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61200000006

第6章 消费心理学概述(5)

最早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布伦,他在1899年出版的《悠闲者阶层的理论》一书中,明确阐述了过度需求中的炫耀心理。1895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心理学家盖尔首先采用问卷调查的办法,就消费者对商品广告及广告中商品的态度进行了初步研究。这都是消费心理学产生的“前奏曲”。

“消费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901年12月20日,是著名心理学家斯科特在美国西北大学作报告时首先提出来的,他讲述了心理学可以应用于广告。鉴于广告业的需要,斯科特发表了十二篇论文,经整理成册,于1903年出版了《广告理论》一书。一般认为,这不仅是第一部有关消费心理学的著作,而且也是消费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广告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还是心理学与工业相结合的第一部著作。1908年,斯科特又出版了较系统的《广告心理学》一书。盖尔和斯科特虽没用《消费心理学》标其书名,但他们的思想为理论界构想消费心理学体系无疑提供了一个鲜明的信号。自此至60年代前后,一些理论家为建构消费心理学体系付出了艰辛而卓越的劳动。概括起来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应用心理学研究著作的大量问世。应用心理学的广泛研究为消费心理学体系的创立提供借鉴。这些研究的代表是:斯科特于1903年出版以探索消费心理为主要内容的《广告论》;1912年闵斯特伯格的《心理学与经济生活》问世;克伦发表《实用心理学》,专章讨论销售心理学问题;1920至1930年间丹尼尔·斯塔奇撰著并出版了《斯塔奇广告回忆指南》和《广告学原理》,并以此在美国商业史上获得“商业心理学教授”的美称。此后20多年间的许多著述都或多或少地从各个侧面探及消费心理问题,为消费心理学体系化提供了前提条件。

其二,实验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继盖尔之后,美国心理学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消费心理“实验热”,相继推出了大批研究成果,如:1920年华生的广告心理研究、1938年欧内斯特·迪士特的消费动机研究等。1960年以后,对这一领域的文献量明显增加,包括:密西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的卡陶纳关于消费期望和消费态度的研究;哥伦比亚大学实用社会研究所的拉机斯费尔德和卡兹关于“人格的影响”的研究;哈佛大学鲍尔关于“知觉到的风险”的研究;诺兰集团公司关于“新产品初步设计研究”和“定位研究”以及佩里安、卡陶纳、詹姆森等人的一些调研报告,为消费心理学体系的构建奠定了科学基础。

其三,研究方法的更新与对新问题的探索。20世纪60年代前后,美国心理学家们不仅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整理和吸收,还特别注意吸收运筹学、模拟模式和形式模式的理论与方法;与此同时,研究者对现实问题也极为关注,如消费生态、文化消费、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

在上述研究情况的背景下,1960年,美国心理学会消费心理学分会成立,这被人们认为是消费心理学成为系统的独立的学科的标志。美国的部分高校开始拟定《消费心理学》大纲,约在1965年前后消费心理学的体系已基本创立。在美国的大学和研究生院,尤其是在心理学系、社会学系和经营管理系等系内普遍开设有消费心理及行为课程,有的命名为《消费者行为心理学》,有的叫作《消费者研究》,还有称为《消费者行为学》的,其讨论的理论范畴基本上都是消费心理问题。

自20世纪70年代中叶延至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如同其他学科的发展一样,消费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完善的。主要表现在:研究内容日益深入,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方法趋向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定性分析以外,还运用统计分析技术、信息技术及动态分析等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精确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模型,对消费心理现象进行定量分析,从因果关系、动态发展及数量变化上揭示各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推入一个新的阶段,使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更加全面,理论分析更加深入,学科体系也更加完善,消费心理学在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二十多年来,我国出版了60多种消费者心理行为研究的书籍,行业性消费心理研究的著作陆续出现,但是,多数著作存在所谓的“两张皮”现象,即:普通心理学+行业知识,具有中国特色的消费心理学研究资料不多。我国中山大学卢泰宏教授从1999年起,开始招收第一批“消费者行为与中国营销”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并致力于采用本土化的方法研究中国消费者心理与行为。但总体上讲,对中国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刚刚起步,在许多领域都存在着空白。

小资料:我国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发展趋势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趋势主要受经济、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将表现出如下的发展趋势:

1.注重追求个性需求的满足。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个性化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表现在有个性的消费行为增加。特别是城市消费者,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有能力支付自己偏好的商品或劳务消费,甚至产生了所谓的“逆潮效应”,即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他人也在消费同一种商品或者增加了同一种商品的消费而减少。它反映了人们的这样一种愿望,即离群索居,与众不同。二是表现为重视商品设计,即不仅要考虑功能、结构和工艺,还要考虑文化、艺术、时尚和潮流。购买行为的个性化还表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有限的可支配收入内,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消费。如部分消费者为追求生活的舒适性和便利性,使购买行为趋于高档化,甚至产生了所谓的“凡勃伦效应”,即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愿望;而有的消费者在求实、求廉的动机驱使下,在购买行为上追求质量,讲求实在,使求实、求廉心理成为不少消费者一种重要的购买动机;不少消费者在商品选择上以价廉为标准,甚至形成“处理品”消费模式和“水货”消费模式。

