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38700000005

第5章 文章谈

曹聚仁

写文章

在周作人先生的散文集《苦茶随笔》里有几篇很好的文论:《厂甸之二》、《杨柳》,以及《写文章》二则。周先生近年倡导“文学无用论”说:“文学,只是以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为满足的,此外再无目的之可言。里面,也没有多大鼓动的力量,也没有教训,只能令人聊以快意。”他只承认使人聊以快意一点,算作一种用处。自从言志派奉之为大师,这些话仿佛成为文章以闲适为主的经典了。

说到文章的有用无用,本来是就在社会的影响而言。作者以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若把它锁在柜子里,使它永不见天日,那文章无用论就成立了。然而不然,周先生自己的《苦茶随笔》,刊在《大公报》的文化专刊上,给千千万万人看见;不足,还黑字印在白纸上,汇印一册,在北新书局出版,又给千千万万人去读去看。这样就有社会的意义了。周先生的思想感激起千千万万人的共鸣反应;夜莺一声的啼叫,振动了一位诗人的心弦,写成一首夜莺歌,就此振动了千千万万人千千万万年的心弦,谁也没法抹消这一声啼叫的作用了。文章无用论的说法,只能说做文章除了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外,不附带做敲门砖的作用。至于文章在社会上的作用,作者并无权去决定,无论有用或无用。

周先生几次说他自己是江南水师出身,对于文学是外行。而他的散文集中,谈写文章的文字却无不精当切实。他那篇《我学国文的经验》,早成为每个青年的读物。尤妙的,他虽在标榜文章无用论,而《苦茶随笔》

中那几篇文论,每一篇都显出时代的意义。如随笔中的《杨柳》,正是针对着提倡读经复兴文言的倒车运动而说的。他说:

在中学专做古文的学生不能写文章。做古文(自然是滥古文)本来不难,只要先看题目,再找一篇格调来套上,就题字绕一阵子,就能成功。可是这样一学会就中了毒,要想戒救极不容易。我平常不大出题目,这些学生觉得不便,叫他们自己出,大抵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一类的大题目,文章又照例是空泛的。劝他们改做小题目,改用白话试试看,做成之后,作者自己先觉得可笑,文字与意思都那么的幼稚,好像是小学儿童的手笔。有志气的学生便决心尽弃所学而学焉,从头学写普通的文章,努力去用了自己的头脑去想,用了简明的白话写出来,一面严防滥古文的说法想法的复活与混入;这样苦心用功以后,才慢慢地可以挽回过来。差不多可以说至少要用一年的苦功来净除从前所中的古文毒,并从头来修习作文的门路。假如不能这样做,只好老写滥调古文下去,能够说,“人心不古”或“地大物博”等空话,却终不能达出自己的意思来,这样即是不通而不可救了。

叫学生读古文做文言的准遗老先生们,看了这段话,正如当头淋一盆冷水。周先生的文论,为青年们所接受,知道要写通顺的文章,非走这条平坦大路不可,谁也不能否定他在社会的意义了。

其实周先生肚子里何尝不雪亮?他叫青年不要做那类的大题目,不要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些空洞话头,何尝不是苦口婆心,对症下药。又他批评韩退之,说:“我对于韩退之整个的觉得不喜欢,器识文章都无可取,他可以算是古今读书人的模型,而中国的事情有许多却就坏在这班读书人手里。他们只会做文章,谈道统,虚骄顽固,而又鄙陋势利,虽然不能成大奸雄闹大乱子,而营营扰扰最是害事。讲到韩文,我压根儿不能懂得它的好处。”(《厂甸之二》)也是一种针砭。大家若误会周先生“文章以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为满足”的主张,以为写文章只是用闲适的笔调来装点风雅,消遣人生,那又上言志派徒子徒孙的大当了。

好文章

我在各学校担任语文科教师,差不多已经十五年。在我的教程中,时常遇到某一种情形:一本很好的作文卷子,应该填上甲等分数的,若把它编刊在刊物中,忽然觉得并不精彩;倒是一本很平常的乙丙等的卷子,有时编在刊物中,倒显得十分精彩。这里就显得国文教师心目中的“好文章”和刊物编者心目中的“好文章”,并不是同一东西。国文教师偏重在文章的组织,修辞的技巧方面,文中见解或者是老生常谈并不出色,亦不妨其为“好文章”的。但刊物的读者大半在求知,因此刊物的编者,就着重到文章的见地上去,有的题材可爱,见地新颖,修辞文法上有什么缺点,也不十分去计较了。我也曾做过刊物的编者,看过许多来稿,对于“甲”“乙”两君所谈论的问题,约略想到一个结论。有名作家的文章比一般的也许技巧上并不高明一点,但他所提供的意见,却比一般的高明。还有,有名作家的文章,比较能以其辞达其意,内容和形式不相差十分远,所以拿国文教师的眼光来代替刊物编者的眼光终究是不行的。一本国文成绩汇刊,决不是一本有用的杂志。

