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56900000039

第39章 其他作物(3)

4)高温愈合处理。利用块根受机械损伤后,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能自行愈合伤口的特点,采用适当提高温、湿度,从而加快伤薯愈合过程,保护机体不被病菌侵染而发生腐烂,达到安全贮藏的目的。愈合组织的形成,首先是受伤表面数层细胞失水干缩,形状变长,它下面的几层细胞的细胞壁加厚木栓化,再下面有一层细胞里的淀粉逐渐消失,并在此部位生出扁平细胞层,连续进行细胞分裂,最终形成愈合组织。愈合组织形成的快慢和它所处的温、湿度条件密切相关。高温愈合处理所用的温湿度以及时间,各国不尽相同。美国使用的温度是29.5℃,相对湿度85%,处理时间为10天;日本用32℃,相对湿度为90%,处理时间为5~6天;中国采用温度为34~37℃,相对湿度85%~90%,处理时间为4天。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加快伤口愈合程度,更能有效防治甘薯黑斑病、软腐病的为害。高温愈合处理结束后,须进行通风散热,使窖里温度降到10~15℃,转入正常贮藏窖管理。

5)薯干贮藏。中国农村多采用手工操作自然曝晒的方法制作薯干。如阳光充足,阴雨较少,多采用切片晒干;阴雨天气较多,湿度较大时,多采用刨丝或切成小薯块晾晒。制干用的甘薯应早收,在当地霜期到来以前,选择晴天边收获边切晒,防止晚秋气温过低或遇阴雨,影响薯干质量,甚至发生霉烂损失。薯干吸湿性强,易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而发生霉变。入库贮藏时,按照质量标准和干燥程度分别存放,薯干含水量不超过11%,温度控制在30℃以下,若超过须晾晒。

(4)甘薯的利用

甘薯传入中国之初,适值福建屡遭饥馑,因此人们对甘薯功用的最初认识,是可防灾救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步认识和发现了甘薯的许多优点。徐光启将其归纳为“十三胜”,指出其具有高产益人、色白味甘、繁殖快速、防灾救饥、可充食、可酿酒、可久藏、可做饼饵、生熟可食、不妨农功、可避蝗虫等优点。指出“农人之家不可一岁不种,此实杂植中第一品,亦救荒第一义也”。甘薯的食用方式有“可生啖,可蒸可煮。可煨可粥。可参脱粟,可切晒干,可磨粉,可熬糖酿酒,叶可作蔬”。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近代淀粉、酒精工业的发展,甘薯成为粮食以外的工业原料。

甘薯的营养成分如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铁、钙等矿物质的含量都高于大米和小麦粉。非洲、亚洲的部分国家以此作主食;此外还可制作粉丝、糕点、果酱等食品。工业加工以鲜薯或薯干提取淀粉,广泛用于纺织、造纸、医药等工业。甘薯淀粉的水解产品有糊精、饴糖、果糖、葡萄糖等。酿造工业用曲霉菌发酵使淀粉糖化,生产酒精、白酒、柠檬酸、乳酸、味精、丁醇、****等。根、茎、叶可加工成青饲料或发酵饲料,营养成分比一般饲料高3~4倍;也可用鲜薯、茎叶、薯干配合其他农副产品制成混合饲料。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石油供给形势将日趋严峻,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甘薯生物产量高,淀粉产量高,是生产燃料乙醇的理想原料,作为新型能源植物已经引起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甘薯作为新型能源植物,将在中国能源安全中扮演重要角色。

6.3小杂粮〔1〕6.3.1大麦禾本科大麦属作物的总称,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属内有30多个种,其中有栽培价值的只有普通大麦种。大麦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广泛,世界各国的大麦主要用于畜禽饲料。

(1)大麦的起源与演化

根据野生大麦的分布及考古资料,大麦的起源地有二:一是从小亚细亚经过美索不达米亚到伊朗高原的中东地区和从埃及、北非到苏联的北高加索等地区;另一个起源地是中国的青海、西藏和四川的西部。大麦由野生到栽培的演化,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二棱起源说,二棱及六棱起源说,六棱起源说和多阶段进化系统学说。20世纪初出现了双源说。里蒙彭(Rimpao)从比较形态学观点认为栽培大麦的祖先种应为六棱型,而二棱型则为六棱型侧小穗退化所致。20世纪70年代,中国学者在西藏、青海、四川西部等地进行考察,发现大量二棱、六棱和中间型的野生大麦,通过对其进行性状遗传、细胞学核型和酶谱等研究,提出了多阶段进化系统学说,认为栽培大麦的进化可能是由二棱到六棱,由小穗有柄到无柄,子粒由有稃到裸粒,穗轴由碎穗到坚韧的过程,其中经历了几个阶段。其原始种是野生二棱大麦,在距今7000~10000年,人类驯化大麦时,开始了第二阶段,相继产生了六棱瓶型,六棱无柄及六棱裸粒等野生大麦。第三阶段才进化为栽培六棱大麦,而栽培二棱大麦则是选育大穗、大粒的结果。这一学说强调了六棱大麦在进化中的作用,并论证了中国青藏高原是野生大麦的起源地之一。

