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4900000007

第7章 元杂剧概说

元杂剧是直接继承了金院本、又糅合了诸宫调的多种特点,经教坊、行院、伶人、乐师和书会才人共同创造出来的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具有完备的文学剧本、严格的表演形式,是一种成熟的高级戏剧形态。因其最富于时代特色,最具有艺术独创性,而被视为一代文学的主流。由于宋杂剧和金院本并无剧本留存,无法知道其中有无完全是代言体的剧目,而元杂剧的这一特征是清楚的。代言体是成熟的戏剧的重要标志,因为必须在这种表演形式中,才能吸引观众进入虽是虚构却具有真实感的戏剧场景。

元杂剧最初以大都为中心,流行于北方。元灭南宋后,成为全国性的剧种。

一、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艺术发展规律的内在因素与社会现实的严酷环境为元杂剧的兴盛提供了契机。

(1)戏剧经过漫长的孕育和迟缓的流程,有了很厚实的积累,其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到了元代都达到了成熟的高度。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发展了成熟的文学剧本;传奇小说、话本小说等为戏曲准备了故事内容,并且提供了为人民所熟知的人物形象;说唱诸宫调的乐曲组织和曲白结合形式直接影响了戏曲的表演体制;各种杂技武术美化了戏曲的舞蹈身段和扮相;傀儡戏、影戏也影响了舞台动作和脸谱。融合了各种表演艺术形式的戏曲至此已形成一种完整的成熟的戏剧表演艺术程式。恰恰此时的传统诗文,在经历了唐宋鼎盛与辉煌之后走向衰微,在有才华的艺术家眼里,剧坛艺苑是一块等待他们去耕耘的新苑地。

(2)种族歧视、民族压迫、废除科举等苛刻的元蒙统治政策是民族的灾难,却对杂剧的兴盛繁荣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跻身仕途被断绝,民分十等,儒居末流,知识分子沉入社会底层,位居普通百姓及娼妓之下。修养颇高的文化人渐渐疏远经史,冷淡诗文,于无可奈何之中到勾栏瓦舍去打发光阴寻求生路。新兴的元杂剧意外地获得一批又一批文化修养、艺术趣味很高,能将其文学专长用于剧本创作的专业创作者,剧作家们有一个以“书会”为名的行业性组织,加入书会的称为“书会先生”。并特别是关汉卿,既能够粉墨登场,懂得表演艺术,又有杰出的写作才能,而且能够深刻地理解社会与民众生活,他作为民间编剧团体“书会”的成员从事剧本创作,有力地促进了元杂剧艺术的突破与提高。落魄文人长期生活于闾巷村坊,对现实有着深切了解和感受,以广泛反映社会为己任,共同创造着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

(3)金元城市经济的发展,民众对文化娱乐的要求,各种伎艺集中演出的勾栏瓦肆的大量涌现,为杂剧的兴盛提供了物质条件(演出场所)和群众基础(大批观众)。

总之,元杂剧兴盛的原因是,前代各种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杂剧形式上的各种借鉴,戏曲艺术形式至此已趋成熟;以及文学从雅向俗发展的大趋势;尖锐的社会矛盾和知识分子的低下地位的特定社会经济环境,造成了众多文人参与戏剧活动促进了剧本创作的繁荣,以及出色演员的出现,共同打造了元杂剧的兴盛。

二、元杂剧的体制特征

1“四折一楔子”的剧本结构

楔子开场

四折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剧末题目正名

这是元杂剧的基本结构形式,是以四折外加一段楔子为一本。“折”意味着一个故事单元和音乐单元,四折之间,大多表现出情节起、承、转、合的变化。“楔子”本意是插入木器的榫头中使之紧固的小木片,引申到杂剧中,是指对剧情起交代或连接作用的短小的开场戏或过场戏,是整部剧本中的有机部分。楔子在一部杂剧中是相对自由的部分,可以没有,也可以用到两三个。一个楔子通常只有一、二支曲子,不用套曲,也不限由何角色演唱。

