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66200000011

第11章 “斯巴达克方阵”(2)

柳传志显然还没拿准孙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打算继续观察。他公开说孙“有相当强的组织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属下的积极性”。又为企业部的年轻人打抱不平,说他们“得不到公司其他部门的有力的支持”,倒是“企业部能够克服困难,自己解决,不是坐等。他们部里的气氛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感觉,有一种‘嗷嗷叫’的工作的感觉,这一点我自己亲眼看到了。”紧接着,李勤出来为他助阵。“青年人有青年人的优势,”

李勤说,“他能够到全国去。他能够住在外地,老同志能够在外边住几个月去推销吗?”很显然,有些话是这两人事先商量好的,所以李勤说得异常尖锐,而且直指贾绪福,说他“干扰了,甚至可以说在某些地方是破坏了我们在全国建立分公司这样一个战略部署”。这话已经说得相当尖锐,但是还有更厉害的呢。他说:“老贾为了自己的权力,或者说自己的面子,有的同志叫虚荣心,就什么都可以不顾。”这些话在众人面前说出来,弄得大家都很紧张。只有当事者漫不经心。“我都不紧张,你紧张什么?”贾绪福对坐在下面的一个经理说。这让李勤更加恼火。“我一听就很不是滋味,”他对贾说,“你就那么潇洒?”李勤这些话里只有一点不确,那就是贾绪福的“潇洒”。其实那都是表面做出来的。会议结束之后,任何人都能看出,贾已“被打得落花流水”,离开要害的岗位,从此也不再是孙宏斌的阻碍。

柳传志希望让全公司的人都从这件事上吸取教训,以便真正建立起集中统一,而又各负其责的“联想文化”。他用一个简单的词来表达他的这个思想,这就是“大船结构”。下面这段话表明,他认为这是消除公司内部宗派势力的一剂良药:对“大船结构”思想的贯彻,是我们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这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大船结构”简言之:公司像条大船,向着总裁室制定的目标前进,这是“大船结构”的统一原则;每个部、每个人的岗位目的明确,这就是“大船结构”的定位原则;各部门之间分工协作,这就是“大船结构”的合作原则。今天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是统一原则和合作原则。

3月会议就这么结束了。可是谁也没有料到,事情才刚刚开始。在贾绪福被免去若干权力之后两周,孙宏斌又遭遇灭顶之灾。多年以后有个叫王育琨的人撰写文章谈及此事,暗示柳传志工于权谋,欲擒故纵,使用“缓兵之计”诱使天真的孙宏斌上钩,并且大获全胜。我们仔细检查当日档案,可以发现王的描述不是事实。在3月19日的会议上,柳曾在众人面前指出孙的“以自我为中心”和“帮会行为”,还说他既有可能成为“可造就之大才”,也有可能成为“公司的危险人物”。孙本人也在当场聆听。所以这件事的性质完全不像一些人描绘的那样,是一个蓄谋已久的计划,更没有所谓“胜利者”。冲突双方两败俱伤:孙被判入狱,刑期5年;柳则失去了自己寄予无限希望的年轻人,被迫将公司的“接班人计划”延期数年。

孙宏斌事件

孙宏斌并没有理解老板的警告,反而因为扫除了贾绪福这个障碍而得意起来。企业部里那些年轻人,还有13个分公司的总经理,现在更加紧密地聚集在他周围,百般拥戴,就像找到一个英明领袖一样。年轻人的能量很快从企业部里涌出,在整个公司串来串去,把柳传志左右那些得力干将也卷在其中。有一天5个年轻人来到“达园”,一边吃饭一边指天骂地,都说计算所的那些元老占据了公司所有重要岗位,年轻人总想做一点什么,却总被指责。照这样下去,公司长远大计从何而来?这些人倒真是为公司的前途着急,可就是不明白元老们开创这家公司时的艰辛,只觉得他们个个都是明日黄花,柳传志英雄寂寞,身边缺少有才干的人。