(2)大麦的栽培历史

大麦是人类栽培远古作物之一,世界各地先后发现早在公元前15000~前5000年的栽培大麦的遗物。远古时主要栽培在东亚和西南亚的古文明区,后来传至欧洲。古代大麦以六棱最多,次为四棱,二棱最少。17世纪初由英国殖民地引入北美;荷兰和西班牙殖民者将欧洲和北非的品种引至南美,在东方,大麦由中国传至印度,4~5世纪由中国经朝鲜传至日本。

中国大麦栽培历史悠久,1979年在新疆哈密县五堡乡墓葬内,曾出土新石器时代含彩陶文化的青稞穗壳,这是迄今出土最早的栽培大麦遗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5000年前的古羌族时,就在黄河上游栽培大麦。远在公元前14~前12世纪的殷商甲骨文中已有“麦”“来”“牟”的记载。公元前6世纪的《诗经》中记有“贻我来牟”。先秦文献中统称大小麦为“麦”或“来牟”。公元前3世纪《吕氏春秋·任地篇》中的“孟夏之昔,杀三叶而获大麦”,开始正式有大麦这一名称。西汉以前全国各地就种有大麦,在黄河、长江流域和西北旱漠地区更广为种植。6世纪30年代的《齐民要术》和南宋嘉泰年间的《会稽志》等书中,有了关于大麦的原始分类、品种、栽培技术和利用经验的记载。另从8世纪的《本草拾遗》中记有“青稞似大麦,天生皮肉相离,秦陇以西种之”;另从约16世纪后期的《本草原始》中记有“大麦,一名牟麦,出关中”。可以看出中国栽培大麦很可能是由西向东传播的。

(3)我国大麦的分布

我国大麦的分布在栽培作物中最广泛,但主要产区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青藏高原。根据生态因素中的光、温条件以及地理位置、播种期等特点,将中国栽培大麦划分为三大生态区。

1)北方春大麦区。包括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宁夏、新疆全部,山西、河北、陕西北部,甘肃-景泰和河西走廊地区,属一年一熟春大麦区。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啤酒大麦发展很快,最大面积曾达到1000万亩,尔后逐年减少,至1995年200余万亩。该区在大麦生长季节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对籽粒碳水化合物积累有利,千粒重高。特别是西北,天气晴朗,由黄河水、祁连山和天山雪水灌溉,啤酒大麦籽粒色泽光亮,皮薄色浅,发芽率高,是我国优质啤酒大麦生产潜力较大的基地。黑龙江省被称为“北大荒”的松花江和三江平原,地域广阔,土壤肥沃,7月下旬进入雨季,适合种植早熟品种,也是我国比较好的啤酒大麦基地之一。

2)青藏高原裸大麦区。包括青海、西藏全部,四川-甘孜、阿坝两个藏族自治州,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大麦种植在海拔3000米以上,属高原气候,阴湿冷凉,昼夜温差大,一般无霜期短。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7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一年一熟,以多棱裸大麦为主,是藏族人民的主要食粮。

3)黄、淮以南秋播大麦区。包括山东,甘肃的陇东和陇南,晋、冀、陕南部及其以南各省,四川盆地,云贵高原6个生态亚区,是我国大麦的主要产区。秋季播种,根据越冬期的低温程度不同,品种有冬性、半冬性和春性。黄、淮冬麦区冬季气温低,品种属冬性。该区降雨量适中,大麦比小麦早熟10天左右,收获前后天气晴朗,历史上就有种大麦的习惯,是我国啤酒大麦基地之一。长江流域、四川盆地以南地区,大麦面积占全国的一半左右,是我国大麦的主要产区。该区气候温暖潮湿,降水量大,大麦作为早稻的前作,主要用作饲料。江苏的淮河以北和盐城地区,降水量一般比长江以南少,大麦子粒色泽比较好,千粒重较高,也是比较理想的啤酒大麦基地。

(4)大麦的主要用途

全世界大麦播种面积在1970年代末约9600万公顷。年产量近18000万吨,其中约1/2的产量用作饲料,其余供人类食用,或用以制麦芽糖。啤酒主要用大麦芽制造,总产量的10%以上用于制造啤酒。大麦芽也用制蒸馏饮料。

