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65700000009

第9章 重整山河(3)

经过了穿鼻海战,中英关系彻底破裂,再也没有和谈的希望了。而此时的道光却得意忘形,沾沾自喜,竟然下令停止中英的贸易。林则徐没有办法,只好执行道光的命令,严禁贸易。但同时他也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很严重,英国可能会倾巢而出,以武力作为报复手段,到时候就不是这样的小打小闹了,林则徐心中担忧不已,命令沿海各省加紧防范。后来道光又接连下了几道旨令,一再重申停止对外贸易的法令,让想要缓和局势的林则徐深感为难,道光完全不想留有任何余地。

十二月的时候发生了几次人员的调动,邓廷桢被任命为两江总督,林则徐出任两广总督。随后邓廷桢又转调闽浙总督,两江总督换成了伊里布。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导致鸦片的价格一落千丈,让原本还想继续在闽粤沿海进行鸦片走私的义律大失所望。失去了鸦片走私优势的英国商人地位也不如从前,美国商人趁机崛起,占据了对华贸易的首要位置,英国商人看在眼中,只有分外眼红的份了。

林则徐为了缓和中英关系作出了很多努力,他相信义律的所作所为必定不是英国国王的意思,料想这其中恐怕有义律的挑拨和渲染,因此林则徐拟了一份书面说明,也就是著名的《谕英吉利国王檄》,这篇文章经过了道光的审核,由袁德辉翻译,最后林则徐为了保险起见,还特意拿给美国人威廉·亨德,让他由英文再翻回中文,林则徐检查之后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打算直接呈给英国国王,但是来自美国的医生派克看过之后,觉得这样做恐怕不会有什么效果。

林则徐的这篇文章确实没起到什么作用。义律果然在英国国会挑拨离间,歪曲事实后还大肆宣扬,说中国人对英国君主和国会的不满和侮辱,而对自己贩卖鸦片违反中国法令的事却略过不提。义律的宣扬在英国国会引起了轩然大波,国会通过了三天的讨论,最终通过了对华出兵的议案。英国远征东方的大军已经出动了,林则徐的信才漂洋过海辗转到了英国。当时大部分的普通英国人,都不了解英国商人大量走私鸦片到中国的内幕。

英国舰队开始的时候屡次进犯广州,但在林则徐和关天培的守卫下都无功而返,最后英军决定放弃防守严密的广州,转而攻向定海,结果英军一路势如破竹,中国军士连连败北。道光皇帝这才从志得意满的迷梦中惊醒,但还是改不了吝啬成性、舍不得经费的毛病。一下子面临大敌压境的窘境,满朝文武都慌了神,再加上有些权臣早就存着坏心思在等待时机,大家一股脑地把责任都推到了林则徐的身上,纷纷要求将林则徐革职查办。

义律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声称如果直隶总督琦善到广东的话,中英就可以和平相处。道光一听如释重负,立刻派琦善到广州。琦善到了广州以后,立刻命令水师撤退,撤销了林则徐整顿军备时的诸多措施,还厚颜无耻地巴结义律,用山珍海味宴请义律,并送给他美女。义律得寸进尺,趁机提出许多条件,琦善也都毫不犹豫地答应,完全违反了当初禁烟的立场。林则徐在广东的努力都白费了。

倒是占领定海的英国人伯麦说过一句公道话,他在得知林则徐和邓廷桢被革职的消息后说:“林公是中国的好总督,有血性、有才气。”而另一位对中国官吏素无好感的英国人宾汉也对林则徐赞不绝口:“他的最大死敌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手从来没有被贿赂玷污过。”这种出自强敌之口的赞美,往往是最具有说服力的。

尽管连敌人都为他感到不平,但林则徐本人对革职之事却表现得很平淡,他一向都是一个荣辱不惊的人。但是林则徐心中还是很担心国家安危,他始终坚信“能战方能和”的道理,只有真正有实力,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而像琦善那样卑躬屈膝,摇尾乞怜,始终不是长久的办法。果然,义律的得寸进尺终于让道光忍无可忍,一怒之下,改“抚”为“剿”,再次决定和英国开战,但此时林则徐苦心经营的海军防卫已经被琦善破坏殆尽,几乎就等于是“开门揖盗”了。

琦善一味的笑脸相迎,不料义律竟然提出要中国把香港割让给英国,这种事关领土的大事,琦善实在不敢擅自答应,只能拒绝了。义律因此而大为光火,于道光二十二年(1841年)一月七日开始了对虎门的攻击。

一时间广州地区炮火声不断,面对实力雄厚的英国舰队,关天培率领军士奋勇迎敌,可终究由于寡不敌众而失掉了虎门的各大要塞。原本琦善可以调动好几万的兵马,此时他却按兵不动,关天培长叹一声,誓死也要守卫靖远炮台。英军登陆时,他的部下见大势已去,纷纷逃跑,此时他的身边只剩下几名老弱残兵,关天培面无惧色,亲自发炮。战斗的最后,已经成了血人的关天培独自一人发炮攻击敌人,等英军拥上来时,他挥刀砍死了几名英军后死在了乱刀之下,一代名将就这样壮烈牺牲了。

