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09900000082

第82章 软实力与中国文明下(2)

(三)推动国际文化间的多边对话与合作

当前中国在战略观念上已经认识到,丰富的文化资源并不必然意味着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要将文化资源要素转化为文化软实力,必须诉诸积极的文化外交。文化外交与经济外交等一道,成为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中国需要积极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大对外文化传播的力度,及时向外界展示中国的发展、变化及其与世界的关系。近年来,中国一些主要媒体和电台开始在海外建立自己的传播机构,例如中央电视台于2012年1月建立了首个海外分台——非洲分台,主要聘请非洲人用他们熟悉的语言来讲非洲故事、讲中国故事、讲中非关系的故事,这是一种传播模式的创新。今后,中国不仅需要在传播的技术、技巧和方式上下功夫,还需要进一步提炼自己的传播理念。比如,应该向世界展示一个什么样的中国?什么样的中国才是真实的?“中国视角”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只有这些理念问题搞清楚了,中国的对外传播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由于文化软实力资源及其作用对象是多元的,因此应针对不同的国别,不同的地区开展富有个性与差异的文化外交。对发展中国家,重点不在于宣传中国古老文化和传统美学,而更多地在于展示中国当下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创新能力,通过中国迅速实现发展这一示范效应增进发展中世界对中国的好感与认同,并在南南合作中赢得应有的国际尊重与良好声誉。对于周边国家,中国应明确传达和平与合作理念,通过宣传“和为贵”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当前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来增信释疑,增加周边国家对中国战略意图的了解。对于西方国家,中国应充分展示当前中国发展的活力与新面貌,突出中国当前发生的社会变迁和现代化进程,多谈谈国家的创新、不断涌现的新思想以及应对诸多问题的新举措。

文化外交还要重视对国际多边文化机制的参与,通过国际文化规范、规则的制定和修改来反映中国的文化主张,在维护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日益增长的文化利益的同时,也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和不同民族间的互信与理解贡献自己的智慧。历史上,中国曾长期疏离于国际机制的创建与管理,对大多数国际机制应对比较消极,致使中国只能对别国主导的国际制度及相关安排做出应急式的被动反应,从而难以从根本上维护自身应得的权益,也难以扩大在世界的影响力。

(四)增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相互理解与信任

当今世界是由不同主权国家构成的,不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历史传统方面存在不同的特点,在诸如民主、人权等政治理念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当代中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等各方面与西方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从本质上讲,中国与西方国家存在的政治理念的差异,正是世界政治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从世界范围来看,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理念都是整个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需要我们去认识、了解。虽然中西方在政治理念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中西方政治理念之间的对话一直未曾间断过,既有政府间的直接对话,也有民间组织、个人、学术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些活动有助于推动中西方在价值观念方面的相互理解。可以预见,在短期内试图彻底消解中西方在意识形态认同上的差异实非易事,但通过定期和多层面的沟通与对话以增进各方的互相理解,从而不对双方的总体外交造成负面影响,仍是可能的。

同时,中国也积极借鉴西方合理的制度理念,积极开展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完善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明建设。中国应及时向国际社会阐明,实现民主、自由和平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具有不容置疑的普世性。当前中国人民也正在致力于追求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中国一贯坚持“多元共存”与“平等竞争”的文化价值观,以这样的价值观来看待国际上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客观存在,以这样的价值观来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根据中国的实际需要为我所用,同时注重改造和提升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争取让中国文化及价值观念走出国门、惠泽全球。

(五)维护和拓展国家的文化安全利益

所谓良性的文化安全环境,是指国家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一个基本安全的外部环境,主要表现为国家的文化主权的完整和国家文化利益的有效维护。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文化政策的核心,并不是一般地占领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市场以获取更多的现实利益,而是旨在全面输出西方的政治经济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对发展中国家的民众进行彻底的精神征服和信仰改造,企图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充当西方国家的附庸,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对于发达国家这种文化霸权行为及由此带来的文化安全威胁,中国应当采取积极的国家文化安全对策,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防范,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文化安全利益。在致力于提升国家的文化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同时,也要增强国家文化安全意识健全文化安全预警机制,在适当时候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市场手段保护自身文化市场和文化利益。在维护国家的文化主权与文化安全的同时,也要避免将文化安全的维护、文化复兴的抱负与狭隘的文化保护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相混淆,避免因简单而盲目的自我封闭而排斥一切异质文化的可取之处。

五、结论

已故历史学家汤因比曾对中国文明充满了信心:“西方观察者不应低估这样一种可能性:中国有可能自觉地把西方更灵活、也更激烈的火力与自身保守的、稳定的传统文化融为一炉。如果这种有意识、有节制地进行的恰当融合取得成功,其结果可能为人类的文明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虽然过去百余年里,中国在科技、教育和现代知识创新方面明显落后于西方,但当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伴随这一进程而出现的文化繁荣与科技创新热潮,必将显著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中国文化的复兴,不仅将成就中国的大国崛起,实现中国人百余年来孜孜以求的民族梦想,也将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自己的特殊智慧、观念与思想,从而再现东方中国文明的巨大魅力。这一进程虽然不易,但却充满期待。

(执笔:罗建波)

参考文献:

1.Joseph S.Nye,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p.1—40.

