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63400000010

第10章 离佛祖最近的地方(1)

川西高原,一直以来都是摄影家和驴友们最喜欢的路线,这里不仅有雄伟的雪山、广袤的草原,还有让人们觉得神秘的宗教文化。

走过千山万水,心还是对高原怀着一份莫名的情结。怀揣着对高原和生命的赞叹,我义无返顾地再一次出发。

川西高原,一直以来都是摄影家和驴友们最喜欢的路线,这里不仅有雄伟的雪山、广袤的草原,还有让人们觉得神秘的宗教文化。

清晨从成都出发,沿平原坦途一路北进,都市的喧嚣开始渐渐消失在车后,朝圣与寻梦之旅的种子开始在心里萌发……

从茶马古道的雅安翻越夹金山,重走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从探险家大卫发现大熊猫的邓池沟,带上四姑娘山的美好祝愿,来到“千碉之国”的丹巴;接着,翻越雅拉神山,来到塔公草原,从这里开始走上传统的川藏北线。

从八美往甘孜基本上是沿着鲜水河、雅砻江逆流而上。塔公的雅拉神山,在草原拔地而起,巍峨壮观,终年银装素裹,众云缭绕,与广袤的绿色草原和金碧辉煌的塔公寺相衬托,展示出了一幅秀丽的高原风光。夏秋两季草原上山花烂漫、碧水悠悠,牛羊马群、帐篷和寺庙塔林相交织,呈现出绮丽斑斓的迷人景色。

再往西走就到了“康北的粮仓”——甘孜县城,“甘孜”藏语为洁白美丽的地方。这里也是当年红军长征的必经之路,甘孜县城距亚青寺110公里,亚青寺建在四面环山的草原湿地上,有成千上万间信徒居住的绛红色小木屋,围绕整个山谷呈放射状密密麻麻铺盖在河谷、草场之上,纵横交错的河流包围了整个寺庙的建筑群,每当清晨或黄昏,炊烟弥漫,河水闪耀着金光,诵经声随风远远传来,犹如天籁,动人心弦。

继续往甘肃方向行驶,这里是让无数信仰者顶礼膜拜的圣地,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五明佛学院就深藏在喇荣沟里,等待着你的是禅语的世界,让灵魂归家的路途……

路线(总里程约1239公里)

成都—(139公里)雅安—(215公里)康定—(79公里)新都桥—(40公里)塔公—(118公里)道孚—(71公里)炉霍—(97公里)甘孜—(110公里)亚青—(370公里)色达。

回程路线(总里程约660公里):色达—(280公里)马尔康—(118公里)米亚罗—(60公里)理县—(57公里)汶川—(57公里)映秀—(34公里)都江堰—(54公里)成都。

4.1禅语的世界,灵魂的家园

走进西藏,走近天堂,我的心在高原的禅意里流浪。秋风起,落叶飘零的季节里,我已按耐不住暗涌的心潮和对高原的想念,出发吧,浓雾阻挡不住出行的步伐,穿越梦想的香巴拉,那些绛红色的色彩爬满山岗,在心底里留住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随风飘散的龙达

这次经过折多山,是2010年的正月十五,主要为各日玛的****而去。正值隆冬,蓝天下,4000多米的山上白雪皑皑。由于去年9月新路的贯通,翻越折多山已经并没有以前那么困难,但冬季山顶路面积雪,也很容易打滑。沿这条路去藏区,已经走过很多次,唯有这次觉得视野最开阔,在漫天的积雪和蓝天的映衬下,折多山多了几分壮阔的大美,到达山顶时正碰上有位藏族的活佛在此撒“龙达”。

“龙达”是一种正方形的五颜六色的写满经文的纸片,又称“风马旗”,这是虔诚的人们敬献给神灵圣洁的贡品,这些“龙达”被山风吹送到众神面前,供神享用,它也与汉地祭祀用的阴钱有相似之处。龙达图案十分精美,正中是驮着火焰的宝马主题图案,四周饰以雄狮、飞龙、神鹰、法螺、法杖、****、金幢等图案,这种纸质龙达是藏族人不可缺少的民俗宗教用品。

撒龙达者一般都是男性,民俗宗教节日上,总会煨桑堆、抛撒龙达祈求神灵保佑人们平安、吉祥,消灾避难。婚礼庆典上抛撒龙达意思是祝福婚姻美满;丧葬仪式上抛撒龙达,是祈求神灵早日超度亡灵登天,进入极乐世界;在山口、险路、桥函抛撒龙达,是祈求保佑出行的人一路平安。藏族人民抛撒龙达十分讲究,要选择当风的地方,将一小叠龙达捏在两指间轻轻抖松,然后口念佛经用力高高抛起,撒向天空,霎时如彩蝶随风飞舞飘向远方。“撒龙达”是藏民们祈祷平安;祝福安康的一种仪式,藏民们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佛主的崇拜和敬仰。

