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28500000028

第28章 爱因斯坦的梦(3)

至于《爱因斯坦的梦》的作者莱特曼,本科的几年中我不急不缓地看完了他所有的书,有小说也有散文,无一例外都试图把科学之美引入文学创作。2000年的小说《诊断》是关于电子产品如何入侵日常生活,2005年出版的散文集《神秘感》描绘了科学研究中对感性世界的彻悟体验。这些内容简介恐怕会让不知情的读者以为他是个科幻作家。而他最出名的小说,1993年出版的《爱因斯坦的梦》(已经被翻译成了三十多种语言,被多次改编为舞台剧),如果只看内容简介,也会被误认为是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的一种在时间维度上的仿写。这些笼统的标签,“科幻”“卡尔维诺”,并不全错,不过那样的标签将是盲人摸象,低估了莱特曼的真正意图。与多如牛毛的科普作家、科幻作家不同,莱特曼的写作是对科学的诗意阐释,与凡尔纳或者阿西莫夫这样的科幻作家不同,莱特曼所抒写的并不是附着于科学背景上的小说,不是和科学有关的“戏剧性”或者“情节性”的故事,而是科学的诗性。即使在他最传统写法的小说中,读者也能清晰地读到一个诗人的笔触,这首诗的主题(而不是背景)则是科学之美。

本科毕业后,我搬到波士顿工作。2012年春,某次逛书店时,我看到新书架上摆着莱特曼的新小说《g先生》,以孩子式的第一人称口吻讲述了“我”(即上帝g先生)如何创造宇宙。我站着翻阅了一会儿,看到作者简介上写着“莱特曼在麻省理工大学人文系任教”,我愣了好一会儿,终于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我和莱特曼住在同一个城市!”

于是,距离那次难忘的河流上的旅行五年之久,我鼓起勇气想当面见见这位冥冥中一直鼓舞着我的作者。我查了他的官网,官网上声称他不用电子邮件。我给麻省理工大学打电话,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莱特曼教授这学期休假。我通过校友网络翻出了他的家庭电话,打过去无人接听。那天之后,我隔几个星期就试着去打他的家庭电话,无人接听,无人接听,无人接听。他搬家了吗?他不在美国?线索断了,而我却不太沮丧,因为想要见到莱特曼的愿望自从那次划船旅行便开始,这种愿望是那么持久坚定,却不急迫。

如此尝试了大半年,2013年1月,我在办公室上班,突然又想起莱特曼,又打了一个电话。电话对面一个男人的声音:“你好。”我一愣,对方继续说,“你听得见吗?请问是谁?”

我又迟疑数秒,一言不发,挂了电话,奔去洗手间,擦眼泪,洗脸,深呼吸,在心中打腹稿,在狭小的洗手间里前后走动平复心跳。然后,我逃进了一个确定无人能打扰的小办公室,再次拨通那个我已经烂熟于心的号码:“请问莱特曼教授在吗?刚刚我这里信号不好。”

在那个语无伦次的电话最后,莱特曼教授突然问:“如果你到我的办公室来采访我,你会描写我的办公室吗?”

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如果你注重隐私,我当然可以不写。”

他说:“我认为你应该写写采访对象的工作环境,因为环境描写能让读者更了解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我于是明白了,他已经在以一个写作教授的身份尽量指点一个初学者掌握技巧。

于是我写下这样的景物描写:“2013年2月,这是一个愁云惨淡的中午,气温零下三摄氏度,波士顿一连下了几星期大雪,积雪堆在路旁,变得又黑又硬,把麻省理工大学那些硬线条的灰色建筑衬托得更加丑陋而突兀。莱特曼教授的办公室在一幢大型教学楼的底层,我绕着这个庞然大物转了一圈,终于在其中的某个入口看到了他。我们握手,去他小小的办公室,在窗边的小桌子面对面地坐下。他从包里翻出两个自己做的三明治,‘要牛肉的,还是火鸡肉的?’我们开始吃三明治,微弱的阳光射在那张小桌子上,有一点沉默。”

我遵照他的意思描写了环境。我写了那天糟糕的天气,写了那个迷宫般的教学楼,写了他小小的办公室和小小的靠窗桌子。

而我不得不说我其实对那天的真实环境漠不关心。

如果莱特曼教授没有提醒我注意那一天的环境,我将要整个地忽略肮脏的积雪、教学楼、办公室……在这早就被过度想象的一天,现实是无足轻重的。延续六年的崇敬和期待早就注定这一天是个魔术,现在阳光灿烂,河面平静,“假设时间是一个圆,弯转过来首尾相接。世界重复着自己,无休无止,不差毫厘”。现在是2013年冬,2007年夏,1905年春。我和莱特曼教授在船上,我和林希在船上,我和爱因斯坦在船上。二十六岁的爱因斯坦递过来一个三明治,我开始对着爱因斯坦朗读《爱因斯坦的梦》。

