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97900000088

第88章 孔子再拜老子(4)

孔子说:“是的,君子如果不仁便成了没有德,不义就没有正当的生活方式。仁义实在是人的本性,否则,除了仁义还有什么可依的呢?”

李耳又问:“请问什么叫仁义?”

孔子说:“心中坦诚欢乐、博爱无私,便是仁义的本质。”

李耳说:“唉!你这是近似于后世浮华的言论啊!说到谦爱,那不就迂腐了吗?所谓的无私,才是真正的偏私啊!如果你真想使天下苍生皆有所养,何不顺着天道而行?要知道,天地本有一定的常道,日月、星辰也自有其光明和行列,禽兽本有群类,树木也各自生长。你又何必高举仁义,深怕众人不知似的,拼命击鼓去找寻那迷失的人呢?你这么做,是在迷乱人的本性啊!”

对话是需要艺术的,如果不讲艺术,往往会把事情弄僵。孔子是深知这点的。尽管李耳谈的头头是道,可孔子的心里还是坚持他仁义的观点,他不是容易随波逐流的。治学得有自己的主见,这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是他向老师请教,就要听他的见解。他说的符合自己观点的地方,就吸收;不符合自己观点的地方,就参考。治学千万不能随风倒,要形成自己独特的主张。处世需要大胸怀,当然就包括对话也要有大胸怀,不能听到与自己不同的见解就暴跳如雷,特别是批驳自己观点的话,更要听进去,这才是一个学者的大气度。孔子觉得这个问题再谈下去会“顶起牛”来,便转了话题,和蔼地问道:“老师,您创立的道家学说。我也在拼命地学,请问怎样才能得到‘道’呢?”

李耳更是懂得对话的艺术,他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个人都有个人的治学主张,何必要把自己的主张强加给别人呢?这是违背他一贯主张顺其自然的。他见孔子转了话题,觉得孔子的脑子反映很机敏,便放缓了El气探问道:“那你是如何求道的呢?”

孔子说:“我通过历法算术去求道,五年还没有得道。”

李耳说:“那么你又如何去寻求呢?”

孔子说:“我又通过阴阳寻求,十二年了还没有得道。”

李耳笑了笑说:“这就对了。假若‘道’能像礼物一样献给别人,大家都会把它献给君主;假若‘道’能像饮食那样送给别人,人们都会把它送给父母;假若‘道’可以告诉别人,人们都会告诉自己的兄弟;假若‘道’可以留给别人,人们都会把它留给子孙。这些都是不可以的,没有其它原因,而是自己心无主见,‘道’就不会停留;外面没有同道,主张就无法推行。出自内心的,外面不能接受,圣人就不向外讲;外面传人的,内心对此没有主见,圣人就不能把它放在心上。名声,是公共的器物,不可过多地取用;仁义,是过去的帝王住过的旅店,只可住一夜而不能久留,住久了必有过错。”

孔子点头重复着李耳的话:“自己心中无主见,道就不会停留。这话说得太好了。”

李耳又说:“古代的圣人,把道寓于仁中,把行为寓于义中。在逍遥的境界里畅游自在,在简陋的田野里苟且就食,在自给自足的园子里立足。逍遥,就是无为;简陋,就是苟且,就是无求于人;不施舍给予,自己就已损耗。古代称这样做是采集真性的行为。”

孔子入神地听着,等着李耳的下面的话。

李耳看到孔子专心致志听着的样子,又说:“追求富有的,不会让出他的俸禄;追求显名的,不会让出他的名声;迷恋权势的,不会让出他的权柄。他们掌握着这些,就感到恐惧;丢掉这些,又会感到悲伤。这些人没有一丁点儿主心骨,完全看不出他们竭力追求的是什么东西,他们是受了天然的刑戮。埋怨、恩惠、取得、给与、批评、教导、生死这八条,是纠正行为的工具,只有顺应变化而不僵化的人,才能很好地运用它们。所以说,纠正,就是正确运用。心里对此不以为然的人,得道的大门就会为他开放。”

