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48700000044

第44章 唐词篇(43)

“银烛清尊久延伫,出门入门天欲曙”诗人在家中作了充分的准备,以银烛、清尊等待恋人杨达的到来,但是等了很久很久,却不见杨达的踪影。心情委实太焦急了,一会儿出房门,一会儿进屋里,进进出出,如热锅上的蚂蚁。后来索性到外面去迎接杨达,一直等到天亮回家仍不见杨的到来。这女子在外边等了一个通宵,这中间希望、失望、幻灭,盼望恋人到来的心情,真是何等迫切!然而她终于以万分失望的心情回到了家中。

“月落星稀竟不来,烟柳曈昽鹊飞去。”作者姚月华等到了“月落星稀”,还未见到杨达,她似乎才意识到,恋人的相见,不该在“月落星稀”的时刻,这还有什么等待的希望呢?这个“竟”字道尽了女诗人等待情人,久等不来的心头之苦!“烟柳曈昽”,此时当是清晨月已落,日未出,迷雾茫茫,大地已现出曙光之际,等到这时,“鹊”才扫兴地飞去!这女子也未免太痴情了!如果是现代青年,恐怕等一两个小时,就要逃之夭夭了!这“鹊”却等了一个通宵才缓缓飞去,足见她对爱情多么的深沉和忠贞!

此词的艺术价值,就在于成功地描写了一个年轻女郎耐心地等待情人的焦躁心情。古人评此词说:“出门入门,含许多焦躁,在俗笔便说不了。”(徐士俊《古今词统》卷一)又说:“‘出门入门’句,真是乐府中语。……绝句中难得如此奥响,有幽凉之气,有严急之情,不必深,不必艳,忽然一起,忽然竟住。妙妙。”(锺惺《名嫒诗归》卷十)这女子从夜晚在家中等待,到走出家门,再回到家里,大约经过了十多个小时,词中“久延伫”、“出门入门”、“竟不来”、“鹊飞去”,道出了这女子十分焦急,而又气愤的心态。她自己虽娇气逼人,碰到这样的男人也实在无可奈何!但妙就妙在词中并未出现急躁和气愤的字样。

是的,此词只以含蓄的手法写焦躁、严急之情,却并未费笔墨写男女的香艳之恋,这当然也不失为它的美学特色。

又春草萋萋春水绿,对此思君泪相续。羞将离恨付东风,理尽秦筝不成曲。

这首词的作者姚月华,是唐代人。她少年失去母亲,便随父亲居住在扬子江畔,后与书生杨达相恋,双方以诗词互相赠答。现仅存她所作词四首。

这首词《名嫒诗归》题作《古怨》,《全唐诗》题作《怨诗寄杨达》。可见它与前首词相同,仍写诗人与杨达的爱恋之情,而词中的内容,正如以上两诗所标记的,离不开一个“怨”字。

“春草萋萋春水绿,对此思君泪相续”春天来了,在这鸟语花香的美好季节,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思。女诗人面对这萋萋的春草和绿油油的春水,想起了离别的恋人杨达,泪水就不断地掉下来。古人评价此词说:“‘对此思君泪相续’句,相续,非泪续也,思相续耳。思足以制泪,泪尽则更复相思耳。”(锺惺《名嫒诗归》卷十)这个分析当然很精当,但“泪相续”与“思相续”并不矛盾。“思相续”是“泪相续”的前提;“泪相续”是“思相续”的表现。“泪”有止的时候,而“思”是不会停止的。

“羞将离恨付东风,理尽秦筝不成曲”年轻的女诗人思念情人杨达,委实苦闷极了。她心烦意乱,只好羞答答地将离愁别恨付之东风,希望通过它传给杨达。诗人即便花最大的力气去弹奏秦筝,也弹不出一个像样的曲子,让杨达知道她对他的思念之深。诗人就是这样用形象性的描写来表现她对杨达的思念,简直到了神魂颠倒,无法排遣的地步。

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堇斋诗话》)这首词的意境,颇耐人寻味。艺术家总是把所要表达的内蕴留在画外,留在弦外,留在文字的背后。那画外之意,弦外之音,文字之外的深情,比之诉诸文字上面的要巨大得多。读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审美过程,体会到本词的美学价值。