尾声

远处的某座钟楼的钟敲了八下。年轻的专利员从桌上抬起头,站起身,伸了伸懒腰,走到窗前。

窗户外面,全城已经醒来。一个妻子把午饭交给丈夫时,两口子吵起嘴来。一群往超格豪斯街上预科学校的男孩子来回传着球,兴奋地谈论暑假。两位妇女拎着空兜朝市场快步走去。

没一会儿,一位高级专利员走进门,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开始工作,一言不发。爱因斯坦转过身,看着墙角的挂钟。8点3分了。他玩弄起兜里的硬币。

8点4分,打字员走进来。看见对面的爱因斯坦拿着手稿,她笑了。她已经利用业余时间帮爱因斯坦打过几篇稿子,他总是按她说的价钱欣然付款。他少言寡语,不过有时也开玩笑。她挺喜欢他。

爱因斯坦将自己的手稿,自己的时间理论,交给了她。此时8点6分。他走到自己的桌旁,扫了一眼那堆公文,走到书架前取出一个记录册。他转身回到窗前。

六月的天空难得这么清澈。一座公寓顶上可以看见阿尔卑斯山的青衫白头。再往高处,一点飞鸟在长空回旋。

爱因斯坦回到桌旁坐了一会儿,又走回窗前。他觉得空落落的。他不想审阅专利,不想和贝索谈话,也不想思考物理。他觉得空落落的,无聊地望着那点飞鸟,那片峰峦。

在莱特曼的办公室里,气氛宁静,可是不尴尬。就像在独木舟上,一摇一晃,一个人提问,另一个人悠闲地顿一顿,再回答。

莱特曼自小对于诗歌和物理都有强烈的兴趣,本科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选专业时必须在文理这两个兴趣中做抉择。他选择了物理,因为理科科研需要极大的专注力,只有在人年轻时才能达到这样的专注;而写作则需要生活经验,稍年长一点再开始写作也不迟。在他本科期间,人类第一次发现了脉冲星,黑洞成了物理学的热门话题,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因此再次成为了研究重点。本科毕业后,他去加州理工念物理博士,主攻相对论。在二十年成果累累的科研生涯后,1990年他依循当年对自己许的诺言,抛下哈佛大学天体物理系正教授的教职,开始人文写作。为了让他更好地施展自己文理兼备的写作特点,麻省理工大学发给他学校史上第一张科学和人文的双重聘书。几年后,莱特曼成为麻省理工人文系的系主任,并创立了“科学写作”的研究生项目。

1991年的夏天,四十岁的莱特曼顶着亲友同事的惊讶质疑,辞去哈佛大学天体物理系的教职,即将成为麻省理工大学的人文教授。在那个过渡的夏天,他和妻子买下了缅因州一个小岛上的一栋小别墅,妻子是画家,天天在岸上作画,他每天出海,在船上写关于时间的故事。这就是《爱因斯坦的梦》。

我问他那个小岛的名字。

他迟疑了一分多钟,最后说,我还是不告诉你了。岛很小,只住了六户人家。我们在那里过着隐秘的生活。

在我们相处的两个多小时里,他面对我的问题常常需要有很长的沉思时间。他思考着思考着,给出一个简单的“是”或“不是”,再给出一两句磕磕绊绊的句子,然后——句子越来越长,越来越连贯,意象越来越深厚。听他讲话,让我想起了本科时代上过的两门入门课程,皆是这个领域的大学者来为一些全无基础的本科生启蒙:两个古稀之年的老教授,一开始有些结巴,艰难地斟字酌句,可是——等他们渐渐流利起来,呵,那些简单的句子成了飞舞的概念,却层层相扣互有关联,在这些课上我体验过多次极乐般的顿悟:万事万物是这样联系起来的啊!这就像听爱因斯坦说话:他的谈吐稍显笨拙,那是因为他拥有真正的智慧,而非小聪明。只有这样一种人才能让美和秩序贯通流畅地喷涌出来,爆发出耀眼的火光。