大家喊着“就是靠我们这一代”,都是一副“天降大任,舍我其谁”的样子。柳传志不断得到属下报告,对这些动向全都了如指掌,元老们也在给他写信,说孙在公司里面如何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更令人担心的是孙还得寸进尺,以“蚕食的方式”,侵入本来属于公司总裁室的人事权力,自行其是地任命下属经理,由先斩后奏而至斩而不奏,私自调进三人作为他的心腹。这些人还模仿柳传志的干部培训计划,召开会议培训新人,其要旨是对孙宏斌本人表达忠心。大家都说孙是“领袖型的人物”,不仅聪明而且英明,别人对他的话要苦思冥想,才能悟出真谛。说到得意的地方,不由得把孙和万润南、柳传志并列在一起,后面两人都是中关村的成名人物。现在孙的属下经过一番分析,结论是:“孙绝对第一,万第二,柳第三。”因为“孙用能人,给大家一个能成事的舞台。而柳传志身边都是庸人,把住权力不放手”。

这话说到最后,就形成一个规矩:企业部的员工对孙一人负责。比如所有新员工都要回答“自己的直接老板和公司大老板是什么关系”这样的问题。“假如你一天生产200个部件,直接老板向大老板汇报一天生产300个,当问到你们的时候怎么回答?”正确答案是:“应该异口同声地说是300个。”再比如大家一起领悟公司的“大船结构”,悟来悟去,最后终于悟出:联想公司是一座大船,企业部是一只小船。联想的大船沉下去了,企业部的小船就漂起来,变成大船。孙是一个坦荡之人,并不隐瞒所有这些行为,甚至还邀请李勤来参加他们的会议。在柳传志忙于香港事务的时候,李勤是北京联想的主持者,后来公司上下很多人认定,孙能如此嚣张,都是因为李的纵容,孙本人也在有意无意间把他当做“靠山”。其实这些看法只是一面,而不是全部。从纯粹业务的立场上说,李勤的确需要年轻人去攻占全国市场,所以在孙与贾的分歧中明显袒护孙宏斌,可是他却不能允许孙的胡作非为。柳传志现在认定孙宏斌在另一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听之任之必会后患无穷。

他再次从香港赶回北京,与李勤“对表”(这是公司员工常用的一个词,直到今天都在流行,意思是要统一步调)。他的这位搭档尽管拥有强悍的管理风格,但却是个识时务的人,每逢关键时刻总能洞悉大局利害所在,所以没有犹豫就表示赞成他的判断。于是两人决定将孙调出企业部,到业务部去接替老贾空出来的位置。柳传志勒令孙“低姿态进入”,“不许成立新的单位或带人进去”。柳仍在期待他曾欣赏的年轻人悬崖勒马,进而发挥自己的才干。但是站在孙的立场来看,这无疑是一次重大打击。他将远离年轻人的圈子,时刻处在元老们的包围和监督之下,而企业部的年轻人也将群龙无首。当柳传志在4月4日宣布这一决定时,冲突立刻爆发。事情发生在北京大学芍园召开的企业部会议上,所以在公司历史上被叫做“芍园发难”。柳传志后来多次表明,这是整个事件的“分水岭”,从此“就开始了一环扣一环的斗争”。这就表明,他是这一天开始,认定孙和他的“小集团”已无可挽救。根据当时会议的记录,孙宏斌表示他的属下不能理解公司决定。

接着一个名叫白泉的员工发言。白是那份遭致批评的《联想企业报》的编辑,现在质问:“企业报到底有什么问题?”薛琳娜接着发言,其实是火上浇油:“公司的《联想报》办成这个样子,为什么不能办更好的报?”柳传志一直在听。但是当孙宏斌插进来说“《联想报》简直就是下流小报”时,他觉得再也不能抑制内心的愤怒。他严厉斥责年轻人的狂妄,以为凭借自己的威望能够力挽狂澜,却不料他的听众“处于一种假睡状态。假睡的人,你怎样叫他都叫不醒的。那时我就知道对他们已经不是讲道理的问题了”。柳传志后来对公司全体员工如此报告当时情形:“就一个接一个地,一句接一句地向我们发难,仿佛非要把我们问倒不可的架势。”另外一个柳传志的随行者,应旗,在很多年后还能记得:“他们当时叫‘盘道’,有一点像‘华山论剑’那种感觉。按时下流行的话说,要盘盘道。”

