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9000000021

第21章 跑路 (2)

所以,诸葛亮只能悲怆前行。他只能出发,不能回归。不能让终点再回到起点。在这个意义上说,诸葛亮是属于未来的人,属于十字架上的人,属于被命运绑架的那一类人。

离权力越远越安全

刘琦觉得人生最痛苦的事不是人还在,钱没了,而是人还在,安全没了。

他的安全就没了。因为继母看他的目光很阴险。刘琦认为,那是致命的危险,他的性命只在旦夕间却无人解救。

父亲永远是首鼠两端的父亲,不表态就是他的表态。所谓不掺和,不负责,不表态,父亲是这个时代里三“不”男人。所以刘琦只能求助于刘备。刘备置身事外,没有利害之忧,刚好可以出手。

但刘备却不想出手。不是他不仁慈,而是因为他感受到了某种危险的存在。不错,在刘表的家争中,他是置身事外的逍遥人,可他刘备一旦在刘琦的问题上表态或出手相助,那就不是置身事外了——他势必要在刘家错综复杂的家族利益纠纷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惹得一身骚。

所以刘备只能笑笑,用“此贤侄家事耳,奈何问我”之类的话语来打发刘琦。

刘琦却不依不饶。他迫切地想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如果这根稻草不是刘备的话,他也希望有其他人可以替代。

替代人终于找到了,葛亮。这是刘备对刘琦不胜其烦之后做出的一个敷衍之举。同时刘备也打心眼里认为,诸葛亮出面比他出面来解决刘琦的问题,麻烦要少得多。

不过刘备没有想到,诸葛亮也和他一样,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状。

的确,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趋利避害,没有人会做无用功。

刘琦却不相信这一点。刘琦相信,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悲悯。至于这悲悯能不能释放出来,只取决于一条:不要危害到释放者的利益。

刘琦做到了这一点,对诸葛亮。

因为他把诸葛亮放到了一个“上不至天,下不至地”的境地,在骗诸葛亮登上一小楼之后,刘琦撤去了登楼的楼梯——这一招看上去有点狠,很有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但刘琦以为,人生中的很多事,不先找死,很难求生,更何况他带给诸葛亮的是安全感——小楼上两人说的任何话,都不可能进入第三者的耳朵里,所谓出君之口,入琦之耳,你诸葛先生可以赐教了。

诸葛亮果然就赐教了,在他体察到刘琦的良苦用心之后,也在自己的安全感得到充分保障之后。

诸葛亮说,公子难道没有听说过申生、重耳之事吗?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现如今黄祖已经死翘翘了,江夏没人守御,公子何不借此机会,请求屯兵守江夏,如此一来可以避祸了。

刘琦恍然大悟。在那一瞬间,他对辩证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所谓远近关系、生死关系都是辩证统一的。人生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就像今天的小楼,就像以前和今后的所有日子,无不相生相克。生就在死亡的边缘,离权力越远,其实越安全。

刘表不置可否。

刘表永远的不置可否。在刘琦提出屯兵守江夏的请求之后,刘表的老婆当然是反对的。在刘表老婆看来,江夏重地,重兵防守之人必须是自己人,否则太不安全了。但是刘表老婆的反对无效,因为刘表不置可否。

这事实上是立场不同造成的观点不一。对刘表老婆来说,刘琦不是自己人;可对刘表来说,他和刘琦有血缘关系,是亲父子,再怎么有隔阂,那也是自己人之间的隔阂。

所以他不置可否。便再次请出刘备,希望他来终结自己的不置可否。刘备这一回决定表态。因为是受邀,不是主动出击。刘备对刘表说,大哥啊,江夏重地,不是一般人可以守的,必须公子自往。我看这样,东南之事,兄父子当之;西北之事,备愿当之。

