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54600000303

第303章 季氏第十六16.1

对于季氏篇,邢昺说:此篇论天下无道,政在大夫,故孔子陈其正道,扬其衰失,称损益以教人,举《诗》、《礼》以训子,明君子之行,正夫人之名,以前篇首章记卫君灵公失礼,此篇首章言鲁臣季氏专恣,故以次之也。

16.1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这段记述被选入中学课本,题目叫《季氏将伐颛臾》。

先学习一下朱熹《论语集解》:季氏将伐颛臾。〔颛,音专。臾,音俞。颛臾,国名。鲁附庸也。〕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见,贤遍反。按左传史记,二子仕季氏不同时。此云尔者,疑子路尝从孔子自卫反鲁,再仕季氏,不久而复之卫也。〕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与,平声。冉求为季氏聚敛,尤用事。故夫子独责之。〕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夫,音扶。东蒙,山名。先王封颛臾于此山之下,使主其祭,在鲁地七百里之中。社稷,犹云公家。是时四分鲁国,季氏取其二,孟孙叔孙各有其一。独附庸之国尚为公臣,季氏又欲取以自益。故孔子言颛臾乃先王封国,则不可伐;在邦域之中,则不必伐;是社稷之臣,则非季氏所当伐也。此事理之至当,不易之定体,而一言尽其曲折如此,非圣人不能也。〕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夫子,指季孙。冉有实与谋,以孔子非之,故归咎于季氏。〕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任,平声。焉,于虔反。相,去声,下同。周任,古之良史。陈,布也。列,位也。相,瞽者之相也。言二子不欲则当谏,谏而不听,则当去也。〕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兕,徐履反。柙,户甲反。椟,音独。与,平声。兕,野牛也。柙,槛也。椟,匮也。言在柙而逸,在椟而毁,典守者不得辞其过。明二子居其位而不去,则季氏之恶,己不得不任其责也。〕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夫,音扶。固,谓城郭完固。费,季氏之私邑。此则冉求之饰辞,然亦可见其实与季氏之谋矣。〕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夫,音扶。舍,上声。欲之,谓贪其利。〕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寡,谓民少。贫,谓财乏。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季氏之欲取颛臾,患寡与贫耳。然是时季氏据国,而鲁公无民,则不均矣。君弱臣强,互生嫌隙,则不安矣。均则不患于贫而和,和则不患于寡而安,安则不相疑忌,而无倾覆之患。〕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夫,音扶。内治修,然后远人服。有不服,则修德以来之,亦不当勤兵于远。〕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子路虽不与谋,而素不能辅之以义,亦不得为无罪,故幷责之。远人,谓颛臾。分崩离析,谓四分公室,家臣屡叛。〕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干,楯也。戈,戟也。萧墙,屏也。言不均不和,内变将作。其后哀公果欲以越伐鲁而去季氏。谢(良佐)氏曰:“当是时,三家强,公室弱,冉求又欲伐颛臾以附益之。夫子所以深罪之,为其瘠鲁以肥三家也。”洪(兴祖)氏曰:“二子仕于季氏,凡季氏所欲为,必以告于夫子。则因夫子之言而救止者,宜亦多矣。伐颛臾之事,不见于经传,其以夫子之言而止也与?”〕

再学习一下何晏、邢昺《论语注疏》: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安国曰:“颛臾,伏羲之后,风姓之国,本鲁之附庸,当时臣属鲁。季氏贪其土地,欲灭而取之。冉有与季路为季氏臣,来告孔子。”)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孔曰:“冉求为季氏宰,相其室,为之聚敛,故孔子独疑求教之。”)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孔曰:“使主祭蒙山。”)且在邦域之中矣,(孔曰:“鲁七百里之封,颛臾为附庸,在其域中。”)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孔曰:“已属鲁,为社稷之臣,何用灭之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曰:“归咎于季氏。”)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马融曰:“周任,古之良史。言当陈其才力,度己所任,以就其位,不能则当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包咸曰:“言辅相人者,当能持危扶颠。若不能,何用相为?”)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马曰:“柙,槛也。椟,匮也。失虎毁玉,岂非典守之过邪?”)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马曰:“固,谓城郭完坚,兵甲利也。费,季氏邑。”)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孔曰:“疾如女之言。”)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孔曰:“舍其贪利之说,而更作他辞,是所疾也。”)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孔曰:“国,诸侯。家,卿大夫。不患土地人民之寡少,患政理之不均平。”)不患贫而患不安,(孔曰:“忧不能安民耳。民安则国富。”)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包曰:“政教均平,则不贫矣。上下和同,不患寡矣。大小安宁,不倾危矣。”)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孔曰:“民有畏心曰分,欲去曰崩,不可会聚曰离析。”)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孔曰:“干,楯也。戈,戟也。”)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郑玄曰:“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后季氏家臣阳虎果囚季桓子。”)

