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73700000034

第34章 其它(7)

梅林出身于一个普鲁士军官家庭,1866~1870年间在莱比锡和柏林攻读文学和历史,并和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的人物有来往,参加他们主编的《未来》日报的工作。70年开始接近工人运动,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逐渐由一个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1878~1890年间俾斯麦颁布《反社会党人的特别法令》,从此对工人运动加紧镇压.在这种形势下,梅林毅然选择了革命道路,1891年加入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入党后,他立即参与党的机关刊物《新时代》的编辑工作,撰写了许多短小精悍,文笔犀利的政沦,抨击当局的侵略扩张政策,批驳党内的机会主义观点。同时他还是《莱比锡人民报》等机构的政治领导人。1916年他与李卜党内西、罗莎·卢森堡一起坚决站在反战立场上,创立了斯巴达克小组,后又改称斯巴达克闭。梅林也是德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19年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被害,消息传来,已重病卧床的梅林不胜悲痛,不久便与世长辞。民主德国理论家汉斯·科赫称梅林为“第二国际时期德国民主党最优秀的革命传统的代表”。

梅林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的代表。他的贡献首先是帮助工人阶级透过旧的历史学家和文艺批评家散布的迷雾,认清历史的本来面目,确立工人阶级作为人道主义文化遗产的继承人的历史地位。他的代表作《莱辛辨伪》是一组短文,从1892年起在《新时代》上连载,这就是后来收集成书的《莱辛传奇》。梅林在书中分析厂普鲁士君主专制的阶级实质,揭穿了弗里德里希二世支持、鼓励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谎言,指出莱辛不仅不是专制制度的歌颂者,而且是反对封建王朝的资产阶级先锋战士。梅林的这部书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文学和历史研究,其中对唯心主义史观的深刻批判赢得了恩格斯的高度评价。恩格斯称这部书是“对普鲁士传奇第一次正面围攻”。

梅林还写了一系列关于德国文学史、欧洲文学史的专论、小册子和札记,以及论述德国历史、社会民主党史等历史著作。这些文章始终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特别是他对古典主义文学的研究,对歌德、海涅、赫尔韦格、弗赖利格拉特等重要作家的评价,至今仍有极大的启迪作用。在《赫尔德》、《歌德》、《席勒和现代》等文章中,他驳斥了关于“魏玛盛世”的传说,指出德国古典主义文学的繁荣正好反衬出德国当时的鄙陋状况。他对于那些作家的评价也尽量作到了公允、全面,实事求是地肯定他们的成就,也指出其思想上或艺术上的不足。

梅林的文章和论述还涉及到从启蒙运动到自然主义的各个流派,特别是关于自然主义的评沦在文学史上有重要价值。主要论著有《略论自然主义》、《今天的自然主义》、《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等。在这些文章中,梅林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了自然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在当时的地位和作用,预测这一流派可能的发展趋势。梅林的态度是冷静,审慎的。当自然主义潮流还处于高潮时,他肯定这个流派是德国工人运动尚涨的产物,但同时也忧虑他们不能创造出真正的革命文学。因为自然主义作家没有能真正站在无产阶级一边,在艺术上则有蜕变到讲求纯艺术的新浪漫主义的危险。

梅林专门论述美学问题的著作有《艺术与无产阶级》和《美学漫步》。梅林的观点中有某些偏颇、失误,如把文学与政治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的看法,但从总体来说,他的文艺思思不失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色笔记本》莱辛·多丽丝

(1919~)英国女作家。1919年10月22日出生于伊朗,父母为英国人。5岁随家移居罗得西亚。15岁辍学,先后当过保姆,速记员,电话接线员等。青年时期积极投身于反对殖民主义的左翼政治运动,一度加入共产党。曾两次结婚并离婚。1949年毅然离开第二个丈夫和熟悉的非洲土地,带着一个年幼的孩子前往英国,全部“家当”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说的草稿。这部小说名为《青草在歌唱》,以一名黑人男仆杀死白人女主人的案件为题材,侧重心理描写,揭示了非洲殖民地复杂交错而又尖锐对立的种族关系。该书1950年出版后颇得好评,莱辛一举成名,从此步人文坛。

