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34900000052

第52章 市廛

掠影

唐代江南,社会安定,农桑丰稔,商业兴盛,苏州经济迅速发展,大历十三年升为江南惟一雄州,属全国经济中心和财赋重地,城市建设也为世瞩目。韦应物《登重玄寺阁》有曰:“时暇陟云构,晨霁澄景光。始见吴郡大,十里郁苍苍。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合沓臻水陆,骈阗会四方。”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两判官》亦有曰:“半酣凭槛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闾棋布城册方。人烟树色无隙罅,十里一片青茫茫。”其间室庐舟楫之盛,服饰饮食之奢,为人誉扬不绝。官府楼馆,市井酒肆,遍布城郭,还出现了不受坊市制度限制的夜市。远方客商纷至沓来,促进了苏州的城市繁荣。

钱氏吴越时期,苏州社会安定,经济富足,人民安居乐业,孙觌《枫桥寺记》说:“盖自长庆讫宣和,更七代三百年,吴人老死不见兵革,覆露生养,至四十万家。”谚语“天上天堂,地下苏杭”、“苏湖熟,天下足”,就在这时开始流传的。入宋以后,苏州被誉为“天下之乐土”,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上说:“若夫舟航往来,北自京国,南达海徼,衣冠之所萃聚,食货之所丛集,乃江外之一都会也。”市楼更其宏丽,饮食业渐成雏形。宋室南渡以后,苏州又融汇了丰富的中原文化,饮食品类增多,自然行业发展,形成许多帮式。蒙元平定江南后,由于政令疏阔,赋税宽简,苏州经济很快恢复,方回《姑苏驿记》就说:“男女异路,贞信有别;狱讼鲜少,道不拾遗;城社屏迹,巷无郑声;酤籴烹庖,物饶价平。”即使到了元末张士诚据吴之时,战事连续,但城中依然繁华,杨仪《垄起杂事》记元夕张灯,“街衢杂踏,人物喧哗。士诚登观风楼,开赏灯宴,令从者赋诗,号望太平”。

明代早期,苏州遭赋税重压,邑里潇然,生计鲜薄。至正统以后稍有舒缓,城乡景象逐渐改观,莫旦《苏州赋》说:“至于治雄三寝,城连万雉;列巷通衢,华区锦肆;坊市棋列,桥梁栉比;梵宫莲宇,高门甲第;财货所居,珍奇所聚;歌台舞榭,春船夜市;远土钜商,他方流妓;千金一笑,万钱一箸。所谓海内繁华、江南佳丽者与。”而阊门最是繁盛,以它为中心,延伸出四条商市,一条是由阊门至枫桥的上塘街,一条是由阊门至虎丘的山塘街,一条是由阊门至胥门的南濠街,还有一条就是城内的阊门大街。郑若曾《江南经略·枫桥险要说》便说:“天下财货莫聚于苏州,苏州财货莫聚于阊门。”王心一《重修吴县志序》也说:“尝出阊市,见错绣连云,肩摩毂击。枫江之舳舻衔尾,南濠之货物如山,则谓此亦江南一都会矣。”在那阛阓骈阗之地,市楼、酒店、茶馆、戏园遍布,唐寅《姑苏杂咏》便咏道:“长洲茂苑占通津,风土清嘉百姓驯。小巷十家三酒店,豪门五日一尝新。市河到处堪摇橹,街巷通宵不绝人。四百万粮充岁办,供输何处似吴民。”

入清以后,苏州作为市场繁荣、功能全面的经济大城,更趋繁荣。孙嘉淦《南游记》说:“姑苏控三江、跨五湖而通海。阊门内外,居货山积,行人水流,列肆招牌,灿若云锦。语其繁华,都门不逮。”至乾隆朝,苏州城市规模仅次于北京,万家烟树,商肆辐辏,贸易之盛,甲于天下。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六引刘大观语曰:“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以至《红楼梦》第一回这样说:“这东南有个姑苏城,城中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当然,这有一个发展过程,顾公燮《丹午笔记》说:“东西洋未通,货物寥寥,南濠亦非辐辏之区。国初湖寇揭竿,上下塘又遭兵火,以后渐占官路,人居稠密,五方杂处,宜乎地值寸金矣。即如盘、葑两门,素称清静,乾隆初年或有华屋减价求售者,望望然去之,今则求之不得。”又徐锡麟父子《熙朝新语》卷十六记阊门外南濠黄家巷,“明时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至国朝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且千,鳞比栉次矣”。

