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57500000008

第8章 欧洲音乐发展史概况(7)

西班牙作曲家法雅的创作盛期,深受印象派创作手法和色彩感的影响,将印象风格与西班牙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及通俗音乐相融合,创作出一批优秀作品,如交响印象《西班牙花园之夜》(1915,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而写),舞剧《魔法师之恋》(1915),歌曲集《西班牙流行歌曲七首》(1915),独幕舞剧《三角帽》(1919),等等。

思考题

1.简述印象主义音乐与印象主义各姊妹艺术的联系,以及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

2.印象乐派的代表性作曲家与代表作品?

八、现代主义音乐

从20世纪初开始至今被称为现代主义时期。这一时期,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1914年和1941年),战争给人类带来了痛苦与灾难,但也促使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化改组和不同制度的国家建立,促进了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这种巨大而频繁的社会变动与紧张繁忙的生活中,人们时常被焦虑、紧张与不安所困扰。此时,在文学和美术上,先后出现了立方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和表现主义等各类艺术流派和文学思潮。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追求新意,宣扬革新,把艺术的价值作一个彻底的颠倒。在音乐领域更是各种流派纷呈,这些音乐流派的兴起与衰落周期比上几个世纪要快捷得多,同时在一位作曲家身上常常兼有几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如斯特拉文斯基是原始主义音乐的创立者,又是新古典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其晚期作品则具有典型的序列音乐风格;亨德米特既是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者,很多作品又具有晚期浪漫乐派和表现主义的音乐风格;施托克豪森是电子音乐和具体音乐的代表性作曲家,不少作品又是序列音乐的力作;等等。

这一时期的主要音乐潮流体现在两个领域中:一个是严肃音乐领域,另一个是轻音乐领域。

1.严肃音乐

严肃音乐是指一切题材内容严肃、需要较为深刻的思考和理智活动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认识、教育和审美意义的音乐。欧洲音乐史主要阐述的是严肃音乐的发展。

在这一音乐领域中出现了表现主义、原始主义、新古典主义、结构主义、新民族乐派、序列音乐、偶然音乐、具体音乐、电子音乐等多种音乐风格与音乐流派。

(1)表现主义音乐与十二音体系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是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的一个美术流派,以俄国画家康定斯基(WassilyKandinsky,1866-1944)为首的慕尼黑“蓝色骑士”美术家小组为代表,创作中强调内心真实的感受,推崇非理性,用夸张、变形及抽象的几何图形来发泄内心世界激烈的冲撞。以后影响到音乐、戏剧等艺术。这一艺术流派约从1900年开始到1935年左右在欧洲盛行。在音乐上,表现主义作曲家喜欢用跳动极大的旋律,各乐器在其极端音区奏出的音色,非正常的重音,难以辨认的调性或无调性,不协和的紧张音响,复杂的音乐织体等,造成近乎神经质的和过分狂热的气氛,由声乐演唱的旋律往往稀奇古怪、半说半唱。表现主义音乐以奥地利的三位作曲家:勋伯格、贝尔格和韦伯恩为代表。

十二音体系也称“十二音技法”,是一种作曲技法。这种作曲技法是用十二个不同的半音组成一个序列作为基础,然后采用逆行、倒影和逆行倒影等写作手法来发展这个序列,并且规定,在一个序列中,十二个半音中的任何一个音都不能重复。乐曲就是用一个音高序列和这个音高序列的变形写成的。十二音写作技法其目的是追求一种有组织原则的无调性音乐。(无调性:指音乐中没有主要音(即中心音),十二个半音处于平等地位,从而避免了调性的存在。)

阿诺尔德·勋伯格(ArnoldSchoenberg,1874-1951)是奥地利作曲家,表现主义音乐的奠基人和十二音体系的创立者。8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和大提琴,作曲基本是靠自学。

他曾在银行任职,21岁起专业从事音乐,曾在柏林本特剧院任音乐指挥,在柏林普鲁士艺术学院担任高级作曲班教授,在美国波士顿马尔金音乐学院执教。67岁时入美国籍。

勋伯格早期的作品使用庞大的管弦乐队和细致的配器,采用主导动机和复杂的变化音和声等具有晚期浪漫乐派特点的作曲手法,代表作品是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1899)。

以后逐渐从晚期浪漫乐派的变化音手法走向无调性音乐,代表作品是《管弦乐五首》(op.

