忽然笔锋一转,就像从憧憬一下拉回到现实的一句,“只恐双溪舴艋舟”是什么意思呢?很明显可以看出作者犹豫了,她怕,那她又怕什么呢?在这之前的全部渲染已经为这最后一句的出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像一首高亢的歌曲,最后的副歌部分才是画龙点睛的妙笔。这首《武陵春》也是这样,原来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里已经把全部的情绪悉数点燃,虽然浓烈却还显得那么悄然委婉,这星星之火点亮的不止是她自己的犹豫和忧愁,同时也勾起了读者们的伤心往事。这“许多愁”是抽象的,在作者的笔下却成了形象的,仿佛是有重量的,是每一个读者都可以触碰的,可以看见的“愁”,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沧桑悲慨,痛彻心扉。

李清照作品的精妙特点在这首《武陵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语言的精炼精致,其意境的神妙奇妙,都显示了她超群的艺术造诣。李清照不仅自己作词别具一格,卓而不群,对他人作品的评析也很精辟,对词作的写作手法也有着极为深刻和独到的见解。她有一篇十分着名的《词论》,不仅对一些成名词人做了点评,也提出了自己创新的作词手法,这对她之后的宋词创作和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词论》中,她对于柳永是这样评价的:“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她对于作词的第一点要求:拒绝尘下和低俗,至于柳永究竟是大俗还是大雅,这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必深究。她对晏殊、欧阳修、苏轼等文坛大腕的词作是这样评价的:“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们几个人的学识如同天人般让人仰望,可是作词却是不合音律,更像是小诗而不是词,随后她又详细介绍了作词需要注意的音律要点:“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音律之美是她所提倡的第二个要求,这样的词才可称之为词,否则即使有再大的才华也不能得到写词的真髓。而对于晏几道、贺铸、秦观等着名词人的特点,她是这样总结的:“晏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从这些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作词的第三个要求便是言之有物,雅致用典且情景交融。晏几道不善叙事,贺铸不善用典,秦观刻画感情过甚,李清照这些发现显示了她那犀利的眼光和对作词极为通透的见解。

作词,李清照认为当分为“知之者”和“不知之者”。“知之者”得词之本色和清雅,而“不知之者”只能流于表面,即使再多才华也是无处着力。对于宋词来说,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开拓,已经成了一股不能忽视的常规的文学形式。词寄托了太多人的心血和生命,每个人的故事都在其中一一铺开。李清照作为影响词坛风向的标志性人物,她的作词风格就极力避免她所不喜的因素,试图把文才放在每一处当用力的地方。

像她的另一首《如梦令》,就很好地注意了她所提到该注意的要点,这首词属于她的前期作品之一,与另一首《如梦令》的完成时间差不多,此时的她还是处于那个灿烂年华中,玩乐的兴致还很浓,对于大自然和生命还是充满热爱的。而对于她后来所遭遇的坎坷来说,《如梦令》这个词牌名还真是与她的人生有着惊人的巧合,那些年对她来说不就是“如梦”吗?或许这并非阴差阳错,算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弄人吧。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作品清丽文雅,富有律动音韵,正是应了她所提倡的几大作词要点。而且这里有场景描述,有人物刻画,并且还有人物对白的记录,可以说是充分调动了所有能够入词的元素,而空些元素也使得这篇小令妙趣横生又意韵隽永。

整首词几乎都是以白描的手法写就,因此并不难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春色的无限怀念。本正是山花灿烂的季节,却遭风吹雨打而四散溃败,而自己却在昨日的酒醉中不知所谓,正是急切,生怕这风雨会把挚爱的海棠花打散。于是便引出了下文,她急迫地问丫鬟,那海棠花怎样了?丫鬟掀开卷帘后告诉她:“海棠依旧。”于是李清照以嗔怪的语气回应了她,“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中最充满意趣的句子就是结尾的这一句“应是绿肥红瘦”,有人称之为“神来之笔”,曾经我认为这评价有些谄媚抬高,可看过许多宋词后,才发现此句是真好,好在以对仗白描景色,举重若轻,又把拟人的手法灵活地运用。陈郁在其《藏一话腴》中这样评价:“李易安工造语,《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天下称之”。