这样的表态让刘表喜出望外——看来刘备还是那个仁慈的刘备啊,拒绝做荆州之主后,还愿意出手相助,这是什么精神?这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这是见荣耀就让见危险就上的大无畏精神!在那一刻刘表简直爱死刘备了,所以他立马同意了刘备的主张,让刘琦守江夏,刘备挡西北,自己应付东南。

一切似乎尽可掌握,刘表感觉自己的人生走到今天,不仅没什么破绽,还相当丰满,这让他陶醉不已。

有意外才动人心弦

曹操又开始进攻了,目标是刘备。对曹操来说,刘备是他挥之不去的阴影。他讨厌这样的阴影,可要命的是,这阴影很顽强,总在他的不远处挣扎着存在,对这个世界不抛弃不放弃,对曹操也不抛弃不放弃。

他们就像一对怨偶,俩俩相望于江湖,有仇恨在就有挂念在,或者反过来也一样,有挂念在就有仇恨在。

他们是彼此的影子,互为对方的阴影和梦魇。

所以曹操决定,毕其功于一役,杀死刘备。

当时的刘备正在新野,每日操演士卒,很有踌躇满志的意思。曹操便命夏侯惇为都督,领兵十万,直抵博望城,以窥新野。

荀彧看上去却有些忧心忡忡。

荀彧总是这样,与他人表情不一致。旁人志在必得的事情,在他看来却千难万难;旁人视若畏途的,他却以为是平地。

这一次,他的忧心忡忡只为一人。诸葛亮。

徐庶也对诸葛亮高唱凯歌。在夏侯惇将刘备视作鼠辈,对诸葛亮更是不屑一顾之后,徐庶说刘备得诸葛亮,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如虎添翼。

很久没有开口说话的徐庶今天猛然用上了成语,而且是“如虎添翼”这样重量级的成语,让曹操好奇心顿起——那个叫诸葛亮的人,到底是哪里钻出来的,搞得荀彧、徐庶这样的大腕都景仰不已,他很有才吗?

徐庶摇摇头,然后告诉曹操,诸葛亮不是很有才,那是相当的有才。这个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总之是当世之奇才,不可小觑。

曹操的好奇心燃烧了。因为在他眼里,徐庶就是相当有才的人,可一个相当有才的人如此夸赞另一个他闻所未闻的人,令他感觉不可思议。

所以他想让徐庶做一个比较:徐庶之才和诸葛亮之才,到底谁比谁强多少?徐庶做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比较,起码在曹操听来是这样。徐庶说我的才就像萤火虫发出的光,诸葛亮之才就像天上的满月,光芒无处不在。

这样的比较让夏侯惇听了很不舒服。夏侯惇以为,世上最酸的莫过于文人,互相吹捧,真以为靠一张嘴皮子就可以经天纬地了。

夏侯惇不相信这些。他只相信一点:与嘴相比,手更加有用;与舌头相比,刀更加锋利。他要用刀来说话。用刀割下诸葛亮的舌头。

曹操也赞成夏侯惇这样做。当然了,曹操不是轻视靠嘴皮子谋生的人,他只是以为,诸葛亮一介村夫,即使有才那也是小才。要成就霸业,最主要的一点是要有视界和胸襟,山的外面有什么?靠的不是想象而是见识。很显然,诸葛亮不具备这样的见识。在隆中那个地方,那个叫诸葛亮的人只能耽于想象,以意淫天下为己任罢了。

曹操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夏侯惇出发了。带着曹操的野心和欲望出发了。夏侯惇想让常识回到常识,让传说回到传说。一切泾渭分明,一切井水不犯河水。

诸葛亮在新野的日子过得并不好。原因是——张飞、关羽鄙视他。

张飞、关羽一直在鄙视他。自从刘备像请宝一样将诸葛亮从隆中请到新野来之后,张飞、关羽就没有给过他好脸色。应该说,这是一种嫉妒式的鄙视。就像很多女人在生育后将爱的重心从丈夫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一样,张飞、关羽痛苦地发现,刘备不“爱”他们“爱”孔明了。

这是一次移情别恋!可在关张二人看来,刘备是上当受骗了——诸葛亮欺世盗名,要战功没战功,要计谋没计谋(起码在新野之战之前,诸葛亮没有出招),刘备凭什么对他如此诚惶诚恐,恭敬有加?以师礼待之?!

