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48700000059

第59章 宋词篇(15)

上阕开头便展现了一幅辽阔、空旷的海天相接的壮美画面。

前两句写了天空、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其中嵌入的几个动词,用语特别的准确。如“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二字,则将作者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了读者。所谓“星河欲转”,是作者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所谓“千帆舞”,是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船只在风浪中颠簸飞舞。这里的“舞”与“转”,有着因果关系,因为船在舞,所以觉得星河在转。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实结合,为全篇的奇情壮景奠定了基调。

“仿佛”以下三句,写作者在梦中见到天帝的情景。“梦魂”二字,是全词的关键。作者在船舱中,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庭,遇见慈祥的天帝,天帝殷勤地问作者归向何处。作者未作相应的正面回答。因为当时的现实生活是:她正跟踪于置人民于水火、畏强敌如虎狼、乘船一路奔逃、连自己也不晓得到什么地方落脚的宋高宗前行。她能正面回答吗?但在梦幻境界中,她却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疾的天帝,与民间的皇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殷勤”句虽是一句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对未来世界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一般这类词,通常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并自成作结。下阕开头或宕开一笔,或经承上阕意脉,笔断而意不断,然而上下阕又相对独立。此词则不同:上下两阕之间,一气呵成,联系密切。上阕最后两句是写天帝的问话,下阕前两句是写词人的答非所问。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没有停顿。“报”字与上阕的“问”字,便是跨越两阕的桥梁。“路长日暮”与“句不惊人”,是作者的答语,但这个答话一方面是向天帝倾述自己的郁闷,一方面是向读者反映自己的悲苦,同时也隐括了作者上下求索的意念与抗争。旧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一般在政治上是不能有所作为的,作者只能写写诗词来表现她的才能,但她又感到“谩有惊人句”。一个“谩”字,流露出她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九万里风鹏正举”句,从方才的对话中略一宕开,然仍未脱离主线。因为词中的贯串动作是乘船渡海,四周的景象是海天相接。句中引典《庄子·逍遥游》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鹏正举”是进一步对大风的衬托,由实到虚,形象壮美,境界恢弘。尾两句写在大鹏振翅高举的时刻作者又爆发出一声大喝:“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可谓尽情尽兴,一往无前。“蓬舟”二字极言乘船之轻快;“三山”为仙人居所,可望可见而不可去。现在作者要借“鹏抟九天”的风力吹送所乘之船到三山,胆气之豪、境界之高,世所罕见。上阕写天帝询问作者归于何处,这里交待海中仙山为作者的归宿,前后照应,在疏快放诞中仍保持结构的缜密。

全词把现实生活的深切感受融入梦境,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势恢弘、格调雄奇的意境,不愧为绝妙好词。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1],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2],误入藕花深处[3]。争渡,争渡[4],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1]常:同“尝”,曾经的意思。[2]兴尽:化用晋朝王徽之泛船访友的典故。王徽之在一个雪夜忽然兴至,从阴山家中泛船出发,去访问朋友戴安道。到了戴家门口,并未进去,就吩咐回去了。有人问他为何这样,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我又何必见安道呢?”[3]藕花:荷花。[4]争渡:抢渡。

