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09900000025

第25章 欧美再工业化与中国产业发展战略上(1)

产业发展战略

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后期,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欧国家先后爆发了次贷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低迷和负增长。这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洲可能陷于一个5到10年的衰退期,日本有可能重新陷入一个新的“失去的20年”;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新兴国家,包括南亚和非洲的一些较低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则依然保持了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欧美国家为了应对这种大格局的变化,开始抑制过去实施的“去工业化”的趋势,进行重大的战略型调整,实施“再工业化”,特别是重振制造业。而中国这样的出口过度依赖于欧美的国家,也不得不进行重大的调整,从过去的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向内需拉动转变,特别是内部消费需求拉动的发展战略。

从********产业的发展战略看,在对外经济联系方面,除了从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转向内需拉动的发展战略外,还需要调整的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提升品牌影响力等方式来保证产业安全,提高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使中国逐渐从制造业大国转向成为制造业强国;通过技术工艺的改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节能减排,减轻中国发展对世界资源环境的需求和消耗的压力,为处理好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关系创造条件。

一、产业结构变动规律和欧美曾经的“去工业化”

产业结构,总体上,是指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之间的生产比例;下一层次是指各产业内部各行业的生产比例。有时往往将工业内部的结构,狭义地称之为产业结构。从组织上讲,产业结构指行业中N个企业的生产规模和销售额在市场中的集中度等状况。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后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过度“去工业化”,造成了物极必反的局面,所以从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开始,又不得不进行新的“再工业化”的调整。

(一)不能违背产业结构变动的客观趋势

从总的产业结构看,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各国农业增加值从占GDP比重的85%左右逐步下降为5%以下,甚至更低到1%左右;部分地区和国家制造业增加值从占GDP比重的5%左右上升到45%,甚至更高一些,然后再下降,最终稳定在25%左右;服务业增加值由占GDP比重的10%左右,最后上升为70%左右。中国改革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些地区将农业发展作为本地区的产业重点。如普遍能看到要求农民不要外出,安心种粮;“打造农业强省、强区、强县”的文件、讲话和导向。实际上,农业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弱势产业。从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看,其创造财富比例和就业容量长期是下降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地的发展意识和战略才明确到了无工不富的工业化方面。

从制造业内部结构一般变动趋势看,一是同农业关系密切的以轻工业为中心的消费工业发展阶段:表现为以纺织、农产品加工、卷烟、酿造等行业为主;二是重化工业发展阶段:主要是基础和装备工业,能源、钢铁、机械制造、化工等行业主导;三是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以及大规模制造业发展阶段,生产从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到洗衣机、电视机、冰箱、空调、汽车的所有产品;四是工业内部信息化、集约化发展阶段:表现为信息化、智能化、自动流水线化、技术密集型、节能环保型等产业主导,出现了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及其设备、精密仪器制造、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及其设备、航空、航天、核工业、清洁型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产业。

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也有其变动规律:首先是传统服务业,包括商业、旅店、餐饮和交通运输业发展阶段;其次是现代服务业,包括房地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发展阶段;再次是公共社会服务业,包括工商服务业、法律服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社区服务业等发展阶段;最后是信息化阶段,包括工业服务、科技服务、物联网、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等产业发展阶段。

而从产业组织结构来看,产业向三个方面变动,即需要规模化经营的,集中度逐步提高,在钢铁、汽车、烟草等行业中,生产和销售额逐步向越来越少的企业集中,国际关系中,出现了跨国公司;需要个性化、小范围和灵活经营的中小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如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链的产业配套环节;从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以及范围经济及横向配套来看,产业链延长,产业集群出现。

需要指出的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是一种规模、集中和聚集经济的产业。工业化初所谓的“乡村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一村一品,这种分散的工业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土地资源浪费、基础设施投入大且不经济、污染分散并无法集中和规模化处理,产业发展无分工协作、信息不对称灵敏等聚集效应问题。而且,在体制上,村村、乡镇和各区县都有开发区,出现投入分散,重复建设的现象,从而形成工业发展的散乱小污格局。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发展,这些问题已为绝大多数地区所认识到,因此,提出了产业要进工业园区的正确战略和决策。

