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97900000060

第60章 观道塬上论道源(3)

无论是葬宁仨的地点,还是李黑蛋讲的“拜头香”,都震撼着尹喜、文子的心灵,到观道塬上来观“道”,这不也是“道”吗?不正是李耳在《道德经》中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天清晨,李耳一行早早来到宁仨的葬地进行观“道”。他们几个刚往沟边一站,只见昨夜落雨后的云彩卧伏在山沟中,随着清晨的微风,把它们吹了出来,一团团白色的云雾,一会儿随云飘向这里,一会儿又飘向那里,在那里搅和着,翻滚着……大的云团越搅越大,很快把周围的小云团吸到自己身旁,这不正像李耳在“天体原始混成说”中形容的那样,不来这里亲眼看看,是领悟不到的。

霎时间,太阳出来了,给这朵朵白云镶上了一道道金边。那云彩又成变成扁圆形,边缘清晰,连里面的折皱,也闪闪发光。随着一阵阵强风吹来,云彩被撕开了,变成一缕缕红霞,竟烈焰腾空般飞走了。天空顿时晴朗起来,天是那样的蓝,地是那样的绿,一切都在自然中显着美。

更漂亮的是“雨后复朝阳”沟里的丛林,树叶上的亿万水珠,被朝阳一照,每颗水珠都变成巨大的钻石,进射出夺目的光彩。微风拂树,水珠在枝头转动,由橙黄变橘绿,由亮蓝变靛青,由姹紫变嫣红,还有些不知道该用什么字眼来形容光彩,真是令人眼花缭乱!一阵强风撼树,无数带着阳光的水珠从树梢上层层落下,宛如万点彩色的流星陨落,有时,从千万点珠光中,还会闪现出一道彩虹来。这景色真是太美了,简直令人心旷神怡。

只有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才能真正领略到这种美景。

领略到了这种景观后,李耳、尹喜、文子、徐甲便端坐在宁仨墓地前的肚脐窝位上,进行气功修炼。因为观“道”是要“观其妙”、“观其徼”、“谓之玄”,是肉眼所观不到的,必须进人气功状态后,才能观察到。

他们几个很快进入了气功状态,都觉得自己有一种腾空感,随着李耳的感觉,进入了观“道”的境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四十二章)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杳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道德经》二十一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日大。大日逝,逝日远,远日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道德经》二十五章)

“视之不见,名日夷;听之不闻,名日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德经》十四章)

李耳认为天下人类(万物)必有其最后根源,而此最后根源即是天下人类的大母。(“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但谁是“大母”呢?这就是宇宙中存在着一个先天地生的混成实有,可以做天下的大母,并给它起名为“道”,取“大”为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日大。”)

“道”是实有的,但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触之不得其体,不能被人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所感受,所辨识。因此吾人无以查究其真相,只好视之为混然一体。(“视之不见名日夷,听之不闻名日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混成实有不但不能被人所感受,而且其上既不明亮,其下也不黑暗。是其上下都无标记可寻,并且前不见其首,后不见其尾,是其前后也无标记可见。对之实难以名状,只好视之为无物。(“其上不皎,其下不昧”,“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混成实有既非物质体之物,也非物质体之物有非物质体物之形象。此种形象乃是无形状的那种形状,无物质体之物的那种形象,也就是恍惚的那种形象。(“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混成物有四大特点:

一、其在天地存在之前就存在。(“先天地生。”)

二、其性情静寂。(“寂也。”)

三、其本体空旷无物。(“寥也。”)

四、其地位是独立于万物之上,永不变更。(“独立而不改。”)

这四个特点说明,“道”是不属于宇宙中任何存在之事物:不属于天地,因为它在天地存在之前,就已存在;也不属于万物(人类),因为万物在天地之后才开始存在;更不属于昊天上帝,因为它在上帝存在之前,就已存在。何况是没有上帝的。(“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更重要的是,“道”能永无止息地做周行运动(“周行而不殆”。)。所谓周行,就是运动体从运动起点出发后,向原来的运动起点做返回运行的运动,是周而不息的。

在这种“虚心静悟体道”的氛围中,尹喜和文子都体悟到了“道”。

李耳很善于启发别人,看着静悟中的文子问:“你体悟到‘道’的感觉是什么?”

