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200000011

第11章 禅意的月亮

月亮只是一轮,却普遍地在一切水中显现出来,一切水中的月亮乃是一月的显现。

月亮也是经常被用来表现禅理和禅趣的景物。

本来月亮就跟诗歌特别有缘。它光色莹洁,朦胧若虚,非常容易引发人的美感和想象。《诗经》有一篇《月出》,描写一位身态袅娜的女子在月色下缓缓走动,是简单而优美的诗篇,因为它的各章基本上是重复的,我们在这里只引它的第一章: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郭沫若把这首诗改成了白话诗:

皎皎的一轮月光,照着位娇好的女郎。

照着她夭袅的行姿,照着她悄悄的幽思。

她在那白杨树下徐行,她在低着头儿想甚?

当禅者将月亮写入诗中时,一方面继承了诗歌本身的传统,以此表现天地自然的美好,同时也渗入禅家的哲理,使月色具有更丰富的含蕴。

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借莹洁澄明的月轮,象征禅者的心性。五代名僧贯休法号“禅月”,他的诗集名《禅月集》,就是取意于此。唐代有一位擅长写白话诗、喜欢用通俗的语言宣扬佛家道理的诗僧寒山,据说苏州的寒山寺就是因为他曾在这里修行而得名的。他写过一首《秋月》诗,也是以月喻心: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无物可伦比,教我如何说?

诗人想要说“吾心”,但禅心的境界却无法言说,只能说它像秋天的月亮映在皎洁的水潭,清澄而静谧,一尘不染。我们想象这个图景,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体会:月轮高悬秋空,像是一个既亲切又神秘的媒介,将人心从凡俗生活的喧闹、焦躁中引导出来,升向宏阔幽深的宇宙。

月亮也被用来象征佛性和佛家的真理。《楞严经》卷二有这样一节:“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意思说:有人用手指指着月亮让你看,你应该看月亮而不是看手指,否则不仅没有看到月亮,连手指也没有看明白。这里用“指”譬喻讲解佛法的文字,以月譬喻佛法,强调不可执著于文字、名相。禅宗一部重要的文献,书名就叫《指月录》。

月光普照大地,“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春江花月夜》)由此,禅家又用天上一轮月、水上无穷影的现象,阐明“以一摄多”的关系。也就是说,世间万物万象,千变万化,但本质和根源只有一个;人心各不相同,求法和证悟的过程也是千变万化,但佛性只是一体。

被尊称为“永嘉大师”的唐代禅僧玄觉有一首《证道歌》,其中写道: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还共如来合。

月亮只是一轮,却普遍地在一切水中显现出来,一切水中的月亮乃是一月的显现。从这里可以体会法身就是自性,众生自性与佛性实为同一体性。开始我们说过“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两心相印的故事。这种印证的达成,就是因为佛性与自性是同一的。因此,一切禅修者的证悟,也是与佛陀的默契。而佛性既是永恒的存在,时间对于它不造成任何差别,禅修者也可以感受佛祖此刻正向他拈花示法,而各自从心中发出会意的微笑。

相信人类自身具有超越性,因而能够从俗世中获得解脱而达到崇高境界,这是人类根本的信仰,它可以用各种形式来表达。

美国伟大的心理学家马斯洛(1908-1970)在后期著作《人性能够达到的境界》(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中提出,所谓的“神性”是从人的角度来说的,“超越也意味着超越世人,变成神圣的或者神一样的人。但在这里必须小心,不要把这种说法理解为有任何超出人类之外或在自然之上的东西。我想用‘超越性的人’(metahuman)或者‘存在人’(being-human)一词来表示,这种变得非常高、神圣或者神一样的能力是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尽管在现实中往往很难得见。”

这种关于“人的神性”的论述,跟佛学所说的“佛性”在根底上有相通之处。所谓“神”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人类对自身神性的一种信仰,人把它转化为神。佛性也是这种人类信仰的一种表达,相信人具有佛性等于说人具有一种神性。

因此,从更广大的范围来看,对人类固有的超越性的追求,在不同的文化中形成不同的形态,也可说是“一月普现一切水”

