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97900000083

第83章 周景王三道诏书请老子(3)

单穆公越说越急:“而且断绝人民的财用去充实大王的府库,好像堵塞河流的源泉去造水池水洼一样,离水流枯竭没有几天了。如果人民离心,则用穷乏,灾祸到来又没有备灾的措施,大王将怎么办呢?我们周的官府对于备灾的事,懈怠废弃的多啦,而又夺取人民的资财来扩大灾情,这使人民失去储藏,就等于要扼死他们。请大王慎重考虑这件事。”

“你有千条计,我有老主意。”周景王是个非常固执的人,不管单穆公说的怎样头头是道,他就是不听。他拿出一枚钱母在手里掂了几下,说:“李耳,你过来看看这枚钱母有多重?”

李耳把刚才的一切都看清楚了。周景王之所以要铸这种大钱,无非是想恢复泱泱大国的气派,以重振天子之威。看来要想改变他的主意是不容易的,得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走了过去接过大钱,在手里掂了掂,说:“大概是十二铢吧!”

周景王惊讶地问:“这钱币送进宫里,给朕过目。朕掂了掂,可就是掂不出有多重,你怎么一掂就知道重量了呢?”

李耳望着周景王说:“哪有国君花钱买东西的,您的一切都是侍者给您准备的。作为庶民百姓的我,买油盐酱醋,整天与钱打交道,怎能不知道它的重量呢。”

周景王又问:“你看大钱上的那两个字怎么样?”

李耳一看是籀文(也称大篆),细一辨认是“宝货”,说:“这钱文的名字起的是不错。”他在手中又掂了掂,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周景王问,“但不知庶民百姓用几枚小垣钱,能换到这一枚‘宝货’?”

周景王不解地问:“你说什么,用小钱换大钱?大钱铸出来,小钱就作废了。废的难道能换新的?”

李耳瞅了瞅旁边站着的单穆公,“我觉得刚才单穆公说的话有道理。国以民为本,老百姓现在用的小钱也是用血汗换来的。现在大王废掉小钱,重铸大钱,小钱作废,人民便失去了积蓄,能不穷困吗?民穷则国必乱,大王难道不考虑吗?”

“那你说该怎么办?”周景王伸出双手问着李耳,“难道你有更好的办法吗?既铸了大钱,又使民不吃亏。”

“我刚才不是讲了吗,”李耳从自己口袋里掏出几枚小垣字钱,放到手心和大“宝货”比量了比量,说:“我看‘子母相权’,就是说,大钱、小钱都不废弃。大钱是要铸的,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国威,只能作为镇库或大的商贸用。小钱也不废弃,人民买油盐酱醋用起来方便,还是以它为主。当然小钱可以兑换大钱,人民积蓄起来也方便。这就是说钱的轻重大小应根据流通需要而定,轻(子)、重(母)两种铜币,可以以一种为基础确定对另一种的兑换率,从而两种钱币同时流通,这就叫‘子母相权’。”

“这个办法好。”周景王刚才和单穆公争的怒气消了。“就按李耳说的‘子母相权’吧!”他转头向单穆公征询道,“你说说几个小垣字钱可以兑换一枚大‘宝货’?”他知道单穆公在朝中的势力是很大的,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得给他留些面子。

单穆公看到周景王这样询问自己,觉得刚才和周景王争论的目的已经达到,便说:“那就用六枚小垣字钱换一枚大‘宝货’吧!六六大顺嘛!无论是对王室还是对百姓,都是六六大顺,图个发财的吉利!”

铸大钱的事就这样决定了。周景王终于铸了“宝货”的大钱,是以六枚小垣字钱兑换一枚大钱的。

值得指出的是,李耳提出的“子母相权”货币兑换率的理论,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货币理论,甚至还是世界范围内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货币理论。

周景王对李耳处理的这件事是相当满意的,本来把他诏请回来,就是要委以重任。但征求李耳的意见,要做何种大官时,却出乎周景王的意料之外。李耳他什么大官也不作,只是想回到苦县家中继续过他的“隐居”生活。这周景王当然是不会答应的。好不容易才把他请到京都,岂能放他再回去,何况以后有了事情还要召见他。

景王不放,李耳要走,这怎么办呢?

