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7900000013

第13章 做官仅有能力是不够的(5)

战争由此进入相持阶段。这对兆惠来说,实在是最凶险的事。回部生于斯长于斯,有强大的军需后勤作支援。而清军的后援却无法一时赶到,身陷重围,时刻有弹尽粮绝的危险。

这个时候,奇迹发生了。本来西北干旱,虽临黑水,士兵却不敢轻易去河边取水,只能渴着、耗着。该当是天助兆惠,霍集占此时居然想出了水攻的法子,从上游放水来淹兆惠的军营,清军高兴得很,赶紧挖了些沟把水导引出去,竟解决了喝水的问题。

相持日久,清军的弹药越来越少。恰恰清军的阵地在树林边上,回部所射来的枪弹,大部分打到了树木上。清军砍树作柴火的时候,顺便把这些弹药取下来,如此又解决了弹药问题。

“人是铁,饭是钢”,打仗当然要粮食来支撑,数月相持下来,清军的粮食眼见就支持不下去了。不知哪一天,他们居然又从地下挖出了一百六十窖粮食,还意外从野外获得了一千多匹驼马。粮食问题也解决了。

在奇迹般的境遇中,时间的车轮转到了二十四年(1759)正月,清军终于等来了富德、阿里衮等带领的援军和军需物资,兆惠在包围中远远看到十余里长的火光、驼马群扬起的滚滚烟尘,他知道胜利的日子终于来临了,率领军队冲杀出去,与援军会合,取得了黑水战役的最后胜利。

乾隆闻讯十分高兴,不仅大大褒赏了兆惠,进封其为武毅谋勇一等公,赐红宝石帽顶、四团龙补服,而且还写了一首长诗来描述这场战争,把它列入自己的“十全武功”。

黑水之役,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奇”字。边塞疆场,环境奇苦,但在那种艰难的情况下,兆惠居然要水有水、要粮有粮、要弹药有弹药,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场战争,成就了兆惠的威名,使他达到了人生的顶点。此后,不管是在西北边疆,还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回到京城之后,他的建树都没有超过“黑水战役”。

仔细想想,这场战争的取胜,固然有他勇武的原因,但他的运气也帮了他的大忙。如果没有那些偶然而又奇特的际遇,纵有十个兆惠也不可能赢得战争的胜利。这不由得让人感慨命运是何等的神奇了。但这就是事实,我们无法否认。

和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因为清宫戏的流行,和珅成了当今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在这些影视剧里,和珅是作为反面人物出现的。

他察言观色、曲意奉承、溜须拍马、苦心钻营、奸诈狡猾、阴险毒辣、拉帮结派、专擅朝政,占尽世间所有一切“恶”的品格,且偏偏要与纪晓岚等清官、才子斗威斗法,结果落下不少笑柄,供人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些描述包含了影视剧作者们的“戏说”成份,同时当然也“风来有自”,翻看《清史稿》中4000余字的《和珅列传》,发现里面的内容与当前影视界所展现的和珅,差不了多少。这个传记十分简单,只是交代和珅怎样一路擢升,怎样不断地“为非作歹”,对他的优点一点也没有提。

显然,《清史稿》中的关于和珅的传记是有偏见的。

和珅从一名普通侍卫,以几十年的奋斗之力,一直当到“首辅”(宰相),只靠“愚蠢”、“贪酷”等品行无论如何是行不通的。很明显,《清史稿》只记载了部分历史真相。

那么和珅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无疑,他必定非常“有才”。

据记载,和珅少年时读过私塾,十一岁时进入咸安宫官学学习。和珅学习刻苦,兼之聪明异常,在这里受到了系统的儒学经典的教育,学习了满文、蒙文、汉文,听、说、读、写,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在同学福康安家的一位藏族喇嘛那里学会了藏语。在咸安宫官学时,又系统学习了儒家经典。这就是说,和珅自小就打下了深厚的学养根基,显示语言上的天赋,称为俊秀之才一点也不为过。