【疏】“季氏”至“内也”。○正义曰:此章论鲁卿季氏专恣征伐之事也。“季氏将伐颛臾”者,颛臾,伏羲之后,风姓之国,本鲁之附庸,当时臣属于鲁,而季氏贪其土地,欲灭而取之也。“冉有、季氏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者,冉有、季路为季氏臣,来告孔子,言季氏将有征伐之事于颛臾也。“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者,无乃,乃也。尔,女也。虽二子同来告,以冉求为季氏宰,相其室,为之聚敛,故孔子独疑求教之,言将伐颛臾,乃女是罪过与?与,疑辞也。“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者,言昔者先王始封颛臾为附庸之君,使主祭蒙山。蒙山在东,故曰东蒙。“且在邦域之中矣”者,鲁之封域方七百里,颛臾为附庸,在其域中也。“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者,言颛臾已属鲁,为社稷之臣,何用伐灭之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者,夫子,谓季氏也。冉有归其咎恶于季氏也,故言季氏欲伐,我二人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者,周任,古之良史也。夫子见冉有归咎于季氏,故呼其名,引周任之言以责之。言为人臣者,当陈其才力,度己所任,以就其列位,不能则当自止退也。“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者,相,谓辅相。焉,何也。言辅相人者,当持其主之倾危,扶其主之颠踬。若其不能,何用彼相为?“且尔言过矣”者,尔,汝也。汝为季氏辅相,而归咎于季氏,自是汝之言罪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者,此又为辅相之人作譬也。柙,槛也。椟,匮也。虎兕皆猛兽,故设槛以制之。龟玉皆大宝,故设匮以藏之。若虎兕失出于槛,龟玉损毁于匮中,是谁之过与?言是典守者之过也。以喻主君有阙,是辅相者之过也。“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者,此冉有乃自言欲伐颛臾之意也。固,谓城郭完坚,兵甲利也。费,季氏邑。言今夫颛臾城郭甲兵坚固,而又近于费邑,若今不伐而取之,后世必为季氏子孙之忧也。“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者,孔子见冉有言将伐颛臾之意,故又呼冉有名而责之,如汝之言,君子所憎疾。夫以舍其探利之说,而更作他辞,是所疾也。“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者,此下孔子又为言其正治之法,以示非臆说,故云丘也闻。国,谓诸侯。家,谓卿大夫。言为诸侯卿大夫者,不患土地人民之寡少,但患政理之不均平也。“不患贫而患不安”者,言不忧国家贫,但忧不能安民耳。民安则国富也。“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者,孔子既陈其所闻,更为言其理。盖言政教均平,则不贫矣。上下和同,不患寡矣。小大安宁,不倾危矣。如上所闻,此应云“均无寡,安无贫”。而此乃云“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者,欲见政教均平,又须上下和睦,然后国富民多,而社稷不倾危也,故衍其文耳。“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者,言夫政教能均平和安,如此,故远方之人有不服者,则当修文德,使远人慕其德化而来。远人既来,当以恩惠安存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者,谓冉有、季路辅相季氏也。“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者,谓不修文德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者,民有异心曰分,欲去曰崩,不可会聚曰离析。言国内之民又不能以恩惠安抚,致有异心,不可会聚,莫能固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者,谓将伐颛臾也。“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者,萧墙,谓屏也。萧之言肃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孔子,圣人,有先见之明。见季氏家臣擅命,必知将为季氏之祸,因冉有言颛臾后世必为子孙忧,故言吾恐季孙之忧不远在颛臾,而近在萧墙之内。后季氏家臣阳虎果囚季桓子。

○注“孔曰”至“孔子”。○正义曰:云“颛臾伏羲之后,风姓之国”者,僖二十一年《左传》云:“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杜注云:“太皞,伏羲。四国,伏羲之后,故主其祀。颛臾在泰山南武阳县东北”是也。云“本鲁之附庸,当时臣属鲁”者,《王制》云:“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郑注云:“不合,谓不朝会也。小城曰附庸。附庸者,以国事附于大国,未能以其名通也。”言此颛臾始封为附庸之君,以国事附于鲁耳,犹不为鲁臣,故曰鲁之附庸。春秋之世,强陵弱,众暴寡,故当此季氏之时,而颛臾已属鲁为臣,故曰当时臣属鲁也。