孔子又听到李耳提倡仁义,与他的看法完全不同,便说:“老师,您刚才讲了,治学要有主心骨。我的主心骨就是礼、仁、义。”

李耳说:“人都应该有主心骨,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是事业成功的主动力。可是我在求道的路上也是走了弯路的。谷糠迷了眼睛,就分不清东西南北;蚊子咬着,整夜就睡不着觉。仁义不知不觉地迷住了我的心,权利不知不觉挡住了我的路。这是最大的祸害。你不要使天下人失去质朴的本性,你最好是像风儿那样的随顺,修养德而自立,又何必竭力想敲鼓去寻找逃跑的孩子呢?白鹤不天天洗澡也白,乌鸦不天天染色也黑。黑白是它们各自的质朴本性,是用不着辨解的;名誉的荣耀,不足以扩大。河水干涸,鱼儿们被困在陆地上,互相吹着湿气,用涎沫互相滋润,不如它们在江湖里互相忘却。”

孔子从李耳那里回到公馆后,好长时间不说话。南宫敬叔问:“老师,您和李耳的这次谈话怎么这么长时间,他都告诉了您什么呢?”

孔子感叹地说:“我现在真是见到了龙。龙,合拢就成为形体,分散开是灿烂的文彩,乘着云气遨游于天地四方。我费了好大的劲,坚持我自己的主见,还是劝说不了他,倒被他的话吸引住了。”

南宫敬叔听后,很不以为然,觉得孔子把李耳抬得太高了,就说:“难道真的像您讲的,李耳就像条龙,行云自如?我倒要亲自去拜会李耳,心里正有些话要问他。”

南宫敬叔去见李耳,开门见山地说:“三皇五帝治天下的办法不同,但都非常有名,先生却以为他们不是圣人,您能讲出您与众不同的道理吗?”

李耳指了指旁边的凳子说:“你坐下,先谈谈你自己的看法,他们何以为圣人?”

南宫敬叔昂着头说:“尧不传位给子丹朱,而选贤让位给舜;舜同样传位给禹。禹用心治水,三年不归家门,这是有口皆碑的,怎能说他们不是圣人呢?”

李耳说:“你把凳子搬到我跟前坐,听我慢慢给你讲。”李耳知道,南宫敬叔的思想基本是承袭孔子的,讲“三皇五帝”不是从黄帝讲起,而是从尧开始的。黄帝是我们的老祖宗,讲“三皇五帝”首先就应该从他开始。

南宫敬叔把凳子朝李耳跟前挪了挪,坐到那里等着听。

李耳提高了声音:“讲圣人就应该从黄帝开始。黄帝治理天下,是灭了蚩尤后,铸三鼎而治天下,也就是说把天道铸在天鼎上,把地道铸在地鼎上,把人道铸在人鼎上。这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样,道生法,由道法治理天下。舜治理天下,让人们亲爱父母,百姓要为他的亲人减少礼节,别人也无可非议。舜治理天下,鼓励竞争,妇女怀孕十月生子,婴儿五个月就会说话,还不会笑就认得人了,于是开始有夭折的。禹治理天下,让民心多变,人们各怀心思,杀人也认为正确,比如杀盗贼不算杀人,人都各自抱团而不顾天下,所以天下人人惊慌。儒家墨家学派,刚开始还有个秩序,现在都在哗众取宠,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告诉你,尧以后的君主治理天下,名义上是治理,实际上是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对上是掩盖了日月的光明,对下是损害了山川的精华,中间又扰乱了四季的施与。他们违背了顺其自然的道而治理天下,能是圣人吗?我主张‘无为而无不为’,只有这样才能算圣人!”

几句话把南宫敬叔说得心慌意乱、浑身发抖,找不出合适的词语来反驳李耳,只好告辞。

南宫敬叔回到公馆,看见尹喜正在与孔子说话。孔子停住话问南宫敬叔:“你单独见了李耳,觉得他怎样?”