二十六岁时,和珅的命运发生了急速的变化,官职一路飙升,原因很简单,乾隆皇帝看上了他。

为什么独看上他?只因他反应极快,头脑清晰,办事干练。乾隆曾夸奖他办理圣旨:“唯和珅承旨书谕,俱能办理秩如,勤劳书旨,见称能事。”特别要指出的是,和珅书法极好,写得一手相当高妙的颜体。得宠后,又极力模仿乾隆的字体,以至于乾隆老年时要书写的诗词、匾额,索性就交由和珅代笔了。这里面固然有着“拍马屁”的成份,但不是有一番逼人的才气是干不成的。

和珅被嘉庆赐死时,曾吟道:“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对于自己“怀才”,至死他都是确认的。想到影视剧里总是夸张他的“愚蠢”,不断展示他被纪晓岚等戏弄的情景,这与真实的和珅已经相去十万八千里了。

其实,和珅的贪婪也是被夸张放大了的。

晚清薛福成的《庸庵全集》专门有一个《查抄和珅家产清单》,按他的记载,房屋3000间,田地8000顷,银铺42处,当铺75处,赤金60000两,纯金大金元宝100个(1000两一个),小银元宝56600个(100两一个)……按当时的银价折算,约有8亿多两。

但这怎么可能呢?因为当时的国家年财政收入才达7000万两左右。和珅为官20年多一点,且不可能上任伊始就大肆搂钱。若按8亿两计算,他每年贪污受贿的数量几乎可以赶上全国的财政收入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据清代档案记载,抄家时,共抄出成色不一的银两300余万两,折算成国家标准的库平银280万两,黄金3万2千两,土地10余万亩,出租牟利的房产1千余间,还有当铺、银号以及珠宝、衣物,总共折银大约将近1千万两。(据冯伯群《揭秘清宫档案,走出传说戏说》,载《新华文摘》2006年第16期)——这当然也是巨贪了,但与传说中那个每年贪污超过全国财政收入的人,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有人说:“历史是个令人打扮的小姑娘。”所有往事一经史学家或文学家改造,便很难回到本来面貌。

《清史稿》对和珅只取阴暗一面,对其另一面完全不顾,自有其政治原因。

《列传》载:“和珅伏法后越十五年,国史馆以列传上。仁宗以事迹疏略,高宗数加谴责,阙而未载,无以信今传后,褫编修席煜职,特诏申戒焉。”意思很明显,和珅死后十五年,史官给他写了传记,但因为写乾隆对和珅的责骂少了,就被革了职。——在这种情境下,史官们当然得按当朝皇帝的意思办了——这也就是《清史稿》为何只写和珅阴暗面的真实缘故了。

《清史稿》这种严肃的正史尚且如此,那么影视剧为了取悦观众,戏说一下,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火形”的肃顺

咸丰晚年时,权臣肃顺的威仪,完全可以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满朝的文武大臣,不管满人还是汉人,都得看他的脸色行事,否则,轻则提拔无望,重则性命不保。

多年后,已经声名大振的荣禄回忆起与肃顺共事的经历,犹然心有余悸。

有一段时间,肃顺和荣禄都在户部任职。不过,他们当时的官职不可同日而语。肃顺是尚书,相当于部长;荣禄是银库郎中,相当于现在的司局长吧。

本来,都是满人,原本又没有什么隔阂,关系应该不错。

因为鼻烟壶这个小玩意儿,两个人的关系搞僵了。

当时有个尚书叫陈孚恩,是肃顺的死党,知道肃顺喜欢西洋金花鼻烟壶。当时京城中没有这方面的好货。这个陈孚恩不知从哪里探听到荣禄家里有这种东西,就跑到荣禄母亲那里索要。荣母想到陈尚书是世交,以后儿子还要请他眷顾,把家里收藏的鼻烟壶全数给了他。

陈孚恩一拿到鼻烟壶,就立即转赠给肃顺去了,并且告诉他是在荣禄家里弄到的。对于那点鼻烟壶,肃顺没有满足。他以为,荣禄家里应该还有不少这东西,便直接向荣禄索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荣禄家里的这类藏品已经悉数给了陈孚恩,哪里还拿得出来。

但肃顺不这么想,很不高兴。在他看来,荣禄是瞧得起陈尚书、瞧不起我肃尚书啊!