莱辛是一位多产作家。她的著作包括若干诗歌、剧本和散文,以长,短篇小说为主。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以诚实、细腻的笔触和颇有印象主义色彩的写实风格展示了一位在非洲长大的青年妇女的人生求索。前四部《玛莎·奎斯特》(1952)、《良缘》(1954)、《风暴的余波》(1958)及《被陆地围住的》(1965)记叙主人公玛莎·奎斯特40年代在非洲的经历,最后一部《四门之城》(1969)以50、60年代的英国社会为背景。小说渗透着对种族压迫、世界大战、东西方冷战、妇女命运以及两性关系等等诸多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金色笔记本》(1962)被认为是莱辛最值得注意的一部作品,是作家在个人生活、政治实践和文学创作中经历多重危机的产物。这部小说打破了莱辛以往采用的按时序叙事的传统现实主义写作方法。全书以名为“自由女性”的故事为框架,分为五个小节,记述了两位单身母亲(安娜和莫莉)的忧患和苦恼。各节之间穿插着安娜有关自己生活和思想的大量笔记,分别记人黑色,红色、黄色和蓝色四个笔记本中。其中黑本有关安娜早年在非洲的经历;红本涉及政治生活;黄本中记有一篇虚构故事;蓝本是私人日记。各本中的内容互相交叉,时而呼应,时而抵牾。全书结构如多音部的交响曲。与作品的多重结构相对应的是其多重的主题。它刻画了一批左翼知识分子经历的幻灭以及他们试图从失望中奋起的艰难而又惶惑的努力;也揭示了力争“自由”的新女性被传统观念和现存秩序制约的严峻现实;并着力探讨了个人与社会,幼想与现实、理性思维(语言)与外在世界的关系等一系列哲理问题。小说面世后在女权主义运动中引起了较大的关注和反响。

进入70年代后,莱辛又撰写了以个人精神崩溃为主题的《简述下地狱》(1971)及讨论人类文明前途的《幸存者的回忆录》(1974)。而《黑暗前的夏天》(1973)则旨在反映妇女的中年危机,描写一位家庭主妇在子女成人后深感精神空虚,苦恼重重。此后莱辛推出了一系列总名为《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的所谓“太空小说”,包括《沦为殖民地的第五号行星,什卡斯塔》(1979),《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1980)、《天狼星试验》(1981)。《第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1982)等等。这些作品采用流行的科学幻想小说体裁,表达了对人类未来的深刻的关心和忧虑。

莱辛的短篇小说取材广泛,其中有不少佳作。历年作品于1982年收入两卷本《莱辛短篇小说集》。

近年来她仍不断有新作问世。《简·萨默斯日记》(1984)和《好恐怖分子》(1985)就内容和写作方法面言,似是对作者早年的现实主义风格的一种回归。保加利亚作家

拉伊诺夫·鲍戈米尔·尼古拉耶夫(1919~)保加利亚当代作家、诗人,美学家。1919年6月19日生于索非亚。其父为诗人、文学史家和哲学家。拉伊诺夫中学时即参加马列主义小组,后毕业于索非亚大学哲学系。反法西斯斗争时期编辑过地下刊物。解放后曾任《艺术家》、《艺术》杂志及《文学阵线报》主编,《黄蜂》、《九月》等刊物副主编,并兼任高等造型艺术学院美学教授。1953至1960年任保加利亚驻法国使馆文化参赞。现任保加利亚作家协会第一副主席,科学院通讯院士,曾两次获季米特洛夫文学奖。

