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59700000015

第15章 师林闲话(6)

明白了目的与手段的定位,要想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是在课堂。能让学生观察的必须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不能一笔带过,能让学生表达的不能随意取消,能让学生动手的千万不要错过,能让学生总结归纳的老师无论如何不能代替。以上的过程全部都是学生学习的过程,都是学生培养兴趣、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关键环节。忽略了这些环节,学生是不会有什么真正意义的收获的。因此,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引导与指导放在第一位,分层次预设各个环节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循循善诱来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与独立思考。只要学生在你上的课堂上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你就成功了大半。前几年有的老师提出“宁可上千疮百孔的创新课,也不上天衣无缝的传统课”,话是极端了一些,但其中与积弊已久的传统教学决裂的决心十分可贵。

最近中国教育报介绍山东茌平县杜郎口学校拆除讲台设三壁黑板的教学改革,也是真正把老师请下讲台,让老师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同学同思同探索,同吃同住同劳动。平等了,就容易沟通了;沟通了,也更容易亲和了。没有了三尺讲台的威严,便没有了高高在上的“良好”感觉;没有了挥舞教鞭(攴)的潇洒,也便没有了可以颐指气使的条件。学生对老师由惧怕到亲近,由憎恶到归附,由被支使着记忆到主动学习,甚至走到黑板前给其他学生(当然也包括老师)讲解。有了这样的转变,什么样的学生学不会,什么样的学校办不好呢?

基于上述分析,我以为,老师由“教书”、“教学生”向“教学生学”的转变,应该是当前教学领域的根本性转变,具体体现为课堂“由老师满堂教”向“学生满堂学”的转变,体现为“教室”向“学堂”的转变。这个转变实现不了,根本无法谈教学改革,也根本不可能取得教学改革的成功。

学习得失散漫谈

记得孔老夫子曾有过“不读诗无以言”的教诲,当时不懂得,以为夫子过于夸大了《诗三百》的作用。然而,后来越来越觉得,夫子之道诲语谆谆,是不可以打折扣的真理。从春秋三传之中可以看出,《诗经》在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内政外交、文化教育诸多方面的作用几乎无处不在。遥想那个时候,引诗达意已经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规矩,尤其在上流社会,如果头脑中没有“诗”,就相当于你没有建立起来与那个圈子相适应的语言符号系统。没有了这样的符号系统,你一张口就“露馅儿”——腹内原来草莽,没文化!

十年前我到苏南考察,在南师大附中,是学校的办公室主任接待我们。他介绍起南师大附中的教学管理、教学改革,娓娓道来,不疾不厉,条分缕析,头头是道。介绍完了以后,我们面面相觑,自愧弗如。当时我就想,在我们的校长、局长群中若想找到水平如这个办公室主任的已属不易,更遑论人家学校里的大家巨擘了。

无独有偶,后来有一次参加一个大型教育学术论坛,我与一位重量级的学校领导一同前往。他谈出的东西,扑面而来的是“纯正”的行政气息,没有教育语言,更不要说教育新理念了。结果可想而知,他在台上演说,台下一片唏嘘之声。

老百姓有句话,小鸡不尿尿,各有各的道。你不在人家的“道”上,就听不懂人家的“天王盖地虎”,无论如何也对不上“宝塔镇河妖”的。在当今中国,人们跨行就业的情况越来越多,当然也就给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日不绝于耳的“终身学习”的呼声,日益在提醒你已经进入了学习化的社会。在此种情势之下,如若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注定要吃亏的。

我曾在学校教过书,到教育行政机关做过行政管理和业务工作,虽不敢说事事通达,但至少做到了干一行就钻研一行。每换一个岗位,我都要认真学习扮演这个角色所必备的各类知识。钻研来钻研去,也觉着挺有意思,于是也便“干一行爱一行”了。其实,只有在了解、熟悉、钻研、探索、实践并培养出一定成就感的情况下,干一行爱一行才是真的。否则,很有可能只是愚忠的表现罢了。

然而,在我工作过的地方,观察同事同伴同僚的学习状况,的确存在一些问题。简单归纳至少有四种情况:

一曰浅尝辄止。一项新事物,一套新理论,只蜻蜓点水地过一遍,没有多大用处,也留不下什么印象。记得有一年学习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文献,读了许多遍都没有读出感觉来,但这些文献是必须学透,不然是要影响工作质量的。情急之中旧业重操,把它们当成要讲的课文,备了起来。一通过后,觉得较之泛泛阅读好多了,结构弄清了,重点把握了,核心也领会了。此类体会我还有一个典型例子,就拿杜诗“两个黄鹂鸣翠柳”来说,小学背,中学背,到了大学还在背。但这都只是背会了,上口了,真正弄明白,还是在给学生讲了一遍之后的事情。

二曰寻章摘句。在阅读古诗文的时候,也常寻章摘句,且也确有好处——记不住整篇就记佳句,也便于化用。但对于新的理论知识,把握不住它的思想体系,逻辑层次,理论突破,只满足于记住几句话,背会几个词儿,那也是根本不管用的。学习的目的不是向旁人炫耀,几个词语也不会在你夸夸其谈时为你的思想增添多少色彩。而且,寻章摘句还极易断章取义,那就更是大谬不然了。

三曰吹毛求疵。自古以来,文人相轻,再加上国民妒贤嫉能的劣根,学习先进是很难做好的事情。这一点上,韩昌黎在他的《原毁》之中说得已非常透彻。如今遍览身边世相,似乎也没有大的改观。只要你倡导学习先进,就一定有人要戴着放大镜去瞅先进者的缺点。瞅着瞅着,先进者的缺点就会越来越多,瑕疵也会越来越大。越瞅越有信心,越比越是豪迈——我们在许多方面比他们还强呢,学他们干什么?于是便有了与象棋大师比游泳,与游泳冠军比下棋的“英雄”,自己把自己弄成了自大的夜郎,唯我独尊,妄自尊大,固步自封,也就必然裹足不前了。不知道有圣训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更不明白鹰有时候会比鸡飞得还低,但鸡却永远飞不了鹰那么高。

四曰学而不用。学以致用,急用先学,这在当今社会已成了学习的主流观念。尽管临时抱佛脚不如平时就烧香,但抱总比不抱强吧,且边抱佛脚边上香也不失为亡羊补牢的好办法。但也的确有些人,要么不学,要么学也不用。把学习与应用完全割裂开来,学归学,用归用,结果实践没有指导好,学的兴趣也便难以维持。科学的理论读过,实践中依旧我行我素;上好的佳帖临罢,写字时依然如同狗爬;古人诗文在肚子里装了不少,遇到此情此景仍然没有共鸣;成套的拳脚习会,与街头混混儿相对,结果还是挨了打。食古不化,学而不用,时间一长,也便失去了学下去的兴趣。在我们身边,就常听人说,读书干啥?一点儿用都没有!

当然,学习中的问题许多,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当事者若不注意克服,实在不好做出事半功倍的工作;如不引起警省,于人于己于集体,怕都是没有好处的。

“说教”与“说服”

语文教师做得久了,遇事总喜欢说文解字。定下这样一个题目,本是有感于某些领导和教师思想工作的效果不理想,本可以直奔主题,直抒胸臆,直陈事理,但写出来之后,便又觉得应该先在“字里行间”啰嗦一二。

“说教”二字,本义为宗教信徒宣传教义。因为有许多信徒未必就是真心,多数都是出于无奈,鲁智深做了花和尚,是因为不落发便要吃官司,本不是心中有佛的。无真心如果有巧舌,能说到天花乱坠,也可以忽悠住一些人,奈何这本事也不是人人都有,要不,何以“范伟”们一直吃“******”们的亏。真心的信徒少,巧舌的信徒也少,剩下既无真心也无巧舌的信徒如果去宣传教义,效果自然可以想见。所以查《现代汉语词典》,一个比喻意义早被列出:说教——比喻生硬地、机械地空谈理论。