【鉴赏】

李清照以其擅长的白描手法,在她的两首《如梦令》中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显现出一位活泼率真、热爱生活的女词人形象。尽管此篇没有出现“昨夜雨疏风骤”一阕中“绿肥红瘦”那样清奇的千古名句,仍将读者带入一个同样美妙绝伦的境界。第一句通过平实自然的口吻将一次十分有趣的郊游往事娓娓道来。“溪亭”“日暮”为下句分别点明醉饮的地点和时间。溪亭醉饮之后,连回去的路都辨识不出来。“沉醉”二字透露了女词人心底的欢快,“不知归路”也暗示了游兴沉酣、流连忘返,同时揭示了女词人豪放倜傥与潇洒超脱的性格。由此可见,这是主人公一次愉悦忘情的游赏。接下来的“兴尽晚回舟”则承上启下,写女词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正因为“不知归路”,自然难免驾船误驶入荷花深密之处。“误入”一句,如行云流水,流畅自然,毫无雕凿痕迹,却将一叶扁舟摇荡于盛放的荷花丛中的美景呈现于读者面前。我们读着“争渡,争渡”,仿佛又听见抢渡前进的击桨声。一个酒意未消、有说有笑的游人急于从迷途中找到正确路径的焦灼心情顿时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也正是由于“争渡”的猛捷,才会——惊起一滩鸥鹭。但见眠宿在沙滩上的欧鹭,扑楞楞拍翅飞起,这又是何等的奇观妙景!这阕小词,侧重于写景,却融情于景。女词人以有限的容量,叙述了游赏活动中的几个精彩片断和作者的一种心情。全词生动逼真,语言自然优美,表现了李清照早期词用白描法引出新思,取寻常语度入音律的艺术特色。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1],浓睡不消残酒[2]。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3]!

【注释】

[1]雨疏风骤:雨狂风猛。“疏”在此为疏放疏狂义,而非通常的稀疏义。[2]浓睡、残酒:睡得香甜而残醉未醒。[3]绿肥红瘦:绿代指叶,红代指花。暮春时节,叶儿茂盛了,花儿稀少了。

【鉴赏】

这首写女词人闺中生活的小词,在锤炼中出天然言语,显示了作者的创造心力;在韵律中求抑扬顿挫,传情而动听;在短幅中藏无数曲折,传神而有致;在寥寥数语的描摹中,寓深美主题。仅一首六句小令,竟有如此四绝。不愧为词中楷模。

词中景语“雨疏风骤”,人语“浓睡残酒”,花语“绿肥红瘦”,这些经过女词人精心挑选的对立统一的形象和词语,相得益彰地渲染和形容,给读者留下了极其鲜明的印象。其中尤以“绿肥红瘦”一语最为清奇。这一开先河的用语,色泽艳丽,形象逼真,堪称千古绝唱。女词人在用韵上,同样一丝不苟,如“骤”、“酒”、“旧”、“否”、“瘦”,抑扬相间,跌宕入耳。全词内容曲折而含蓄,可谓句句折,笔笔换,一步一境,叹为奇绝。最值得称道的是词中的问答。“试问卷帘人”引出女主人公与侍女的一番对话,不过词中主人所问之事只字未言,却于“海棠依旧”的答话中巧妙表达出问语。然而,问得多情,答得淡漠,不禁冲口而出一句更加深情的“知否,知否”来。女主人公出于对花的关心,问得如此认真,出于惜花的心情,驳得这样的诚恳。“应是绿肥红瘦”则是她脑中浮现的景象和感受。此结句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流露了女词人惜春而不伤春的情愫,也体现了她的纯净心灵和高雅情趣。

凤凰台上忆吹箫

李清照

香冷金猊[1],被翻红浪[2],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3],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4]。休休[5]!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6],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7],烟锁秦楼[8]。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注释】

[1]金猊(ní):指猊形的香炉。猊,传说中一种狮形的兽。[2]被翻红浪:红锦锻被子乱摊在身上,如同红浪翻卷。[3]宝奁:精美的梳妆匣。[4]“非干病酒”二句:意谓今年的消瘦既不是因为饮酒,也不是由于悲秋,只是与丈夫的别离所致。[5]休休:算了吧。[6]阳关:即古曲《阳关三叠》。[7]武陵:武陵人,指远行在外的丈夫。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说误入桃花源的渔夫,即武陵人。[8]秦楼:即凤凰台,传说中萧史与穆公女弄玉吹箫成仙的楼台。此句意谓丈夫远去,剩下自己孤栖于此。