拉伊诺夫从幼年开始就接触欧洲文化。这是他的作品具有思想艺术深度的原因之一。他早期写作诗歌,著有《抒情诗集》(1940),《诗》(1941)和抒情长诗《爱情日知录》(1942)、他的诗歌主要表现战争期间人民的忧患和反抗。从50年代末倾全力写作小说。早期小说主要以自己在法国的见闻为基础,反映西方社会资本统治下人民的遭遇,如《角落里的人》(1958)、《雨夜》(1961),《晚间的大道》(1963)等。

拉伊诺夫1966年发表中篇小说《茫茫无路》,反映个人迷信时期的人的命运。它是保加利亚当代小说的一部名著,标志着他的创作走向一个新的阶段。它采用意识流手法,通过对一个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大学教师阿列克山得罗夫在病院中的回忆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教条主义僵死而冰冷的“原则”给人们的心灵戴上一副无形的栅锁,遏制了人们的创造力和生机,使富有才智的人走投无路,陷入绝境。评论界认为这是一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心理小说。

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拉伊诺夫写作了《乌有先生》(1967),《乱世最佳》(1968》。《厌烦》(1971)等小说。这些作品主要描写国际范围内的间谍活动,在国内外群众中受到欢迎。

70年代,拉伊诺夫以作家、艺术家的创作生涯为题材写了大量的作品。著名的有《通向圣城之路》(1974)、《阴暗岁月的哀歌》(1976)、《这个奇特的职业净《1976)、《第三条路》(1977)、《幻灯》(1982)、《奥秘》(1984》等。他的这些作品开了风气之先,以其为发端,保加利亚文坛逐渐形成一种描写这类题材的“创作热”。许多中老年作家相继在作品中艺术地层现自己功成名就的创作历程。同这些作品相比较,拉伊诺夫的作品具有更加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体裁上,他的这类作品属于纪实性小说,带有自传性和论说性,但往往富有理性的光华和散文诗的特点。多数作品以其父亲和自己的生活、创作道路作为情节结构的基础,描写作为精神生产的文艺创作的艰辛,表现艺术的成熟同深入生活、接近人民的重要关系,并通过自身的社会实践与内心感受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使事件的描写刮心理氛围充满时代的气息。

长篇小说《这个奇特的职业》在这类作品中最负盛名。它从作者随父亲旅居法国、观赏和收藏艺术品写起,主要表现一个作家在成长过程中接触音乐、美术、雕塑等多种艺术对于扩大艺术视野、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重要作用;也表现了作者本人对多种艺术的高度鉴赏力以及他在创作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点点滴滴的独到的美学见解,显示出这部作品深厚的生活底蕴和艺术内涵。

1971年拉伊诺夫发表的中篇小说《黑天鹅》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作品通过对一个芭蕾舞演员成长成程的描写展现了人物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与这一追求过程中产生的辛酸与喜悦。

在艺术理论方面,拉伊诺夫出版丁《造型艺术问题》(1950),《美学》(1951)、《群众文化》(1975)等著作。

1979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只为男人》,是一部多主题的全景性小说。它反映了当今社会中多方面的问题,着重表现了人与人的关系,人在社会中的位置等问题。作品受到苏联文艺界的好评。

80年代以来,拉伊诺夫继续创作小说,受到读者的关注。

埃及作家

库杜斯·伊赫桑·阿卜杜(1919~)埃及小说家、政论家。1919年1月1日生于开罗。

全名是伊赫桑·穆罕默德·阿卜杜·库杜斯·欧杜托尼。他的父亲是作家、翻译家、演员、母亲原名法婷玛·尤素福,是表演艺术家,后来以鲁兹·尤素福而闻名。库杜斯1940年毕业于开罗大学法学院,当过两年律师,后来即转向新闻和文学。1945年起先后任《鲁兹·尤素福》周刊主编,《今日消息报》主编、董事长、《金字塔报》董事长等职,现为埃及新闻最高理事会理事,《金字塔报》顾问。1952年革命前后,他与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等革命领导人友谊甚笃,后来因政见分岐而分道扬镳,他曾三次被捕入狱。

