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12300000007

第7章 史记(6)

孔子离开曹国来到宋国,和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魑想杀孔子,就把大树砍了。孔子只好离去。弟子说:“可以快点走了。”孔子说:“上天赋予我传播德行的使命,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后孔子又回到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来了,十分高兴,亲自到郊外迎接,问孔子:“可以讨伐蒲地吗?”孔子说:“可以。”灵公说:“我的大夫们认为不可以。如今蒲地是卫国抵御晋、楚的屏障,用卫国来讨伐它,恐怕不可以吧?”孔子说:“蒲地的男子有誓死效忠卫国的信念,妇女有保卫西河这块土地的愿望。我们所要讨伐的,不过是四五个叛乱的头目。”灵公说“好的。”但是并没有去讨伐蒲地的叛乱。

卫灵公年迈,懒得处理政务,又不任用孔子。孔子慨叹说:“如果有人任用我,一年就可以扭转局面,三年就能大见成效。”孔子于是离开卫围。

孔子移居蔡国后的第三年,吴国讨伐陈国。楚国救援陈国,军队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住在陈、蔡之间,楚园就派人去聘请孔子。

孔子准备前去答谢,陈、蔡两国的大夫谋划沈“孔子是个贤人,他所讥讽的都能切中诸侯的弊端。如令久居陈、蔡之间,大夫们的所作所为都不合孔子的意愿。现在的楚国,是个大国,前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受到楚国的重用,那么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就危险了。”f是就一起派遣服劳役的徒众把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无法前行,粮食又断绝,随从的弟子生病,个个无精打采。孔子却仍然不停地给他们讲学诵诗、弹琴唱歌。子路面带怒色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窘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面对窘困仍能坚守节操,小人遇到窘困就会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子贡气得脸色都变了,孔子说:“赐啊,你认为我是博学多识的人吗?”子贡说:“是的。

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我只用一种基本原则来贯穿所有的知识。”孔子知道弟子们心中恼怒,就召来子路问道:“《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在旷野中徘徊’。难道我的学说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境地呢?”子路说:“想必是我们的仁德不够吧?所以别人不相信我们。想必是我们的智谋还不够吧?所以人家不放我们走。”孔子说:“有这样的道理吗?仲由,假如有仁德的人必定受人信任,哪会有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呢?如果有智谋的人必定能畅行无阻,怎么会有比干剖心呢?”子路出来,子贡进去见孔子。孔子说:“赐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在旷野中徘徊’。难道我的学说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境地?”子贡说:“因为先生的学说太博大了,所以天下诸侯没有哪个能容缈的。先生何不稍微降低要求迁就一点世俗呢?”孔予说:“赐啊,好的农夫虽然善于播种庄稼,但却不能保证一定有收获,能工巧匠制造出来的器具也未必使所有人都称心。君子能够研究并提出自己的学说,能用一定的方法规范社会,按照一定的秩序管理国家,但不一定能被社会容纳。如令你不勤修自己的学说,却想降低标准,迁就别人以求别人容纳。赐啊,你的志向不远大啊!”子贡出来,颜回进去见孔子,孔予说:“回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在旷野中徘徊’。难道我的学说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境地?”颜回说:“先生的学说极其博大,所以天下诸侯都不能容纳。尽管如此,先生还是坚持不懈地推行自己的学说,不被容纳又有什么关系呢?正因为不被流俗所容纳,所以才显示出不苟且、不迁就的君子风范。不能研修和完善我们的学说,这才是我们的耻辱。博大精深的学说已经非常完备却不被采用,这是国家统治者的耻辱。不被容纳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被容纳更能显示出不随流俗的君子风范!”孔子高兴的笑道:“是这样啊,颜家的孩子!要是你有很多财产,我愿意做你的管家。”于是派子贡前往楚国。楚昭王派军队迎接孔子,然后才得以脱身。