大麦子粒的粗蛋白和可消化纤维均高于玉米,是牛、猪等家畜、家禽的好饲料。欧洲、北美的发达国家和澳大利亚,都把大麦作为牲畜的主要饲料。我国南方用大麦喂猪,在育肥期增加饲料中的大麦的比例,可使猪肉脂肪硬度大,熔点高,瘦肉多,肉质好。大麦还可以制作青贮饲料,在灌浆期收割切段青贮,是奶牛的好饲料。

大麦除了能食用外,还可用来酿酒。我国目前啤酒产量居世界第二位,1998年产量达1998万吨,需啤酒大麦330万吨。随着我国啤酒质量和产量的提高,对啤酒大麦子粒的外观、色泽、品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自1989年以来,我国啤麦进口量占总用量的46%~71%,年用外汇3亿多美元。提高国产啤麦的质量和数量是麦芽厂家多年的愿望和要求。

大麦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他们把裸大麦炒熟磨粉,做成糌粑食用。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人民习惯用裸大麦做粥或掺在大米里做饭。大麦仁还是“八宝粥”中不可或缺的原料。裸大麦中β-葡聚糖和可溶性纤维含量高于小麦,可作为保健食品。此外,“大麦茶”是朝鲜族群众喜欢的饮料。饮料“旭日升暖茶”的原料中也有大麦。

6.3.2谷子

谷子也称粟,中国古代甲骨文称为禾,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粟的亲缘最近的是野生狗尾草,狗尾草与粟形态相似,染色体数相等,同工酶分析,两者的酯酶谱带也很相似,表明它们亲缘关系很近。须根粗大。秆粗壮,直立,高0.1~1米或更高。叶鞘松裹茎秆,密具疣毛或无毛,毛以近边缘及与叶片交接处的背面为密,边缘密具纤毛;叶舌为一圈纤毛;叶片长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45厘米,宽5~33毫米,先端尖,基部钝圆,上面粗糙,下面稍光滑。圆锥花序呈圆柱状或近纺缍状,通常下垂,基部多少有间断,长10~40厘米,宽1~5厘米,常因品种的不同而多变异,主轴密生柔毛,刚毛显著长于或稍长于小穗,黄色、褐色或紫色;小穗卵形或近圆球形,长2~3毫米,黄色、橘红色或紫色;第一颖长为小穗的1/3~1/2,具3脉;第二颖稍短于或长为小穗的3/4,先端钝,具5~9脉;第一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7脉,其内稃薄纸质,披针形,长为其2/3,第二外稃等长于第一外稃,卵形或球形,质坚硬,平滑或具细点状皱纹,成熟后,自第一外稃基部和颖分离脱落;鳞被先端不平,呈微波状;花柱基部分离;叶表皮细胞同狗尾草类型。

(1)谷子的起源

谷子(粟)起源于中国或东亚的古老作物。考古学家证明,粟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中最主要的栽培作物。代表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河北武安山磁山遗址(前5400年)、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前5935年)分别有谷子的种子和米粒出土,经鉴定均有7000~8000年的历史。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西安半坡村遗址(前4115~前3635年)出土的陶罐内盛有粟粒。中国拥有极丰富的粟种质资源。在古代中国与其周围的东亚国家和中东国家交往中,粟传播到四周各国。德坎多根据欧洲湖上居民在瑞士和奥地利的遗址中普遍有粟的遗存,推测粟是由阿拉伯、小亚细亚、奥地利传入欧洲的。1979年J.M.J.戴维特(deWet)等专文论述粟的起源和演化,从粟的古代遗存到粟粒的贮存蛋白质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小粟起源于欧洲,大粟起源于中国,形成各自的多样性变异。

同类推荐
  • 古今农事

    古今农事

    本书共分为九个部分,主要介绍农学研究的领域和方法,从农学的门类、动植物育种、病虫害防治、作物栽培、农业发展展望等方面,揭示农业科学的奥秘,使读者了解农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 施肥知识(中)

    施肥知识(中)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现在已经知道的有22多种,其中碳、氢、氧可以从空气和水中获得,一般不需要以肥料的形式提供。氮、磷、钾在作物体内含量较高,吸收得也较多,占干物重的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几,称为“大量元素”。氮、磷、钾三种元素在土壤中含量普遍较少,需要以肥料的形式补充,所以特别称它们为“肥料三要素”。钙、镁、硫一般称为“中量元素”。铜、锌、铁、锰、硼、钼等元素,作物需要量少,称为“微量元素”。
  • 种植:作物栽培耕种

