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7900000010

第10章 做官仅有能力是不够的(2)

这事非常迷信,但恰恰证实了康熙此前的猜想与推断。在一个溺爱孩子的父亲眼里,还有什么比这样一件事情来得更为及时呢?在和允礽一番对谈之后,康熙这样对大臣说:“我召见允礽,询问了从前的事情,他竟然有许多全然不知,看来这小子所做的恶事确实都是因魔法所惑。现在承蒙老天保佑,癫狂的病一下子就好了,已改过从善。”凡是近臣,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很快就明白了康熙的心思。他们一再上书,要求把允礽重新立为太子。在大臣们的再三请求下,康熙四十八年(1709)三月,才废去太子之位几个月的允礽,重新戴上了太子的衣冠,享受着无上的荣光。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重新当上了太子的允礽却未如康熙所愿,在没有人给他施魔法的情况下,他的所作所为和从前没有什么两样。五十年(1711)十月,康熙又发现好几位大臣在为太子结党会饮,四处笼络人才。中间就有与索额图甚为亲密的尚书耿额,康熙内心里担忧的就是这批人纠集起来为索额图报仇。加之太子日常生活依然故我,不仅派遣手下到各富饶之地勒索钱财、搜寻美女,且对康熙的严格管教十分不满,不时发一些恶毒的牢骚。(见《朝鲜肃宗实录》)时日一长,康熙对这位“不仁不孝”的太子完全失望。第二年九月,康熙对众皇子说:“皇太子允礽自复立以来,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着拘执看守。”十月,正式废除太子,把允礽禁锢在咸安宫。

与上次废太子时的沮丧相比,这次康熙并无忧伤之感。他的谕旨中有这样的话:“前次废置,情实愤懑,此次毫不介意,谈笑处之而已。”自此,康熙对立太子之事变得心灰意冷,以后没有再立太子。有趣的是,这一行为又被传承下去。康熙之后无太子,竟成了清朝的一大历史特色。

允礽被关押后,作了种种挣脱牢笼的努力,但在康熙这个强大的对手面前,他永远不可能再翻身。雍正二年(1724)十二月,允礽病死于关押之所,时年五十一岁。

这也是教训

允礽的死结束了一个“准皇帝”的历史,也带给我们无尽的思索。

这个故事说明:

一,如果你爱一个人,就不要去纵容他。就像康熙对允礽,在发现他种种劣迹之后,仍然找理由为他开脱。应该说,允礽的恶行固然有本性上的原因,但有很大一部分是康熙娇惯出来的。允礽最后落得悲惨下场,康熙要负一定的责任。

二,如果你想有长远发展,就得韬光养晦。就像允礽,虽然你两次贵为太子,可你如果不低调,无所顾忌,别人一样可以轻易把你掐掉,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这对于那些“得志便猖狂”的中山狼,大抵是一个教训吧。

被“纵”反的吴三桂

吴三桂一生官位显赫,叱咤风云,但他仍然是一个不幸的人。不要说因为背叛明朝被人一直视为“汉奸”,就是在清朝,因为最后的反水,在满人看来,无疑也是最大的叛逆。

可站在吴三桂的角度看,这可能是一个大冤枉。尤其入清以后,虽然待遇不错,但总体上他是被人豢养着。这就像一头雄狮,你把他放在一个牢笼里,同时不断地给他突破牢笼的力量,他哪有不冲出去的?所以,当别人用鄙夷的眼光来看吴三桂对待主子的反复无常时,我常常会感到一种无尽的悲凉。在历史环境的压力下,就算康熙再英明,吴三桂也不可能不反。只是这其中的况味没有几人能懂罢了。

功劳大,奖赏多

满清入关之后,吴三桂一直是清廷最厉害的棋子。那时候,满汉间的隔隙依然存在。虽然满清已经拥有强大的武力,但汉人的抵抗依然十分剧烈。用汉人去号召汉人,招降纳叛,无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吴三桂一度被重用。顺治定都北京之后,即授予吴三桂平西王的册印。吴三桂果然没有辜负顺治的期望。先是跟随英亲王阿济格出征陕西,讨伐李自成。一路胜利连连,尤其西安一战,“三桂督兵奋击,斩首数万级”。并一直追击李自成到湖北,直到李自成“走死”。

顺治八年(1651),明桂王朱由榔在南宁称帝,时时派兵出击川北诸县。顺治命令吴三桂带兵讨伐。这实际上是平定西南之序幕。吴三桂一路过关斩将,偕同其他将领攻城略地,立下了卓绝战功。顺治十六年(1659),西南基本平定。朱由榔败逃缅甸。此时,朝廷下了一道昭书,命令吴三桂镇守云南。