又与君形影分胡越,玉枕经年对离别。登台北望烟雨深,回身泣向寥天月。

这首词大约仍是诗人姚月华想念恋人杨达的作品,《名嫒诗归》题作《古怨》。王国维说:“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人间词话》)我们认为,王氏的这段话恐怕并非毫无推敲之处。但是,如果从姚月华所写的几首怀念杨达的《阿那曲》来看,这段话就具有一定的正确性。在王国维看来,姚月华自然只能算是一位“主观之诗人”。由于诗人涉世未深,她所写的几首怀念杨达的作品,都流露出自己的肺腑之言和显示出直情径行的性格特征。

“与君形影分胡越,玉枕经年对离别”诗人此时与杨达天各一方,相隔遥远,不能晤面,但想念之情与日俱增,无时或释。“胡越”,胡在北,越在南,比喻关系疏远。爱人长年不能在一起,关系自然逐渐疏远了,无怪她要借“玉枕经年对离别”来抒发自己与“君”不能共枕的愤闷感情。“玉枕”何知?“玉枕”难道不是诗人自己吗?所以,古人评此词说:“玉枕用一‘对’字,有情中无情,不忍明说,胸怀愈横。”(锺惺《名嫒诗归》卷十)这一“对”字,委实道尽了女诗人思念情人的无限情思和难言之苦。她牢骚满腹,无从说起。

“登台北望烟雨深,回身泣向寥天月”诗人被情感纠缠得实在太苦痛了,她似乎坐立不安,度日如年,离情别绪把她弄得回肠九转。她只好登上楼台,遥望北国——大约此时杨达正在北胡,诗人还在南越——只觉得北胡满天烟雨,一片迷茫,既见不到杨达的身影,也预计不到杨达的归期。因而,她只好回过身来,对着寥廓夜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禁热泪盈眶。锺惺说“‘回身’二字,形容得哀动。”(《名嫒诗归》卷十)诗人在无法见到爱人,又无法抑制自己思念他的感情的情况下,她太悲哀了,只好回过身来,对着明月哭泣!其实,明月又何尝能给诗人以任何的安慰呢?不过,以此写出她的无可抑制的愁苦罢了。

此词完全写一个年轻的女子在夜间对男人的思念,一片深情,颇为大胆。这大概还是王国维所说的,因为姚月华是一位“主观之诗人”。她真诚、坦率、开明,敢于描写一个女子在夜间对男子赤裸裸的怀念之情,这对于当时封建社会的旧礼教、旧道德来说,恐怕也不失为一种挑战吧!

王夫之说:“文字至撮弄字面,而秽极矣。”(《薑斋诗话》)诗贵自然,不加雕琢。可以说,也是这首词的一个很重要的艺术特色。这个艺术特色,使作品具有吸引人的审美情趣和极大的艺术魅力。

杨柳枝

周德华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周德华,以唱《杨柳枝》著称。她的词留存不多,《全唐五代词》仅存此首。

《杨柳枝》为汉横吹曲辞,是古歌旧曲,是由白居易“新翻”而成。《乐府杂录》云:“《杨柳枝》,白傅(按:白居易)居洛邑(按:洛阳)时所作,后入教坊。”当时诗人纷纷继和此曲,内容多以咏情抒怀,形式为七言四句,似绝句,与《竹枝》词相同。

这是一首怀旧情,伤离别的词,出之于女子之口。从字面上看,似乎没有“怨”、“愁”、“恨”等字眼,没有人物感情的波澜,但细细品味,“聚散之景,今昔之感,说得情长恨长,真韩娥一歌,遗音袅袅,三日不绝。”(《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卷五十七)“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这开首两句是写当年离别的地点、时间、环境,写出了惜别之情。回忆离别往往是痛苦的。二十年前,清江一曲,翠柳千条,她与情人行走在江堤上,送心上人远行,就在板桥上分别了。第一句为写景,第二句为记事。印象是那么强烈,“清江一曲柳千条”的美好景象,愈益显出今日形单影只的凄凉。“二十年前旧板桥”,消磨了她多少美好的时光!像板桥下的流水,她的青春,也在默默地流逝了。因此,这两句明为写景记事,而实则融入了女主人公无限的感慨,无穷的爱和恨。正如锺惺在《名嫒诗归》卷十五中所说:“清江一曲,映带得妙,板桥何从着‘二十’字,可会而不可想。”