昭王打算把户籍登记的七百里土地封给孔子。楚国的令尹子西说:“大王派往诸侯国的使者有像子贡这样的吗?”楚王说:“没有。”子西问:“大王的辅相有像颜回这样的吗?”楚王说:“没有。”子西又问:“大王的将领有像子路这样的吗?”楚王说:“没有。”子西又问:“大王的主管官员有像宰予这样的吗?”楚王说:“没有。”子两说:“况且楚国的祖先受封于用朝,爵号只有子另,封地只有五十里。如今孔丘论述三皇五帝的治国之法,阐明周公、召公辅助周天子的功业,大王如果采用这些主张,那么楚国又怎么能保证世世代代统治方圆几千里的土地呢?想当年文王在丰,武王在镐,从统治百里的君长最终称王天下。如今孔丘要拥有封地,再加上贤能弟子的辅佐,这对楚国来讲不是好事。”昭王于是作罢。这年秋天,楚昭王在城父去世。

楚国一个装疯卖傻的贤士接舆唱着歌从孔子旁边经过,说:“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行为什么如此不受重视!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但未来的还可以补救!算了算了,如今从政的人都很危险啊!”孔子下车,想跟他交谈,他快步离去,没能谈成。

于是孔子从楚国返回卫国。这一年,孔子六十三岁,正是鲁哀公六年。

又过了一年,冉有为季氏率领军队,与齐国在郎地作战,打败了齐军。季康子说:“先生的军事才能,是学来的呢,还是天生的呢?”冉有说:“是从孔子那里学来的。”季康子说:“孔子是怎样的人呢?”冉有回答说:“孔子办事情有正当的名分,然后才向百姓传播,即使是在鬼神面前验证也没有什么遗憾的。如果让孔子像我一样去打仗,即使封给他千社,他也不会动心的。”季康子说:“我想召他回来,可以吗?”回答说“如果想召他回来,就不能让小人从中作梗,这样才可以。”这时卫国的孔文子想要攻打太叔,向孔子请教计策。孔子推辞说不知道,回去后就吩咐备车离开卫国,说:“鸟能选择树木栖息,树木怎么能选择鸟呢?”孔文子竭力挽留他。正逢季康子派公华、公宾、公林,带着厚礼前来迎接孔子,孔子于是返回鲁国。

孔子离开鲁国共计十四年才返回鲁国。

鲁哀公询问为政之道,孔子回答说:“治理政事的重点在于选择大臣。”季康子询问为政之道,孔子说:“推举正直的人,摈弃心术不正的人,这样心术不正的人也会转变为正直的人。”季康子忧虑盗贼,孔子说:“如果你自己没有贪欲,那么即使给予奖赏也不会去偷盗。”然而鲁国最终没有重用孔子,孔子也不请求做官。

孔子的时期,周室衰微,礼乐废坏,《诗》、《书》残缺不全。孔子追溯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制度,重新编次《书传》,上起唐尧、虞舜之时,下至秦穆公时期,按顺序排列史事,说:“夏朝的礼制我还不能讲述,因为杞国没有足够的文献资料来证明这些制度。殷朝的礼制我还能讲述,只是宋国没有留下足以证明这些制度的文献资料。如果文献充足的话,那么我就能很充分地证实这些制度了。”考察了夏、殷以来礼制增减情况后,说:“从那以后即使经过一百代,礼制的增减情况也是可以知道的,因为不外乎文彩和质朴的相互交替。周朝借鉴夏、殷两朝的礼制而确定自己的礼仪制度,真是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礼制。”所以《书传》、《礼记》都是出自孔子的编定。

古代留下来的《诗》有上千多篇,到了孔子时删去重复的部分,选取可以用于礼仪教化的篇章。上采自殷代的始祖契、周代的始祖后稷,中间述说殷、周两代的盛世,下至周幽王、周厉王时期的政治缺失,起始于叙述男女夫妇感情和家庭关系的诗篇,所以说“《关雎》是《诗》的首篇,《鹿鸣》是《小雅》的首篇《文王》是《大雅》的酋篇,《清庙》是《颂》的首篇”。三百零五篇诗都配上了乐曲歌唱,以求符合《韶》、《雅》、《颂》等乐舞的音调。礼乐制度从此才得以称述,使得王道完备,六艺齐全。