“正像您说的,他是一条龙,随云而腾。遨游时,滔滔不绝的言辞,把我说得都冒出了一身冷汗。”

孔子在屋里踱着步,伸开双臂学龙一样在腾飞,十分感慨地说:“鸟,我只知道它会飞;鱼,我只知道它会游;兽,我只知道它能跑。能跑的我可以用网捉,会游的我可以钓出来,会飞的我可以用箭去射。要说龙,我就不知道它是怎样乘风云上天的!我见到李耳,他就像龙一样。”

孔子和南宫敬叔又在京都住了些日子,决定回鲁国,便向李耳辞行。

李耳依依不舍地拉着孔子的手说:“这次你来看我,又拐到我的家乡,看望了我的老母、妻儿,带来了他们的口信,这是我要谢你的。你要走了,正是年轻有为的时候,也正是干大事的时候。我没有什么东西送给你,只送你两句话。第一句话是,你说的那个人,见多识广,那么高明,这个人呀,他早已死了,骨头也已沤烂,唯独他的话还留在耳边。就是说一个人遇到知己的好君主,碰到好时机,受到重视,就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如果遇不上好时机也不要紧,可以像飞蓬一样,到各处游历,宣传自己的主张。另外我还听说,一个会做生意的商人,尽管他腰缠万贯,可在外表上总看不出他富有;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尽管做了很多有益于百姓的好事,也不伸手索取,看上去倒像个傻子一般。你要把骄傲自满去掉,淫逸奢侈的事不沾身,因为这些对你来说没有什么好处,别嫌这些活难听,这可都是我的真心话。”

孔子也握着李耳的手,感动得流出了泪,激动地说:“老师,您尽管讲,这些话比金子都珍贵,好久没有听到这样的话了。我一定牢牢记在心上。”

李耳松开孔子握着的手,握成了一个拳头摇着说:“我这个人是随其自然,当然说出的话也像风一样地飘走了,所以人们不要老记着我的话。将来你著书,或是其他人著书,也不要引用我的话。如果引用了,就是强迫人家接受我的观点,这是违反我一贯倡导的顺其自然的。人的思想何不是这样,何必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人,叫人家按自己的话去行动呢?所以,我定了一条戒律,任何人不得在著书中引用我的话。谁违背了这条戒律,他就不把我李耳当人看,当然他自己也就不是人了。不尊重别人的人,就是不尊重他自己。别看我这话骂人难听,只有这样他们以后才不会引用我的话。”

孔子记着李耳的话,离开了京都。不管以后孔子著书,还是其他人著书,都实践了李耳的这条戒律,没有在书中引用李耳的话。

后来令考古学家迷惑不解的是,为什么与李耳同时代的以及聆听过李耳教诲的人,在著书中为什么没有提到李耳的话呢?说穿了,就是因为李耳有这条戒律在约缚着他们,谁若是引用了,他们就不是人了。谁愿意自找骂呢,秘密就在这里。

同类推荐
  • 管窥《道德经》

    管窥《道德经》

    本书旨在向朋友们推荐《道德经》这部非常经典的著作。希望读者们读了它之后能够有所解,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发现和顿悟生活中的“道”,进而循“道”而行,成为“修善”,“有德”的人。
  • 安住在折腾中

    安住在折腾中

    《安住在折腾中》,本书收录了法眼寺方丈,明一法师的数十篇日记一系列禅修讲稿。书中不仅记录了明一法师作为僧人的日常修行,劳作,弘法的点点滴滴,更令广大读者有机会分享到这位正信正行,爱国爱教高僧的修行体悟用人生智慧。广大信众用佛门弟子都将从中受益。
  •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也做了周密的考量,最终选择按照先天八卦的次序,分八个卦宫,分别予以讲述。在每一卦的结尾处还附上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这样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轻而易举地读懂周易。
  • 趣谈逻辑

    趣谈逻辑

    本书希望通过趣谈逻辑,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智慧天地,初步了解逻辑知识,培养逻辑思维。逻辑理论比较抽象,但编者在编纂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读者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本书针对目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中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老师在课堂上怎样把自己的知识更好地传给学生,使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如何处理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怎样展现和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这些已成为许多老师经常反思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诠释和解答。
热门推荐
  • 王爷你好:萌妻来袭啦!

