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34900000003

第3章 塘藕

说藕得先说莲,莲也称荷、芙蕖、芙蓉等,为多年生水生草本。它的根茎最初细瘦如指,称为蔤,也就是莲鞭,蔤上有节,节再生蔤,至夏秋生长末期,莲鞭先端膨大成藕,横生于泥中。故《尔雅·释草》郭璞注:“别名芙蓉,江东呼荷。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王祯《农书》卷八也说:“莲,荷实也;藕,荷根也。”藕的外形如美人之臂,白而丰腴,内则多窍,玲珑剔透。前人巧对故事有“一弯西施臂,七窍比干心”,实在是形象的描绘。

藕有田藕和塘藕之分,苏州所产大都是塘藕。以一节者为佳,二节者次之,三节者更次之。截面为三角形者,窍小肉厚;圆筒形者,窍大肉薄。画中的藕,以二节、三节者为多,固然入眼,滋味却实在很有差别。

苏州的藕,在唐代就是贡品。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记道:“苏州进藕,其最上者名曰伤荷藕。或云叶甘为虫所伤,又云欲长其根,则故伤其叶。近多重台荷花,花上复上一花,藕乃实中,亦异也。有生花异,而其藕不变者。”据说,伤荷藕就产于石湖行春桥北的荷花荡,凡花为白色的,藕味佳妙,而中为九窍的,食之无滓。唐人赵嘏《吴中观贡藕》诗曰:“野艇几西东,清泠映碧空。褰衣来水上,捧玉出泥中。叶乱田田绿,莲馀片片红。激波才入选,就日已生风。御洁玲珑膳,人怀拔擢功。梯山谩多品,不与世流同。”白居易《六年秋重题白莲》也有“本是吴州供进藕,今为伊水寄生莲”之咏。伤荷藕在历史上声誉隆重,也为后人念念不忘,近人范广宪《石湖棹歌》便咏道:“荷花荡水弄潺湲,啮叶虫伤长藕根。九窍玲珑推绝品,伤荷藕进被承恩。”

晚近以来,葑门外黄天荡、杨枝荡的藕,名满江南,以黄天荡金字圩所出者最佳,作浅碧色,俗呼青莲子藕,爽若哀梨,味极清洌。此外,梅湾北莲荡的藕,甘嫩不减高邮。车坊的藕,松脆无比,但皮色粗恶,有失观瞻,也就不十分讨人喜欢了。吴江唐家坊的藕,早在明代就名闻遐迩,宁祖武《吴江竹枝词》咏道:“唐家坊藕太湖瓜,消暑冰肌透碧纱。水上纳凉何处好,垂虹亭子看荷花。”

苏州人吃藕,方法很多,最简单的就是将鲜藕片片切了,盛在小碟里,用牙签挑了,放入口中,慢慢咀嚼,能得藕的真味,尤其宜于酒后进食。周霆震《冰盘雪藕》诗曰:“清澈冰盘压蔗浆,酒酣雪藕近华堂。凝寒色映瑶华脆,真白丝连翠袖香。金掌曾闻承玉露,琼台忽见捣元霜。文园近日真消渴,莫种莲根引恨长。”然而华堂之上,未必如豆棚瓜架之下,晚风清凉,矮几竹椅,闲人几个,小菜数款,酒后奉上一碟藕片,情味尤胜。藕除生吃外,可将鲜藕刨成丝丝,用葛布沥汁,也就是藕粉,和入糖霜,然后以沸水冲之,清芬可口,胜过市上出售的西湖藕粉多多;或将藕片调以面粉,入油锅煎之,做成藕饼;或将藕丝和青椒炒成一盆,青白分明,清脆爽口,乃是常见的时令小炒。苏州人家还将糯米实入藕孔,蒸之为熟藕,称为焐熟藕;或将藕切块,和以糯米,煮成藕粥,那都属于家厨清品。

叶圣陶有一篇《藕与莼菜》,回忆故乡风物,这样说:“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若在故乡,每到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乡人:男的紫赤的胳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而挺直,使人起健康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巾。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那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健康的美的风致;他们各挑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藕。在产藕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他们把这些藕一再洗濯,所以这样洁白。仿佛他们以为这是供人品味的珍品,这是清晨的画境里的重要题材,倘若涂满污泥,就把人家欣赏的浑凝之感打破了;这是一件罪过的事,他们不愿意担在身上,故而先把它们洗濯得这样洁白,才挑进城里来。他们要稍稍休息的时候,就把竹扁担横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面,随便拣择担里过嫩的‘藕枪’或是较老的‘藕朴’,大口地嚼着解渴。过路的人就站住了,红衣衫的小姑娘拣一节,白头发的老公公买两支。清淡的甘美的滋味于是普遍于家家户户了。这样情形差不多是平常的日课,直到叶落秋深的时候。”