库杜斯自十岁起就开始写作。1952年之前,他经常在报刊上抨击封建社会的腐败,揭露当局的舞弊;在安瓦尔·萨达特执政时期,他反对苏联霸权主义,描写了犹太人在埃及的生活等,均带有独立思考的色彩。在小说方面他是埃及当代最多产的小说家之一,迄今已写了近700篇短篇小说,出版中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共30多部。1957年问世的长篇小说《我家有个男子》被誉为爱国主义和阿拉伯抵抗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受到高度评价。他的其他著名长篇还有《我行我素》(1954),《绝路》(1955),《心思》(1958)、《太阳永不熄火》(1960),《一切都无所谓》(1963)。《法蒂玛是失败的代名词》(1975)、《别让烟雾消散》(1977)、《别把我一人撇下》(1979)、《我们都是贼》(1981)等。他还写有杂文集多部,较有影响的是《政治杂感》(1979)和《街头政治咖啡馆》(1980)等。

阿卜杜·库杜斯的创作宗旨是深入社会内部,描写普通群众。他的写作题材新颖广泛,内容丰富,反映了不少重大的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其中爱情题材占有相当的比重。他擅长描写妇女的心理。由于他针砭时弊,具有独到的见解和一定的深度,笔触通俗、生动、简洁明快,不乏机智诙谐,深受阿拉伯各国读者的欢迎。不过,他对两性关系的自然主义的叙述,也遭到部分评沦家的物议。

伊赫桑·阿卜杜·库杜斯的大部分作品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剧。不少作品已有英,法、俄、德,中、意等译本。

“半个德国作家”

吉勒鲁普·卡尔·阿道尔夫(1857~1919)丹麦作家。1857年6月2日生于丹麦东部西兰岛上的罗霍尔特,1919年10月11日死于德国德累斯顿近郊的克罗采。

吉勒鲁普出生于牧师家庭,在家庭传统信仰的影响下,自幼深受基督教的熏陶。1874年进哥本哈根大学攻读神学,其间热衷于研究德国作家席勒和海涅的作品,从中吸取他们浪漫主义的美学思想.1878年,他大学毕业,同时获得神学硕士学位。同年,他以“爱泼戈纳斯”的笔名出版了第一部小说《一个理想主义者》,翌年又出版了第二部小说《青年丹麦》,这些作品明显地受到丹麦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者勃兰兑斯的影响。

1881年,吉勒鲁普发表了拥护达尔文主义的论文《遗传与道德》,受到丹麦教会的指责,作者遂在第二年出版了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日耳曼人的门徒》予以回击。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丹麦青年牧师从信奉宗教到彻底背叛,成为政治上的激进派的过程、反映了丹麦青年一代扬弃教义、崇尚奋斗的精神面貌。这部作品标志著作者从一个基督教徒到一个浪漫主义的自由思想家的转变。

同类推荐
  • 水浒天行

    水浒天行

    话说北宋末年,朝纲崩裂,奸臣当道,许多英雄好汉不得已走上落草之路,最后聚义梁山水泊,共拒官军,诸如宋江、晁盖、林冲、武松、李逵、杨志等好汉之名之故事早已深入人心,怎奈施公耐庵差强人意,一个风起云涌的英雄传奇尽皆付之于招安,悲兮?叹兮?……我愿提起拙劣之笔,再绘水浒英雄谱!………………………………………………………………………原来,宋江本是皇族之后,太祖赵匡胤之嫡亲之子孙……原来,林冲并未一气而吐血身亡……原来,武松与那潘金莲曾是旧识……原来,李逵并非一味莽撞,也曾娶妻,也曾儿女情长……………………………………………………………………………本文立足施公之水浒,集三载心血,欲再造水浒之英雄世界……不喜请绕道!
  • 漂亮小王爷

