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9000000023

第23章 东敦煌

口述 金卫东 整理 曹晓波

大殿里,4米多高的脚手架,上面有两人在画画。一个女的,瘦弱,和巨大的画没法相比。

我祖籍浙江,生长在西安。西安老家附近有一个唐代卧龙寺,清代整修时慈禧题了碑。“文革”时,碑和七楼石牌坊被砸了,堆了一堆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在古都,远方朋友若来就三句话离不了盛唐。我对历史有兴趣,有一天和几个同学去找慈禧的字。这话是十六七年前吧,字没找着,进大殿看见了4米多高的脚手架,上面有两人在画画。一个女的,一米五六的样子,瘦弱,和巨大的画没法相比,我很佩服。男的是她父亲,健谈,说画的是敦煌壁画。

他叫杨同乐,1952年西安美院毕业,一直在敦煌莫高窟从事壁画保护工作,敦煌曾给了他辉煌的创作灵感,却没能给他一个爱人。40岁的杨先生在1965年回西安后,才有了家,有了爱女杨东苗,后来他成为我的岳父。

他们在画藻井,一种古代最神秘的装饰画,布满了整个大殿的顶棚。我学的是旅游专业,读过几本旅游与历史的书。说起唐代的仕女为什么胖,专家说国泰粮足,吃胖的。我说不对,是民族的不同,唐代的统治者本是游牧民族,从食肉习性到农居安定,肯定会胖。我说“五胡乱中华”的说法不对,应该是“五胡入中华”,是融入。我的说法得到了杨先生的认可,因为壁画中也有表现江南女子的,画中女子不胖,纤纤如柳。

我常去卧龙寺,熟了。杨东苗说,你看我整天忙画,不少书没时间读,你能不能拿几本去抽空看看,给我讲讲。我说我朗读能力不行。她说像聊天就可以。后来,我每周六去讲,他们有两个助手,也一起听:比如敦煌莫高窟是怎么来的、古丝绸之路和莫高窟的关系、有了海上丝绸之路后敦煌的衰败、一千多年中壁画创作的风格,等等。

杨东苗自小学画,读过西安美术专科,后来要升大学,香港的一个寺院邀她去设计佛塔的九个藻井图,大学没读成。有一天她说,你和我们一起搞敦煌壁画修复吧。我说我有工作。她说餐饮业不少你一个,搞敦煌壁画修复还正需要你。婚后才知道,当时的杨东苗就有了复原敦煌壁画的大胆想法,她需要一个志同道合的人。

十月革命后,大股白匪从新疆进入,缴了械。人怎么办?有人提议,莫高窟不都空着吗?

1995年,我们结婚,蜜月中,去了敦煌。我站在30多米高的断壁前,真是目瞪口呆。那崖壁,密密麻麻全是蜂窝一样的洞窟。一进去,头上藻井,壁上人物,压制精美花纹的地砖,满满腾腾,没有一丝的空白,全是顶级艺术与智慧的堆砌。这在游人看来,应该是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很悠闲地一笔一画细描出的艺术品。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那都是在缺衣少食、无边无际的戈壁滩上创造的人类奇迹啊。

现在一说中国人,太现实了,到敦煌看看,那完全是一个永恒的精神家园!

壁画毁坏得太厉害,有风沙暴雨的侵蚀,有人为的破坏。当地人的破坏倒是无意的,外来人却全是蓄意,英国、美国、日本的探险家,将一整个壁画切割盗走的都有。

俄罗斯十月革命,大股白匪从新疆进入,被当地政府缴了械。人怎么办?有人提议莫高窟不都空着吗。人关进洞窟,天寒烤火,不少壁画熏黑了,佛脸的金箔也被刮走。常书鸿先生去了后,带了人用棉球一点一点地擦净。

你看(金卫东翻开画册)——这一幅是第220窟的初唐“阿弥陀净土经变”图,也就是用图解的形式释说佛经,3米2高,3米6宽。当时东苗站在这壁画前,流下了眼泪。因为和她第一次见到这幅壁画时相比,仅仅十年,剥落得更厉害。