吴三桂功劳巨大,顺治给他的回馈也是巨大的。每次吴三桂立下功劳,顺治都给予十分丰厚的犒赏。李自成覆灭那一年,顺治赐吴三桂绣朝衣一袭,同时将他晋升为亲王,并让他出镇锦州。吴三桂除了辞去“亲王”这一称谓外,对其他的奖赏似乎并不满足。他呈上奏折,谈了许多条件,比如要求增拨饷银,给手下升官等,可能是开国之初,急需人才,顺治一一满足了他的条件。等到镇守云南时,吴三桂的权力无限扩大,朝廷让他“总管军民事。谕吏、兵二部,云南将吏听三桂黜陟”。这就是说,云南的事情,吴三桂说了算。这当然是满清当局在当时情势下一种不得已的权宜之计,但客观上对吴三桂形成了一种“纵容”。吴三桂拥有了空前的权力,同时为日后的造反、灭亡埋下了“前因”。

权力边界在扩大

可惜的是,清廷对吴三桂纵容并没有停止的迹象。顺治驾崩后,康熙对吴三桂的要求仍然言听计从。特别是康熙元年(1662),明帝朱由榔被吴三桂从缅甸抓回来绞杀后,吴三桂的权力更是如日中天。康熙不仅下诏让他称“亲王”,而且还让他兼管贵州。这一来,不管是政治上,还是地域上,都极大地拓宽了吴三桂管辖的边界。这种纵容,实际上正慢慢把吴三桂逼到的“反”的边缘。

吴三桂到底有多大的权力呢?

从管辖范围来看,云南、贵州两省都是他的地盘,两省的总督、巡抚都受他节制。

从用人权来看,吏部、兵部不得掣肘。一个地方官位空缺了,吴三桂有权派官,他派的官叫“西选”之官。魏源在《圣武记》里说:“西选之官遍天下。”这可能说得有些过了,但说吴三桂控制了整个西南的官员任免权,则应该是符合事实的。

从财权看,西南是富庶之地,吴三桂在那里挖盐井、开金矿,与周边诸省搞贸易,又不用交税给朝廷,自然是富得流油。更可笑的是,朝廷因为他镇守边关,每年还给他数千万饷银,搞得周边省份颇多怨言。

对于吴三桂权力边界的无限延伸,朝廷的官员并不是没有察觉,当时就有许多官员弹劾他,但朝廷可能还要倚重于他,不仅不怪罪吴三桂,反而把那些弹劾之人狠狠地处理一番。这实际上已是一种严重的“骄纵”。在这种宽松环境下,吴三桂的人权、财权特别是军权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他的欲望也逐渐膨胀。

不反不行了

此时,吴三桂站在了“反”的边缘。这就好比一个人,你成天地让他身居高位,天天让他饫甘厌肥,突然在某个日子,你让他这一切都化为乌有。而他,却有着反抗的实力,他能不反吗?康熙十二年(1673),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康熙已经拥有了相当雄厚的实力。也许是觉得可以动一下那些飞扬跋扈的藩属了。恰好,吴三桂这一年试探性写了个奏折,申请撤藩。朝廷议论良久,不敢答应他的请求。唯康熙果断、有魄力,下特旨准许吴三桂撤藩,并派出钦差大臣经理撤藩事宜。吴三桂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纸试探性奏折居然弄假成真,又不甘心到手的荣华富贵如此轻易地失去,只好仓促起事,反了清朝。这后来的故事,读者已是十分清楚。无非是几经周折往还,吴三桂病死,其孙吴世璠继承他的反清事业,最终也是失败而死。

考察吴三桂一生,我们发现,他自始至终都在走着满清为他预设的命运。他如此顺利地拥有高位重权,只是因为他还有利用价值。然而“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似乎并不会因为一时的成功而改变。一旦你身上再也无利可图,面对声势浩大的皇权,你又能蹦跶什么呢?

我想,即使不反清,吴三桂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吧!