访谈的最后,莱特曼突然说他想告诉我一点其他的事。他除了写作和教书之外,还在做的另一件事。

十年前,他去了柬埔寨旅行,偶遇了一个柬埔寨女人,刚从大学毕业。那个女人告诉他,柬埔寨的大学没有宿舍,男生可以挂单住在庙里,而女生不能借宿庙里,只能住在户外。柬埔寨是热带季风气候,多吊脚楼。她和她的女同学们于是就在大学的吊脚楼下的泥地里住了四年,在污泥泛滥的雨季,这样的日子苦不堪言。莱特曼深受震动,调查之后,他得知整个柬埔寨还没有一幢女大学生宿舍。回美国后,他决定创办公益组织哈普斯威基金会(Harpswell Foundation)。创立至今,这个他一人建起的组织在柬埔寨建造了两幢女生宿舍楼,并使之成为一个奖学金项目,从高中女生中挑选最好的学生进入这个项目,大学期间不但提供住宿,还有来自西方的年轻志愿者进行各类培训和指导,并送学生去美国大学交流。大学毕业后,营员会继续从这个组织得到各类职业指导。在这个早婚多育盛行的国家,项目里的女孩们互相鼓励“不要只成为贤妻良母”,毕业后踏入职场,颇有作为。莱特曼每年都会在柬埔寨度过数月,经营他的公益组织。2008年,他被柬埔寨政府授予人道主义金牌。2012年夏,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柬埔寨时专门接见了他和他的营员们。而在我与他见面之前一个月,他刚从柬埔寨回来,还受昂山素季的邀请去了她在缅甸的寓所。

当他和我讲述这一切时,我突然有点怀疑那个木讷寡言的学者形象是不是只是我的幻想。能做成这样公益大事的人,难道不该是个四处逢源八面玲珑的社交明星吗?这再次让我想起了复杂的爱因斯坦:智慧的物理学家,勇敢的和平主义者,不负责任的丈夫和父亲……再次觉得每个人的人生都太复杂,当你刚想总结一个人,他的另一面总会站出来反对你的总结……这时候,他突然说要我看在昂山素季的家里他拍的她讲话的录像。他打开电脑,我们一言不发地看完了整个视频。然后他无比赞叹地说:“你有没有注意到,昂山素季的腰,挺得是多么直。”

这是莱特曼教授对我讲的最后一句话,关于昂山素季的腰,他充满敬意地赞美那个笔直的腰。我想他完全相信,只有这样笔挺的腰板才能带领缅甸走向更加民主的未来。

“谢谢你,莱特曼教授。”2013年2月的下午,我做完了访谈,关掉了录音设备。我还想再告诉他些什么,关于爱因斯坦或者柬埔寨,可是最后我只是又说了一声“谢谢”,收拾掉桌上的面包屑,站起来。他也想再和我说点什么,也许是补充关于昂山素季的什么事情吧,可是最后他稍显笨拙地伸出了手,握手,点头,无言地送我出门。

我从莱特曼教授的办公室走出来,赶着地铁回去上班。我知道这是我的最后一篇传记,最后一次访谈。甚至在这本书还没有开始撰写时,我已经十分确定它的尾声将是莱特曼和爱因斯坦。

我和朋友打电话说:“访谈做完了。”

“怎么样?”

“很好。好极了。”

“你现在什么感觉?”

我现在什么感觉?

我无法不想到,1991年的夏末,在美国缅因州的海,莱特曼坐在自己的船上,写完了《爱因斯坦的梦》中最后一个故事。1905年的春天,那个被物理界称为“奇迹年”的年份,二十六岁的专利员爱因斯坦在瑞士伯尔尼的邮局,寄出了自己的相对论论文。

那时候他们一定同样感觉到了。那种难以承受的空虚。

注释

[1]爱因斯坦著名的质量能量等价公式即E =MC?。

同类推荐
  • 博望侯张骞

    博望侯张骞

    《博望侯张骞》一书,用历史资料翔实、完整、全面地介绍了张骞开远夷、通绝域的事迹,非常感人,读来引人深思。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张骞爱国、爱人民的赤子之心、赤子之情。使张骞的开拓精神、雄伟业绩得到弘扬。对宣传张骞、倡导开放精神、启迪人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振兴中华有着深远的意义。
  • 莎乐美——一个自由的女人

    莎乐美——一个自由的女人

    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一个不起眼的名字,但只要把与她相关的名字罗列起来:尼采、里尔克、弗洛伊德……“莎乐美”便会如雷贯耳。这位出生于俄国,夹杂着法、德、丹麦、俄国四种血统的女子,一生之中,所到之处无一例外地吸引并征服了众多“时代名人”,直至生命末年,依然光彩照人,熠熠生辉。她凭借的不是超人的美貌,而是迷人的思想、广博的学识、非凡的领悟性和异常的理解力,更重要的,是她与生俱来的自由精神和无可妥协的独立灵魂,本书讲述的就是莎乐美充满传奇的一生,由法国知名女作家、国务秘书弗朗索瓦丝·吉鲁完成。
  • 天曌芳华-武则天正传