关天培英勇地战斗到了最后一刻,赢得了世人的敬重,就连敌人都对他甚为佩服。参加这次战役的英舰尼美西斯号的舰长荷尔曾写道:

许多中国军人死得既英勇又高贵。其中最可敬可哀的,莫过于关提督之壮烈成仁。他的家人前来收尸时,白兰汉号号角齐鸣向他致敬。

关天培生前和朋友喝酒聊天的时候曾开玩笑地说过:“看相的都说我生当扬威,死当庙食。我现在都快40岁了,只怕是没有希望了。”道光听了关天培壮烈捐躯的消息之后,心中也是一阵悲怆,然后赐丧赐祭,并在他殉国之处,立专祀祭之。他死后的哀荣,也算是应了“生当扬威,死当庙食”的预言了。

在鸦片战争中,中国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道光在军费上的过分紧缩,其实道光下定决心禁烟,也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的,鸦片战争之前,他这么说过:“英美如海中鲸鳄,来去无定。在我则九省戒严,隔洋郡县,俱当有备,而终不能我武维扬,扫穴犁庭。试问内地之兵民,国家之财富,有如此消耗之理乎?”可见道光完全是从钱财的角度考虑问题,而缺乏真正长远的眼光。道光不肯在国防上多花钱,最终导致藩篱尽失,终至一着错,满盘皆输。毕竟当时的英国人还是路远人少,后援难继,如果当初肯花一笔钱拨为国防预算,也不致沦到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地步。

文化冲突

林则徐是个眼界很开阔的官员,十分注意学习西方的知识,但当时中国的大环境却有诸多的限制。

首先,我国没有专门的外交机构。当时国人对于和外人关系的理解极为肤浅,觉得和外人的关系仅属于商场上的关系,如果发生重大事故,钦差大臣就是临时的外交官,而且还必须承担所作决定的政治责任,时常换人也会造成外交方针摇摆不定,政策也缺乏连贯性。

其次,当时的整个中国社会,都严重缺乏对外界的认识,导致处理外交事务时经常有处理不当的地方。很多人都单纯地认为,如果外国人得不到中国的茶叶,就会肠塞而死。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杀手锏就是断绝贸易。与此相反,许多外国人回国后多著书立说,官方也发布商务监督的报告。还有《澳门月报》专门研究中国地理,探讨中国政事。

再次,不重视和外国人的谈判,总是派些小官员去和外国人交涉,这些小官员学识修养都有限,而且往往也没有作决定的权力,只是做个传话人而已,大大降低了沟通的效率。

最后,妄自尊大,不了解国际惯例,拒绝其他外国势力的调停,失去了和平解决问题的机会。

外交上的闭塞,让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习惯国际上的做法。比如中国当时自诩为天朝上国,对于两国公文要用平等款式觉得难以接受。罗素有一次在伦敦作关于中国问题的演讲,当他念到乾隆要英国使者转交给英国国王的信时,下面的听众哄然大笑,信中的内容翻译成白话是:“英国这个野蛮僻陋的国度,你们对中国的上国文化,不胜欣羡……”罗素严肃地解释道:“如果你们了解当时的中国,就不会觉得可笑。中国就如同鼎盛时的罗马帝国,认为没有国家有资格与他平等地外交,这也是历史和环境所致。”最初有外国人要求通商,中国人总觉得他们是来入贡,派信使时总称他们是来朝。

所以,鸦片战争的起因除了贸易纠纷之外,还有中西文化的冲突。最终鸦片战争以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结束,中国的统治者们才开始渐渐地觉悟,逐渐从“天朝大国”的观念中解脱出来,而加入了近代列邦的圈中。

同类推荐
  • 上善若水善行天下——陈逢干的慈善人生

    上善若水善行天下——陈逢干的慈善人生

    本书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陈逢干先生成长的经历和慈善事迹,介绍了他童年的苦难,青年的勤劳,中年的坎坷,以及成功的经验,慈善的事迹和心得。
  • 戴高乐

    戴高乐

    戴高乐,1890年11月22日生于法国里尔的一个天主教爱国主义家庭。1909—1912年在圣西尔军校学习,成绩优异,被誉为“未来优秀军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戴高乐英勇作战,曾三次受伤,在凡尔登战役中一度被误认为已阵亡。二战期间,当法国政府准备同德国谈判停战时,戴高乐离开法国前往英国,并于1940年6月18日在伦敦发出著名的坚持抗战号召。此后,他作为自由法兰西武装力量的领袖,带领人民积极反抗纳粹德国。1958年12月,戴高乐当选为法兰西共和国总统。1965年他成为首任通过全民普选当选的总统。1968年5月由学生和工人发动的叛乱,动摇了戴高乐的领导地位。
  • 荣格心里的象征与信仰

    荣格心里的象征与信仰

    本书对荣格生平及思想进行了精心梳理,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极富个人魅力,并带有强烈宗教情怀的思想家。他卓越的思想及其丰富的人生,向人们展示出他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他为人类的思想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天纵神武:李渊