文子跟随李耳的时间长了,他说话有一个习惯,总喜欢把老师的话和他要讲的话揉在一起,若不仔细分辨,就听不出来到底是谁说的话。他听到李耳问他,便回答道:“老子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惟象无形,窈窈冥冥,寥寥淡漠,不闻其声,吾强为之名,字之日道。夫道者高不可极,深不可测,苍裹天地,禀受无形,原流涓涓,冲而不盈,浊而静之,徐清施之,无穷无所,朝夕表之,不盈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柔而能刚,含阴吐阳,而章三光;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麟以之游,凤以之翔,星历以之行;以止取存,以卑取尊,以退取先。古者三皇,得道之统,立于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是故能天运地干,轮转而无废……”

“啪!”的一声,一块大土坷拉砸在文子脖子上,使他停住了说话。这是因李耳发怒而捡起土坷拉打向文子的,把一旁的尹喜都惊呆了。他从来没有见过李耳这样发怒打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李耳的声音如雷在吼:“我写的《道德经》中的道源你也看了,道是先天地生的,是推动万物的总源。可你刚才说的,怎么竞倒退了?说什么,‘古者三皇,得道之统,立于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是故能天运地干,轮转而无废。’在这里,竟然跳出来推动天地运转的‘三皇’,你给我说,我在哪里说过这样论‘道’的话?这不是离格吗?这不是倒退吗?真是荒谬可笑,与其这样论道,还不如不论?”

文子猛然被李耳的土坷拉打醒,他刚才只顾闭目冥想,摇头晃脑地照背着词句,也不知怎的冒出这样的话来,大概是他思路的惯性在起作用吧,说明他还没有彻底领悟到李耳“道”的含义。他睁开眼睛看见李耳发怒的样子,吓了一跳,连忙改口道:“老师,是我说错了,强加上去的话,根本不是您说的。我改就行了。”

“这不是改不改的问题。”李耳仍在怒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如果不彻底改正,到时候自觉不自觉地就会冒了出来。你前边明明说‘道’是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后来又冒出‘三皇’在推动‘道’,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如果写到书上,留给后人,只能是混淆是非,遗害不浅。”

“老师,我今后一定改。您的话,我字字句句记在心里。”文子这时不再背诵李耳说过的话了,而根据他自己对“道”的体悟,继续回答着李耳刚才的问话,“‘道’有五个特性,一是根本性。从历时上说,‘道’是先天地生,自古以存,自本自根,它生天生地,为万物之源。万物之总,皆阅一孔;万事之根,皆出一门;从共时上说,‘道’是天地万物统一共存的基础,它益养万物,为天下母,为万事宗,万物的性能赖道而有正常的发挥。二是自发性。道不是神灵,没有意志,它是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它生长万物而不私有,成就万物而不持功,不过是自然化而已,正如老师所说的:‘道法自然’。三是超形象性。道不是某物,它无形无象,不可感知,以潜藏的方式存在,玄妙无比,玄之又玄。四是实在性。道是实有的,它无所不在,谁也不能离开它,违背了道就要失常,就要遭殃。五是逆动性。道推动万物变化发展时表现出相反相成的运动和返本复初的循环运动的规律性;一切矛盾的事物都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互相依存并互相转化,事物的运动遵循着物极必反的规律周而复始,动复归静地运动着。老师,您说我归纳的怎么样?”