○注“使主祭蒙山”。○正义曰:《禹贡·徐州》云“蒙羽其艺”。《地理志》云泰山蒙阴县,“蒙山在西南,有祠。颛臾国在蒙山下”。○注曰“鲁七百里之封,颛臾为附庸,在其域中”。○正义曰:《明堂位》曰:“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郑注云:“曲阜,鲁地,上公之封,地方五百里,加鲁以四等之附庸,方百里者二十四井,五五二十五积四十九,开方之,得七百里。”言其颛臾为附庸,在此七百里封域之中也。

○注“周任,古之良史”。○正义曰:周大夫也,与史侯、臧文仲并古人立言之贤者也。

○“马曰”至“过邪”。○正义曰:云“柙,槛也”者,《说文》云“柙,槛也。槛,栊也。一曰圈。以藏虎兕”。《尔雅》云:“兕,似牛。”郭璞云:“一角,青色,重千斤。”《说文》云:“兕如野牛,青毛,其皮坚厚,可制铠。”《交州记》曰:“兕出九德,有一角,角长三尺馀,形如马鞭柄。”是也。云“椟,匮也”者,亦《说文》云也。

○注“孔曰:干,楯也。戈,戟也”。○正义曰:干,一名楯,今谓之旁牌。《方言》云:“楯,自关而东,或谓之楯,或谓之干。关西谓之楯。是干、楯为一也,施纷以持之。”孔注《尚书·费誓》云:“施乃楯纷。”纷如绶而小,系于楯以持之,且以为饰也。干,扞也,并之以扞敌,故《牧誓》云“比尔干也”。戈者,《考工记》云:“戈,柲六尺有六寸。其刃广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郑玄注云:“戈,今句孑戟也,或谓之鸡鸣,或谓之拥颈。内谓胡以内接祕者也,长四寸。胡六寸。援八寸。”郑司农云:“援,直刃也,胡,其孑。”

通过对《论语集解》《论语注疏》的阅读学习,可以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个对话故事的理解。

先从细微处入手,探讨一下两个字的读音。“虎兕出于柙”,如今“兕”读音(si四声,读如寺),宋代朱熹反切法注音“徐履反”(xv,读如许);柙,如今读(xia二声,读如霞),朱熹反切法注音“户甲反”(hia三声,类似读哈)。

公元2018年5月4日,北京大学举行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北大校长林建华在讲话中将“鸿鹄”的“鹄”念成“hao”而没有念成“hu”,引发热议。从造字角度,字“义”准确的重要性大于字“音”的“准确性”,因为造字的目的是表义,至于发音,会有方言和个体差异,随着历史演进,很多字的读音难免和创制字时的发音会有不同,比如宋代的“虎兕出于柙”中,千年的时间,5个字有2个,40%的比例读音已经发生变化,至于“虎、出、于”的读音,因为没有文献标注,姑且算发音没变化了,哈哈。“鸿鹄”的“鹄”,许慎的《说文解字》反切法注音“胡沃切”,为“ho”“huo”(读如或)才贴切,发音“红或”而不是“红胡”。所以纠缠读音的准确性,意思不大。呵呵。不过呢,北大校长读错当代约定俗成且比较常用的汉字发音,非北大毕业的和非校长们就自然有点想法和说法了。这也很正常。

“季氏将伐颛臾”这则故事,展现出了孔子“齐家、治国”的思想方略:“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同时展露出孔子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因为洪兴祖说:“伐颛臾之事,不见于经传,其以夫子之言而止也与?”季氏伐颛臾没有历史记录,季氏的想法被扼杀在萌芽,或许就是孔子对身为季氏宰的两个学生冉求和子路进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谆谆教导”起了作用。而邢昺说“后季氏家臣阳虎果囚季桓子”,又印证了孔子“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的判断。

孔子责备贤者,对国君、大夫有德行要求,对辅佐国君、大夫的士阶层一样有很高的“君子”之要求。“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拿着别人的俸禄,要为别人着想,行“大道”,修文德、慎攻伐,不僭越,当好参谋、干事。

孔子的思想,做人要本分,是啥就当好啥,做国君有国君的样子,事君的有事君的样子,别乱了套。人人不本分,都想着僭越出格,不按规则出牌,这个世界就难以安宁。而且,责在贤者,也就是“有政”“为政”之人,担负着天下兴亡的重大责任,百姓苍生受其引导、影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是水,但受“有政”之人的引而导之,导好了就是井井有条的水利,导不好就是泛滥成灾的洪水。