以下是一些最富挑战性的问题:“你说我们有帮会成分,能不能具体说一下?”“我们直接归孙宏斌领导,孙宏斌骂我们爱听,与总裁何干?”“企业部到底怎样开小船了?”“什么叫大船结构?”会议就这么不欢而散。“你们的表演,说明了你们只知道有企业部,不知道有联想集团!我希望你们不要做装睡的人,就是装睡我也有办法把你们叫醒。”柳传志说罢,拂袖而去,出门前又丢下一句话,“你们要知道,联想的老板是谁。”

“叫醒装睡者”的办法相当严厉,有点类似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开除“芍园发难”中表现最激烈的白、薛二人;封存分公司的账号;请公安机关派人来保卫公司的安全;柳传志自任企业部经理,李勤担任业务部经理,孙即刻离开原职,到业务部去给李勤当助手。4月7日下午,柳传志再次集合企业部人员宣布新决定。会场气氛肃杀,个个正襟危坐,已经宣布被开除的两人仍在其中。柳走进房间的时候,这群人全都把胳膊抱在胸前,以一种姿势朝着他,接着孙宏斌进来,所有人当即把手垂下。室内香烟缭绕,柳不免皱眉。

孙喝一声“把烟掐了”,大家一同灭烟。孙又喝一声“起立”,大家一同起立。柳带来的秘书应旗下意识地坐在柳的身边,孙再一声喝:“这不是你的位子。”柳认定孙在率领整个企业部向他示威。他对应旗说:“你就坐在这儿。”然后宣布企业部全体人员“必须服从我的一切决定”,又警告所有人“不许拉帮结派,不许恫吓任何人”,若有违背,无论是谁都将受到严厉处分,直至开除。孙宏斌预感大势将去,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当晚把属下叫到畅春园商议对策,没想到这样一来就铸成了大错。年轻人群情激愤,口无遮拦。有些人要他坚决顶住,有些人要他知难而退,还有人在激怒中建议“卷款”走人。他们可没料到身边也有忠于柳传志的人。柳传志很快接到报告,当晚会议“最后的结论叫做‘明撤暗卷’”,也就是表面接受公司决定,暗中把分公司的钱转移他处。这成了导致孙身陷囹圄的直接原因。孙宏斌后来只承认有人在气头上说了“卷款”的话,并没有一个“结论”,尤其没有这样的行动。但是当时种种迹象确已表明事情刻不容缓。

一个会计当晚报告,企业部有人打算到外地提款。第二天是星期天,又有孙的五个下属前来揭发有人打算“卷款潜逃”,提醒公司防范。柳传志手上并无确凿事实证明这些揭发属实。不过,由他本人多年的经验来衡量,人事的纠纷不断激化,乃至发展成为你死我活的冲突,在整个国家都是一种普遍现象。从公司的立场上说,他也必须预防在先,因为孙领导的分公司掌握着至少1700万元的资金,倘若“卷款而逃”的事情真的发生,必将置公司于巨大的财务危机和信誉危机中。我们只要想到这个人为了索回2万美元的债务,夜宿深圳小店流着眼泪奋笔疾书,弃重病的妻子于不顾;想到他曾为了300万元的货收不回来,蹲在人家墙根底下,恨不得拿着砖头去拼命;想到他为了100万美元的亏损,点着几个香港人的鼻子破口大骂,就可以知道,这个人为了公司的钱,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来的。这个周末孙宏斌和柳传志都没闲着,孙向远在香港的陈恒六请教对策。柳则向中国科学院保卫局报告,显然这件事已经不再是公司内部的纠纷,还有触犯刑律之嫌,所以他又向公安局和检察院报案。同时派出20人星夜兼程分赴各地查封分公司账目,还请了一个身材高大名叫王勇的小伙子做自己的保镖,时刻不离左右。星期一早上继续开会,孙宏斌还在为自己辩解,但是柳传志已不打算再浪费时间。