在浩如烟海的赞美中,李清照被拼接成了一个貌似光辉出尘的形象,可是这“天下第一才女”,却是一个命运波折的苦命女子。或许上天真的是公平的,给予了她绝世才华的同时,还给了她一个坎坷多难的人生,究竟是多舛的命运促成了她治学的专攻,还是因为痴于治学而不明世故呢?这是一个矛盾的命题,但却是需要每个人想到李清照时需要了解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的答案只在你我心里。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提到宋词,总会想起曾有过这样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她敏锐又细腻地为宋词的写作概念注入了新鲜血液。她的人生已是传奇,她的名字已经成了那个时代的符号。李清照,绝世女子,芳华夺目,诗可裂帛,词若天籁,千载之后,仙音袅袅,却已成绝响。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千家诗)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千家诗)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

    《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 亨利·詹姆斯小说理论与实践研究

    亨利·詹姆斯小说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书旨在介绍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理论以及他的作品是怎样体现他的理论的,主要分为:詹姆斯研究概述、理论家詹姆斯、实践家詹姆斯三章内容。
  • 地球遗书

    地球遗书

    为了警示世人、正视危机、检点行为、防患于未然、不自毁家园、不自食苦果,《地球遗书》的作者奔走于沙漠戈壁、秃岭荒原,走访专家学者,采写了一篇篇有关耕地、淡水、森林、草原、气候、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的纪实报告,以生动的笔触和焦虑的心情,向人们揭示了我国资源、生态和环境方面存在的触目惊心的问题,冷静深沉地分析种种原由,慷慨激昂地呼唤人们居安思危,万众一心,迅速行动护卫地球家园。
  • 元曲三百首(中)

    元曲三百首(中)

    这套鉴赏辞典的最大特色在于,编写者几乎囊括了中国当代绝大多数古典文学专家。初一看,其中有些知名专家的学术重量似乎与“鉴赏”一词的轻松格调不太相称,但事实证明,只有彻悟才能轻松,只有轻松才能真正进入文学和艺术。辞典中所选古代作者和作品,都十分精当。每篇鉴赏文字,融合古代意韵和现代视角,不空不繁,不涩不滥,对当代读者有不小的帮助。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记灵

    记灵

    记灵他们是一群另类得人,一笔以记天下,双眼可通阴阳。中隐于世,大隐于朝。有人称他们做通灵者。其实不然,还有一个更加鲜为人知的名字,是记灵者,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小子无意间闯入了记灵者的世界,从此发生的跌宕起伏,并最终解开了那个存在千年的秘密。
  • 联盟之传奇冠军

    联盟之传奇冠军

    就是不想写简介,以下这句话只为凑够20个字
  • 三爷嫁到:绝世小王妃

    三爷嫁到:绝世小王妃

    二十一世纪的墨菂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成绩没有多优秀,吊在中间也就拿个最次奖学金,有几分姿色,从大一到大三不乏追求者,但心比天高以至于到大三依旧是单身。她的生活轨迹似乎就要这么普普通通延伸下去,就好比一粒尘埃那么不起眼或是一个零件那样随时可以被取代。一次意外终结了她年轻的生命,在死去的那一刻,她来不及悲伤,只记得心中有那么点遗憾。转世的她到了一个架空时代,带着前世记忆的她,从此人生就好像拐了一个弯,而接下来的方向变得扑朔迷离、不可预测......
  • 神兽宝宝娘亲又失忆了

    神兽宝宝娘亲又失忆了

    怎样的人生才算的上是圆满呢,有个妹妹,养一群宠物,再有一个爱人,可惜这爱人,确实是太难了。乐瑶看着空荡荡的房间陷入了沉思,难道她这一生只能成为宇宙一级保护动物--单身狗吗!或者……转头看向那个脏兮兮的分不清是什么东西的一团,乐瑶又一次陷入了沉思,这是什么东西啊!唉怎么又想不起来了。“娘亲~可乐跟小白打起来了…”耳边传来彤彤的话,乐瑶再次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自己有这么多神兽宝宝呢?唉……
  • 科普乐园·走进七星瓢虫的家

    科普乐园·走进七星瓢虫的家

    蝴蝶飞起来为何没有声音?飞蛾为什么要围着灯光转?昆虫界的跑步冠军是谁?螳螂为何洞房杀夫?……本书从昆虫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通过新颖的故事,形象生动的语言,为孩子们打开通往神秘昆虫世界的大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世界经典谋略故事

    世界经典谋略故事

    本书为教学课外辅助读物。补充学生课外知识,选取一些中外经典名著供青少年课外阅读。本册选取世界经典智慧故事作为经典主题。
  • 踏天称王

    踏天称王

    三千大世界,亿万小世界,每一片大陆都有属于自己的领袖,而每一个领袖都竞选这世界之主的称号,在玄荒世界,有这么一个人在慢慢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