欧阳修《泷冈阡表》,普通选本如《古文观止》亦载之,一般人非常爱读;但桐城文家于题下仅加一圈,看作第三四等的文章。而一般人并不爱读的《徂徕先生墓志铭》,如方望溪、刘海峰、张廉卿、吴至甫诸文家,无不推崇备至,许为第一等好文章。此是什么道理呢?桐城文家评文,用的是国文教师的标准,而一般读文章的只是刊物读者的看法,说得入情入理,合了口味,便拍掌叫好了。如《泷冈阡表》中段:

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戍,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耶,呜呼!其心厚于仁者耶?此吾知汝父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上段加括号各句,方望溪主张完全删去,在一般读者真是一回多么可惊异的事;但一个国文教师一定能说出删去这许多句,在文章上有什么优点,能使你心服,尤其删去“其平居教他子弟”以下有一百多字。

以“修泣而志之不敢忘”,上接“后当以我语告之”,显得怎样简练。

但如方望溪所删节的简练的文章,在刊物上又未必是“好文章”呢!

作者与社会

莫罗亚论屠格涅夫,有一段说:“隐居是否适合于一个小说家的生活呢?它是危险的,倘使它是太完全了,一点儿不让他去观察。它是有益的,当它已带来一些丰富的材料的时候。”莫罗亚所说是指屠格涅夫于一八四八年被判处,只准住在斯巴斯谷衣,不许再离开封邑。那期间,屠格涅夫写成了第一部杰作——《罗亭》。一个作者,他得有极丰富的生活经验,但也得有适当的环境,让他去想,去组织,去完成他的工作。莫罗亚的话,说得真不错的。

曾经有人讨论过伟大作品不能产生的原因,原因本来不只是一种。

畸形的社会,使作者不能从容去写作,也是主因之一。资本主义的社会,把作者和他们的作品,都当作商品看待,那态度是非常冷酷的。作者未成名时,靠作品来支持自己的生活简直不可能。作者既成名了,要想依照自己的意思,找点题材做点文章,也简直不可能。市场的商品潮汛改变了,作家要想坚固自己的营垒,不跟时尚去改变,也简直不可能。在不合理的社会组织中,市场上所需求的是商品,并不是作品,伟大作品自然无法产生了。

隐居的生活,离开天天为生活忙的都市,退归于乡居的生活,对于许多作家可说是非常需要了。懋庸兄于两个月前,曾说:“我现在有一部书要翻译,一部谈文艺修养的书要编,还有一本长篇小说要做,只要有两三个月的生活费,我就可以动手。”他想到乡间去住些时。但是直到现在,还是不能动笔,生活逼迫他,使他不能动笔。陀思妥耶夫斯基时常叹息道:“我有一天能像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那样从容地想,从容地写,从容地修正就好了。”没有一回没有预支稿费的他,是怎样渴望社会给他一些生活上的暇豫呀!

我们不知道公平地对待一切人的社会,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在人间呢?

同类推荐
  • 家国书

    家国书

    本书以时代剧变、风云际会的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历史为背景,以人才辈出的马、沙、翁、沈四大家族人物为对象,描绘了四大家族儿女在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进程中演绎的各自精彩的人生篇章,生动而艺术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伟大历程和巨大成就。
  • 希腊神话故事·下

    希腊神话故事·下

    希腊文化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他们是西洋文明的始祖,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像力。在那原始时代,他们对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难解,于是他们不断地幻想、不断地沉思。在他们的想像中,宇宙万物都拥有生命。
  • 大师讲堂:蒋廷黻讲中国近代史

    大师讲堂:蒋廷黻讲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的开端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这场战争用武力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强迫中国面对外面的世界。此后,人们开始了一步步的探索,从奕、李鸿章、曾国藩为首的洋务运动,到康有为等人提出的百日维新,最后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本书将近百年的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娓娓道来。
  • 唐诗三百首(经典译林)

    唐诗三百首(经典译林)

    《唐诗三百首》编成于乾隆年间,全书共选五七言古近体诗三百一十首为八卷,或作六卷。附录有作者小传及原序。其编选着眼普及,所选各诗皆脍炙人口的名篇。这些名篇音韵和谐,易于诵读,言近旨远,耐人寻味,文辞清丽,不难解会,特别适宜教授童蒙。自其问世以来两百余年间,成为刊布最广、发行量极大的图书之一,一向有多个注释本流行。本书以蘅塘退士本为底本,并参考他书,作品编次依旧,对每篇作品悉加注释点评,作者名下新撰诗人小传,并附作者作品索引,以飨读者。
  • 梁实秋生活美学系列(全集)

    梁实秋生活美学系列(全集)