荣禄特别喜欢马,自家的马棚里有上等良驹一匹。这事不知怎么又被肃顺晓得了,派人来要。荣禄这时倒有骨气,愣是不给。这一下,可把肃顺真给惹恼了。上班的日子就借了公事,不断挑剔荣禄的不是,有时甚至当面呵斥。害得荣禄整日提心吊胆,只怕哪天就人头不保了。最后,不得不暂时辞了职,在家闭门闲居以避祸。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生总不可能时时顺利。

1861年,咸丰病死。靠山一倒,肃顺这帮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在政敌慈禧发动的“辛酉政变”中,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了下去。肃顺被押往菜市口行刑时,荣禄先在那里等着了。只见肃顺下车后,仰天大骂,咆哮不休,狂态未改,足以看出当权时气焰的嚣张。(陈夔龙《梦蕉亭杂记》)

这当然只是荣禄对肃顺的看法。

实际上,肃顺除了性情有些狂傲、对财富有些贪婪外,大体上还是一个有胸怀的能臣。

比如,他强调要重用汉族官员,向朝廷推荐网罗了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等一代名臣,为平定太平天国和同光中兴储备了大批杰出人才。

又比如,他果断处理了“戊午科场案”、“户部铸钱局案”、“户部银库贪盗案”三起大案,让包括文渊阁大学士柏葰和广州将军耆英在内的数百大小官员人头落地,大大改变当时的贪腐风气。

人性这东西,是难以简单地加以说明的。

肃顺在反贪,自己又同时在搞腐败。他这么干练强大,却打不过一个叫慈禧的女人。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们常常找不到一个解释的理由,有时只好往宿命论上推。

荣禄就说,从相法上说,“肃顺长身玉立,鸢肩火色,头部上锐下丰,全系火形,五行火形最少,亦最贵。但忌声嘶,肃顺豺声,是以不克善终”。按照荣禄的说法,如果肃顺有一副好嗓子,那他的结局就不会是在菜市口“引颈成一快”的。

这当然是无稽之谈。

他如此姑妄言之,我们且姑妄听之吧。

“青天”刘清的无奈

奇特的出名方式

白莲教重要首领王三槐没有想到,自己被捕后的供状会助推刘清一举成名。

嘉庆三年(1798),王三槐被清军设计俘获。一路解押到北京,审问时,他倔强地讲出了“官逼民反”的理由。嘉庆当面反问他:“四川全省就没有好官吗?”王三槐脱口而出:“好官惟有刘青天一人。”

刘青天就是刘清,因为王三槐的一句话,他得到了当时皇上的注意。嘉庆为此特别颁发了一道谕旨:“我听说刘清当官的声誉很好,每次与人作战,因为他是清官,敌人往往自行退避开去。如果他奋勇向前,人民爱戴,总督勒保要据实保荐。”

由此,刘清名满天下。

用名声的力量降服王三槐

刘清做官当然是有水平的。

《清史稿》称赞他当南充县长时,“政声为一省之冠”。这个评价,自然不是空穴来风。

但他捉拿王三槐那场“戏”,却有点不厚道。嘉庆二年(1797),刘清正当着南充县长,这时的王三槐带着白莲教徒闹得厉害,刘清带领清兵屡次与他接仗,有来有往,互有胜负。

后来,有投降过来的教徒报告:王三槐想归顺。当时的总督宜绵听了这消息,就命令刘清前去招抚。

“青天”名声的威力之大,可能连刘清自己都没有想到。走遍敌营,那些教徒对他很是恭谨,对他的言论是多所膺服。在他的劝说下,王三槐居然答应跟随他到清营。可是,王三槐这次并不是真的臣服,这个有心计的人,表面上要与刘清约定接降日期,实际上想探听清兵虚实,并趁机攻打清营。由于刘清也不是省油的灯,早就作了防备。这一次,两边都没有占到便宜。

过了一年,刘清调到广元县当县长。这时的总督勒保因久攻王三槐不下,又叫刘清前去招抚。有意思的是,王三槐因为上次到过清营,以为这次又没有什么事。但事实相反,他一到清营,便被抓住,迅速押往京城。可以想像,如果不是轻信刘清的“青天”之名,要想抓住王三槐只怕不会这么容易。

所以,有的论者说王三槐“对清朝统治者的招抚、诱降阴谋却认识不清”,最后导致自己遭凌迟处死,可谓惨矣!