“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这两句紧接上两句,均为记事,扣住“桥”字,说明伊人一去,杳无消息,早已把她忘却了。为什么“二十年前旧板桥”对她如此刻骨铭心,不能忘怀?在第三句上得到了落实:

因为这里是二十年前她与他分手之地,是从此一别,再无相见之日。“到今朝”即到今日。三字笔力千钧,女主人公的无限愤恨,跃然纸上。

朴实敦厚是这首词的主要风格,一二两句写“聚散之景”,三四两句写“今昔之感”。情景交融,无一“恨”字,而字字是恨。“二十年前”与“到今朝”直相贯联,一气呵成,言有尽而意无穷,读之令人肠断。

此词有人认为是刘禹锡所作,但字句稍异。“清”作“春”,“情”作“美”,“更”作“恨”,余皆相同,见《全唐诗》卷十三。但明版《刘宾客文集》(刘禹锡的集子)未收此词,有待进一步考证。

突厥三台

盛小丛

雁门山上雁初飞,马邑阑中马正肥。日旰山西逢驿使,殷勤南北送征衣。盛小丛是唐朝的歌妓,《突厥三台》为盛小丛所作,《全唐五代词》仅录此一首。据锺惺《名嫒诗归》注云:“李尚书(讷)为浙江廉使,夜登越城楼,闻歌声激切,召至,乃小丛歌《突厥三台》也,时崔侍御元范至府幕赴阙,李饯之,命小丛歌饯,在座各为一纸赠之。其为名流所重如此。”从这段记载来看,盛小丛是一位很红的歌妓,她既能唱,也能作词,才能不凡。

这首《突厥三台》词,写的是军旅之事,守卫边疆的战士远离家乡,浴血奋战;而后方的妇女,则在严冬来临之前,为征夫运送征衣。这是一篇有爱国主义内容的词。

“雁门山上雁初飞,马邑阑中马正肥”这开首两句先点明季节,渲染了气氛。正是秋高气爽季节,北雁南飞,出征的战士也需寄寒衣,以御北方严寒;马邑栏圈中的战马正养得很肥,正是边疆烽火紧急之日。这两句是对偶句,第一句写戍妇欲为征夫寄寒衣,第二句写征夫欲为朝廷跃马扬鞭,杀敌报国。但在字面上却不见“戍妇”、“征夫”的字样,而从描写“雁初飞”、“马正肥”中使人想见。这两句以写景来写人,既写边境塞北的风貌,又写战事紧催的形势,抓住特点,十分形象生动。“雁门”,在山西省代县北部,长城要口之一,有雁门关。“雁初飞”雁每年春分后飞往北方,秋分后飞回南方越冬。“雁初飞”说明北雁南飞,冬季将临,欲寄寒衣。“马邑”,在今山西朔县。元光二年(前133),汉伏兵马邑旁,欲诱致匈奴邀击之,单于入塞后,发现诱敌之计,伏击未成。“马正肥”说明正是兵强马壮、抗击匈奴之时。这些事物都很有地方特色,有代表性。

“日旰山西逢驿使,殷勤南北送征衣”这两句写朝廷派驿使送寒衣给战士,即使天色已晚,还在南北奔走,殷勤地把寒衣送到战场去。“日旰”,日已晚。《汉书》卷五九《张汤传》:“汤每朝奏事,语国家用,日旰,天子忘食。”说明尽心国事。“南北”,南来北往,奔走不停,作动词用。“殷勤”,忙碌热情的意思,修饰“南北”。这两句写出了驿使对工作的负责,尽心尽力。

这首词出之于一位歌妓之手,不写闺阁之怨,也不写对征夫的思念,在唐贤名作中不为多见。纵观全词,格调高昂,形象如画,如一幅激战前的备战图,表面尚显得平和,但形势险恶,有一触即发的危险。