    天纵神武:李渊

    李渊是中国封建制时期功业卓著的有为帝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毁誉参半的帝王之一。他奠定了彪炳千秋的二百九十余年的盛唐霸业,并因之得到了后人的褒扬;他也因无力阻止亲生骨肉的相互残杀,无奈地被其子李世民“请”下了丹墀,而令后人悲叹与哂笑。李渊是唐朝开国创业的军事统帅,善于决断、既富远见、又善施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纵观李渊的一生,他有着因势借力、先取关中、后图天下的兴兵起事思想;军政兼施、各个歼灭群雄、统一全国的战略指导思想;正确料敌、集智用长、先胜后战的作战指导思想;因势定制、严明赏罚、用人所长的建军思想。
热门推荐
  • 叟神记

    叟神记

    一个大龄废柴身负仇恨和满满的失败经验值,和年轻俊彦一起踏上修仙之路,世俗王朝,仙门大派,妖魔鬼怪,在残酷的道路上,看他老叟成神
  • 求求你当个魔王吧

    求求你当个魔王吧

    我叫叶落,昨天还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毕业生,今天,却成了是一名魔王,还是有编制的那种。怎么说呢?!我是很懵的,有‘魔王’这个职业吗?没有的吧?“喂,瓜娃子,和谁闲聊呢?快点过来,老娘我有任务布置给你,快点!”“来了!”不说,我上司喊我了,我得过去了,不然,会死得很惨的。“啪'——”某女神给叶落一记爆栗,“瓜娃子,你刚刚在干嘛?一个人自言自语,是不是任务太少了,闲得没事干?”“大姐,别啊,我的任务列表里已经堆了几十个任务了,别再给我布置任务了,还有,我刚刚是在和观众读者们自我介绍……”“啪——”某女神又赏了叶落一记爆栗,“你当你是在写小说吗?滚,快给老娘滚去执行任务!”“是是是!”就这样,我的“魔王生活”开始了,真不知会发生什么,唉╯﹏╰~~
  • 蛇人1标枪人马

    蛇人1标枪人马

    2000多年前,“圣鳞”被神秘人带走,现在出现在了初中生佳傲手中,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他会是英雄还是恶魔呢?跟随我前往蛇人的时代吧!
  • 从女校开始战斗吧

    从女校开始战斗吧

    借鉴<女校男生>,题材大致类似,但是故事我会慢慢的编写
  • 吞天

    吞天

    九洲大地,仙魔妖灵亿万,有大神通者可移山倒海,踢星踏月。杨凌,本是一介凡人,偶得“吞天舍利”而踏上修真道路。至始至终,杨凌心诚志竖,勇猛精进,凡挡我修真之路者,杀无赦!太古八符,上古剑仙,洪荒巨兽,仙界大能,擎天魔神,战天妖王,面对这漫天神佛无所畏惧,我命在我不在天!层出不穷的法宝,神奇瑰丽的道术,成仙成圣的功法,万古不灭的各教巨头,一切尽在《吞天》。
  • 摩天轮残忆:王俊凯

    摩天轮残忆:王俊凯

    看这本书的人一听到‘恋爱’这两个字就应该会想到粉红色的浪漫爱情吧,不错,的确是这样。通常小说的开头都会写什么男主和女主在一起甜甜蜜蜜的,然后再引出初见。当然,这只是普通的文。我源系燃心的文虽然也是在后面引出初次相见,但开头却是凄凉的。呀!不小心告诉了你们剧情(自己被自己蠢哭)大家也关注一下我的另一本小说《我爱王源之因为遇见你》
  • 某高中生的自白书

    某高中生的自白书

    累如狗的高中生活,会发生什么奇妙的故事?
  • 公主世无双

    公主世无双

    萧铃儿看看左边伪宠爱她的皇帝爹,再看看右边一群虎视眈眈的皇子,后面一群羡慕嫉妒的妃嫔,下面则是满口仁义礼法的大臣……真是满心的呵呵哒!谁说公主是富贵闲人的,给她滚粗来!他是一名琴师,于宫廷之中弹奏给君主听,偶然之间,遇见了她。当她说:“红尘三千,我只倾慕你一人。”时,郑延卿就知道他再也不可能是那个潇洒若风,心无牵挂的琴师了。他会陪着她一路脚踩满路鲜血,将她送万人之上!
  • 语陌天下

    语陌天下

    江湖有一传说。在天之南,有子如妖。名唤公子陌。传闻,公子陌,家财万罐,富可敌国。更有传闻,得公子陌者,得天下。百姓们都知道,得公子陌者得天下。可他们却不曾知晓,在天之北有个唤作‘语舒’的女子,早已成名多时。人说,她是仙女下凡,来守护北鸣城的。时间过去了很久,可是百姓仍然记得语舒小姐来到这北鸣城的那天牡丹花开放,翠莲盛开,北鸣一片祥和。那场用生命作为赌注的赌约到底是什么,会有怎样的结局,且看,现代生活的某女穿越到异界江湖后,和某公子谈古今,论天下的美丽传说。有语陌,便是天下。
  • 死对头好像喜欢我

    死对头好像喜欢我

    她重生成了死对头的未婚妻。上辈子,他处处与自己作对。这辈子,却发现他好像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