灰暗的选择

在这件事里,刘清担当的角色颇为灰暗。

孟森在《清史讲义》里写了一句:“清既为总督所卖。”这个“所卖”耐人寻味,就是说刘清本身也被“卖”了。

蔡东藩在《清史演义》里作了很生动的叙述,照录如下:

三槐闻刘青天又到,出寨迎接……请刘清入寨,奉他上坐。刘清就反复劝导,叫他束手归诚,朝廷决不问罪。三槐道:“青天大老爷的说话,小民安敢不遵?但前次曾随青天大老爷,到宜大人营里,宜大人(前任总督)并没有真心相待,所以小民不敢投顺。现在换了一个勒大人(现任总督),小民未曾见过,不知他是否真意?倘将我骗去斩首,还当了得。”颇肖强盗口吻。刘清道:“这却不用忧虑。勒大帅已经承认,决不亏待。”三槐尚是迟疑,刘清心直口快,便道:“你既有意外的疑虑,就请你同了我的随员,往见勒大帅,我便坐在此处,做个抵押,可好么?”三槐道:“这却不敢,我愿随青天大老爷同往,如青天大老爷,肯将随员留在此处,已是万分感激。”刘清应诺。

这段描述活灵活现,把王三槐的心理活动毕形毕肖的展现出来了。小说家的描述,不可能全信,但倒也合乎当时的情状。

可以看出,王三槐对官府还是不信任的,长期与官军交战,使他对官府有着本能的怀疑。由于有声名卓著的刘清作担保,他最终还是答应去见总督。结果,勒保把王三槐抓了,献给了嘉庆帝。

同类推荐
  • 西汉往事

    西汉往事

    这本书的内容是发在《信息时报》上的专栏文章,讲的内容主要是从秦朝到汉武帝这段时间据说发生过的事。这些事都来自《史记》或《汉书》,我只能保证这些事都是有记载的,但不能保证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毕竟我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看过原版史书的人都知道,史书也是人写的,是人写的东西都会被作者不自觉地加入一些自己的观念,观念多了,真实历史的信息就会变了味。我自不量力地想把在史书背面躲着的一些事挖掘出来,说直白点,就是抱着猎奇的心理,从和主流观点不太一样的角度,把史书中记载的一些故事再折腾一遍。
  • 历史年鉴之1907

    历史年鉴之1907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大明帝国梦

    大明帝国梦

    游牧民族的铁蹄,一点点踏碎了一个文明的希望,一个无比优秀的民族在铁蹄下下受尽屈辱,渐渐失去了笼罩在他头上的光环任人奴役。他不能忍受这一切,他说:“为了我的民族,我愿意献出我唯一的生命。”他呼喊:“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洗雪头上的耻辱,战吧。”人们心如烈焰同呼:“为了民族,为了头上的耻辱,战吧。”他没有选择,只有选择战争。用那千万勇士之血,洗涤那不尽的耻辱。
  • 非过客

    非过客

    冯宜穿越了,抵达了一个历史上从未存在过的王朝——温朝。这个王朝存在于明朝之后,而冯宜附身于一个名叫“冯枚”的贪官之身,开始了他波澜起伏的一生。皇帝老儿好大喜功、沉醉于自己开创的盛世之中;内阁里的诸位阁老争权夺利、党争不休;朝中的诸位臣工宛若纸糊泥塑,每日喝茶聊天,不干正事。贪官污吏,遍布朝野。一个王朝,竟走到了这个地步。大厦将倾。而一切的改变,是从冯宜自己的改变开始的。当冯宜回首自己一生之时,终究还是发现,原来自己非是这世间过客……
  • 风云北宋

    风云北宋

    我等以华夏自比,以天朝自居,可是有宋一代,华夏文明却需在异族铁蹄下颤抖,我大国之君,却直若蛮夷之臣。原来所谓的天朝上国早已经成了我等梦中的呓语,而我汉族的脊梁也不再是那么的挺拔,那么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丢失掉我们的荣耀的呢?应该是在大宋吧,若是的话,那么就让我等来改变历史吧!
热门推荐
  • 万灵薪火