2.自主决策的范围日益扩大。

受传统观念影响,我国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一般都以家庭为单元,家政主持人在购买消费品时总要征求其他家庭成员的意见,或考虑全体家庭成员的需要,消费决策大多由家庭成员共同做出。但是,由于下列情况的出现和共同作用,消费者自主决策的范围将日渐扩大:一是对许多日用品,人们已不满足于家庭成员共用,而是希望自己独享,如电视机、电脑等。二是消费者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不断增长,这使他们有能力对个人喜好的商品进行自主决策,也有能力承担因自主决策所购买的家庭共用消费品不被家庭成员喜欢所带来的风险。三是消费者的自立意识日益增强,这将增强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消费或实行自主决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多元化的消费格局继续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不仅为消费者带来日益增多的收入和更加丰富的商品,也逐渐拉大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这将推动整个消费向多层次化、多元化格局发展。多层次化表现在不同收入阶层有不同消费观念、消费追求和消费方式。多元化格局表现为消费需求的日益多样和丰富。消费者不仅有对饮食、运动、御寒、避暑、休息、健康等的需求,而且有对交往、尊重、权力、成就、表现、认可等的需求;不仅需求衣、食、住、行、用等物品,也追求享受、发展、协调、自由、创造等精神活动;不仅希望商品的数量、款式和品种不断丰富,也希望商品的质感、品味和价格日益多样化。

4.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消费模式逐步形成。

有迹象表明,我国居民的消费模式已经开始发生变化,逐渐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由生存型转变为享受发展型。一种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文明、健康、科学的消费模式正在逐步形成,其表现在:第一,追求品味。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越来越揉进个人的喜好和精神追求,他们努力追求与自己的生活习惯、文化修养相一致的商品,特别是名牌商品,以期通过消费过程,增进自身的修养,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升华物质欲望,美化生活环境。第二,追求过程。尽管我国的消费品市场在现阶段还谈不上成熟,但我国消费者已开始懂得消费过程本身的价值及心理意义。随着市场的成熟,他们会热切地追求优雅的消费环境、舒适的消费氛围以及周到的消费服务。第三,追求便利。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都渴望摆脱繁杂的家务,减少脑力和体力的无谓付出,节约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于是钟点劳务盛行,速食菜点看好,饭店聚餐日增,简便服装走俏,网络消费成为时尚。第四,追求保健。对健康的渴望及对衰老的恐惧,极大地推动了消费者对保健商品的追求,各种各样的健康食品倍受青睐,各式功能的保健用品市场广阔。不仅如此,人们在购买其他日用品时,也都主动考察其对健康的影响,追求对身体有益和防止有害因素的侵入。如,很多从GSM转而使用CDMA手机的用户,很大程度上是看重CDMA低辐射的健康消费功能,可见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绿色消费理念。

同类推荐
  • 心理学其实很有趣:超有用超好看的心理学故事

    心理学其实很有趣:超有用超好看的心理学故事

    心理学是一门揭示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让人变得更聪明的学问。弗洛伊德曾说,古今中外有智慧的人,也是最会应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的人。他们能在纷繁的事物中,看到事物的主流;能从复杂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规律;能从曲折的过程中,看到光明的前景;能从微小的变化中,感受到即将掀起的风暴。
  • 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就是以爱的名义要挟对方顺从自己的想法做事,它只会让我们的关系崩坏。我们的忍让,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惧怕。本书以丰富的案例剖析情感勒索的种种表现,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帮助读者摆脱情感勒索,学会施爱和被爱,远离施害和被害,理解和化解自己遇到的情感关系问题。这本书有助于读者发现自己的病症,加以治疗或免疫,从而更好地处理亲密关系,包括改善人际交往的能力。
  • 超限思维

    超限思维

    这是一本神经症患者自身经历的分享之书,一本如何与抑郁的灵魂和解之书;这是一场直击灵魂深处的自我对谈,这是一段由内而外改变自我的思辨之旅。当我们的情绪陷入低潮,被抑焦虑所控制而无法自拔时,我们用伪装来掩饰自己的孤独和无助,我们在“自恋”和“自厌”之间痛苦挣扎,我们在虚无的幻想中生出真实的恐惧,我们一次次准备行动,却一次次以失败告终,导致内心精神的破产……我们不能幸免所有的苦难,但可以通过破除固化思维、培养思辨思路,摆脱环境的负面暗示,回归生命本身。
  • 走出孤独