孙在听到一个“停职反省”的决定之后,当即被带出公司,来到京城北郊东北旺联想生产基地的一座公寓楼中,在至少两个人的监视下失去自由。关于这个情节,后来有人曾质询是否合法。柳传志周围的人都在维护他的决定,只有他本人坦率地承认,当日对孙宏斌的“控制”在法律方面并不是无懈可击:凌志军:从法律角度来讲,你们控制他是被允许的吗?柳传志:一出事马上把他控制了。按照道理,这是不允许的。凌志军:我也问了别人,他们分析当时的情况,说这样做是合法的。柳传志:那是向着我说话,实际上是不合适的。真要出了问题,人家反告我,肯定是我的责任。确实这个公司不是我的财产。国有企业经常被弄空了也没有人管,就是因为没人肯负责。所以说,我为了企业会玩命,就是这个道理。这件事完了以后,我汇报到院里。有人说这种事在中关村多了,没有人像我这么干。凌志军:后来确实查出他挪用公款,要是查不出来,你就有问题了。

柳传志:是这样。我已经知道他的钱长期没有回来,违反了财务规定,实际上是有公家的钱在外面转了,所以我才敢这么干。

调查结果证明柳传志是对的。孙宏斌的确已将公司资金转移到另外一家公司,而且数额不小。孙宏斌解释说他绝无“化公为私”的企图,只是因为公司财务制度僵化,手续复杂,才要留下一笔流动资金,以便为公司做生意时“用着方便”,检查机关也的确没有发现任何证据显示他有“贪污倾向”,尽管如此,擅自挪用公款也已构成法律问题,这就给整个公司敲响了警钟。春天结束的时候,公司把孙昔日的属下全都集中到京城北郊怀柔县城,现在用不着再说什么“大船小船”,而是请来检察院里一位名叫项明的副检察长,讲解什么叫“经济犯罪”,法律又如何判定“贪污”。“贪污2000元就可以判刑,”检察长说,“贪污5万元就上了杀头线。”

吓得这群人全都没了声音,只剩下一个姓陆的小伙子仍然不服。此人来自南方,却天生一副北方人的火暴脾气,又有一股江洋大盗的野性。如果后来人们所谓孙的手下有一股“黑道力量”的话能够成立,那么多半就同这个人有关。他开口闭口“黑道白道”,先是扬言要把内部的叛徒“卸掉胳膊”,后来又从公司汽车队的出车记录上查出端倪,率领几个人前去关押孙的公寓“劫狱”,当场要与看守人员打将起来。多亏孙宏斌劝他罢手回家,还说他自己不打算与公司彻底决裂,这才没有造出更大事端。陆回到公司,可是他的行动又为柳传志知晓。第二天柳传志把陆拦在中关村的马路边,对他说:“你要弄明白,邪不压正。从现在起,公司任何一个员工出了事,我就认准了是你干的。”陆把脖子一横还要发火。就听柳传志接着说:“你别给我来黑道那一套。你以为我是谁?我问你,你在街上走,忽然有个自行车把你撞了。这有可能吗?”

同类推荐
  • 行走的月亮

    行走的月亮

    原以为只要远行,就能够与一些旧的事物告别,使一切成为新生的开始,现在才发现呼啸而过的,无一样被真正的丢弃过,只是在自己的内心,收藏得更深。生活中说谎的机会太多,对于写字,不能说谎,不能让夜色的欲望覆盖住最后的真诚。自己的心里有一座城,纯净、美好、友善,生活那么残酷肮脏,它会成为内心深处黑暗中的点点光亮,给我信心,给我希望,给我爱。你在,我在,岁月静好。
  • 随园诗话(第三卷)

