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60900000021

第21章 表演艺术(2)

弗利肯席尔特·伊丽莎白

(1905~1977)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戏剧、电影女演员。生于德国汉堡——布兰克内塞。曾在汉堡接受戏剧表演训练。初次演出是在汉堡德国剧院。1933~1936年在慕尼黑从事室内剧演出。1936~1945年在柏林等地演出,是一位著名的演员。第二次世畀大战后,除在各地演出外,主要在汉堡德国剧院编写和导演舞台剧。1935年起她也参加影片演出,有时在惊险片中扮演女光棍的角色。她拍过的影片有六、七十部,如:《笼嘴》(1938)、《离开正路》(1939)、《欧姆·克昌格尔》、(1941)、《被偷去名字的男人》(1945)、《锁链中的圣母》(1949)、《没有祖国的儿子》(1955)、《无冕王》(1957),《神童》(1958)、《顽童的故事》(1964)、《法比安博士——一笑是最好的医疗》(1969)、《圣保罗的洛拜因船长》(1971)、《下毒》(1976)等。

昂斯特·里查德

(1905~)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摄影师。生于瑞士苏黎世。原在照相研究所工作,后成为德国“山岳影片”摄制者阿诺尔德·范克的摄影师,他们一组人以“山岳影片”而闻名于世。他还曾在美国和荷兰从事拍片工作。由他摄影的主要影片有:《飞跃》(1927,合拍)、《布朗山上的暴风雨》(1930,合拍)、《白色的陶醉》(1931)、《s0s冰山》(1933,合拍),《帕吕峰的白色地狱》(1935,合拍),《盖尔·瓦利》(1940)、《林布兰》(1942)、《陨落的星》(1950)、《世界的心》(1952)、《最卑贱的人》(1955)、《彼得堡之夜》(1958)、《神童》(1959)、《艾施纳普尔之虎》(1959)、《印度墓碑》(1959)、《普法尔斯来的丽萨洛特》(1966)、《罗马大战》(上下集,1968,与意大利、罗马尼亚合拍)等。

赫尔贝尔格·马丁

(1905~)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电影导演、演员。生于德国德累斯顿。1924年从德累斯顿音乐学院毕业后,在德累斯顿国家剧院演出,1933年由于他的政治观点而被剧院解雇。1935年参加过影片《金发卡门》的演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到慕尼黑任室内剧的导演并领导一所表演学校。1949年他回到家乡德累斯顿(民主德国),1951年在那里当国家剧院的总经理。1952年进入电影界,导演了影片《战斗的乡村》(1952)。他获得的成功,主要是将一些经典作品改编成影片,经常是自编自导,如:《察拉梅阿的法官》(1956)、《埃米莉诬·加洛蒂》(1958)和《无事生非》(1964)。后来导演埃贡·京特请他在影片《在成玛尔的洛特》中扮演主角,认为他也是一个很好的电影演员。

他演出的影片还有:《一对青年夫妇》(1951)和《图尔里冒险记》(1967)。他导演的影片还有:《秘密档案》(1953)、《大小幸福》(1953)、《库尔穆的公牛》(1955)《你去的地方》(1957)、《船长留在甲板上》(1959)、《黑帆船》(1962)等。

赫尔贝尔格曾于1952年获得国家奖,于1953年获得国际和平奖。1955年出版了他的《舞台与电影》一书。

克罗伊德尔·彼得

(1905~)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曲家。生于德国亚琛。曾在慕尼黑和汉堡学习音乐。1923年在慕尼黑德国剧院担任乐队指挥。1926~1932年在柏林莱因哈特剧院担任乐队指挥,后来主要为电影配乐。1947~1950年去巴西,为八部影片配了乐。他是个多产作曲家,配乐的影片有:《巨窃彼得·弗斯》(1932)、《约翰娜姑娘》(1935)、《笼嘴》(1938)、《春之旋律》;(1945)《蚊虫》(1954)、《魔掌中的女人》(1960)。