诚如《清稗类钞·饮食类》所说:“饮食之事,若不求之于家而欲求之于市,则上者为酒楼,可宴客,俗称为酒馆者是也。次之为饭店,为酒店,为粥店,为点心店,皆有庖,可热食。欲适口欲果腹者,入其肆,辄醉饱以出矣。”苏州饮食业随城市商业的发展而兴盛,酒店茶肆不断增多,尤其是菜馆饭店,向豪华精美的园林式酒楼发展,冰盘牙箸,酒茗佳肴,靡不精洁。山塘、胥江、石湖等处游船画舫上的船菜、船点日臻完美,闻名遐迩。且名厨辈出,逐步形成以炖、焖、煨、焐见长,色、香、味、形完美统一的苏帮菜肴。阊门外、胥门外形成最繁华的商市,酒楼、饭馆、粥店、茶肆、小吃店摊鳞次栉比。

日本海社美术馆藏雍正十二年印制的《姑苏阊门图》,描绘了当时阊门外的繁华景象,近景为街市,店肆林立,可辨识的饮食业市招,吊桥堍、上塘街有“五香乳腐,进京小菜”、“顾二房”,南濠街及与上塘街交汇处,有“茶食”、“孙春阳”、“三鲜鸡汁大面”、“茶室”,沿河大街有“酒坊”、“酱园”等。日本神户市立博物馆藏乾隆五年印制《姑苏万年桥图》,则描绘了万年桥落成当年的景象,饮食业的店家,百花洲有酒店、饭店,城外及桥堍的市招有“万仙馆”、“精·馄饨”、“茶室”,胥江对岸的市招有“酒坊”、“同春号酱园”等。在乾隆二十四年徐扬绘《盛世滋生图》上,木渎镇中市街沿河有一酒楼,檐下挂“本店包办各色酒席”招子,楼上又悬招牌“五簋大菜”、“各色小吃”、“家常便饭”,酒楼东为饼馒店,悬招牌“上桌馒头”,又东为茶食店,悬招牌“状元香糕”,对岸一酒楼,座无虚席,也高高挑出“包办酒席”的招牌;至胥门外接官厅一段,面河墙上大书“五簋大菜”、“童叟无欺”及“面馆”等字。由此可见清代中叶苏州饮食业的繁荣。

随着苏州饮食业的不断发展,不同行业、职业的行会组织纷纷建立起来。酒馆业的菜业公所,创办于乾隆四十五年,设址宫巷关帝庙内,光绪二十八年迁东美巷,改称友乐公所;饭馆业的膳业公所,创办于道光初,设址金姆桥东高冈上;无锡帮饭馆业的梁溪膳业公所,创办于同治四年,设址海红坊;官厨业的官厨公所,创办于道咸间,设址采莲巷;红白案厨师的庖人公所,创办于嘉庆年间,设址宫巷;面馆业的面业公所,创办于乾隆二十二年,设址宫巷关帝庙内;炉饼业的集庆公所,创办于乾隆间,设址玄妙观雷尊殿内;茶食业的江安公所,创办于道咸间,设址胥门外由斯弄底通渭桥,同治间重建于西百花巷;海货业的永和公堂,创办于咸丰八年,设址南濠黄家巷;肉店业的三义公所,创办于道光二十五年,设址夏侯桥;酱坊业的酱业公所,创办于同治十二年,设址颜家巷;酒行牙商的醴源公所,创办于道光二十四年,设址胥门外窑弄。另外,厨小甲公所在东采莲巷,浙台饼业公所在北石子街,南枣公所在枣市街,糖食公所在施相公寻,腐业公所在大营门唐寅坟,茶叶公所在神道街,五丰公所在菉葭巷,米豆公所在胥门水仙庙,猪业公所在齐门下塘。公所是处理本行业公众事务的团体,以周恤同业的慈善事业为主,兼有限制竞争、议定行规、规范经营诸多职能,而行业神崇拜是统一本行的重要手段。如庖人公所,顾震涛《吴门表隐》卷九记道:“庖人公所在宫巷中,祀关帝、宋相公礼、阙祖师任元。(其神有夙沙、支离、伊尹、易牙、彭籛、虞悰、娄护、何曾、郑虎臣、段成式祔。)嘉庆··年呈官公建,庖厨同业奉香火。”在上述厨神中,惟郑虎臣是苏州人,居鹤舞桥东,府第甚盛,号“郑半州”。李日华《紫桃轩又缀》卷二说:“郑虎臣手毙贾师宪于木棉庵,千古快其刚决。然虎臣性甚豪侈,极意奉养,所著有《集珍用品》一卷,《闺灯实录》一卷,正堪与半闲主人《促织经》并垂也。”相传《集珍日用》多记饮食之事,故庖人公所以他作为厨神。从这一侧面,也可见得苏州饮食业的兴旺发达。