自掘坟墓鳌中堂

对于鳌拜这个人,经由《康熙王朝》一剧及金庸先生的小说《鹿鼎记》等艺术作品的渲染,我们都有了一些了解。

一个人,如果过于强横,或是锋芒太露,终不会活得长久。——这是几千年历史所证明了的。

鳌拜自然逃不出这个宿命。

鳌拜之所以专横,因为他有资本。从努尔哈赤时代开始,他就不停地立下赫赫战功。特别是在顺治一朝,为打下大清江山,他更是出生入死,屡立战功。《清史稿》记载,鳌拜随大兵攻破燕京后,于顺治二年(1645),跟随阿济格征战湖广,消灭了李自成。接着,又征战四川,“斩张献忠于阵”。这些功劳,奠定了他在满清贵族中的地位,同时助长了他原本骄横的品性。

鳌拜或许长有“反骨”。他本来就是个不安分的人。早在顺治五年(1648),就因为与人私结誓盟,被论死罪。幸好顺治宽宏大量,免了死罪,后以战功补过。顺治七年(1650),又犯了事情,被降职论处。

这样一个人,显然是不会安安静静地过日子的。

等得康熙临朝,他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同为辅政大臣。这四人中,索尼年事已高,苏克萨哈势力不强,遏必隆生性慵弱。所以,所谓四人辅政,实际上是鳌拜一个人说了算。有这么一个环境,鳌拜哪会不干点出格的事?

其中,有两件事最为著名。

第一件事,就是“圈地”。鳌拜属八旗中的镶黄旗。按照清朝开国初定下来的圈地范围,这个旗当时的圈地范围在保定、河间、涿州一带。康熙五年(1666),鳌拜对国初所圈的这些贫瘠之地相当不满。于是,利用手中重权,命令正白旗把所圈的蓟州、遵化、迁安等地与镶黄旗的相调换。至于正白旗失地过多,不足的那部分,则另外圈地来补。这个恶政一施行,所涉及到的州县立即民怨沸腾,所有的农事都被荒废。

朝中不乏正义之士。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等,即刻站出来与鳌拜争辩。康熙看了几人的奏折,召四辅臣来商量。鳌拜建议以重罪论处,索尼、遏必隆不说话,独苏克萨哈属正白旗,表示反对。康熙因而不允许以死论罪。但鳌拜毕竟非一般人可比,即使是皇帝,他也有办法对付。后来,他找了个机会,搞了个假诏书,竟把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三人都杀了。

第二件事,就是干掉苏克萨哈。因为在“圈地”事件中与鳌拜对抗,鳌拜对苏克萨哈早生恨意。康熙六年(1667),康熙已经亲政。为了躲避鳌拜,苏克萨哈向皇上要求罢去自己的辅臣之职,求守先帝陵寝。即使苏克萨哈主动避让,鳌拜仍想置他于死地。鳌拜与大学士班布尔善等人,诬陷苏克萨哈对朝廷抱有怨恨之心,守先帝陵的目的是“不欲归政”,应以大逆论处。康熙此时已明事理,不愿杀老臣。结果,鳌拜“攘臂上前,强奏累日”。面对权臣的恶逼,羽翼未丰的康熙只得屈从。最终是苏克萨哈被处以绞刑,家里人被全部斩决,其状惨不忍睹。

古人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从这个两个事件,我们已预知鳌拜必死。因为鳌拜所行之事,大多恶毒残忍,早失去了民意的支持。特别是他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犯了为臣之大忌。果然,康熙八年(1669),康熙帝在根基稳固之后,叫人把鳌拜逮了,“下诏数其罪”。不久,横行一世的鳌拜就凄凉地死于禁所。——这是一个极为自然的结局。

鳌拜这么多年来自掘的一个坟墓,终于等到了自己的主人。

饱受委屈的靳辅

大河水患,向来是朝廷的心头之痛。历史发展到康熙执政的时候,这一情况并没有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治水的事情,依然叫人相当郁闷。正因为如此,康熙心头总装着这件事。这位皇帝曾深有感慨地说,自己从十四岁亲政后就十分留心治河的问题,及至发生三藩之乱,他把三藩及河务、漕运作为三件大事,写在柱子上,以不断提醒自己。(《清圣祖实录》卷154)

河务事大,治河者必为杰出之人。作为河臣,靳辅是在康熙十六年(1677年)走马上任的。这一年,他44岁,正值壮年。在担当治河重任以前,他是安徽巡抚。此前还做过武英学士兼礼部侍郎、纂修《世祖实录》的副总裁官、国史院学士等职。他似乎一直很单纯地在从事着学术研究,究竟在治河方面有何特殊才能呢?