利贝奈尔·沃尔夫冈

(1905~)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戏剧、电影演员、编剧和导演。生于德国利包。在慕尼黑接受表演训练,后在慕尼黑、汉堡、柏林和维也纳等地演出。从1931年开始当电影演员,演出了《轻浮的爱情》(1932)、《弗里德曼·巴赫》(1941)等片。1937年他首次任电影导演。1938~1945年领导巴贝尔斯贝格电影学院。1942~1945年是乌发电影公司的制片主任。他为纳粹拍的影片以《控诉》(1941)最为反动、它为杀害病态的低能人进行辩护。1945年后他拍摄了一些所谓“高级娱乐片”,如《爱情47》(1949),《二○○○年四月一日》(1952)和《塔伊加》(1958),还有大量其他商业片,如《特拉普一家》(1956),《特拉普一家在美国》(1958)、《月光下的山峰》(1969)等。

拉·雅纳

(1905~1940)德国电影女演员,舞蹈演员。生于柏林。原名亨里埃特·玛加丽特·希贝尔。她采用的艺名的意思是“象花一样好”。曾在法兰克福的歌剧院接受芭蕾舞训练,接着在那里任儿童舞蹈演员、后来在巴黎、斯德哥尔摩、伦敦、德国等地演出时事讽刺剧。1938年她在德国以《印度墓碑》一片获得很大成功。她演出的主要影片还有:《海狸皮》(1928)、《两朵红玫瑰》(1928)、《华沙城堡》(1938)、《艾施纳普尔之虎》(1938)、《里奥之星》(1940)等。

嘉宝·葛丽泰

(1905~)美国电彤女演员。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原名葛蕾泰·路易莎·古斯塔夫森。父亲是个农牧业的粗活工人,经常失业,葛蕾泰就在这样一个清贫家庭中出生长大。13岁时父亲去世。次年,她开始在理发店当打杂工;之后又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因为长得俏丽,被公司选中拍摄过广告短片《不要这样穿着》(1921)。后来又为面包房拍了《每日的粮食》广告片(1922)。同年后期,她受聘去拍了一部喜剧片《流浪汉彼得》。1922年到1924年,进了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戏剧学校,学习期间,她为莫里兹·斯蒂勒所发现,这位犹太血统的俄国导演和维克多·斯约斯特罗姆是瑞典电影黄金时代两位名导演。斯蒂勒当时正导演影片《古斯塔·柏林传奇》,缺少一位女演员,葛蕾泰为斯蒂勒选中,让她扮演这个角色,并给她取了艺名葛丽泰·嘉宝,把她引进社交界,送她去受电影演技训练。德国一家影片公司聘请他俩去土耳其拍摄影片《土麦拿来的女仆》,影片尚未开拍,该公司便告倒闭。斯蒂勒带嘉宝回到柏林,嘉宝马上接到聘约,扮演影片《没有欢乐的街》中第二号女角。

1924年,米高梅影片公司制片负责人路易斯·梅耶到欧洲去罗致人才,邀请斯蒂勒去好莱坞工作,斯蒂勒提出的条件是要嘉宝同去,梅耶考虑之后,接受了这个条件。1925年夏天,嘉宝随斯蒂勒来到了纽约,三个月后到好莱坞。直传部门发现她不愿会见记者,于是宣称她是“瑞典的谜姑娘”。

嘉宝为米高梅公司拍的第一部影片是《洪水鸳鸯》,公映后《综艺》杂志赞扬说“这位姑娘的相貌、表演和个性,样样都好”,引起米高梅当局的重视。接着要斯蒂勒执导嘉宝主演的第二部影片《妖妇》,由于斯蒂勒同公司经常发生争执,公司决定由弗里德·尼伯罗接替他。斯蒂勒转入派拉蒙影片公司,拍了三部影片,不得志地回到瑞典。而嘉宝则越来越出名,从1926年到1929年,她主演了《肉体与恶魔》(1926)、《爱》(1927,扮演安娜·卡列尼娜)、《神圣的女人》(1928,旧译《销魂》),《多事的女人》(1929,旧译《情劫》)、《野兰花》(1929)、《唯一标准》(1929,旧译《再恋》)和《吻》(1929)。尽管有声电影已经问世,但这批无声片仍然吸引了大量观众,她的周薪已从600元增到5000元。在影片《野兰花》拍摄到一半时,她接到从瑞典发来的电报,得悉斯蒂勒去世,她立即赶回斯德哥尔库,怀着悲痛的心情,凭吊了斯蒂勒葬在犹太人墓地的陵墓。