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是大渡河、雅砻江流域的分水岭,也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翻过了折多山,就正式进入了康巴藏区。“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就是“折多”二字。折多山的盘山公路确实是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就象“多”字一样,拐了一个弯,又是一个弯,难怪当地人有句话叫“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

菩萨喜欢的地方——塔公

塔公,藏语为“菩萨喜欢的地方”,寺庙坐落在康定县塔公乡,海拔3730米,川藏北线公路穿境而过。塔公寺由大雄宝殿、觉卧佛殿、祖师殿、护法殿、千手千眼观音圣殿、莲师殿、成就塔殿、塔林、僧人宿舍及绕寺一周的大小传经筒组成。塔公寺是藏传佛教萨迦派俄尔巴传承寺院,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清晨,塔公寺院门口并不冷清,这里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在阳光下开始新的一天,有些人端上热腾腾的酥油茶去寺庙里供奉佛主或自己饮用,有些人则手握念珠转佛塔,在这里可以体会到都市中缺少的那股悠哉的感觉。

从新都桥下318国道向北走,柏油路面,路况很好,这也是今年刚修通的新路,轿车也能放心行驶。如果赶上赛马节或者****,可以拍摄到大量的人文图片,奇装异服,藏味十足,比藏区其他地方的人文更为淳朴和地道。如果没赶上节日,在寺庙逛逛也不错。

神山与心灵的相约

“坐落在雅拉神山下的各日玛,笼罩在浓浓的节日气氛里,桑烟缭绕,直上天宇,诵经声声,响彻大地。四面八方来的信徒,男人、女人、青壮老少,都身着艳丽的民族服饰,笑意写满脸庞,喜迎新年,欢庆佳节。山岗经幡林立,密密匝匝。不少人正在转山,绕经幡而行。也有叩等身长头的虔诚信徒。”

“最闹热的地方是坐落在寨子中心那一座康巴地区最大的玛尼石佛塔。数千人围着佛塔转经,用一双双手推动佛塔外围巨大的金色转经筒。人人兴高采烈,个个谈笑风生。欢乐有一种强大的魔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是修行的祈愿,人生的轮回——这是心灵的节日!”

“午后,诵经****开始。僧众人山人海,席地打坐,虔诚地面朝佛龛中端坐的活佛,虔诚、认真地听活佛讲经。”

这是朋友杨双老师在《心灵的节日》一篇中对各日玛的诠释,这样的“心灵之声”同时在我心中产生了共鸣,它已经不仅仅是我们在镜头下捕捉到瞬间的快乐感,而是一股由内心深处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渐渐演化成为一种浓浓的藏地情结。

藏民们购买的玛尼石上面刻满经文。玛尼石城就是由虔诚的藏族群众这样一块一块背上去累积而成的。

各日玛每年的****是虔诚的佛教徒与佛相约的日子。当正月十五这一天,这里的藏族群众都会身着节日盛装,前来诵经、朝拜,有些人连夜策马扬鞭,穿过草原,前来赶赴一次与佛的会面。古老的约定,早已打破世俗的距离,只为一次与神山和心灵的相约。

全民的修行

白玉寺又叫甘孜寺,全称甘孜扎西罗卜楞。白玉,系藏语译音,藏语意为:“吉祥盛德的地方”,其地形似吉祥图案而得名。寺院坐落在甘孜城北山坡上,于1655年建成,“****”时期遭到严重的破坏,后于1981年修复并对外开放。从山口望过去,寺庙一层一层呈阶梯而上,殿顶的琉璃瓦、铜宝瓶、铜如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寺内佛像金碧辉煌。寺庙门口硕大的转经筒,身后是虔诚的信徒们一圈、甚至上百圈地转经,构成一幅天人合一的和谐画面。

这里的学院大多是喇嘛,没有觉姆,这些喇嘛都很年轻,他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只会念经、足不出户的修行人,现在的年轻喇嘛们过着与国际接轨的生活,不仅学习佛学,网络、手机、高科技他们都会,所以当我们为他们拍摄照片时,最后还会给我们留下qq邮箱,方便传发照片。