“说服”就不一样了,虽然大陆的习惯还是“说(shuo阴平)服”,但港澳台胞早已“说(shui去声)”上了。既然是“说(shui去声)”,当然要用充足的理由使被“说(shui去声)”者心服口服,心悦诚服。春秋战国说客纷纭,每位说客都是巧舌如簧,即使是忠言也一定不会说得让你感到逆耳,良药虽然苦口,包上糖衣不就结了。《战国策?赵策》中有名的触詟说赵太后的故事,就入情入理,既入骨三分又让人甘之如饴。而且这个时期,说客本事之大,动辄倾动王侯,甚至大到身相六国的程度,可见“说(shui去声)”字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不“服”也由不得你了。

同样是动口劝人,“说教”与“说服”既有动机之分,又有手法之别,效果当然也就判若天壤。在机关听领导讲话,在学校听教师训人,大都是“说教”多而“说服”少。我们常说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好,其实不是别的原因,关键是“说教”二字在作怪。因为大凡做“说教”的,其中的“教义”(道理)他们是不是理解暂且不说,是不是信服都值得怀疑。记得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曾直面西方的基督徒,说你们把天堂描绘得那么美丽,我没有看出你们哪一个愿意早早上天堂的——真可谓一语中的。那些热衷做说教的,都没有记住孔老夫子的话,不知道“己所不欲”是不应该“施于人”的。他们倡导的东西,往往都是自己不想做或者做不到的。你自己不想做或者做不到的,要求别人做合适吗?号召别人要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自己却手执螺丝刀要做专“拧”螺丝钉的人,那谁干呀!上世纪****前后许多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伟人振臂一呼,民众便群起响应,如今还灵嘛?不灵了吧!经过了时代风雨的洗礼,人们越来越走向成熟,如果现在还有人那样做,人们便会送给他一顶帽子——大忽悠。

言教与身教必须结合起来,身教与心教必须吻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说服。做思想工作要想说服人,最重要的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老师教育学生,一定要了解到学生的骨子里头,特别是你要劝说学习困难的学生,你最好也做做学困生,感受一下听不懂还要硬听而且还不能捣乱的那种困窘;家长教育孩子,最好能想一想你和孩子相同的年龄段时,你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又是何等模样,非如此便无法做到真正的沟通。

记得一则故事,说一位母亲总喜欢拉着自己六岁的女儿逛商场,女儿却总是不乐意。这位母亲不理解,她觉得商场里到处琳琅满目,珠光宝气,花花绿绿,怎么会不吸引孩子呢?结果有一次她在商场里给女儿系鞋带儿,系好鞋带后还没有起身的一霎那她抬头一看,天哪!这是什么“景色”啊!这里哪有什么“琳琅满目”与“珠光宝气”,这简直是一片森林呀!各种各样穿着裤子没穿裤子肥的瘦的长的短的白的黑的,到处都是腿呀!这有什么美感可言?从此以后,她才真正理解了女儿不愿意和自己逛商场的真正原因。

这位母亲是因为偶然有了这样一次经历才理解了女儿,可是我们的老师怎样才能理解自己的学生呢?一个自己就不喜欢学习不愿意读书的老师劝学生读书,学生会听你的吗?一个自己就不愿意投入爱心的班主任,学生会拥戴你吗?一个自己从不写下水作文连“纸上”都“谈”不成“兵”的语文老师,能给学生正确的写作指导吗?根本不和学生一道做题,只知道照着既定的答案给学生对题的老师,学生能不烦你吗?特别在思想工作领域,你给学生讲的道理连你自己都说不服,甚至自己都不能自圆其说,学生会信你吗?

要想服人,就别搞说教。说教是说给别人听的,说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说教是只动口舌就行的,说服是必须身体力行的;只会说教的人,不会理解别人为什么听不进去,用心说服别人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以心换心的威力。

职称与称职

前些时候看《读者文摘》,有一篇介绍《王选谈院士》的文章,很有意思。说是某报记者采访王选,让他谈谈对院士的看法。王选在谈到如今院士评选中的拉关系、托人情等诸多弊端之后,现身说法,说许多人“错误地把院士看成是当前领域的学术权威,那是把时态搞错了,没分清楚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他说,他38岁的时候,在电脑照排领域的研究国内处于最前沿,国际上也可以称得上十分前沿。但那时自己只是个无名小卒,说话没有分量;等到56岁的时候,离开了具体设计的第一线,巅峰已经过去,当时就觉得自己已经不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了。可两年之后,却当选中国两院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获得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65岁时还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实际离学科前沿更远了。之后他诙谐地说,“今年我68岁,现在全靠虚名过日子了”!