苌水见这样僵着不行,便提议道:“太史严因病过世了,皇家藏书楼现在还缺一个主要负责人,是不是让李耳先生再回到皇家藏书楼呢?”

周景王说:“好,那就让李耳到皇家藏书楼作个守藏史(藏书楼长)吧!以后有事召见他也好找。”

“行!”李耳痛快地答应了。只要让他与书为伍,他当然是乐意干的。

李耳回到皇家藏书楼,人员大部分还都是原来的,只是添了几个年轻人。大家看到李耳来当馆长,都表示热烈欢迎,因为他们知道李耳是个很有学识的人,都愿意服从这位内行人来带领他们。

当李耳把藏书楼的事务安排走上正轨后,正准备到苌水大夫家里拜会,苌水大夫的侍者却来请李耳了。

李耳跟着侍者往苌水家走,结果来到他原来非常熟悉的苌弘家门口,心中有些纳闷,苌水怎么会住到他哥哥原来住的地方呢?苌水出门迎接,进到客厅寒喧一阵,苌水便让妻妾出来与李耳见面。

李耳根本没有想到,苌水的妻妾竟是苌弘原来的妻妾。这就是说,苌弘死后苌水就把哥哥原来的妻妾当成自己的妻妾了。以往是有这种习惯的,问题是要看嫂嫂和弟弟的感情怎样了。

苌弘的妻妾见是熟人李耳来了,不觉脸上有些发红。不过她俩很快镇静了下来,对李耳说,多亏了苌水兄弟,不然苌弘死后(她俩都以为苌弘是死了),我俩真不知要流落到何处。好在苌水兄弟又娶了我俩,日子过得是很愉快的。既然是这样,李耳还有什么可说的,只能祝贺他们过得更好。

苌水对李耳说道:“虽然我继任了周大夫,但我的才能是远不如我哥哥的。这点我还是清楚的,希望您以后多到我家里来坐坐,给我以知识上的帮助。我是求之不得的。”

李耳说:“我觉得你比过去成熟多了。处世的经验是从实践中来的,以后多留神身边的事就行了。要善于总结,你会比你哥哥干得更好的。”

这样两人又长谈了一阵,李耳就起身告辞了。

李耳回到皇家藏书楼后,仍像往常那样兢兢业业地工作,不过他的肩上又担负起馆长之任。他能写出“君主治国之道”,难道就治理不好一个藏书楼吗?他是按照“无为而治”的原则来治理藏书楼的事务,效果当然非常不错,一切都井井有条,大大地超过了前任,受到了朝廷的嘉奖。

时间转眼到了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一天,苌水大夫又急急忙忙跑来找李耳,说是周景王要铸无射钟,并造大林钟覆盖其上,现在又和单穆公在宫中争论开了,两个人争得脸红脖子粗,不分上下,还是您去解解围吧!

李耳赶紧和苌水来到宫中,周景王还是气乎乎坐在御案前,不满意地瞪着站在御案下的单穆公说:“我将铸无射钟,并用大林钟覆盖其上,这个主意像铸大钱似的,是木板上钉钉,改不了的。你不看小小的楚国(其实楚国已经很强大,但在周景王的眼里仍然是很小的)新铸了大的编钟,那是挂在高大的钟架上,分上、中、下三层。中、下层横梁分别由三个佩剑铜人用双手或头承顶着。一个个吊钟依顺序挂于横梁。上层铜人立在大型雕花铜座上。”’