16,1909)、歌剧《期待》(1909)、配乐说唱《月光下的彼埃罗》(1912)。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他逐渐找出了无调性音乐的规律,确立了十二音体系,代表作品是《钢琴小曲五首》

(op.23,1923)、《管弦乐变奏曲》(op.31,1928)、《钢琴协奏曲》(op.42,1942)、《华沙幸存者》(1947,为朗诵、男声合唱、管弦乐队而作)。

奥地利作曲家贝尔格和韦伯恩都是勋伯格的学生。阿尔班·贝尔格(AlbanBerg,1885-1935)的音乐倾向于将调性因素与十二音写作技法结合在一起,因此拥有广泛的听众。贝尔格所作的歌剧《沃采克》(1922)和歌剧《璐璐》(1935,未完成)是表现主义音乐的杰作。

安东·冯·韦伯恩(AntonvonWebern,1883-1945)继承并发展了十二音技法和表现主义音乐风格,作品大多简洁短小,如《管弦乐曲五首》(op.10,1913)只有76小节,弦乐四重奏《小曲六首》(op.9,1913)仅演奏3分33秒。韦伯恩共写有作品31件,一半以上是声乐曲。早期的作品大多有调性,约从1907年起写作无调性音乐,1924年以后采用十二音技法,并且从原本只用在音高上的写作,扩展到对音色、节奏、织体、力度、休止符等诸多方面进行探索与尝试,被公认为是序列音乐的先驱,真正的无调性音乐作曲家。他的作品中还经常使用不寻常的乐器组合和乐器的极端音区,不协和音程的大幅度跳动和相当多的休止符。旋律往往是由一件乐器奏出一个音符与另一件乐器奏出又一个音符连接而成,这样形成了每个音都有独自的音色、长度和发音方式,如同绘画中的“色点”,这种手法被称作“点描”。其代表作品有《交响曲》(op.21,1928)、《管弦乐曲六首》(op.6,1910)、《弦乐四重奏》(op.5,1909)、《小提琴和钢琴四首》(op.7,1910)。

韦伯恩在世时作品并不受欢迎,死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其音乐作品独特新颖的个性与价值,尤其对青年作曲家的影响甚大。

(2)原始主义音乐

原始主义是一种与古典主义音乐相悖的音乐风格,出现在20世纪初。原始主义音乐着力于表现原始生活的拙朴与粗犷,以及野性的力量和本能的冲动,因此在作曲手法上采用复杂多变的节拍和不规则的节奏组合,突出不协和的音响,采用多调性和怪诞的音色等等,使音乐产生粗野狂暴的效果。俄国作曲家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LgorFeodorvichStravinsky,1882-1971)是原始主义音乐的创立者。此外,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的钢琴曲《野蛮的快板》(1911),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管弦乐《斯基夫人组曲》(1914)也表现出强烈的原始主义音乐风格。

(3)新古典主义音乐

新古典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一种文艺倾向。新古典主义音乐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美学观点是:音乐不是表达情感,而是抽象的音响组合,口号是“返回巴赫”。新古典主义音乐家主张理智和节制,把单纯简练、清澈透明作为追求的目标。他们崇尚巴罗克时期的对位,音乐作品意态冷静,结构紧凑、明晰,织体清晰,配器恬淡,同时在作品中注入了现代新的技术手法和新的音乐语言。最着名的代表人物是斯特拉文斯基,另外还有德国作曲家亨德米特。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古典交响曲》(1918)、意大利作曲家雷斯庇基的管弦乐组曲《古舞曲与咏叹调》、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的《室内交响曲》(1906)、法国作曲家米约的《第一交响曲》(1939)等作品也具有强烈的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

保罗·亨德米特(PaulHindemith,1895-1963)是美籍德国作曲家、指挥家、中提琴演奏家。9岁开始学习小提琴,14岁进入法兰克福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和作曲。毕业后先后在歌剧院管弦乐队中任首席,在四重奏团中任中提琴演奏员,还以中提琴独奏家的身份公开演出。以后担任柏林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教授,并作为指挥家和演奏家到各地旅行演出。45岁时定居美国,在耶鲁大学任教,几年后入美国籍。

亨德米特早期的音乐作品具有晚期浪漫派和表现主义的风格,如歌剧《谋杀,女人的希望》(1921)、《圣·苏萨娜》(1921)、《卡地亚克》(1926)、《当日新闻》(1929)。30年代以后他的创作转向新古典主义,代表作品有交响曲《画家马蒂斯》(1934),舞剧《最尊贵的显圣》(1938),钢琴曲《调性游戏》(1942;此曲可与巴赫的复调作品相媲美,被称为二十世纪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交响曲《世界的和谐》(1951)等。

