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68000000006

第6章 微型金融与金融风险的一般理论(2)

第二节金融支持理论

2.2.1金融结构论

金融结构理论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人物是出生于比利时的美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Raymond W.Goldsmith),代表作是1969年出版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戈德史密斯认为,一国现存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之和构成该国的金融结构,包括各种现存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经营特征和经营方式以及金融集中度等。他认为金融发展的实质是金融结构的变化,研究金融发展就是研究金融结构的变化过程和趋势。他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国际横向比较和历史纵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1860-1963年35个国家进行了大量的统计分析,通过衡量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基本指标体系,得出了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其随时间而变化的方式在各国不尽相同。

同时,他还进一步指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是同步进行的,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一般都伴随着金融发展的超常水平。因为金融结构改善了经济的运行,为资本转移提供了便利。以初级证券和次级证券为形式的金融上层结构为资金转移到最佳的使用者手中提供了便利,它使资金流向社会收益最高的地方。金融机构发行的次级金融工具会增加储蓄和投资总量,因为“在许多情形下,通过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比通过发行初级证券的直接融资要更有效一些”。

进入20世纪90年代,西方不少经济学家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金融结构观点,将金融结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种理论被学术界称为“两分法”金融结构理论,是继戈德史密斯理论之后最具影响的金融结构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金融结构划分为中介(主要指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两种类型,并进行相互之间的优劣比较。研究者主要以英美、德日作为这两种类型的典型代表,并以此评判不同的金融结构对金融发展乃至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两分法金融结构理论中,学者们对银行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孰优孰劣存在着很大的争论与分歧。(1)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优越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强调,在信息获取的有效性方面,银行易于获得企业和经营者的有关信息,降低管理成本,因此有助于资本配置和公司控制。同时,在资金动员的有效性方面,银行能够有效动员资金,实施重要战略,达到规模经济,稳定经济增长。(2)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优越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对强调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优势论的观点给予了反驳。在信息获取的有效性方面,尽管银行在信息收集、处理上更为经济、有效,但在一些非规则的情况下(如有时决策人在应该去收集哪些信息并如何去处理这些信息方面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银行却反而没有效率。并且,在资金动员的有效性方面,市场主导型的观点认为,银行可能贿赂企业管理层,损害了外部人利益导致阻碍竞争、公司控制和创立新企业,从而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

2.2.2金融效率论

金融资源作为社会各经济主体动员与分配社会经济资源的手段,其分配与配置状态直接决定了经济资源的分配结构与利用状态。自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体系创立的百余年以来,如何达到金融资源的最佳配置与帕累托最优分配就一直成为经济学和金融学界的关注热点,如Levine1999认为,金融功能会通过两个渠道,即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技术创新成为金融功能和经济增长的中介变量。Allen和Gale2000强调金融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标准经济模型是误导,市场与中介各有优劣。

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也纷纷对金融效率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王广谦1997将金融效率分解为金融机构效率、金融市场效率和金融宏观效率三个方面。其中,金融机构效率包括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和发展效率两个方面。金融市场效率是指金融市场的运作能力和金融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能力。金融宏观效率是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效率,它综合体现在货币量(包括通货量、货币总量和货币结构)与经济总量的关系上。杨德勇1999将金融效率分为宏观金融效率和微观金融效率,宏观金融效率指为一国金融当局或中央银行在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调控货币的能力。微观金融效率主要指微观金融主体(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其经营管理活动中投入和产出的比较。

之后,赵崇生(2008)在上述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总结出金融效率的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1、金融功能效率。他认为,金融对于增长的作用,即金融功能效率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金融体系功能发挥的质量,会对经济增长造成比较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分为正向的积极作用和反向的消极作用。(2)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表现为金融活动的领域空前广阔、影响空前巨大和地位空前巨大。(3)金融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的途径很多,但金融功能的发挥质量主要取决于其对资本形成和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4)金融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

2、金融配置效率。一方面,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式,即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形式是重要的。在财政主导形式和金融主导形式之间,金融主导形式由于在降低交易费用方面具有优势,因而显得更有效率。另一方面,在金融主导形式下,金融配置效率主要通过降低储蓄动员成本、发挥信息、获取优势、便利交易过程来获得。