    王爷你好:萌妻来袭啦!

    呜呜呜呜她犯了什么错了,玩游戏也能穿越?一不小心变成小婴儿从头再来orz好吧她认命了,毕竟有三位美男哥哥也是超级养眼呢。诶,这位帅锅,看着她流口水干嘛,她有那么好看吗?紫竹:小姐坏坏……又调戏人家嘤嘤嘤某男人:差点被她帅到了……众人:…………
  • 月灵之巅

    月灵之巅

    这是一个修者的世界,这里危机四伏,也机遇横生,这里崇尚力量,强者为尊。一个初入修途的孩童便可轻易战胜壮汉。到了皇级,御空而行不再是虚谈,一日千里也不在话下。帝级层次,一剑可挡百万师,转身即能再战三万里。神级是修者的巅峰,是最恐怖的存在。古之传闻,神人覆手间便可断川开山,眸光开阖间天地也为之变色,毁天灭地,一人便是一个传奇,一人便可惠泽子孙万代,开创一个永垂不朽的世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陌路:时光荏苒

    陌路:时光荏苒

    一次遭人陷害,洛染差点死去,醒来后,被医生告知,自己已经失忆。这时,门缓缓打开,那位在自己梦中出现的女子进来,她用美丽的笑容迎接自己的茫然。“洛天玖,是我吗?”随后,一大串谜题向洛天玖涌来,还有,关于“生前”的我...曾经可笑的友情,因为你的那一举动,在顷刻间破碎,现在,居然想抢走真正属于我的,你不要忘了,我一直坚信,属于我的谁也抢不走,不是我的,我想留也留不住。[本小说有个人因素,部分地方纯属虚构]
  • 霜月剑

    霜月剑

    师门一夜间覆灭,年幼的她身世成谜,深爱的他竟然是灭门仇敌之子,她到底应该放下仇恨,还是挥剑斩断情丝?残阳如血,寒月如霜,当然,如果你认为这是一个凄美的故事,那,你就错了....
  • 帝王溺宠:重生不为妃

    帝王溺宠:重生不为妃

    她是几万年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却在一座古塔里遭遇神秘空间,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带着两世为人的记忆,她发现皇妃这种事,千百年来都是一件杀人不眨眼的坑爹货,上一世她死于非命,不仅失去了帝宠,更为此葬送了皇儿与自己的性命,还好,这一世她定要改变结局,就算皇帝再温柔又如何,她是不会再上当的!
  • 老婆大人是神仙

    老婆大人是神仙

    因女主调皮,误打误撞进入投胎之道,转世来到现代,因被父亲当做棋子而离家出走,与男主相遇,又因后母的'聪明',使两人经历爱情忐忑的道路,自此接下来发生了一系列爱情问题.............
  • 校花夜夜香

    校花夜夜香

    佣兵之王许意被自家老头子威逼利诱之下,无奈跑去做了校花的贴身保镖,奈何每当夜晚校花的闺房总是传来一阵诱人的香味,终于有一天,许意按耐不住,推门而入......
  • 某明日方舟的烤肉店老板

    某明日方舟的烤肉店老板

    阿米娅!驴!bestmatch!areyouready?henxin!撕咬命运的奇美拉!yeah~!!你吃了烤肉,对吧?你问我为什么一个烤肉店老板是假面骑士?当然是无法对明天的世界置之不理啊!(顺便说一下,封面是自己画的,不会侵权(小声bb))
  •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本书通过多篇禅意故事,告诉读者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当下、知足常乐、珍藏本钱、顺其自然等积极健康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