2“唱”、“云”、“科”为三大艺术表演手段

“唱”:一人主唱一宫到底的演唱体制。

元杂剧的核心部分是唱词,曲词为主说白为宾是元杂剧文学性的体现。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严密的格律定式,却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北曲流行的宫调有五宫四调,用琵琶、筝等伴奏。所谓“一宫到底”是指每折采用一种宫调,四折的宫调不重复,全剧由四大套曲组成,每段曲子前一般都标明宫调和曲牌名。按惯例采用宫调和该宫调的音乐品格如下例:

楔子【仙吕】

第一折【仙吕】 ——清新平和

第二折【南吕】 ——悲叹伤感

第三折【正宫】 ——悲壮慷慨

第四折【双调】 ——凄凉激动

可以看出,四种宫调的音乐情绪恰好跟四折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剧情变化相统一。如此诗词之美境与音乐之情绪互相融通,很好地传达了剧情。

所谓一人主唱,是指每一本戏由正旦或正末两类角色中的某一个脚色主唱,其他脚色只有说白。正旦所唱的本子为“旦本”,正末所唱的本子为“末本”。这既有突出剧中主要人物的意味,同时也与突出某个主要演员用来招徕观众的商业效果有关系。一人主唱的规定对合理安排剧情和塑造众多人物形象造成了一定的限制。打破一人主唱惯例的剧作有《单刀会》、《赵氏孤儿》 、《西厢记》等。

“云”:指剧中人的说白、道白,规范称“宾白”。

徐渭《南词叙录》:“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易晓也。”元杂剧以唱为主,以说白为宾,所以说白称为“宾白”,剧本中提示作“××云”。 宾白有韵白和散白两类,韵白为诗句,散白为散文,多用当时的口语。宾白既可以插在各支曲子之间,也可以插在一支曲子之中,不仅用于叙事,还用作除主脚以外人物的抒情,细分有旁白、带白、内白等,剧本中称为“背云”、“带云”、“内云”等。元杂剧演唱与说白主宾紧密结合、相映成趣,所以有“曲白相生”的说法。

“科”:科范的简称,指舞台做工,包括动作、表情、舞蹈、效果。

元杂剧的“科”表示四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人物一般的动作,如《窦娥冤》第一折,赛卢医欲勒死蔡婆婆,剧本中提示“做拿绳科”;二是表示人物的表情,如《赵氏孤儿》第一折,韩厥支走小校,发现了药箱里的孤儿剧本中提示“程婴做慌,跪伏科”,《汉宫秋》第三折提示汉元帝“与旦打悲科” ,《拜月亭》中的“正旦做害羞科”,“正旦做慌折惨打悲的科”;三是表示舞蹈、武打场面,如《梧桐雨》第二折杨玉环的舞蹈,剧本提示“正旦做舞科”;四是指剧中的舞台效果,如《汉宫秋》第三折,剧本提示“奏胡乐科”、“雁叫科”、“内作风科”。

3脚色行当:旦、末、净、外、杂

以五大行当把剧中人物分为若干类型,主要人物为正色,以便程式化的表演。旦行扮演正面女脚色,末行扮演正面男脚色,净行扮演勇猛人物或滑稽、反面人物,外行是旦、末、净等行当的次要脚色,杂行扮演陪衬性人物,男女均可。各行当可细分如下:

旦:正旦、外旦、小旦、老旦、副旦、贴旦、搽旦、丑旦。

末:正末、副末、外末、小末、冲末。

净:净、外净、副净。

外:外、外末、外旦、外净。

杂:孛老、细酸、邦老、卜儿、俫儿、驾、孤。

以上杂剧脚色按其在剧中主次地位,大致可归为三类:第一类是末、旦中担任主唱的脚色,谓之正末、正旦;第二类为末、旦中不唱的脚色,谓之外末、冲末、外旦等;第三类为末旦以外不唱的净脚、丑脚等。