咸丰十年,阊门、胥门外的商市几毁于兵燹,殃及西半城,由于东半城损失较小,使得临顿路一带市面迅速兴起,颇形热闹,《吴中食谱》说:“盖自临顿桥以迄过驾桥,中间菜馆无虑二十馀家,荒饭店不计,茶食糖色店称是,而小菜摊若断若续,更成巨观,非过论也。”于是遂有“吃煞临顿路”的俗语。同治、光绪年间,观前街逐渐繁荣,酒楼饭店饮食店增多,玄妙观内茶肆食摊丛集,故市井又有“吃煞观前街”之说,程瞻庐《苏州识小录·里巷》说:“城内有四街,性质各异,仓街冷落无店铺,北街多受阳光,观前街食铺林立,护龙街衣肆栉比。苏人之谣曰:‘饿煞仓街,晒煞北街,吃煞观前街,着煞护龙街。’”沪宁铁路筑成以后,大马路修通,菜馆业纷纷择址兴建,广济桥、鸭蛋桥、吊桥一带饮食业日盛一日,阊门外商市逐渐复兴。

辛亥革命后,苏州饮食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从衙门官厨、寺院僧厨、画舫船厨、富户家厨、民间私厨中汲取所长,博采广纳,兼收并收,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菜肴、面点、糕团、茶食、小吃等,称之为苏帮或苏式,品种之多,风味之佳,享誉四方。因苏州五方杂处,徽帮、京帮、广帮、虞帮、镇江帮以及素菜馆、清真馆等各帮名师荟萃,不断推动饮食业的发展,涌现一批名店。一些店家还适应新潮,兴办礼堂,以供举行礼仪宴集。

一九三七年,阊门外商市遭日机轰炸,大半被毁。沦陷时期,苏州饮食业多集中于观前街一带,特别是北局太监弄几乎都是酒楼饭馆,故民间又有“吃煞太监弄”之说。许家元《劫后之苏州》记道:“苏人善烹调,味美适口,故凡莅苏土者,莫不一尝盛肴,以快口腹,故饮食品店,遍设各地。事变而后,亦不减往昔,且大小饮食品店,皆雇有女子招待,可供侑觞,一曲清歌,令人忘醉,此亦事变后之新兴事业之一也。其他如各种糖果铺等,大都恢复旧状,玄妙观中饮食小摊肆,则较前更形增多矣。”抗战胜利后,情形依旧,不久时局动荡,饮食业受通货膨胀和抢购风潮的影响,大批店家倒闭,较有实力的大户也亏损累累,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

一九四九年后,社会变革,服务对象发生变化,一部分属高价消费的大菜馆被淘汰,为大众服务的中小型店家有所增加。一九五六年,饮食业实行公私合营或合作化,调整商业网点,扩大和发掘了一批老字号、名店、大店,以保持地方传统特色。同年十月,在玄妙馆举办的饮食品展览,轰动一时,名厨名师纷纷献艺,二十天内展出名菜名点一千馀种,天天观者如潮。一九五八年后,饮食业发展历经曲折,国民经济困难时期,饮食业一落千丈。“文革”发动,传统老字号被改名,名点名菜一概取消,代之以大众化菜点;城内茶馆被取缔,仅剩几家悉迁市郊。一九七九年后,商业体制改革,国营、集体、个体饮食业得到全面发展,店家迅速增加。自一九八·年代起,整个饮食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同类推荐
  •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可以表明成都既是休闲的城市、现代田园城市,成都也是一个文学的城市。阅读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阅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状态;触摸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触摸这个城市的文化情怀;进入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进入这个城市的内心世界。一个城市的文学也因此成为解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符号和文化标杆。
  • 金融雏形:当铺与质库(文化之美)

    金融雏形:当铺与质库(文化之美)