    万灵薪火

    文明之火一次又一次燃起、熄灭。幽深黑暗的地底掩埋着大片尸骨,亡魂的哀嚎响彻九幽。万灵的轮回,永恒不止!
  • 少主有令:逮捕吃货小萝莉

    少主有令:逮捕吃货小萝莉

    ☆“宝贝儿,想吃还是想被吃?”“想吃……”“那好,给你吃……”他微勾唇角,欺身压了下来,“唔……不要这个,不要……我要那个,那个……”某吃货两眼放光的看着他手上的巧克力脆皮香蕉奶糕。“哦?”他意味深长的看着她,宽衣解带,满眼宠溺,“那……便给你吧……”☆她是阴差阳错被邮寄过来的财阀千金,他是身份神秘容貌倾城的邪魅殿下。她拥有不知所用的雨霖铃,他手握掌控世界之命脉。至圣三者,风平浪静之下的波涛涌动,阴谋,算计,步步为营;爱恋,背叛,爱恨交织!谁能携手一生,谁又为情所伤?!【此生如有你相伴,不羡鸳鸯不羡仙】【日更一千】【封面素材为三位殿下和小茶的定制Q版(严禁盗图哦么么哒)】
  • 九丘记

    九丘记

    自盘古开天,三皇五帝治世又万年。帝族瀛氏孱弱,世家崛起,五族争霸,内有权贵相煎,外有羽族侵犯,狼烟四起民不聊生。孤儿金戈横空出世,合纵连横间瓦解强敌,因缘际会中修为通天,立志逆转乾坤,还太平于天下。【每天中午12点,晚上18点共两次基本更新,不定时三更,敬请期待。】
  • 地主荣耀

    地主荣耀

    在人类历史上从未记载这样一个家族,延续万年而不绝,生生不息。圣.艾伦家族荣耀即是帝国荣耀,据族史记载,圣.艾伦家族一度暗中控制帝国星空万分之一土地,他们是帝国绝对的王者,是悬在帝国统治者上方的一柄利剑。了解这个家族的人,他们惊奇的发现这个家族内部的人十分团结,从没发生过叛乱,夺权一类的事。他们不相信神的存在,但是却把族长,家族像对待神般对待……幸运继承传承之戒的他,如何建立一个超级大家族。渔场、牧场、农场、山庄、美食……野生鲑鱼、金枪鱼、帝王蟹……松露、松茸……一切都只为家族传承,地主的荣耀。
  • 重生全能学生

    重生全能学生

    杀手之王魔王被人杀死之后重生在了五年前。既然上天给了他张云重新来过的机会,张云便展开了一段妖孽之路,在这金醉迷离的大千都市里面,金钱、权利、美人三丰收,站在人生巅峰,傲视天下熊杰!
  • 影子录

    影子录

    我写我的,你看你的;我无欲无求,你也不必认真
  • 黎山老魔

    黎山老魔

    一个喷嚏就穿越啦!穿越过去还被灭门啦!好不容易有个师傅,师傅又没啦!
  • 我想要当玛丽苏

    我想要当玛丽苏

    这是一个苦逼妹子穿越n个世界当助攻或完虐白莲绿茶的故事。相信我,这个苦逼妹子绝对——苏不起来。请看接下来的一段对话:系统:我可以满足你的一些愿望。少焉:是真的吗!那我想穿越到异世界,然后是世界首富,拥有倾国倾城的美貌!系统:除了第一个,其他的宁都在想屁吃。少焉表示很淦。
  • 守护神起

    守护神起

    公务员考试屡次落榜穷得饭都吃不上的青年,被一个小丫头片子忽悠进了一家破败的保安公司,做起了月入一千块钱的看门小保安,一次雷电,将他劈得七荤八素,但从此他走上了一条逆袭之路,而守护也成为了他心中永不磨灭的执念……
  • 柯南之完美人生

    柯南之完美人生

    一个宅男莫名其妙穿越到名侦探柯南的世界,变成了白马探。为了不再变成一个混吃等死的废宅,他决定,这一辈一定要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什么才是完美的人生呢?当然是那种能够面朝大海,日到春暖花开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