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化密切相关。服务业生存和发展的两个必要条件是:(1)在服务业企业服务销售形成需求的半径和范围内,有足够的、有效的需求,使其销售的服务产品能获得合适的销售收入,来消化其成本,并取得合理的利润;(2)收入水平低会使一些本来可以社会化的服务被家庭内部劳动所替代,并且对休闲旅游文化等消费的支付能力也较低;而收入高,则反之。因此,收入越低的区域,服务业越不发达,收入越高的区域,服务业越发达。实际上,无论是中国的数据,还是全世界的数据都证明了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化水平高度相关。但是,对于这一点,许多领导和政府在意识上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有的讲话、文件中甚至存在“在农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提法,这在经济学上是极其错误的。实践中,在人口很少、收入水平相对比城镇低、家务劳动机会成本不高的自然村,也根本不可能大力发展服务业。

(二)欧美“去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影响

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国家在发展方面形成了这样的意识:即,发达国家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应当以知识——技术专利、文化产品等赚取利益,以商标和市场网络赚取利益;以金融业资本运营赚取利益,从而形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分工。发达国家出口技术和高端服务,发展中国家出口中低端的制造业产品;把工业发展的污染更多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发展中国家发展制造业,消耗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获得便宜的消费品。这样,既可以减轻发达国家的体力劳动强度,又可使发达国家的资源可持续利用,还可以改善发达国家的生态和环境。

去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最主要的是指制造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处于后工业化社会时代,许多国家对其产业结构有意无意进行了“去工业化”的调整。其过程是:(1)制造业在50到70年代向东亚的一波转移后,制造业又向亚洲的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转移,制造业出现空心化;(2)由资本和劳动双密集型的制造业,逐步转向技术资本密集型;(3)以金融业为主的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4)跨国公司快速发展,成了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组织方式,形成发达国家—次发达国家—高发展中国家—低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同等级的产业分工链;(5)企业集中度提高,大规模化,跨国公司化,每千人口中小企业数量下降。

而从全球来看,世界各国工业化先后的不同,以及产业的梯次转移,形成全球产业的分工协作和贸易结构。

传统的全球分工模式:国际分工在不同产业间进行,(1)发展中国家主要生产资源类初级产品,发达国家主要生产制成品;(2)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如打火机、纺织品等;发达国家形成了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即所说的垂直分工;(3)由于地价和环保标准上升,发达国家主要是低污染和占地少的制造业,而普通钢铁业、造船业等则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化,一是国际分工在产业内形成,分工体现在产业的不同环节、不同价值链上,如产业内技术研发和营销集中在发达国家,而产品制造则主要在发展中国家。二是国际分工在产品内形成,分工体现在产品生产的不同工序和不同价值链上。对同一产品的不同工序或零部件的不同技术进行专门研发、设计和生产。技术含量高的工序、附加值高的零部件一般由发达国家来完成,发展中国家承担的大多是低附加值的初级零部件生产,或者是只承担最后加工装配的工序,而主要部件依靠进口。即所谓的水平分工。

从国际分工形成的贸易结构来看,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低端制造品(纺织品等)、零配件和中间制造产品(如汽车轮胎等),出口耗能型产品(如普通钢铁)以及石油等资源;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和设计、专利和品牌,出口高技术产品(如空客)和精密仪器产品(如照相机等)。

如美国,其制造业劳动力占总劳动者的比例,从1965年最高值的28%下降至1994年的16%。在日本,其制造业劳动力比重的最高值是27%(1973年,比美国迟8年),到1994年则下降到23%。在欧盟15个国家中,制造业劳动力比重的最高值是30%(1970年),到1994年则迅速地下降到20%。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服务业所占的劳动比重均在上升。美国服务业中的就业人数占劳动者总数的比重,从1960年的56%上升至1994年的73%。从1960年开始,其他发达国家均呈现相同的趋势。