    我国的当铺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千年以前的汉代,典当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了,到了宋代,由唐代的专营与兼营并立,逐渐向专营发展,正式成为了一种行业。这是中国典当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大变化,虽然它们曾经备受争议,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它们以超前的经济意识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最终促进了现代金融业的发展。
  • 宁波——这方水土这方人

    宁波——这方水土这方人

    本书是宁波市政府网站主持编写出版,全书采用汉日对照的形式介绍了宁波概况、政府区划、宁波名人、宁波经济、风光名胜、文化生活等内容。
  • 中国民间文学史

    中国民间文学史

    本书内容涉及神话,民间故事,史诗,民间谚语、谜语和歇后语,民间小戏,民间传说,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说唱等。
  • 庄子心通

    庄子心通

    本书包括:从之初;内圣而外王;自修与待人;三千弱水一瓢饮;大聪明与小聪明;有本才有末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你们游戏圈真会玩

    你们游戏圈真会玩

    苏问天先生,你对于鬼泣鬼武者系列有手就行的话语在网络上掀起的骂战有什么看法苏先生,根据有关人员的统计显示,你收到的刀片可以围绕地球三圈这件事实,不解释一下吗?我就是一个游戏制作者仅此而已,偶尔客串一下其他行业,你们说的什么,我不清楚,我只想好好的做游戏。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故事!
  • 系统在手:还不快到碗里来

    系统在手:还不快到碗里来

    年仅17岁的木乐乐因一次车祸事件穿越了。可能是地府恩赐吧,让她穿越到了一修仙世界,不仅如此,地府还给了她一神级外挂,名曰——系统!某男:“夫人,我想完成世界一大壮举,咱们造人吧?!”某男:“夫人,人家对你一见倾心,你就这样对人家?!”某男:“夫人,刚才那男人是谁?!人家要去阉了他?!”某女:“……”
  • 史上第一地主

    史上第一地主

    金少秋穿越了未知的大庆王朝,并且树立他的伟大理想,当历史上最大的地主!做皇帝干儿子,和太子是兄弟,说不定娶了公主。
  • 镜花的苦涩

    镜花的苦涩

    生命又怎么能用镜花水月几个字就可以来描述?其中的甘美苦涩如此真实。
  • 从斗罗开始诸天作死

    从斗罗开始诸天作死

    自杀穿越斗罗的刘天心,开始了他的作死之旅,怎么容易被大佬拍死,他就怎么来,终于有一天,他被大佬拍去了其他世界……于是,他在漫威惹毛了灭霸,在火影惹毛了斑,在灵能百分百捅爆了龙套,在一拳世界抢了光头的薯条,现在他正在被涂山雅雅疯狂追杀,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活下来的……群号:983780600
  • 危机与希望

    危机与希望

    在24世纪人类发现了A8星球,东联盟与西联盟明争暗斗,A8星球的暗黑帝国早已经想占据地球这机会来了,就此一场场给人类带来了噩梦就此开始,宇宙战争,个人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生化危机的出现等等出现考验着人类的良知。
  • 我愿为你换上红衣

    我愿为你换上红衣

    有一次,他看着我身上颜色浅淡的衣裙说:“你穿红色的衣裙特别美,你能不能穿一次给我看?”我说:“红衣裙只有新娘穿才最美,等你娶我时我就穿给你看。”后来,当我身着红衣坠下楼阁时,却不是我的成亲之日。可惜了。然而更可惜的是……他从未看到。
  • 所有爱情都值得被等待

    所有爱情都值得被等待

    所有的爱情都值得不将就,所有的爱情都值得被等待。沐沐,萧赫回来了,你准备好了么?
  • 云游异界:恋上不悔

    云游异界:恋上不悔

    前世,她独自一人,攀上世界顶峰。因为无聊谈了一场感情,却不料魂穿异界。今世,再睁眼,亲情,我有;友情,我有;忠诚,我有······这一世,她不再独自一人。可是,这死皮赖脸喊她丫头的人是要闹那样啊!啊喂!亲!某女冷着一张脸:下去!某男耍无赖:不要!某闺蜜曰:思雨,你就从了吧。又有俩闺蜜撺掇道:就从了吧。众下属齐声道:从了吧。某女:······
  • 梁晓声文集·短篇小说2

    梁晓声文集·短篇小说2

    《梁晓声文集·短篇小说》尽可能完备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创作的全部短篇小说,爱憎分明地记述历史,深入剖析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中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式地描绘了时代的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