从唐代开始,莫高窟的崖壁上石窟已经开满了,不够画了,发展到离敦煌东南160公里的榆林,鼎盛时期石窟很多,现仍然保存有55个壁画石窟,新疆也有。

和莫高窟相比,榆林石窟损坏得更厉害,存世极少。这一切促使杨东苗萌发了复原敦煌壁画的决心。她说,再不抓紧将它们复原下来,我们的后代子孙也许就没有读懂本民族的素材了。

张大千两赴敦煌,带着川菜厨子,马步芳派兵护送,耗费5000两黄金,才临摹了100多幅

敦煌壁画的临摹有三种:一是按原壁的现状临摹,像复制文物,有亲临其境的真实感;二是色彩如旧,将残破或模糊的形象加工整理,使其完整清晰;三是复原,也就是将壁画恢复到原创时的面貌。杨东苗决心走的就是最后一条路,难度可想而知。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确定了所要临摹的壁画后,首先要读画,要了解原画所表达的主题、时代特征、造型手段、结构形成和着彩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下笔如神。著名的美术评论家、陕西国画院美术研究室主任程征教授曾说:杨东苗、金卫东的复原临摹,是临摹中难度最大的一种,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创作。

好在敦煌研究界那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壁画原照与幻灯反转片,面对斑驳变黑的原作,我们先将画的线条在灯光架上临摹下来,再投影放大,按原尺寸线描在白纸上;然后再将白纸上的画复制到白绢上。这个过程,需要娴熟地掌握毛笔的轻、重、徐、疾,尤其是造型优美隽雅的工笔人物,只有将用笔的长、尖、细、圆、齐、健都充分地体现出来,才能再现壁画的那一种无与伦比的线条美。最后,才是着色。

直到现在,仍有三位和我们同样对敦煌壁画痴爱如迷的助手,孜孜不倦跟随我们继续着这一宏大的文化工程。真的,10多年了,没有对敦煌壁画复原的坚定信念,是难以想象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到今天的。

比方说吧,一幅三米见方的大幅画,要是一上手,几乎停不下来。饿了,也没有个准点吃饭的时间,生活越简单越好。东苗说过,干这一件事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从来不爱钱;一种是从来不愁钱。

可以说,当初我们是属于后一种。杨东苗家不缺钱,又赶上她家拆迁,她和父亲去香港寺院画藻井挣钱买下的房子,一拆迁,就补偿了五套。东苗向她爸要钱,我岳父知道她想实现复原敦煌壁画的梦,他说,这是不可能的。当年张大千两赴敦煌,带着川菜厨子,军阀马步芳派兵护送,耗费5000两黄金,才临摹了100多幅。现在,国家机关都没能搞这么大的工程,以你个人之力,完成不了如此巨大的工程。

但东苗还是坚持,她爸给了她两套房子的钱,当时也就20万。东苗立即就在西安南郊租了一个仓库,我们从住了一个多月的“新房”搬了过去。

“新房”连同新的家具、新的“囍”字,一起租给了一对新婚夫妇。“新房”的租金,也正好够仓库的租金。

这仓库很烂,100多块窗玻璃碎了三分之二,麻雀乱飞,满地垃圾,老鼠出没。光废料就运出了满满16车,又拉回了一三轮车的玻璃安装了窗门。

日本人牛啊,说我这技术,就是唐代从中国传来的,纯天然的彩石粉,一买就是几万块

我们首先搞线描,从敦煌人物的手姿开始临摹。敦煌壁画,佛像千姿百态,佛手也无一雷同。一天12个小时的干,正值雨季,一下雨,顶上的破瓦直往里灌水。往往是在半夜,我和东苗起来,把棉被盖在画上,棉被上再放小碗小盆接水。西安的雨,一停就晴,早上放亮,助手来了,都看不出晚上的折腾。我上房盖瓦,他们才知道昨夜又遭殃了。