同类推荐
  • 学校行政与工会的规范化管理

    学校行政与工会的规范化管理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引领青少年的100个民风民俗

    引领青少年的100个民风民俗

    孩子们都想要知道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也喜欢寻找答案,念书或是探索的行动,也是出自于一种好奇心。所有的儿童书籍里都具有探索的架构,其中探索架构最浓厚的,莫过于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以及传说故事,内容包括侦探小说、冒险小说、科幻小说等。
  • 中国高校体育教育研究

    中国高校体育教育研究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体育课程、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体育俱乐部等方面的研究,阐述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相关问题。
  •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散文卷)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散文卷)

    新思维-所有作品都体现出了作者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作者们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处在无拘无束的新思维中创作所得。新表达-作品的创作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作者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杜绝套话,杜绝千人一面,杜绝众口一词。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并将这一切,反映在作品中。
  • 成功教师语言艺术

    成功教师语言艺术

    本书内容包括:教师语言的本质、教师语言基本功、教师语言的艺术、课堂上的语言艺术、教师语言的风格、教学语言的表达方法等。
热门推荐
  • 凡人飞升录

    凡人飞升录

    一个平凡少年,一个神秘玉阶。当两者碰到了一起,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平凡少年的命运又会有什么样的改变。没有显赫身世,没有逆天资质,没有高人传承。有的只是一颗飞升路上坚韧不拔的恒心......
  • 快穿之宿主十万岁

    快穿之宿主十万岁

    当昇黎一笑惊魂,吓死鬼魂,0325『……!』当昇黎肩扛菜刀,箭中后腰,脚踩岩浆,大喊一声“再来一笼小笼包”0325『……!!』宿主有三快,变脸快,跑得快,下手快。系统有三小,长得小,胆子小,心眼小。……
  • 星河海啸

    星河海啸

    但看来自地球的屌丝男,穿越到十几万光年的修真文明,看他如何利用现代科技,完爆修真界,纵横于环宇之间……
  • X生存手札

    X生存手札

    曾因妹妹水琉璃而欠下天大人情的冰朔,突然接到“债主”委托,不得不在刚刚失去内力,实力不足平日五成的情况下,前往传说中神秘的穹苍学院完成任务。穹苍学院中有着严格的等级体系,由惊才绝艳的Gallant率领,分为神之领域的五年级、普通精英班和被称为“垃圾集中营”的后进班。学员之间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宛如一个小型社会。忽然到来的冰朔,无论身份、能力、目的都成谜,一开始受到了众人的诸多刁难。然而,谁也不会想到,阴差阳错间他竟会把整个学院都带入命运转折点。
  • 黯淡的黎明

    黯淡的黎明

    我活在这里,没错,是活在这里,活,及生存。我只是个凡人,没有,什么都没有。天空的星辰普通,却要被人类仔细研究。这是个绝对契合我的比喻。那个入口,将我拉下深渊。不要说我矫情,我是个男人,一个悲催的人。----------这个世界与之前不同,杀戮的鲜血在此溅满,黑暗的次元,同样是文明,却不一样。好了不说了,生存游戏——开始了。
  • 非人异闻录

    非人异闻录

    林涛是白老头的亲传弟子,按照约定在回收部门任职三年,三年后回到组织总部,被推荐参加学徒进阶考核。……林涛:“我艹,刚才是谁放的屁!”白老头:“我们好歹也是在维护世界和平,防止世界被破坏,你就不能儒雅一点吗?”林涛:“好吧,刚才是谁在用屁股唱歌。”白老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战神临

    战神临

    一位少年获得了战神的传承,从此踏上武道征途。。。。。。。
  • 驯龙高手之龙之书

    驯龙高手之龙之书

    在老旧的书架的某一个角落里这是一个不一样的龙的故事……一个已经消逝了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