周景王定下了铸无射钟,并用大林钟覆盖其上的决意后,专门派人去楚国考察了一番。回来的人带了编钟的资料,并向他作了解说。他说到这里,想不起下边要说什么,把考察的人带回来的资料在御案上翻了翻,看着又说:“最大的编钟,简直可以和我们周朝的国宝九鼎相媲美,每个重量都在万斤以上。演奏的乐工身穿彩衣,手握丁字形木槌和长木棒,轮流敲击编钟。高音清脆、明亮;低音浑厚、磅礴。一首曲子演奏下来,动听悦耳不说,真有一种震响寰宇的博大氛围。”周景王越说越气,“当年楚庄王在京都郊外问鼎是想得到鼎却没有得到,不得已而退了回去。现在到了楚平王竞铸出大的编钟,这不是向我们周王朝示威吗?这口恶气我岂能咽下,所以非要造更大的无射钟,并用大林钟覆盖其上。我们周王朝无论如何要超过小小楚国造的编钟!”

单穆公说:“不可以。造钟的作用不过是发出声音,如果无射钟用大林钟覆盖,耳朵就听不出这种声音了。钟声是为了让耳朵听,耳朵听不见,那钟声就失去了意义。犹如眼睛所看不见的,不可以用眼睛来看一样。眼睛观察长度,不过步武(六尺为步,半步为武)尺寸之间,它观察颜色,不过墨丈(五尺为墨,倍墨为丈,八尺为寻)寻常之间。耳听乐声,在清浊之间,它体察清浊,局限在个人的能够胜任。所以先王造钟,大不超过一钧(用七尺长的木,弄弯它,上系一弦,叫做一钧)。重不超过一石(一百二十斤),音律高低、事物长短、容积多少和轻重从这里产生,大大小小的度量衡器从这里产生,所以圣人对此谨慎从事。现在大王造大钟,听又听不见,比其大小又不合规矩,钟声不能够听到声音,造作尺寸不能够出于一定的节制,对于音乐没有好处,却耗去人民的大量财富,用它来干什么?”

同类推荐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形而上学俱乐部:美国思想的故事(译文纪实)

    形而上学俱乐部:美国思想的故事(译文纪实)

    思想是一种怀疑,而不是意识形态。第86届普利策奖最佳历史类图书,从内战的阴霾到平权运动和冷战,以思想的历史照见未来。美国经历了一场内战,其政府形态却没有遭遇变革。内战期间,美国没有抛弃宪法,没有暂停选举,也没有发生政变。但从其他几乎所有方面来看,美国变成了另一个国家。战争本身没有让美国变得现代,但战争标志着现代美国的诞生。对于亲历内战的那一代人来说,战争似乎不只是民主的失败,也是文化的失败,思想的失败。创痛深沉的内战使战前的信仰和期望轰然崩塌。在战后的新世界,这些信仰显得极为过时。内战扫除了南方的奴隶制文明,随之也几乎完全扫除了北方的知识分子文化。美国花了几乎半个世纪才发展出可以取而代之的文化,找到一整套理念、一种思考方式,来帮助国人应对现代生活的种种情形。这场上下求索就是本书的主题。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康德谈道德哲学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康德谈道德哲学

    本书集中了康德关于道德哲学的论述:关于人的意识、道德的力量、行为的准则、实践的智慧、道德与体验、人性的善恶、伦理与法理、道德与良心等。
  • 我说参同契(下册)

    我说参同契(下册)

    《参同契》是早期道教重要典籍,全名《周易参同契》。书中借用乾、坤、坎、离、水、火等法象,以明炼丹修仙之术。为道教系统论述炼丹的最早著作,道教奉为“丹经王”,是千古丹经之鼻祖。本书是南怀瑾先生一九八三年在台湾讲解《参同契》的记录,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认为:《参同契》参合了三种原则相同的学问,且熔于一炉——老庄、道家的丹道,还有《易经》的学问,是一本非读不可的秘密典籍。《参同契》不止是丹经道书,它既是哲学又是科学,也是古典文学之作,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最高深之承天接地的文化。《参同契》素有“天书”之称。这部因深奥而埋藏已久的天书,因南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而重新散发光芒。
  • 张居正直解《孟子》(全集)