4题目正名

元杂剧通常用两句或四句字数相同的对句,表示出全剧的表演纲目,然后再以其中最为精简确当的文字,作为本剧的剧名。如马致远《汉宫秋》杂剧

题目沉黑江明妃青冢恨

正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三、元杂剧的分期与流派

元杂剧的历史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

元杂剧的前期:元代初期至元成宗大德年间(1206—1297年),以大都为创作和演出活动的中心,剧作家多为北方人,这一时期大家纷出,佳作迭现,是元杂剧的鼎盛时期。产生了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高文秀、杨显之、纪君祥、石君宝、康进之等杂剧作家群和《窦娥冤》、《救风尘》、《西厢记》、《汉宫秋》、《梧桐雨》、《墙头马上》、《李逵负荆》、《赵氏孤儿》等优秀剧作。这些作家多半经历了元初社会的剧烈动荡,饱经沧桑,对人生有着深切的洞察与体认;他们大多又躬践排场,与艺人有相当密切的联系;所以他们所写的作品,大都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的种种矛盾,既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高度的审美价值。由于此期的每个杂剧大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们共同构成了前期剧坛绚丽多姿的局面。

元杂剧的后期:元大德年间以后至元朝灭亡(1308—1368年),这是元杂剧由鼎盛逐步走向衰微的时期。后期杂剧创作的中心由大都南移到临安,其中重要作家多是流寓在南方的文人,也有部分作家是南方人。这一时期除少数作品成就较高外,大部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不如前期。后期的著名剧作家有郑光祖、乔吉、宫天挺、秦简夫等,优秀作品有《倩女离魂》、《两世姻缘》等。此时剧作多取材于家庭道德、神仙道化、才子佳人等主题,宣扬封建教化、因果报应、超然物外等思想的作品日益增多,艺术上也愈来愈讲求曲词的华美典丽和情节的曲折离奇,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前期元杂剧的现实批判精神,再加上南戏的迅速发展,元杂剧的衰落已不可避免。此期的郑光祖被周德清《中原音韵·序》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王实甫并列,嗣后关、白、马、郑便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日本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说》将元杂剧分为本色派、文采派两派。

本色派以豪俊放旷,直率朴实为语言特色,以口语、时语入剧,文辞浅显平俗,质朴自然,风格清新自然;文采派则笔走绮丽,风流华美,以轻俊典雅、文采斐然为特点,风格婉转妩媚。本色派的杂剧大师如关汉卿、石君宝、康进之、高文秀等。文采派的杂剧大师如王实甫、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等。

同类推荐
  • 中国的风俗

    中国的风俗

    风俗,是一个迷人的世界。中国风俗是这个迷人世界的一朵奇范,它是中国文引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地方民间传统文化的宝贵立产,它以其独具特色的风姿、风貌和风采展现在人们面前形成一个色彩斑润的世界。
  • 遗失的古国

    遗失的古国

    中国虽然是个有史学传统的国家,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尚书》、《春秋》、《左传》等著作,尤其是司马迁《史记》问世以后,中原王朝就开始流行史书传世。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了解了祖先的生活和历朝历代每位国王、每位大臣的生平事迹,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原王朝高高在上和古代交流的有限性,使得封建王朝历代史书编纂者,对于边陲小国记载甚少。也许是因为史官们不了解,也许是因为史官不屑了解,总之,历代史书中对于这些古国的记述都是非常粗略而又不全面的。正因如此,使得很多古国完全消失而不为人所知。
  • 王朝更替(上)

    王朝更替(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中国人的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在多种文化相汇时,善于融合,不偏颇、不怨尤,尚调和、主平衡,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文化如百川之海,浩淼无垠。
  • 经典超译本·爱弥儿