吧。

清·汤禄名·明月种树图月轮高悬秋空,像是一个既亲切又神秘的媒介。

禅意的月亮无所不在,你看不到它是因为心被杂乱而虚幻的念头遮蔽了。我们且看中唐诗人于良史的《春山夜月》是怎样写的: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春天的山中随处都有美丽的景物,以至流连忘返,直到夜色降临。若是迷恋世俗荣利之人,总有操心不完的俗务,也就不可能为这不紧要的事情耗费那么多的时间了。自然的美好,只对那些热爱自然、童心未泯的人存在。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是这首诗中的佳联,而前一句尤其动人。开始诗人也许是因为看见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于是情不自禁地从水中小心地将它捧起,“一月普现一切水”,月亮就在手中了。月轮在天,本来很遥远;捧月在手,它现在变得很亲近。这是禅意之月。如果说禅月具有神性召唤的意义,如果说禅月建立了我们同宇宙生命、天地智慧的联系,那么“掬水月在手”也就象征着人和他所追求的事物之间一种亲密的关系。而“弄花香满衣”,写山花馥郁之气染上衣襟,走到哪里都带着大自然迷人的气息,同样生动地体现出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

随兴而游,忘记了路的远近;夜色渐浓,应须归去,却还是恋恋不舍。这时听到远处传来悠扬的钟声,放眼望去,远处寺院的楼台掩映在青翠的山色之中。从诗境来说,这是以声音引出画面,由近处向远处展开;从心境来说,寺院的晚钟引导着一种向往,引导着精神世界的扩展。

此刻,我们似乎看见诗人伫立遥望,若有所思。他和近处的山泉野花,远处的楼台晚钟,笼罩在月的清辉之下,组成了一个画面。

王维有一首《山居秋暝》,是写月下的秋山: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喜欢写“空山”。不是说山中无人,只是说它安静。

这“安静”又是双重意义上的:山中固然人口少,不似城市中喧哗,同时这里没有那么多令人紧张的利害之争、勾心斗角,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情绪也相对松散,这也是一种“静”。同时,空山的“空”也隐约暗示禅宗所说的空寂、虚无。

静谧的山居环境,凉爽的秋日天气,黄昏时分的安宁,新雨过后的清新,各种因素恰好地聚合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这是开头两句所呈现的意境。其实,在人间,在大自然中,原本并不缺乏美好的时刻,只是生活匆忙,人们无暇注意罢了。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首联广大的空间转换到更细致的景物描写。雨后的天空格外明朗,雨后的松林格外清翠,雨后山泉丰沛,淙淙作响,流淌在洁净的磐石上。此时皓月当空,洒下一片清辉,透过松林,照耀山泉。如果没有月光,松林将是幽暗的,山泉将是模糊的,而在沐浴月华的时刻,山中的世界呈现为一片明亮空灵。你可以看见树影斑驳,轻轻摇曳,水光闪烁,澄虚剔透。

单纯作为景物描写,这也是足够优秀了。但诗中的自然从来不是纯客观的,它是诗人在自然中摄取必要的元素重新建构的结果,它包含山水固有的美,又体现诗人的心境。贾平凹有一篇《明月清泉自在怀》,谈他读王维这首诗的心得,其中有一段很合我的心意,抄在这里,我就不说了:“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月,足下的流泉以及座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

前面说到,空山的“空”也隐约暗示禅宗所说的空寂、虚无。这很容易误解为禅宗所说的空寂、虚无是枯死而没有生气的,其实完全不是如此。特别是对王维这样的诗人来说,禅是充满生机的东西。甚至可以说,在禅的境界里,由于摆脱了种种蒙蔽,生活才格外显得意趣盎然。这首诗接下来由写景转为写人,也就是从自然之美转向生活之美。

“竹喧归浣女”,是说去水边洗衣物的女人回家了。人不能看到,却能听到她们穿过竹林时拨动竹枝的声音,还有她们的欢声笑语。“莲动下渔舟”是说打鱼的男人回家了。也是人不能看到,却能听到渔舟穿过荷田时荷叶波动的声音,同样也有他们快乐的嬉笑吧。山村里的人生活简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所得无多,好在所求也有限,所以朴素之中保持着开朗的性格。王维出身名门望族,见过繁华奢靡,也见过仕途中诡谲的计谋。这时候,觉得那些劳作的男人和女人才是最好的。

所以终了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虽然春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却仍然值得留在这山中。欲望永无止境,迷乱也随之增加。甘于平淡,耐得寂寞,才能保持内心的纯明。那就像月下的松林与山泉。

同类推荐
  • 像个孩子:泰戈尔诗歌精选

    像个孩子:泰戈尔诗歌精选

    《像个孩子:泰戈尔诗歌精选》收录《新月集》《飞鸟集》《采果集》《园丁集》《爱者之贻与歧路》等泰戈尔代表诗作。《新月集》歌颂了两大主题——童真与母爱。童真是人类最宝贵的天性,给喧嚣冲突的世界带来了宁静与安稳,而母爱是人类最纯洁的感情,给浮躁迷茫的心灵带来了温暖与力量。意蕴深长的诗行引领读者回归纯净的儿童世界,重温无私的博大母爱。《飞鸟集》是世界上杰出的哲理诗集之一,是一部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集,三百余首清丽的小诗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思考,启示着读者执着追求理想、不懈寻求智慧。
  • 天下美文爱情卷: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