有声电影问世之后两年,嘉宝才拍摄了她第一部有声片。1930年3月,影片《安娜·克里斯蒂》问世,在影片放了34分钟后,观众终于听到了银幕上传出的她那低沉沙哑然而十分吸引人的声音,当时这部影片刊登的广告版面只登了一句话:“嘉宝说话了!”接着,她主演了《罗曼史》(1930,旧译《风流鉴》)、《灵感》(1931)、《苏珊·雷诺克斯的遭遇》(1931,旧译《残花复艳》)和《玛塔·哈里》(1932,旧译《奈何天》),之后,嘉宝扮演了从影以来最受欢迎、同时却也是出场最短的一个角色,那就是在影片《大饭店》(1932)里演的舞后格鲁辛斯卡娅,片中她拿起电话话简所说的那段独白,被认为是最精彩、最富有感染力的表演。《大饭店》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金像奖的荣誉。1932年6月,嘉宝主演了《象你希望我的那样》(旧译《重见天日》)后,她同米高梅的拍片合约满期。在新的合约中,规定每部影片的片酬为25万美元,她有选择导演的权利,还有要求公司事先把影片中担任其他主要角色的男女演员名单给她过目的权利。订了新的合约后,她再次回到瑞典,8个月后重返好莱坞,这时她已获得永久定居在美国的签证。

她以后主演的影片不是很多,在罗本·马摩利安导演的《瑞典女王》(1937,旧译《琼宫恨史》)、理查德·波列斯拉夫斯基导演的《彩色面巾》(1934)之后,她主演了《安娜·卡列尼娜》(1935,旧译《春残梦断》)《茶花女》(1937)和《玛丽·瓦莱斯卡》(1938,在美国公映时片名改为《征服》,旧译《破伦秘史》)《安娜》·卡列尼娜》和《茶花女》中的优秀表演,使嘉宝连续两次获得纽约电影评论最佳女演员奖。1939年。在刘别谦导演下,她主演了喜剧片《妮诺契卡》,米高梅影片公司用“嘉宝笑了!”为影片进行广告宣传。1941年,嘉宝主演了《双面女人》,影片发行之后,她宣告退出影坛。从此,她过着半隐居的生活,有时在瑞士,有时在纽约,一生从未结婚,也拒绝记者对她进行访问。

1951年嘉宝加入了美国国籍。1954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授予她奥斯卡荣誉奖,因为她“在银幕上给人以难忘的演技”。1963年伦敦举行嘉宝电影展览会,盛况空前;1968年纽约首次举办嘉宝电影回顾展,映前戏票抢购一空。1985年9月18日嘉宝80岁生日那天,她的出生地霍格斯比为她举行了庆祝活动,并将一把用柚木制作的折叠椅作为礼物,寄往她在纽约的住所;瑞典电视台在此之前播映了她主演的影片。

卡罗尔·南希

(1905~1965)美国电影女演员。生于纽约市。原名拉·希芙,父母是爱尔兰移民。十六岁开始在音乐歌舞剧中演出,十八岁成为百老汇歌剧合唱队歌舞演员。1927年进入电影界,随同有声片的出现,当她的歌唱和舞蹈象她的演技一样得以充分发挥的时候,她立刻就成为最受欢迎的女演员。她在《华尔街之狼》(1929)获得成功后,按着又拍摄了《穿旧衣服的天使》(1929)《情幻魔影》(1929)、《紧密谐调》(1929)、《千金买笑》(1930)等成功之作,并以《魔鬼的假日》(即《情魔绮障》,1930)一片获得第三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的提名,成为派拉蒙影片公司的主要女明星。她既擅长扮演轻松的喜剧角色,也长于扮演感情丰富的正剧人物。但在三十年代末,由于声望日趋衰落而退出影坛。她主演其他影片有:《女人们免不了要打扮》(1927)、《艾比的爱尔兰玫瑰》(即《玫瑰姻缘》,1928)、《异性的诱感》(1928)、《新水帘洞》(1928)、《悖出悖入》(1928)、《生命之舞》(即《艳舞情歌》,1929)、《意中人》(1929)、《甜密蜜》(1930)、《花团锦簇》(1930)、《青春俱乐部》(1930)、《夜天使》(1931)、《门当户对》(1931)、《春闺梦里人》(1932)、《低沉的催眠曲》(1932)、《野蔷薇》(1932)、《复仇双鸳》(1932)、《被控告的女人》(1933)、《镜前的吻》(1933)、《我爱斯人》(1933)、《亨利的春天》(1934)、《大西洋历险记》(1935)、《豆蔻年华》(1938)等。

