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48700000024

第24章 唐词篇(23)

既说“江南好”,又说“风景旧曾谙”,那么作者对江南的风景一定熟悉得如数家珍,而能够提炼出最具有江南特色的,然而却令人十分失望。“日出江花红胜火”,太阳出来了,江岸上的花儿红得比火还红。景是美的,可不是江南的特色,凡是有江河之处而稍具风景规模的地方,譬如重庆、昆明、九江、闽粤甚至号称寒冷的北国,也一样有可能出现这幅画面的,何必一定要到了江南才美,才令人“忆”。如果说这是白居易的对江南有深厚的感情所寄,那么难道偌大一个江南。竟然找不出能代表地方色彩的景物提供作者去“忆”吗?所以拿含有普遍性的普通景物作为地方所特有,实在不怎么高明。“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比上句更差劲。原来作者是想颂扬江南是水土非常肥沃的好地方,你看,春天到了,江河两岸的草木等植物(当然也包括庄稼)叶子,肥得绿沉沉的,倒映在江水里,连江水也染成蓝色了。不错,植物的肥瘠,首先反映在叶子上,缺肥的植物,因光合活动不良,其叶子是绿里带黄的,肥足的叶子是墨绿色的,望上去似乎乌油油的。我们知道,修辞上的比喻格有一个原则:同类不比,唐代皇甫湜在《答李生书》中说:“凡喻必以非类”,绿和蓝是同类,怎么能构成比喻呢?我们能这么比吗?红如紫,白如灰,青如黑……行不行呢?如果认为作者是说江水绿得像蓝草一般,可以成立。试问江水是怎么绿的?江河之水本来是无色透明的,其成为“绿”,不外是一、河底是绿色的;二、河水中生长了藻类植物;三、倒映河两岸的植物;四、蓝天的颜色,这里的“绿”显然是第三种情况。那么,蓝草也是绿色植物,只是比一般绿色植物深浅的程度不同而已,一样不谓睥其为比喻。另外,只要有江水有植物的地方,哪儿都是一到春天即是一片绿色而倒映江中的,岂独江南如此?如说江南的水土特别肥沃,超过其他地方,那是空泛的比较,打动不了读者的。

所以这一联反映的美景,是“大路货”,可用之于四川、云南,也可以用之于江西、福建,不是由江南独家经理,这样也就丧失了江南之“好”了。

“能不忆江南”,前面说了“江南好”,又说“风景旧曾谙”,那么不说“忆”也忆在其中了,此句大可不必。或许以为上文有了“忆江南”的含义,下文再点明一下,起到前后互相照应的作用,在古代诗歌中有不少可以反复吟咏的篇章呢,词中还有叠句哩。可此词是重意,不是反复与叠句,不能相提并论。那么一首《忆江南》,总共只有二十七个字,能让这占全部五分之一点四的篇幅去说些可有可无的话么?建议读者,不防读一读皇甫松的《梦江南》“兰烬落”(见本书219页)及温庭筠的《梦江南》“梳洗罢”(见本书页),试着比较一番,比较之下,高下自明。

又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在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到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出任过杭州刺史,诗人对杭州美丽的景色,对西子湖和山寺十分喜爱。他常去宴游,并且为兴修钱塘湖(即西湖)的水利花过不少心力。他写过很多这方面的诗,如《钱塘湖春行》、《孤山寺遇雨》、《湖亭晚归》、《杭州春望》,都是描写杭州的湖光山色,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的。

长庆四年五月,白居易除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月底离开杭州,秋天到达洛阳。白居易离开杭州以后,对美丽的杭州城,是十分怀念的,于是就写了《忆江南》词三首。

这是《忆江南》组词的第二首,就是写诗人对杭州的深沉的怀念的。诗人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写了杭州城最令人难忘的景物,最令人留恋的生活。正因为这样,所以诗人身在洛阳,心系江南杭州,梦萦魂牵,不能相忘。