孔子晚年喜好《易》经,对《彖》、《系》、《象》、《说卦》、《文言》等篇都详加叙说。他研读《易》的时候,把串连竹简的皮绳磨断了很多次,说:“再让我多活几年,我对《易》的文辞和义理就能充分掌握了。”孔子用《诗》、《书》、《礼》、《乐》作为教学的内容,弟子大约有三千人,精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人。像颜浊邹之类多方面受过孔子教诲但没有登堂人室的弟子也很多。

孔子任官审案期间,文辞上如果有可以跟别人商议的地方,决不独自决断。至于写作《春秋》,该写就写,该删就删,连子夏等人都不能插手插嘴。弟子们学习《春秋》,孔子说:“后世人知道我孔丘是因为《春秋》。而怪罪我孔丘也是因为《春秋》。”第二年,子路死在卫国。孔子患病,子贡请求拜见。孔子正拄着拐杖在门前悠闲散步,说:“赐,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啊?”孔子因而叹息,口中唱道:“泰山就要崩塌了!梁柱就要折断了!哲人就要离开了!”不由地落下了眼泪。

对子贡说:“天下失去正道已经很久了,没有人能遵循我的主张。夏人死后棺木停放在东面的台阶,周人死后棺木停放在西面的台阶,殷人死后棺木停放在厅堂的两柱之间。昨天傍晚我梦见自己坐在两柱之间受人祭奠,我本来就是殷人啊。”七天后,孔子去世。

孔子享年七十三岁,于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去世。

孔子葬在鲁城北面的泗水岸边。弟子们都服丧三年。三年服丧完毕,相互告别而去,痛哭一场,各位弟子又再一次尽哀,有的人又留了下来。只有子贡在墓旁搭了一间小屋,守墓共六年,然后才离去。弟子们和鲁国人前去在墓旁安家定居的有一百多家,因此把这个地方称为“孔里”。鲁国世代相传每年按时到孔子墓地供奉祭祀,而儒生们也在孔子墓地讲习礼仪,举行乡饮、大射等仪式。孔子的墓地占地达一顷。以前孔子所居住的堂屋以及弟子们居住的内室,后来就地改成圣庙,收藏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和书简,直到汉代,二百多年间都没有废绝。高祖皇帝经过鲁地,用太牢的祭品祭祀孔子。诸侯卿相一到任,常常先去拜谒孔子墓,然后才就职处理政务。

太史公说,《诗》中有这样的话:“像高山一样令人瞻仰,像大道一样使人遵循。”我虽然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但在内心却十分向往。

我读了孔子的书,可以想像他的为人。到鲁地去的时候,我参观了孔子的庙堂、车服和礼器,儒生们都按时在孔子旧居演习礼仪,我在那里发自内心地由衷地敬仰,留恋徘徊。天下的君王乃至贤人实在太多了,活着的时候都很荣耀显赫,一旦死去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孔子只是个平民,可他的名声和学说却流传了十几代,学者们仍然推崇他为宗师。从天子到侯王,凡是中国讲论六经道艺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当作是判断和衡量大道的最高准则,孔子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陈涉世家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次停止耕作来到田埂上,心中惆怅愤恨了很长时间,说:“如果将来富贵了,互相都不要忘记。”其他受雇佣的人笑着回答说“你是受雇替人耕地的人,怎么可能富贵呢?”陈涉叹息道:“唉!燕子、麻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秦二世元年七月,征发住在闾巷左边的贫民去戍守渔阳,共九百人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在被征发的行列中,担任屯长。正赶上天降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按照法律都要斩首。陈胜、吴广谋划说:“如今逃亡也是死,造反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家大事而死好吗?”陈胜说:“天下人苦于秦朝的暴政已经很久了。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该继位,应该继位的是公子扶苏。