毫无疑问,这是夺爱!赤裸裸的夺爱!关张二人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地找到刘备,抗议道:“孔明年幼,有甚才学?兄长待之太过!又未见他真实效验!”

刘备却如是回答:“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两弟勿复多言。”这真是一个令人感到伤感的答案。关张二人由此对诸葛亮除了嫉妒还是嫉妒。

诸葛亮却毫不客气地对刘备做老师状。看到刘备无所事事地坐在地上重操旧业织草鞋,诸葛亮板起脸来教训他说,你难道没有远大的志向,每天只能织织草鞋吗?

刘备马上诚惶诚恐,然后轻声辩解说,自己心理压力太大,已经得了严重的抑郁症,不再织草鞋消遣的话,只怕挺不过去。

形势确实很危急。曹操差夏侯惇引兵十万,杀奔新野而来,而刘备的守军却只有几千人。刘备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明天。

但诸葛亮以为,每一个人其实都有明天的,只要他心里还有这个念想。十万人怎么了?几千人又怎么了?真正的战争是意外之战。在诸葛亮看来,十万人打败几千人不叫战争,几千人打败十万人才叫战争。

因为有意外。有意外才动人心弦。刘备当然知道有意外才动人心弦,可他不知道的是,这一次的意外会不会如期而至?

诸葛亮也不知道。他本来是知道的,可那两个人的存在让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张飞和关羽。

战争是什么,战争是一方打垮另一方的游戏,也是凝聚力的游戏。没有一场战争的胜利是在互相猜忌的状态下赢得的。现在他和张飞、关羽的状态就是如此。所以——在诸葛亮看来,要摆平十万曹军,必须先摆平关张二人。

同类推荐
  • 葬尸记之染血王路

    葬尸记之染血王路

    命运的线际,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与他相连。18岁时他失去了父母,同时也失去了幸福。他发誓为父母报仇,必将屠尽世间僵尸。20岁时他打开王墓,与僵尸王中的王对决,含恨落败。命运的线际再次牵起,他与世告别。新的世界,依旧改变不了他复仇的命运。流逝的世界不是落史尘封的那样。历史背后,总不乏辛酸,他不过是成就辛酸的败笔。总想要改变,总想要弥补,可终究只是突增一笔伤然。是人时,他有理由坚持着弑尸,是僵尸时,他有信念坚持着弑尸,可当背叛来临是,他才明白,一直以来的坚持只是一缕执念而已。于是!他选择让世界平静。《葬尸记②之染血王路》献上。酸奇果◎2015年5月8日
  • 东京热门

    东京热门

    现代女子赤凤凰魂回北宋,阴差阳错,与一流氓合体,悲天悯人,欲以己之力,挽救天下苍生,然冥冥中有注定。。。
  • 匪行三国

    匪行三国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战火纷飞的三国,英雄辈出,但为男儿,无不热血沸腾。便让我们从一个黄巾贼来见识这天下英雄,来经历这热血沸腾的英雄时代。取张燕,代黑山,太行山中,一个巨匪的窃国之路。午夜梦回,风烈烈,旗飘飘;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持三尺青锋,威加海内;提百万雄师,灭尽胡虏。男儿当如是…………多谢浅墨歧兄提供QQ群:120554700。
  • 当昏君要从亡国开始