白玉寺佛学院的学生课间小憩时,有些晒着太阳,有些还不忘拿出经文熟读。

这里的男女老少从早到晚,嘴里呢喃着经文,手里不停地转动经筒,分分秒秒不错过为自己以及家人的今生和来世祈愿,这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每天早上起床后,开始煨桑堆,转佛塔,念经,喝酥油,吃糌粑,在日子的长河里,唯有藏族人是如此悠哉,却又赋予最高的信仰。

老者,各自念着心中的经文,转经筒里古老的经文陪伴着他们的一生。

这是一对姐妹,她们在白玉寺转经,当我的镜头无意间锁定她们的身影时,两位善良而热情的藏族姐妹招手向我示意,微笑中向我招呼“扎西德勒”,我让快门记录下这温情的瞬间。

4.2红色圣地

距色达县城20余公里处,有一条山沟叫喇荣沟,顺沟上行两三公里后,蔚蓝苍穹之下,数千间绛红色的木屋,如众星拱月般簇拥着几座金碧辉煌的大殿——这就是藏于深山中的喇荣寺五明佛学院,也称色达五明佛学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常住的喇嘛有两万多人,每逢佛事活动人数还会增加,最多时可达四万多人。

对于那片渗透了浓浓佛语的圣地,我一直充满着向往和好奇。想看看在那里生活的人们,看看那里漫山遍野的小红房子,看看那里修行的凡人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如果你是初次到色达,其壮观阵势往往会让你目瞪口呆。漫山遍野五颜六色的经幡仰望着蓝天,连绵数公里的山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色小木棚屋,成千上万间喇嘛和尼姑的宿舍,谷底和山梁上分布着几座寺庙和佛堂,建筑规模虽都不是很大,但装饰考究且辉煌;身披绛红色僧袍的喇嘛和觉姆们来来往往,空气中充满生机和祥和的气氛。

大经堂是目前佛学院最大的一座讲经的学堂,最近学院的入口处正在修建一座更大的学堂,这里就是喇嘛们学习的地方,大活佛会不定期到这里讲学,学院里可同时容纳上千人。下图广场上坐着很多喇嘛们,有时一些死去的亡者就摆放在这里等待喇嘛们念经为他们超度,然后才拉到后山的天葬台去。

五彩经幡

佛学院后山上经幡挂满了山岗,五彩的旗帜在蓝天下飘舞,每一丝、每一缕都是这些虔诚信徒的祈愿。

我受到路途中一位来自湖北的佛教徒的指引,他绛红色的身影中手提一个暖水瓶,从山边缓缓走过来,仿佛是菩萨从山间走来给我传话一样,他告诉我后山在挂经幡,是一年一度都很难碰到的大场面,但必须步行半小时的山路登到山顶。

这里的动物似乎也很有灵气,一路上有一条小花狗总是跟随在我身旁,拽着我的围巾,为我们指路,上蹿下跳,久久不肯离去,在佛家圣地,连动物也显得特别有灵性。

从海拔3000多米爬上海拔4600多米的高度,对于我们来讲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看到一路上有虔诚的信徒们负重登山,有些背着大捆的经幡上山祈福,有些为山顶挂幡的人送饭,我们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在途中碰到一位来自哈尔滨的佛教徒,这位阿姨背着经幡上山。我们一起在路边小憩,她告诉我她来色达修行已经两年了,以前在东北一个工厂里工作,经朋友介绍来到这里。她有一个女儿在深圳工作,女儿很支持她来色达的想法。她觉得自己现在过得很幸福,每天听大师讲经,过着简单、纯净的生活,觉得这里是她心中的极乐世界,摆脱了城市中的很多烦恼。她告诉我她很喜欢这里,准备在这里继续待下去。这是她修行两年来第一次上山挂幡,自己都没想到能爬上这么高的山,觉得是菩萨在暗暗鼓励她,帮助她。

当我们正准备起身前行时,她发现自己背的那包东西不见了,四处寻找之后发现是刚刚给山顶送饭的父子俩帮忙拿走了。那位送饭的大叔肩上挑着大伙儿的午餐,手里还提着阿姨的经幡上山,阿姨激动得热泪盈眶,说菩萨啊,菩萨帮忙啊。

我跟随阿姨和那位大叔一起上了山。一顶硕大的五彩经幡正在僧侣们手中慢慢挂起,绛红色加金黄色的衣衫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我帮他们整理好一条一条的经幡,传递到踩在钢丝上的喇嘛手里。