上了脚手架,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天天如此,没有所谓的星期天。有一天在给一幅巨型经变图上色,不知怎的一阵晕眩,我从架上掉了下来,我想站起来,不料右小腿的骨头一下子戳出了皮肉。因为伤口感染,我在床上躺了将近一年。这一年东苗除了侍候我,还要接着复原壁画。(金卫东撸起裤腿,露出一个浅黑色的疤。)害得我现在一上高处,心就直打哆嗦。当年敦煌的画匠、画僧,靠的是对佛的信念,我们靠的是对中华文化的敬仰。

后来东苗到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进修了半年,她认为复原敦煌壁画,只有军人的宣传画艺术,才拥有那一种气势与工作量。到了第四年,壁画的线描稿一张一张出来了,我有一种成就感,我想即使倾家荡产,也要支持东苗干下去。

刚才不是说杨东苗家不缺钱吗?但对于复原敦煌艺术来讲,只是杯水车薪而已。四年中,东苗卖掉了所有值钱的东西,用光了婚前婚后的积蓄。我俩不敢有孩子,省吃俭用,每月包括助手的工资在内最少也得4000元日常开支。还有颜料、画布,持续的精力与财力都是巨大的。

线描以后,第二步是着色。在莫高窟中,壁画大多已经褪色。请教专家,褪色的都是一些自然化合物:橘红的铅丹,白的碳酸铅,都是泥土中挖出后直接能用的那种,真可谓铅华褪尽。

东苗从北京回来,她说该用石粉,纯天然的彩石的粉。西藏的唐卡经久不褪,用的就是它,日本有卖。日本人牛啊,说你买对了,我这技术,就是唐代从中国传来的,你们用上了化工颜料,我们还保留石粉颜料的工艺。十几块人民币一克的颜料,一买就是几万块。画布,也是挑最好的浙绢,这几年,光是用浙绢,就超过了一公里。

最困难的时候也想过,我是不是应该出去挣钱养家,养活我们共同的追求?我学旅游的嘛,我可以做西北导游的业务。当时感觉还没到这一步,但我有所准备的。

部队宿营在敦煌。有个连长往壁上挂地图,钉子钉在佛头上。团长说:“拉出去枪毙!”

有一天,一直在关注着我们的程征老师来了。他说,你们应该办画展,以前我不跟你们说,因为你们有大量的绘画工作。现在你们再不办展,就没有经费来源,我怕你们坚持不到最后。

他说,敦煌壁画的复原,也只有靠你们。我问为什么?他说:第一,敦煌壁画体现的是共性,公家的画家太有个性,画家之间高度合作做不到;第二,我们没有这效率;第三,这需要一种责任感。

我一听,真像有一种使命啊。当时有人提议,最好有媒体报道一下。

媒体的人后来还真来了,华商报的三个女记者,一个还是美院毕业。她说,总编特意要她以内行的眼光来看看。当时我们正好在画两幅特大的经变图,全是工笔画。记者们看我们一笔一笔地着色,说比绣花都细。

专稿见报后,西安市园文局的向局长和博物馆处的贠(yun)处长来了。向局长问需要什么帮助吗,我说想办画展,西安人有一半没去过敦煌,应该让他们能在家门口看看中华文化的辉煌。向局长说:“哪是一半人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没去过,展览一定要办,什么时候到我办公室来商量一下。”

我去了,向局长说:“你看办展览一个月5000块钱怎么样?”我说太贵,我们目前一个月的经费都不敢超过4000块。他笑了,他说不是,是我们每个月给你5000块。你们理所当然地要拿,这是弘扬民族文化,应该支持;再说,博物馆门票也会因举办敦煌画展而大幅度增加。

时值“十一”黄金周,也是王道士发现莫高窟藏经洞一百周年,我们在西安钟鼓楼办了个“百年敦煌展”。开幕那天,秧歌队、舞狮队全来了。参观的人特别多,本来打算展一个月,到了日子,贠处长说,你们收回去也就卷起来放进画筒里,不如继续展出,还有收入。哎,我说公家人真是在为我们着想。

