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04400000016

第16章 秦观——多愁善感的浪漫居士(3)

而这首《踏莎行》的词题就是“郴州旅舍”,这是在他离开郴州之前的作品,我们可以想象到秦观此时的境遇是有多么的不堪和失落,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已经让他那曾经浪漫的心灵变得千疮百孔,在这个时候他已经有些患得患失了。他已不再奢望仕途有何进展了,唯一的期望只能是别再糟糕了吧。于是有一种说法,苏轼受到弹劾,而秦观知道了此事,知道自己必受牵连,便立刻去找有关台谏官员疏通。可秦观的失态使得苏轼兄弟的政治操行遭到政敌的攻击,苏轼也为此焦头烂额,秦观的这一出相当于背后给了苏轼一刀,于是自此后二人的关系也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所以,便有人认为,这首词的下片就是在曲折地表达秦观对苏轼的情谊和思念。远望思乡、思友的羁旅相思之情在“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中就可以看得出来,而苏轼也说过“绝爱此词尾两句,自书于扇云:‘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所以这首词中的故事和情绪实在是多不胜数,而核心的悲慨,更是得到了所有读者的共鸣。

上片中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写出了夜雾的苍茫,这凄迷的一片朦胧,又何尝不似自己那茫然不知的前景呢?因此秦观才会说“桃源”无寻处。这个世界已经崩倒了,已全部陷于云遮雾障中,还有什么“桃源”呢?桃源早已消失,自己这个俗人却依然要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又一次的旅途马上就要开始了。“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才是自己身处的环境,“孤馆”冷清,“杜鹃”勾情,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的心情往往都不会好,而对于本就多愁的秦观来说就更是如此,他想到了许多,理想已经破灭,前途渺茫,因而处于极度哀伤之中。这两句与“风紧驿亭深闭”的意境有些近似,只是那首《如梦令》是凄厉的嘶鸣,这首《踏莎行》是肝肠寸断的呜咽。在秦观的眼里雾是“失”,月是“迷”,望向桃源的眼神都是“断”的。我们可以从这些字眼中看出秦观有多么的绝望,但是绝望的他却又不能不面对料峭春寒,日暮斜阳,这些哀伤让一个人怎么承受,又怎能承受呢?但是,却还要坚忍,生命依旧在继续,磨难究竟还有多少,自己还“可堪”承受吗?或许秦观自己也没有信心和答案。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带出了下片的哀痛情绪,这两句融入了两个典故,都是亲友书信来往的故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来自亲友的书信对秦观有多么的重要,对于他这样一个流落天涯的伤心人来说,已经是他所能拥有的全部了,冰冷的现实中唯一能够让他取暖的仅仅是这些而已。可是,他却说“砌成此恨无重数”,从“砌”字我们可以看出书信数量之巨,也能够揣测出秦观的心态。他的心态是失衡的,是极度敏感的,在他的眼里这些书信中传达的都是离恨,都是思念,于是他便在这些堆砌的离恨中迷失了,它们围成了一座沉重的棺材,彻底把秦观关在了里面。秦观拼命地思念着故乡,拼命地怀念着那些熟悉的音容笑貌,但是却归家无望。他的“恨”只是对他自己,他明知悲苦已极、无可挽回,于是颓败了,于是消沉了。秦观的痛楚直如长江大河,难以倾出,于是便沉沉地藏在心中翻腾,渐渐地全部归于虚无的细腻的怀念,“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便是这情绪的流露。山水虽无情,倘若能听懂心意,它终究会捎去思念吧。“郴江”流向“潇湘”,是如此的无可奈何,可是人又有几个能够得偿所愿,不会随波逐流呢?生命的残忍不在于终止那一刻的灰暗,而是失去希望的迷惘和不能抵挡变故的无力。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的确如此,秦观的作品中大都会透露出秦观的自我感受,凄清淡雅之后就是深深的忧伤之气,挥之不去,这是属于秦观最独特的风格。

总之,秦观的一生总是在痛苦中追逐,却不能说是一直在痛苦中失去,因为他手里可失去的东西太少了。挫折带给了他无穷的人生体验,这不止是痛苦和磨难,还有对一颗词心的浸泡。秦观的性格特点加上他遣词造句的特点,交织而成的便是一代婉约之宗的出世。但是因为身世的影响与性格的软弱,他不太可能开宗立派,只能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宗师,仅此而已。