(4)结构主义音乐

结构主义音乐约于1913-1917年间在俄国形成,最先出现在雕塑上,后来影响到绘画、戏剧和音乐。结构主义者把艺术作品和文艺创作当作进行形式上的物体塑造,排斥艺术的思想性和民族性。音乐中的结构主义,是将音乐变为抽象的、冰冷的、毫无情感的各种音响的堆砌和拼凑,作品中常常充满怪诞的旋律、各种不协和和弦、生硬的节奏与刺激性的音色。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瑞士作曲家奥涅格所作的管弦乐曲《太平洋231》

(1923,副题“交响性的运动”),苏联作曲家莫洛索夫写的管弦乐曲《工厂》也是典型的结构主义音乐作品。

(5)新民族乐派

在作品中保持和发扬本民族的特点是民族乐派的主要特征。20世纪的新民族乐派与19世纪的民族乐派在本质上相同,所不同的是19世纪的民族乐派更多注重民族的地方色彩和气氛,而20世纪的新民族乐派则力求保持民间旋律的原始性,同时把现代作曲技术与民间音乐传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最重要的作曲家有匈牙利的巴托克和科达伊(ZoltanKodaly,1882-1967)、英国的威廉斯和霍尔斯特、西班牙的法雅,等等。

贝拉·巴托克(BelaBartok,1881-1945)是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幼年时与母亲学习钢琴,9岁时公开演奏并写作钢琴曲。18岁进入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后来任该院钢琴教授。从31岁起他致力于民间音乐研究,四处采集民歌,收集了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土耳其、埃及、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等地区的民歌约三十万首以上。53岁以后专门从事作曲和民族音乐研究。

巴托克的绝大部分作品是器乐曲。早期作品具有晚期浪漫主义音乐风格,1911年写的钢琴曲《野蛮的快板》和1923年写的舞剧《神奇的满大人》,又显示出原始主义和表现主义的音乐特征。后期作品逐渐形成了将匈牙利及东欧民间音乐的精髓与西欧音乐融于一炉的独特风格,如《第四弦乐四重奏》(1928)、《第五弦乐四重奏》(1934)、《弦乐、打击乐与钢片琴音乐》(1936)、《两架钢琴和两件打击乐奏鸣曲》(1937)、《弦乐嬉游曲》(1939)等。

在音乐中,他使用了不规则节拍的组合和双重节奏、多重节奏、无节拍节奏和添加节奏等复杂的节奏组合,广泛运用各种调式、复杂的和弦及音束,复调写法与管弦乐手法个性鲜明。除上述作品外,其他优秀之作还有管弦乐曲《两幅肖像》(1911)、《舞蹈组曲》(1923)、《第二小提琴协奏曲》(1938),钢琴曲集《小宇宙》(1939),《管弦乐协奏曲》(1943)和《第三钢琴协奏曲》(1945),等等。

沃恩·威廉斯(VaughanWilliams,1872-1958)是英国作曲家,6岁接触音乐,7岁开始学习小提琴,以后先后就读于伦敦查特毫斯学校、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小提琴和作曲,1901年在剑桥大学获得音乐博士学位。以后曾在皇家音乐学院任作曲教师,在英国的巴赫合唱团担任指挥。

他是英国民歌研究会的创建人之一,作品以英国古老民歌为基础,采用中世纪教会调式和古典主义传统和声,用五声音阶和六声音阶作为旋律的主要构成基础,节奏与英国民间舞曲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作的管弦乐《诺克福狂想曲》(1907)使他一举成名,为弦乐队谱写的《托马斯·塔利主题幻想曲》(1910)具有鲜明的英国民间音乐特色和独具一格的创作手法,被广泛认可并使他名声大振。其重要作品还有9部交响曲,以《第二交响曲(伦敦)》(1913)、《第三交响曲(田园)》(1922)和《第五交响曲》(1943)最为着名。另有声乐曲《英国赞美诗》,歌剧《牲口贩子》(1914)、《恋爱中的约翰爵士》(1929)等,以及各类器乐、声乐曲多部。

古斯塔夫·霍尔斯特(GustavHolst,1874-1934)是英国作曲家,幼年在父亲指导下学习钢琴,19岁进入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作曲、钢琴、管风琴和长号,以后曾先后在歌剧院和管弦乐团任长号演奏员、学校音乐教师、学院音乐指导等,45岁时任皇家音乐学院作曲教授。

霍尔斯特的创作以英国民间音乐为基础,并常常带有东方音调和神秘的色彩,五拍子与七拍子在他的作品中也颇为常见。早期的重要作品有管弦乐《萨默塞特狂想曲》

(1907),合唱《黎俱吠陀赞美诗》(1911),歌剧《赛维特丽》(1908)等。晚期的创作常用多调性手法和紧张度更加强烈的和声,庞大的乐队以及合唱构成乐曲。着名作品有管弦乐组曲《行星》(1916),两个合唱队与乐队《耶稣赞美诗》(1917)等。此外,还作有《合唱交响曲》