【鉴赏】

这首词作于北宋最后年。赵明诚入仕之后,经常要离开家乡到外地作官,李清照也就只能一次次与他离别。

上阕开头写词人的慵懒之状。“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香炉已经冷了,睡觉的人辗转反侧,红绫被随之像波浪般起伏;睡不安稳,干脆起来吧。女为悦己者容,如今丈夫已远去,她也无心梳妆打扮,任它妆奁落尘,管它日上窗户,只是慵懒地思念着远方的人。“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点明词人无心梳装是因为害怕与亲人离别,“生怕”二字是极通俗的语言,却极言其苦,情深意长。多少心事到嘴边却又没说出口,不说则已,一说就更思念远行人。但是不说并不等于不想,正是因为想得太厉害了,才日渐消瘦,并非悲秋,也非饮酒过量。意在言外,不言自明。这个“瘦”字,把自己身体的瘦癯和内心的愁闷都描绘出来。

下阕直抒胸臆,极言相思之苦。“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这几句十分哀怨,词人似乎在自言自语地说:算了吧,纵然把《阳关曲》唱上千万遍,也无法将他留在身旁,眼看他渐行渐远,只剩下我独守空房。情深处,欲语还休。“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写孤独的她终日里倚栏凝望,然而这凝望只能增添更多的烦愁,却又无处诉说,只有流水知道而已。此词把青春少妇思念远方情人的情态刻画得生动形象。其慵懒之态、想念之情、哀怨之意,尽现笔端。婉转多姿,引人入胜。

此词感情真切直率,用语浅近,绝无浮词丽句,也没用典故,但其文笔细腻委婉处,令人心领神会。陆云龙《词菁》说此词“满纸情至语,岂是口头禅”是对李清照词总体风格的高度概括。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1]。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2]?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1]红藕:红色的荷花。残:凋谢。玉簟(diàn):素白的竹席。[2]锦书:前奏窦滔妻苏若兰曾寄给她丈夫一首织锦回文诗,后世“锦书”多指夫妻间往来的书信。

【鉴赏】

此篇乃作于女词人与其夫赵明诚远离后。这首极富艺术魅力的《一剪梅》,历来为人称道,其间更有数句别出巧思、意象蕴藉的千古绝唱。李廷机的《草堂诗余评林》称此词“语意飘逸,令人省目”。

第一句统领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状室内之物,以开始凋谢的红色荷花和有些发凉的素白竹席,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的感受,顿时点染出“已凉天气未寒时”的清秋季节,也衬托出词人的凄凉情怀。此句设色清丽,意味深婉,被词评家称“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接下来的五句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对偶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词人划船出游之事,但着一“独”字却暗示了她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情感。景由情生,情由景发。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而思及“谁寄锦书来”。然而,月圆人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未有,枉望断天涯。

换头一句“花自飘零水自流”,承上启下,不仅展现了花落水流之景,同时也兼比兴,喻青春易逝、光阴难驻,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由此自然过渡到后面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抒相思之苦、闲愁之深,并由己及人,足见两心之相通、相印。正因人在两处,心罩深愁,“此情无计可消除”。结尾三句中,“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既工巧又明白如话,表现手法特别的巧妙,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最后二句更与前面同为对偶句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相互衬映,相得益彰,皆成为千古离人相互惦念的名句。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1],瑞脑消金兽[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3],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4],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5]。