情韵兼胜的艺术天才

秦观有着许多他人没有的气质,忧伤到骨子里的苍白,柔弱到血液里的惨淡,都让他看起来始终像一个脆弱的少年。从这一点上看来他很像李煜,喜欢书写一些痛苦不堪的回忆或故事,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对酒当歌,玩弄词藻,而是富有个人真情实感的表达。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多的题材呢?为何他们的词作大都感染力极强呢?这就取决于心,那颗多愁善感的心。同样的事物在他人的眼中或者只是一瞥即忘,可是在他们的心里却已经翻江倒海,他们会感叹世事无常、情深不寿、爱人难聚、朋友难逢等,每一件看似平实的事都可能触动他们那脆弱的神经,撩拨起来的不止是记忆,还有自身的感受亦或对过去的缅怀,这是秦观和李煜词作最为动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秦观身为苏轼的得意门生,苏轼当然不会没有教导过秦观,实际上苏轼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了秦观。例如,师生二人都对柳永的作品很排斥,但是秦观却不由自主的走上了柳永的创作道路,成了继柳永之后的第二位婉约词宗,不过这却不是他的骄傲。秦观在苏轼等师友面前竭力否认自己“学柳七作词”,他特别怕苏轼说过的那句:“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作词。”苏轼对秦观学柳永有所不满。秦观分辩说:“某虽无学,亦不如是。”东坡曰:“‘销魂,当此际’,非柳七语乎?”从这真的能够看得出秦观的确是有意排斥柳永,或者尽可能地像老师苏轼一样走出一条有别于柳永的道路,可是下笔之际,慧至心灵之时,却又不经意地“销魂,当此际”了。其实这是不能强求的,秦观不是苏轼,也不能写出苏轼那样的句子。“大江东去浪淘尽”出自秦观之口,这是不能想象的,想必在秦观的眼里大江依旧是大江,却可能是“东流到海不复回”的慨叹了,这取决于性格,取决于心态。

就从二人对彼此的态度,我们就可以看出明显的不同。秦观从苏轼受到贾易的弹劾,急而争辩,最终导致苏轼遭到攻击的事件后,他们曾经那毫无芥蒂的情谊已经悄然不复存在了。本来,秦观在整个事件中,不过是一块强加于苏轼莫须有罪责之上的小小砝码,但最后,他却成了二苏犯罪的直接证据,成了“贾易们”落败之际堂皇退场的台阶。他在苏轼和苏辙心目中的地位,也因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因此,苏轼在给他和秦观共同的朋友参寥子的信中说:“少游近致一场闹,皆群小忌其超拔也。”苏轼没有跟他的朋友们说自己此番外放,罪在莫须有。更没有在朋友们面前埋怨秦观给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麻烦。但显然,秦观成为该事件以如此方式结束的主要原因,他的节外生枝,在苏轼心灵深处引起的波动,远远超过了贾易凶狠的弹劾。苏轼重情,对秦观即使心存芥蒂,也不会形于辞色,何况这番风波的由头是他自己的不谨慎呢!东坡和秦观之间,再也没有提起过此事,不知道究竟是苏轼根本就没有在意挂怀,还是已经对秦观失望了呢?

不过,此事让敏感的秦观以为苏轼已经开始慢慢冷落他了,或者“生他气”了,这让秦观对最倾慕的老师、最器重的朋友苏东坡更加歉疚起来。这也是他一直郁郁寡欢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秦观的一生兴于苏轼,却也毁于苏轼,他那阴柔内敛的气质让他无法开口。他一直觉得无颜面对苏轼,但他却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他一直认为苏轼对他有意疏远。因此有人就说过,“郴州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是一句让人浮想联翩的句子,似乎是秦观对苏轼所说的话,虽然他因苏轼而贬斥,但是他从未后悔,却后悔于那一次无心的对苏轼的伤害。而《江城子》就是秦观对苏轼所做的诀别词,其中便有“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这样哀伤入骨充满悔恨的句子。后来秦观客死他乡,据说是在大醉之后含笑而亡的。师生从各自开始贬谪后再未得见,这成了秦观一生的遗憾,而他对苏轼的友谊也更多的掺杂了内疚和悔恨。

同类推荐
  • 普吕多姆诗选;卡尔杜齐诗选;吉檀迦利

    普吕多姆诗选;卡尔杜齐诗选;吉檀迦利

    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 2002年大学生最佳散文

    2002年大学生最佳散文

    高校散文作品中的“校园题材”应从较宽泛的意义上来理解。在这一类题材作品中,高校校园往往只是一种背景性的存在,作者们一般很少将大学校园生活作为直接的表现或描述对象,而是把大学校园生活作为背景处理,将青春期的各种经历、情感体验及思想感悟作为表现重点。
  •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这本《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囊括了俄罗斯最富盛名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几乎一生的诗歌精品。整本诗集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卷是女诗人前期(1904-1925)的作品;第二卷是阿赫玛托娃中期(1927-1949)的诗歌;第三卷总结了诗人后期(1950-1966)的写作;第四卷是长诗《安魂曲》,这首抒情长诗是阿赫玛托娃诗歌创作的一个巅峰。
  • 红楼一梦入金陵