有一天,中国旅行社陕西分社社长张敏先生来看展览,他也有敦煌情结。他说,他的情结来自他父亲,他父亲抗美援朝时是个团长,回国后带部队去西藏,路过敦煌,在莫高窟前宿营。帐篷不够用,士兵有露营的。天冷啊,当时管敦煌的常书鸿先生就和张敏的爸爸说,我就开几个洞窟吧,士兵们就可以不受冻了,这天要冻坏的。

张敏的爸爸是个文化人,他和士兵说,敦煌壁画是国宝,谁也不许靠近,不许在壁前靠枪支。这么说,他还是不放心,去检查,正好有个连长往壁上挂地图,钉子钉在佛头上。

团长说:“拉出去枪毙!”大家一看,是真事儿啊,都求情,不行。

这时候常书鸿先生说话了:“我也很心疼,但还是不要用画头来换真头吧。”

张敏看我们工作条件太简陋,他说,我们“中旅”有一个大会议室,平时也不用,导游们总在外面,几个副总在办公室开会就可以了,你们搬进来当工作室用吧。

张敏说得很诚恳,我就去看了。我说,好是好,但我们是要往墙上裱画的,要是木壁就好了。

过了一个星期,张敏要我再去。我去了,一看,墙上从上到下全覆了木板。张敏说,里面是木条打的底,颜料搞湿了也会很快干燥。

也就这时候,原来是旅行社法语导游的王晖与我们走到了一起,他也是有敦煌情结的人。他总说敦煌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自信,他愿意用一生来传递这种自信。从此以后,王晖负责经营,东苗带人一心搞创作,我主要负责线描的放大,还有文字和后勤。直到现在,我们风雨同舟。

参观者排起长队。学生大多带了临摹本,老年观众相对多些。日本人也有出高价来买的

西安文物局的贠处长有不少同学在各地文物、博物馆部门,介绍我们到北京故宫的朝房去搞过一个小型展览,后来又介绍我们去了佛山,正好是春节,人多啊,报社、电视台都来了。这其中,就有你们浙江电视台,他们是特意赶来的。

后来浙江卫视播出佛山敦煌展的那一天,上海证大集团的董事长戴志康正在海南度假,他是中国人民大学财经系出身,文化底蕴厚。他说,我从不在白天看电视,这一天没事,一打开电视,就看到敦煌壁画展了。

他给我打电话,他说你们应该到上海、杭州这种文化底蕴厚的城市来办展,场地、经费我出,你看行吗?我说行。佛山展出一个月后,我们应邀去了顺德,然后直奔杭州。在杭州的湖畔花园,有一个大厅,本来准备搞歌舞厅的,马上按我们的要求,改成展厅。

参观者排起了长队。学生大多带了临摹本,六七十岁的老年观众相对多些,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几乎每一天都来,我印象特深。外国人也有,一看敦煌壁画,说不得了啊,中国先民的艺术,真值得夸赞。

巧的是开展那天,正好胡锦涛的车子路过,停了下来,在省长张德江的陪同下参观了展览。胡锦涛说,他对敦煌很感兴趣,企业家应该有这样的眼力,要扶持民族的文化艺术事业。

在杭州,“证大”还给我们提供了工作室和经费。2001年5月,我们又在浙江图书馆办了一次展览,浙江古籍出版社也来了,当时的社长是徐忠良,他的师兄是敦煌协会秘书长柴剑虹。徐忠良说,这类书的市场不会很大,但需要的人还真搞不到,全国大概有两三千册的需求,版税也就几千块钱。我说,能让敦煌画册走向全国,就是我们的愿望。

于是有了《再现敦煌》、《敦煌壁画线描》、《敦煌手姿》……

全卖光了。有个台湾人在王府井买了一本,台湾也有敦煌学啊,看上了,和浙江古籍出版社联系,他们也出了一版。你看,就这本,台湾佛光山星云法师的题词:“愿将佛手双垂下,拂得人间一样平”;这还有席慕容题词的推荐。

