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12800000010

第10章 时光会记得,路上的孤独与温暖(3)

一排排行李寄存口,许多人大包小包,没有了一楼活蹦乱跳的欢快,气氛是哽咽的,这里写满了离别。父亲母亲会特意花时间陪我,去王家沙吃临别前最后一顿最爱的小馄饨,去城隍庙排长队吃一笼小笼包。父亲总会开车送机,一路却是沉默的,车子开过南浦大桥,深知离别就在眼前了。

我从来都是离开的那个,只是被送到离境口才会有些不舍。走进去,一路通过安检,在候机厅就立刻好了起来。我本来以为离别其实很轻松,直到有次,我终于成为被留下的那个人。

好友从抵达处薄薄的自动玻璃门出来,一眼就看见彼此,又是亲吻又是拥抱。而后几天的快乐时光飞逝,回到了这个最初的起点,一样的机场,却是二楼的离境处。安检门明明很近,可是却再也不能彼此拥抱,背影越来越小,最后,只看见好友远远地招了招手,一个转身就消失了。心底里,有股隐隐的痛。

一个人重新走刚刚两个人走过的路,居然会很寂寞。本以为习惯了离别,哪知道作为一个离开的人其实根本没资格说轻松,从未想过原来父母会如此寂寞。开着车,突然旁边坐的人已经飞向了远方,回到家,那间小房间却冷清不再有打电脑的背影。离开的人始终可以过新生活,留下的人,竟然会感到无路可走。

突然想起,九月巴塞罗那仍然炎热,从寒冷的荷兰飞向那里,一抵达,居然一群朋友大叫着在抵达厅,欢迎着我又来到那里生活。每个人亲吻拥抱,那时候的我多开心,想着新的生活的开始。

而三个礼拜前,我又来到了巴塞罗那机场。突然意识到,巴塞罗那机场是有一股罐头棉花糖味道的,跨入机场便扑鼻而来,就会想起昔日一幕幕的抵达和分别。但这回又是那恶魔一般的二楼。哭着说再见,一路通过了安检,坐在候机厅里却又立刻充满了新的希望。

反正,就如同人的新陈代谢一样,有告别,才有开始。没什么难过的,从二楼出发,一定会在一楼抵达。

送客请止步

八月中了,很快各大机场就要上演年度家庭大戏:伤别离。

一个朋友告诉我:“爸妈每次到机场送我,我们三个就特别难受,都哭得舍不得分开。”我瞪大了眼睛:“你这是开玩笑吧?全家都那么琼瑶!”周围的几个朋友点点头认真地说:“那是真的,我们的爸妈也哭过。”

后来我才理解,不是所有父母都如我爸妈那般坚强(被摧残出来的)。

有一回,和一个男生朋友回他的家乡玩。临走时,他父母送的飞机。一路上他母亲一直在念叨:“以后开车要小心。”“你多穿透气的衣服。”“回去赶紧理发,都长得刺眼了。”朋友是接近一米九的大男子汉,学生时代是个呼风唤雨的高级干部,工作后也是单位里有决策话语权的大佬,居然此刻在母亲面前还像个小孩。

我在一旁听得暗爽,原来不止我一人在爸妈面前还像个生活无法自理的巨型婴儿,再人高马大的男生也是。

朋友觉得有些丢脸,低低抱怨了句:“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不用一遍遍说。”

他母亲这时候不假思索地跟上一句话来:“谁叫你是我儿子,没办法啊!别人我才不会这样说,也懒得说。”听得我亲切,简直就是拷贝我妈。

到了机场,他父亲停好了车。朋友背上登山包,母亲走到他身后,踮起脚尖,伸出手帮他把领子抚平。

这时,他父亲突然说:“就不送了吧,我留下来看着车子,怕被人划。”边说着,边偷偷用力看着儿子,好似要记住什么,又好似在悄悄进行一场内心仪式。

女人不耐烦地说:“别管了,划就划,送儿子要紧。”

一直到了排着长队的安检口,为了让他们一家人无顾忌地说话,不用特意招呼我,我就排在前面假装忙着打电话。偶然间,听到后面的他们一家仍然说着琐碎的小事,还有朋友时不时的小反抗和他母亲可爱的“没办法啊”。

快轮到我们了,朋友让父母回去,但我回头,发现两人依然在那儿站着,目光直直地看着儿子。直到安检结束,朋友回过头向父母招招手,他俩也才摆摆手,转过身一点点消失在人群里。

看着父母的背影,朋友惆怅地叹了口气。

这一切,以另一个人角度看的时候,却也不轻松。

我父母没有因为我离开而哭过,自己倒是哭过鼻子,不是因为和他们分别,而是“自私”地恐慌于未知的未来。

每次到了“送客请止步”的地方,我总是让他们两个先走,目送他们的背影渐渐消失,偶尔由衷感慨一句:爸妈越来越有老人样子了,头发白了,步子也慢了,该多多运动啊。

有时候久一点的分别礼,也没有西班牙式的拥抱亲吻,只是母亲习惯性唠叨几句“好好吃饭”“多穿点别着凉”,父亲一语不发慈祥地看着我笑,我嘴里念叨着“晓得了晓得了,你们也记得好好吃饭好好照顾自己”,然后自己头也不回地潇洒离开,如亦舒文字里面的那些女主角一般决绝。