    随园诗话(第三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 十年非常语文梦:孤舟话语

    十年非常语文梦:孤舟话语

    十年磨一剑。这是一位血液里流着语文热情和激情的青年教师的智慧结晶。全书不仅记录了春来老师十年的追梦心路历程,而且全面展示了春来老师对语文的解读对语文问题的思考和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诠释。
  • 好时光

    好时光

    自2006年出版第一本个人诗集,已过去六年。光阴荏苒,恍然如梦。这六年是青春岁月最真实的见证。生命中珍贵的善缘被一一遇见,疼痛和锤炼一一经历。也许得到和失去了些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成长过程中心灵和智慧开启——瞬间的灵感,犹如冥冥之中不可言说神灵的指引和护佑、仁慈智慧的光芒顷刻注满,将我从黯淡、琐碎、奔波的尘世生活中提升、擦亮,看见那些“看不见的金黄”,听见“下午的麦田”的心跳……于是有了这本诗集,你所触摸到的呼吸……
  • 自然之道

    自然之道

    本书中,作者对动物的感官描写深入而独到,作者认为:知识仅局限于现在和现场的东西,反思或回想是动物无法做到的。它们唯一的语言包括各种呼喊和叫声,痛苦、警觉、快乐、爱和愤怒的表情。它们通过叫声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心理感情。在书中,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查和常年与动物亲密接触将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交流方式展示在读者面前。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个导师来自地球

    这个导师来自地球

    大陆从天而降不速之客,地球以神之势扬名异界。残酷的手段让白痴都能成为天才!法师斗者算个鸟都得喊他声老师。他的学子遍布大陆兴起革命风云,他无所不知又无所不为。他为了一个目标疯狂的摧残这个世界!他就是来自地球的痞子教授!PS:“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
  • 战术江湖

    战术江湖

    男厕所门后突然伸出一只血淋淋的手,到底是丧尸还是鬼魅,刘洪波心里噗通噗通。兜里的一块小石子里冒出一股白烟,袅袅娜娜竟然幻化成了一个日本少女,鬼子的式神跟了我了?地藏王菩萨的坐骑怎么能是一条狗呢?还是韩国的,这真叫人郁闷。丧尸,鬼魅,怪兽,地缚灵,式神;幻阵,禁阵,警阵,净阵,净魂阵,天呐,怎么这么多的阵?好东西都给我点儿呗,你们都是名门之后,不匀我点儿好东西,我以后可怎么在界里混?
  • 浅雪坡

    浅雪坡

    “听说北极下了雪,带着渴望下的,很美很美”林森着急的翻着夏白的朋友圈,想从中知道一些她的下落。可他却怎么也翻不到,他抬头望了望窗外,只有无边的大雪缓缓落下,复盖一切……
  • TFboys之那年盛夏

    TFboys之那年盛夏

    那一年盛夏他们在那棵枫树下相遇......与那个少年第一次相见,便以忘不下。到之后的相知相识。她暗恋了那么久,值得吗?明知距离很遥远,却依然伸手触摸。最后遍体鳞伤......他们将与其他不同的角色开启一场怎样的恋爱之旅?他们结局又将如何......
  • 我就是要你

    我就是要你

    “你说我就是要你。”“可是你有没有问过我的要不要你?”“你跟我的闺蜜暧昧,却说要的是我,这似乎有点说不过去吧!”他是天才型总裁,是集团的希望,也是公司矛盾的源头。她只不过是一个小职员,却因为一句话而改变了一辈子。因为公司的内斗,她被牵扯进去了,闺蜜间的情感,抵不过男女间的暧昧。没错,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酷,要与不要,就在一念之间。小绵羊也有骚狐狸的一面。
  • 农家生活小窍门

    农家生活小窍门

    本书从现代农民朋友生活的需要出发,分门别类的为农民朋友提供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各种生活和生产常识。
  • 我当仙帝那几年

    我当仙帝那几年

    我叫黄大林,是一个悲催且逗比的屌丝。在某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一个白胡子老头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口口声声非要叫我仙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归纳分析法训练

    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归纳分析法训练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