    天下美文爱情卷: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

    本书精选古保祥创作的爱情类文章,其中许多被《读者》《青年文摘》《格言》和《青年博览》转载。本书内容以情感和故事为主线,为读者呈现各种各样的爱情,讲述其中的真实感悟,是作者与读者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本书弘扬的是对真爱的歌颂,是对假情的批判,力求让读者重拾对爱的美好信念。
  • 留在心中的时光

    留在心中的时光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所思所感。整部书分为五辑:情牵故乡、往事回眸、绿野寻踪、旅游拾趣、岁月留痕。作家在文章中,始终流露出对自我、对生活的真诚态度,无论写人还是状物,都一以贯之地秉承着情真意切的创作原则,不隐晦不夸张,语言浅白却含义深厚,贴近生活与自然。作者用极其朴素的语言、缓缓的真情与感悟诉说,以春风化雨般的方式娓娓道来,轻轻敲击读者的心扉。梳理着春秋,梳理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读后令人印象深刻。
  • 李国文文集散文(2):淡之美(第9卷)

    李国文文集散文(2):淡之美(第9卷)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李国文文集》卷九《淡之美》是作者经历风风雨雨之后对生命的一种彻悟,对每一个热爱生活者都有不小启迪。文笔飘逸灵动,是百读不厌的美文。
  • 尤利西斯导读

    尤利西斯导读

    本书是根据《尤利西斯》中文版(萧乾与文洁若翻译)进行内容导引,将晦涩难懂的文字内容逐章分析介绍。通过《寻找》《漂泊》《归来》三大部分将《尤利西斯》与《荷马史诗》的关联捋顺清晰并将文中的写作手法也做了简要分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系统有何用

    我的系统有何用

    刚穿越异界的第一天,顾风:系统牛逼,系统666。系统:跟着本系统混,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穿越异界第一周,顾风:系统大爷,这东西能吃吗?系统:能穿越异界一个月,顾风:系统,我们今天练啥功夫?系统:剑穿越异界三个月,顾风:系统,今天有任务吗?系统:没有穿越异界半年,顾风:我好像忘了什么?系统:……穿越异界八个月,系统:宿主理我一下呗!
  • 牧狼纪

    牧狼纪

    她是作为一匹狼长大的,即便日后表面温顺得像只羊羔,但内心仍是嗜血的因子。他以她为工具,一个早已失去了利用价值的工具,却仍是不舍得丢开。层层谜团终将解开,到了真相大白之时,还有谁能不忘相知?
  • 无上龙脉

    无上龙脉

    萧阳从修炼中醒来,脸上挂着浓浓的笑意。天地万物此刻看得清楚明了了许多,感受到体内那充沛的力量,萧阳忍不住仰天长啸。“这么多年来,我萧阳今日终于可以再次修炼了。”“我萧阳,不是废物。”我只是不想做一个弱者!
  • 九品巡查使

    九品巡查使

    老板!我听说你这店好像是个黑店啊!我身为九品巡查使,既然路过了此地,那就没有不管的道理,你说是不是?巡查使道友所言极是,不如我们坐下来好好聊聊,不过在那之间,能不能先请这位姑娘把剑从我胸口上拔出来?
  • English Stories London

    English Stories Lond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相见恨晚,情窦初开

    相见恨晚,情窦初开

    在那个情窦初开的年纪.她发觉.她喜欢上了他.并且越陷越深.小小的年纪是否会结出爱情的果实?让莽莽撞撞.懵懵懂懂的他们相见.究竟是缘.还是孽?☆?(ゝ。?)这是柠檬第一次写文.应该不会太长.柠檬也只是名学生.请读者多关照!
  • 龙帝凰后:邪医三公主

    龙帝凰后:邪医三公主

    作为凤凰一族唯一的炎凰,她成为了凤凰一族的王者。她与口口声声说爱她的男人成了婚,谁知,这是一场阴谋。同父异母的姐姐与新婚丈夫毒害她,她死了。再次醒来,已经过了三千年了,害死她的人高高在上,而她变成了人类。但是,她却在弱小的人类身上体会到了亲情,友情,还有那个为了寻他不惜轮回千年的男人。
  • 他曾是我的人间妄想

    他曾是我的人间妄想

    愿你天黑有灯,愿你下雨有伞,愿你真心付良人。
  • 这不是大侠

    这不是大侠

    贪狼星动武林却迎来了灭顶之灾一众武林中人得在边疆给皇帝开疆破土才得以苟延残喘重压之下打破门第之见看这不是大侠能造出怎样的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