“嗯!”李耳的怒气终于消了。

尹喜到这里来观“道”,不能不说说自己的体悟,看到李耳刚才对文子说错的话发怒,还有些心有余悸,用试探的语气说:“我体悟出的‘道’,觉得它有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宇宙起源于混成之物,它是在天地产生以前就自我生成,它是万物之母。老师您讲了那么多,刚才我也体悟到了,就不再重复了。但我最困惑的,也是老师您最困惑的。就是‘道’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您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认为语言不可能说出道的本质,一旦被解说出来,就不是本然的道了。我也不想用语言来表达,但不用语言来表达,用其它的东西更表达不出来,无奈还得借助于语言,所以我说,非有道不可言,不可言即道;非有道不可思,不可思即道。天物怒流,人事错错,然若若子回也,嘎嘎乎关也,勿勿乎似而非也,而争之而介之,而观之而啧之,而去之而要之,言之如吹影思之,如镂尘圣智造迷鬼神不识,唯不可为、不可致、不可测、不可分,故日天日命日神日玄日合日道。无一物非天,无一物非命,无一物非神,无一物非玄。物既如此,人岂不然……”

尹喜说到这里突然停住了,他怕重覆文子的旧道,赶紧改口道:“第二个要点是,宇宙的‘道’是运动的,其本质属性就是生成天地、万物、人类,并继续生成着什么东西。就是您说的,‘故逆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第三个要点是,道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您说的‘道日大,大日逝,逝日远,远日返。’‘大’是空间量度,‘逝’是时间延续,‘远’是空间与时间的广延,是‘大’与‘逝’的复合概念,‘返’是循环与转化。还有您说的宇宙是‘橐龠’即风箱,或‘张弓’,就是认为宇宙这一部分膨胀,那一部分收缩,反之亦然。这又回到了您的‘天体原始混成说’上了。”

李耳听了文子和尹喜对“道”的体悟之后,觉得在他俩的思路中或多或少还有上帝的影子存在,这是必须根除的。他强调地指出:…道’是在‘象帝之先’,也就是说在上帝之前就已存在,并且上无根源可寻,因此‘道’当自有。其开始存在之时间,当是无始之始。”接着他又说,“你俩归纳了那么多,其实用简炼的语言来讲,‘道’之本有两大特点:空虚无物,渊深莫测。(‘道蛊。’‘源兮。’)‘道’体因是非物质,故空虚无物;‘道’体内因藏有无限的生命种子‘精’,(“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故渊深莫测。而且道的形象是无物有无物之形象,无物之形象乃是不可捉摸的惚恍之形象。(“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什么是惟惚惟恍的形象呢?”尹喜和文子异口同声问道,“既然说它是不可捉摸的,又怎能是惟惚惟恍呢?”

“这个形象是不好解释的。”李耳想了半天也不能准确地用语言来表达,便说,“你俩记得有个传说,叫浑沌之死吧!说是在远古的时候,中天天帝叫浑沌。他没有鼻子,没有眼睛,没有耳朵,没有嘴,清浊不分,就像一个充气的大肉蛋,但他为人却极谦和、热情。他手下有两个臣子经常到他那里去玩,一个叫倏,是南海的天帝;一个叫忽,是北海的天帝。每当他俩来作客的时候,浑沌都热情款待。倏和忽非常感激浑沌,两人就商量如何报答他。他们知道浑沌别的东西不缺,就缺眼、耳、口、鼻七窍,由于缺少这些器官,使他不能看东西,不能听声音,不能吃东西,不能闻气味,给他带来诸多的不便。两人决定为浑沌凿出七个窟窿作为七窍,让他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于是就带了斧子、凿子去给浑沌开凿七窍。浑沌的身体太大了,两个人拼命凿了一天,才凿出一个窟窿。一口气连凿了七天,总算凿出了七窍,可是再看浑沌,他已咽气多时了。这个传说告诉我们,‘道’的形象也就是浑沌形象,是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的,若硬要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道’的形象也会死的。”

同类推荐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走向未来——罗素与萨特,新世纪的曙光

    走向未来——罗素与萨特,新世纪的曙光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老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老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尼采内心的八度定律

    尼采内心的八度定律

    尼采的内心非常强大,他是一个心灵哲学家,永远为自己的内心而活,尼采曾经说,只要杀我不死的,只能使我更强大,对尼采而言,他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不可承受的。尼采的内心强大到疯狂,人们都说他疯了,其实他是具备超常规的思维模式,尼采依靠自己内心的八度定律,这是从哲学角度战胜一切的心灵鸡汤,本书是对尼采内心八度定律的最权威解读。
  • 每天读点《论语》