字字双

王丽真

床头锦衾斑复斑,架上朱衣殷复殷。空庭明月闲复闲,夜长路远山复山。

《字字双》词相传为唐女郎王丽真所作。这首词描写了床头锦衾,架上朱衣,空庭明月,长夜远路,说明女主人公衣衾之华贵,喻己才学之美及独居之悲,离人之远,属于“闺怨”一类的词。但全词既不见“怨”、“愁”、“苦”、“恨”等字眼,也不见“泪痕”、“伤心”、“哽咽”等词,而凄苦之状,顾影自怜之情自现。

开头两句:“床头锦衾斑复斑,架上朱衣殷复殷”不写人而写物:一写床头的织锦被子,花纹很美;一写衣架上的衣服鲜红,光彩夺目。“斑”,斑斓,文采美丽。“殷”,深红色。其实写物为了写人。以被子、服装之美,比喻人物才学之美,外貌之美。这两句写出了绝代佳人的形象。

但是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其生活和情绪如何呢?红颜薄命,对这位佳人来说,也是合适的。因此,诗人从写她的才貌进而写她的命运。“空庭明月闲复闲,夜长路远山复山”这两句就写出了她的寂寞和悲伤。空庭明月,长夜难眠,陪伴着她的只有在长空徘徊的明月,“秦娥梦断秦楼月”(李白《忆豢娥》)的意境与此相似。她想到心上人,由于被万水千山阻隔,不能相见。这真是“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李清照《孤雁儿》)人物万般无奈的心情,正是通过空旷的庭园,空闲地高悬在天空朗照的明月的自然景物的烘托,通过夜长孤眠,欲去投奔,但千里迢迢,关山重重不能如愿的心理活动的刻画,细腻而形象地表现出来。

清陈廷焯说:“诗外有诗,方是好诗;词外有词,方是好词。古人意有所寓,发之于诗词,非徒吟赏风月以自蔽惑也。”(《白雨斋词话》)《字字双》的写物写景,均意有所寄托。写物写景,即为写人,并非为吟赏风月。

这首词在语言艺术上也很有特色,全词四句,都用了对偶句,前两句对得十分工整,后两句大致相对,显示出形式上的整齐美。此外,“斑”、“殷”迭用,有强调衾衣华美之意;“闲”、“山”迭用,有强调独思之悲及离人之远的意思。这些均可看出诗人在语言艺术上的追求和匠心独具。

同类推荐
  • 北京渔人(张洋小说散文集)

    北京渔人(张洋小说散文集)

    张洋兄的这些小说,主要都是写他记忆中的人和事。他不赶时髦,不追潮流。他总是按照自己对小说的认识和理解,不慌不忙、我行我素地慢慢写着。他对小说除了爱好别无所求,没有功利目的。应该说他是属于玩儿文学的一族。
  •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选取的《窄门》、《田园交响曲》和《背德者》都是纪德的代表作,合称“纪德三部曲”。作品都带有悲剧色彩,蕴含着作者对于人性与世俗冲突的思考。其中《田园交响曲》,被认为是作者最富自传性的作品。纪德的作品非常早就传入了中国,引起了包括鲁迅在内的读者注意。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价值不仅没有被时间埋没,反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归根结底是他用自己的笔触动了人们的内心。《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是“时光文库”系列之一。
  • 那时青春,不懂爱

    那时青春,不懂爱

    本书收录了他100多篇文章,包括做你的一颗牙,爱之谜,给你最多的人,不是每种爱都会让人心疼,相爱过多少秒,补心之手,焐心之人,爱情保险,你并非我的依靠,五十分的两个人,在春天里寂寞的歌,那时青春,不懂爱,要对有些爱不以为然,那不是爱,藏爱,做你的骨头,爱情树,那群鸽子的主人,再向前一步等等。
  • 七发

    七发

    汉代辞赋家枚乘以《七发》写七事,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田晓菲披沙拣金,同以《七发》为题,解读陶渊明、萧纲、谢灵运、汤显祖、郁达夫等七位作家及其经典作品,兼顾不同题材,连接不同时代——从诗歌、戏曲到小说,从六朝文学至现代文学,精华迭出,识见深邃。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又见飘雪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又见飘雪

    “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十一殿阎王

    十一殿阎王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地府只是一个反复压榨人的巨大工厂,而这个世界,是梦与现实交汇的世界,身处漩涡中心的我,该如何一步步超脱?
  • 娲族风氏降魔录