高超的治水才干

果然是“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靳辅几乎在一上任,就显出了相当高超的治水才能。

康熙十六年七月十九日,刚刚上任的他,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连续写了八份奏折给康熙帝。这些奏折立足实际,博采众议,提出了治上游、疏下游,堵塞黄河、淮水各处缺口的治理方案,充分展示了他的治水才干。

这个“日上八疏”的壮举,是相当漂亮的一仗。

他的大部分建议得到了朝廷采纳。

嗣后的事实也证明,在当时科技还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他提出的这些方法措施是切实可行的。

委屈伴随争议来临

但中国的事情,却往往不会那么简单。你做得不好,有人说你;你做得好,也照样有人说你。所有的事情常常都陷在人际关系里。

不可预测的洪水,时常会使费尽千辛万苦的治河工程毁于一旦。这是人力不可抗拒的事情。但在官场上,这却很可能成为政敌攻击的把柄。

关于靳辅的争议就是从治河开始的。

同类推荐
  • 帝相之争

    帝相之争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帝相之争故事。内容包括:周公辅政引来是是非非、身历三朝的霍光、王安石变法、张居正的身前身后事等。
  • 三国之功法系统

    三国之功法系统

    叶良辰,因为一次车祸,穿越到三国,意外获得,可以观看历史人物功法,的系统,且看,良辰有1000种方法搞定你。你可不要轻易惹我
  • 域外水浒

    域外水浒

    重生成水浒里的高廉同志,那时候刚刚出山,端王还对皇帝这个称号没有丝毫想法,未来的国防部长还是个混混,但高廉同志却同天罡地煞有了一个死亡的约会。
  • 醉枕大明

    醉枕大明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桃红柳绿,流水潺潺春意浓。在这如诗如画的春光里,纪浩从登州画河边开始了他在大明的传奇。平倭寇,斗严贼,驱鞑靼,他在大明的日子真得很精彩!…………书友交流群:17618222,欢迎各位书友进群摆龙门、侃大山。
  • 我是神豪皇帝

    我是神豪皇帝

    香水、黄金、米粉、玻璃。。这是一个缩小后,在小人国倒卖物资当皇帝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白手起家把家归

    白手起家把家归

    刘枫,一个古老家族的公子,被家族认为是废物而除名,但他真的是废物吗?神兵我有,高智商我有,修炼资质我照样有,怎么说?
  • 星际之洛清修真记

    星际之洛清修真记

    筑基时的一场雷劫让洛清穿越到了异世。在这个举目无亲的星际大时代,她遇到了形形色色的种族。然而大部分的种族都存在着男多女少的现象。面对时时来犯的虫族,各个种族都能共同抵御。但为了繁衍,他们之间的争斗又变得必不可免。身为珍贵的女性,洛清能否在这些势力的角逐中安然而退?且看洛清如何坚定自己的道心,证得自己的大道。
  • 我的养成系统很奇怪

    我的养成系统很奇怪

    觉醒时代,诡异之事接踵而至......切莫沾染不良嗜好,扭曲心智!一定要竖立正确价值观,积极向上!否则你将会堕落成可怕的怪物,到时追悔莫及!如果甘于堕落,祸害了人间。那么请小心一位喜欢跟身边物件说话的奇怪少年,他肯定不会放过你......这是一个充满正能量又有那么一丢丢不正经的冒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告而别

    不告而别

    每个人的青春都有不一样的故事,谨以此文,记录故事,聊表追忆。
  • 此书遗弃

    此书遗弃

    在大学里相遇,她以为他是真命天子,一头热血飞蛾扑火;他怀着一枕痴梦,靠近她步步为营。偏偏,人生总是不如意,她注定是他的劫,多痛他都忍,唯独不能没有她。“黎子皓,你就是我的小绵羊,等我将你攻陷!”“杨瑜伞,我还没出手你就送上门来,让我怎么推开你?”小时候的一见倾心,还未靠近便被拒之千里,从此只能躲在人后痴痴地望。好不容易等到羽翼渐满,倾尽一切向她靠近,步步为营,却曲折挫折层层叠叠。相爱有多难?不难,难的是牵你的手从此天涯沧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学园都市里的星灵

    学园都市里的星灵

    自从凯瑞甘回归虚空,科普卢星区迎来了长久的和平。星灵大主教亚坦尼斯在经过了千年的时光后,终于回归了虚空之中。然而,他的灵魂穿过了宇宙虚空风暴,来到了学园都市,并拥有了新的肉体,却保留了星灵强大的作战能力和灵能运用方式,他将对这个世界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吃货浅浅忧伤

    吃货浅浅忧伤

    浅浅忧伤,淡淡童年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一小编,愿分享自己的童年以及正在进行时的高中生活。不知有没有高考大神前来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