    人生,不过是一段来了又走的旅程,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本套装包括《人生不过如此而已》、《简单 安静 从容——像梁实秋一样雅致生活》、《闲暇处才是生活》、《心守一事去生活》、《人间有味是清欢》五本著作,收录了梁实秋最具人生哲理、最有生活气息的散文。书中所写,都是寻常事物,吃饭、睡觉、读书、看戏,喝茶、饮酒、旅行、谈吃,但却透露出梁实秋先生知足自娱、豁达俊逸的心境,这一套书,从美食,生活,人生三个或大或小的角度,立体而丰满地展现了梁实秋的生活之道和人生观念。是了解梁实秋其人和其文的一套精选之作。
热门推荐
  • 对穿时空嫁到郎

    对穿时空嫁到郎

    人家穿越是大闹古代好不逍遥,等轮到她穿越却被送到敌国皇宫任那太子百般欺凌。另一时空,大总裁偏偏爱上秀逗女,哪怕她是长裙脱落最具囧相的时刻也要挺身相救。一边是仇情虐爱,一头是多金痴心,冷曼冬与丁雪瑶,这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女孩会在各自不同的时空里有着怎样的遭遇呢?
  • 阴阳冥师

    阴阳冥师

    阴阳世界,无极为衡,贯穿阴阳者,天地主宰也。
  • 梧凰在上

    梧凰在上

    无CP女强文!被姐姐诬陷,凤倾羽仙骨被剔,仙根被毁,一身涅槃之力被夺。她的未婚夫君又当着她好姐姐的面,将死狗一样的她丢进葬魂渊。挺过神魂献祭之苦,挨过毒火淬体之痛,人人厌弃的她却成了幽界至尊,正派修士眼中的女魔头。既然这天下容不下我凤倾羽,那我凤倾羽就干脆逆了这天!
  • 网络实质化系统

    网络实质化系统

    氪金之后点卷变钱?游戏技能变成现实?网络知识全部掌握?网络实质化,网上的就是我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不是白痴我不嫁

    我不是白痴我不嫁

    她,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王朝,却遭到了逼婚。无奈之下,离家出云,上得高山,学得精艺,闯起江湖。看古灵精怪、调皮捣蛋的她如何游戏人间。是将与南宫璞绝携手天下?还是与上官宇浪迹江湖?亦或是与柳人妖名扬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Boss又去当助理了

    Boss又去当助理了

    前世的苏孑原是天之骄子。被人害得家破人亡,一朝夕,凤凰从枝头跌落,变成一个生活在最底层的蝼蚁。一朝重生,她定要改变前世的结局!所有害了她家的人,她一个也不会放过!进了娱乐圈之后很快混成一方大佬,女扮男装又是怎么回事?一年不到,影帝的名号轻松被她拿下!吸粉无数,一堆粉丝吵着要给她生猴子!但是……某天忽然传出影帝结婚的新闻!最主要的是穿的不是新郎装而是新娘装。众粉丝倒。敢感情粉了那么久的老公居然是个女的?!帝都所有有身份的人都被某Boss警告过:Boss夫人只是一个豪门家族的千金,只是一个小人物!尽量不要在夫人面前爆马甲!某日,Boss手下去调查某人物。看着调查时。陷入了沉思。呵呵呵,去TM的小人物!(本书又名:病娇影帝重生了)
  • 混乱时空之晟华传奇

    混乱时空之晟华传奇

    他——不忍心看到灾民流离失所,自己的族民衣食无着,接手赈济灾民,仁慈,博爱,为了生存建立晟华。晟华——随着发展一步步变强,变大,名师周侗为其国师,入云龙公孙胜当其军师,卢俊义,鲁智深,武松,杨志,林冲等一大批梁山好汉被其收入囊中,岳飞十四岁被封武穆侯......,数百草莽豪杰,英雄好汉,成为晟华强大的打手群,在边外掀起滔天巨浪...,九大皇族,或王或灭,湮灭在晟华的王道与血腥中。华哥——华帝的成长,一路王道一路血腥,半部演义半部武侠,权力不是他的心愿,女人不是他的理想,钱财不是他的目标,战争不是他的追求,他何以自持走向何方...?东方未宁西方来,脚跟刚站稳,才智欲展开,十字军向东来,哇,宗教战争?世界大战?究竟鹿死谁手,精彩在晟华传奇中!叠彩纷呈的主角人物邀请您走进晟华见证传奇!见证华帝再创巍巍晟华,宣我族威,扬我族魂!
  • 人间遗失

    人间遗失

    讲述,拥有多个不同人格的夏洛克,每天依赖昨日“人格”所记录的笔记,把笔记内容惯串起来,一边独自生活,一边隐瞒且每天扮演不同的自己……
  • 变异进化者

    变异进化者

    三年活埋,重出天日时,这个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熟悉的世界。人类在进化,科技在锐变。外族人在观望,人类在自相残杀。唯有变强,不停的进化,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