坛城里的藏医

在佛学院最高的山峰上,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建筑,叫做“坛城”,它的上半部分是转经的地方,据说如果有什么疾病,在这里转上一百圈就能好;下面是转经筒,金色的圆筒经过人们的手转过之后留下一串悠长的嘎吱嘎吱的声音。这里的藏族群众和佛教信徒们每天都要来转经,这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不可缺少的事情。我在这里看到很多腿脚不方便的老者,在转经的队伍里,依旧迈着蹒跚的步子一步一步向前走。

我在坛城里碰到很多藏族群众围在一起,好奇心驱使我钻进去一探究竟。原来是有一位藏医,在为这些老人们把脉。地上的口袋里放了很多粉状的中药面,当把脉完毕后,他的夫人就帮助他包好各种各样的药粉,送给这些病人。当看病的老人们拿到这些药粉时,个个如获至宝。

同类推荐
  • 背包印度:一个中国女孩的冒险

    背包印度:一个中国女孩的冒险

    《背包印度:一个中国女孩的冒险》是中国女孩洪梅为爱西行,与外国男友背包印度的深度游走纪行。 印度是背包客的地狱,也是背包客的天堂,印度行就像变态辣,令人灵魂出窍,却又欲罢不能。作者用脚踏遍印度深腹,用笔和相机记录下一路的感受,汇聚成这本《走得越远,离自己越近》,给读者展示了一个神秘、丰富、滋味复杂的印度,这趟行程因为有爱相随而温暖坚定。
  • 骑车去元朝

    骑车去元朝

    一个人,一辆破单车、一个二手驮包,26天,2000多公里,越过草原、荒漠、高山与湖泊,东西横跨蒙古国,追寻那已经消失的伟大民族的遗迹……文化行者郭建龙再次上路,将茫茫草原变成脚下的路途,以单车作为自己的代步工具,继续他的文化之旅。在本书中,他不仅用文字与照片记录了沿途所见的草原、沙漠、雪山、湖泊等瑰丽风景和动人传说,并且再一次带领读者,去一同遭遇那些在蒙古大地上存在过的、已经消失的和继续生存的民族,一起走入大草原的历史长河,享受旅途中的精彩与奇遇。
  • 不告而别

    不告而别

    许多人选择穿越无人区,我选择穿过人海。首尔风物市场、墨尔本失物招领市集、威尼斯里亚托市集,以及在杭州自己组织的EX遗物市集……那么多活色生香的蔬果水果手工艺品,那么多人、事、物,他们不厌其烦地朝你打招呼“你好吗?我很好,为什么不好呢?有什么理由不好?就是今天有点儿冷对吧?”消费、赏玩、讨价还价……在人情浓烈的市集与人交谈、静观交易,他们比我们更懂得自己的城市,而他们也让我们更懂得自己。作者去到不同城市的市集,为你提供当地人的原生态生活,以及他们藏起的故事、埋伏的情感。全力呈现在全球各地,人们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生活情趣,与你分享原汁原味的“别处的生活”。
  • 笔走五大洲:一个中国人的世界观

    笔走五大洲:一个中国人的世界观

    没有看过世界,何以谈世界观?五大洲四十余国,三十万公里,两千个日夜,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陈大刚继《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后,继续推出《笔走五大洲——一个中国人的世界观》,以赤子之心,以如椽大笔,携家乡古蔺好酒一壶,游历世界,用一个中国人的眼光观察世界,要在世界的尽头与自己相遇。阿来评价本书:一个人在行走中看见世界,也从更广大的世界照见自己。比如《笔走五大洲》这本书,就是这种一个人与陌生世界的彼此映照与互相发现。
  • 哈萨坟记事

    哈萨坟记事

    这是一本叙述行走的随笔。作者在自序中写道:“对行走者而言,与其说行走于异地的山水间,毋宁说行走于自个的心灵中。在我看来,行走者于山水的行走是外象,于心灵的行走是真谛。我于多年的旅游,是爬过一些山的,如本书写到的衡山、嵩山、天台山、莫干山、烂柯山、九华山、黄茅尖、清凉峰等,但爬山不是真正的行走。爬山的目的是爬到山顶,一览众山小,而真正的行走,并无明确的目的,千纵百随,随遇而安,遇到意外,意想不到,这就有意思。”
热门推荐
  • 青梅竹马:宝贝,休想离婚

    青梅竹马:宝贝,休想离婚

    “你没有资格怀我的孩子,永远没有。”“不要,震霆,我是爱你的,求求你,相信我……”女人哀求着,巴掌大的小脸全是泪痕。“不要说爱,你太脏,不配,好好承受吧。”
  • 末日乐园街