鲍·克拉拉

(1905~1965)美国电影女演员。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父为小饭馆的侍者。母多病,他是在极端贫困中度过童年的。十六岁时在一个影迷杂志办的选美比赛中获取胜。1922年在影片《在彩虹那边》中扮演小角色。由此跨进影坛。接着与独立制片人舒尔伯格签订合同,演了一些低成本影片。1925年舒尔伯格加入派拉蒙影片公司,并把她一起带去。这一年她拍了十五部影片。在《捕入陷阱》(2926)和《小关皮靴》(1926)等影片中的演出,有较好的水平。1927年剧作家埃莉诺·格林挑选她主演《性感女孩》是她事业的转折点,由此获得“性感女郎”的称号。其后三年是她事业的顶峰,尽管她只有二十五岁,但已拍了四十八部影片。影片《翼》(1927)获得1927~1928年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金像奖。这是她的一部代表作。随着有声电影时期的到来。也由于一些流言和风流事件,使公众改变了对她的兴趣。1931年她与西部牧童明星雷克斯·贝尔私奔。他们结婚后定居在内华达州贝尔的牧场。1931年和1932年她两次打算重回影坛,都未获成功。贝尔成为内华达州的副州长,克拉拉·鲍却很少和他在一起。息影之后她有很多年都是在疗养院度过的。

她演出的其他主要影片有:《妇女的敌人》(1923)、《黑牛》(1924)、《酒》(1924)、《我太太的嘴唇》(1925)、《逃亡》(1826)、《红头发》(1928)、《海上艳遇》(1928)、《危险的曲线)(1929)、《野会》(1929)、《礼拜六之夜》(1929)、《忠实于海军》(1930)、《洞房花烛夜》(1930)、《春江花月》(1930)、《黄金恋爱》(1930)、《花团锦簇》(1930)、《捐款》(1931)、《野性》(1932)、《野姑娘)(1933)等。

科顿·约瑟夫

(1905~)美国电影演员。生于弗吉尼亚州匹兹堡。曾在华盛顿希克曼表演学校学习。他在为使自己成为演员而奋斗的同时,以卖画、画广告和偶尔给迈阿密《先驱报》写剧本来维持生活。1930年,他在纽约受戏剧家戴维·贝拉斯科之雇担任候补演员和助理舞台监督,不久开始在百老汇登台演出。1937年,他参加奥逊·威尔斯的水星剧团,两年之后在百老汇风行一时的《费城故事》剧中与凯瑟琳·赫本合作。他首次拍摄的影片是1938年的《约翰逊太多了》,这是威尔斯为了插入到一出不成功的舞台剧中的四十分钟的闹剧片。1941年,威尔斯带他到好莱坞去主演了他的最初三部故事片:《公民凯恩》(1941)、《安倍逊大族》(1942)和《提心吊胆的旅行》(1942)。科顿睿智的面容、洪亮的声音和善于节制的表演,有利于他后来拍摄诸如希区柯克导演的《疑影》(1943)和卡洛·里德导演的《第三个人》(1949)这类惊险样式影片,也有利于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初期扮演罗曼蒂克的角色。1948年,他主演的《珍妮的画像》赢得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于1949年颁发的最佳男主角奖。五十年代后期,他开始拍摄一些低成本影片,并在许多影片中扮演并不太吃重的角色,1958年,他应奥逊·威尔斯的邀请,在《邪恶的接触》一片中扮演一个酗酒的验尸官,没有具名。他的艺术生涯逐渐暗淡。

科顿主演和演出的影片还有:《情幻》(1941)、《一见倾心》(1943)、《煤气灯》(1944,旧译《郎心如铁》)、《自君别后》(1944)、《重逢有日》(1945)、《血洒香笺》(1945)、《太阳浴血记》(1946)、《农家女》(1947)、《摩羯宫下》(1949、英)、《森林那边》(1949)、约瑟夫·科顿《血洒香笺》,

同类推荐
  • 古蜀王国: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精华录

    古蜀王国: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精华录

    李进增主编的《古蜀王国: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精华录》中这些重大的考古发现唤醒了沉睡千年的古蜀文明,使神秘古蜀王国的发展脉络日益清晰,让我们循着考古人的足迹,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走进三星堆,深入金沙,一同领略古蜀文明的历史,感受中华文明的光辉与博大。
  • 狂乱三国志