2.[美]傅立民:《论实力——治国方略与外交艺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3.[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等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4.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

5.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5页。

6.[德]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91页。

7.[英]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徐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0页。

8.《美前驻华公使傅立民谈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http://news.sohu.com/2004/05/14/00/news220120080.shtml。

9.[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4-6页。

10.[德]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94页。

11.[日]池田大作、[英]阿诺德·汤因比:《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荀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283—284页。

12.《社科院:最大限度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成我国教育发展关键》,http://www.china.com.cn/news/2009—9/8/content_18484499.html。

13.《2011年上半年我国对外发明专利申请持续增长》,http://www.ipr.gov.cn/gndtarticle/ttxw/201108/12487501.html。

14.郑园园:《展示富有创造力的法国——中法文化年法方总协调人隆柏访谈录》,《人民日报》,2004年10月9日。

15.《2011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87/201202/131117.html。

16.刘长乐:《打开世界文明交融折扇窗》,http://culture.ifeng.com/event/detail_2012_11/23/19487681_1.shtml。

17.[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吴象婴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18.[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9.[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94页。

同类推荐
  •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从为什么要研究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开始,以政府与市场为分析主线,提出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渊源,着重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企业关系、产权关系、土地关系、产业结构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公平与效率关系、区域关系、生产要素协同关系、增长与发展关系以及对外经济关系等十个方面的内容。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

    本是书作者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领域的学习、科研与教学心得的集中展现。虽然一本小书难以承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波澜壮阔的历史及辉煌成就,但多年来,笔者结合教学和科研经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些理论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思考,尽管有些思考还是初步的。今天将其成书,着眼点是对自己过去思考做一点总结,以期能静下心来做点更有深度的理论思考。
  • “国难”之际的思想界

    “国难”之际的思想界

    1931~1937年,因日本入侵造成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危机,从知识分子为主题的思想界展开了对中国当时政治出路的大讨论。
  •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论集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论集

    如何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主客观辩证统一,使改革开放的实践效果与改革主体的价值目标相一致,这是保证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深入进行的重大现实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化、体系化建设,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改革开放。
  • 走进怀仁堂(下卷)

    走进怀仁堂(下卷)

    记述了近30位极富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故事。作者通过亲身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辅以收集的上百幅珍贵私人照片,以生动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这些开国将帅在建立及建设共和国过程中的卓著功勋,及其在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特殊作用,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也展示了传主的独特个性,让读者认识一个又一个蜚声中外的军事和政治人物……
热门推荐
  •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陶瓷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陶瓷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王者之越

    王者之越

    他身已死了,但是他的魂没死,在王冠戒的保护下,他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这儿的一切都变了,他为了重新回到自己的世界和他深爱的那个女孩,他将不惜一切代价回去。他的势力无比的巨大,杀手,佣兵,黑道,军队,修真界,遍布了整个世界,他就是这个世界的王者!王冠之王!!同时,他的艳福也不浅,一个个的美女投怀送抱,接下来的的世界会发生怎样的事情?诸位和我一起期待吧......
  • 承道传说

    承道传说

    长眠终醒,佳人留情。前路漫漫,所思慎行。十死无生,明志天定。危机四伏,遁一留影。——这,是一个关于承托大道的传奇故事
  • 稳健的穿越人生

    稳健的穿越人生

    王稳健,一名21世纪的大好青年。却因为一次有预谋的意外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 邪恶王子的霸道公主

    邪恶王子的霸道公主

    她从家里跑出来,是因为父母的订婚。她用自己剩下的金卡,勉强可以生活。以穷人的身份进入“圣贤学校”经过任何事情和她的未婚夫有了爱的故事。
  • 呆萌天下:腹黑世子妃

    呆萌天下:腹黑世子妃

    重生前,她软弱娇憨,却落得个,儿子惨死,她被挖心的凄惨下场。重生后,她披着软萌妹纸的皮囊,表面上对谁都温柔善良,暗地里却狠戾凶残,再不受半分凄凉。重生前,她视爱成命,却是爱错了人,死不瞑目。重生后,冷酷战神视她为掌中宝,眼中最好,以天下为聘,只为换她一颗真心,而她,却已是无心之人。
  • 念念不想忘HE

    念念不想忘HE

    论,自己的男朋友只有自己能看见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 我在六界当帝王

    我在六界当帝王

    什么顶峰境界什么超级武器只要我叶青想要我的系统就会给我拿过来
  • 撩妻成瘾:上司,轻点爱

    撩妻成瘾:上司,轻点爱

    宋清欢以为离了那个人,这辈子要孤独终老了。结果,呃…怎么回事?一只大灰狼追着她跑…“女人!睡了我不负责,就想跑?”“……那你想怎样?”“睡回来!”于是就被拐到床上吃抹干净。她逃…他追…某天,逃无可逃,霸气回头,“喂,上司,你是专门来挖洞的么?”某上司挑眉一笑,“我不挖洞,只撬墙!”【宠文宠文宠文!】
  • 那些年暗恋的时光

    那些年暗恋的时光

    年之余知道他永远都是她遥不可及的梦,她知道无论自己再努力都无法追上宁墨澈的脚步,他是天上的星星,那她就是地上的猩猩,可造化弄人,宁墨澈居然和年之余表白了!“之余,嫁给我,”火的全宇宙都知道的大明星宁墨澈居然向我表白了,我要不要答应呢?本想故作矜持的,可是吻着吻着就不由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