日本人也有出高价来买的,展品是坚决不卖的,小的复制品可以。日本人很崇拜敦煌,有一个医生,晚上到我们的住所,用笔谈的方式,买了一幅药师画。他说,回去后要在自己诊所恭恭敬敬地供上。

哦,对了,我们的孩子也是在杭州出生的。

我们不像有些画家,技艺到了一定高度,能卖出好价钱,可以用来投资。敦煌画不能掺杂任何个人色彩

在上海浦东的几年,是我们工作成绩最好的几年,我们着重复原唐朝的壁画,它是莫高窟艺术中最美的一部分。“证大”给了我们很大的画室。戴志康也为我们出了不少主意,今年元宵上海玉佛寺的展览,就是他与他的老师联系的。

这几天,敦煌壁画的第六本书《藻井100图》和第七本《边饰圆光合集》样书文字校正正在进行。

敦煌壁画,前后历经1000余年,现存壁画50000多平方米,完全复原不太可能。十几年来,我们取其精华,已经复原了280多幅。

这一幅最精彩的经变图(金卫东翻开画册),3米4高,3米6宽,你看,画面多恢弘,你就是去了莫高窟,也未必能看到。这画啊,东苗画了近一年,她不敢参加社会活动,会见什么人。她最珍贵的,就是时间。

我们的团队现在取名“东敦煌”,从狭义上讲,体现的是杨东苗、金卫东再现敦煌工程,我们的名字中都有一个“东”字;广义地说,就是弘扬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

成绩让我们信心倍增。但我们目前仍然困难,或许比当年在西安仓库时还要困难。我们不像有些画家,个人技艺到了一定的高度,能卖出好价钱,可以用来投资。敦煌画不行,不能掺杂任何个人色彩,文化价值高,没有销售行情,只能收藏,没有行市。以画养画,还真行不通。

而且现在,“证大”可能是因为金融危机,裁减了不少非核心的项目,原来给我们的经费这两年也给不起了,但画室还让我们使用,免水电费。

别看展览办得热热闹闹,留言本上的话句句热情洋溢,但谁能知道我们的苦衷?除了西安钟鼓楼,其他各地的展出也都是要付场地费的,我们很矛盾啊。

是的,我们就是靠信念支撑着。现在,我虽然看不到将来,但是我和东苗的心里,自从有了敦煌,就认准三个字:“干下去!”

同类推荐
  • 冯剑华文选

    冯剑华文选

    本书为冯剑华老师编辑一部文选,与为肖川老师编辑一部诗选一样,都是我莫大的荣耀。因为他们为宁夏的作家、诗人做了几十年的嫁衣,为宁夏文学的繁荣奉献了一腔的热血。
  • 解放衡阳

    解放衡阳

    为了真实再现衡阳解放前后这段历史,让读者更加了解衡阳解放的历程,我们充分挖掘历史档案信息资源,从大量馆藏档案史料中精心筛选,同时多次分赴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广州军区档案馆、湖南省档案馆、湖南省图书馆等地查找、征集大量珍贵档案史料,杨安同志(进步人士、民国衡阳市政府最后一任市长杨晓麓之子)提供5件,这些档案史料大多系首次向社会公布,时间断限为1949年衡阳解放前后到1950年,个别重要主题追叙到1951年。
  • 藏在故事里的必读古诗词·大美天地篇

    藏在故事里的必读古诗词·大美天地篇

    有趣又好读的诗词入门读本。在故事中与壮美山河相遇,在经典诵读中培养孩子的审美,用唐诗宋词奠定一生的国学根基。这是一本写给青少的诗词经典课外读物,精选了历代歌咏山川盛景的诗词经典。作者所关注的是经典诗词背后隐藏的那些个体的沉浮荣辱、家国情怀,以及诗人们对时代深沉的温情与眷恋。让小读者在课本之外看到一个异常丰富的大千世界,铭记这些镌刻在中国人血脉中的万水千山……在经典诵读中引领孩子见天地、见人间、见万象、见真情。
  • 城市是件花衣裳