    红楼一梦入金陵

    本书讲述了红楼是文学界的断臂维纳斯,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本书作了最全面的红楼人物解读,如金陵十二钗为何能成为红楼中最经典的人物,贾母有着怎样的用人原则,袭人除了贤惠还有什么,并对红楼的主角,配角,打酱油路过的角色一一解读。那些红楼中的经典桥段,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再现眼前。
  • 视角与方法

    视角与方法

    本书以“视角与方法”为侧重点,正面迎向当下的思想和文化问题,从深厚纷杂的“中国经验”出发,借助于“文化研究”开辟的视野与方法,努力去打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新领域。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夙世轮回:魔妃太难追

    夙世轮回:魔妃太难追

    鸿蒙之初,六界初始,有预言诞生于世,“第一位神魔后代将拥有颠覆整个六界的力量,与此同时将带来许多连锁反应,具体不知。”当神魔后代长大成人,连锁反应一一应验,在不远的将来,宇宙动荡,六界消亡,不可阻止,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去人间吧……”
  • 三个哥哥太宠我

    三个哥哥太宠我

    父母出囯游玩,被拋下的糯米被父母告知要去他们结拜兄弟儿子的家里住,好有个照应。对于要跟三个男生一起生活的糯米来说,那简直就是个噩梦,这样那里还有隐私嘛。。(不过很快就成了真香现场)一进门,就看见有三位帅哥…顿时就不想离开了,而且准备了好多的礼物。大哥是个霸道总裁,对糯米很好…二哥也是个总裁,而且还会做饭,简直是个宠妹狂魔…三哥风趣幽默,也对糯米很好…不过后面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才让她意识到了.........
  • 赖柏英(林语堂全集23)

    赖柏英(林语堂全集23)

    本书为林语堂的自传体小说。赖柏英原型是作者的初恋情人。新洛与赖柏英青梅竹马,长大后产生了深笃的恋情。赖柏英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同新洛一同出国。新洛在外国对初恋情人的刻骨相思,常使他魂不守舍。叔叔的姨太太荒唐地爱上了他,但终未如愿;吴太太的女儿苦苦追求他,终于无成而自杀。在一片迷惘中,新洛爱上了美丽的混血女郎韩沁,并与她疯狂地相恋。后韩沁受一妓女影响,去追求欧洲男士的肉感和金钱。在经历了相思、狂恋、失恋、困扰等一系列精神挣扎后,新洛终于又再次与赖柏英团聚,找回了曾经美好。
  • 乱世漂流记

    乱世漂流记

    一樽酹江月,半世付天涯。虽有胡风乱月,斧钺刀叉,遮不住南北江山如画。再看血红之下,滚滚风沙,埋没了金戈,埋没了铁马。太子诛杀皇帝篡位自立后,庐陵王九死一生,逃难西方。太子说:苏护,我为太子,你做我的东宫侍郎,我为皇帝,你就做我的散骑侍郎。苏护说:如今我带着你的军队饮马长江,恐怕是只能帮你到这里了。文章全名应该是《乱世漂流记之庐陵王的天下》,对历史略有架空,对事实略有改变。希望各位喜欢,收藏,评论,作者感激不尽。
  • 太阴仙劫

    太阴仙劫

    “太阴”,一个曾经压抑得万族生灵难以喘息的名字。重生后,却是个啥也不记得的小豆丁。九个龙王哥哥在背后支持着她,带她修行。随着她灵气充裕,身体一点点变大,容颜初显,周围的男性天骄们也越聚越多。奈何她早已有个心心念念的前世未婚夫,也因此不知碎了多少天骄的心。可怎料她竟能把人认错,偏偏向那个人交付了真心。
  • 魔帝宠妻:神医九小姐

    魔帝宠妻:神医九小姐

    前生,天生神血的她,被家族当成一场交易,让炼丹师炼成晋级的丹药。不屈服命运的一缕神魂穿越到凡间界的某杀手身上,幸遇一块七星石融入身体。重活一世的她,发誓要为自己的前世今生报仇。为毛洗个澡就被人当成美人鱼?喂,喂,那个帅得人神共愤的冷魅男子,请你离开,姐不需要男神共浴。
  • 墨少的爱有点甜

    墨少的爱有点甜

    唐可烟爱了墨夜景5年,本来以为他并不爱我,结果我错了!有人说墨少是块冰,只有唐可烟知道,那分明就是块狗皮膏药,甩都甩不掉!!!
  • 诡作

    诡作

    郑重声明,本小说严谨心脏病等患者阅读,以上。
  • 倒说三国

    倒说三国

    西晋末年,天下三分后,群雄并起,从大统一到分三国在到战乱,最终归于大汉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