【注释】

[1]永昼:漫长的白天。[2]瑞脑:即龙脑香,一种名贵的香。金兽:兽形的铜制香炉。[3]纱厨:纱帐。旧日卧床上都有淡绿色的纱制幔帐,称为纱厨或碧纱厨。

[4]东篱: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处指菊圃。[5]黄花:金黄色的菊花。

同类推荐
  • 见贤集

    见贤集

    该书收录的21篇文章,按“解读书味”、“品读书画”和“点读书章”分类。
  • 不为回首,只为阑珊

    不为回首,只为阑珊

    本书包括醉里挑灯看剑、路转溪桥忽见、人间秋月长圆、燕子来时新社、故人锦字天涯、不知春上花枝等7卷内容。
  • 世间一切,皆是遇见

    世间一切,皆是遇见

    这是一本洗涤心灵、遇见爱情的书。看他们的爱之传奇,邂逅更好的爱情!甄选国馆公号栏目“才子佳人”中的流量爆文,这些文章一经推出,篇篇十万,很受读者追捧。动情讲述柳永、李煜、杜牧、沈复、柳如是、董小宛等才子佳人的凄美情事。用温柔的笔触,唯美的意境,娓娓道来18段举世无双的爱情故事。他们的情缘往事,在雾霭烟尘里,流经千年皆成传奇!透过时光岁月,看懂他们的故事,愿在爱中不幸福的你,清醒及改变。愿你我能在他们的故事里,悟自己的人生,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
  • 见闻札记(译文随笔)

    见闻札记(译文随笔)

    欧文是散文大师,是美国文学的奠基之一。他的文学才能集中体现在《见闻札记》一书中,这是一部真实与虚构并存,在高超的技巧、丰富的想像力来反映新旧世界的作品。在此书中,作者撷取自己在美国及旅欧时所闻所见的种种逸事,以小说家的手法,哲学家的冷静思辨,将之一一述来。作者以漫画手沟勾勒人物,懒散的瑞普、富于浪漫情的鬼新郎和利欲熏心的乡村教师克兰,都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经典形象。本书中的纪实与游记类作品中,贯穿着作者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著名英语随笔翻译家高健先生毕生致力于英语散文的研究和翻译,是国内卓有成就的英美散文选家和翻译家,尤以翻译风格见长,其译作精致周到、隽美考究、纯净圆熟。有很多学者著有研究高健翻译理论和风格的论文。《见闻札记》是高健先生散文翻译中的代表作。
  • 汪曾祺(套装3册)

    汪曾祺(套装3册)

    本套装包含:《活着多好呀》、《自得其乐》、《人间之味》等三册。《活着多好呀》:现当代散文大师汪曾祺20周年纪念珍藏版散文集,由汪曾祺后人汪氏亲自审定。本书收录汪曾祺观风物、品美味、怀故人、谈人生的经典散文作品,包括《岁朝清供》《花园》《礼拜天的早晨》《一辈古人》《端午的鸭蛋》等名篇。他在书中写道:“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呀!”书中传递了一代大师坦然纯净的人生态度,对人世满腔热爱、对万物钟情的生活情趣。谨以此书献给所有追求生活的美好、真情和诗意的人。《自得其乐》:现当代散文大师汪曾祺全新散文集,由汪曾祺老师后人汪氏亲自审定。书中收录了汪曾祺关于品美味、叙旧人、道寻常等耐人寻味的代表性作品,于字里行间,见大师的生活智慧。书名“自得其乐”代表了汪曾祺坦然、纯净的人生态度,对生活热爱、对万物钟情的生活情趣。谨以此书献给所有想在俗世生活里,拥有快乐的人。《人间之味》:分别摘取汪曾祺描写,植物、美食、风景、旧事等,代表性文章。收录汪曾祺经典散文名篇《人间草木》《草木春秋》《故乡的食物》《五味》《吃食和文学》《草巷口》《昆明的雨》《多年父子成兄弟》《随遇而安》等。汪曾祺的文章,总是贴近生活,不炫技,不做作,淡而不俗,读其文章总是被汪老的淳朴、自在、温润、通透快乐的情绪所感染,不由得就想多热爱生活一分,原来生活可以这么有趣儿。
热门推荐
  • 云锦初晓