    城市是件花衣裳

    《城市是件花衣裳》是有中国“苏珊·桑塔格”之称的张小虹教授在“恋物”方面的思考精华。“恋物”是二十世纪风靡一时的文化思潮。在“恋物”的视界下,张爱玲、鲁迅、金庸等名家名作以新鲜而有趣的面目呈现于读者面前。
  • 海潮大声起木铎:陆建德谈晚晴人物

    海潮大声起木铎:陆建德谈晚晴人物

    本书稿包含五篇正文和一篇附录,其中前四篇主要议论了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纾的作品价值和思想,最后一篇记录了护国战争前后严复和梁启超关于国家治理的“对话”,附录是一篇访谈,记录了作者对民国初年的国家治理的观点和看法。
热门推荐
  • 青春志不渝

    青春志不渝

    都是一些感情小片段……就是自己没有地方发泄,想要和人交流……如果你们不想看的话也不要喷我……你们要理解一个被岁月蹉跎了的女孩子……
  • 彼方的莫比乌斯环

    彼方的莫比乌斯环

    那一场雪,来的突如其然,去的默不作声,只留下一个,失去了你的我。在那之后,一个名为“莫比乌斯环”的大门被打开,而你和我,则是站在莫比乌斯环上的彼此。
  • 鬼事之丶冥眼

    鬼事之丶冥眼

    “哎我说,那个叫白玄羽的家伙,你给我说清楚,你说谁蠢呢?你信不信我以后不给你买那贵的要死的香烛了,哼!”我用手指指着飘忽在眼前身穿古装的鬼破口大骂,谁知这货居然华丽的赏了我一枚白眼,丢给我一个肯定的回答“说的就是你,蠢女人,香烛神马的,你要是不给我买,我就给你罢工,咱们走着瞧”听到某鬼说要罢工,我冷笑了一下说“罢工神马的,本姑娘才不怕嘞!本姑娘之所以每次接了活都在一旁看戏,只不过是觉得不能太便宜你罢了,你懂的,我可从不做亏本的买卖,这边我用高级香烛供着你,那边我还让你闲着不成,你想得美!”你说的话,某人(哦不,是某鬼)是绝对认同的,以你的手段根本就不需要他帮忙嘛,要是你真不给自己事做…只能妥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系统之男配我来救

    快穿系统之男配我来救

    夏岚作为一个富家千金,衣来张口,饭来伸手,却沦落到要被逼婚,出逃时的突然冲出的一辆车,让她从此告别了这个世界。再次醒来,她就被一个自称系统的拉去各个世界,声称要拯救那些可怜的男配们。于是只能一步步的穿越,却发现,在这趟旅途中,她收获了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她的爱人。最后,当事实揭晓,谁又会最先醒悟过来呢?(坚持1vs1)只有一个男主
  • 五行神体

    五行神体

    仙风大陆强者林立,百家争鸣。奉行的是强者为尊,实行的是丛林法则。且看主角林风如何一步一步在血腥厮杀中踏上巅峰,成就无上仙道!
  • 斗罗大陆之奇幻武魂

    斗罗大陆之奇幻武魂

    这是一个你喜欢的故事,这是一个有心的人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宫闱凤求凰

    重生宫闱凤求凰

    深宫大院,宫斗的好日子!风卿宜觉得,这个时候,最适合的就是晒晒太阳,吃些糕点,好好享受这美好的时光,可是却总是有人来找事呢。“姐姐,这是妹妹亲手做的桂花糕,你尝尝?”“姐姐,这是妹妹亲手绣的手帕,送给你!”“娘娘,皇上昨儿个去了这两个娘娘宫里一趟,说是没有您开口,她们都得滚。”风卿宜:“让她们滚,找她们亲爱的皇上去,本宫没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