    天曌芳华-武则天正传

    武则天本名应该叫做“武元华”,李世民赐名“媚娘”,后来她登基建立大周王朝又自名为“武曌”,退位后被儿子封为“则天大圣皇帝”,后被改封为“则天顺圣皇后”,从此被人敬称为“武则天”。她不仅仅因为登基做过皇帝这件事才被称为伟大,她其实还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诗人、音乐家和书法家。她的诗歌和文章存于《全唐诗》《全唐文》,她的书法作品《长仙太子之碑》被誉为“中国最美的100幅传世书法作品”之一。而这些,却大多不为世人所知。本书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绝代芳华的真实武则天。
  • 董振堂传

    董振堂传

    本书是一部介绍董振堂同志光辉一生的传记文学。董振堂,河北省新河县人,红西路军著名将领。《董振堂传》共分为六章,分别为向往光明、宁都起义、保卫苏区、铁流后卫、浴血河西、光照千秋,全面介绍了董振堂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幸福而革命和奋斗的一生。
  • 严信厚及其家族

    严信厚及其家族

    本书主要介绍了严信厚及其家族的发展历程,内容包括严信厚传略、严氏家族部分成员、严氏家族史料,还附有严信厚、严修家族世系简表等。
热门推荐
  • 万物解析系统

    万物解析系统

    从解析万物到宇宙无敌。2020年,灵气复苏,万物进化。当别人还在辛苦修炼的时候,王奕只需要解析万物就能晋级。当别人正在辛苦修炼武技的时候,王奕只需要手拿武技解析一下,分分钟掌握。.......解析天地万物,无敌宇宙人生。我是宿主王奕,我为自己代言。
  • 寻心

    寻心

    这是我平时生活中的一些灵感,因为个人喜欢心理学,所以文大部分都有些黑暗。注明,这是短篇合集。小伙伴们请慎入!
  • 不死的躯壳

    不死的躯壳

    一个关于魔法的故事。一个关于堕神的故事。
  • 惊天诡鼎

    惊天诡鼎

    出土于殷墟旧址的司母戊鼎,被誉为国之重器,出土之后几十年时间里,谁都没有从这尊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青铜器上,发现任何异样。2013年2月,保存司母戊鼎的国博地下2号库的监控摄像头,记录了让人讶异而且惊悚的一幕:从司母戊鼎里,出现了一个极似人体的生物影像,这个记录于监控录像中的生物体,只存在了两分钟,在其消失之后,司母戊鼎的鼎身上,浮现出一串类似于象形图案的密码。随着破解密码的工作展开,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接二连三的发生,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的,是一个足以颠覆所有人认知的惊天隐秘。
  • 缘未尽·情再续

    缘未尽·情再续

    月凝霜,月氏的大小姐,温柔可人、美丽大方,任何事情都可以站在别人立场为他人着想,包容着别人的缺点,也养成了一种什么都不在乎的性格,唯一在乎的就是她的未婚夫,因为在乎,所以受伤!黑阎,黑氏未来的族长,站在人群中,他绝对是个耀眼的发光体,性格却稍微显的有点冷酷,不近人情,甚至包括他的亲人,唯一能令他温柔对待的只有凝霜!因为唯一,所以不能谅解!可是当他们情缘难尽时,是否还能再续呢?
  • 境天下

    境天下

    剑庄庄主糟人陷害,主角为庄主报仇并成为绝世高手
  • 零基础养成系统

    零基础养成系统

    碌碌无为的他,碰到了一个养成系统,不得不拼命学习,再回首,他已经是……
  • 游戏异界体验录

    游戏异界体验录

    使用电脑让游戏玩转人类?不,当然是亲身进入体验的啦,顺手牵羊从游戏中带几个美眉出来也不错,但不巧的把至高权利者的亲妹妹跟最强的现实游戏道具拿到手了可并非他所愿,为此被N多人仇视他也是无奈。由游戏构筑而成的世界,是以游戏的强弱作为一个人的评判标准的世界。还等什么?你也来转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既然青春不复那就不负青春

    既然青春不复那就不负青春

    温度骤变,生物开始消失。人类的科技研发开始逐步受到钳制。“超人类计划”,一个拯救全世界人类的计划,还是一个毁灭世界的阴谋?那就让,我,杨帆,来拨开云雾见青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