    走出孤独

    【孤独是什么?】孤独,就是不得不一个人应付人生。寻不到的安慰、戒不掉的依赖、停不住的寂寞、摆不脱的焦虑、定不了的未来……所有这些,都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孤独感。【人为什么会感到孤独?】阿德勒认为,人的孤独感源自深层的自卑。自卑是我们心灵的一个黑洞,需要向外界索取很多东西,比如爱、存在感和安全感。一旦索取受阻,就会导致过度自我保护,封闭内心,切断与他人的联结,从而滋生出寂寞、空虚和内心匮乏的孤独感。【怎样才能走出抓独?】答案在与他人的关系里。能在与别人的关系中获得成长的人,才能真正超越自卑,成为一个与他人有着良好联结的人。只有能和别人心意相通的人,オ能真正不受别人眼光的影响,塑造出健康而独立的人格。只有拥有健康而独立的人格,才能真正建立起安全感、信任感和存在感,即便独来独往,也不会与社会脱节,不会孤单寂寞。【本书能提供什么?】阿德勒孤独十五讲,从自卑的心理根源谈起,抽丝剥茧,把独立人格形成的过程逐步展现,使人学会平衡自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弥补内心信任感、不安全感和存在感的缺失,走出孤独感。当你学会和这个世界心意相通,就算孤身一人,也能抵御世事艰难。
  • 唤醒内在的力量:老年人自处心理手册

    唤醒内在的力量:老年人自处心理手册

    本书写给已经步入老年,尚可自由选择生活的读者朋友。作者为《光明日报》社所属杂志《新天地》(原名《老年天地》)写了十多年的专栏文章,本书借此精心整理,细分六章,包括如何有尊严地度过晚年、老人如何保有自我、晚年如何跨跃代沟、如何妥善处理家事,以及晚年夫妻相处技巧、怎样面对再婚等。
热门推荐
  • 奥利给我是一个系统

    奥利给我是一个系统

    主角没名字,系统能穿越系统的意志(我的意志)(你们想我这么写都行)
  • 命运修改机

    命运修改机

    快穿作者秦易安,在阴差阳错之下进入命运修改机内,被迫签订劳动合同,进入自己笔下以及那些奇奇怪怪的任务世界,修改雇佣者的命运,重新谱写感情线。可是,谁能来告诉一下她,为什么被攻略的男人,都长着她爱豆的脸,名字也一样啊??可是.....能和爱豆谈恋爱,好爽啊诶嘿嘿嘿嘿......秦易安:唉,我被迫和爱豆谈恋爱也太难了吧,那这样,我只好下手了噢……魏归璨:其实吧......倒也不必这么开心地说出这种话.....百变莽憨小迷妹X精分脑补怪爱豆
  • 灵剑徒

    灵剑徒

    我梦见了两只猫,一只白猫一只黑猫。现实和梦境的颠倒,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发现隐藏在世界背后的秘密,时间开启的命运之门似乎永远在重复相同的结果。当命运终结之日到来之时,究竟该做出如何的选择?
  • 盘古封神

    盘古封神

    天地初开,宇宙一片混沌。盘古用利斧开天辟地,轻为天,重为地。他的呼吸、声音、双眼、骨骼、血液,化为风、雷、日月、四方极地和江河。孕育了世俗五大宗门,以天族为首,抵御混沌再次降临。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大战!
  • 我老婆真是修炼天才

    我老婆真是修炼天才

    穿越到灵气复苏的地星。第一天,刘东就被超级霸气韩雪表白:“刘东,明天跟我去领证吧!”……这是一个努力追赶天才老婆的故事。金手指叫做宠妻狂魔系统。
  • 英雄联盟之疾风剑豪

    英雄联盟之疾风剑豪

    死亡如风,常伴吾身。剑之故事,以血为墨。小说跟游戏有很大的区别,小说里的人物实力强弱不代表游戏里的实力,如果有抹黑你喜欢的游戏人物,还请见谅,不喜勿喷,谢谢嘴下留情。
  • 末日权者

    末日权者

    断裂的青铜大剑撕裂苍穹;末日悄然降临。至高天使的光辉洒落大地;希望还是绝望?有种灾难从来都不是突如其来的,它的结局早已经设定;黑暗降临时,光明早已经远去,你所看到能的光明,都是这黑暗的源起……
  • 菜鸟法则:大神求带走

    菜鸟法则:大神求带走

    她一等一的女汉纸,不分现实和游戏。游戏里她是大神,排行榜前三名。他,在游戏是一只初来乍到的菜鸟,在现实则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大尾巴狼!两个身份差距极大的人变成了一组cp,从此有人不断被坑,有人则是乐此不疲。在游戏她负责冲锋陷阵,他负责补血收经验。谁又能够想得到,这位被她一手拉扯大的小菜鸟会是自己的那位上司呢?某女真想了……
  • 易游记前传

    易游记前传

    几万年过后的世界,人、神、魔三界一直保持着众人不了解的互动,为了开创人界文明的新时代,肩负测试任务的隐世修真一族,代表人界来到万象法则创造的虚拟现实游戏中,开启了奇幻游戏之旅,欢迎来到非想非非想境,这里有美景,美人,美食,还有你想要的一切美好生活!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