词的第一、二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正抒发了词人这种最强烈、最真挚的感情。这是“以情为文”,从心中流出,那么有感染力!但它又是最朴素,不需任何雕饰。两个极普通的动词“忆”,一个极普通的副词“最”,在这里能传达出词人多么丰富的感情!可见修饰要切合题旨情境,才能收到良好的修辞效果;雕章琢句,只追求辞藻的华美,往往会弄巧成拙。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这两句是上句“忆”的内容,也是诗人往昔美好生活的追忆。诗人在杭州日,曾多次去天竺、灵隐等寺游览、住宿,为寻月中桂子坠落,他在《留题天竺、灵隐两寺》诗中说:“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宿因月桂落,醉为海榴开。”这“山寺月中寻桂子”,正是他往昔生活的回忆。诗人“寻桂子”,难道仅指寻月中桂子落吗?不!他所寻求的是美好的生活,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作者在《东城桂》诗中自注:“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据《南部新书》说:“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因此,“山寺”句是写实的。“郡亭枕上看潮头”句与“山寺”句相对偶,不但文字上对得工整,意义内容上也相联系,也是写在杭州观潮之事。诗人在《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兰溪作》诗中,已对浙江潮心向往之了:“余杭乃名郡,郡廓临江汜。已想海门山,潮声来入耳。”海门山在钱塘江入海处,有龛、赭两山,南北对峙如门,每逢潮汛,水势浩大,如万马奔腾,颇为壮观,故浙江潮为天下名胜,诗人早想一游了。“郡亭”,即虚白亭。诗人有《郡亭》诗:“况有虚白亭,坐见海门山。”又疑指杭州城东楼,在钱塘江边。诗人在《郡楼夜宴留客》诗中有:“北客劳相访,东楼为一开。褰帘待月出,把火看潮来。”这“山寺”、“郡亭”两句,写得充满诗情画意:在宁静的山寺中,在银色的月光下,诗人在寻觅着月中堕落的桂花;在临江的虚白亭里,在安卧的床枕上,诗人在观赏浙江潮的奇观。一个“看”字,一个“寻”字,包含着诗人对杭州的多少情意,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多少追求!

最后一句,“何日更重游!”正是全词思想感情的最高音,也是“最忆是杭州”的具体说明。诗人身在洛阳,心在杭州,他希望有一天能重游杭州,再过着这“寻桂子”、“看潮头”的美好生活,但而今年老体弱,恐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这里又包含着诗人多少人生的感慨!

这是一首抒情诗,字里行间,处处含着丰富的感情,第一句是感叹句,最后一句是反问句,都起了强调感情的作用。中间两句是叙事,写昔日在杭州的游览生活。全词风格清新,不尚雕饰,感情真挚,很有感染力。

竹枝

白居易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闲鸟一时啼。

《竹枝》是巴渝(今川东重庆一带)的民歌,白居易和刘禹锡根据流行的民歌,创作了能反映当地风土人情、人民疾苦的《竹枝》词。《乐府诗集》将《竹枝》词列入“近代曲辞”,在题解上说:“《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今湖南),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辞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间。禹锡曰:‘《竹枝》,巴歈也。巴儿联歌,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其音协黄钟羽,未如吴声,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焉。’”

白居易创作的《竹枝》词共四首,今选一、二两首。这些词都是用来赋风土、写人情,非流连光景之作。如这一组诗的第四首:“江畔谁家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就从“前声断咽后声迟”中反映出巴渝人民生活的苦难,也反映诗人自己的苦闷。

《竹枝》(一)既写巴渝风土,又写人情,前两句写景物,后两句写人民的悲苦。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瞿塘峡口水雾气弥漫,贴近水面,所以说“低”。诗人在《夜入瞿塘峡》诗中曾描写过瞿塘峡险恶的地理形势:“瞿塘天下险,夜上信难哉!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逆风惊浪起,拔稔暗船来。”诗人写景,一定也联想到行舟人的命运,稍一不慎,就会葬身鱼腹。白帝城的上空,月儿已偏西了,将要落下去了。“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上,西汉末,公孙述据此,自号白帝,因此得名。刘备伐吴,败归死于白帝城。此句写景,亦有怀古之意。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闲鸟一时啼。”这两句由一、二两句写景转入写人,诗人从视觉的描写“水烟低”、“月向西”转入听觉的描写。从远处传来了唱“竹枝”的歌声,那歌声是那么凄苦,似人之哽咽,闻之令人肠断。“声咽”正是如泣如诉的凄苦声调。这声调,在深秋残夜,更显得凄惨,使猿鸟闻之,亦发出悲怆的啼叫。《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中记载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寒猿闲鸟一时啼”正是为了说明“竹枝声”之悲苦,而又衬托出人物内心的苦痛,“猿鸣三声泪沾裳”。“闲鸟”,一作阉鸟。