(1925首演),管弦乐《埃格敦荒野》(1927),声乐《合唱幻想曲》(1930),管弦乐曲《锻工》

(1930,多调性作品),歌舞剧《大笨蛋》(1923首演),等等。

曼努埃尔·德·法雅(ManueldeFalla,1876-1946也译“法利亚”)是西班牙作曲家,毕业于马德里音乐学院。1905年创作的歌剧《人生朝露》是他的成名作,这部歌剧获得了马德里皇家艺术学院歌剧最高奖。

同类推荐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小品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小品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兵器、乐器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兵器、乐器

    本书包括金戈铁戟、射及其他、笛、管、笙、琴、唢、呐、口弦、编钟等鉴赏和收藏。
  • 红色文丛-回首红色影视(上)

    红色文丛-回首红色影视(上)

    红色文丛-回首红色影视红色文丛-回首红色影视红色文丛-回首红色影视
  • 愿我们手持刀锋心如甘露

    愿我们手持刀锋心如甘露

    这本书记录了美女画家Yoli绘画授课之余,对绘画,对人生的心得以及感悟。全书半文半画,画作主要是水彩或白描的植物。作者画风清丽,文字空灵,蕴藏禅意。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来描绘世界,与其说在教人怎样绘画,不如说是教人应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 李晓峰自选集

    李晓峰自选集

    《李晓峰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之一,该自选集从策展的角度阐述了作者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的观点,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批评语境下的困惑与缺失。《李晓峰自选集》五个部分的划分,涉及了策展言说、展览评论、现象批评和越来越多的研讨发言与访谈对话,可反映当代艺术批评活动的一些特征或叫征候。让人了解他们对艺术展览策划和组织的深入思考。
热门推荐
  • 夜醉流尘之风月传奇

    夜醉流尘之风月传奇

    她是天乐宫酒吧的金牌台柱,红极一时。她在欢场中风华绝代,吸引到无数人的热烈追捧。虽沦落风月场,但骨子里流着贵族般傲气。本故事讲述了一位风华绝代的酒吧女郎龙天薇与欢场几大美女的风月传奇和人世尘途。这更是一段由灯红与酒绿、香鬓与丽影、权利与名气、金钱与欲望、苍凉与华丽交织而成的醉梦人生。
  • 尘龙绝

    尘龙绝

    且笑天下谁人知,龙华九州斗苍穹,尘龙十四转云兮,谁为神王谁为君。浩瀚龙族守四方,四界平定谈笑生,天海十四尘龙现,谁号世间谁号神。
  • 无极化仙

    无极化仙

    高中生陈天晓,普通人。某天,一个人的出现,让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这玉才卖1000万?好便宜…正好昨天刚拿了任务结算,得多买几块。”陈天晓心里暗道。回到家,有如天仙般的绝美少女躺在他的床上,显然还没睡醒。陈天晓叹了口气,自从和这姑奶奶同居后,他都快被折腾死了。“大哥哥,你怎么才回来啊。”略带嗔怪的娇柔声音响起。又一个美少女出现在面前,不同于床上那位的野蛮暴力,面前的这个少女,目光盈盈如水,柔弱天成,是个十足的尤物。陈天晓满脸的黑线,“你恶不恶心。”“唉。”陈天晓又叹了一口气,不知道他那个坑爹的师父,给他带来的这一切,到底是福还是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明降雨

    神明降雨

    我毁灭了一个世界。并不是我因为我有多强大,或者多邪恶,恰恰相反,我正在逐渐趋于平庸,我是一个普通人。那个世界的毁灭,是源于遗忘,源于冷漠,源于懒惰。我见证它的覆灭,那个世界的人,开始健忘,开始停止活动,越来越多地发呆。城市空旷下来,寂静得像鬼城。然后是建筑,大理石的,玻璃的,木制的,水泥的建筑,都开始风化,一层一层地剥落,化为尘土。那个世界的时间,越来越慢,最终到达尽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乔司有你不南国

    乔司有你不南国

    不论经过多少岁月的沉沦,还是一眼就能认出你。身世离奇诡异,天生自带异香,行医天下却被世人视为妖女。因为是你一定是你,只能是你!这一世愿为你拼尽所有。天道不公,那就与天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拐个男神回家暖被窝

    拐个男神回家暖被窝

    沈曼溪看着桌子上去火的菊花茶,真有种“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心情来,这愁,虽不是情愁,却比起情愁带给她的心酸,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场不得不开始的采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旅途中将会遇见些什么,故事——就此展开……“你能和我在一起,你能嫁给我么?”“只要你愿意,我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