    漂亮小王爷

    这是一篇穿越文,金手指肯定有。大概的作品特色,唯美、养成、搞笑、败家、励志、奋斗、凡人成长、爱情、侦探、种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南。笔过水乡,只是烟的一瞥,是玲珑古朴小桥荡气回肠的优雅,亦或是湾湾溪流锦瑟流年的爱恨绵长。山是朦胧诗,水是婉约词。划过墨染的暗香绵长寂寥的雨巷,一扇扇或开或掩斑驳的木门,未曾下雨,也就看不见那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的姑娘。……
  • 一个人的黄巾

    一个人的黄巾

    犯我强汉虽远必诛的大汉王朝终究还是没落了,连年的战争和不断的天灾都在冲击着这个古老帝国的最后的辉煌,世家、宦官、外戚,你方唱罢我登场,苍天已死黄巾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从冀州传到整个华夏大地,有志之士明白,新的大争之世到来了…
  • 贤婿当道

    贤婿当道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宅不平,万事皆休!
  • 大叛贼

    大叛贼

    辛亥革命一声炮响震动九州,满清应声而倒……不对!等等!这是康熙朝?老天你玩我是吧?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钓鱼技巧大全

    钓鱼技巧大全

    古人类最早是徒手捉鱼、用石块砸鱼和用树枝条抽打游动在水面上层鱼的办法从事捕鱼活动。后来,人类学会了制作工具,才出现了用箭射和用叉叉鱼。在捕鱼活动中,人们发现鱼类对落入水中的昆虫、草叶、草籽、谷物颗粒以及一些小动物的尸体,都很贪食。于是人类利用鱼类的这些习性,发明了钓鱼。
  • 冰心入沉思

    冰心入沉思

    22岁的闫冰玉是个酒吧经理,面前常常出现形形色色的生意人,若非世态炎凉,怎会混于酒色当中。20岁的慕司辰是个刚大学毕业的小生。闫冰玉是慕司辰父母的养女,也就是姐弟俩。闫冰云在家不受待见,但身为弟弟的慕司辰十分善待她,渐渐地产生了情愫。接下来开启他们短暂而漫长的纠缠之旅。
  • 重生之少年最强者

    重生之少年最强者

    一代天神凌邪和世间强者在峡谷进行决战,自己和一位神秘老者的对阵中,被老者和他发射的能量光波震昏龙过去,醒来之后发现在一名废柴学生身上,之后逆袭成为世间最强者。
  • 我拯救了注孤生的大佬

    我拯救了注孤生的大佬

    一场别样的订婚宴上,陆厌行见到了年初月。从此,辗转反侧、日思夜想。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把年初月从订婚宴的女主角变成他的人?这成了陆厌行目前首要思考的问题。半年后,他成功了。
  • 霸道王爷请宠小毒妃

    霸道王爷请宠小毒妃

    苏瑾兮与龙天傲的倾国恋会是如何,嫁给自己不认识的人,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
  • 极品兽妃你想不到

    极品兽妃你想不到

    一次的精心策划,一场出奇的意外,醒来的她却意外发现自己还活着,对着另一个灵魂说着我活泼让你的人生更精彩,欺负你的人我会让她们好过的,我可是一个杀手,24项全能的
  • 深渊记卷

    深渊记卷

    深渊之中,人类与怪物互相吞食,血肉进化畸变,盲目与痴愚,希望与救赎,对力量无止境渴望,让人类的界定逐渐变得模煳。在地表之上,五大家族,七大王国,一座孤堡,同族相残,尔虞我诈,争夺这块破败大陆最后的淨土。狩猎者,羊教徒,奇变物,身缠炙焰的炎锁骑士,纵横无数战场的白狮军团,唯一的屠龙者,无形无貌之神……这是一个黑暗浑沌的年代,也是无上辉煌的盛世。该捲仅此纪录那血火纷乱年代,缅怀逝去的生命,也在此铭记……那终结纪元之人。
  • 通天至尊

    通天至尊

    纵横一界的修罗剑皇即将突破之际,遭挚友暗算,十六年后重生为另一界的少年叶寒,前世天生皇体的他,今生却只是一介凡体。逆修神体,再战天下,强者崛起的脚步势不可挡!通天而上,诸天称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