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57500000045

第45章 交响音乐发展概况(2)

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共写有7部交响曲,4部交响组曲(包括舞剧组曲),序曲、幻想曲等大型交响音乐作品12部,3部钢琴协奏曲,1部小提琴协奏曲,等等。他的交响音乐作品带有通俗性与歌唱性,抒情性与悲怆性,音乐主题基于俄罗斯民歌,同时广泛吸取欧洲各国、吉卜赛、东方民族的音调,表现出强烈的个性,深刻揭示了受压抑的内心世界。同一时期的各国民族乐派作曲家的交响音乐创作犹如盛开的百花芬芳争艳,也为交响音乐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法国民族乐派的代表性作曲家弗兰克(CeserFranck,1822-1890)的交响作品,擅长于描绘细腻的心理变化,表现出纯熟的作曲技巧,更多地呈现出冥想与神秘的色彩,并带有某些宗教的哲学意味。最成功的作品是《d小调交响曲》(1886)、交响诗《赎罪》(1871)、《可憎的猎人》(1876)、《普希凯》(1887),《交响变奏曲》(1885,为钢琴与乐队而作)。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斯美塔那所作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捷克民族音乐与作曲家个人风格相结合的杰出巨作。

继他之后的着名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德沃夏克所写的交响音乐作品具有强烈的斯拉夫民族风格,尤其表现在他为交响乐队而写的16首《斯拉夫舞曲》、3首《斯拉夫狂想曲》和《狂欢节序曲》中。他创作的9部交响曲从不同角度反映出斯拉夫人民的内心世界,最着名的是《第九交响曲》(新世界)。挪威民族乐派的第一位代表性作曲家格里格,在着名的交响作品《培尔·金特》组曲,以及被视为世界名协奏曲之列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中,闪现出具有北国特色的旋律、独特细腻的和声、新颖的节奏等与众不同的风格。俄国“强力集团”

中的三位作曲家的交响作品也在国际上产生巨大影响。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世界上享有交响配器大师的盛誉,擅长于用交响乐队来塑造各种音乐形象。他一生写有3部交响曲,近10部交响组曲,还有序曲、幻想曲等其他交响音乐作品,最着名的是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和《西班牙随想曲》。鲍罗丁最着名的交响作品是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和《第二交响曲》(也称《勇士》或《巨人》交响曲)。穆索尔斯基最杰出的交响作品是交响音画《荒山之夜》,前奏曲《莫斯科河上的黎明》,管弦乐组曲《图画展览会》。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是芬兰民族乐派的领导人,他在1899-1924年创作的7部交响曲,以亲切的音乐语言和豪迈宽广的气势着称,标志着其创作盛期最辉煌的成就。他的交响诗《芬兰颂》得到世人的广泛认可,根据芬兰古老传说写成的四首管弦乐曲《卡莱瓦拉传奇》(1893-1895),以其中的第三首《图内拉的天鹅》最为着名。此外,《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交响诗《库列尔沃》(1892)、交响音画《春之歌》(1894)、交响幻想曲《波希奥拉的姑娘》(1906)等,也是成功之作。罗马尼亚交响音乐的奠基人埃内斯库作有交响曲3部,管弦乐《罗马尼亚狂想曲》2首,管弦乐组曲3部。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罗马尼亚民间音乐特点,《第一交响曲》和《第二交响曲》曾引起轰动,但最为人们熟知、着名的交响作品还是2首《罗马尼亚狂想曲》。

从19世纪末开始,一些致力于交响音乐创作的年轻作曲家的创作活动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上半叶。在这些作曲家的创作中,既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又有本民族的音乐语言,同时也显露出现代主义音乐的一些写作技法,有时还在某些作曲家的作品中流露出神秘主义的因素。奥地利作曲家马勒是19世纪末交响音乐领域中的重要代表人物,所作的交响曲构思宏伟,规模庞大。他早期的创作明显地继承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晚期的作品则流露出表现主义音乐风格与悲观主义的情绪。他发展了由贝多芬始创的交响曲中加入人声的手法,在已完成的10部交响曲中,有4部含有声乐。他的交响曲,管弦乐写法大胆、精致,乐队编制庞大,音乐气势磅礴,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民歌、流行歌曲和本人创作的歌曲音调,并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意念。其辉煌之作是最后创作的三部交响曲巨作:

《E大调第八交响曲》(又称“千人交响曲”),《D大调第九交响曲》(1909)和独立的声乐交响曲《大地之歌》。另一位奥地利作曲家布鲁克纳是瓦格纳音乐的崇拜者,共写有9部交响曲,他的交响曲气魄宏大,配器手法鲜明,以篇幅长大为特征,演奏时间大多在1个小时至1个半小时左右,很多作品表现出神秘的宗教性内容,最着名的是《第四交响曲》、《第七交响曲》、《第八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推动了浪漫派标题交响音乐的发展,他写有大量的交响作品,具有高超的写作技巧,擅长对各种事物进行刻画和描绘,作品都带有标题。共作有交响曲5部,以《d小调交响曲》(1880)和《阿尔卑斯山交响曲》(1915)为代表。作有交响诗7部,最着名的是交响诗《唐·璜》。俄国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的交响作品气势宏大,感情真挚,充满动人的旋律,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被列入世界着名钢琴协奏曲之列,钢琴与乐队《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1934)、《第二交响曲》、交响诗《死之岛》(1909),交响幻想曲《山崖》(1893)也是成功的交响音乐之作。同一时期的俄国作曲家斯克里亚宾(AlexanderNikolaievitchSkriabin,1871-1915)在交响音乐创作中,大胆创用了很多新的写作技巧,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戏剧性与细腻的情感刻画,共写有5部交响曲,最成功的是《第二交响曲(神奇)》(1904)、《第四交响曲(悦诗)》(1908,单乐章),还有交响诗《普罗米修斯》(1910,为乐队、钢琴、合唱而作)。在这两位俄国作曲家的作品中,更多带有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传统因素,晚期作品则受到现代主义音乐思潮的影响,如拉赫玛尼诺夫晚期作品中流露出的忧郁、悲怨与印象派的色彩,斯克里亚宾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神秘主义和无调性音乐的倾向。法国作曲家丹第(Vincentd’Indy,1851-1931)的交响音乐作品,一方面反映出神秘主义的美学观,另一方面又与法国的民间音乐相联系。最着名的作品是《法国山歌交响曲》(1886,交响乐队与钢琴),乐曲有着鲜明的法国南部赛文山地的风格,所以也称为《赛文山区交响曲》。此外,交响序曲《华伦斯坦》三首(1881)、交响变奏曲《伊斯塔尔》(1896)、交响诗《山中夏日》(1905)等,也是他的优秀之作。英国作曲家埃尔加(EdwardElgar,1857-1934)把英国交响音乐创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是20世纪复兴英国音乐的先驱。他的交响作品体现了鲜明的英国民族特色,但结构较为庞大,略显臃肿。为他赢得世界性声誉的交响作品是:交响变奏曲《谜语》

(1899),作品由主题与14个变奏组成,描绘刻画了作曲家的14位朋友;还有在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威风凛凛进行曲》(1901,共5首)、序曲《在伦敦》(1901,又译《安乐乡》)和《在南方》(1904)。