3、金融管理效率。(1)金融中介是规模经济明显的企业,在适度的规模区间,扩大业务量和组织规模就意味着金融管理效率的提高。(2)多元化经营也是金融中介节省成本的重要途径,在规模效应一定的情况下,扩大业务范围、丰富业务种类是金融中介提高效率的关键。(3)由于金融中介在技术和配置方面的原因导致的低效率可能会对金融管理效率造成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提高管理水平是每一个金融中介机构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问题。

第三节农村金融理论

自从20世纪初以来,国内外学术界渐渐形成了关于农村金融理论的几大学派: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不完全竞争市场论及局部知识论。

2.3.1农业信贷补贴论

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凯恩斯的“政府干预主义”的影响下,农村金融理论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农业信贷补贴论(Subsidized Credit Paradigm)。该理论的基本前提是: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阶层没有储蓄能力,农村面临的是慢性资金不足问题。同时,由于农业的产业特性,如收入的不确定性、投资的长期性、低收益性等,它也不可能成为以利润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为此,该理论认为,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分配,以增加农业生产和缓解农村贫困。

该理论还进一步指出,为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性收入差距,对农业的融资利率必须较其他产业为低。考虑到地主和商人发放的高利贷及一般以高利率为特征的非正规金融,使得农户更加穷困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促使其消亡,通过银行的农村支行和农业信用合作组织,将大量低息的政策性资金注入农村。在20世纪初,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由政府设立了各种形式的农业金融机构,将补充农村资金的各种需求,以达到保护、维持和倡导农业生产的需要。如美国1933及1935年的农产品信贷公司和农民家计局、日本1945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简称AFFFC)、泰国1966年的农业和农业合作社银行等。同时,以贫困阶层为目标的专项贷款也兴盛一时。印度1975年成立的地区农村银行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农村地区穷人的专门需要”。每个地区农村银行均由一家商业银行主办,核准资本1000万卢比,其资金来源主要来源于中央政府(缴纳注册资本金的50%)、邦政府(认缴35%)、主办商业银行(认缴15%),除此之外,地区农村银行还可以通过发行债券来筹措资金。

勿用置疑,农业信贷补贴论对扩大当时农村部门的资金来源及农业经济的发展曾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带来许多不利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农民缺乏储蓄的激励,这使得信贷机构无法扩充自己的资金来源,从而给农业信贷带来巨大财政压力;还款率较低,金融市场风险较大;政府的信贷补贴政策会逐渐损害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很难建立一个真正高效、充满活力的金融中介;利率过低,使得银行偏好于照顾大农户,这使得低息贷款的主要受益人不是农村低收入的穷人,而是大笔贷款的较富有的农民身上。

2.3.2农村金融市场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古典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主张放松管制和自由竞争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开始出现,并且,伴随着此时农村金融理论的中心从货币、信用转向了金融,其方法也从纯理论性判断转向实证研究,以亚当斯为代表的农村金融市场论(Rural Financial Markets Paradigm)逐渐替代了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是在对农业信贷补贴论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其主要理论前提与农业信贷补贴论完全相反:农村居民以及贫困阶层是有储蓄能力的;赞同麦金农和肖的观点,认为低利率政策阻碍人们向金融机构存款,抑制了农村金融发展。另外,农村金融市场论还认为,运用资金的外部依存度过高是导致贷款回收率降低的重要因素,由于农村资金拥有较多的机会成本,非正规金融的高利率是难以避免的。

根据农村金融市场论的观点,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主要有:(1)农村内部的金融中介在农村金融中发挥重要作用,储蓄动员是非常关键的;(2)为实现储蓄动员、平衡资金供求,利率必须由市场决定,这样可以使农村金融中介机构能够补偿其经营成本,也可以鼓励其有效地动员农村储蓄,这将使它们更加不依赖于外部的资金来源。实际存款利率不能为负数;(3)判断农村金融成功与否,应根据金融机构的成果(资金中介量)与经营的自立性和持续性来进行;(4)没有必要实行为特定利益集团服务的目标贷款制度;(5)非正规金融具有合理性,不应无理取消,应当将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结合起来。