    经典超译本·爱弥儿

    《爱弥儿》是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1762年此书一出版,便轰动了法国与整个西欧,影响巨大。卢梭通过对他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表达了他从自然人性观出发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这些对今天的儿童教育依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经典超译本:爱弥儿》在尊重原著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语录体形式,直接呈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与概括性结论,省却了繁复、冗长的论证过程。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
  • 马瑞芳说聊斋

    马瑞芳说聊斋

    《聊斋志异》谈狐说鬼,瑰丽迷人,这些神奇变幻的精灵们不知拨动过多少人的寂寞的心弦,触发过多少人的神外之思。《聊斋志异》,一个花鬼狐妖的世界,一篇篇亦庄亦谐的故事。蒲松龄笔下的美女为什么总会爱上书生?远离人间的牛鬼蛇神为什么比君子更可爱?
热门推荐
  • 有兽莫辞

    有兽莫辞

    以女为尊,以你为尊若众皆女,则你何去何从?
  • 剑龙渊

    剑龙渊

    万年之前,灭世大战,剑帝无心被魔帝设计围困于天魔大陆,重伤之下的剑帝在自知劫数难逃后将自己的魂魄被一分为七,散于天剑大陆,一代霸主,就此陨落。万年之后,当剑帝转世苏醒过来后,却发现自己的魂魄在这万年的时间里被当世的铸剑师们铸成了七把古剑流传于世,为了报仇剑帝不得不踏上收集古剑之路。降娄重现,天命所归,一场血雨腥风在所难免……
  • 妖夜莲华传

    妖夜莲华传

    这是一个玄幻与言情交错的奇幻故事,莲华学艺有成之后,为了寻找多年前灭门惨案的真相,踏上了对魔界暗罗刹城城主夜迦的复仇之路。途中结识了狐狸变成的男子朱离,两人在患难中产生了深厚的友情。小说悬念层层叠叠,一切真相大白之后,却是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五行琉璃珠

    五行琉璃珠

    太古时期,天地不分,整个宇宙像个大鸡蛋,里面混沌一团。但鸡蛋中孕育着一个伟大的英雄,这就是开天辟地的盘古。盘古在鸡蛋中足足孕育了一万八千年,终于从沉睡中醒来了。他睁开眼睛,只觉得黑糊糊的一片,浑身酷热难当,简直透不过气来。他想站起来,但鸡蛋壳紧紧地包着他的身体,连舒展一下手脚也办不到。盘古发起怒来,抓起一把与生俱来的大斧,用力一挥,只听得一声巨响,震耳欲聋,大鸡蛋骤然破裂,其中轻而清的东西向上不断飘升,变成了天,另一些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沉,变成了大地。
  • 妾夺天下

    妾夺天下

    上一世她以为自己遇到良人,甘愿为妾。她出身普通,只求一心人,却与天下宝库扯上关系,他们接近自己是为了权还是为了财?她再次睁眸,又是另一场战争的开始。这一世她如履薄冰,想要的,是天下!只是,那些曾经说爱她的人呢?为什么又要推她到万劫不复的地步?当她陷入那一张阴谋之网的时候,她想要抽身,却已经不能。她用尽计谋保全自己,只是,她倾尽天下,夺得天下,回眸一看,他已然不在自己身后。
  • 年年有娱

    年年有娱

    富二代沈然重生十六岁贫家少年,身陷演艺圈,没任何大志向的他最后却成为了一个传奇。
  • 恋恋流年

    恋恋流年

    在懵懂无知的青春期,我们有错过,有艳遇。前任与现任该如何抉择?别担心,跟随自己心的呼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焚蛊

    焚蛊

    南疆奇物凤凰蛊,蜀山剑修,万载妖劫,诸天群雄。争生机,还是原本就是棋子?妖皇子嗣?皇朝圣子?大劫主宰?遁一生机?少年踏上逐鹿诸天道路,只为明了心中困惑,从棋子变成棋手,莫问主宰,掌控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