这首词完全是写实的。开头两句用了对偶句,一写“峡口水烟低”,一写“城头月向西”,一低一高,有水有月,似一幅明丽的风景画。三、四两句写人唱《竹枝》,声音哽咽,寒猿闲鸟也一齐啼叫,既有景,也有情。我们的脑际就浮现出一幅巴渝船夫唱着《竹枝》,与惊涛恶浪搏斗,在高峻的山崖上、在树林中,猿鸟在悲啼的画面。一个“咽”字,一个“啼”字,真能将诗人满腔的激情,人民的无限辛酸,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故王尧衙云:“瞿塘峡在夔州东(今四川奉节县一带),冷烟低,非朝即暮也。斜月向西,风景凄然之候,声悲凉故咽。猿鸟闻其悲唱,俱不胜情而一时啼唤。然则愁人听之,当何如凄怆乎?”(《古唐诗合解》卷五)这段话分析恰当,说明了这首词的主题,对我们理解其内容是有帮助的。

又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南病使君。

关于《竹枝》词的来源及其内容,我们在《竹枝》词的第一首鉴赏文章中已作了介绍,此处不必赘述。《竹枝》词(二)所写的也是巴渝的风土人情,不过与上首词比较,这首词主要集中写《竹枝》词声调凄苦,写诗人听到后的感受。这样,抒情就更直截,而感染力也就更强烈了。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这开头两句,诗人先提出一个问题,然而又不直接回答,发人深思。《竹枝》词是民间歌谣,它反映人民的欢乐、痛苦、希望和追求。人民的“苦怨”,总是与封建统治者的剥削和掠夺有关,因此它“怨何人”是十分明确的,诗人不必言明而读者自知。这《竹枝》凄苦的声调,在宁静的夜晚,在空旷的山城野岭之间,断断续续。“前声断咽后声迟”,忽停忽唱,正说明了人民的“苦怨”无穷无尽,他们正处于饥寒交迫之中。“歇又闻”,正说明了这个意思,这就显得委婉深沉了。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南病使君。”这三、四两句,一方面说明唱《竹枝》词人数之众多,一方面说明听《竹枝》的“病使君”的忧愁。“蛮儿巴女”,代男女老少,即人民。“齐声唱”说明个个有“苦怨”,无一例外。人民的痛苦的呻吟,使诗人深为感动,深表同情,因此就“愁杀江南病使君”了。这首词与《竹枝》词(四)意义、内容相同,是一首反映人民“苦怨”的作品。“愁杀”一词,表明了诗人与“蛮儿巴女”有共同的感情、共同的“苦怨”。

这首词结构十分严密,描写十分概括,感情很真挚,抒情性很强,从“怨何人”问题的提出,到“愁杀江南病使君”作结,中间叉以“夜静山空”的背景作衬托,更使闻者感到《竹枝》的苦怨,地域之广;以“蛮儿巴女齐声唱”,说明巴渝人民之多,人人都有“苦怨”,一气呵成。又从“闻”到“愁”,把诗人对人民深厚的感情,很真挚地表现出来了。这首《竹枝》悲咽之声,怨苦之情,真令人不忍卒读。

杨柳枝

白居易

依依嫋嫋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杨柳枝》本为隋代宫词,唐代洛阳地方的市民创为新调,所以白居易在《杨柳枝》组词的第一首中说:“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刘禹锡也说:“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他们对这种民间歌谣颇为重视。这种歌辞,都是七言四句的形式,但音节和绝句不完全一样。这种曲词,均以咏杨柳为主。白居易居洛阳时,十分重视民歌创作,他在《杨柳枝》的“翻新”上作过贡献。

这首词描写初春时节杨柳的风姿。她是那么袅娜、那么多情,在春风中飘摇,与春风同游。她的花絮,像白雪,在春天的天空中纷纷扬扬飞舞;她的嫩绿的枝条,那么鲜嫩娇弱,甚至连黄莺停一会儿都受不了。这样的描写,可谓写柳之极致了。

同类推荐
  • 彻悟

    彻悟

    本书将多位“文化名家”的人生心得,无论经验抑或教训,无论思辨或随感的相关文章,搜集、汇集起来,贡献于读者。
  • 病了的字母

    病了的字母

    不仅有许多文章是反常规的写法,还有一大创新就是用了一百多方各具药理的中草药名来补白这个我看就是很好的表达方式。所以杂文也不光是板着面孔的它是形式多样的它需要良好的方式。让观点和思想插上艺术的翅膀它们的影响自然更大生命力自然更强。
  • 不出鞘的心灵

    不出鞘的心灵

    本书字字睿智、句句哲理、篇篇原创、辑辑感动。犹如在沙漠中跋涉多日而又口渴难耐时,突然遇到一抔清泉;又如寒冷的冬夜在河边游走而迷失方向时,突然遇到一艘渔船。一幅充满爱与感动的壮锦向我们的生活铺了过来,我们还迟疑什么呢?
  • 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王小妮诗选