前些天飞去北京出差,安检口排队时候,前面有个女人穿得俗气,头发很油,马尾胡乱一扎,就站在队伍外面,一副凶狠样子,对着里面大喊家乡话,周围人都纷纷投去了鄙夷的眼神。

我好奇,伸出头往安检处望去,正有个穿得差不多风格的中年男人,头发凌乱,掏口袋抓出一大把硬币来。工作人员要检查包,他手忙脚乱,里面破塑料袋包着的搪瓷碗“咣当”一声落地上,后面的人全都听到了。

女人继续很凶地喊着,我还是没听懂她喊的是什么意思。只见男人回过头,傻笑了一下,做手势说:“没事。”

那男人终于过关,队伍往前一挪,女人离我更近了。

她不再喊,只是死死盯着前方,眼睛闪闪发亮。我再仔细一看,竟是泪水。

最深的爱,是这样的吧。不让你看到我的悲伤,反而硬是推你走。

多少家人哭成泪人,那一道写着“送客请止步”的门像是生死关口一样,谁又不是“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呢?

对着送别的人,摆摆手让他们先走,自己也丝毫不拖沓转身潇洒离开,双方演一出不掉泪的好戏。

各自为彼此好好活着,下次楼下抵达大厅见面,完美谢幕。

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

咖啡馆,而且还是“台北咖啡馆”,想必我那位犀利的闺密听到一定会腹黑起来:假!闲得无聊!傻子才花几十块钱买杯咖啡……

如果说旅行的意义在于体验你所不曾体验过的事,那么,所有腹黑毒舌之人,来到台北的必做事之一,就是在任意的窄巷找家咖啡馆坐下。

为什么?先说个故事,有一天,龙应台逛了整个下午的书店。香港很热,她提着大袋的书不想回家,就四处寻找干净又安静的咖啡馆。她一条街一条街地寻找,以为和台北一样,可是最终失望地发现:这里只有油腻拥挤的茶餐厅,以及千店一面的星巴克。

于是,她无比想念台北:“如果是台北,这样的地方太多了。钻进一个宁静的角落,在咖啡香气的缭绕里,也许还有一点舒适的音乐,你可以把整袋的新书翻完。”

去大百货公司血拼,在机场商店买旅行纪念品,这些都不算来过真正的台北。除了便宜且美味的夜市,街角潮店,二十四小时不打烊随时能撞见明星的诚品书店,为了证明你曾到过这里,你还得要找家窄巷的咖啡馆坐下。

不为了到此一游的拍照,不为了遇见龙应台或彭于晏,只是,去喝一杯咖啡。

从台北回来,朋友们纷纷感觉被坑爹:“摩天大楼还没有上海多,街道窄得几条拼起来才抵得上北京的一条马路,一家店挤着另一家店,简直就是乡下!”

他们真是领悟了台北的魅力所在,这里的独一无二,就在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温情的人。在那里读书的大陆生做过一个试验,她站在路边摆出一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的迷茫表情,立刻就有人上前主动问询是否需要帮助。

这份温情,和窄巷、接近地面的楼房有关,更和这里的咖啡店文化紧紧相扣。只有亲自坐在台北的咖啡店,你才会顿悟:这里咖啡馆卖的其实不是咖啡,它更像一个温馨的客厅,每家店都有它的独特气味和摆设,甚至有一个主题色彩。

“来喝咖啡的人彼此面熟,老板的绰号人人知道。如果因缘际会,来这里的人多半是创作者——作家、导演、学者、反对运动家……咖啡馆就是这个城市的文化舞台。”龙应台写道。

你不会在音乐震耳群魔乱舞的KTV和迪斯科舞厅里,对着满口酒气的朋友耳朵大声倾诉婚姻的不幸。

必须有一家咖啡店,这里播放安静的音乐,只允许咖啡机温奶时低低的轰鸣声,能和朋友们亲切地说“老地方见”。

台北的咖啡馆也是一个好老师。学校忘记教一门功课:怎么交朋友。以至于活到现在,遇到的人不少,萍水相逢却能深谈的也很多,只是生活太忙,往往没有下次了,终于到了假期,打开手机联系人翻阅了几遍,没一个人可以约出来,于是大半时候和沙发相互依靠。

一家真正的咖啡馆,它教会你:朋友需要彼此花时间陪伴,来一杯温度刚好的咖啡,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维持在这样也最好。不必过烫,在一家公共的客厅见面即可,免去见到自家阳台挂着的花内裤;亦不必过冷,面对面谈天说地,常走动常联系感情才不会越来越疏远。

台湾作家张晓风写过一篇《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她说:“咖啡总是和我站在一边。喝完咖啡,我立刻有一整个世界要拥抱。”如果你来到台北,那就去咖啡馆吧。