20世纪上半叶在交响作品中显示出鲜明民族特色的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是巴托克和佐尔坦·科达伊(ZoltanKodaly,1882-1967)。这两位匈牙利作曲家和另外一位匈牙利作曲家利格蒂一起,被誉称为20世纪匈牙利音乐的三巨头。他们的创作牢牢植根于民间音乐传统,把民间音乐语言与现代写作技法结合在一起,创造出被称为“新民族主义”风格的交响音乐作品。代表作大多是中、小型的管弦乐曲。巴托克的音乐质朴,具有浓郁的匈牙利民族风格,节奏粗犷,情绪热烈,音响不协和。着名的交响作品有:《弦乐、打击乐与钢片琴音乐》、管弦乐《两幅肖像》、《管弦乐协奏曲》。科达伊的音乐创作特点主要是发展了匈牙利的民族音乐,旋律优美,调式多样,谨慎并有选择地使用现代技术手法。交响音乐代表作有:管弦乐《匈牙利民歌“孔雀”变奏曲》(1939)、《加兰塔舞曲》(1933),交响组曲《哈里·亚诺什》。另外,他在普及音乐教育和完善视唱教学方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所写的教材《二声部匈牙利歌曲》4卷、《五声音阶乐曲》4卷、《三声部歌曲》和《二声部练习曲》等,都显示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复调特色。

至此,交响音乐主要的五种音乐体裁:从最早出现的序曲→协奏曲→组曲→交响曲→交响诗,已经完全确立,并得到丰富、完善与发展。19世纪以后,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具有交响性展开的其他各类音乐体裁先后涌现,随着这些音乐体裁的出现,交响音乐的概念也逐渐扩大了范围。这些音乐体裁主要有以下几种。

(1)舞剧音乐

舞剧音乐是指在芭蕾舞剧(也称“舞剧”)中出现的音乐。芭蕾舞剧,是舞蹈、戏剧、音乐、舞台美术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为哑剧,以舞蹈、表情、动作和音乐为主要表现手段,女演员常常立起足尖跳舞。在舞剧中,音乐不仅作为伴奏出现,还对塑造艺术形象和推动剧情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芭蕾舞(Ballet)起源于15世纪以前的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宫廷舞蹈,后来进入剧场,常常穿插在歌剧与各种戏剧中。19世纪初,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最初,舞剧音乐与舞蹈之间没有密切的联系,后来经过改革,逐渐使音乐成为舞剧内容的体现。法国作曲家阿道夫·夏尔·亚当(AdolpheCharlesAdam,1803-1856)创作的舞剧音乐《吉赛尔》

(1841),就是用音乐体现戏剧构思的早期浪漫主义芭蕾舞剧的重要作品,在这部舞剧中,他第一次把主导动机的原则用于芭蕾音乐。以后,法国作曲家克莱芒·菲利贝尔·莱奥·德利布(ClementPhilibertLeoDelibes,1836-1891)所作的舞剧《葛蓓莉亚》(1870),标志着浪漫主义芭蕾音乐进入成熟阶段。柴科夫斯基作曲的舞剧《天鹅湖》(1876)、《睡美人》(1889)和《胡桃夹子》(1892),使舞剧音乐具有交响性的广阔展开和丰富的内容,把舞剧音乐提高到交响音乐的水平。20世纪以后,斯特拉文斯基作曲的舞剧《火鸟》、《彼得鲁什卡》和《春之祭》,拉威尔作曲的舞剧《达芙尼斯与克洛埃》,巴托克作曲的舞剧《木刻王子》(1917)、法雅作曲的舞剧《三角帽》(1919)、米约作曲的舞剧《世界的创造》(1923)、肖斯塔科维奇作曲的舞剧《黄金时代》(1930)、科普兰作曲的舞剧《小伙子比利》和《阿巴拉契亚之春》、普罗科菲耶夫作曲的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灰姑娘》等,在音乐和舞蹈的表现手法上都与古典传统迥异,使舞剧音乐中出现了浓重的现代主义音乐因素,把舞剧音乐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段。