    娲族风氏降魔录

    风氏乃女娲传人,肩负守护苍生的重任。风氏历代都是男家主,唯有两次例外,一次是秦皇时,一次是现在。秦皇时的债,现在要还。风氏无轮回,一切孽债都由当代家主承担。可风凝宛这家主,又该怎么担?
  • 贪吃的那几年

    贪吃的那几年

    21世纪的当代沙雕女青年——苏子衿,竟因为一瓶饮料穿越到古代,当她看到一个个绝色美男时,正想一网打尽,结果被一位小吃街的大老板捉住了,还让她免费替店小二打工十年,苏宝宝内心苦啊~
  • 昭昭此心

    昭昭此心

    沈遇回过神打断了她,语气中带着些许轻佻:“第一,是我妹妹结婚,不是我,宋昭艺,别传谣,小心让你负责。”“第二,我已经当真了,宋昭艺你不能反悔。”“第三,宋昭艺,我喜欢你。”
  • 武神偷天

    武神偷天

    【我若予取,天亦可盗!】一把飞轮可斩日月星辰,一面青境可囊世间万物,挥手间翻天地覆。神魔三界,群雄并起,万族林立,诸神争霸,搅动风云天地变。一个落魄盗神转生,一切从这里开始……
  • 穿书后我居然与男三he了

    穿书后我居然与男三he了

    她与系统因缘而绑,携手至书本世界。“且看魂穿婴儿身的少女如何在系统的帮助下征战王座。”“。。。收,戏不要太多,你一个生活系统还想征战王座”柒冰无语地打断系统的戏精发言。柒冰以为她这辈子就是跟系统相伴在这异世过着闲云野鹤般的日子了,哪成想,意外捡到了一个少年,从此以后,他们的人生中多了一个时时刻刻牵动自己心的人。修改作品设置
  • 重生之只好赖着你

    重生之只好赖着你

    生无可恋的林默醒来后,发现重生回到两年前她妈妈刚被人撞成植物人的时候,那时她没有向那个人索要高昂的医药费,借款、欠债、被男友嫌弃的她,最终走投无路。重生后,她找到了那个人向他索要赔款,谁知竟被对方利用成了一粒棋子,还欣然做起了他雇来的妻子……重生前她错过了他,重生后她赖上他的钱、赖上他的床、赖上他的爱。
  • 魔鬼少爷别恋我

    魔鬼少爷别恋我

    她是受人瞩目的大小姐,却喜欢上了一个不可能喜欢上她的男人,从此,她的漫漫追男路开始了,她会抱得美男归吗……
  • 总统先生(阿斯图里亚斯系列作品)

    总统先生(阿斯图里亚斯系列作品)

    《总统先生》是196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危地马拉著名作家米盖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本书中以1898-1920年执政的埃斯特拉达·卡布雷拉为原型,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塑造出一个粗俗、狡诈、凶残、阴险的专制暴君形象。在他的魔掌下,整个国家都笼罩在愚昧、贫穷、恐怖、绝望的气氛之中。在很多的章节中,读者只能从其他人物的言行、心理和他们的命运描写当中去辨认独裁者如幽灵一般的影子。他是无形的,却无处不在,是活在每一个人心中的神祇。小说用这种反客为主、虚实结合的手法,给暴君的形象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迷雾。全书精心设计的这种阴郁压抑的气氛让人联想到魔鬼统治下的地狱。《总统先生》同乌斯拉尔·彼特里的《独裁者的葬礼》、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族长的没落》、何塞·路易斯·加西亚·桑切斯的《暴君班德拉斯》一起被合称为“拉美四大反独裁小说”。
  • 倾世神医:皇上甭烦我

    倾世神医:皇上甭烦我

    这年代咋啥事都有,她,诸葛倾城今个遇到一件每个菇凉都会遇到的事情,华丽丽的穿越,还尼玛穿越到一个历史上都没有的国家-。擦,老天爷你还能在现实点么,穿越我认了,丫的还把我穿到一个3岁小菇凉的身上,这我也认了,睁开你的老眼看看,这是让我住在啥地方呢,一间破屋子,窝火,啥情况。。老天爷我丫诅咒你!!刚说完,轰的一声,好吧,老天爷有意见了。。倾城撇了一下嘴,算了不和你计较,我先看看周围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