同类推荐
  • 征服亚马孙

    征服亚马孙

    《征服亚马孙》是埃德·斯塔福德历时860天近万千米徒步亚马孙河的远征实录。2008年,斯塔福德开始了他征服亚马孙的旅程。旅程的规则既简单又艰难:每一步路一旦借助外力,就重走一遍。从秘鲁南海岸的亚马孙河源头出发,行走900多万步,860多天行走近10000千米,被蚊子和蚂蚁叮咬各超过20万次,被黄蜂蜇了600次,被蝎子蜇了10多次,消耗10部高画质摄像机、6双靴子、3部全球定位设备,斯塔福德成功跨越整个南美洲,抵达广阔的亚马孙河入海口,成为全球徒步走完整条亚马孙河的第一人。本书详尽记录了德爷徒步全程的经历,狂野、震撼、险象环生,超凡阅读这场搏命之旅,我们会感受到人的恐惧与渺小,也能见识到人的勇气、智慧与伟大。
  • 龙行贵州

    龙行贵州

    谁能想到,这个名副其实的山同,原来竟是一片水世界。两亿多年前,这片汪洋大海经历了18次升降运动和3次褶皱运动,存石破天惊、地覆大翻之后,成就了今日的贵州高原。水滋养了龙,山埋葬了龙。贵州的地下,隐藏着无数远古恐龙的化石,还有它们的脚印……龙死了,变成冰凉坚硬的石头,但龙的精髓却留在贵州的山水之间,于是才有丁“山走龙脉,水流龙势”的话语……当年,神龙从山中伸出头,不料一只角触裂了山崖,于是,它找到了出口,一纵身便从破口处窜出去,变成了龙门飞瀑……久居贵州的苗族人就曾这样描绘他们心目中的龙:“我们的龙和汉族的龙不一样,人可以骑它,摆弄它,因为它通人性,它和我们苗人的祖允是同胞兄弟!”
  • 醉美瑞士自然之旅

    醉美瑞士自然之旅

    四个在各自领域都独霸一方的女人把自己的纯闺密之旅第一站选在了瑞士,在冬季和夏季旅行的短短的24天里,对瑞士的自然、纯净、灵动、精致,留下了深刻的无法忘怀的回忆:有泡“大锅”温泉的不适应到不舍离开的独特体验,有纯自然的瑞士农家乐牛棚之夜,有在葡萄酒庄园的美妙骑行,有瑞士各类酒店的深入体验,还有精选的特色古董店淘货的闺密乐趣,让人回味无穷。
  • 浏阳河上烟花雨

    浏阳河上烟花雨

    本书是小说集。本书收录了作者公开发表于各级文学刊物的中短篇小说十三部,内容涉及高考录取、家庭教育、亲子关系、购房按揭、啃老一族、青涩初恋、漂泊打拼等方面,几乎涵括了当今社会的种种热点现象。作者以其细腻生动的文笔,或精雕细琢,或轻描淡写,将各色人等刻划得活灵活现,并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折射出社会大环境的复杂与多变,讴歌了生活中的真善美。
  • 导游基础

    导游基础

    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进入21世纪后在世界和我国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甘肃作为西部省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与东部、南部地区尚有较大差距,但旅游资源的蕴含十分丰富,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对在职职工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从业水平,而且要培养大批高质量的人才以满足旅游业的需要。正是在这种形势下,甘肃省旅游培训中心与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联合编写了这套教材。
热门推荐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希腊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希腊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巾帼佳人

    巾帼佳人

    她本是异国公主,却因权力争夺流落庵堂。为救胞弟,她铤而走险女扮男装入孟国,却不想又一次卷入朝堂纷争。朝夕相伴,她何时才能从“南公公”的身份中解脱?亲情与爱情,最终谁伴她左右?
  • 那些年我们养过的拉布拉多

    那些年我们养过的拉布拉多

    只是一部寄予希望的小文章,希望奶油真能如故事中一样有一个好的归宿。
  • 末世之天使恶魔

    末世之天使恶魔

    她是天使,也是恶魔。当末世突然爆发,命运将会发生什么改变?所谓的功夫再高,也怕菜刀这一个道理,在巫冰语用菜刀砍死了第一只丧尸后,得到了验证。本文有些是爽文,不喜欢的在这里提醒一下。【更新时间请看“作者的话”】
  • 昆仑镜在都市

    昆仑镜在都市

    新书《随身游戏在异界》已发,请大家继续支持,成绩很好,保证品质和人品~
  • 惊世邪妃:修罗大小姐

    惊世邪妃:修罗大小姐

    她本是21世纪杀手修罗,却被组织折磨致死,无奈天意弄人,一朝穿越,沦落废柴,再度睁眼,涅磐天下重生,惊艳天下,恣意张狂,天下负她她覆天下,看她如何纵横异世,登上巅峰!
  • 战逆破虚

    战逆破虚

    一个没有办法做到舍弃的人便没有改变一切的力量。你能放下多少,就可以获得多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变元神

    变元神

    元气为尊的大争之世,李青却是个无法修炼元气的麻瓜,受尽耻辱,最终被青梅竹马所害,惨死湖中,从此开启他不平凡的人生。神秘的位面传说,且看李青,如何屠灭恶灵,血洗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