    狂乱三国志

    在一次惊奇的穿越中,不小心来到了三国时代,然而三国时代却是群雄并起,战火连天。百姓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看到如此景像,却激起了我心中的熊熊烈火,立志救民于水火之中,便开始招贤纳士,决心和各诸侯决一死战,从此一统山河。
  • 初唐崛起

    初唐崛起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戏里戏外,何必在意?李叶:“大唐这出戏,赢不赢的无所谓,关键是要出戏啊……”
  • 雄起天下

    雄起天下

    亲上加亲莽篡位,无德无能积民怨!千秋万壑险难当,汉室宗亲终崛起!
  • 洇染繁华

    洇染繁华

    纵使繁华茫茫,亦或是天灾人祸,愿有一日,芦山日下,与你共携白首,析赏九天银河落下,为你藏尽繁华。
热门推荐
  • 上位锦囊之陌上新桑

    上位锦囊之陌上新桑

    本是唐朝王妃,不甚受权谋陷害,魂飞飘荡,却意外寄托在一名家庶女身上。本想要为了今世的母亲报仇,可是他的出现教会了他如何去爱与被爱,这究竟是一场甜宠还是虐恋?
  • 幻想异世界世界

    幻想异世界世界

    他叫戚小九,对,你没有看错,就是站在中间,颇有些猥琐的那位。这是个闷骚货,明着更骚,经常是满嘴的下流话,他的正经一般都是装出来骗人的。你们觉得他是个小人物?没错!他有着小人物的所有属性:平凡而简单,庸俗也无奈。但他小人物的历史只有二十多年。经由一位神秘女子的点拨,这小子忽然开了天灵盖,进入一个新世界,继而谱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新人生。伟人之所以称之为伟人,是因为平凡之人做到了大多人所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害怕平凡,一个人应该畏惧的是自己没有人生目标。
  • 全职仙人

    全职仙人

    职业卖灵兽,职业介绍道侣,职业卖洞府,职业寻宝,没错,我就是全职仙人。
  • 我的前世是妖圣

    我的前世是妖圣

    几千年前,圣石炼成。上界三族为了争夺圣石而大打出手。最后鬼族和妖族落败,作为妖圣的龙族赵青从此陨落,转世后成为了一个下界的标准小屌丝,他要怎么回上界重新夺回圣石,找回妖族的地位呢?
  • 神灵阿眠

    神灵阿眠

    百年前,上神羽化时,留下一道神识,神识经百年滋养进入阿眠体内。杨眠本是来自现代的一抹灵魂,机缘巧合成为阿眠。在这个未知的修灵世界,她为守护家人踏入九大界域,遇见各色各样的人,经历各种各样的事,逐渐揭开九界百年前的秘密…
  • 棼序之亡临

    棼序之亡临

    穿越?不,是亡归。两个位面?不,是同一个世界。这是一段人类的史诗,两个世界的对碰。面对着圣蜮一族,无关正义,都只是为了种族罢了。
  • 宁废柴传奇

    宁废柴传奇

    昆仑山勾结司幽一定剑、百花琼主等邪魔夜袭武当山,武当山五大强者皆被李司幽一剑刺瞎,武当灭门。武当山弟子程问晓师门破灭,一路逃往程家,却发现程家已被朝庭鹰爪灭门,父母双亡。被各个势力一路追杀,在生死危关的时候,遇见疯疯癫癫的宁废柴,拜宁废柴为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伐魔局

    伐魔局

    受师父之托下山前往伐魔局,突如其来的少女徒弟,不断涌现的魔族,伐魔少年开启新的篇章!
  • 中国海权

    中国海权

    东海争端的悬而未决,钓鱼岛主权的严重受损,南海局势的暗潮涌动,几乎中国的每一寸海疆都面临着危机。还有索马里海盗对中国商船的袭击,又从另一个方面对如何保障国家利益的海上安全提出了新要求。本书以职业军人的激情、敏感和冷静的战略思考,从以往海洋带给我们的辉煌过去和近代劫难开始,从地缘政治、民族生存和资源困境等多方因素阐述了海疆、海洋、海权对于我们这个十三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有着怎样至关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