同类推荐
  • 谪仙人何小泽

    谪仙人何小泽

    逆天背景,却没有任何记忆。这一世只能做一个平凡人。
  • 初见浅夏冬雪不下

    初见浅夏冬雪不下

    几年前的那些破事儿,回忆越喝越昏,从前越抽越伤,
  • 雁门梦

    雁门梦

    即将开始大学生活的美籍少女金月,病榻前听到爷爷金福远的临终心愿竟是和失散天涯的同乡兼战友金福厚和金福达登上雁门关,看遍山西好风光……
  • 年年岁岁叹今夕

    年年岁岁叹今夕

    “沈岁,我走了。”“再见。”“沈岁,我走了。”“你能不能留下来?就当是为了我!”温年和沈岁认识二十二年,爱了沈岁二十二年,可是,自始至终,沈岁的情窦初开不是她,刻骨铭心不是她,情之所归不是她。这二十二年来,温年没有一天不在幻想她能和沈岁一起走进婚礼的殿堂。可终究是大梦一场空。“沈岁,再见了,谢谢你陪我度过那么多年的欢乐与悲伤。”沈岁大梦惊醒,再也没有了温年此人,他浑然不知。我宁愿我爱的人得天独厚,平安喜乐。也不希望他为我所困。所以,最后啊,那个坚韧而又倔强的姑娘死在了连天的炮火中。
  • 致曾经的少年

    致曾经的少年

    “在毕业之前,有没有什么事儿,或者什么人,是你舍不得的。或者,是让你后悔的?”
热门推荐
  • 都市仙医

    都市仙医

    总裁,你说你大姨妈不调?没事,来,听我给你弹一曲,保证曲到病除!听我给你弹一曲就好!美女,你放心,听我弹一曲之后,保证没人再说你是太平公主。某杀手:苏沐云,有人出三亿美金买你性命,去地狱里弹你的曲吧!苏沐云:不好意思兄弟,你可能不知道,我这一曲,除了能治病以外,还能杀人!
  • 绝天武帝

    绝天武帝

    穆家穆轩,一代天骄,意外中灵力散尽,遭到众多家族的冷落与白眼开始处处不得志。在一次意外坠崖中,穆轩得到了一枚戒指,从此人生发生逆转。曾欺压他的人,以牙还牙;曾一落千丈的家族,由此崛起。
  • 花昔花殇

    花昔花殇

    秋玉是浅昔出生时所佩戴的。升天学仙,意外连连。面对两个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会如何抉择?
  • 植物也有感情:植物共生

    植物也有感情:植物共生

    像大多数动物一样,植物的感情世界也是非常复杂的,这种复杂关系不仅表现在植物跟植物之间,还表现在植物跟动物之间。它们有的可以见面互掐,有的可以将对方置于死地,比如:玫瑰不能见到木犀草,它们相见以后就会相互排挤;黄瓜跟西红柿在一起也会天天赌气。不过,植物之间,甚至植物跟动物之间,也可以成为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的生死之交,比如大豆跟蓖麻在一起能够互惠互利。而橡树跟松鼠同样会相互帮助。总之,植物的感情世界非常有趣,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植物的感情故事,不妨阅读一下这本《青少年科普图书馆·植物也有感情:植物共生》。
  • 天仙之道

    天仙之道

    人之出生,即越过鬼类,成就修行的第二层次。然而,也仅仅是第二层次。至于第五层次的天仙之道,不去修行,始终不知隔着多少重山,多少条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文明重启计划

    文明重启计划

    一万年前文明毁灭,一万年后文明重建。华夏大地的战火烧遍了大周王朝的每一个角落,十个诸侯间的相互攻伐,此所谓分,然而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旧文明遗留下来的执行官要促成合。
  • 女扮男装,我是双面公主

    女扮男装,我是双面公主

    [女扮男装之旅要开始了,先介绍下女主]她,是一个说不出如何美丽的女孩,她叫紫阡陌,她有一种梦幻的美,又不是。冷艳的美,也不是,梅花傲骨和天山雪莲般的美也不是。她好像所有美都可以形容她,而不显的纠结。她身份高贵多重,武力值爆表却没有显露出来。她性格随机变化,捉摸不透。IQ爆表,EQ(情商)一半以下,还好啦。这也算了,女扮男装还可以帅出天际.....(男主看情况,你们想要谁,投票票,评论,我就知道了)
  • 小学最后一年的战争

    小学最后一年的战争

    在小学六年级结束时、总是希望时间慢些走让我们可以留下更美好的回忆、袁泳烨与唐婷、冯雅乐、顿俊然、王雨欣的友谊、与郭佳佳的明争暗斗这一切是否在这小学最后一年中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