(2)交响变奏曲

用主题和对主题进行多次的变化反复而构成的乐曲,称为变奏曲。这种写作手法在曲式概念上叫做“变奏曲式”。变奏有五种类型:①严格变奏,以不改变主题结构为原则;②自由变奏,也称性格变奏,以保留或暗示主题的局部特点(如旋律片断、和声轮廓等),改变主题结构为原则;③倒装变奏,从最复杂的变奏开始,递次简化,直到主题原形出现;④双主题变奏,利用两个在性格上相互对比的主题作交替变奏;⑤完全自由变奏,以主题难以辨认为特色。这些变奏手法可以用于全曲,也可以用于乐曲的某个段落,可以为各种乐器的独奏而写,如小提琴、双簧管、钢琴、圆号等,也可以为管弦乐队而作。为管弦乐队写的变奏曲,称为交响变奏曲(Symphonicvariation),其中每一个变奏都有交响性的展开,如埃尔加的交响变奏曲《谜语》、弗兰克的《交响变奏曲》,等等。

(3)狂想曲

狂想曲(Rhapsody)的名称源于希腊文,原意是用轩昂的语调朗诵一段史诗。19世纪以后,指一种以英雄事迹、民间传说或风土人情为题材,用民间音乐或流行音乐进行创作的,感情奔放的器乐曲。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19首、埃涅斯库写的《罗马尼亚狂想曲》2首、德沃夏克的《斯拉夫狂想曲》3首、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等等。

(4)随想曲

随想曲(Capriccio)是一种较为古老的音乐体裁,其名称在各个时期的含义不一样。

最初,是指一种自由的赋格曲,后来泛指各种乐思奔放、形式自由的乐曲。18世纪中叶以后,为弦乐器写的练习曲常采用“随想曲”名称,如帕格尼尼为小提琴作的24首《随想曲》

等。19世纪以后,把反映异国风光、形式较为灵活的、富于幻想性和即兴性的乐曲,称作随想曲。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管弦乐《西班牙随想曲》、柴科夫斯基的管弦乐《意大利随想曲》,等等。

(5)幻想曲(Fantasia<意>)见第一章“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一节。

(6)叙事曲

叙事曲(Ballade<德><法>)是19世纪出现的一种具有抒情浪漫性格的器乐体裁,音乐中的旋律富有语言表现力,好像叙述事情一样,内容常常取材于民间史诗、古老传说和文学作品,多为钢琴曲。波兰作曲家肖邦是钢琴叙事曲的创立者。用管弦乐队演奏的叙事曲称做交响叙事曲,如柴科夫斯基写的交响叙事曲《督军》等。

(7)谐谑曲

谐谑曲(Scherzo<意>),字面意思为“戏谑”,是一种速度较快,活跃奔放、具有戏谑性格的器乐曲,通常为三拍子,复三部曲式,音乐中常用意外的对比和转折等手法造成嬉戏的效果。18世纪中叶以前偶尔用于声乐与器乐曲中,18世纪中叶以后常在海顿的某些作品中出现。贝多芬使谐谑曲从表现外在情绪的舞蹈性体裁提高到表现矛盾冲突的戏剧性音乐体裁,并用于交响曲的第三乐章,取代了小步舞曲。19世纪上半叶从肖邦开始,谐谑曲成为独立的器乐曲,如肖邦所作《谐谑曲》四首(1831-1842,钢琴曲)。19世纪中叶以后的谐谑曲突破了三拍子的规范,保留了它活跃的节奏和奔腾的气势,如柴科夫斯基所作的《第四交响曲》第三乐章。后来,某些独立的标题管弦乐曲为表现怪诞、戏谑,富于幻想的内容也往往采用谐谑曲这一音乐体裁,如杜卡所作的交响谐谑曲《小巫师》等。

(8)传奇曲

同类推荐
  • 中国书法全集1

    中国书法全集1

    《中国书法全集1》主要内容分为“汉字文化”、“书法与篆刻”两个章节。
  • 生命的舞蹈

    生命的舞蹈

    艺术是一种心灵的舞蹈,是对生命与生活的一种阐释。懂艺术的人,人生不寂寞;会欣赏艺术的人,生活无处不诗意。林丹环编著的这本《生命的舞蹈》精选了中外艺术家谈论绘画、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文章,让您跟随他们一起走进艺术殿堂,领悟艺术之美。
  • 不可不知的电影常识