    张居正直解《孟子》(全集)

    先读《四书》,后读经史,兼习书法,是历代帝王必修之大纲。明代万历年间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张居正协同翰林院的讲官给万历皇帝朱翊钧(明神宗)编写的讲“四书”的讲稿后来结辑成书,名为《四书直解》,“直解”就是相当于对古文的白话翻译。当时皇帝读书称为“日讲”,万历皇帝在明隆庆六年(1572年)即位时只有十岁,这部讲稿原书以最通俗的明代白话文写成,是为万历皇帝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后来该书刻本流传到宫外,成为当时通行的一种读本。清代的康熙皇帝读此书后御批:“朕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篇末俱精实之义,无泛设之词。”康熙皇帝甚至认为《四书直解》是自宋代朱熹《四书集注》之后最好的一部四书读本。
热门推荐
  • 烈焰男团之拽丫头变凤凰

    烈焰男团之拽丫头变凤凰

    转校第一天,季夏夏就得罪了恶魔校草季洛辰,不但被他强吻,还要面对超级粉丝团的围堵!“季洛辰!大坏蛋!放马过来吧!季夏夏是不会屈服的!”
  • 不懂爱如何爱

    不懂爱如何爱

    她问他,爱是什么?难道不就是我对你好,你对我好?他笑而不答,只抬手摸了摸她的脑袋。青儿,如果你都懂,如果你知道什么是爱,你便会知道,我对你付出了多少,用心多少。
  • 最强系统联盟

    最强系统联盟

    万年前,几乎所有神灵都陨落在众神大战中,后有一位幸存者耗尽所有神力收集众神的残魂,把他们改造成只能寄宿在人类身上的系统,而系统的主旨只有一个,守护这一方世界的和平,直到现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翠袖卷轻纱壹

    翠袖卷轻纱壹

    一位活泼可爱的公主,经历改命,生死,仇恨,渣男,囚禁,骨肉痛苦,等一越成魔,但无奈心性,成为一位清道夫,最后事情明了,成了笑话,沦为百姓茶余笑谈。不一样的女汉子,外痞内刚。
  • 锦红妆

    锦红妆

    冰山融化,星球成了海洋的世界,她的父母选择让她活下来,给了她一块拥有现代科技的玉佩让她随身携带,登上寻找生存地方的飞船,在黑洞附近,飞船被吸入黑洞,她的意识飘进了一个女婴的脑海里,开始了异世之旅。
  • 邪王盛宠:法医皇妃

    邪王盛宠:法医皇妃

    现代首席女法医,一朝穿越,成为睿王府被捉奸在床的草包王妃。
  • 玩乐奇才

    玩乐奇才

    “你是谁?我怎么在这里?”王乐开口问道。“你又是谁?你又怎么会在这?”老头也问。“我是王乐啊,我也不知道我怎么来的这地方。”“你是王乐跟我有什么关系?你都不知道你怎么来的,那我更不知道!”“你不知道,我怎么知道?”王乐说道。“你不知道,我更不知道!”老头说道。王乐怎么听的有些糊涂,这说话开口闭口什么都不知道,觉得眼前的老头肯定有病。(ps:我是作者,我也不知道男主角是怎么来的,可能是从石头里面来的吧。)
  • 任务之异国选夫

    任务之异国选夫

    普通女大学生箫小杞,从小到大作为狗都没成功勾引到手过的废渣一枚,某一天,被迫接受了一个颇有爱国主义色彩的任务:在系统的帮助下,追求当年参加八国联军的首领的后代,追求到手后再狠狠地甩掉,令他们精神受到极大创伤乃至精神崩溃。箫小杞很悲愤,抗议无效无奈接受德国人的死板,英国人的高傲,意大利人的散漫,法国人的滥情,美国人的自大,日本人的反中,奥地利人的孤傲,俄罗斯人的沙文主义,都让箫小杞一百遍想把他们揍个半死,这只是一个发生在异国的,鸡飞狗跳的温馨爱情故事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