农村金融市场论虽然替代了农业信贷补贴论,但它的功效或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例如,通过利率自由化能否使小农户充分地得到正式金融市场的贷款,仍然是一个问题。自由化的利率可能会减少对信贷的总需求,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农户获得资金的状况,但高成本和缺少担保品,可能仍会使它们不能借到所期望的那么多的资金,所以,仍然需要政府的介入以照顾小农户的利益。在一定的情况下,如果有适当的体制结构来管理信贷计划的话,对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市场的介入仍然是有道理的。

2.3.3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爆发了三次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1992-93年的欧洲货币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1997年7月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危机发生的频繁性及其后果的严重性已开始引发人们对金融自由化的思考。Thomas Hellman、Kevin Murdock和Joseph Stiglitz等新凯恩斯主义者运用“有效需求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工具,重新审视了金融自由化与政府干预的问题,形成了“不完全竞争市场论”(Imperfect Market Paradigm)。该理论的基本框架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尤其是贷款一方(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情况根本无法充分掌握(不完全信息),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就可能无法培育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金融市场。为了补救市场的失效部分,有必要采用诸如政府适当介入金融市场以及借款人的组织化等非市场要素。

同类推荐
  • 制造业复兴

    制造业复兴

    当今企业高管面对的两个最重要的挑战: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以及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许多(尽管并不是全部)首席级高管表示,大环境的变化改变了自己对消费者行为和竞争态势的假设,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他们认为,我们的时代已经产生了一种“新常态”,它要求采用更为灵活的决策方法——这一主题贯穿一组文章之中。
  • 能源大转型

    能源大转型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石油和煤炭的需求大幅增加,由此带来的问题有目共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经济受制于产油国。石油和煤炭使用所致的外部成本急剧上升。哪种能源既能满足经济的需求,又能规避气候、环境和地缘政治风险?一家三代在能源行业摸爬滚打的罗伯特·海夫纳三世,根据自己在能源行业50多年的从业经验,认为未来是气体能源的时代,气体能源,尤其是天然气,才是能源行业未来的出路。本书全面分析了气体能源的优势,不仅能解决石油和煤炭所致的各种污染问题,更重要的是,能使一国重获能源独立,带来更多的商机,引领后危机时期衰落的全球经济向前发展,引爆另一轮全球经济大腾飞。
  • 每天读点金融史I-公司兼并背后的资本力量

    每天读点金融史I-公司兼并背后的资本力量

    本书追溯至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兼并重组,讲述了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到寡头垄断时期的关键历史事件,并向你展现随詹发生的四次兼并浪潮是怎样彻底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脉络,也颠覆了企业成长的路径模式。你会发现,探讨“公司兼并背后的资本力量”是深化对兼并重组认识的重要方法。本书共分18章,内容包括:早期的美国铁路大兼并、标准石油的兼并之路、家喻户晓的卡内基钢铁并购案、反垄断法与垄断势力的较量、迅速扩张的大宇集团等。
  • 钉住一篮子货币与人民币汇率制

    钉住一篮子货币与人民币汇率制

    本书论证中国目前的情况适合于采用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建立人民币货币篮子币种选择的标准体系;建立求解人民币货币篮子最优权重的模型;在确立了货币篮子构成及权重的基础之上通过实证分析检验货币篮子的运行。
  • 解读浙商——浙商如何基业常青

    解读浙商——浙商如何基业常青

    资源小省造就经济大省,初步答案可以肯定为,是浙江商人创造了浙江经济的奇迹。然而,浙商的崛起又是凭着什么呢?浙商是浙江籍商人的简称,指的是出生于浙江区域内的商人群体。因此,要探究浙商崛起的原因,必须从浙商与其他区域内的商人群体的比较分析中来展开。为什么“三无”(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起步,“五低”起飞(起点低,知名度低,文化程度低,企业组织形式低,产业层次低)的浙商,会成为全国第一创富集团?资源不怕少、企业不怕小、身段不,咱低是他们的特色和优势。浙江的民营企业和国有经济的共生共荣,小企业和规模经济的统一,本土化和国际化的互动,专业市场和特色产业区等,这些现象不是浙商的首创,就是浙商做得最好。
热门推荐
  • 殿下,公主又下毒啦