    云锦初晓

    片段一:“我叫夏云锦”“我叫夏初晓”···片段二:“初晓,你信不信命啊?”黑夜里林宁没有开灯,就那样赤脚瘫在地上,抬起头悲伤地看着初晓,初晓觉得整个世界都暗着,唯一还闪烁着的就是林宁的眼泪,可是却让人更绝望···片段三:“云锦!“她张着嘴嘶吼,却发不出任何的声音,滚滚的雷声震得海浪一层层跃起,翻滚着袭来,豆大的雨点打在初晓的身上,路人看着那个背道而驰往巨浪里疯狂奔跑的女孩儿,分不清她脸上是雨还是泪···片段四:“我想喜欢你,很想很想······”骆寻就那样看着她,良久才说出一句话最重要的是,我想写一个让你落泪,却也能温暖你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玉娇梨

    玉娇梨

    《玉娇梨》二十回,写的是青年才子苏友白与宦家小姐白红玉(曾改名“无娇”)、卢梦梨的爱情故事,因称“三才子书”内容上着意显扬才子才女,“薄制艺而尚词华,重俊髦而嗤俗士”,较之《续金瓶梅》之类,总算是又走上了一条较新的道路。
  • 异能之崩坏世界

    异能之崩坏世界

    她是南宫凝月,她善良、纯真、美丽,这世间的美好都集于她一身。突遭变故,她沦为孤儿,她并不绝望,只要还有关心她的人,她都觉得幸福。噩梦再一次降临,她为了拯救孤儿院的大家,不惜以暴露身份为代价。可是,可是你们为什么,为什么要抛弃我?我不是救了你们吗?人性的软弱,人情的冷漠,将她推下无底深渊。蜕变之后,是天使?是恶魔!“欢迎来到无神社。”“你好,我叫君泠,我想夺回属于我的一切。”
  • 大佬来自一千年后

    大佬来自一千年后

    #杀伐果敢星际战队穿越后集体打游戏为哪般#。小助理觉得自己开门方式不大对,呆萌女队长突变御姐,高冷霸气不说,而且拥有大心脏,阴人不带重复,更可怕的是整个队伍就莫名存在着一股肃杀之气,好好电竞战队如同黑帮小队招摇过市。助理:???他好慌,可他就一个小助理。某退役选手兼教练:自家队员不好好训练多半是惯的,加训就好,嗯,队长就算了,这个要宠着。
  • 大小姐的贴身灵师

    大小姐的贴身灵师

    一张诡异的照片引发了一连串的连环死亡时间,我暗恋的美女校霸也被迫卷入了这场灵异事件当中,为了救她,我却着了奇葩除灵少年王一灵的道儿……
  • 恶世再行

    恶世再行

    完成守护家人心愿的孟庆强坦然死去,肉身成灰。但平行世界中的另一个他,面对爆发的灾难,却无法舍弃身处险境的妻儿,相同的执念让灵魂穿越神秘的平行宇宙,即使再次醒来身处地狱!即使此时已不再是人!但男人守护之心将永不停止!
  • 幽魂恋人之若水复仇

    幽魂恋人之若水复仇

    一个幽魂的恋人,为了爱情,从一个弱女子,变成了一个强悍的独裁者。
  • 乱世龙头

    乱世龙头

    生来命苦,无人照顾,为求活路,踏上江湖。初入江湖,胆小如鼠,只是小卒,任人摆布。为了前途,学会狠毒,性命不顾,杀出血路。拼命付出,降龙伏虎,风雨无阻,终得财富。人在江湖,不由自主,虽很富足,也很无助。走入歧途,一片盲目,心中的苦,向谁倾诉?往事回顾,历历在目,也曾糊涂,犯过错误。为求财富,疯狂追逐,江湖杀戮,不堪入目.一身傲骨,不肯认输,起起伏伏,谁胜谁负?几番沉浮,终于醒悟,原来江湖,没有胜负。江湖的路,是场赌注,一旦下注,不能作主。
  • DNF之我只是哥布林

    DNF之我只是哥布林

    沉迷游戏的他,因为意外,来到了地下城。我只是一个哥布林,你们却把我当boos。我只想静静的安度晚年,你们却想杀我爆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