扶苏因为多次向始皇进谏的缘故,被始皇派到外地领兵,如今听说他并没有罪,二世却把他给杀了。老百姓大多听说过他的贤能,还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将军,多次立有战功,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很爱戴他。有的人认为他已经死了,有的人认为他逃亡了。现在如果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项燕,号召天下人起义,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很好,于是就去占卜。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你们的事情都能办成,可以建功立业。不过你们向鬼神问过吉凶吗?”陈胜、吴广很高兴,琢磨出向鬼神问吉凶的含义,说:“这是叫我们先在众人中树立威信。”于是用丹砂在帛布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塞进别人用网捕捞的鱼肚里。士卒买鱼煮了吃,得到鱼肚里的帛布,本来就感到奇怪了。又暗中让吴广到驻地旁边树丛里的祠庙去,夜间点燃篝火,模仿狐狸的声音喊叫说:“大楚要兴起,陈胜要称王。”戍卒们夜里都很惊恐。第二天清晨,戍卒中间议论纷纷,都用手指着、用目光注视着陈胜。

吴广一向爱护别人,戍卒中多数都愿为他使唤。负责押送的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扬言要逃走,惹得将尉发怒,让他侮辱自己,以此来激怒众人。将尉果然用鞭子抽打吴广。

同类推荐
  • 清君则

    清君则

    天下纷争,鬼王出世。林中有鸟,自言凤凰,非醴泉而不饮,非梧桐而不栖……
  • 抗日之魔鬼传奇

    抗日之魔鬼传奇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来到抗战时期,你会平凡度过,还是血战沙场,你会投敌叛国,还是愤勇抵抗,一个平凡人到了战场后的改变,一个魔鬼的成长!
  • 北宋振兴攻略

    北宋振兴攻略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 伪三国之演义

    伪三国之演义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起于青州,霸于天下。
  • 太康长歌

    太康长歌

    阴谋,阳谋,朝堂之上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天地浩大,一曲太康长歌,江山嘶鸣战马,看一夜流星划过,原来时光不过一刹
热门推荐
  • 厉害小子

    厉害小子

    我很弱但也很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第一次写,不好看,希望体谅.)装弱斗强做最厉害的人
  • EXO的陌生妹妹

    EXO的陌生妹妹

    一个在富家生活的千金,却因闺蜜的陷害,慢慢的步入黑帮.......
  • 凌寒雅自来

    凌寒雅自来

    锦衣玉食,不知祸从天来;世代布衣,一朝命运改写。曾栖山高水深处,也往大漠平原行,莫道世事艰难,勇气化作利刃,智慧贮存心间。友情历久弥坚,所爱唯愿长安……严冬凛冽,唯存雪梅。待雪化尽,待梅谢去,唯香魂存世。
  • 草莓香草与花

    草莓香草与花

    我觉得草莓蛋糕,香草冰淇淋和淡淡的花香,应该可以冲淡烦恼吧?嘻嘻~
  • 天生骗子纵横仙界

    天生骗子纵横仙界

    天生骗子,契约骗王系统,问鼎骗王之王。想遛狗?九哥:骗条仙兽当宠物。想砍人?九哥:骗把仙兵当武器。想洗脚?九哥:骗个妖精来洗脚。想捶背?九哥:骗个仙女来捶背。骗骗骗,各种骗,骗天骗地,骗人骗妖骗仙骗魔骗神骗佛,全部骗到姥姥家。系统:麻痹的,他连系统都骗。
  • 心向阳爱无期

    心向阳爱无期

    李凌峰,一个高中生,平凡的不能再平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过着大多数人的生活,行走在这喧嚣的世界。
  • 和你的时光很甜

    和你的时光很甜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两人相遇了,没有一见钟情,没有多么热情得章节,大家开心的看就OK了
  • 网王之深蓝色碎屑

    网王之深蓝色碎屑

    固执而丑陋的娃娃到底是童年的玩偶还是心底的禁忌玩世不恭的深蓝发色到底是心跳的动力还是毁灭的火焰
  • 我和你未完待续

    我和你未完待续

    我原本以为,你的转身就会是我寂寥的此生。时间在颠沛流离中转了一圈,你淡然的回眸是否能预示我们可以再次牵绊纠缠?谁——能圈住我无名指上的等待?从校园到都市,从清涩到成熟。从分手到再次重逢。
  • 繁华殆尽时

    繁华殆尽时

    繁华殆尽时,与君相守,不离不弃。流年韶华皆付诸于他,她无悔。富贵时,有她相伴;落魄时,她亦常伴身侧。也许,平平淡淡才是真。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