    殿下,公主又下毒啦

    那年杏花微雨,两个少年杏花树下临花而立,倒似一对璧人。他与她初见,便是在那杏花树下,其实也不能算初见吧,她一个瞎子自然是看不见别人的“你可是宸王姬梵,我是北倾江管彤,从此以后,就要麻烦你照顾我了”姬梵到后来都记得初见她那天,她说那话的时候,眉眼笑的弯弯,就像开在他们头上那粉嫩的杏花般让人不会轻易忘掉。但其实那天管彤还跟姬梵讲了很多话,比如管彤小名为什么叫笃一“公主倒是挺自来熟”江管彤仍然是粲然一笑眼睛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开口。“那肯定啊,我一个瞎子,看又看不见,在这异国他乡,还寄人篱下的,说这些话应该叫谄媚吧”只是后来的姬梵才知道,眼前这个看似只会傻笑的小姑娘医术、毒术都乃天下一绝。。。。。
  • 浩然碧玉缘

    浩然碧玉缘

    在夹缝中寻求突破,在斗争中寻求公平正义,小人物不甘被安排的命运,与帝王争胜,与天下抗衡,虽亿万人也不能阻我往矣。
  • 莫少宠妻至上

    莫少宠妻至上

    人的一生有多长,有多少天?有多少夜?没计算过,总觉得余生很长,漫长的时光让人有时候无奈的想逃离。逃离过后,更多的却是无尽的想念,想回忆的甜,想回忆的酸,想回忆的涩,想回忆的痛。一天他再次站在面前,告诉自己余生很贵,不想浪费。而我对他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 逝拾年,终句点

    逝拾年,终句点

    她狠狠的抓着她的手,勉强笑了出来:“人之所以总是先喜后悲,是因为,上天总喜欢看你遗憾后悔失落的样子。”——爱一个人是自私到骨子里,放手的感觉也不过倍感轻松。恨一个人是仇恶到血液里,双手颤抖,不顾曾经。当我们从这爱与恨之中觉醒,当年是太固执,还是太幼稚?
  • 农民戮天记

    农民戮天记

    一个洪荒大能因恐怖的天人九衰而穿越到了现代的一个农民工身上,是偶然还是必然,圣地地球为何被封印?灵气为何稀薄?神话亦真亦假?人族今时又面临如何局面?洪荒过后又发生过何事?伴随着他穿越后的诸多疑问!是否能够全部揭开谜底!!!
  • 霓裳乘风曲

    霓裳乘风曲

    你是前世母亲养就的凤晤花,便与我有了不解之缘。幼时不受父君待见,幸而所遇皆是好人,才成了如今这副好心肠。意外承了天帝之位,却发现了父辈们惊天大秘密,惹的左右为难,友情与职责的双重考验……你故去后,我敛了你的魂灵,装在一朵凤晤花内,别后重逢,你可还记得我?
  • 有一个地方我们知道

    有一个地方我们知道

    顾紫儿去出国学习芭蕾舞蹈时,一些的事情紫儿会怎样的待遇……
  • 加油小小领主

    加油小小领主

    一个在现实中人脉关系很差的宅男,女生对他毫无感觉的一个穿越者,看他如何不断超越自己,最终走向人生巅峰
  • 神念机甲

    神念机甲

    这是一个修仙的世界,但乾坤大陆上的凡人只得到了神念的修炼法门。为了弥补肉体的羸弱和法术的匮乏,这片大陆用金属武装肉体、用阵法代替法术。主角范康带着前世高科技的记忆穿越到这陌生的异界到底带有什么使命,又有什么因果掺杂在其中?
  • 饭店与物业服务案例解析

    饭店与物业服务案例解析

    本书的特色,在于取材于服务中真实确凿的事件,并对每一个案例做出简洁的分析和解剖,在论证了服务中的问题后,又从实际出发,提出若干思考题目,通谷而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