周作人则不大喜欢生吃藕片,他在《藕的吃法》里说:“当作水果吃时,即使是很嫩的花红藕,我也不大佩服,还是熟吃觉得好。其一是藕粥与蒸藕,用糯米煮粥,加入藕去,同时也制成蒸藕了,因为藕有天然的空窍,中间也装好了糯米去,切成片时很是好看。其二是藕脯,实在只是糖煮藕罢了,把藕切为大小适宜的块,同红枣、白果煮熟,加入红糖,这藕与汤都很好吃,乡下过年祭祖时,必有此一品,为小儿辈所欢迎,还在鲞冻肉之上。其三是藕粉,全国通行,无须赘说。三者之中,藕脯纯是家常吃食,做法简单,也最实惠耐吃。藕粥在市面上只一个时候有卖,风味很好,却又是很普通的东西,从前只要几文钱就可吃一大碗,与荤粥、豆腐浆相差不远。藕粉我却不喜欢,吃时费事自是一个原因,此外则嫌它薄的不过瘾,厚了又不好吃,可以说是近于鸡肋吧。”

周作人还有一篇《藕与莲花》,也谈到藕的吃法:“其实藕的用处由我说来十九是在当水果吃,其一,乡下的切片生吃;其二,北京的配小菱角冰镇;其三,薄片糖醋拌;其四,煮藕粥藕脯,已近于点心,但总是甜的,也觉得相宜,似乎是他的本色。虽然有些地方做藕饼,仿佛是素的溜丸子之属,当作菜吃,未尝不别有风味,却是没有多少别的吃法,以菜论总是很有缺点的。擦汁取粉,西湖藕粉是颇有名的,这差不多有不文律规定只宜甜吃。想来藕的本性与荸荠很有点相近,可以与甘蔗老头同煮,可以做糕,可以取粉,可以切片加入荤菜,如炒四宝内是一根台柱子,但压根儿还是水果,你没法子把他改变过来。”

藕固然以新鲜为佳,但由于时令关系,不能时时得之,旧时储存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将它埋在阴湿的泥地里,二是将它用烂泥包裹起来,后一种办法,保藏比较经久,也方便寄远,即使不在苏州,也能品尝到苏州的藕,当然不会有鲜嫩的味觉了。如果将藕节悬挂在屋檐下,越一寒暑,风干了,取下煎汤,凡是患胸膈闷塞的,服饮后能得舒解,也算是它的药用功效。

同类推荐
  • 伏跗室书藏记

    伏跗室书藏记

    伏跗室是浙东著名藏书家冯贞群先生的藏书室,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冯贞群先生一生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力搜集、保存和研究古籍文献,积累达十余万卷。作者骆兆平长期负责伏跗室管理工作,对冯贞群生平及伏跗室藏书史深有研究。本书记述了作者在伏跗室管理工作中的亲历的往事和藏书概况,并介绍了伏跗室所藏的古籍善本;记述了冯贞群先生学术成就、事迹年表等。
  • 西夏人的精神世界

    西夏人的精神世界

    本书包括西夏人的自然崇拜、原始巫术意识、西夏佛教溯源、西夏人的华儒情怀、西夏佛教的兴起、西夏佛教的风貌以及西夏的社会习俗等内容,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对西夏人的社会生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透视,对研究西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 老北京的神话与传说

    老北京的神话与传说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西乐鉴赏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西乐鉴赏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阶段的鉴赏讲述西乐的发展: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二十世纪等。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学在民间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学在民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热门推荐
  • 一座荒岛两个闲人

    一座荒岛两个闲人

    女主盛菲山内心os:我这是遭天谴了吗,和男神独处当然好啦,但为什么游戏里死了现实生活中就真的死了?不行啊我要回家啊,我好多番养肥了要去追啊!我好想喝肥宅水啊!关注此文,看男主和女主如何在荒岛上艰辛生活的(?ω?)hiahiahia
  • 最帅的人皇

    最帅的人皇

    主角是刘备,使用双剑那个,贱上加贱的那个。张飞是个数学不怎么好,呃,笨蛋一个。关羽是个讲义气的流氓大哥,呃,还是流氓。诸葛亮老NB了,是个???华佗更NB了,是个???我就是不剧透,想知道是什么,自己进书看,不看你就是别想知道。
  • 双面老公爱吃醋