    每天读点《论语》

    《论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全书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l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本书从《论语》申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处世的智慧、交际的魅力、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态度、成功的启示、心灵的超越、品德的修养、生命的真谛、学习的方法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丈,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
热门推荐
  • 电竞奇缘之我的宝藏男友

    电竞奇缘之我的宝藏男友

    一个马上30岁的老阿姨,一个蛋蛋后,竟因为一场游戏纠缠不清?现代人的感情观都这么直接了吗?30岁的老阿姨也有人生扑了?
  • 秘境巫灵之浩劫重生

    秘境巫灵之浩劫重生

    在这混沌的世界里,风云变幻无常,罗刹、黑泽两国战事不断。作为罗刹国的中心,京都渐渐被邪恶的国师所控制;而被众人所称的妖妃,来自于黑泽远古的神秘部落巫灵族,拥有者族里至高无上的血统,同样也携带着由族里巫师所下的护体蛊毒,原以为深藏宫中化解两国的纷争,谁知由于自身独特的体质与美貌,招致宫中众妃不满,从此被囚禁于冷月楼,招致误会越来越深,也给巫灵族人惹来灭族之灾,正当绝望之时,巫灵族的下一代继承人悄然诞生,她将踏上怎样的救族、救国道路......
  • 余生一个乔安歌

    余生一个乔安歌

    他脾性淡薄,独独对她一往情深。他矜贵如神,偏偏为她乱了分寸。乔安歌以为她不过是权景盛的一时兴起,可为什么这个男人动不动就会把她宠上天?——“乔安歌,你要是敢死,我就敢天天搂着你的骨灰盒睡觉!”吃瓜群众:what?!好惨一女的啊。敲黑板:权总偏执且深情,安歌傲娇且较真,甜宠治愈。“在孤寂中踽踽独行,你是我唯一的暖光。”
  • 仙人掌的刺不扎人

    仙人掌的刺不扎人

    我从来不会去追月,我要这星辰为我而来。《仙人掌的刺不扎人》又名《尘埃中的他带光》转学第一天,袭若央被数学老师盯上了,只因为她选了理科但数学在及格边缘疯狂试探。“袭若央同学,我的声音是有催眠作用吗睡得你老人家都打呼了?”“……您不就是安眠药么?”男人眸子一凛:“《八大数学秒杀技巧》送你,不用谢。”后来——男人将少女堵在墙角,哄她。“黏宝~今年带我回家好不好?帮我劝劝你家人好不好?”少女将包里的书掏出来嗓音甜糯糯地道:“《八大亲家秒杀技巧》送你,不用谢。”饶越卿:“……”——By灯灯七【1v1干净甜是宗旨,喜虐勿进,考究党慎入】
  • 我为王

    我为王

    误把发给女神的口令红包,发给了班主任赵茜……没想到她竟然这样......
  • 参记人生

    参记人生

    诗词的魅力值得一看,,,,,,,,,,????
  • 最强分身

    最强分身

    平凡少年秦逸无意中得到了一条小壁虎分身……哇靠!它竟然是一条远古天龙!!!!-----------2月14号开始,【日更两章】-------汉森将军:什么?我们的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敌人,敌人影子都没看到?横川总裁:稀金原料!我们需要大量的稀金原料!那个中国少年凭什么不肯卖给我们伟大的大和民族?慕容夜:分身的神秘冒险,蜕变。主角武力的提升,修炼,商业帝国的扩张,身边美女很多很多……好吧,我承认这是一个庸俗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只有两点。一是【成长】,二是【踩人】。
  • 凤舞君临

    凤舞君临

    神选者,是幸运亦或是不幸?君临之路,是一将功成亦或是马革裹尸?命运的之轮是否会因为自己而改变,是天命难为亦或是人定胜天?这里没有天才只有修身,这里没有穿越只有冒险,这里没有11只有军争,这里有一个凡人的成长史,这里有一代英雄的咏颂诗。
  • 古今战神

    古今战神

    这个故事,发生在他穿越的三年之后!纪连城,一步步成就古今第一战神!
  • 肺癌防治一本通

    肺癌防治一本通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肺癌的病因、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及促进康复等方面的知识。