    当昏君要从亡国开始

    靖康二年,完颜宗望率七万马仔直逼汴京,宋朝顿时岌岌可危,然而那个男人的出现改变了一切。他是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他的变法使弱骨的大宋抬起了头颅,他的革新使强宋更强一头。他设立东西二厂,检查百官,使贪官不敢贪,使污吏不敢庸。他手下的三千锦衣卫,乃天下最为繁华的情报组织。他兴教育,使每一个百姓都能读书,他重农商,使宋人在无人饿殍。他就是宋钦宗——赵桓。后人曾有云言:终宋一朝,无人不知,无人不往,周边四海皆称臣,宋乃天祚,皆因钦宗!然而,赵桓他只想当个亡国之君啊……
  • 替汉

    替汉

    建安五年,汉帝国东南的江东之地上正发生着一场巨变—江东小霸王孙策正躺在榻上奄奄一息,江东众臣六神无主,各怀心思。承继江东基业的会是谁?如果继承江东的不是那孙权,而是孙策三弟孙翊,那么历史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读者群号:1136031735有兴趣的可以加。
热门推荐
  • 光明天使的泪

    光明天使的泪

    我不甘平凡,但只愿在有你的地方耀眼。你丢下我,走了,不要我了,可是你怎么知道愿意要我的只有你?错过的就没有了。。。。
  • 刀剑之意

    刀剑之意

    古人云刀剑无眼即是‘躯’、而使器者为人即是‘心’,锋芒所指即是心之所向可刀剑……即是杀戮所生。
  • 余生都是盛夏

    余生都是盛夏

    【新书已开:弃了师父当女王】 1v1高冷傲娇学霸×懒猫暴力学渣 榕树下,他看着她掀起浅色的唇,说:“夏挽乔,做我女朋友。”“……”“不愿意?”他话语轻飘飘的,“不愿意就算……。”“愿意!愿意!当然愿意啊!”经年之后……她站在摩天轮上愉悦的扬起唇角,“乔先生,我们结婚吧。”“……”“怎么,不愿意?”她眉毛微扬,“不愿意就算……”话还没说完便被一只手拽到了怀里,他抚着她的唇,轻笑一声。“我愿意。”
  • 堕八荒

    堕八荒

    血光暗淡了剑影,是生与死对立在挥剑的一念之间。孤独浓重了漂泊,是情与愁同驻这尘世的六道轮回。书友群:495443628
  • 毛泽东与西游记封神演义

    毛泽东与西游记封神演义

    在毛泽东喜欢阅读的古典文学名著中,《封神演义》占有特殊位置。他读《封神演义》虽不及《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那样,当作政治、军事书来读,也不像对《西游记》、《水浒传》那样,对书中故事时常运用,随手拈来譬解事物,解释道理。从目前看到的史料中,毛泽东谈起《封神演义》的时候不算多,但是,毛泽东却熟读这部书,对书中故事有自己的分析,并且用他这种分析,讲述重要道理。
  • 不灭的繁星

    不灭的繁星

    黑夜笼罩在了命运的上空。人类建起高墙,隔绝杀死一切的瘟疫。最后的生还者蜷缩在戒备森严的城市中,依靠仅有的粮食和水源度日。但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在时间的研磨下消亡,粉碎。看不见的死神正在慢慢进化,向着最后的命脉前进。当一种可怕的疾病来临时,最好的方法往往不是治愈,而是杀死宿主。
  • 我不想当野王

    我不想当野王

    男主闫景笙,女主时榆。锦生的时光都予你。前期电竞文《王者农药》,后期可能更多的是生活,同时是一本有战力的小说。
  • 凤鸣女帝

    凤鸣女帝

    她,朝堂上,雷厉风行;面对良人,柔情缱绻。他,爱慕她;欣赏她;更信任她。她大梁女帝;他大渝皇帝,年少相识,历经风波,共同开创盛世华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染指天下:逆天三小姐

    染指天下:逆天三小姐

    她,相门三小姐,机敏、聪慧。却在遇到他之后被卷入一场又一场的阴谋,无法脱身。他说:你如果松开我的手,便可全身而退。夕阳之下,她露出甜美的微笑,却坚定的摇头。这次,可否换我牵你的手,一直跟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