    种植:作物栽培耕种

    本书分为古代栽培、古代园艺等两部分,介绍了稻作历史及栽培技术、小麦种植的推广、玉米的传入和推广、古代高粱种植技术、甘薯的引种和推广、唐代以后的茶树栽培、我国古代园艺发展、我国古代花卉园艺等内容。
  • 工业:印纺工业龙头

    工业:印纺工业龙头

    本书包括先秦印染原料与印染技术、唐代精美的丝织工艺、宋代纺织技术水平、清代棉纺毛纺工艺等内容。
  • 樱桃园艺:知道这些就够了

    樱桃园艺:知道这些就够了

    戴尔·沃勒园艺畅销书之一,一本关于樱桃园艺的一切,告诉你如何自己种植樱桃的书。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热门推荐
  • 愤怒的地球

    愤怒的地球

    《愤怒的地球》一书将带领广大青少年一起跟着逼真的描述,真实的画面,去真心感受血淋淋的灾难。让我们怀着虔诚的心、带着刻骨铭心的伤痛一起追溯历史的记忆,回顾发生过的惨烈的往事,告诉人们灾难背后的感人故事。本书以精炼的篇幅、准确的文字,从真实的角度向广大青少年阐述了灾难的起源、发展以及危害过程。本书运用了简单易懂、生动详细的科普知识,同时还配有多幅灾难发生时的现场图片加以描述、记录,帮助广大青少年读者更好地认识、了解自然灾难带来的伤痛,并以期给世人留下警策。
  • 戮天神帝

    戮天神帝

    生与死轮回不止,我们生,他们死!杀就要杀个巅峰不败,战就要战个浴血苍穹,废材崛起,杀戮横行,且看众生无我,登顶无上大道,成就一代戮天神帝。
  • 樱花树下,我还在

    樱花树下,我还在

    在樱花树下,我还在等待,十年之候,却换不来一段爱恋。我还要在无谓的守候吗?为你付出的青春,值吗?我已没有坚定......
  • 相逢何必享受

    相逢何必享受

    家里人都说我是扫把星,贱命就该送人养闺女有什么用?后来真的就把我轰出去了,如果没有当时的事情我可能一辈子都会在村里生活然后找个不嫌弃我家庭的相夫教子,可事情往往脱离了你幻想的生活,都说什么年代了都是自主恋爱要什么门当户对啊,但现实却是娶你还要考虑你的家庭谁敢要,精神病遗传她万一生的孩子有问题呢就这样我遭到了另类的对待,遇到你的那天在下雪,我喝了点酒出门滑倒在你车旁,蹭到了你的车,也许是命运让我们相遇,过了十年我依然记得当时第一次遇见你的场景知道了开头却没有结尾
  • 创龙纪元

    创龙纪元

    原本的世界,不同的一切。生存还是死亡,斩杀一切阻挡的东西,谁才是那操控一切的人。
  • 噬吞乾坤

    噬吞乾坤

    被流星砸中的秦风,穿越到奇异世界,开始了强盗般的修炼……你等级比哥高?你惨了,哥抢的就是你能量。你等级比哥低?你也完了,哥先抢能量后取你小命。即使你不幸死了,哥也要将你零星的能量榨干……噬吞日月光辉,抢尽天地宝灵。抢钩者诛,抢国者诸侯,抢天地者,神皇也。
  • 死神舞

    死神舞

    陈维本是凡间普通一网管,某天突遇神秘顾客在网吧闹事,随其离开网吧后遇到各种离奇之事,竟然意外入道,斗神界,闯冥界,战魔界,他能否安全归来?
  • 名门甜妻萌萌哒

    名门甜妻萌萌哒

    5岁,他把她从街上拎回家,让她面壁思过一个晚上。8岁,他把她从学校接回家,让她写检讨书一个晚上。12岁,就在她以为,他是她的全世界的时候——他把她一个人扔到国外,不闻不问,整整六年。18岁,她回来了!本以为从此再无瓜葛!却不料,她上个大学,他摇身一变,成了她的专业课教授。毕业后,她找个工作,他再次变换身份,成了她的Boss。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清冷腹黑男,和一个天才美少女的成长与甜宠故事!1V1,男强女强,苏萌甜炸,宠入骨髓!
  • 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是一部改变历史的书,它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称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作品”。作为世界上第一部以科学方法来分析研究“梦”的作,它是现代人非读不可的杰作。
  • 男神养成:重生私生女

    男神养成:重生私生女

    她是母亲初恋的“私生女”,生父不问,乐的自在,却遭同父异母的妹妹陷害,一朝身死,携恨而归,重生于她人身上,看她如何扭转乾坤。他是母亲二嫁的“拖油瓶”,继父冷待,生母无视,活在世上如同空气。她的到来是他的机遇,抓住便是人上之人。拖油瓶+私生女,两人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细水长流的爱情,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