    双面老公爱吃醋

    他们是一对甜蜜、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对他们来说,每天都是情人节。他很爱她,独独对她柔情蜜意,给她足够的自由,乐意像女王般伺候她,家务三餐都由他包,让她不被任何烦琐事困扰,而他只有一个要求——专心地爱他,在眼里只能看得到他便足够了......这要求很苛刻吗?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让他孤寡一人,她眼里就只有朋友,和那个生活白痴的继弟吗?当看到他们俩亲密暧昧的一幕,他崩溃了。他情何以堪?如何能不醋意萌生?他,该何去何从?她又该如何挽救他们的婚姻?
  • 市场营销实务

    市场营销实务

    本书以营销职业岗位及岗位群要求的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以营销职业岗位的工作流程为顺序,将教学内容整合成相互关联的六个项目:项目一,感悟营销;项目二,分析营销环境;项目三,调研市场;项目四,制定营销战略;项目五,设计营销组合策略;项目六,开展商务实战。每个项目下根据学习规律由浅入深设置了大家来讨论、基本知识、操作指导、案例学习、知识拓展、团队项目实战训练六个模块,便于学生思考、理解与操作。
  • 天空之上的贝阿特丽采

    天空之上的贝阿特丽采

    曾经美好的太古社会神秘地毁灭了,地表世界面目疮痍,肮脏不堪,只剩下丑恶的生物委曲求全地爬行其中。高贵的斯凯尔人凭借着强而有力的翅膀以及神圣的祝福翱翔于天际,在云海之上建立了末世之后的乌托邦。他们精心设计了利他性的社会结构和准则,以免重蹈远古时代人类的覆辙。贝阿特丽采是南方小城邦西西里尔的一名普通姑娘,在她成年的这一天,灾难降临了。神秘的乌尔族出现,彻底改变了贝阿特丽采的命运,将她送上一条艰辛之途。贝阿特丽采穿梭于天地之间,渐渐地发现这个世界从远古时代便一直存在的秘密。
  • 重生之归宗

    重生之归宗

    前世她是一个手握后宫实权的女官,最后却惨死宫帷。死而复生,她回到了那个父母疼爱,兄长溺爱的十二岁。这时候她还是一个家财万贯的豪族小姐。如果说上天,给她一次重生的机会,就是让她守护住这一切的话,那么就看她怎样在当风秉烛之时枯木生花,闯出一条锦绣大道。本文女主不妖,不笨,中等智慧。男主高冷高宠高干。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女神的天眼神卫

    女神的天眼神卫

    韩少白意外和玉帝成为了企鹅好友,从此一只天眼看破世间虚妄,一双铁拳打遍天下无敌手。在他看来,纵使你腰缠万贯不如美人一笑;纵使你身世显赫,也不如美人投怀送抱来的实在。看韩少白天眼人生,如何纵横都市,吊打各路精英,踏上人生巅峰。
  •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下册)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下册)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将呈现一位有史以来最为有趣的书信达人。作为百年来所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最为我国读者所知的一位作家,海明威的公众形象、传奇人生早已通过其作品为人所知,但这批世人陌生的私人书信却让一个崭新的海明威浮现出来。海明威研究专家卡洛斯·贝克从海明威留给世人的卷帙浩繁的海量书信中精选了其从18岁至逝世这40多年间写就的近600封信件,书信中的海明威用作品外的“私人”语言坦诚地向各色人群——家人、朋友、敌手、编辑,以及当时几乎所有的知名作家——揭示了自我,记录了他生活与写作生涯的方方面面,称他为有史以来最为有趣的书信作家也不为过。作品所选的书信不仅记录了作家人生各个转折点,更展现了他的性格与智慧,及其对狩猎、垂钓、饮食等的特殊嗜好。其流露出的幽默与狂野大大超过了他的作品,称得上是一部非常规的作家自传。而其中描画的众多国际性、社会性事件,以及一众名噪一时的艺术家、文学家,更是从侧面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国际风云与艺术影像。这些信不仅成为一般读者的指南和阅读享受,而且为认真研究文学的人提供了考证二十世纪美国文坛巨人之一的生平与成就所需的原始文件。
  • 都市之佣兵归来

    都市之佣兵归来

    回头无岸,叫我如何放下屠刀?佛不度我,叫我如何立地成佛?顺我者,必昌,逆我者,必亡!纵然世不容我,我也将创造一套属于自己的法则,颠覆这个虚伪的世界!=====================================================================PS:一个获取了外星文明的雇佣兵越狱之后的故事,有饮马江湖,有风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