    末日乐园街

    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拥有超凡的力量!追寻宿命的人们,能否从石头里发现力量之源?也许是故事的开始,也许是文明的终点!压力带来动力,磁力链接灵魂,电击心灵,掌控力量!去追寻梦中的乐园,未来并不遥远!
  • 坏习惯:纠正孩子学习坏习惯87法

    坏习惯:纠正孩子学习坏习惯87法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在不经意间形成一些坏习惯,从而影响学习。父母应如同好的园丁懂得如何修剪树木的杂枝一样,懂得如何帮助孩子纠正学习过程的坏习惯。本书为父母指点了87条迷津,帮助父母"修枝剪叶"。细细品味这本书吧,它将成为父母的良师益友,使父母读后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 穿越网王我还是我

    穿越网王我还是我

    吃力的从地上爬起来,看看周围围着的一群人,干嘛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被盯得浑身不舒服,立刻转头往回跑,等等,这到底是哪,一股热流从脑子里流出,用手揉揉,血?刚刚到底怎么了,不是去参加钢琴比赛的么怎么在这里?这到底是哪里,想着眼前便一片黑,晕了下去......结束一场手术,重新回到这里,我还是我,你知道吗
  • 献给若倾雨的童话书

    献给若倾雨的童话书

    于是,在故事的最终,少女合上了双眼,满怀希冀地期待着下一个注定不会到来的,那个人为自己轻声讲出的,睡前故事。”终于,作者放下了笔,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故事也最终迎来了她所拥有的最完美的结局。少女竭尽全力地爬上了楼顶,因时光流逝而悲鸣着。她伸出双手,却只看见了带有伤痕的粗糙的骨节突出的指爪。不知为何,她眼眶里涌出一股热流,她为自己像人类一般拥有感情而欣喜着,终于,在痛苦与欢悦之中,她踏出了最后一步。在生与死的夹缝中,斑驳的发丝飞舞着,名为羁绊的枷锁在此刻越发牢固,她在不舍,不舍那份牵绊,但她从未如此自由过。“这本书,送给我心爱的女儿,送给我亲爱的牠,以及,现在看到这里的你。”——飞舞在空中的自由之子如此说道。
  • 守护甜心:花残落月

    守护甜心:花残落月

    她一直认为自己被世界唾弃,是他们中的“异类”。她以为自己没人关心,可在背后默默守护她的人,愿意用他自己的一生换她天真的微笑。她原以为,这一生都错过了自己爱的人,可却不知,自己毫无音讯之后,离开了这么久的人,却突然回来。这是天意吗?自己满怀着开心回来去见她,可却得知她被带走了。他们承认自己错过的太多,可为什么,他们每一次错过的,都是自己舍不得放手的东西。想留,也留不下;想走,也走不了。这是天意?还是有人在背后故意这么做?
  • 夫太妖孽:废材绝色天命圣女

    夫太妖孽:废材绝色天命圣女

    女神的预言,千万年前就已定下。命,可改吗?她扪心自问,终究还是逃不过世道轮回的命运。无论上一世还是这一世,记忆依旧不会苏醒。金手指虽多,却依旧败在了一个”情“字上,倒不如说是败给了他。即使在无情、在冷淡,那也不过是一场梦。正如他们的名字,梦世,梦世,还不是一样的留恋凡尘?天命圣女的命运,是不由天的。这一世的她,不止要报仇,还要追寻强者之道,肩负起责任。在责任和他面前,终究还是选错了吗?
  • 做个好汉子

    做个好汉子

    陆涛如何以残破之身逆天改命,逍遥诸天万界,好汉子正当如此
  • 篮球追梦者

    篮球追梦者

    每一个热爱篮球的人都有着一个NBA梦,梦想着有一天能站在NBA的赛场上大杀四方。而主人公程晓亦是如此,但不同的是,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决心让自己梦想成真
  • 盯上那个喜欢女主的反派

    盯上那个喜欢女主的反派

    莫七七喜欢上了隔壁班的学霸男神,一缠再缠后竟然发现男神喜欢的是校园女神,郎才女貌还真是天生一对,大概人家是男女主,而她是女配吧。“伤心欲绝”后,莫七七高考完立马就跑,发誓终身远离男女主,谁料男神不仅是学霸,还有其他潜质,多年后再见,她多次栽在他手上。莫七七咆哮:“你根本不是男主,就是个大反派!”还是专门针对她的。不料男人说“哦?那我是不是该把反派应该做的事再做一下?”……从此一遇反派误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