    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王小妮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 欧阳修文集4

    欧阳修文集4

    本书为欧阳修的诗、词、文精选集。其中收录了:古诗三十八首、古诗二十首、古诗二十四首、律诗六十首、律诗五十七首、律诗五十六首、赋五首等。
热门推荐
  • 多情摄影师:模特公司私密事

    多情摄影师:模特公司私密事

    我是名普通的摄影师,自打遇见她之后,我的一切都改变了。
  • 超级生物

    超级生物

    作为00后最关注的的新媒体平台“惊人院”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超级生物》讲述了在惊人院工作的晓博士,负责研究许多不为人知的生物,她将这些生物的特征、行为及相关事件记录下来,并以此为掩护,追查亡夫胡烁消失的真相,不想此举竟牵扯出一个神秘组织,还把自己和同事们卷入旋涡……地口、磁虫、迁徙丝、清道夫、复影、爱菌、尾火……故事藉由这些生活中的小神秘为突破口,揭开了一个潜藏在现实生活下的多元世界!
  • 雁回之时月满楼

    雁回之时月满楼

    她,倾国倾城;他,心怀天下。二人相伴瑞雪降生,相识于花灯盛会。因一纸婚约,二人结为伉俪,奈何感情不坚,二人诸多猜疑。天下纷争相知相守,共建东秦盛世……时光静好与君相守,天下纷争与君谋划,繁华落尽与君共老。若时光倒流故事重演,或许依旧会与他相守一生。鸣玉朝来散紫宸,长天莫遽下丹曦
  • 三世情离

    三世情离

    相传红月出凶星亮世间必大乱首富叶家因为她血染半个凤国皇城因为她唯一的哥哥魂飞魄散。她没掉一滴泪,不是她不掉是她从小就没有泪因为他,她心被他挖走,因爱他信他,却为她人做了嫁衣虽心痛却没一滴泪掉落跌坐血泊中双眼迷茫看着眼前绝色男子轻轻呢喃:“师傅”他淡淡说了句:“青璃玩够了就跟为师回去”说完便蹲下来将她打横抱起。那一刻她远处的心漏跳了一拍觉得这一幕像在哪经历过般他舍弃天下苍生,招人暗算香消玉殒,“师傅!”她抱着他的尸身凄凉笑了眼泪一滴一滴的往下落,三千青丝成雪“今日不死,他日必血洗仙灵山”他再次醒来,他背对着她说“青璃,你可知罪”她看着她们之间遥远的距离说了句,“师傅,青璃何罪之有”
  • 重生面瘫影后

    重生面瘫影后

    即便是“面瘫”也阻止不了遥沐霏进入星光璀璨的娱乐圈。人与人之间的纠葛,娱乐圈内的竞争,去路满是荆棘,她依旧能无畏前行。她信奉只要努力,下一站,她依旧能成为星光熠熠的天后。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女神的私人保镖

    女神的私人保镖

    别人都叫我富二代,这是一个刺耳的名字。从我睁开眼来到这个世界,身边的人都是讨好我,巴结我。他们都说我除了有钱跟帅之外一无是处,而豪车别墅这都不是我想要的。我不要继承家族企业,我不要当ceo,我只要当女神的私人保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春暖花未香

    春暖花未香

    当踏进这宫门的那一刻,我便没有退路,权贵和地位虽不是我想要的,但我却不得不去争取,复仇、雪耻、生存,让自己一刻都不能松懈,这一路虽然艰辛,但是还有皇上陪伴着我,此生足矣……新建读者交流群:97125497,希望大家踊跃加入,相互探讨与交流。
  • “科学与文化”系列科普图书·环境美化

    “科学与文化”系列科普图书·环境美化

    环境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城市环境美化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途径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手段。本书为你介绍环境美化。
  • 从婴儿期开始变强

    从婴儿期开始变强

    嗯,这是一锅川式乱炖,以宫斗、权谋、修仙、奇幻、灾难等为主要食材,佐以花椒、辣椒、胡椒等香料,小火慢煨——没错,煨靓汤而求麻辣鲜香,乃烹饪之大忌,所以,姑且称之为,超现实之新派川菜。何为新?既求麻辣鲜香之爽快,快意恩仇,逆天征伐;也求食材内在之营养,小口慢饮,男女皆宜。世事为棋,左手黑,右手白,众生为子,天下为局,破天机,顺轮回,尔来四万八千岁,一切皆从缘中来。一切之缘,从你点击关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