    不可不知的电影常识

    看了一辈子的电影,电影是怎么拍的?电影背后的故事有哪些?《不可不知的电影常识》即将面世揭晓。本书浅显易懂,读者群体主要针对包括北漂大军在内的电影爱好者和初学者,可以作为电影艺术教育的内部培训教材或者专业人士的普及读物,读者群体主要包括高中电影评论及艺术特长培训班、全国各大城市艺术院校大学生读者群以及从事电影相关专业的各类人群等,即可作为专业类学习读物,也可作为艺术欣赏佳作,可以了解到更多你不知道的电影知识及电影故事。
  •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飞乐鸟所有色铅笔中颜色最多的高级手绘,与国际通用的颜色接轨,并由飞乐鸟最顶级的画师亲手创作。初高级画手一定要看噢!这本《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比一般中国人画画只用到24种颜色色足足增加了24种,与国际顶尖的画手所用到的颜色保持一致。只要这48种颜色在手,就可以画出任何一种颜色的物体。其次,本书仍然是从最初级的画线开始,一步一步教会你画好成熟的素描画,以及从入门到成熟的上色步骤,对于初高级画手或者业余画画的同学来说,是一次难得学习的机会。掌握这本书的主要知识点,可以给你瞬间就成为用色高手和色铅笔画画高手。
  •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主要内容是描写了作者的画很有创意,给人一种遍历天下的感觉,在构图上全部突出了背后的特殊旨趣,作品在画面上的整体面貌上,依然传递出一种大山大水的气势,其中所体味到的那种感觉,可能这也是这作吕比较吸引人的一个特点吧。
热门推荐
  • 最强学生

    最强学生

    一代强者重生,伴随而来的则是各路麻烦,富二代、官二代的挑衅,杀手、忍者的刺杀,接着被拉进帮派、家族等漩涡斗争中,面对这一切,叶天都以他狠辣的手段结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薰衣草爱约定

    薰衣草爱约定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可是我是薰衣草,薰衣草的爱情,永永远远不能在一起,我那么爱的结果其实粉身碎骨,因为你我已经粉身碎骨了,再见了,何约韩,和你的约定不能实现了,因为我是薰衣草,薰衣草一样的等待爱情,再见了,何约韩,我还爱你……原谅我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 听风醉蔷薇

    听风醉蔷薇

    他,原是三界贵不可言的东云二公子,单纯善良,却因为她,堕落成魔,变成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界至尊。她,原是三界中让人闻风丧胆的魔女,杀人如麻,却因为他,改邪归正,成为一个受世人尊敬的人间仙子。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层。仙人敢抚顶,必斩落凡尘。(ps:前面以男主为第一视角,后面以女主为第一视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时空搬运工

    时空搬运工

    我很倒霉,真的,人家穿越不是美女就是江山,要不就成仙成神,而我,还只能是我……唐逗逗自从碰见了王蛋蛋之后就不淡定了,尼玛,居然让我去古代带人来现代,什么皇帝,刺客,湿人美女(你们说能不能泡)……本书就是搞笑,这帮祖宗我真伺候不了,还得赚钱养着(这都怪蛋蛋)。屎称:"时空搬运工”
  • tfboys之未知的等待

    tfboys之未知的等待

    普通女孩顾筱君受到含汐的帮助从一个学渣升级成为了一个学霸,见到了自己心爱的男神......但A班韩哲凯领导的男生和顾筱珺领导的女生开始了长达未知年的战斗。到底A班同学能不能和好如初呢?
  • 自从落叶凋零后

    自从落叶凋零后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阿南啊

    阿南啊

    傲娇少女南栖和怂包九尾猫祥二的故事。几年前,因一场事故,南栖的妹妹不见了踪影。几年后,南栖携手祥二一起,一个回家乡,一个找妹妹。到底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与言情无关,就是单纯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