同类推荐
  • 点滴集——发展·项目·改革·文论

    点滴集——发展·项目·改革·文论

    该书由甘肃省政协副主席、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邵克文作序,甘肃人民出版社资深编辑赵宝红担任责任编辑,全书40万字,共分三部分,即“发展点滴”、“项目点滴”、“改革点滴”。
  • 现代领导哲学思维

    现代领导哲学思维

    思维的力量最终可以改变世界。哲学的灵光让领导者视野更广阔、目光更深远。哲学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是现代领导者的必备素养。本书围绕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哲学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的培养,结合领导工作实际,对系统思维、过程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超前思维、辩证思维、战略思维、求实思维、实践思维的特征、功能和训练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旨在使各级领导干部读过本书之后对哲学思维有一个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认识,明晰哲学思维的养成途径,增强哲学思维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工作能力。
  • 饭局门:十张餐桌上的政治大博弈

    饭局门:十张餐桌上的政治大博弈

    每一个饭局,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有恶性的,也有良性的。恶性的较量大概就是政治博弈,良性的就是大家有事无事坐在一起,谈谈人生观与宇宙观。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用“桃子”做武器,杀死了三个力敌万人的武夫,这是中国最出色的刺杀事件;专诸刺王僚的故事想必人尽皆知,显而易见,在饭桌上革别人的命远比在战场上兵戎相见来得直接,来得有效;赵匡胤用一顿饭就把武将手中的兵权轻松解下……毛主席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从历史上著名的几场饭局来看,有时想要革命,还真得请客吃饭不可。因为往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都摆不平的事,一顿饭就搞定了。
  • 政道

    政道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3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仁政、德政、法政、善政、廉政、简政、宽政、信政、勤政、和政等10个方面介绍了古代的为政之道,对领导干部确立“以民为本”的指导思想和借鉴古人的治政模式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 中国自信:民族复兴大思维

    中国自信:民族复兴大思维

    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梦”成为一个热词。这本书是我个人对“中国梦”的理解。理解只是开始,关键是如何实现民族复兴这一“中国梦”。这是一个长期的事业,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延续,同时,它还是人类文明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热门推荐
  • 假婚合约

    假婚合约

    孝顺的许林被老妈强行定下婚姻,有心上人的他都快要气炸了,因为这婚姻的对象就是高中时经常欺负自己的暴力妞,天啊,这让许林没有了老板的形象,处心积虑地找着离婚的理由。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也正是这个主意,让他陷进去了。至于为什么会是一个泡妞高手,这里就是看点了。
  • 转身异世界

    转身异世界

    地球大学生苏铭不知为何转身到了一个名叫天元界的世界,在生命危机时爆发出了一个名为至尊系统的系统。随后开始了自己的异世界冒险!!!
  • TFboys的萌系公主

    TFboys的萌系公主

    他们,是红透半边天的TFboys;她,是可爱贴心的软萌少女。当她遇上小凯与千玺,陷入爱情漩涡。因他人嫉妒,一个计划产生......他,毫不知情;她,伤心离去。3年后,她和她的骄傲,霸气归来!3年前的真相,浮出水面......
  • 甜哎

    甜哎

    一场从父母之命开始的命运纠葛。始于相亲,终于爱情。最好的爱情就是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你。
  • 零零的眼泪

    零零的眼泪

    本文写的是美人鱼王国的公主离开大海后遇见了自己心爱的人并和心爱的人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在一起的故事
  • 辽方镇年表

    辽方镇年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后一位萨满

    最后一位萨满

    历史的车轮,能掩埋,一个又一个天资卓绝的人物。却掩盖不了,过去、现在、未来的故事,一个可能正确的选择,却不得不承受一段无妄之灾世界真的有对错吗?万物真的分善恶吗?
  • 我是四目道长徒弟

    我是四目道长徒弟

    上一秒还在跟小姐姐压马路的林枫,下一秒就穿越了,还穿越到了林正英的世界,成了四目道长的徒弟,他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浪呢?...新书首发,文笔不好,还望多多谅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妖帝主

    天妖帝主

    妖!战天斗地!屠佛灭仙!弑神不留人!一只小小猴子,崛起于微末之间!绽放于诸天之内!快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